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命题、半命题作文的审题和构思
中考命题及半命题作文如何审题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素有“半壁江山”之称,一直被认为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特别是考场作文,我校在初三年级进行的“我的写作困境”的问卷调查结果中显示,79.1%的学生表示,在审题上存在困惑,遇到题目不知道该写什么,该怎么写。
在这里为大家介绍一些作文审题的方法。
作文审题审什么遇到一道作文题,首先要进行审题。
审题审什么呢?审题需要关注3点:审题目、审导语、审题目要求。
审题目,关注作文题是话题作文、全命题,还是半命题作文、自命题作文。
如果一开始题目就审错了,自然会大大影响后面的写作。
审导语,作文题前面往往有大段的导语,导语不是平白写给大家看的,这其中往往暗含着对作文的要求或者限制。
以2021年北京中考语文作文题为例:有学者说:“读史使人明智。
”了解过去,可以让我们增长智慧,对现实生活产生新的思考。
假如有一部可以跨越时间的电话,可以打给过去的任何人,你会打给谁?想了解什么?打完之后会发生什么事文/阎菲中考命题及半命题作文如何审题情?请你以“我挂断了跨越时间的电话”为开头,发挥想象,写一篇故事。
题目自拟。
要求:请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600~800之间,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导语一共6句话。
第一句引用学者的话,其实是给全文提出了限制,要打给一位历史人物,通过了解他的历史,指导我们当下的生活。
第二句话是对第一句话的解释,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写作要求,要有思考。
后面的3句话是3个问句,其实就给学生后面的写作提供了思考方向,要在确定题目的基础上,从想象和哪个人通话、通话内容是什么入手。
倒数第二句明确了作文的要求,以“我挂断了跨越时间的电话”为开头,这句话也表明了已经和过去的某个人通完了电话,应该把写作重点放在挂断了电话以后的事情上。
这道题是一道自拟题目的作文,在导语下面还明确了题目要求:“请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600~800之间,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中考半命题作文《多一点...... 》审题写作指导及满分作文6篇

中考作文《多一点》审题写作指导及满分作文6篇
2019重庆A卷.真题再现
作文二选一(55 分)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500字: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1)多一点兴趣,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一点欣赏,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精彩;多一点执着,让我们的步伐更加坚定;多一点担当,让我们的脊梁更加挺拔……
请将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题目:多一点
本资料包括:审题立意、素材点播、技巧指津、满分作文。
【审题立意】
这是半命题作文,需要考生将题目补充完整,写心灵深处的思考与感受。
审导语。
材料中已经提示出了“多一点________”的内容及其作用,考生可以从“兴趣”“欣赏”“执着”“担当”中选择一个词语来确定立意,通过巧妙构思来体现自己的理解与感悟。
也可以选择其他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的词语来补充题目,确定立意。
导语材料中列举了四种情况,“兴趣、欣赏、执着、担当”都是抽象性的名词,都是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作为即将走进高中的考生,面临新的生活,要思考如何书写人生的新篇章。
这个作文题,其实就是引导考生在这个。
中考半命题作文《—— 的味道》审题立意指导及满分作文3篇

中考满分作文《的味道》审题立意指导及满分作文3篇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炎炎夏日里,一口清凉的西瓜,是沁人心脾的味道:蔚蓝天空下,满野金黄的稻谷,是馥郁芬芳的味道;异地他乡处,一缕淡淡的乡愁,是魂牵梦萦的味道;依稀晨光中,母亲忙碌的身影,是淳厚质朴的味道:静谧柳荫旁,品读那别有情趣的文字,也是一种特别的味道……味道,无处不在。
请以“_________的味道”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除戏剧、诗歌外,文体不限;(2)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3)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立意】首先应该先定义“味道”的内容,补完文题,诚如提示语中所写,这里的“味道”可以是某样事物具体的味道,也可以是指抽象的味道,如心灵的一种特别的感受等。
二者在某些点上会有必然的联系。
因此“味道”可以实写,也可以虚写。
在构思的时候,思路可以打开,可以写味道的特点,可以写味道的象征意义,可以由味道写到由此相关的人、事等等。
生活中,我们能品味到的味道是很丰富的。
感官会感知世界,感官也能保留记忆,当你调动起对往事的回忆时,注意不要只停留在简单的叙事上,要真实地调动起所有的感官,还原事情发生时候的种种记忆细节,运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全方位地感受“味道”,再细致地描绘出来,读者才能从感官的体验中与你获得共鸣,从而更理解你想表达的感受。
第一,审题。
此题已确定题目为“的味道”,结合材料中“鲜嫩可口是美食的味道,絮叨爱抚是妈妈的味道,酸甜苦辣是生活的味道,喜怒哀乐是成长的味道”可以确定题目中应该补充的可以是“食品”“亲人”“生活”或者是人生中的某一阶段等等;再结合最后一句“……人间真味尽在其中”,可以明确此题无论写什么的味道,都要写出一种“真味”,而这种真味不单纯指客观上能品尝的味觉上的“滋味”,更多的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体会到的某种心理、情感、认识、感悟等,是上升到思想方面的深入的思考和感触。
这也是题干明确要求的重点所在,不仅要写出“自己的生活经历与感悟”,还要力求写出自己的“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
中考半命题作文《多一点。》审题写作指导及满分作文6篇

