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第1期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知识讲座小结 第一期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第一期公民健康素养66条健康教育2019年2月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知识讲座材料封玉志一、健康基本知识和理念1.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2.每个人都有维护自身和他人健康的责任,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
3.健康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4个方面。
4.劳逸结合,每天保证7~8小时睡眠。
5.吸烟和被动吸烟会导致癌症、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多种疾病。
6.戒烟越早越好,什么时候戒烟都为时不晚。
7.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药品。
8.环境与健康息息相关,保护环境能促进健康。
9.献血助人利己,提倡无偿献血。
10.成人的正常血压为收缩压低于14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于90毫米汞柱;腋下体温36~37℃;平静呼吸16~20次/分;脉搏60~100次/分。
11.避免不必要的注射和输液,注射时必须做到一人一针一管。
12.从事有毒有害工种的劳动者享有职业保护的权利。
13.接种疫苗是预防一些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
14.肺结核主要通过病人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等产生的飞沫传播。
15.出现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应及时检查是否得了肺结核。
16.坚持正规治疗,绝大部分肺结核病人能够治愈。
17.艾滋病、乙肝和丙肝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3种途径传播,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传播。
18.蚊子、苍蝇、老鼠、蟑螂等会传播疾病。
19.异常肿块、腔肠出血、体重骤然减轻是癌症重要的早期报警信号。
20.遇到呼吸、心跳骤停的伤病员,可通过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急救。
21.应该重视和维护心理健康,遇到心理问题时应主动寻求帮助。
22.每个人都应当关爱、帮助、不歧视病残人员。
23.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可减少患流感的机会或减轻流感的症状。
24.妥善存放农药和药品等有毒物品,谨防儿童接触。
25.发生创伤性出血,尤其是大出血时,应立即包扎止血;对骨折的伤员不应轻易搬动。
健康教育-CKD专题知识教育讲座

慢性肾脏病的治疗
•了解加速疾病进展的因素 •控制疾病进展的主要措施 •疾病的治疗
4
肾脏的功能
一部动力强大的超自动化机器!
通过排泄尿液,清除(蛋 白质)代谢废物和进入人 体的有害物质
调节体内水,电解质和 酸碱平衡
编辑版ppt
具有内分泌功能,产生 和分解某些激素(肾素、 促红素、维生素D3等)
5
衡量肾功能的主要指标
肾小球滤过率(GFR):用来提示肾脏还有多少功能,可以从血肌酐的水平估计出来。
23
高蛋白加速肾脏损害
慢性肾脏疾病造成肾功能受损
肾脏无法排泄出所有源于蛋白质的毒素
恶
性
毒素在体内蓄积
循
环
导致自体中毒
(尿毒症/代谢性酸中毒)
使肾功能损编辑伤版ppt更加严重
24
控制慢性肾脏病进展的主要措施
1、减少尿毒症毒素的蓄积 2、坚持对原发病的治疗:严格控制血压、血糖、血脂 3、严格监控饮食:
血、电解质紊乱。
5、定期复诊,严格遵照医嘱用药。
编辑版ppt
25
慢性肾脏病的营养治疗
编辑版ppt
26
什么是营养治疗?
