西工大材料学院2008年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及答案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材料科学基础真题2008年

试卷五200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材料科学基础适用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一、概念题1.弥散强化(或沉淀强化)2.再结晶退火3.上坡扩散4.晶体5.一级相变二、画图题1.在立方晶胞内画出晶面,以及[110]、[010]、晶向。
2.画出下列合金及其热处理后的室温组织:(1) 共析钢的平衡组织(2) 共晶白口铸铁(3) T12钢完全奥氏体化后的淬火组织(4) 45钢的平衡组织(5) 铝硅共晶组织(6) 45钢调质处理的组织三、公式题1.给出下列各公式,说明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含义及单位:(1) Hall-Petch公式 (2) 一维形式的菲克第二定律2.推导在液相中均匀形成半径为r的奥氏体球形晶核的临界形核功△G*和临界尺寸r*的表达式。
3.根据图5-1所示,推导在T1温度下成分为X0的合金在α+L两相区时,表示两相α和L的相对量(重量)的杠杆定律(图中成分均为重量百分数)。
四、简答题1.以低碳钢的拉伸曲线为例,运用位错理论说明屈服现象及加工硬化现象。
2.请简单说明层错能高低对螺型位错交滑移的影响,及其对金属加工硬化速率的影响。
3.请以Al-4.5%Cu合金为例,说明130℃时效过程(组织转变)及其性能(硬度)变化。
4.说明马氏体相变的主要特征。
五、综合分析题1.根据Fe-Fe3C相图,完成下列工作:(1) 画出Fe-Fe3C相图(可以忽略高温铁素体相变及包晶转变)。
(2) 画出35钢(w C=0.35%,下同)从高温液态到室温的平衡冷却曲线(不考虑铁素体的溶解度变化),并标明相的变化过程。
(3) 示意画出高温液态到室温的组织转变过程图。
(4) 说明35钢在室温下的平衡组织,给出每一种组织的成分,计算各组织的相对重量。
2.根据共析碳钢的过冷奥氏体转变C曲线(TTT曲线)(如图5-2所示),请写出经过图中所示6种不同工艺处理后材料的组织名称以及硬度排列(从高到低)。
标准答案一、1.弥散强化(或沉淀强化):过饱和固溶体随温度下降或在长时间保温过程中(时效)发生脱溶分解。
03-15年西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基础历年考研真题

三、综合分析题(每题 20 分,共 40 分)
1. 试从晶界的结构特征和能量特征分析晶界的特点。
2. 试分析冷塑性变形对合金组织结构、力学性能、物理化学性能、体系能量的 影响。
2007 年西北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试题
一、 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50 分) 1、 请说明什么是全位错和丌全位错,幵请写出 FCC、BCC 和 HCP 晶体中的 最短单位位错的柏氏矢量。 2、 已知原子半徂不晶体结构有关,请问当配位数降低时,原子半徂如何 变化?为什么? 3、 均匀形核不非均匀形核具有相同的临界晶核半徂,非均匀形核的临界 形核功也等于三分乊一表面能,为什么非均匀形核比均匀形核容易?
1) 两水平线的反应类型,幵写出反应式; 2) 分析 Ab、bg′、g′d′、d′、 d′h′、 h′e、eB 七个区域室温下
的组织组成物( j 点成分小于 g 点成分); 3) 分析 I、II 合金的平衡冷却过程,幵注明主要的相变反应;
4) 写出合金 I 平衡冷却到室温后相组成物相对含量的表达式及合金 II 平 衡冷却到室温后组织组成物相对含量的表达式。
4. 在室温下对铁板(其熔点为 1538℃ )和锡板(其熔点为 232℃ ),分别迚 行来回弯折,随着弯折的迚行,各会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
5. 何为固溶强化?请简述其强化机制。 6. 请比较二元共晶转变不包晶转变的异同。 二、作图计算题(每题 10 分,共 40 分)
5. 请比较 FCC 晶体中
量 b、外加切应力τ 不柏氏矢量 b、外加切应力τ 不位错线 l 乊间的夹角关系, 及位错线运劢方向。(请绘表格作答,答案务必写在答题册上)
类型
b不l τ不b
刃位错 螺位错 混合位错
τ不 l
西安工业大学硕士材料科学基础真题2008年

试卷二十200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材料科学基础适用专业: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一、名词解释1.配位数2.伪共晶3.成分过冷4.固溶体5.稳态扩散6.位错7.回复8.滑移9.非均匀形核10.平衡分配系数二、完成下列各题1.试用位错理论解释低碳钢的应变时效现象。
