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2020高三二模试题

合集下载

2020顺义二模试题含答案解析高三物理复习北京

2020顺义二模试题含答案解析高三物理复习北京

顺义2020高三物理二模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2分)本部分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固体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无关B.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C.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D.分子间的引力总是随分子间距增大而增大【答案】B【解析】固体扩散的快慢与温度也有关系,不是无关,温度越高,扩散也会越快,选项A错误;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选项B正确;布朗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颗粒的无规则的运动,但是它能够反映液体分子是运动的,选项C错误;分子间的引力总是随分子间距增大而减小,斥力也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选项D错误。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B.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提出了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C.氢原子的能级理论是玻尔在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来的D.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答案】C【解析】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是可分的,并没有说明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选项A错误;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提出了原子具有复杂的结构,从而提出的是原子的“蛋糕”模型,选项B错误;氢原子的能级理论是玻尔在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选项C 正确;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而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是由玻尔提出的,选项D错误。

3、如图1所示,P是一束含有两种单色光的光线,沿图示方向射向半圆形玻璃砖的圆心0,折射后分成a、b两束光线,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光频率小于b光频率B.在玻璃砖中传播的时间a光比b光长C.玻璃对a光的折射率小于对b光的折射率D.若让玻璃砖在纸面内绕O点逆时针转动180°,P光线保持不变,则a、b两束光线也保持不变【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光线从玻璃射入空气的入射角是相等的,而折射角不相等,由图可知,a 光在空气中对应的角度较大,而折射率是空气中对应角度的正弦与在介质中对应角度正弦的比,所以a光的折射率较大,它就好像七种色光中的紫光,折射率大,频率也大,故选项AC错误;因为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v=cn,而a光的折射率n大,所以它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v较小,所以同样的距离,a光传播的时间较长,选项B正确;若让玻璃砖在纸面内绕O点逆时针转动180°,P光线保持不变,则变成了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的情形,如图所示,a、b两束光线不会保持不变,已经发生了变化,选项D错误。

北京顺义区2020高考二模语文试题

北京顺义区2020高考二模语文试题

北京顺义区2020高考二模语文试题北京顺义区2020高考二模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A2.B3.A4.D5.参考:①借助故事,传播关于科技、人文与美学的观念,引起问题意识,展开思辨讨论,以降低未来的风险。

2分②培养孩子敬畏自然的认识,让文明可持续发展。

或帮助孩子建立关于“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观念。

2分③科幻文学作品是一种科学普及的良好途径。

或,阅读科幻文学作品有利于人们了解一些科学元素、普及相关的科学知识。

2分④通过阅读科幻文学的方式可以进行灾难教育。

2分注意:第一条、第二条,答出任意一条即可得2分,同时答出,只得2分。

6.B7.C8.C9.参考:①那些官居上位的人士不认为他们鄙陋且不值得教化,那些百姓也就愿意做好事了。

②没有固定的资产却有固定的道德观念,只有士人(读书人)才能做到。

意思对即可。

10.参考:意义:孔子认为:君子只好勇而不崇尚义,就会犯上作乱。

小人只好勇而不崇尚义,就会沦为盗贼。

有勇而无礼则乱。

孔子主张用礼义来规范勇。

紧呈上文燕赵人民好勇乱治,引出“止乱以义,止盗以义”的主张。

2分孟子认为只有士人可以做到有固定的道德观念。

百姓如果没有固定的资产,就会没有固定的道德观念,就会放纵邪恶无所不为。

燕赵士人的现状是缺少礼义的观念,要想办法对他们施以教化。

2分作用:引用权威语言,强化论证,增强说服力。

1分意思对即可。

11.参考:(1)达,是品德正直,爱好礼义,还能察言观色,谦恭待人。

闻,是外表有仁的样子,行为上却常常违背,自己还以仁人自居,从不反省。

(2)谋求安身立命的本领,追求自己能有值得他人尊敬的知识。

12.B 13.C14.参考:①第一句中的“催”字写出时光流逝,进而抒发光阴荏苒,岁序逼人的无奈伤感。

②首联叙写冬夜寒景,环境寒怆,抒发作者沦落“天涯”的思乡之愁苦心情。

第六句中的“夷歌”再次回扣作者身处“天涯”之意,作者客居他乡。

③二三两联中的“鼓角”、“五更”、“声悲壮”表明了兵戈未息、战争频繁不断,抒发作者对于时局动荡不安的悲痛的情感。

2020年北京顺义区高三二模数学试卷

2020年北京顺义区高三二模数学试卷
11
数学期望: .
(3)

解析:
( 1 )根据甲班统计数据,高三年级每天学习时间达到 小时及以上的学生人数为
人.
( 2 )由甲、乙两班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可得每天学习不足 小时的人数,
甲班:
人.
乙班:
人.
∴ 可以取 , , .