中考半命题作文《多一点。
》审题写作指导及满分作文6篇多一点兴趣,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一点欣赏,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精彩;多一点执着,让我们的步伐更加坚定;多一点担当,让我们的脊梁更加挺拔。
这道作文题要求考生补充完整题目,写出自己心灵深处的思考与感受。
从材料中提供的“兴趣”、“欣赏”、“执着”、“担当”中选择一个词语或其他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的词语来确定立意,体现自己的理解与感悟。
对于即将走进高中的考生来说,这个作文题是引导他们在人生转折点上,回顾自己的成长过程,思考自己今后还需积攒哪些力量以便更好地跟上时代步伐的机会。
因此,在补题目时,只要填写体现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的词语,如坚持、自信、坚强、团结、理解等,就可以了。
在写作时,要积极地传递正能量,语言符合身份,抒发真挚的感情,以引起阅卷老师的共鸣。
例如,多一点自信可以让我们在研究道路上勇敢前行,从小声自我介绍到代表全体学生发言,自信也在一点点增加;多一点陪伴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温暖,不再孤独,研究上也获得了进步;多一点理解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与他人相处,避免冲突,增进友谊。
通过这篇作文,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多一点优秀品质对于我们的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
让我们在今后的研究和生活中,多一点坚持、自信、坚强、团结、理解,成为更好的自己。
学生在接受老师的严厉批评后,能够理解老师对他们的期望,因此会更加认真研究,努力拼搏。
孩子们也能够理解父母无私的付出,学会了担当,并且学会了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同学们之间的互相理解,让友谊更加牢固。
守信是我们在交往中必须遵守的原则。
在《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年仅七岁的元方就告诉我们与朋友相约应该守时守信。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与同学交往也要守时守信。
在研究上,我们更要按时完成作业,并且要按时实施自己的计划。
小标题式结构法是一种常用的写作技巧。
它可以在开头点题后,用三四个小标题概括要写的事件、故事情节、人物感情、人物特征、生活片断等。
中考半命题作文《青春岁月,我与。相约》审题写作指导及满分作文3篇

中考半命题作文《青春岁月,我与。
相约》审题写作指导及满分作文3篇中考作文《青春岁月,我与相约》审题写作指导及满分作文3篇中考考场作文真题再现:写作展示(共50分)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写作任务。
题一:青春岁月,我与相约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记叙文;或根据自己的所思所感,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散文。
③写记叙文要求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
④写散文要求叙事或抒情线索明朗,感情真挚。
审题立意】这个题目的关键词是“青春”、“我”、“相约”。
考生需先联系生活实际,将题目补充完整,把题目引向最适合自己写作的方向。
可以将题目补充为“青春岁月,我与成功相约”、“青春岁月,我与好书相约”等。
然后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书写自己的青春岁月,写自己青春的奋斗,写自己青春成长路上的情感故事等。
注意突出青春的靓丽、昂扬,凸显正能量。
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要以“我”为主,调动自己的情感积累,以第一人称,结合自身的青春成长历程来写。
可以采用借事寓理、以小见大等多种手法,使主题更深远。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
从前分句看,是写青春时期,若写童年生活,就离题。
这题目的关键点还是在后一分句。
我与什么相约,选择的范围很广,要与立意方向确定关键词。
除了审题目,还要认真审要求。
从要求第二点看,限定了写作的体载,要写记叙文或散文,不能写议论文或其他文体。
先发散思维,从多角度思考。
再根据自己擅长领域立意。
下面从两个方向去思考:1.从亲情、友情方向思考。
表现自己长大了,真正懂得了亲情的深厚,友情的珍贵,从而更珍惜。
可把题目补充为:“青春岁月,我与亲情相约”、“青春岁月,我与友情相约”等。
2.从个人成长方向思考。
表现了趁着青春大好年华,多经历,勤思考,去奋斗……可把题目补充为:“青春岁月,我与奋斗相约”、“青春岁月,我与梦想相约”……总之,补充的关键词要与“青春岁月”有关联,并有积极意义,才符合要求。
半命题作文如何审题

