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快速阅心电图的技巧

合集下载

教你简简单单的一小招,让你也学会看心电图,医护同胞必看

教你简简单单的一小招,让你也学会看心电图,医护同胞必看

教你简简单单的一小招,让你也学会看心电图,医护同胞必看非心电图专业的很多同仁都有这样的感觉:心电图看似简单,但是学起来是真难,分析心电图是一项特别费脑筋的工作,起起伏伏的波形看的人眼花缭乱、头晕眼花,云里雾里的感觉。

其实心电图阅读和分析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特别是一些常见的心电图,有点基础的医学类专业人士,通过稍微的努力,也可以会看、会分析。

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正确识别心电图的一些知识点和常见异常心电图的特点:1.心电图各波形代表的意义P波:P波代表心房除极的过程,所以在心电图上出现P波异常,一般提示心房存在病变,例如:P波高尖提示右心房肥大。

P-R间期:P-R间期在心电图上代表一个时间段,是指从心房开始除极到心室开始除极的这段时间,如果PR间期延长或者缩短,常提示心电传导出现异常。

例如PR间期短,常提示有预激综合征。

QRS波群:QRS波群在心电图上代表心室除极的过程及其所用的时间,如果一份心电图上出现QRS波形态变异或者时限异常,常常提示心室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例如QRS波群高电压,提示左心室肥厚。

ST段:是指从S波的止点到T波的止点这段距离,代表心室缓慢复极的过程。

正常ST段有时限和振幅的正常范围,超出中厨房外常常提示复极异常。

T波:QRS波群后的一个较矮的波,代表心室快速复极时的电压变化,T波高尖提示高钾血症,T波低平或者倒置,代表心肌缺血。

QT间期:是指从Q波的起点到T波的终点所用的时间,心电图上代表心室除极开始到复极完毕所用的全部时间,正常情况下其在0.32~0.44s之间。

(除极、复极可理解为心肌收缩或者舒张)2.心率计算:常规心电图一小格是0.04s三个大格为100次/分,五个大格60次/分计算公式:60÷(P-P间期),即60÷(小格数×0.04)注:P-P间期或R-R间期都可以。

窦性心电图1.正常心电图2.窦性心动过速窦性P波规律出现,频率大于100次/分,RR间期小于三个大格(常见于发热,甲亢,贫血,心肌缺血,心力衰竭,休克)3.窦性心动过缓窦性P波规律出现,频率小于60次/分,RR间期大于5个大格。

护士在心电图监测中的基本原则与技术教程

护士在心电图监测中的基本原则与技术教程

护士在心电图监测中的基本原则与技术教程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简称ECG)是一种通过测量心脏电活动来评估心脏功能的重要工具。

在心电图监测中,护士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需要掌握基本原则和技术来正确地进行监测和解读心电图。

本文将介绍护士在心电图监测中的基本原则和技术教程。

一、心电图监测的基本原则1. 片刻记录的准确性在心电图监测中,护士需要确保片刻记录的准确性。

这包括正确连接传感器和导联电缆,正确固定电极,保证电极贴附牢固且无干扰物,并正确选择监测环境,避免干扰源影响心电图信号。

2. 患者的合作与安全护士在监测过程中需要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解释监测的目的和过程,并获得患者的合作。

