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

合集下载

写龙门石窟导游词(34篇)

写龙门石窟导游词(34篇)

写龙门石窟导游词(34篇)写龙门石窟导游词(精选34篇)写龙门石窟导游词篇1各位游客,我是你们的导游,很荣幸今天能为大家服务。

我们今天要去游览的`龙门石窟了,它可是河南第一个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景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0__年又被国家旅游局首批5a级景区,可谓来头不小啊!说起“龙门”,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做“伊阙”。

这名字从何而来呢?整个龙门是由两山组成,一山为香山,一山为西山,两山东西对峙,伊水从中流过,形成一座壮丽的门阙。

故称“伊阙”,那为什么又叫“龙门”呢?因为伊阙刚好处于隋唐帝国之南,古代帝王又以真龙天子自称,凡是与皇帝挂上钩的都要带一个龙字,皇帝的衣服叫龙袍,皇帝的身体称龙体,皇帝住的地方叫龙亭,那么,位于皇宫龙亭南边的门呢自然就被称为龙门了。

龙门石窟,从北魏太和十九年开凿,迄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它和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岗石窟,共同组成我国著名的三大石窟艺术宝库。

两山现存窟龛2345个,大小造像10万余尊,造像题记碑刻2800多块。

造像以北魏、隋、唐为主。

北魏约占百分之三十左右,隋唐占百分之六十左右。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的是莲花洞。

这里为什么叫“莲花洞”呢?听我给大家解释:莲花洞是继宾阳中洞之后开凿的又一大型北魏石窟。

因洞顶雕有大型飞天环绕的高浮雕大莲花藻井图案而得名。

莲花是佛教象征的名物,意为出淤泥而不染。

因此,佛教石窟顶藻井多以莲花为饰,但像这样大型的莲花,雕刻的如此精美,在龙门石窟中这不多见。

主尊释迦牟尼正为他的两个弟子迦叶和阿难讲经授法。

在莲花洞中还有一大奇迹就是在洞窟的南壁上雕有仅二厘米的小佛像,且这些小佛像个个五官清晰,栩栩如生。

在坚硬的石壁上雕刻如此小的佛,而又刻得如此精工细作,确实为龙门一绝。

现在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奉先寺,它是龙门石窟中雕刻最大、艺术最精、气势最磅礴、最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洞窟。

这寺里有我们龙门石窟中最大也是最宝贵的佛像,不过见这个国宝可不是那么容易,我们得爬几十级的台阶,大家慢行。

导游词怎么写15篇

导游词怎么写15篇

导游词怎么写导游词怎么写15篇作为一名专门为游客提供帮助的导游,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导游词,导游词可以加深游客对景点的印象,是提升讲解水平的重要工具。

那么什么样的导游词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导游词怎么写,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欢迎大家来到龙门石窟,我是玛丽家族的陈导,今天就由我来带领你们去探索神奇的龙门石窟。

首先我要说一下我们要注意的事项:不能随地丢垃圾,不能随地吐痰,不要过于兴奋在石壁上乱涂乱画……如果你犯了以上错误,就得摸摸你的钱包了。

旅程开始了,我先说一说龙门石窟的知识: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4年)前后,后来,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

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共有97000余尊佛像,1300多个石窟。

现存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3600余品,佛塔50余座,造像十万余吨。

其中最大的佛像高达17。

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

这些都体现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很高的艺术造诣。

好了,我的讲解结束了,接下来请旅客们下车自己去亲身体验一下吧!希望我的讲解能换来您的满意微笑!各位游客,你们好!下面我们即将去参观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兵马俑。

大家请看,兵马俑规模宏大。

已发掘的三个俑坑。

你们可以叫我严导。

今天我们要去游玩秦兵马俑。

秦兵马俑在我国的陕西出土,是我国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物,它举世无双,是中外游客很喜欢来的地方。

曾经就有过一个外国人非常喜爱秦兵马俑而跳进俑坑做“洋人俑”。

这样虽然能表现他对秦兵马俑的喜爱,但是进来时可能会损坏到兵马俑,你们可别这样做!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兵马俑的所在地。

你们可以看到这里有上万个兵马俑,它们都排列得十分整齐。

这里的兵马俑有四种类型,分别是将军俑、武士俑、骑士俑和陶马。

这些兵马俑可都是秦朝的石匠精心雕刻出来的,每一件都是精美的艺术珍品。

快来看,这就是将军俑。

它们个个身材魁梧,头戴鹖冠,抬头挺胸。

关于河南省龙门石窟导游词(2篇)