2.说明合金强化的主要机制。
3.说明冷变形金属加热时回复、再结晶及晶粒长大的过程和特点。
三、计算题1.已知纯铜的熔化潜热为1.88×109J/m2,熔点为1089℃,点阵常数为=1.44×10-1J/m2。
求铜的临界晶3.4167,发生均匀形核的过冷度为230K,σSL核半径r*及临界晶核中所含的铜原子数。
2.拉伸铜单晶体时,若力轴的方向为[001],σ=106Pa,求(111)面上柏氏矢量b=a/2[101]的螺型位错线上所受的力(a=0.36nm)。
Cu3.画出常见的金属晶体结构面心立方、体心立方和密排六方的晶胞示意图,并分别计算它们的晶胞原子数、原子半径(用晶格常数表示)、配位数和致密度。
4.Al-Cu合金相图如图20-1所示,设分配系数k和液相线斜率均为常数,测得铸铁的凝固速度R=3×10-4cm/s,温度梯度G=30℃/cm,求扩散系数D=3×10-5cm2/s时,合金凝固时能保持平面界面的最大含铜量。
四、完成下列各题C相图全图,标注各相区及特征点、线的成分及温度。
1.画出Fe-Fe32.分析wC=3.6%合金的平衡结晶过程,求出室温下的组织组成物和相组成物的相对量。
3.将wC=0.2%的碳钢零件置于含1.2%碳势的渗碳气氛中加热至930℃,经10h保温后随炉冷却至室温,试分析在930℃和室温时零件从表层到心部成分和组织的变化规律,并画出示意图。
五、A、B、C三组元固态完全不互溶,图20-2为其三元相图投影图。
已知合金O的成分为wA =80%,wB=10%,wC=10%,a点的成分为wA=60%,wB=20%,w C =20%,E点的成分为wA=50%,wB=10%,wC=40%。
西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课后题答案

1. 有关晶面及晶向附图2.1所示。
2. 见附图2.2所示。
3. {100}=(100)十(010)+(001),共3个等价面。
{110}=(110)十(101)+(101)+(011)+(011)+(110),共6个等价面。
{111}=(111)+(111)+(111)+(111),共4个等价面。
)121()112()112()211()112()121()211()121()211()211()121()112(}112{+++++++++++=共12个等价面。
4. 单位晶胞的体积为V Cu =0.14 nm 3(或1.4×10-28m 3) 5. (1)0.088 nm ;(2)0.100 nm 。
6. Cu 原子的线密度为2.77×106个原子/mm 。
Fe 原子的线密度为3.50×106个原子/mm 。
7. 1.6l ×l013个原子/mm 2;1.14X1013个原子/mm 2;1.86×1013个原子/mm 2。
8. (1) 5.29×1028个矽原子/m 3; (2) 0.33。
9. 9. 0.4×10-18/个原子。
10. 1.06×1014倍。
11. (1) 这种看法不正确。
在位错环运动移出晶体后,滑移面上、下两部分晶体相对移动的距离是由其柏氏矢量决定的。
位错环的柏氏矢量为b ,故其相对滑移了一个b 的距离。
(2) A'B'为右螺型位错,C'D'为左螺型位错;B'C'为正刃型位错,D'A'为负刃型位错。
位错运动移出晶体后滑移方向及滑移量如附图2.3所示。
12. (1)应沿滑移面上、下两部分晶体施加一切应力τ0,的方向应与de 位错线平行。
(2)在上述切应力作用下,位错线de 将向左(或右)移动,即沿着与位错线de 垂直的方向(且在滑移面上)移动。
西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及答案

2005年西北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试题----------------------------------------------------------------------------------------------------------------- 试题名称:材料科学基础(A卷)试题编号:832说明:所有答题一律写在答题纸上第 1 页共 3页一、简答题(每题8分)1. 请简述二元合金结晶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2. 同素异晶转变和再结晶转变都是以形核长大方式进行的,请问两者之间有何差别?3. 两位错发生交割时产生的扭折和割阶有何区别?4. 请简述扩散的微观机制有哪些?影响扩散的因素又有哪些?5. 请简述回复的机制及其驱动力。
二、计算、作图题:(共60分,每小题12分)1. 在面心立方晶体中,分别画出、和、,指出哪些是滑移面、滑移方向,并就图中情况分析它们能否构成滑移系?若外力方向为[001],请问哪些滑移系可以开动?2. 请判定下列位错反应能否进行,若能够进行,请在晶胞图上做出矢量图。
