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的发展演变
中国古诗演变过程

中国古诗演变过程
中国古诗的演变过程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风雅文化,那时的古诗以民歌和祭祀歌曲为基础,形式简单直接,表达了人们的生活和情感。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变革,中国古诗经历了以下几个重要的演变阶段:
1. 唐宋时期的发展:唐代被誉为古诗的黄金时期,出现了李白、杜甫等伟大的诗人,他们的作品以壮丽的形象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时代动乱和社会冲突的关注。
宋代则强调写实与抒情相结合,发展了婉约诗派,以苏轼、杨万里等为代表。
2. 元明清时期的转变:元代是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转折点,诗歌形式开始多样化,戏曲艺术也对古诗产生了深远影响。
明代继承了元代的特点,加上文人的新颖思想和对时代的关注,出现了王阳明等思想家的诗歌作品。
清代以词为主流,明清两代的诗歌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呈现出更丰富多样的特点。
3. 近现代的发展:自19世纪以来,受西方启蒙思想和文艺运
动的影响,中国古诗开始融入了新的思潮和风格。
近现代的诗人,如鲁迅、徐志摩、胡适等,从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到对个人情感的表达,开创了新的创作方向。
同时,近现代的古诗也开始使用白话文和现代诗形式,使中国古诗具有更加多元化和多样化的表现方式。
总的来说,中国古诗的演变过程跟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文化的发展,从简单直接的风雅诗到复杂多样的形式和内容,不断丰富和拓展了古诗的艺术表现力。
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

七、明清
明清两代的诗坛有激烈的争论,主要集中在宗 唐和宗宋这个问题上。
清初至清中叶,诗歌创作成绩斐然,诗人亦有 宗唐与宗宋之别。主流是宗唐一派,主力有顾 炎武、朱葬尊、王士祯、王夫之、毛奇龄﹝着 有《要河诗话》﹞等。宗宋则有黄宗义、吕留 良、吴之振﹝吕、吴合辑《宋诗钞》﹞等。
“五四运动”
开始的新诗创作,向西方学习,同白话 写作,反映了诗歌发展的必然趋势。
南齐武帝永明年间(公元483─493年),先由周 颙提出四声说,后由沉约倡导忌八病而产生了 “永明体. 五言诗的这一律化,致使唐初时期,出现了具 有一整套格律样式的五言律诗。这一完整的过 程,。也被称为中国诗史上的新体诗运动。
2.《木兰诗》
汉乐府中有一首《孔雀东南飞》流传甚广,而 北朝歌中的《木兰诗》,也是一篇家喻户晓的 佳作。诗歌塑造了一位女扮男装、替父从军、 保家卫国的士英雄形象,在思想上突破了男尊 女卑的观念。《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是 中国诗歌史上有名的一南一北两首民歌,也称 乐府双壁.
五代十国时期,由于当时的一些君主和上层文人大都流连 声色,词作得到畸形的发展,出现了许多作家和大量词作, 成就超过了同时期的诗文,宋代词体文学因此奠定了基础。 西蜀的词人,而韦庄和温庭筠并称为花间词人的代表。 南唐词人的代表有冯延巳、南唐中主李璟和后主李煜。李 璟、李煜的词也具有很高的文学修养,登高怀远,念家思 国,开拓了抒情歌词前所未有的艺术境界,成就超过了一 般的花间词。
“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所设立的一个音 乐机构的名称,它的职责是制乐演唱以 及采集民歌,在加以整理后,于朝廷典 礼和宴会时演唱。后来乐府所采集、整 理和演唱的民歌统称为 “乐府诗”或 “乐府歌辞”,简称“乐府”。
汉乐府中有一首很出名的《焦仲卿妻》, 亦名《孔雀东南飞》。这首诗形象地揭 露了封建礼教和家长制度的罪恶,同时 也反映了被压迫的青年男女对这种制度 的不满和抗争。这是一首传自南方的乐 府诗,诗意明确,对后世诗歌发展的影 响很大。
中国古典诗歌发展

中国古典诗歌发展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
本文将从古代诗歌的起源、发展到唐宋诗歌的鼎盛,再到元明清诗歌的变革和现代诗歌的嬗变,全面介绍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历程。
一、古代诗歌的起源和发展中国古代诗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
在古代,民间歌谣和祭祀歌曲是最早的诗歌形式,它们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也是人们表达情感和思想的重要手段。
古代诗歌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主要包括:早期诗歌、汉赋、魏晋南北朝诗、唐诗、宋词等。
早期诗歌:早期诗歌是指先秦时期的诗歌,以《诗经》为代表。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大量的民间歌谣和祭祀歌曲,内容涉及宗教、政治、爱情、人生哲学等方面,为后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重要的素材和范本。
