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金融学思考题(以此为准)
货币金融学第11版-米什金-思考题目答案第25章

Chapter 25ANSWERS TO QUESTIONS1.Despite very low interest rates as a result of monetary easing, expenditures on consumer durables wereweak at this period of time, indicating that the interest rate channel, as it affected consumer durables, was not very healthy. As a result, the government instituted such programs in order to more directly stimulate spending in these areas.尽管由于货币宽松政策利率非常低,但在这段时间内,消费者耐用品支出疲软,这表明利率渠道,因为它影响了耐用消费品,并不是很健康。
因此,政府制定了这样的计划,以便更直接地刺激这些领域的支出。
2.Uncertain. Although consumption is the largest part of overall U.S. GDP, and there is no doubt that thesechannels can be important to monetary policy effectiveness, some may disagree with this statement. For instance, even though investment is closer to 15% of U.S. GDP, investment fluctuations are much more pronounced over the business cycle than changes in consumption, leading to the possibility that interest rate effects on investment could be potentially more important. In addition, proponents of the credit view believe that credit market effects are much more important than interest rate effects, and since the credit view primarily impacts investment, credit effects on investment could be potentially more powerful than consumption effects from monetary policy changes.不确定的。
货币金融理论课总复习思考题

货币政策与理论总复习思考题1、试作图并简要说明凯恩斯学派的通货膨胀单缺口理论通货膨胀缺口指社会总需求超过社会总供给的差额。
在存在通货膨胀缺口的情况下,社会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的价值超过在充分就业条件下所能够生产的价值。
美国经济学家克莱因的解释:通货膨胀缺口是指人们依据既定收入用于消费的数额与在通货膨胀前的价格上可供消费的数额之间的差额。
(对图进行说明)凯恩斯认为,通货膨胀缺口的存在或消除,与国民收入在工资挣得者与利润获得者之间的分配关系有关。
假定政府支出和私人投资在总产值中比例不变,那么在出现通货膨胀缺口是,消费品价格必然上升,以实现商品市场的均衡。
凯恩斯认为,工资挣得者的收入低而边际消费倾向高,利润获得者收入高而边际消费倾向低,如果工资份额高于经济均衡时,工资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上升,即利润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下降,实际消费支出因此大于均衡国民收入,这就会形成通货膨胀缺口。
2、试作图说明政府不能同时实行零通货膨胀率政策和充分就业政策的原因及后果上图横轴代表失业率,纵轴代表预期通货膨胀率,S1,S2,S3,S4代表政府的无差异S4 t曲线,S1>S2>S3>S4。
S 曲线与纵轴的正负都相交,表示正通胀和负通胀都是政府厌恶的。
O代表自然失业率和零通货膨胀率。
e tO P 和e tC P 表示菲利普斯曲线。
政府能够决定通货膨胀率,菲利普斯曲线的位置由公众预期决定。
假设开始处于次优的均衡点C ,为使经济达到最优点O ,货币当局宣布一个零通胀率,并调低货币供给增长率。
若政府赢得公众的信任,公众就将通货膨胀预期从e tC P 向下调整至e tO P ,与政府的无差异曲线的切点从C 向下移到交点O ,这就实现了零通胀和自然失业率(充分就业)的最优政策。
政府为什么不实施零通胀率的政策呢?因为此时,菲利普斯曲线与S1的切点A 点的效用对政府来说更高,于是政府悄悄地提高货币增长率,造成意外的通货膨胀,经济就能到达A 点。
《货币银行学》思考题一(精选五篇)

《货币银行学》思考题一(精选五篇)第一篇:《货币银行学》思考题一行长是否该贷款某镇政府为了加速经济发展,决定再上一个投资5000万元的大项目,可是资金不足,镇长找到当地农业银行,希望给予贷款。
银行行长没有表态,因为该镇政府前几年搞了几个工程项目都没成功,欠银行几千万元贷款无力偿还,可该镇长却对行长再次表示:“反正银行的钱就是国家的钱,不用白不用,再说,即使损失了,银行多印些票子就行了。