现代疾病临床综合治疗方案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能够根据疾病的特点,给病人制订各种不同的膳食配方,通过 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组织修复,纠正营养缺乏,来达到辅助 诊断及辅助治疗的目的。
在我国,导致慢性肾脏疾病的常见原因依次为: 肾炎
小学生主题班会 小学生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共18张PPT)

小学生健康行为要求
为什么饭前上厕所要洗手
小学生健康行为要求
为什么生吃瓜果要洗净
小学生健康行为要求
吸烟有害健康
小学生健康行为要求
不能小看感冒
小学生健康行为要求
安全处理家庭垃圾,将有助于预防疾病
小学生健康行为要求
安全处理家庭垃圾,将有助于预防疾病
第二章
小学生健康教育知识
2024年青少年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小学生健康教育知识 01
02
小学生健康教育知识 03 吃饭时要注意
小学生健康教育知识 04 儿童的保护神——预防针
05 预防肠道寄生虫病的方法
小学生健康教育知识 06 危险的模仿
07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讲卫生勤锻炼做健康好少年
青少年健康教育
2024年小学生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讲卫生勤锻炼做健康好少年
青少年健康教育
2024年小学生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目录
一.小学生健康行为要求
二.小学生健康教育知识
第一章
小学生健康小学生健康行为要求
培养良好习惯
1 2 3 4
小学生健康行为要求
培养良好习惯
5 6 7
小学生健康行为要求
为什么每天坚持刷牙
女性生理健康教育讲座

女性生理健康教育讲座青春期是一个妇女由幼女长成成年妇女的过度期,是女人一生中的第一个关键时期。
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介绍女性生理健康教育讲座,让大家了解一下具体内容,下面看看女性生理健康教育讲座都有哪些吧!女性生理健康教育讲座篇1我的姐妹们,当我在妇产科上班至今,每次进到治疗室或手术室看到女性同胞们的惨状和对妇科方面的无知时,我想起了我的妹妹们也早已长大,她们会了解什么正确的信息呢?有没有被错误的信息引导?所以我决心和大家分享下我了解的生理和卫生方面的一点知识,希望这里面有你们想要知道与了解的,并能解决一些大家心中疑惑的讯息。
因为我相信大家和我一样在这以前对很多女性方面的知识都很愚昧的,父母们都是50、60年代的人,也通常不会教育我们这些,经常谈性色变。
大家就靠书本,朋友聊天,或者自己到网络去了解一些,并不全面从而导致女性朋友在成年后或者进入社会时,不知道怎么保护自己,从而伤害了自己还不知道怎么回事。
其实每个女孩在小就有义务学习生殖与卫生。
我下面以回答问题的方式解说女性生理知识。
▲青春期的到来有什么意义?答:青春期的到来是孩子性成熟的标志,性的欲望也开始萌芽,并随之出现性幻想、性冲动和性行为。
▲青春期到来有哪些的表现?答:A、白带白带是由阴道渗出物和宫颈、宫体分泌物构成,是透明而粘稠的物质。
白带对保持阴道的湿润,增强阴道对细菌的抵抗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B、月经月经是由于子宫内膜在内分泌影响下周期性剥落出现并从阴道流出,每月一次,从月经的第一天开始,一直到下一次月经来潮的第一天,算一个完整的月经周期。
一般为28-30天,提前或延后7天任属正常范围,如短于21天或长于40天应该到医院检查。
C、排卵下丘脑和垂体迅速发育,并分泌促性腺激素,在激素的作用下卵巢开始成熟,开始周期性排卵,每月一次月经后几天开始排卵这个事实说明你已经具备生育能力了,但生育是婚姻建立之后的事。
D、乳房此时开始发育,应适当佩戴乳罩,目的是给乳房一个依托,避免下垂,乳罩的尺寸应以不感觉胸部受束最好,但要感觉乳房有轻微向上托举之力存在。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1)

检查:无明显阳性体征 表现为:生活质量差、工作效率低、极易疲劳 权威调查显示:我国人群亚健康达70%以上,健
康者为15%,患病者达15%。
(3)心理亚健康
正常人也可能出现短暂的异常心理现象,为“正常 的异常心理”,由于时间短、程度轻,不能称之为心理 疾病,故称为“心理亚健康状态”。表现为:疲劳感、焦 虑反应、类似歇斯底里现象、强迫现象、恐怖和对立、 疑病现象、偏执和自我牵挂、错觉、幻觉、自笑、自 言自语。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1)
前言
微信上的几句话:人生“三件事不能硬 撑”:花钱、喝酒、看病。人生“三件事不 能硬等”:孝老、行善、健身。
◆ 健康值多少钱?看看周立波这张刀子嘴! 救护车一 响,一年猪白养;住上一次院,三年活白干; 十年 努力奔小康,一场大病全泡汤! 小病——拖;大 病——杠;病危等着见阎王! 健康投资总没钱,有 也说没有; 等到病时花万千,没有也得有! 若要 与人谈健康,有空也说忙; 阎王召见命归天,没空 也得去!