同时,护士还需要确保患者的安全,如防止电极温度过高导致皮肤损伤,避免用力过猛或过久导致不适或疼痛。

3. 采集环境的适宜性心电图监测需要在适宜的环境中进行。

护士应确保监测室温适宜,避免过热或过冷导致患者的不适。

同时,护士还需保持监测室的安静,避免噪音干扰心电图信号的采集。

4. 心电图波形的正确采集护士需要掌握心电图波形的正确采集技巧。

在固定电极时,应选择合适的位置,如右手腕、左手腕、左踝等,并保证电极与皮肤充分贴合。

此外,护士还要确保导联电缆的连通性良好,避免导联松脱或受损导致传输信号的丢失。

5. 心电图波形的准确解读护士在心电图监测中不仅需要确保心电图波形的准确采集,还需要具备波形解读的能力。

护士应熟悉各种心电图波形的特征和变异,如P 波、QRS波群、T波等,并能判断是否存在异常波形,及时发现心律失常等异常情况。

二、心电图监测的技术教程1. 心电图监测前准备在进行心电图监测前,护士需要确认患者的身份和个人信息,并解释监测的目的和过程。

然后,护士应为患者做好准备工作,包括解开上衣,擦拭电极贴附位置的皮肤,清除汗水和油脂等干扰物。

2. 心电图电极的贴附护士应首先选择好电极贴附位置,一般选取右手腕、左手腕和左踝,以获得全面的心脏信息。

看懂心电图的简单方法

看懂心电图的简单方法

1. 首先要了解心电图的基本构成,它是由P波、QRS波和T波组成的。

2. P波代表心房舒张时发生的电位变化;QRS波代表心室收缩时发生的电位变化;T波代表心室舒张时发生的电位变化。

3. 其次要了解各个部分之间应该存在什么样的关系:P-R间期应该正常,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QRS间期应该正常,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

如果出现这两者中任意一者出现异常情况就会对心动过速、过缓、停博有影响。

4. 最后要看看整个图形是否正常。

如果整个图形呈“U”字形则表明心律正常;如果整个图形呈“V”字形则表明出现了急性房室传导阻断;而如果整个图形呈“W”字。

如何看心电图报告单

如何看心电图报告单

如何看心电图报告单心电图是一种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来了解心脏健康状况的检查方法。

但是,对于不熟悉心电图报告单的人来说,其中的图像和术语可能会让人感到困惑和陌生。

下面,我们将为大家介绍如何看心电图报告单。

一、图像解读心电图报告单中最常见的图像是心电图波形图。

它由横坐标和纵坐标组成,横坐标表示时间,而纵坐标表示心电活动的电压值。

每一个心电图波形图都包含了许多不同的波形,如P波、QRS波、T波等。

这些波形的形态和大小都反映了心脏不同部位的电活动状况。

二、术语解释1. 心率: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通常在正常情况下成人的心率为60~100次/分钟。

2. 心律:指心脏跳动的规律性,常见的心律有窦性心律、房性心律、室性心律等。

3. ST段:指QRS波结束到T波开始的时间段,是评价心肌缺血的指标之一。

4. Q波:在心肌内出现的第一个向下偏斜的波形,它可能表示心肌坏死或心肌缺血的异常。

三、报告单解析1. 心率和心律正常的情况下,波形的形态和大小反映了心脏各个部位的电活动状况。

例如,P波代表心房收缩,QRS波代表心室收缩,T波代表心室舒张。

2. 报告单中有异常的波形往往会提示存在心脏问题。

例如,ST 段上升可能提示心肌缺血,Q波出现可能提示心肌坏死。

3. 报告单中还会包含一些数字指标,如PR间期、QT间期等。

这些指标通常反映了心脏传导系统的功能状态,对于心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看心电图报告单需要对常见的波形和术语有一定的了解,通过图像和指标等来评估心脏的健康状况。

如果您对心电图报告单存在疑问或异常,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如何看懂心电图解读

如何看懂心电图解读

如何看懂心电图解读2篇心电图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方法,用于评估心脏的功能和心律是否正常。

了解如何正确解读心电图对于医学工作者以及关心心脏健康的人士来说都非常重要。

以下将简要介绍一下如何看懂心电图的基本原理和解读方法。

心电图是通过记录心脏的电活动来反映心脏的功能状态。

在心电图上,时间显示在横轴上,心电信号的电压显示在纵轴上。

一般情况下,心电图由12个导联组成,可以提供全面的心脏信息。

首先,读取心电图需要对每个导联的形态和波形进行分析。

常见的波形包括P波、QRS波群和T波。

P波代表心房除极(收缩)过程,QRS波群代表心室除极过程,T波代表心室复极(恢复静息状态)过程。

通过观察波形的形态和间距,可以判断心脏的整体功能。

其次,需要注意心电图上的各种间期和节律。

例如,PR间期是指从P波开始到QRS波群开始之间的时间,它反映了心房除极到心室除极之间的传导时间。

QT间期是指从QRS波群开始到T波结束之间的时间,它反映了整个心室动作电位的持续时间。

此外,还需要观察心率和节律的规则性。

正常的心率范围在60-100次/分钟,稍有变异也可以是正常的,但过快或过慢可能是心律失常的表现。

在解读心电图时,还需要注意一些特殊波形和特征。

例如,ST段抬高或压低可能提示心肌缺血或损伤。

ST段呈凹陷型或斜型抬高可能反映心室肥厚或心肌炎症。

此外,需要注意Q波的存在和宽度,Q波增宽可能与心肌梗死相关。

此外,还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综合分析。

例如,心电图上出现的高度的S波可能与心室肥厚有关,但需要结合患者的体格检查和其他临床检查来进行综合判断。

总之,解读心电图需要全面综合分析各种形态和特征,同时结合患者的临床状况进行评估。

对于没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士来说,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解读和评估,以获得准确的结果和建议。