. ∴


( 3 )由甲、乙两班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可知,
,因为乙班的直方图比甲班的更集中.
C.
D.
4. 抛物线 A. B. C. D.
上的点与其焦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 ).
5. 若角 的终边经过点 A. B. C. D.
,则 的值为( ).
6. 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三棱锥的体积是( ).
1
正 ( 主 ) 视图 侧 ( 左 ) 视图
俯视图 A. B. C. D.
7. 若 为任意角,则满足 A. B. C. D.
的直线 与椭圆 相交于 , 两点. ( 1 ) 求椭圆 的方程. ( 2 ) 设点 是椭圆 的左顶点,直线 , 求证:以 为直径的圆恒过点 .
分别与直线
相交于点 , .
21. 给定数列 , , , .对
,, ,
,该数列前 项 , , , 的最小值
记为 ,后 项 , , , 的最大值记为 ,令

( 1 ) 设数列 为 , , , ,写出 , , 的值.

所以

又因为


所以

所以

又因为
14

所以

所以 所以以
, 为直径的圆恒过点 .
21.( 1 )

2020届北京市顺义区高三二模数学试题(解析版)

2020届北京市顺义区高三二模数学试题(解析版)
15.曲线 是平面内到定点 和定直线 : 的距离之和等于5的点的轨迹,给出下列三个结论:
①曲线 关于 轴对称;
②若点 在曲线 上,则 满足 ;
③若点 在曲线 上,则 .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
【答案】②③
【解析】先求出曲线 的轨迹方程,进而画出图形,对三个结论逐个分析,可得出答案.
【详解】
【点睛】
本题考查频率分布直方图,考查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考查数学期望及方差,考查学生的计算求解能力,属于中档题.
19.已知函数 .
(1)当 时,求曲线 在点 处的切线方程;
(2)若 在区间 上单调递增,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对于选项D,由 ,不能判断 的大小关系,即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充分性与必要性的判断,考查不等式的性质,考查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属于基础题.
9.设 是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 为其前 项和.已知 , ,若存在 使得 的乘积最大,则 的一个可能值是()
A.4B.5C.6D.7
【答案】A
(2)已知这两个班级各有40名学生,从甲、乙两个班级每天学习时间不足4小时的学生中随机抽取3人,记从甲班抽到的学生人数为 ,求 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3)记甲、乙两个班级学生每天学习时间的方差分别为 , ,试比较 与 的大小.(只需写出结论)
【答案】(1) ;(2)分布列见解析,数学期望为1;(3)
【解析】结合函数的奇偶性及单调性,对四个函数逐个分析,可选出答案.
【详解】
由题意,选项B、D中两个函数是非奇非偶函数,不符合题意;
对于选项A,二次函数 ,既是偶函数,又在区间 上为减函数,符合题意;
对于选项C,余弦函数 是偶函数,在区间 上不是单调函数,不符合题意.

2020顺义区高三二模试题及答案2020、5

2020顺义区高三二模试题及答案2020、5

2020年北京市顺义区高三(下)二模试题语文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每当大的灾难降临时,文学都会被大众记起,它所扮演的角色也分外值得人细品。

一类是视文学为预言,从过往的小说中寻找佐证。

如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美国作家迪恩·孔茨写于1981年的科幻小说《黑暗之眼》中就虚构了一种会在2020年蔓延的名为“武汉400”的病毒。

一类则是视文学为镜子,从历史作品中窥见当下,洞察人性,反映现实。

如加缪描写1940年法属阿尔及利亚的《鼠疫》。

而科幻文学作为涵盖两者的特殊文学种类,便被放到聚光灯下进行检视。

如某小说中科学狂人培养低毒性病毒,任其在人类中传播,以这种极端方法持续化解危险的临界状态。

这也是在科幻小说中才能出现的思想实验,借此探讨一系列非常态下的科技与伦理问题。

科幻作家或者科幻小说并不必然地承担“预测未来”这一功能,而更多地是通过想象性的叙事,提出种种未来的可能性,而其中许多故事的未来都是带有高度风险与挑战的。

正是借由讲故事,我们传播关于科技、人文与美学的观念,引起问题意识,展开思辨讨论,以这种实验来“摊薄”未来的风险。

对于这次疫情,孩子们最需要借助阅读科幻小说来获得的理解是,人类需要敬畏自然,尊重其他物种与环境,才能让文明可持续发展下去。

我们常说人类是万物灵长,但当人类活动过度破坏其他物种的生存环境,乃至于整个星球的生态平衡时,这个庞大的系统必然会通过种种方式来寻求再平衡,而人类只不过是其中的一分子,与其他物种都应该是平等的。