半命题作文如何审题不知是心有灵犀,还是纯属巧合,近几年中考,各地语文作文命题不约而同地刮起半命题流行风,半命题作文的比例有增大的趋势。
如:《感谢》《真美》、《我因而自豪》、《一个让我____的日子》《聆听》、《______在细微处》等,因此,如何指导学生写好半命题作文,就成了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
半命题作文就是限定一半的内容,留出一半的内容由学生填写的作文命题形式。
对于学生来说,如同在蓝天里放风筝.限制性与开放性兼具。
因此考生可写的内容更多,切入的角度也更多,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更紧密,有利于考生尽情地写出自己感受到的最有意义的人生体验和对生活的思考。
而半命题作文写作的关键是审清题目,补好题目,把半命题作文变成命题作文来写。
一、首先要审好已命题部分即要求对题目中出现的每一个字、词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认真地推敲、揣摩、辨析,然后加以综合,把握题目所提示的写作范围和重点,从总体上把握文题的内涵。
如果我们在审题时忽略了其中任何一个词语,都有可能造成文不对题,所以审题必须全面。
1)审清已命题部分的显性信息《 ,也是一种享受》修饰中心词“享受”的,应是美好、温馨、浪漫的东西。
补充的内容应该是与人们通常意义上的“享受”有所不同,如“平淡”“冒险”“离别”等。
这样立意才能与众不同,写出新意。
2)审清已命题部分的隐性信息作文试题中经常带有一定程度的隐含信息,准确把握这些隐含信息,是正确审题的重要一环。
“最”“也”“还”“再”“更”“其实”等副词出现在题目中,都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而往往是考生极易误入的陷阱。
如《 ,也是一种享受》这个题目中有一个关键字“也”字则应突出,要有对比,有参照物,能形成对比。
它表明了题目中所填的内容应该是与人们通常意义上的“享受”有所不同,如“平淡”“冒险”“离别”等。
二、其次应审好题目中的空缺部分。
对它的解读是非常关键的。
半命题作文有的需要填主语,有的需要填谓语,有的需填宾语中心语,有的需要填定语状补等其它成份。
命题半命题作文审题技巧

刚才的题目是 2008 年江苏常州题“请以初中生活为素材,以 篇文章”,这道题目,
, 你在我心?里为题,写一 ,题目中
或者杜甫对李白说,树叶对树根说,白云对蓝天说· ·····但“以初中生活为素材” ,“我”
再如“美丽的瞬间” ,你写的内容就得是瞬间发生的,不能像“三年前·
能“家里······学校······街头”写上好几幕。 请同学特别注意题目里的时间词如 :“一天”“冬天” ;地点词,
的态度,行文必然议论说理,当属议论文。
“……之风不可长” ,分明是抨击、批判不正之风,伸张正义,击浊扬清,此为本 文主旨。
黑色跟灾难往往联系在一起, 绿色往往跟希望里联系在一起, 从这个角度, 可以写汶川地震
标题。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浓缩;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透过它可以洞悉文章的灵魂。 常言道,题好一半文。从某种程度上说, 拟题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文章品位的高低。 写好半命 题作文的关键在补题。而拟一个恰当的标题首先要审清题意。
二盯、情感 最近两年,中考命题老师都变成“情种”了,以往那种“马克思主义老太太”的淡漠 不多见了。比如这些题目, “你还会—— 得体会这里面的一往情深,再看这些题目,
,你得领悟其中蕴含的积极、进取、不屈的精神力量。而所有的体
三盯、副词 副词初看不起眼, 其实极重要。 这两年出现较多的副词有 “其实”“然”“真”“也”“最”。 如“门其实开着” ,“——其实很快乐” 。“其实”,包含着一个误会设计,
知道了,心中有数就成,时间控制在数秒以内,有些,则需要盯几眼,要推敲,
,花
上一刻钟也不为过。
一瞄 ,文体,
文体都可以写,有时题目本身的规定性就把某些文体排除在外了。
最适合写什么文体呢?最方便写洋溢青春激情的抒情文,
中考语文材料作文答题方法解析