联合国提出个口号:“千万不要死于无
知”。
前几年,联合国表扬我们的邻国日本。为什么表扬 日本?因为他的寿命是世界冠军。他们女性的平均 寿命在87.6岁。我们国家50年代是35岁,现在是 67.88岁,距日本整整差20岁,这是没法原谅的。 日本的先进经验是以社区为单位,每一个月讲一次 保健课,如果没有听就必须补课。我们没这个制度, 谁爱听就听,不听拉倒。这一点,近几年我国南方 做的比北方好,醒悟的早。我们大部分人根本不知 道保健,凑合活着,问题很严重。我来的目的很明 确,传授健康知识,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每 个人都重视保健工作。
3、心理因素: 与心理因素有关的疾病: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
心育系列讲座1心理健康教育的五个基本理念

03
CHAPTER
理念三:心理健康教育的预 防性
预防优于治疗
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个体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调节能力,预防 心理问题的发生,降低心理疾病的发病率。
减少治疗成本
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可以降低治疗成本,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提高生活质量
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有助于提高个体的生活质量,增强幸福感和满 足感。
早期发现与早期干预
01
02
03
早期发现心理问题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个 体能够早期发现自己的心 理问题,及时寻求帮助和 治疗。
早期干预的重要性
早期干预可以有效地控制 心理问题的恶化,降低治 疗难度和提高治愈率。
提高求助意识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提高 个体的求助意识,使他们 愿意主动寻求帮助和治疗。
提高心理素质,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
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注重个体差异和多样性,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群体 和不同情境制定针对性的教育方案。
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课堂,家长应该积极参与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良好的心理环 境和情感支持。
学校是孩子接受正规教育的主要场所,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课程体系,通过课堂教学、 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等方式提供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
05
CHAPTER
理念五:心理健康教育的系 统性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涉及个体、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复杂系统,需要全 面考虑个体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认知、情感、行为和社会适应等。
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整合各种资源,包括教育、心理、医学和社会工作等 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形成综合性的教育方案。
会适应能力、道德品质等。
【健康大讲堂】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呵护青春,茁壮成长

第二部分
青春期人际交往问题
1、人际交往压力
有关调查研究表明,青少年时期是一生中交友最 多的时期,此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不少社交问题。
正确引导青少年的交友观 许多青少年在家庭原因和个人性格等多方面因素
如果过度约束孩子,不给孩子自由发展的土壤,那么青少年们也会因此丧失独立思考的能 力,对其未来的人生发展极为不利。 要么彻底放纵孩子的思想,不去加以引导; 要么过度约束孩子,禁止其有自己个性化的想法。
正确认识到青少年自我意识觉醒是一把“双刃剑”,处理好利与弊的平衡关系
2. 富于想象力VS缺乏判断力
及时与家长联系沟通
教师在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后,应当第一时间联系到家长, 与家长共同协商下一步的应对措施。只有家长才最了解孩子的 性格特点,与家长沟通是最有效率、也是最负责的方式。
家长层面
多听询孩子的意见
沟通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家长主义”的作风,不能将孩子 视为自己的附属物,而是要充分尊重他的人格,以平等的视角 与孩子沟通。
选择恰当的谈话时机
生理规律告诉我们,下午5点到7点是生理活动的最低点, 此时亟需补充营养,因此,家长要避免在孩子放学的这个阶段 找他聊严肃的话题,否则将有可能事倍功半。
祝愿大家——
奋斗在当下,一起向未来!
2、异性交往的尺度
早恋?一刀切?