今天发生的一切并非偶然,在可见的未来,倘若人类无法改变自己的生活生产方式,灾难将会以更极端更频繁的形式再度降临。

而对孩子来说,如果能通过阅读科幻小说的方式,在心智中建立起“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观念,我们的未来才不会重蹈覆辙。

(取材于陈楸帆的文章)1.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科幻文学作品被人牢记,是因为它能预言社会发展。

北京市顺义区2020届高三二模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北京市顺义区2020届高三二模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20届北京市顺义区高三第二次统练物理试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总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2.本试卷共8页,分为选择题(42分)和非选择题(58分)两个部分。

3.试卷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4.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2分)本部分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固体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无关B.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C.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D.分子间的引力总是随分子间距增大而增大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B.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提出了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C.氢原子的能级理论是玻尔在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来的D.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3.如图1所示,P是一束含有两种单色光的光线,沿图示方向射向半圆形玻璃砖的圆心0,折射后分成a、b两束光线,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光频率小于b光频率B.在玻璃砖中传播的时间a光比b光长C.玻璃对a光的折射率小于对b光的折射率D.若让玻璃砖在纸面内绕O点逆时针转动180°,P光线保持不变,则a、b两束光线也保持不变4.如图2是某绳波形成过程的示意图,质点1在外力作用下沿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带动质点2、3、4…各个质点依次上下振动,把振动从绳的左端传到右端,t=T/4时,质点5刚要开始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T/4时,质点5开始向下运动B.t=T/4时,质点3的加速度方向向上C.从 t=T/2开始的一小段时间内,质点8 的加速度正在减小D. 从t=T/2开始的一小段时间内,质点8的速度正在减小5.2020年3月19时5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五十四颗导航卫星,北斗三号GEO-2是一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以下关于这颗卫星判断正确的是A.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运行周期为定值B.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所受引力保持不变C.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绕地运行中处于平衡状态D. 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在轨运行速度等于第一宇宙速度6.平行板电容器C与三个可变电阻R1、R2、R3以及电源连成如图3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待电路稳定后,电容器C两极板带有一定的电荷,要使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减少,以下方法中可行的是A.只增大R1,其他不变B.只增大R2,其他不变C.只减小R3,其他不变D.只减小a、b两极板间的距离,其他不变7.如图4所示,U形汽缸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用重力不计的活塞封闭着一定质量的气体,已知汽缸不漏气,活塞移动过程中与汽缸内壁无摩擦。

北京市顺义区2020届高三二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北京市顺义区2020届高三二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2分
(3)pH 偏大, NH4+、Mg2+易与 OH−结合生成 NH3•H2O、Mg(OH)2,NH3•H2O 的电 离被抑制,使 NH4+和 Mg2+浓度降低,不利于 MgNH4PO4•6H2O 的生成 2 分
19.(12 分)
(1)Ag+ +H2O AgOH + H+
1分
(2)AgNO3+3NH3·H2O===Ag(NH3)2OH+NH4NO3+2H2O
(8)
H3C C CH2
Br2
CH3
Br H3C C CH2Br NaOH/水溶液
CH3
OH Cu
H3C C CH2OH CH3
OH H3C C CHO
CH3
CH3COOH 浓硫酸,
O O
碱,
OOCCH3
H3C C CHO
CH3
3分
18.(10 分)
Ⅰ. (1)NH3+H2O
NH3·H2O
NH 4 ++OH-
顺义区 2020 届高三第一次统练 化学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 42 分)
本部分共 1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2 分
1
2
3
4
5
6
7
C
B
D
A
D
A
B
8
9
10
11
12
13
14
C
B
B
C
D
C
C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 58 分)
15.(9 分)
(1) 400
1分
97.56%

北京市顺义区2020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北京市顺义区2020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北京市顺义区2020届高三第二次统练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每当大的灾难降临时,文学都会被大众记起,它所扮演的角色也分外值得人细品。