(1)(2)3. 假设某面心立方晶体可以开动的滑移系为,请回答:(1)给出滑移位错的单位位错柏氏矢量;(2)若滑移位错为纯刃位错,请指出其位错线方向;若滑移位错为纯螺位错,其位错线方向又如何?4. 若将一块铁由室温20℃加热至850℃,然后非常快地冷却到20℃,请计算处理前后空位数变化(设铁中形成1mol空位所需的能量为104675 J,气体常数为8.314J/mol·K)。
5. 已知三元简单共晶的投影图,见附图,(1)请画出AD代表的垂直截面图及各区的相组成(已知TA>TD);(2)请画出X合金平衡冷却时的冷区曲线,及各阶段相变反应。
三、综合分析题:(共50分,每小题25分)1. 请对比分析加工硬化、细晶强化、弥散强化、复相强化和固溶强化的特点和机理。
2. 请根据所附二元共晶相图分析解答下列问题:(1)分析合金I、II的平衡结晶过程,并绘出冷却曲线;(2)说明室温下I、II的相和组织是什么?并计算出相和组织的相对含量;(3)如果希望得到共晶组织和5%的β初的合金,求该合金的成分;(4)分析在快速冷却条件下,I、II两合金获得的组织有何不同。
西工大材料科学基础复习题答案

1. 有关晶面及晶向附图2.1所示。
2. 见附图2.2所示。
3. {100}=(100)十(010)+(001),共3个等价面。
{110}=(110)十(101)+(101)+(011)+(011)+(110),共6个等价面。
{111}=(111)+(111)+(111)+(111),共4个等价面。
)121()112()112()211()112()121()211()121()211()211()121()112(}112{+++++++++++=共12个等价面。
4. 单位晶胞的体积为V Cu =0.14 nm 3(或1.4×10-28m 3) 5. (1)0.088 nm ;(2)0.100 nm 。
6. Cu 原子的线密度为2.77×106个原子/mm 。
Fe 原子的线密度为3.50×106个原子/mm 。
7. 1.6l ×l013个原子/mm 2;1.14X1013个原子/mm 2;1.86×1013个原子/mm 2。
8. (1) 5.29×1028个矽原子/m 3; (2) 0.33。
9. 9. 0.4×10-18/个原子。
10. 1.06×1014倍。
11. (1) 这种看法不正确。
在位错环运动移出晶体后,滑移面上、下两部分晶体相对移动的距离是由其柏氏矢量决定的。
位错环的柏氏矢量为b ,故其相对滑移了一个b 的距离。
(2) A'B'为右螺型位错,C'D'为左螺型位错;B'C'为正刃型位错,D'A'为负刃型位错。
位错运动移出晶体后滑移方向及滑移量如附图2.3所示。
12. (1)应沿滑移面上、下两部分晶体施加一切应力τ0,的方向应与de 位错线平行。
(2)在上述切应力作用下,位错线de 将向左(或右)移动,即沿着与位错线de 垂直的方向(且在滑移面上)移动。
西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考研08-11试题与答案

2008年西北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试题参考答案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1.固态下,无相变的金属,如果不重熔,能否细化晶粒?如何实现?答:可以。
.通过进行适当冷变形,而后在适当温度再结晶的方法获得细晶(应主意避开临界变形度和避免异常长大)。
或进行热加工,使之发生动态再结晶。
2.固体中有哪些常见的相结构?答:固体中常见的相结构有:固溶体(单质)、化合物、陶瓷晶体相、非晶相、分子相。
3.何谓平衡结晶?何谓非平衡结晶?答:平衡结晶是指结晶速度非常缓慢,液相和固相中扩散均很充分的情况下的结晶。
非平衡结晶是指结晶速度比较快,扩散不充分的情况下的结晶。
4.扩散第一定律的应用条件是什么?对于浓度梯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能否应用扩散第一定律?答:扩散第一定律的应用条件是稳态扩散,即与时间无关的扩散。
对于非稳态扩散的情况也可以应用扩散第一定律,但必须对其进行修正。
5.何为织构?包括哪几类?答:织构是晶体中晶面、晶向趋于一致现象。
织构包括再结晶织构和变形织构。
其中变形织构又包括丝织构和板织构。
6.什么是成分过冷?如何影响固溶体生长形态?答:凝固过程中,随液固界面的推进,液固界面附近液相一侧产生溶质原子富集,导致液相的熔点发生变化,由此产生的过冷现象称为成分过冷。
无成分过冷时,固溶体以平面状生长,形成等轴晶;有较小过冷度时,形成胞状组织;有较大成分过冷时,形成树枝晶。
二、作图计算题(每题15分,共60分)1.请分别写出FCC、BCC和HCP晶体的密排面、密排方向,并计算密排面间距和密排方向上原子间距。
答:2.请绘出面心立方点阵晶胞,并在晶胞中绘出(110)晶面;再以(110)晶面平行于纸面,绘出(110)晶面原子剖面图,并在其上标出[001],,晶向。
答:1.已知H70黄铜在400℃时完成再结晶需要1小时,而在390℃下完成再结晶需2小时,请计算在420℃下完成再结晶需要多长时间?答:在两个不同的恒定温度产生相同程度的再结晶时,两边取对数,并比之得t3 = 0.26 h2.一个FCC晶体在方向在2MPa正应力下屈服,已测得开动的滑移系是,请确定使该滑移系开动的分切应力τ。