”针对上述情况,你以为银行行长应如何答复?为什么?上北语网院进世界学堂Page 1 of 1第二篇:货币银行学习题一货币银行学习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1,金融市场上的资金净借入者是:()A,居民部门 B,企业 C,政府 D,合同式储蓄机构 E,中介性金融机构 2,公认的最早成立的现代中央银行是:()A,瑞典国家银行B,英格兰银行C,法兰西银行D,德国国家银行 3,1994 年以前不实行商业银行分支行制的是:()A,美国B,英国 C,法国 D,德国 E,瑞典 4,年通货膨胀率在 3%以下的通货膨胀称为().A,爬行式通货膨胀 B,温和式通货膨胀 C,奔腾式通货膨胀 D,恶性通货膨胀5,按我国货币供给的统计口径,M1 等于:()A,现金流通量B,企业活期存款C,①+② D,储蓄存款6,导致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A,货币供应过多B,货币贬值C,纸币流通D,物价上涨7,现代银行的本质特征是:()A,扩大了信用中介功能B,具有信用创造功能C,建立了部分准备金制度 D,实行非现金流通制度 8,我国利率属于:()A,市场利率 B,官定利率C,公定利率D,优惠利率9,下列属于所有权凭证的金融工具是:()A,债券B,股票C,商业票据D,银行票据10,巴塞尔协议规定,银行资本金不得少于风险资产的();核心资本的比率不得小于().A,20%;10% B,15%;10% C,10%;5% D,8%;4% 11,哪种理论认为,没有必要把资产管理作为银行保持流动性的唯一手段,银行完全可以在需要资金时进入市场借入资金:()A,负债管理理论 B,资产管理理论 C,商业贷款理论 D,流动偏好理论12,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实行的是:()A,一元中央银行制B,二元中央银行制C,多元中央银行制D,复合中央银行制13,金融深化表现为金融与经济发展形成一种()的状态.A,良性循环 B,恶性循环 C,无序 D,频繁变动--114,按我国货币供给的统计口径,M0 等于:()A,现金流通量 B,企业活期存款C,①+② D,储蓄存款15, 能够比较准确的反映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一般物价水平变动情况, 但容易受到物价结构影响的通货膨胀测定指标是().A,消费物价指数 B,批发物价指数 C,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 D,居民生活费用指数16,按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货币层次划分口径,M1 包括().A,活期存款 B,现金 C,储蓄存款 D,A 与 B 之和 E,A 与 C 之和 17,下列不属于“准货币”范畴的是().A,定期存款B,储蓄存款C,活期存款D,外币存款18,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认为,货币需求函数具有()的特点.A,不稳定 B,不确定 C,相对稳定 D,相对不稳定 19,下列各项中,()通常不包括在货币政策的三要素中.A,传导机制 B,政策工具 C,中介指标 D,政策目标20,货币政策诸目标间呈一致性关系的是().A,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 B,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 C,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 D,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 分)1,下列属于“准货币”范畴的是(ABD).A,定期存款 B,储蓄存款 C,活期存款 D,外币存款 2,商业银行在国际金融市场借款的形式有:()A,固定利率的定期存单B,欧洲美元存单C,浮动利率的欧洲美元存单 D,本票 E,发行债券 3,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取决于:()A,总财富 B,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 C,非人力财富在总财富中所占的比重 D,利率水平E,财富所有者对不同形式财富所提供效用的嗜好与偏好4,中央银行的贴现率有以下特点: A,是一种短期利率 B,是一种长期利率 C,是一种市场利率 D,是一种官定利率 E,是一种标准利率或最低利率 5,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选取要符合如下标准: A,可控性B,可测性C,相关性D,抗干扰性 E,可行性--26,中央银行资金清算业务分为:()A,现金结算B,非现金结算C,集中票据交换 D,集中清算交换的差额 E,组织异地之间的资金转移 7,货币政策的三要素是指(CDE).A,政策效果 B,传导机制 C,政策工具 D,中介指标E,政策目标 8,中央银行集中保管全国存款准备金的目的在于:()A,保证存款机构的清偿能力B,通过调整准备率,控制商业银行货币创造能力和信用规模 C,通过存款准备的集中保管,增强中央银行资金实力 D,等待有利的贷款或投资机会E,直接给政府以贷款或透支9,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包括:()A,贷款承诺 B,票据承兑或保证 C,货币掉期 D,远期利率合约 E,外汇期权10, “紧”的货币政策是指().A,提高利率 B,降低利率 C,放松信贷D,收紧信贷E,增加货币供应量11,货币政策时滞以中央银行为界限可分为().A,内部时滞 B,外部时滞 C,认识时滞 D,行动时滞 E,管理时滞 