一类是视文学为预言,从过往的小说中寻找佐证。

如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美国作家迪恩·孔茨写于1981年的科幻小说《黑暗之眼》中就虚构了一种会在2020年蔓延的名为“武汉400”的病毒。

一类则是视文学为镜子,从历史作品中窥见当下,洞察人性,反映现实。

如加缪描写1940年法属阿尔及利亚的《鼠疫》。

而科幻文学作为涵盖两者的特殊文学种类,便被放到聚光灯下进行检视。

如某小说中科学狂人培养低毒性病毒,任其在人类中传播,以这种极端方法持续化解危险的临界状态。

这也是在科幻小说中才能出现的思想实验,借此探讨一系列非常态下的科技与伦理问题。

科幻作家或者科幻小说并不必然地承担“预测未来”这一功能,而更多地是通过想象性的叙事,提出种种未来的可能性,而其中许多故事的未来都是带有高度风险与挑战的。

正是借由讲故事,我们传播关于科技、人文与美学的观念,引起问题意识,展开思辨讨论,以这种实验来“摊薄”未来的风险。

对于这次疫情,孩子们最需要借助阅读科幻小说来获得的理解是,人类需要敬畏自然,尊重其他物种与环境,才能让文明可持续发展下去。

我们常说人类是万物灵长,但当人类活动过度破坏其他物种的生存环境,乃至于整个星球的生态平衡时,这个庞大的系统必然会通过种种方式来寻求再平衡,而人类只不过是其中的一分子,与其他物种都应该是平等的。

今天发生的一切并非偶然,在可见的未来,倘若人类无法改变自己的生活生产方式,灾难将会以更极端更频繁的形式再度降临。

而对孩子来说,如果能通过阅读科幻小说的方式,在心智中建立起“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观念,我们的未来才不会重蹈覆辙。

(取材于陈楸帆的文章)1.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科幻文学作品被人牢记,是因为它能预言社会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顺义区2020届高三第二次统练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每当大的灾难降临时,文学都会被大众记起,它所扮演的角色也分外值得人细品。

一类是视文学为预言,从过往的小说中寻找佐证。

如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美国作家迪恩·孔茨写于1981年的科幻小说《黑暗之眼》中就虚构了一种会在2020年蔓延的名为“武汉400”的病毒。

一类则是视文学为镜子,从历史作品中窥见当下,洞察人性,反映现实。

如加缪描写1940年法属阿尔及利亚的《鼠疫》。

而科幻文学作为涵盖两者的特殊文学种类,便被放到聚光灯下进行检视。

如某小说中科学狂人培养低毒性病毒,任其在人类中传播,以这种极端方法持续化解危险的临界状态。

这也是在科幻小说中才能出现的思想实验,借此探讨一系列非常态下的科技与伦理问题。

科幻作家或者科幻小说并不必然地承担“预测未来”这一功能,而更多地是通过想象性的叙事,提出种种未来的可能性,而其中许多故事的未来都是带有高度风险与挑战的。

正是借由讲故事,我们传播关于科技、人文与美学的观念,引起问题意识,展开思辨讨论,以这种实验来“摊薄”未来的风险。

对于这次疫情,孩子们最需要借助阅读科幻小说来获得的理解是,人类需要敬畏自然,尊重其他物种与环境,才能让文明可持续发展下去。

我们常说人类是万物灵长,但当人类活动过度破坏其他物种的生存环境,乃至于整个星球的生态平衡时,这个庞大的系统必然会通过种种方式来寻求再平衡,而人类只不过是其中的一分子,与其他物种都应该是平等的。

今天发生的一切并非偶然,在可见的未来,倘若人类无法改变自己的生活生产方式,灾难将会以更极端更频繁的形式再度降临。

而对孩子来说,如果能通过阅读科幻小说的方式,在心智中建立起“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观念,我们的未来才不会重蹈覆辙。

(取材于陈楸帆的文章)1.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科幻文学作品被人牢记,是因为它能预言社会发展。