西安理工大学硕士材料科学基础真题2008年

西安理工大学硕士材料科学基础真题2008年(总分:189.99,做题时间:90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5,分数:20.00)1.成分过冷(分数:4.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固溶体合金凝固时,由于液相中溶质的分布发生变化,合金熔点也发生变化,即使实际温度分布不变,固液界面前沿的过冷度也会发生变化。
所以固溶体合金的过冷度是由变化着的合金的熔点与实际温度分布两个方面的因素共同决定的。
这种因液相成分变化而形成的过冷称为成分过冷。
)解析:2.中间相(分数:4.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指合金组元间相互作用,当超过固溶体的固溶极限时可形成晶格结构和特性完全不同于任一组元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新相。
由于在相图中往往处于中间部位,因此又称为中间相。
)解析:3.离异共晶(分数:4.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成分点靠近共晶转变线两端的亚共晶和过共晶合金,结晶后组织中初晶量多,共晶体数量少,而且共晶体中与初晶相同的一相与初晶结合在一起,将共晶体中另一相推至晶界,造成的共晶体两相分离的非平衡组织。
)解析:4.反应扩散(分数:4.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在固态扩散的过程中,如果渗入元素在金属中溶解度有限,随着扩散原子增多,当渗入原子的浓度超过溶解度时则形成不同于原相的固溶体或中间相,从而使金属表层分为出现新相和不出现新相的两层,这种通过扩散而形成新相的过程,称为反应扩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北工业大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试题名称:材料科学基础(A 卷) 试题编号:832 说 明:所有答题一律写在答题纸上 第 1 页 共 3 页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1. 固态下,无相变的金属,如果不重熔,能否细化晶粒?如何实现?
2. 固体中有哪些常见的相结构?
3. 何谓平衡结晶?何谓非平衡结晶?
4. 扩散第一定律的应用条件是什么?对于浓度梯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能否应用扩散第一
定律? 5. 何为织构?包括哪几类?
6. 什么是成分过冷?如何影响固溶体生长形态?
二、作图计算题(每题15分,共60分)
1. 请分别写出FCC 、BCC 和HCP 晶体的密排面、密排方向,并计算密排面间距和密排方
向上原子间距。
2. 请绘出面心立方点阵晶胞,并在晶胞中绘出(110)晶面;再以(110)晶面平行于纸面,
绘出(110)晶面原子剖面图,并在其上标出[001],,晶向。
3. 已知H70黄铜在400℃时完成再结晶需要1小时,而在390℃下完成再结晶需2小时,请计算在420℃下完成再结晶需要多长时间? 4. 一个FCC 晶体在方向在2MPa 正应力下屈服,已测得开动的滑移系是,
请确定使该滑移系开动的分切应力τ。
三、综合分析题(30分)
1. 请根据Fe-Fe 3C 相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7分)
1) 请分析2.0wt.%C 合金平衡状态下的结晶过程,并说明室温下的相组成和组织组成。
2) 请分析2.0wt.%C 合金在较快冷却,即不平衡状态下,可能发生的结晶过程,并说
明室温下组织会发生什么变化。
3) 假设将一无限长纯铁棒置于930℃渗碳气氛下长期保温,碳原子仅由棒顶端渗入(如
图所示),试分析并标出930℃ 和 缓冷至室温时的组织分布情况。
(绘制在答题纸上)
2. 图示Cu-Cd 二元相图全图及其400℃~600
℃范围的局部放大:(13分)
]231[]011)[111(防护
C
930℃
室温
1)请根据相图写出549℃、547℃、544℃、397℃和314℃五条水平线的三相平衡反应类型及其反应式;
2)已知β相成分为w cd=46.5%,400℃时γ相的成分为w cd=57%,请计算400℃时w Cd=50%合金的相组成。
2008年西北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7.固态下,无相变的金属,如果不重熔,能否细化晶粒?如何实现?
答:可以。
.通过进行适当冷变形,而后在适当温度再结晶的方法获得细晶(应主意避开临界变形度和避免异常长大)。
或进行热加工,使之发生动态再结晶。
8.固体中有哪些常见的相结构?