12,在货币政策诸目标之间,更多表现为矛盾与冲突的有().A,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 B,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 C,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 D,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 E,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 13,决定货币乘数大小的因素有().A,提现率 B,国外净资产 C,超额准备金率 D,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E,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之间的比率14,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点是().A,调控效果猛烈 B,主动性强 C,灵活性高 D,影响范围广 E,可以进行微调三,名词解释(每题 3 分)1,通货膨胀 2,原始存款 3,超额准备金率 4,货币市场 5,商业信用 6,金融工具--3四,问答题(每题8 分)1,简述我国利率的决定与影响因素.2,商业银行的经营方针是什么?西方国家如何对商业银行进行存贷款经营的管理? 3,什么是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如何选定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 4,简述公开市场业务的长处与制约因素.--4第三篇:货币银行学邢楷文0941220004一、名词解释1.牙买加协议答:当代以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汇率安排多样化、多种渠道调节国际收支为内容的国际货币制度。
货币金融学第11版-米什金-思考题目答案第15章

Chapter 15ANSWERS TO QUESTIONS1.The snowstorm would cause float to increase, which would increase the monetary base. To counteractthis effect, the manager will undertake a defensive open market sale of securities using a reverse repo transaction.这场暴风雪将使浮款上升,这将增加货币基础。
为了抵消这种影响,经理将采用逆回购交易进行防御性公开市场销售。
2.When the public’s holding of currency increases during holiday periods, the currency–checkabledeposits ratio increases and the money supply falls. To counteract this decline in the money supply, the Fed will conduct a defensive open market purchase of securities.在节假日期间,当公众持有货币升值时,现金/存款比率增加,货币供应量下降。
为了抵消货币供应的下降,美联储将采取防御性的公开市场购买证券。
3.As we saw in Chapter 14, when the Treasury’s deposits at the Fed fall, the monetary base increases. Tocounteract this increase, the manager would undertake an open market sale of securities.正如我们在第14章所看到的,当财政部的存款下降时,货币基础会增加。
货币金融学思考题(以此为准)

货币金融学思考题1、信用的主要形式有哪些?如何构建我国现代信用体系?信用的主要形式有:商业信用、政府信用、银行信用、民间信用、消费信用、租赁信用等。
如何构建现代信用体系:1、加快立法目前我国在信用方面的法律法规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要把社会信用体系建立起来,当前最迫切的任务就是建立健全与之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体系。
2、加快培育信用市场主体一方面要大力发展信用服务机构。
现阶段应努力打造一批实力强大的信用评级机构和征信机构,政府应为这些机构提供良好的发展条件,政府相关部门的信用信息要对这些机构开放。
另一方面,要大力培育信用产品的消费者。
银行、信用卡发行机构和商家等既是信用交易的主体,又是信用交易的媒介和载体。
3、加快建立对失信者的惩戒机制由于我国失信惩戒制度的确失,导致目前社会上有不少失信行为,因此,应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失信惩戒制度,尽快形成行政性惩戒机制,采取记录、警告、处罚、取消市场准入,甚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等多种手段,依法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
同时,应借鉴美国经验,通过实现信用信息共享,推动信用产品的广泛使用,把失信者对交易双方的失信转化为对全社会的失信,逐步形成社会性惩戒机制,使失信者一处失信,处处制约。