B.在科幻作品中可以展现非常态下的科技与伦理话题。

、C.科幻作家、作品没有义务承担“预测未来”的功能。

D.科幻文学可以在作品中展现某些问题,引发人讨论。

材料二人类是一个技术性的物种。

我们借助技术,生活在一个和自然完全不一样的环境中。

因此,很多人产生了一种幻觉,似乎世界就是按照人的意志被塑造的。

然而这显然不是事实。

人类虽然已经是地球上最成功的物种,但相对于自然界来说,仍旧渺小得微不足道。

人类早已把飞船送上了太空,然而就连最近的月球,载人登陆的记录也只是停留在半个世纪前。

飞得最远的飞行器“旅行者1号”,飞了整整35年,才在2012年抵达太阳系的边缘位置,而且即将在2025年耗尽全部电力,彻底和人类失去联系。

银河的尺度是10万光年,人类最远的尝试,只是在它的边缘角落里徘徊。

就连地球,我们所知也甚少。

深入地下的最高纪录,是苏联留下的科拉超深钻孔,达到地下12公里多,和地球6300多公里的半径相比,完全不值一提。

所以,尽管人类建造起高楼大厦,制造出飞机汽车,能够控制局部环境,对于自然来说,仍旧只是微不足道、能力有限的一种生物而已。

在这种认识下,对灾难的想象就成了人类生存试验的提前功课。

小行星撞击地球,全球火山爆发,气候变化……各种各样的灾难都会考验人类的生存能力。

这种灾难,也许永远不会来,也许很快就会发生。

因为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有太大的局限,小行星从地球附近经过,未必能够得到及时的预警,地球内部突然发生剧烈的变化,那更是无法预期的事,因为除了偶然性的局部地震之外,全球性地质变动远在人类的经验之外。

灾难能够带来警示,带来反思。

它让我们学会在自然面前保持谦卑。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了解那些虚构的灾难,可以帮助孩子塑造世界观,意识到虽然我们生活在一个温和的环境之中,但稍稍放开眼界,就会发现我们的生存环境其实很脆弱,从而减少因为人类的技术优势而滋长的自大。

这也是一种科学普及的良好途径。

许多描述灾害的小说或者电影,多少都带有科学的元素,不敢说这就能够让人立志走上科学道路,但至少可以埋下许多种子,这和科幻小说的普遍意义是一致的。

孩子们在成长,对灾难的思考无疑有助于帮助他们正确地理解这个世界。

^(取材于江波的文章)2.根据材料二,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作者不同意世界是按照人类意识塑造出来的说法。

B.“旅行者1号”会在抵达太阳系边缘时耗尽电力。

C.人类可以控制局部环境,但仍是能力有限的生物。

D.人类对从地球旁经过的小行星有时无法及时预警。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认为所有科幻小说中的世界都有高风险性和挑战性。

B.材料二认为某些自然现象的发生,由于认知局限无法预期。

》C.两则材料中关于科幻作品能产生积极作用的看法是相似的。

D.两则材料中关于人类对待生存环境认知的看法是一致的。

材料三时下这场疫情,让我们真正认识了一件事:一种结构简单的非细胞微生物,居然可以在技术文明快速发展的人类社会引起轩然大波。

人类社会如何从这场灾难中学习到足够的经验和教训,却是一个持久的课题。

如果从少年儿童成长的角度来说,有一项需要立即深入开展的,恐怕就是灾难教育。

灾难教育的首要价值在于,它能让少年儿童对人类社会曾经深陷和可能面临的各种灾难有客观的认识。

如此,才能在灾难真正袭来时冷静客观地面对。

当然,灾难教育的价值远不止如此。

海德格尔曾说:向死而生。

在存在主义者看来,“死”的必然在场能够催生出自我的存在感,进而激发出强烈的生命意志,实现精神的觉醒与迸发。

这个观点对于我们理解灾难教育的本质,或许有所裨益:灾难教育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生命教育。

作为个体的人,只有在直面灾难时,才能真正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健康的重要;才知道人类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有多欠缺;也只有在这时,人性的矛盾和光辉才能抛开各种伪饰,得以真实呈现。

灾难教育的实施,可以通过对灾难的“预演”,去培养少年儿童的危机意识和认识世界的探索精神,并学会在灾难面前葆有人性的光辉。

灾难教育的形式和手段是多样的,其中一个可选项就是科幻阅读。

科幻作品致力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多种可能性的“假想式预演”,因而人类可能面临什么样的灾难,就成为科幻小说的一大创作主题。