汉赋:汉赋是指西汉时期的文学形式,以《乐府诗集》为代表。
汉赋是以音乐为基础的文学形式,它既有诗歌的形式美,又有音乐的节奏美,内容多为赞颂功德、咏史抒情、祝福吉祥等。
魏晋南北朝诗:魏晋南北朝诗是指魏晋南北朝时期(220年-589年)的诗歌,以陶渊明、谢灵运、王羲之等人为代表。
这一时期的诗歌以咏物抒情、抒发人生哲理为主要特点,强调诗歌的真实性和感性表达。
唐诗:唐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鼎盛时期,以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等人为代表。
唐诗以形式美和意境美为主要特点,形式上注重韵律、格律、意象和意境的表现,内容上则涉及到政治、社会、历史、人生哲理等方面。
宋词:宋词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形式,以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人为代表。
宋词以咏史抒情、抒发人生哲理为主要特点,形式上注重音乐性和节奏感,内容上则涉及到爱情、家国情怀、人生哲理等方面。
二、元明清诗歌的变革和发展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诗歌呈现出多样化的风貌和特点。
元代诗歌以新意识的表达和思想启蒙为主要特点,明代诗歌则以文化自觉和个性化表达为主要特点,清代诗歌则以古典主义和现实主义为主要特点。
古典诗歌的演变历程

古典诗歌的演变历程
中国古典诗歌有着漫长而精彩的演变历程,就像一场跨越千年的华丽舞蹈。
一、先秦——诗歌的起源与萌芽。
二、汉魏六朝——诗歌的发展与转型。
东晋时期,田园诗开始兴起,陶渊明就是田园诗的大家。
他的诗就像田园里的一股清风,淡雅宁静。
他描写田园生活的美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一句简直把田园生活的闲适惬意表现得淋漓尽致,好像他就站在我们面前,手持菊花,望着南山,心中没有一丝烦恼。
三、唐代——诗歌的繁荣鼎盛。
除了李白和杜甫,还有王维、孟浩然等山水田园诗人。
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描绘出了塞外壮丽的景色。
孟浩然的诗则清新自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给人一种春天早晨的清新感觉。
四、宋代——诗歌的创新与转变。
宋代的诗歌在唐代的基础上有了创新和转变。
宋代诗歌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
北宋初期,诗坛上流行西昆体,这种诗体模仿李商隐,辞藻华丽,但内容比较空洞。
不过很快就有诗人开始变革,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等诗人开始倡导诗歌的革新。
五、元明清——诗歌的延续与多元发展。
明清时期,诗歌继续发展。
明代的诗歌流派众多,前后七子主张复古,而公安派则反对复古,提倡性灵说。
清代的诗歌在总结前代的基础上也有新的发展。
龚自珍是清代比较有特色的诗人,他的诗批判封建制度,充满了革新的思想,“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表达了他对人才的渴望和对社会变革的期待。
从古至今诗歌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远古时期:这一时期的诗歌以《诗经》为代表,主要表达人们对生活、爱情、战争等主题的感受和思考。
2. 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楚辞的出现代表了中国诗歌的另一个重要阶段。
楚辞是一种具有强烈个性和感情色彩的诗歌形式,其代表人物有屈原、宋玉等。
3. 汉代:汉代时期,汉赋和乐府歌诗成为了主流。
汉赋以铺陈、对偶、用典等手法,表现了汉代社会的繁荣和文化的辉煌。
乐府歌诗则反映了民间生活的丰富多彩和情感的纯朴真挚。
4. 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诗歌逐渐走向了成熟和多元化。
阮籍、嵇康等代表人物的创作,显示了诗歌在表达内心情感和思想深度方面的进步。
5. 唐代: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巅峰时期,出现了众多杰出的诗人和作品。
唐诗题材广泛,风格多样,从山水田园到边塞风光,从宫廷生活到民间疾苦,都有所涉猎。
其中,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诗人的作品成为了中国文学的经典。
6. 宋代:宋代时期,诗歌风格逐渐转向了理性和内敛。
宋词成为了主流,其细腻的情感和精炼的表达方式赢得了后人的赞誉。
7. 元明清时期:这一时期,诗歌逐渐走向了衰落,但仍有不少诗人创作出了优秀的作品。
其中,元代诗人元好问、明代诗人袁宏道、清代诗人郑燮等都是代表人物。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演进和变化的过程,各个时期的诗歌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中国古代诗歌

.