护士的心电图解读能力

护士的心电图解读能力
,进行协作和讨论。
降低医疗成本
远程心电图解读有助于降低医疗 成本,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2
03
诊断心律失常
心电图是诊断心律失常的 主要手段,如房颤、室性 早搏等。
评估心肌缺血
心电图能够检测心肌缺血 的迹象,如ST段压低或T 波倒置。
诊断心肌梗死
心电图在心肌梗死的诊断 中具有重要价值,如出现 异常Q波或ST段弓背抬高 。
心电图在急救护理中的应用
快速识别心脏骤停
心电图能够快速识别心脏 骤停,为抢救患者赢得宝 贵时间。
心电图的解读结果有助于医生制定 和调整治疗方案,如药物的选用和 剂量调整。
预测预后
心电图的连续监测有助于预测患者 的预后,为家属和医护人员提供重 要参考信息。
05
心电图解读的挑战与未 来发展
心电图解读的准确性问题
专业知识要求高
疾病症状多样性
心电图解读需要具备一定的医学专业 知识和临床经验,护士可能缺乏足够 的培训和实践机会。
护士还需要密切观察 心电监测波形,及时 发现异常情况,并报 告给医生。
护士需要负责心电监 测设备的操作和维护 ,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
护士的心电图解读能力培训
为了更好地进行心电监测,护士 需要接受专业的心电图解读能力
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心电图基础知识、 波形识别、异常心电图分析等。
通过培训,护士能够更好地理解 心电图信息,提高对异常波形的
心电图的导联系统
心电图的导联系统是指心电图记录时所采用的电极安放位置 和连接方式。
标准心电图导联包括12个导联,每个导联记录心脏不同部位 的电活动,综合分析各导联的心电图变化可以对心脏疾病进 行准确的诊断。

心电图阅读和描述的方法

心电图阅读和描述的方法

心电图阅读和描述的方法
1、心电图阅读分析的一般步骤:
(1)检查各导联是否齐备。

(2)观察P-P/R-R间期有无明显差异。

(3)判断心电轴有无明显偏移。

(4)观察同一导联中的每一心动周期P、QRS、T波是否存在及其形态是否一致、有无异常;各导联P、QRS、T波是否符合正常形态。

(5)分析P波与QRS的关系。

(6)观察P-R、QRS、Q-T间期。

(7)观察S-T段、T波的改变、是否存在异常U波。

2、心电图描述
(1)R-R间期,是否有明显不规则
(2)P-R间期
(3)P波与QRS波的关系
(4)P、QRS、T波有无异常
(5)S-T段有无异常
3、心电图诊断
(1)心律的类型
(2)心率
(3)有无心律失常,心律失常的类型
(4)有无心肌缺血改变
(5)有无电解质紊乱导致的心电图改变。

快速记忆心电图,找出规律很重要!

快速记忆心电图,找出规律很重要!

快速记忆心电图,找出规律很重要!心电图在临床上应用极为广泛,凡是涉及心血管病的患者几乎都无一例外地要做心电图检查,正确判断心电图波形变化是临床医生必备的技能,那么,如何快速记忆心电图呢?小编整理了一些心电图记忆要点,供大家参考。

一、正常心电图1、没刻度的:2、有刻度的(临床常用):纵向每一小格代表0.1mV,横向每一小格代表0.04s。

(因为心电图机的灵敏度和走纸速度分别是1mV/cm和25mm/s。

)P波:<0.25mv,>0.25mv,><>QRS波:0.06~0.10s;PR间期:0.12~0.20s;QT间期:<>HR(心率):60~100次/min。