少年儿童阅读灾难题材科幻作品,其实就是通过阅读的方式进行灾难教育。

但有一点不得不说明,这类作品中会出现各种沉重甚至阴暗的情节与氛围的描写。

从文艺创作的角度来说,这是烘托主题的必要手法;从灾难教育的角度来说,这是对灾难的“真实”呈现。

对那些出于情节发展需要而进行的必要的描写,哪怕有些阴暗,我们也不需要视为洪水猛兽。

我们要明白,孩子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他们的视野,可能跟我们所认为的大相径庭;更要相信我们的孩子有足够的理解、辨识和接受能力。

换个角度说,如果连一些沉重、阴暗的描写都无法接受,当真正的灾难袭来时,又怎能去面对呢|(取材于马传思的文章)4.下列关于灾难教育的价值,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使人客观冷静认识灾难。

B.激发出强烈的生命意志。

C.培养探索世界的精神。

D.增强科幻作品深刻性。

5.结合三则材料,简述科幻作品可以起到哪些教育作用。

(6分)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一)阅读下面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共18分)燕赵论苏辙昔者三代之法,使天下立学校而教民,行乡射饮酒之礼。

于.岁之终,田事既毕,而会.其乡党之耆老①,设其笾豆酒食之荐,而天子之大夫亲为之.行礼。

盖以为田野之民,裸裎②其股肱,而劳苦其筋力,长幼亲作,以趋一时之利,习于鄙野之俗,而不知孝悌之节.,顽冒无耻,不可告语,而易与为乱。

是以因.其休息而教之以礼,使之.有所不忘于其心。

故三代之民,虽耕田荷任之贱.,其所有为者甚鄙,而其中必有所守,其心甚朴,而亦不至于无知以犯非义。

何者其上之人不以为鄙而不足教,而其民亦喜于为善也。

至于后世之衰,天下之民,愚者不知君臣父子之义,而天下之风俗日已败乱。

今夫轻扬而剽悍、好利而多变者,吴、楚之俗也;劲勇而沉靖、椎钝③而少文者,燕、赵之俗也。

以轻扬剽悍之人,而有好利多变之心,无三代王者之化,宜其起而为乱矣。

若夫北方燕、赵之国,其劲勇沉靖者,可以.义动,而椎钝少文者,可以信结也。

然而燕、赵之间,其民常至于自负其勇以为盗贼,无以异于吴、楚者,何也其劲勇近于好乱,而其椎钝近于无知。

上失其道,而燕、赵之良民,不复见于.当世,而其暴戾之夫每每乱天子之治。

仲尼曰:“君子好勇而无义,则为乱;小人好勇而无义,则为盗。

”故古之圣人止乱以.义,止盗以义,使天下之人皆知父子君臣之义,而谁与为乱哉昔者唐室④之衰,燕、赵之人,八十年之间,百战以奉.贼臣,竭力致死,不顾败亡,以抗天子之兵,而以为忠臣义士之所当然。

当此之时,燕、赵之士,惟无义也,故举其忠诚专一之心,而用之天下之至逆,以拒天下之至顺,而不知其非也。

孟子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若夫民无恒产,因.无恒心。

苟无恒心,放僻邪侈,无不为已。

”故夫燕、赵之地,常苦夫士大夫之寡也。

(取材于宋·苏辙《苏辙集》)注释:①耆老:老年人。

②裎:裸体。

③椎钝:朴实愚钝。

④唐室:唐王朝。

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而会.其乡党之耆老会:聚集,召集》B.而不知孝悌之节.节:节制C.虽耕田荷任之贱.贱:低微的D.百战以奉.贼臣奉:遵从,遵守7.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A.于.岁之终不复见于.当世B.而天子之大夫亲为之.行礼使之.有所不忘于其心C.是以因.其休息而教之以礼因.无恒心D.可以.义动故古之圣人止乱以.义&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设其笾豆酒食之荐准备好盛放在笾豆中的美酒和食物B.无三代王者之化缺少夏商周三代时王道的教化C.其民常至于自负其勇以为盗贼吴、楚的百姓竟然对自己的勇敢感到骄傲,大胆做强盗D.常苦夫士大夫之寡也常常苦于士大夫数量的缺少@9.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

(4分)①其上之人不以为鄙而不足教,而其民亦喜于为善也。

②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10.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作者引用孔子、孟子语句的作用。

(5分)(二)根据要求,完成第11题。

(共6分)11.阅读下面《论语》中的选文,回答(1)(2)题。

【甲】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①必闻,在家②必闻。

”子曰:“是闻也,非达也。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在邦必达,在家必达。

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

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论语·颜渊》)~【乙】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论语·里仁》)注释:①邦:诸侯国。

②家:大夫封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