4、加快引导和培育市场对信用产品的需求扩大信用产品市场需求,是建立现代信用体系的市场基础,当前引导需求、创造需求是十分紧迫的工作。
目前我国对信用产品的使用较为有限,政府相关部门应创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要创造法律条件,使信用评级结果的使用成为经济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5、加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从美国经验可知,树立良好的信用意识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也是扩大社会信用需求的关键。
政府、企业和个人作为社会信用体系的基本要素,要增强懂信用、守信用、用信用的观念和意识,把诚实守信作为基本行为准则,努力营造“守信为荣、失信为耻,无信为忧”的社会观念。
2、简述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及其优缺点,并分析我国金融体系格局的发展变化。
货币金融学复习思考题

货币金融学考点(2011级金融证券专科适用)1、"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金银成为货币是价值形式发展到一般价值形式阶段,将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材料固定在金银之上时,才确定了其货币地位和功能;而货币天然是金银是针对金银良好的材质而言的。
2、货币(概念)从商品界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3、货币职能价值制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储藏手段;世界货币。
(要求进行阐述)。
4、货币制度及其内涵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运动的规则、结构和组织形式等的总称。
它是适应商品经济发展要求,伴随货币的产生与发展而不断发展完善;它是对特定范围内成员的货币行为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制度安排;其制度安排涉及有关货币运动的各个层面;不同的货币制度存在作用范围的区别;货币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特性的货币制度。
5、本位币(概念)即主币,是国家法律规定的标准货币,也是一国的基本通货,是法定的计价、结算单位。
它是具有无限法偿能力的货币。
6、金本位制的特点金币为本位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具有无限法偿能力;辅币和银行券可以按照其面值自由兑换为金币;黄金可以自由输入输出;货币发行准备为黄金。
7、我国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人民币为法定货币(大陆);我国目前使用的合法货币:人民币、港元、澳门元;人民币的发行:机构+原则;人民币的流通:现金管理和工资基金管理;金银和外汇储备管理;人民币实行经常性项目可兑换(1996年以来);人民币实行管理浮动的汇率制度。
8、金融业起源于公元前2000年巴比伦寺庙和公元前6世纪希腊寺庙的货币报关和收取利息的放款业务。
公元前5-前3世纪,在雅典和罗马先后出现了银钱商和类似银行的商业机构。
在欧洲,从货币兑换业和金匠业中发展出现代银行。
最早出现的是意大利威尼斯银行(1580年),1694年英国建立了第一家股份制银行英格兰银行。
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家银行是1897年的中国通商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于1948年,1979年3月国家外汇管理局设立;1984年元旦,中国工商银行成立;1990年11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1994年3-4月三大政策性银行成立(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货币金融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课后习题答案一、关键词1.货币(money;currency)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现代货币:是指以某一权力机构为依托,在一定时期一定地域内推行的一种可以执行交换媒介、价值尺度、延期支付标准及作为完全流动的财富的储藏手段等功能的凭证。
一般可以分为纸凭证及电子凭证,就是人们常说的纸币及电子货币。
2.信用货币(credit money)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强制流通不以任何贵金属为基础的独立发挥货币职能的货币。
目前世界各国发行的货币,基本都属于信用货币。
3.货币职能(monetary functions)货币本质所决定的内在功能。
货币的职能主要包括了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国际货币这五大职能。
4.货币层次(monetary levels)货币层次的划分:M1=现金+活期存款;M2=M1+储蓄存款+定期存款;M3=M2+其他所有存款;M4=M3+短期流动性金融资产。
这样划分的依据是货币的流动性。
5.流动性(liquidity)资产能够以一个合理的价格顺利变现的能力,它是一种所投资的时间尺度(卖出它所需多长时间)和价格尺度(与公平市场价格相比的折扣)之间的关系。