3、所有的12个导联(肢体导联Ⅰ,Ⅱ,Ⅲ,aVR,aVL,aVF;胸导联V1,V2,V3,V4,V5,V6):4、各段意义:纵向每一小格代表0.1mV,横向每一小格代表0.04s。

(因为心电图机的灵敏度和走纸速度分别是1mV/cm和25mm/s.)二、一句话牢记10种心电图1、正常心电图:不用说了,它有可能是把那几个波和导联都斩一段下来,每一个波给你3个周期,分成几行给你看,要注意。

(P,QRS,T波;PR,QT间期)。

2、左心室肥大:只要看V5大于5格,是上下纵的5格(即V5导联QRS波>0.25mV)。

3、右心室肥大:只要看V1大于2格,是上下纵的2格(即V1导联QRS波中R/S>1,也就是R波>S 波的幅度)。

4、心房颤动:所有的P--P,Q--Q,R--R,S--S,T--T都没规律,也就是P波的位置上乱七八糟的。

可发展为心室颤动。

(即P波的位置被大小不一的小f波取代,而QRS波正常)。

心室颤动:所有的P--P,Q--Q,R--R,S--S,T--T都没规律,正常QRS波消失,只剩下大小不一的小波。

此时病人极度危险,随时心室骤停,应及时电除颤。

5、窦性心动过缓:P波正常,且每个心动周期,即两个P波之间,也叫P-P间期,都大于5个大格(25个小格),是左右横的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快速节律之3心室扑动
4心房纤颤
• 一个心室异位兴奋灶以200-300次/分的速率 放电便产生心室扑动,其形态为平滑的正弦 波.真正的心室扑动几乎不可避免的要变成 心室纤颤. • 心房纤颤是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异位的心房 兴奋灶以不同的速率放电,从而导致混乱无 规律的房性节律.心房纤颤引起的是低浅的 波,看起来就像没有P波的一条不规则的基线.
电轴之总结
• 现在我们发现平均QRS向量可有在三种偏 向. • 通过检查导联Ⅰ和AVF就能将士QRS向量 定位在平行于患者胸部的平面上. • 如果导联Ⅰ和AVF的QRS波是正向波,则---------• 如果QRS波在V2中是正向波,则平均QRS向 量就指向-------
四 肥大之一
• 1心房肥大 • 因为P波代表两侧心房的收缩,我们检查P波,就可 做为心房肥大的指标. • V1导联正好 位于心房之上,这样V1中的P波便为 我们提供了最好的心房肥大的指征.由于心房肥大 则P波可呈双向波(即呈正和负两部分的波). • 如果双向P波的初始部分比较高大,这就是右房肥 大.如果V1导联双向P波的终末部分大且宽,则存在 左房肥大.因二尖瓣狭窄,左房肥大的患者,在V1中将会出
护士快速阅读心电图的技巧
快速阅读心电图的五个步骤
• 1心率:300,150,100,75,60,50,心动过缓的心率=(周期数/每 6秒)X10 • 2 心律:注意图足的异常波型,间歇及不规则. • A.在每个QRS波前寻找P波 • B.在每个P波后寻找QRS波 • C.测量P—R间期 • D.测量QRS波群 • 3电轴:在下述导联上,QRS波在基线之上还是之下. • A Ⅰ,AVF导联,QRS波在基线之上为正常电轴,在基线之 下为电轴右偏或左偏 • B, Ⅰ,AVF及V2可便电轴在三个方向上定位
快速节律之2心房扑动
• 心房扑动起源于心房内的异位兴奋灶,形态相同的 P波快速连续的发生.,心房内一个异位兴奋灶以 250-350的速率发放,产生快速连续的心房除极.因 为只有一个异位兴奋灶放电,每个P波形态均相同. 由于是心房异位除极,所以它们不是真正的P波,常 称为扑动波.由于只有少数的心房激动会兴奋房室 结,所以在一个QRS前可有连续几个扑动波.其特 点是一系列快速,连续.相同的P波它们之间没有平 坦的基线.这点和有阻滞的P.A.T.不同.
• • 100
次 为 窦 性 心 动 过 速
当 节 律 正 常 时 心 率 快 于
心 动 过 速