关于河南省龙门石窟导游词(2篇)

关于河南省龙门石窟导游词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好!很荣幸能为大家做导游!我们今天游览的景区是龙门石窟。

我想,您也许游览过风景秀丽的颐和园,观赏过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可今天游览的龙门石窟,会给我们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龙门石窟始建于____年,也就是北魏时期,虽然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但是经过后人的修整,至今仍保存得很完整,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请各位在遵守规则、保持清洁的前提下细细观赏。

现在,我们已来到西山石窟脚下,前方的洞穴叫万佛洞,两旁洞壁上密密麻麻地排列着无数个小佛,说它是万佛洞,可真是名副其实。

这些小佛大的有三四厘米高,小的却只有两厘米高,别看它们个头小,却都雕刻精细,排列整齐,虽然数目很多,但却排列得井然有序。

这些精美的艺术品,都是古代能工巧匠智慧的结晶。

大家一定要慢慢地欣赏,细细地品味。

接下来,我们就到了龙门石窟最有代表性的地方——奉先寺,这里有九尊佛像,中间一尊最大的佛像身高____米,头高____米,耳长____米,他的雕工极为精湛,大佛坐姿端正,面容慈祥,双耳垂肩,就连衣服的褶皱,皮肤的纹理都雕刻得清晰可见。

其他八尊佛像也都身材高大,形态各异。

总体看来,奉先寺洞穴雄伟壮观,气势磅礴,再加上周围淡淡的薄雾,更是显得神秘莫测,真不愧是神来之笔呀!龙门石窟有佛像十万余尊,佛洞两千多个,我们已经欣赏完了。

再回头看一看这美丽的景观吧,是否还有些依依不舍呢?关于河南省龙门石窟导游词(2)尊敬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位于河南省洛阳市的龙门石窟,我将为您介绍这座举世闻名的石窟艺术宝库。

龙门石窟,始建于西晋时期,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

它位于伊河畔龙门山麓,总面积达1.3万平方米,是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也是被誉为东方第九大奇迹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

龙门石窟以其精美的造像和丰富的内容,被誉为“东方艺术宝库”。

首先,我们来到的是龙门石窟的南北两窟中最为著名的南窟。

龙门石窟导游词精选5篇

龙门石窟导游词精选5篇

龙门石窟导游词精选5篇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4年)前后,后来,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

下面是收集推荐的龙门石窟导游词,欢迎阅读参考。

龙门石窟导游词篇一尊敬的旅客同志们,大家好!今天,我要带大家去龙门石窟旅游。

我叫李益畅,是大家这一次的导游员,希望大家能玩得开心,不过提醒大家活动时要注意安全呦!龙门石窟是在唐朝的时候建成的,距今应该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但至今仍旧远近闻名,无人不晓。

来到龙门石窟,首先看到的就是一座石桥,因为这座石桥有三个桥洞,所以大家都叫这座石桥为三孔桥。

站在这座桥上,低头一看,下面是一条大江,大江波涛汹涌,浪花击打着海边的岩石,看着看着,很自然地想起了雄伟壮观的钱塘江。

进了龙门石窟,向四周一望,使人情不自禁地想:这真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

接着,我们来到了几个大佛身旁,越往前越多,我不由发出了感叹:这真是名不虚传的佛像天地。

这里的大佛需仰望才能看清,而小佛像只有几十厘米大小。

这些佛像姿态不一,有的拿着大刀,摆出迎敌的架势;有的躺着,好似一位生病的将军;还有的笔直地站着,似乎是守卫在祖国边疆的士兵,正在站岗放哨,决不让敌人入侵祖国。

站在这里,抬头往上一望,你就会看到葱郁的树丛,望着那绿绿的颜色,你就会觉得心旷神怡。

随后,我们来到了白堂门旁,这可是专门为唐朝大诗人白居易修建的。

走吧,我这就带你们去里面大开眼界。

进了白堂,我们首先来到了一个小溪旁,溪水清澈见底,还有小金鱼在这里游来游去,棒吧?这还不算什么。

然后我们来到了乐天堂,这里面有白居易的雕像和古代的一些器具,说到这里了,你恐怕要有些疑问,为什么这里叫乐天堂呢?不懂了吧,这是因为白居易字乐天,所以才有了乐天堂之称。