6.货币制度(monetary system)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完善的货币制度能够保证货币和货币流通的稳定,保障货币正常发挥各项职能。
二、重要概念1.价值形式商品的价值表现形式。
商品的价值不能自我表现,必须在两种商品的交换中通过另一种商品表现出来。
2.一般等价物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充当其它一切商品的统一价值表现材料的商品,它的出现,是商品生产和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果。
3.银行券由银行(尤指中央银行)发行的一种票据,俗称钞票。
早期银行券由商业银行分散发行,代替金属货币流通,通过与金属货币的兑现维持其价值。
中央银行产生以后,银行券由中央银行垄断发行,金属货币制度崩溃后,银行券成为不兑现的纸制信用货币。
(完整word版)货币金融学_朱新蓉__课后习题答案(修改后)

第一章课后习题答案三、思考题1.为什么说货币形式从实物货币到金属再到信用货币是必然规律?货币形式的演变过程体现着一个基本规律,即货币形式的发展必须适应生产力水平的发展。
在所有经济因素中,生产力因素是决定性的,货币同其他因素一样,都要适应生产力海水平。
不管是形式多样的实物货币,还是曾经发挥过巨大促进作用的金属货币,都不可避免地被淘汰,而信用货币则是适合当前生产力水平的货币形式。
2.支付手段职能导致货币危机性的原因何在?它与通货膨胀有何关系?⑴支付手段可能引发债务链条,从而导致货币流通和商品流通的不正常。
并且,货币具有相对独立运行的能力,在无发行信用保证时,可能引发货币的超量发行从而导致货币危机的发生。
⑵从表面上看,支付手段是货币进行单方面的转移,与商品脱离了关系,所以容易给人一种错觉,认为货币本身就是一种财富,货币越多财富就越多,导致货币量急剧增长,严重偏离商品和劳务总量,最终的结果只可能是物价上涨引致通货膨胀。
3.金属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为什么可以自发调节货币流通量,而信用货币不能?在金属货币条件下,当经济中出现一定的物价上涨时,人们会倾向于收藏货币等待物价回落,而金属货币“窖藏”的贮藏方式可以使流通中货币实实在在地减少,从而使物价回落;在信用货币的条件下,由于信用货币本身是价值符号,人们面对物价上涨就会尽可能地将货币换成商品,而且即便人们愿意贮藏,信用货币的主要贮藏方式是存款,存款不仅不会减少流通中货币量,相反还可能通过银行信用创造出更多货币,所以,自发调节货币流通量的功能就不存在了。
4.电子货币的发展会对货币层次和货币范围产生怎样的影响?在传统的货币理论中,根据金融资产流动性的高低,将货币划分为四个不同的层次,然而,对货币层次进行划分要具备两个基本的前提:一是要客观存在具有明显不同流动性和收益的金融资产;二是各种金融资产之间的界限十分明显并且在统计时点前后的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性。
在电子货币条件下,传统货币层次的划分前提受到了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货币金融学思考题1、信用的主要形式有哪些?如何构建我国现代信用体系?信用的主要形式有:商业信用、政府信用、银行信用、民间信用、消费信用、租赁信用等。
如何构建现代信用体系:1、加快立法目前我国在信用方面的法律法规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要把社会信用体系建立起来,当前最迫切的任务就是建立健全与之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体系。
2、加快培育信用市场主体一方面要大力发展信用服务机构。
现阶段应努力打造一批实力强大的信用评级机构和征信机构,政府应为这些机构提供良好的发展条件,政府相关部门的信用信息要对这些机构开放。
另一方面,要大力培育信用产品的消费者。
银行、信用卡发行机构和商家等既是信用交易的主体,又是信用交易的媒介和载体。
3、加快建立对失信者的惩戒机制由于我国失信惩戒制度的确失,导致目前社会上有不少失信行为,因此,应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失信惩戒制度,尽快形成行政性惩戒机制,采取记录、警告、处罚、取消市场准入,甚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等多种手段,依法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
同时,应借鉴美国经验,通过实现信用信息共享,推动信用产品的广泛使用,把失信者对交易双方的失信转化为对全社会的失信,逐步形成社会性惩戒机制,使失信者一处失信,处处制约。
4、加快引导和培育市场对信用产品的需求扩大信用产品市场需求,是建立现代信用体系的市场基础,当前引导需求、创造需求是十分紧迫的工作。
目前我国对信用产品的使用较为有限,政府相关部门应创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要创造法律条件,使信用评级结果的使用成为经济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5、加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从美国经验可知,树立良好的信用意识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也是扩大社会信用需求的关键。