中考语文材料作文答题方法解析一、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我们知道,中考作文有四个类型: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
1、命题作文命题时已经给出完整的题目,你可以直接审题、构思。
例如:2014年中考江苏无锡“春天,毕竟是春天”。
2、半命题作文命题时,给出一部分内容,留出前面或后面的内容,由考生填写,少数情况下会留出两处内容。
半命题作文,填写后的题目应该从逻辑或情感上讲得通,不能有明显的别扭。
半命题作文,相当于命题作文向前延伸了半步。
半命题作文请注意用两分法审题,某些常用词可作为备选:理想、成功、挫折、美、青春、阅读、成长等。
例如:2014年中考山东东营“___________的眼泪”。
3、话题作文命题方法是“以‘某某’为话题”,“话题”的意思是限定写作对象、内容,不要脱离,但观点往往有一定的自由度。
话题作文等于已有一个大致范围,需要你选定角度、观点、情感。
话题作文,相当于命题作文向前延伸了一步。
例如:2014年中考福建厦门“‘岸’为话题”。
4、材料作文给出一则或几则材料,要求从中归纳话题、找出观点、确定题目。
材料作文需要你有良好的归纳、总结能力。
材料作文,相当于命题作文向前延伸了两步。
例如:2014年中考浙江杭州中国气象视频网“@中国气象”发了一条微博,用气象学解读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也是一个气象圈,有晴有阴,有风有雨,有暖流也有寒流。
而每个人的气象又是相互影响、相互塑造的。
你把自己变成南极冰川,别人回报你严寒;你把自己变成副热带高压,别人回报你炎热。
所以,多给人家温湿气流,人家也会回报你充沛的降雨、暖和的天气。
请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
二、材料作文的审题原则、步骤材料作文这样审题:第一步,从材料中归纳、总结出话题——材料在谈论什么。
几则材料的话,看它们的共同话题是什么。
第二步,根据话题确定你的观点、看法。
第三步,确定题目。
接下来,跟命题作文一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命题、半命题作文的审题和构思
命题、半命题作文是中考作文常见的命题形式。
这种形式的作文要想写好,首先做好的就是审题和构思这两个环节。
进行“审题”的目的,是使作文“正确”,即所写出的作文要符合题目显性的或隐性的要求,做到不跑题、不偏题;而在“构思”这个环节,则要努力给作文确定一个深刻、新颖的主旨,精巧的结构和布局,让文章变得“漂亮”。
一、审清限制条件,让作文“正确”
题目中的限制词如“更”“也”“最”“还”“越来越”等,在审题时要特别关注,以免跑题。
比如“原来,妈妈更爱我”,“更”就隐含了一个限制条件:作文应该写出对比的意味,在比较中得出结论,即,相比较其他的某个人,妈妈更喜欢我”;“越来越自信的我”,则要求写出个“我”从不自信到有些自信然后到非常自信的变化过程。
审不出这些限制条件,作文就不符合出题人的要求,就会跑题。
审题时需要注意的另一类词是题目中具有比喻象征义
的名词,如“花朵”“太阳”“屋檐”“门”“种子”等,在审题时要认真思考其深层含义。
这些词语一般不能只做表面理解,而要努力赋予其深层的含义。
否则作文的主旨就太浅,没有价值。
二、运用两种方法,让作文漂亮
1.三步追问构思法。
人生有三大终极问题,那就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办)”。
拿到一个作文题目,如果觉得无话可说,可以做这样的追问,对题目进行深度挖掘,进行发散性联想。
比如“自信”这个题目,乍一看好像无从下手,所以我们可以试着进行追问:
是什么:真正的自信指的是什么?自信的内涵是什么?
为什么:自信的价值是什么?为什么要自信?
怎么做:怎样培养自信?
这样一追问,作文的思路就出来了。
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办)”的思路对“自信”进行分步骤阐述,作文的构思会非常严谨,漂亮。
2.虚实结合构思法。
作文的设计要体现出“虚实结合”的理念。
比如“同在一个屋檐下”这个题目,有以下三种构思,你觉得哪一个更好呢?
第一篇:躲雨的屋檐下已没多少空间,中学生主动让出一些地方给抱孩子的妈妈,另一打扮入时的女子却高喊挤死了。
第二篇:朋友把我撞倒,我责怪他,他生气离开。
后来知道他丢了东西,并帮他一起找到,马路上他及时拉了
我一把,让我躲过了飞快的摩托车。
友谊的屋檐下,我们愈加亲近。
第三篇:同在屋檐下躲雨,同处于人生道路上的困境中,我们该怎么做?是像小男孩一样正面困难,努力解决;还是像小伙子一样遇上困难就半途而废;抑或像中年男子,只知道怨天尤人,不付出实际行动而一直处在困境中?我心中有了答案。
显然,第三篇作文的构思更好。
这篇作文里的“屋檐”既指实际雨中的屋檐,又指人生的困境,虚实结合,主旨实现了升华。
做好审题和构思,就能让作文符合题目要求,主旨深刻、新颖,思路清晰,这是中考作文成功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