,
心 率 性低 心 动次 过时 缓叫 做 窦 60
* -
计算心率首先找到一个落在粗黑线 上的R波,R波所在线后面的三条粗 黑线依次是,300,150 ,100.再之后的 三条粗黑线分别是75,60,50
ORS波和T波
• Q波是QRS波第一个向下的波(Q波常常缺 如),它后面跟着的是R波.向上的R波之后 是一个向下的S波.整个QRS波代表的是心 室收缩的电活动. QRS波0.06-0.10s,不超 过0.11s • 在QRS波之后有一个暂停,然后T波出现.T波 代表心室复极.复极后,每个心脏细胞内可重 新得到负电荷,因此,它们能再次被除级.
快速节律之5心室纤颤
• 心室的许多异位兴奋灶导致不规则的心室 抽动,形成心室纤颤. 因为同时有许多的心室 异位兴奋灶放电,所以每一个兴奋灶只能向 心室的一小部分放电,这导致心室不规则的 抽动.这时心脏没有有效的排血.在心电图上 的表现是是完全不规则的图形.
节律之四心脏阻滞
可发生在窦房结.房室结或束支系统内.
标准心电图的组成
• 由6个肢体导联和6个胸导联组成. • 为了得到肢体导联,把电极放在右臂 左臂和左腿上 构成一个三角.这些导联可以想像为位于病人胸部 的水平面上.这就是额面.每个肢体导联从不同的角 度记录,每个导联是同一个心脏活动的不同视图. • 为了得到胸导联将电极放在胸部不同的位置上.导 联V1 V2放在心脏右侧的胸部,也叫右胸导联,V5 V6放在心脏左侧的胸部,也叫左胸导联,V3 V4 对 着室间隔.胸导联在水来面上包绕着心脏.
室肥大侧而背离梗塞区.对于心脏的位 置可给我们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电轴之一看Ⅰ导
• 描记导联Ⅰ时,患者的左手侧为正极,而右手 侧为负极.当心肌细胞除极的正向波向着正 的皮肤电极移动时,在心电图上便可记录 到 一个正向(向上)的波. • 如果在导联Ⅰ中,QRS波是正向波(主波向 上),则平均QRS向量指向左半侧.反之相反 如果平均QRS向量指向患者的右侧,这就是 电轴右偏.
节律之二逸搏
• 当正常的起搏点不能在一个或多个周期内发出冲 动时,异位兴奋灶兴奋则发生逸搏.当窦房结不能发 放正常的规则的冲动时,心脏暂时处于静止状态.在 心电图上可以看到一段平坦的基线,没有波. • 1 在长于一个周期的静止间歇后,心房异位兴奋灶 兴奋时,我们称之为房性逸搏.因为此P波起源于异 位,其形态不像其它的P波. • 2 结性逸搏起源于房室结并正常的传导系统兴奋 心室,在间歇后产生一个正常的PRS. • 3 室性逸搏起源于心室异位兴奋灶,表现为在一段 间歇后出现一个P.V.C.样的心室反应.
节律之二期前收缩和漏搏
• 当波比预期的出现早时,可以认为是期前收缩.漏搏指的是基线的空白区域. • 1由各种异位兴奋灶提前激动的波即期前收缩,这些波在周期中比通常波 出现的早.像早产儿一样,期前收缩比预期的出现的早.期前收缩看起来可 能是正常的波或稀奇古怪的形成,但是它们都在周期的早期突然出现. • 1.1房性期前收缩 来自于心房异位兴奋灶的房性期前收缩产生一个比预期 早的异常P波.因为这种兴奋不是起源于窦房结,它的形态与同一导联中其 它的P波不同. • 1.2结性期前收缩是起源于房室结的异位放电,所以冲动以正常方式向束支 传递.因此,通常可看到一个速的QRS波发生较早并且一般前面没有P波. • 1.3室性期前收缩(P.V.C)起源于心室内异位兴奋灶.P.V.C不经通常的束支 传导系统下传,因此传导是慢的(很宽的QRS波).P.V.C可能与一个或多个 正常搏动结合而形成二联律,三联律等.每分钟超过6个P.V.C就应认为是病 理性的.多于4个快速连续的P.V.C.叫做室性心动过速.P.V.C.一般在一个 正常搏动的T波之后发生.如果一个P.V.C.落在T波上,就可能导致心律失常, 因为它发生在易激期内.