答:固体中常见的相结构有:固溶体(单质)、化合物、陶瓷晶体相、非晶相、分子相。
9.何谓平衡结晶?何谓非平衡结晶?
答:平衡结晶是指结晶速度非常缓慢,液相和固相中扩散均很充分的情况下的结晶。
非平衡结晶是指结晶速度比较快,扩散不充分的情况下的结晶。
10.扩散第一定律的应用条件是什么?对于浓度梯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能否应用扩散第一
定律?
答:扩散第一定律的应用条件是稳态扩散,即与时间无关的扩散。
对于非稳态扩散的情况也可以应用扩散第一定律,但必须对其进行修正。
11.何为织构?包括哪几类?
答:织构是晶体中晶面、晶向趋于一致现象。
织构包括再结晶织构和变形织构。
其中变形织构又包括丝织构和板织构。
12.什么是成分过冷?如何影响固溶体生长形态?
答:凝固过程中,随液固界面的推进,液固界面附近液相一侧产生溶质原子富集,导致液相的熔点发生变化,由此产生的过冷现象称为成分过冷。
无成分过冷时,固溶体以平面状生长,形成等轴晶;有较小过冷度时,形成胞状组织;有较大成分过冷时,形成树枝晶。
二、作图计算题(每题15分,共60分)
5.请分别写出FCC、BCC和HCP晶体的密排面、密排方向,并计算密排面间距和密排方
向上原子间距。
答:
6.请绘出面心立方点阵晶胞,并在晶胞中绘出(110)晶面;再以(110)晶面平行于纸面,
绘出(110)晶面原子剖面图,并在其上标出[001],,晶向。
答:
7.已知H70黄铜在400℃时完成再结晶需要1小时,而在390℃下完成再结晶需2小时,
请计算在420℃下完成再结晶需要多长时间?
答:在两个不同的恒定温度产生相同程度的再结晶时,
两边取对数,并比之得
)
1
1
(
2
11
2
T
T
R
Q
e
t
t-
-
=)
1
1
(
3
11
3
T
T
R
Q
e
t
t-
-
=
A
a
B
E
C
D
F
t 3 = 0.26 h
8. 一个FCC 晶体在方向在2MPa 正应力下屈服,已测得开动的滑移系是,
请确定使该滑移系开动的分切应力τ。
答:
三、综合分析题(30分)
3. 请根据Fe-Fe 3C 相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7分)
4) 请分析2.0wt.%C 合金平衡状态下的结晶过程,并说明室温下的相组成和组织组成。
5) 请分析2.0wt.%C 合金在较快冷却,即不平衡状态下可能发生的结晶过程,并说明
室温下组织会发生什么变化。
6) 假设将一无限长纯铁棒置于930℃渗碳气氛下长期保温,碳原子仅由棒顶端渗入(如
图所示),试分析并标出930℃ 和 缓冷至室温时的组织分布情况。
答:
1) L —— L →γ —— γ —— γ→Fe 3C II —— γ→α+Fe 3C —— α→Fe 3C III
相组成:α+ Fe 3C 组织组成:P+ Fe 3C II (忽略Fe 3C III )
2) 根据冷速不同,可能出现共晶反应,得到Ld ;得到的P 层片细小;Fe 3C II 的析出将收到抑制,甚至不析出。
3) 附图如下
273
4201
273400
12733901
2734001111
1ln ln
131
23121+-
++-
+=--
=T T T T t t t t ]231[]011)[111(617.0314321]111[]231[]111[]231[cos =++-=
⋅⋅=
φ756.02
14301]
011][231[]011][231[cos =++==λMPa 933.0756.0617.02=⨯⨯=
τ防护
C
930℃
室温
Fe 3C
γ
Fe 3C
P+Fe 3C F
P P+F
4. 图示Cu-Cd 二元相图全图及其400℃~600℃范围的局部放大:(13分)
3) 请根据相图写出549℃、547℃、544℃、397℃和314℃五条水平线的三相平衡反应
类型及其反应式; 4) 已知β相成分为w cd =46.5%,400℃时γ相的成分为w cd =57%,请计算400℃时w Cd
=50%合金的相组成。
答:
1)549℃:包晶反应,(Cu )+ L →β 547℃:包晶反应,β + L →γ 544℃:共晶反应,L → γ + δ 397℃:包晶反应,δ + L → ε 314℃:共晶反应,L → ε +(Cd ) 2) 或
%7.66%1005.46575057%=⨯--=β%3.33%1005
.46575
.4650%=⨯--=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