பைடு நூலகம்
汉赋
两汉崇文,大一统的鼎盛帝国, 要求用文学来歌舞升平。于是 一种以铺写帝王和都市生活为 主的文学样式。赋是两汉最流 行的文体,是一代文学的标志。 其体式导源于荀子的《赋篇》, 并吸收了楚辞的某些形式要素 而形成的。
中国古代诗歌
.
中国古代诗歌,一般称作旧 诗,是指用文言文和传统格律 创作的诗,广义的中国古代诗 歌,可以包括各种中国古代的 韵文如赋、词、曲等,狭义则 仅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
.
诗歌的演变与发展
诗歌发展经历了 《诗经》→
《楚辞》 →汉赋 →汉乐府诗
→建安诗歌 →魏晋南北朝诗歌
→唐诗
→宋词 →元曲
→明清诗歌 →现代诗的发展历
.
汉赋四大家
司马相如
《子虚赋》 《上林赋》
.
扬雄 字子云
《长扬赋》《甘泉赋》
典故:杨雄曾在绵阳读过 书,隋朝时有人在西山凤 凰嘴建子云亭。刘禹锡的 《陋室铭》中 “南阳诸葛 庐,西蜀子云亭”名句, 使子云亭名传千古,为后 人所景仰 。
.
班固 两都赋
.
张衡 二京赋
.
乐府诗
汉代时乐府诗形成。乐府诗是为了 配音乐演唱的,相当于现在的歌词。
.
题材:出现了咏怀诗、咏史诗、宫体诗, 以及陶渊明田园诗,谢灵运山水诗等 诗体:中国古代诗歌的几种基本形式如 五律、五绝、七律、七绝等,在这一 时期都有了雏形 辞藻:追求华美的风气愈来愈甚
.
中国诗词的发展过程

中国诗词的发展过程中国诗词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先秦时期(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21年)1. 甲骨文时期:最早的文字记载,反映原始信仰与祭祀习俗。
2. 诗经时期:出现了《诗经》,为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可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内容丰富多样。
二、两汉时期(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1. 先秦时期的诗歌继续发展,出现了楚辞、汉赋等新的文体。
2. 著名的诗人有司马相如、陈琳等,他们的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589年)1. 乐府民歌:出现了乐府民歌,由民间歌谣演变而来,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的局势和人民的生活。
2. 典故与象征:此时的诗歌注重表达情感,运用丰富的典故和象征手法,著名的代表作如《将进酒》等。
四、唐宋时期(公元618年-1279年)1. 唐诗盛世:唐朝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出现了大量优秀的诗人和作品,如杜甫、李白、王之涣等。
2. 温庭筠的女词:李商隐和温庭筠等女词人的作品发展了中国古代词的艺术。
3. 宋词繁荣:宋代词以辞章为特点,突出意境,表达细腻感情,有陆游、辛弃疾等著名词人。
五、元明清时期(公元1279年-1912年)1. 元代继承:元代的诗歌发展受到前代的影响,同时也吸收了元代戏剧的表现手法。
2. 明代诗词:明代的诗人主要追求含蓄之美,作品表达思想独立,有文徵明、杨慎等代表人物。
3. 清代诗词:清代的诗词以纳兰性德、杜甫为代表,注重对社会现实的揭示和个人情感的表达。
六、近现代(1912年至今)1. 新诗运动:新诗运动是中国现代诗歌的重要转折点,思想解放和语言创新是其主要特点,有郭沫若、艾青等代表人物。
2. 诗歌批评与创新:诗歌批评家杨宪益、雪莱乐府派、自由诗等派别的出现促进了中国诗歌的创作和发展。
以上是中国诗词发展的主要阶段和特点。
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艺术成就,对后世诗词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丰富了中国文化的瑰宝。
中国古诗词的发展脉络

中国古诗词的发展脉络非常丰富和复杂,以下是一个大致的概述:1. 先秦时期:这个时期的诗歌以《诗经》和《楚辞》为代表,主要表达人们的生活情感和自然景观。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共305篇,采用了赋、比、兴以及重章叠句的艺术手法,是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楚辞》收录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其中《离骚》最为重要。
思想上忠君爱国,采用了香草美人的意象,语言上长短不拘和有楚地方言,是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
2. 秦汉时期:秦朝统一中国后,焚书坑儒,古诗词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然而,在汉朝时期,古诗词开始复苏,出现了以司马相如、贾谊等为代表的汉赋。
同时,古琴曲也开始出现,如《高山流水》、《广陵散》等。
3. 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的古诗词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曹操、曹丕、陶渊明、谢灵运等人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其中,陶渊明的田园诗代表了这个时期诗歌的最高水平。
4. 隋唐时期:隋唐时期是中国古诗词的鼎盛时期。
唐代出现了很多伟大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他们的作品在内容、形式、风格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创新和发展。
同时,隋唐时期也是词这种文学形式的发源地。
5. 宋元明清时期:宋元明清时期的古诗词也有很大的发展。
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人的作品成为了宋词的代表。
元曲是元代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形式,代表人物有王实甫、关汉卿等。