政府、企业和个人作为社会信用体系的基本要素,要增强懂信用、守信用、用信用的观念和意识,把诚实守信作为基本行为准则,努力营造“守信为荣、失信为耻,无信为忧”的社会观念。
2、简述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及其优缺点,并分析我国金融体系格局的发展变化。
直接融资是指资金供求者与资金需求者通过一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
优点是:资金供求双方联系紧密,有利于资金快速合理配置和使用效益的提高;筹资的成本低而投资收益较大。
缺点是:直接融资双方在资金数量、期限、利率等方面受到的限制多;直接融资使用的金融工具其流通性较间接融资要弱,兑现能力较低;直接融资风险较大。
间接融资时指资金供求者与资金需求者通过金融中介机构间接实现资金融通的金融行为。
优点是灵活方便;安全性高;提高金融的规模经济。
缺点是:资金供求双方的直接联系被割断了,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资者对企业生产的关注与筹资者对使用资金的压力和约束力;中介机构提供服务收取一定费用增加了筹资的成本。
我国金融体系格局的发展变化:建立在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之下的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机构体系;建立了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三家政策性银行。
在政策性业务分离出去之后,原国家各专业银行开始逐渐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化,井建立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的多层次商业银行体系。
目前这一新的金融机构体系正处于完善的过程之中。
近年来,不断加深的国际化进程成为金融市场的重要发展趋势。
3、简述利率的作用及其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
利率的作用:调节整个社会资金的供给与需求,并使二者趋于平衡;体现资金成本,促进企业合理运用资金、降低经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在利率利润率的比较和对立运动过程中,使社会资源得以合理配置;利息与价格共同调节宏观经济中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促进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利率是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
利率作用的发挥制约因素:利率管制、授信限量、经济开放程度、利率弹性等利率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充分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市场化的利率决定机制;灵活的利率联动机制,;适当的利率水平;合理的利率结构。
4、什么是金融市场,它有哪些功能?金融市场是资金由盈余者向短缺者转移的市场。
功能: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就是为资金从拥有富余资金的储蓄者那里转移到资金短缺的消费者手中提供融通渠道。
(融资功能;调节功能;避险功能;信号功能。
)5、如何理解投机在金融市场中的作用?投机就是利用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而窥伺时机进行买卖获利的行为,是一种承担特殊风险,获取特殊收益的行为,是投资的一种特殊形式。
投机的积极作用:(1)导向作用,即起到引导证券市场中的资金流向作用。
(2)平衡作用,即使市场上不同风险的证券供求平衡,(3)动力作用,即推动了市场的起伏运动,增强了证券交易的流动性,活跃了市场交易,从而促进了证券市场的正常延续的运行。
证券市场的投机可以对宏观经济运行起到保护作用,增大经济运行的弹性。
投机的消极作用:主要由过度投机、违法投机所造成的,具体表现(1)过度投机不利于社会安定(2)投机过度容易造成内幕交易,违背证券市场“公开、公正、公平”的三公原则,造成市场混乱。
(3)过度投机会造成虚假繁荣形成泡沫经济。
6、什么是风险投资,它有哪些特点?广义的风险投资泛指一切具有高风险、高潜在收益的投资;狭义的风险投资是指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生产与经营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投资。
风险投资的特征: 以投资换股权方式,积极参与对新兴企业的投资;协助企业进行经营管理,参与企业的重大决策活动;投资风险大、回报高;并由专业人员周而复始地进行各项风险投资;追求投资的早日回收,而不以控制被投资公司所有权为目的;风险投资公司与创业者的关系是建立在相互信任与合作的基础之上的;投资对象一般是高科技、高成长潜力的企业1,投资对象对为处于创业期的中小型企业,而且多为高新技术企业; 2,投资期限至少3-5年以上,投资方式一般为股权投资,通常占被投资企业30%左右股权,而不要求控股权,也不需要任何担保或抵押; 3,投资决策建立在高度专业化和程序化的基础之上; 4,风险投资人一般积极参与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增值服务; 除了种子期(seed)融资外,风险投资人一般也对被投资企业以后各发展阶段的融资需求予以满足; 5,由于投资目的是追求超额回报,当被投资企业增值后,风险投资人会通过上市、收购兼并或其它股权转让方式撤出资本,实现增值。