家长在发现孩子与班里的异性同学关系走近时, 应该及时和老师沟通,教导孩子友情与爱情的区别, 正视青春期带来的变化,要告诉孩子可以与异性交往, 但一定要把握好界限和尺度。
一旦真的发现早恋情况,老师和家长之间也应该 互相及时沟通,针对孩子的身心发展状况商量解决对 策,不要因此伤害孩子的心灵。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教案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教案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教案之(一)糖尿病人最佳饮食方案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对糖尿病人来说,甜品基本不碰、米饭不能吃饱,水果不能吃多……那他们到底能吃什么?营养专家为糖尿病人开出了健康食谱。
营养专家认为,首先糖尿病人禁止吃甜食和许多种水果,因为葡萄糖、蔗糖,消化吸收快,食用后将使血糖升高;也少吃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食物,如白薯、土豆、藕等;最好也不要饮酒。
主食方面:以杂粮为主,每日200-300克(4-6两),为了防止脂肪过度分解,产生酮酸中毒现象,绝对禁止不吃主食。
最好一日四餐,但主食的总体份额不能增加,如果所进餐中有马铃薯,则要在主食中减去相应的马铃薯的重量。
最好少喝粥,或者不喝粥。
糖尿病人可以多吃高纤维食物,促进机体的糖代谢。
如玉米、小麦、白菜、韭菜、豆类制品。
含糖低的蔬菜。
如韭菜、西葫芦、冬瓜、南瓜、青菜、青椒、茄子。
而西红柿含糖量低,既可做蔬菜又可做水果可以多吃。
多吃含钙的食物。
缺钙能促使糖尿病人的病情加重。
如虾皮、海带、排骨、芝麻酱、黄豆、牛奶等。
富含硒的食物。
硒有与胰岛素相同的调节糖代谢的生理活性。
如鱼、香菇、芝麻、大蒜、芥菜等,它们能降低血糖、改善糖尿病症状。
富含维生素B和维生素C的食物。
补足这两种元素,有利于减缓糖尿病并发症的进程,对减轻糖尿病视网膜的病变、肾病有利。
如鱼、奶、白菜、豆类以及青菜、芥菜、甘蓝、青椒、鲜枣等。
此外,南瓜、苦瓜、洋葱、黄鳝等对病人多饮、多食、多尿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有降低血糖、调节血糖浓度的功能,适宜多吃。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因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引起血液中葡萄糖浓度升高所致,进而糖大量从尿中排出,呈现多饮、多尿、多食、消瘦、头晕、乏力等症状。
糖尿病可进一步引发全身各种严重的急、慢性并发症,造成体内许多系统受损,特别是对血管和神经。
糖尿病已成为当今人类健康的三大杀手之一,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
其中,糖尿病足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往往导致患者残疾甚至死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第一期
二O一三年十月
健康教育活动记录表
通知
各居委会、街直各单位:
为了做好公共卫生服务,提高我街道干部职工及居民了解脑梗塞防治知识。
特在16楼会议室举办居民脑梗塞防治知识讲座,并现场答疑,请准时参加讲座。
时间:2013年10月12日上午9:00-11:00。
地点:16楼会议室
讲座内容:脑梗塞防治知识
参加人员:街道干部职工、各居委会派5名居民代表
2013年10月10日
脑梗塞的防治
脑梗塞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膜损伤使脑动脉管腔狭窄,进而因多种因素使局部血栓形成,使动脉狭窄加重或完全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病。