明清时期的古诗也有很多优秀的作品,如《长恨歌》、《红楼梦》等。
总的来说,中国古诗词的发展脉络是一个不断演变和创新的过程,各个时期的作品都展现了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典诗歌的发展演变朝代诗体流派代表诗人及作品先秦《诗经》现实主义六义:风雅颂赋比兴《楚辞》浪漫主义爱国诗人屈原《离骚》两汉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汉赋司马相如《凤求凰》“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张衡的《四愁思》《四愁诗》是东汉诗人、科学家、文学家和政治家张衡的诗作,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七言诗之一。
四愁诗东汉·张衡我所思兮在太山。
欲往从之梁父艰,侧身东望涕沾翰。
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
路远莫致倚逍遥,何为怀忧心烦劳。
我所思兮在桂林。
欲往从之湘水深,侧身南望涕沾襟。
美人赠我琴琅玕,何以报之双玉盘。
路远莫致倚惆怅,何为怀忧心烦伤。
我所思兮在汉阳。
欲往从之陇阪长,侧身西望涕沾裳。
美人赠我貂襜褕,何以报之明月珠。
路远莫致倚踟蹰,何为怀忧心烦纡。
我所思兮在雁门。
欲往从之雪雰雰,侧身北望涕沾巾。
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
路远莫致倚增叹,何为怀忧心烦惋。
魏晋南北朝文人诗曹操《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进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建安风骨三曹:曹操曹植《七步诗》曹丕建安七子田园诗陶渊明《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hè)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山水诗谢灵运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初去郡》)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入彭蠡湖口》)林壑敛瞑色,云霞收夕霏(《石壁精舍还湖中作》)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岁暮》)南北朝乐府民歌北朝《木兰诗》《敕勒歌》南朝《西洲曲》《江南》初唐初唐四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卢照邻《长安古意》骆宾王《咏鹅》《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杨炯《从军行》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唐朝盛唐山水田园诗王维孟浩然边塞诗高适岑参王昌龄《出塞》王之涣《凉州词》诗仙诗圣李白《将进酒》杜甫“三吏”“三别”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中唐新乐府运动白居易《卖炭翁》《琵琶行》孟郊《游子吟》贾岛刘禹锡“诗鬼”李贺晚唐小李杜杜牧《泊秦淮》《清明》李商隐《无题》《锦瑟》宋词豪放苏轼(北宋)《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南宋)婉约柳永(北宋)李清照(南宋)诗爱国诗人文天祥《过零丁洋》陆游《示儿》元曲散曲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明清龚自珍《已亥杂诗》∙20年代代表诗人徐志摩闻一多冯至郭沫若∙20世纪20年代徐志摩,1897-1931,新月派诗人,曾任《新月》主编:《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再别康桥》再别康桥徐志摩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20世纪20年代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
曾与梁实秋等成立清华文学社:《红烛》《死水》《七子之歌》∙郭沫若(1892-1978),四川省乐山人,著名文学家、剧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学者、社会活动家。
著述颇丰,致力于世界和平运动。
中国新诗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公认的文化领袖。
代表作诗集《女神》摆脱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束缚,充分反映了“五四”时代精神,在中国文学史上开拓了新一代诗风,是当代最优秀的革命浪漫主义诗作。
∙《天上的街市》郭沫若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1935年现代派:由新月派和象征派演变而来,孙作云首次提出现代派概念,代表诗人有戴望舒卞之琳等∙20世纪30年代戴望舒,1905-1950,1926年创办《璎珞》旬刊,成名作《雨巷》:《望舒草》,《望舒诗稿》…∙20世纪30年代李广田,与卞之琳何其劳一起被称为汉园三诗人:《汉园集》《春城集》…∙20世纪30年代艾青,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大堰河》《北方》…∙20世纪30年代卞之琳,1910-2000,《三秋草》《鱼目集》《慰劳信集》…∙何其芳,1912-1977,原名何永芳,1931年发表作品:《预言》《夜歌》…∙20世纪50年代余光中,1928-,台湾诗人与散文家,主编《篮星诗页》:《舟子的悲歌》《莲的联想》《乡愁》…∙20世纪60年代食指,1948-,原名郭路生,新诗潮诗歌第一人:《相信未来》《食指黑大春现代抒情诗合集》…∙20世纪70年代北岛,1949-,原名赵振开,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北岛诗选》《在天涯》《午夜歌手》…∙20世纪70年代舒婷,原名龚佩瑜,1969年开始写作,《双桅船》…∙20世纪70年代顾城,朦胧诗代表诗人:《黑眼睛》《顾城诗全编》《顾城的诗》…∙20世纪80年代海子,原名查海生,《河流》《传说》《但是水、水》…∙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