• 1窦房阻滞使起搏点至少暂停一个周期,随后 起搏点再恢复起搏活动. • 2房室阻滞是心房激动在房室结被延迟,在激 动心室之前形成一个长于正常的间歇.我们知道
心房除级和房室结兴奋之间的间歇是1/10秒,当房室阻滞存在时,心电P波与 QRS综合波之间的间歇延长.在心电图上,房室阻滞表现为P-R间期延长一
一 速率
• 心率就是每分钟的心动周期数.正常情况下, 窦房结决定心搏速率.它位于右心房的后臂 内.是正常心脏的起搏点.如果起搏点不能正 常的工作,潜在的起搏点就能取代它并决定 速率.潜在的起搏点包括心房心室和房室结. 当一个心房异位灶接任决定速率的责任时, 它通常以每分钟75次的速率放电.房室结是 60次,心室30-40次.
心脏阻滞之3束支阻滞
• 分为左束支阻滞和右束支阻滞.正常情况下, 两个心室同时激动.当束支阻滞时,一个心室 激动稍晚于另一个心室,形成了两个QRS的 联合波.即增宽的QRS波(≥0.12秒).这个 QRS波有两个R波. • V1.V2(右胸导联)有一个R-R’时是右束支阻 滞..V5V6有时相反. • 有时,在正常时限的QRS波中见到R-R’这叫 不完全性束支阻滞.
个大方格>0.20秒.P—R间期就是从P波开始到QRS波开始之间的基线.
心脏阻滞 之2房室阻滞
• 2.1 Ⅰ度房室阻滞的特征是P—R间期大于0.2秒 • 2.2Ⅱ度房室阻滞表现为心电图上每个QRS前有两 个或两个以上的P波。当P—R间期逐渐延长直到 房室结不能激动时(没QRS)即发生了文氏现象, 也就是莫氏Ⅰ型。有时P—R间期没有延长但少一 个QRS波,这是莫氏Ⅱ型。 • 2.3当心房兴奋完全未能激动房室结(没有心室反 应)时,就发生了Ⅲ度房室阻滞.这时发生了房室分 离.Ⅲ度阻滞中,搏动可能极慢,以到脑部供血减少, 因此,可能失去知觉,这不是阿—斯综合征.
电轴之三看V2
• V2导联的探查电极是正的,它的位置正好是 在房室结的前方.我们从球体的角度探讨V2, 则可看到前半部为正,后半部为负.如果V2导 联的QRS是负向波,则平均QRS向量指向背 面.V2导联的QRS波通常是负向波,因此 平 均QRS向量通常向后指向球体的负半部.因 为较厚的左心室们于胸腔中偏后位置,因此, 促使向量指向后.
电轴之二看AVF
• 描记AVF时,我们使用左足为正极来探测.球 体的下部是正的.在AVF导联中,描记的QRS 波主波为正向波,则平均向量指向下.如果Ⅰ 导中的QRS是正向波,而AVF导联也是正向 波,其向量指示向患者的左下(正常范围). • 当除极方向垂直于某导联时,则电轴偏向很 小和或为等电位.当除极的方向与某导联相 垂直,即朝向任何一个探查电极时,所记录到 的偏转是正.负相等,这就称为等电位.
P波
• 窦房结位于右心房后壁内,发出激动心脏的冲动,窦 房结发出的冲动,以波的形式扩展,激动两个心房. 这个电冲动扩展到整个心房并产生心电图上的P 波.P波代表心房电除极也就是兴奋或激动. • 1 P波代表两个心房收缩的电活动.也就是说P波 代表两个心房的除极和收缩.宽度不超过0.11秒。 振幅在肢体导联不超过0.25MV,胸导联不超过0.2. • 2 然后该兴奋到达房室结,在这里有1\10秒的暂停, 以便让血液进入心室. • 3 兴奋继续向下进入房室束.(左右束支).引起心室 除极.心电图上QRS波就是心室收缩.
三电轴
• 电轴指向除极方向,沿着 这个方向,除极可蔓 延到整个心脏,以兴奋心肌纤维引起收缩. • 向量表示电兴奋的方向.如果我们将心室除 极的全部小向量综合在一起,我们可得到 一 个代表心室除级总方向的大的”平均QRS 向量”.其起点总是在房室结.正常平均向量 指向人体的左下.0-90度,平均向量指向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