脑梗塞的主要因素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体重超重、高脂血症、喜食肥肉,许多病人有家族史。
多见于45~70岁中老年人。
脑梗塞病人一般会经过急性发作期、恢复期及后遗症期三个阶段,多数病人在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的综合性防治都是在家中进行,如果能够坚持有效的药物治疗、坚持饮食调节、坚持肢体功
能等康复训练,控制好血压血脂等危险因素,是能够达到有效改善症状并不再复发的康复治疗目的的。
发病先兆:
1、头晕、头痛突然加重或由间断性头痛变为持续性剧烈头痛。
一般认为头痛、头晕多为缺血性脑梗塞的先兆,而剧烈头痛伴恶心、呕吐则多为出血性脑梗塞的先兆。
2、短暂性视力障碍,表现为视物模糊,或视野缺损,看东西不完整,这种现象多在一小时内自行恢复,是较早的脑梗塞预报信号。
3、语言与精神改变,指发音困难、失语,写字困难;个性突然改变,沉默寡言、表情淡漠或急躁多语、烦躁不安,或出现短暂的判断或智力障碍,嗜睡。
4、其他先兆表现,如恶心呕吐或扼逆,或血压波动并伴有头晕眼花或耳鸣,不明原因的反复鼻拙血,常为高血庇脑拙血的近期先兆。
5、困倦与嗜睡,表现为哈欠连连,特别是呼吸中枢缺氧的反应。
随着脑动脉硬化加重,动脉管腔愈来愈窄,脑缺血严重恶化·80%左右的人在缺血性脑梗塞发作5至10天前,频频打哈欠,所以,千万不要忽略了这一重要的报警信号。
6、躯体感觉与运动异常,如发作性单侧肢体麻木或无力、手握物体失落,原因不明的晕倒或跌倒,单侧面瘫,持续时间花24小时以内。
追访观察,此类现象发生后3~5年,约有半数以上的人发生缺血性脑梗塞。
7、一过性黑檬,指正常人突然出现眼前发黑,看不见物体,数秒或数分钟即恢复常态,既没有恶心、头晕,也无任何意识障碍。
这是因视网膜短暂性缺血所致,提示颅内血液动力学改变或微小血栓暂时性堵塞视网膜动脉,为脑血管病的最早报警信号。
怎样预防脑梗塞:
1、不要过于劳累,劳累过度或休息不好易引起血压波动,引起脑血栓的形成。
2、饮食清淡,以素食为主,少吃高脂肪食物。
每天要吃500克蔬菜、250克水果、250毫升牛奶。
3、戒烟限酒,烟酒可损害血管内膜,并能引起小血管收缩,管腔变窄,因而容易形成血栓。
4、情绪平稳。
暴怒或长期忧郁、焦虑,可引起血管神经调节失常,是诱发脑梗塞的重要诱因。
5、糖尿病血黏度增高患者,需要控制血糖,降低血黏度。
6、对曾患脑梗塞患者,在监测血黏度及脑血管情况下主张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防止复发。
7、要控制血压。
高血压病人一定要长期服用降压药,并经常监测血压,不能根据是否头昏头痛服药。
脑梗塞患者的饮食调理:
1、控制总热量。
如果膳食中控制了总脂肪的摄入,血脂是会下降的。
2、限制精制糖和含糖类的甜食,包括点心、糖果和饮料的摄入。
3、脑梗塞的病人有食盐的用量要小,要采用低盐饮食,每日食盐3克,可在烹调后再加入盐拌匀即可。
4、脑梗塞的病人要经常饮水,尤其在清晨和晚间。
这样可以稀释血液,防止血栓的形成。
5、注意烹调用料。
为了增加食欲,可以在炒菜时加一些醋、番茄酱、芝麻酱。
食醋可以调味外,还可加速脂肪的溶解,促进消化和吸收,芝麻酱含钙量高,经常食用可补充钙,对防止脑出血有一定好处。
脑梗塞的防治讲座小结
10月12日,我们在16楼会议室安排街道干部职工及社区居民学习脑梗塞的防治知识讲座。
本次活动紧密围绕主题,针对脑梗塞知识不同特点,我社区安排了专业人员为他们讲解相关知识,扩大了宣传的社会效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本次活动讲课内容丰富,持续近2个小时,接受咨询18人次,受到居民的热烈关注和欢迎。
2013年10月13日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