∙1.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①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
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②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③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
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
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
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④曲,又称为词余、乐府。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
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
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
2.从诗歌的题材可分为:①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
古代有些诗人由于不满现实,常寄情于山水,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
②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③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
④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
⑤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中国古代诗歌按内容来分类: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战争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谕诗。
1. 爱情诗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情。
如《兼葭》、《迢迢牵牛星》、《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等等。
2. 讽刺诗这是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黑暗、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人直士呼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讽刺诗”。
《硕鼠》、《伐檀》、《蜂》(唐·罗隐)、《题临安邸》苏轼的《题西林壁》、朱熹的《观书有感》等。
有的诗句富有哲理(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等。
3. 送别诗主要抒写离情别恨,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表达深情厚谊,或用以抒发别离之愁。
因为送别常与登山临水相联系,故又称“山水送别诗”。
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别董大二首》(高适)等。
4. 记行诗又称记游诗、行旅诗。
或描述个人游历见闻感受,或表现思亲怀乡之情,叙事与抒情相结合。
这类诗离不开山水景物,又称“山水记行诗”。
如杜甫的《旅夜抒怀》、马致远的《秋思》5. 边塞诗这是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将士生活为基本内容的诗歌。
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之涣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以及宋代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6. 咏史诗这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李商隐的《贾生》、杜牧的《题乌江亭》7. 咏物诗。
这是借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诗歌,托物言志,象征比拟是其常用手法。
这类诗先秦两汉已出现,唐以后佳作渐多。
如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李白的《白鹭》、杜甫的《归雁》、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于谦的《石灰吟》、王冕的《墨梅》等等,都是借自然之物,抒自己心志的名篇。
8. 咏怀诗。
这是以吟咏个人抱负,反映或讽刺社会为题材的诗歌,比兴、象征、联想等是其主要手法。
咏怀诗也源自《诗经》,是古诗中最重要的诗歌之一。
如屈原的《离骚》、《涉江》、李白的《行路难》、《将进酒》、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苏轼的《定风波·沙湖道中遇》,陆游的《书愤》等等,都是令人感动的咏怀名作。
9. 怀古诗。
由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这类诗就是怀古诗。
怀古诗可归入咏怀诗大类之中,但独有特色;怀古诗与咏史诗略有不同,怀古诗是身临旧地古迹而抒情言志,而咏史则不必亲到历史遗址,在书房中就可以写作。
怀古诗如杜甫的《蜀相》、刘禹锡的《乌衣巷》、《石头城》、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等等,都遗响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