7、尤金·费马的市场效率假说基本内容是什么?证券的价格以其内在价值为依据:高度有效的市场可以迅速传递所有相关的真实信息,使价格反映其内在价值;反之则否。
也就是说,市场的有效与否直接关系到证券的价格与证券内在价值的偏离程度.从维护市场交易秩序,实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出发,需要推动有效市场的形成。
8、为什么投资分散化能降低投资风险?资产组合风险分为非系统风险和系统风险,非系统风险是指通过增加持有资产的种类数就可以相互抵消的风险,即并非由于“系统”原因导致的风险;投资分散化可以降低的就是这类风险。
对于系统风险,则是无法通过增加持有资产的种类数量而消除的风险9、金融中介与市场互相渗透发展的趋势有哪些?1、金融市场同金融中介一直在同步扩张,原因是金融中介可以从多方面降低使用金融市场的费用。
2、中介与市场在金融产品的提供上是竞争的,而技术进步与交易成本的持续下降加剧了这种竞争的强度。
大量金融产品创新表明,最初由中介提供的金融产品最终走向市场,说明金融中介正在被金融市场的制度性安排所替代。
3、传统理论认为,金融中介是交易成本和不对称信息的产物,交易成本的增加将缩小市场的范围,加大金融中介的规模,交易成本的下降和不对称信息的改善,金融中介将会萎缩,从微观上:金融市场同金融中介是相互替代的关系。
从宏观上:二者为互补关系。
10、商业银行的资产和负债业务各有哪些?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包括贴现、贷款、证券投资。
商业银行负债业务包括吸收存款----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负债业务----从中央银行借款、银行同业拆借、从国际货币市场借款、结算过程中的短期资金占用、发行金融债券。
11、商业银行经营的原则是什么?它们相互关系应该如何把握?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简称“三性原则”。
(1)盈利性。
作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原则之一是指追求盈利最大化,这是商业银行的经营目的。
(2)流动性。
遵循流动性原则是由银行这种特殊金融企业的性质所决定的。
(3)安全性。
安全性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中要避免经营风险,保证资金的安全。
商业银行经营的三个原则既是相互统一的,又有一定的矛盾。
如果没有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也就不能最后实现;流动性越强,风险越小,安全性也越高。
但流动性、安全性与盈利性存在一定的矛盾。
一般而言,流动性强,安全性高的资产其盈利性则较低,而盈利性较强的资产,则流动性较弱,风险较大,安全性较差。
由于三个原则之间的矛盾,使商业银行在经营中必须统筹考虑三者关系,综合权衡利弊,不能偏废其一。
一般应在保持安全性、流动性的前提下,实现盈利的最大化。
12、存款保险制度的功能和存在的问题各有哪些?存款保险制度是一种金融保障制度,是指由符合条件的各类存款性金融机构集中起来建立一个保险机构,各存款机构作为投保人按一定存款比例向其缴纳保险费,建立存款保险准备金,当成员机构发生经营危机或面临破产倒闭时,存款保险机构向其提供财务救助或直接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从而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银行信用,稳定金融秩序的一种制度。
存在问题:1.道德风险存款保险中的道德风险指的是存款保险制度中存在的不关心存款安全、增加风险暴露或故意不履行职责的动因和行为。
2.逆向选择存款保险制度的逆向选择来自于存款保险机构与投保银行关于银行风险水平的信息不对称。
3.委托代理问题存款保险制度引发的代理问题就是指存款保险制可能使得充当代理人的监管当局更倾向于采用兼并或提供资金救助的方式处理存款机构,或是出于自利容忍这些机构继续经营,而没有压力及时关闭清偿力不足的机构。
4.大规模存款转移在承保机构对象的等级制度中,每一次评级后都向公众进行披露,以使公众及时的掌握银行的经营情况。
这种制度实施后很可能出现存款大规模转移,主要表现为存款从中小和地方银行向大型金融集团转移,导致不列入存款保险机构承保范围的银行与等级低的银行遭到挤兑,使整个金融体系遭到冲击。
13、中央银行区别于一般商业银行的特点是什么?他有哪些特定的职能?1)中央银行区别于一般商业银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中央银行的活动不以盈利为目的。
获取利润是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目标。
中央银行业务经营的目标却不是获取利润,而是制定实施货币政策以确保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
②中央银行与国家政府关系密切,享有国家法律上所授予的特权。
即国家赋予中央银行以法定职责,明确其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上具有相对独立性,享有垄断货币发行、代理国家金库、掌握发行基金、集中保管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制定基准利率、管理金融市场等一般银行所没有的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