最引人注目的就要数后花园了,那里百花齐放,争奇斗艳,还有白居易的诗集。

在这花的海洋、诗的世界中走着,时刻可以闻见淡淡清香,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中,让人神清气爽,流连忘返。

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精选6篇

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精选6篇

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精选6篇洛阳作为都城,前后历时1500年,是中国七大古都中建都时间最早、朝代最多、历史最长的古都。

走进洛阳,你仍会发现,那几乎就是中国古代历史的一段缩影。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6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1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神奇的龙门石窟。

我叫何懿,我会陪伴大家一起游览龙门石窟,一起体验游览的乐趣。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12.5公里处。

那里青山耸翠,东西对峙,伊水汪洋,造像密布在伊水两岸、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就像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龙门石窟,始创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494年)年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北宋诸朝500余年大规模营造。

使大大小小的窟龛像蜂窝一样,密布在伊水两岸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余。

据1962年龙门石窟文物保管所统计:两山现存窟龛2100多个,造像10万余尊,最大的造像高达17米多,最小的仅2厘米;造像题记和碑碣2600块左右,佛塔40余座。

真是让人大吃一惊! 龙门石窟在雕刻艺术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巨大的造像是东方雕塑的典型。

特别是石窟中的飞天,或在流云中自由翱翔,或手捧圣果凌空飞舞,或奏乐高歌,或布撒花雨,姿态轻盈,神情优雅,令人叹为观止。

龙门石窟山青水秀,自古就是人们游览的胜地。

历代文人学士关于描写龙门石窟风光的诗词有千百篇,李白、白居易、欧阳修等许多著名诗人都有题咏。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说:“洛阳四塞山水之胜,龙门石窟首焉。

”所以龙门石窟每年都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游览。

他们都流连忘返,如痴如醉。

大家到了龙门石窟以后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1、请游客们不要乱丢垃圾、随地吐痰。

2、不能到危险的地方去玩。

3、为了保护文化遗产,请大家不要在墙上乱画乱涂。

希望你们到了龙门石窟可以细细游赏。

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2朋友们,下面我们将参观龙门石窟西山北端第一个大窟潜溪寺。

潜溪寺为唐高宗初年雕造。

洞内造像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

洛阳龙门石窟的导游词

洛阳龙门石窟的导游词

洛阳龙门石窟的导游词【篇一:龙门石窟导游词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龙门石窟导游词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大家好,我是这班车的导游,我叫***,大家可以叫我*导,今天,我们要去龙门石窟游玩,龙门石窟建于公元493~907年,批准时间为2000年11月,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区南面12公里处,是与大同云岗石窟、敦煌千佛洞石窟齐名的我国三大石窟之一,石窟南北长大约1000多米,现存石窟1300多个,佛洞、佛龛2345个,佛塔50多座,佛像10万多尊。

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千都洛阳(公元494年)前后,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龙门石窟大家都知道,我国有四大石刻艺术宝库。

它们分别为甘肃敦煌得莫高窟,山西大同得云冈石窟甘肃天水得麦积山石窟,而另一个呢,就是我们今天要去参观得龙门石窟了。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13公里处,行车约40分钟,那里不仅是著名得历史名胜,而且是自然风光很迷人得地方。

整个龙门石窟由两山组成,一山为香山,因古代得时候,山上长有一种含香味得植物而得名。

唐代著名大诗人白居易就长眠与此,白居易晚年在洛阳居住了18年之久,名号为香山居士,逝世之后就葬在这座山得山脚下。

另一座为西山,也是我们今天参观得主要景点。

大多得造像,洞窟,刻碑,都是建在西山上得。

相传两山本为一座山,大禹治水时,嫌其阻水淹田,就用一把大斧子把它劈成了两半,于是就成了两座山,两座山远远望去,就好像一个天然得门阙,中间又有一条伊河自南向北流过,故称伊阙。

可谓两山对峙,伊水中流。

龙门山色,自古就被喻为洛阳八大景之首,是洛阳地区最好得风景区。

自唐代以来,皇帝被喻为真龙天子,凡是与皇帝有关得东西统统用龙来命名。

比如皇帝穿得衣服叫龙袍,皇帝住得地方叫龙庭等等。

那么,位于皇宫龙庭南面得门,就得名龙门。

我们常常说一句话:“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看景点也是如此,不管多著名得景点,如果你不了解它,不懂得它得背景,历史,意义,你就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甚至没什么好看得,仅仅只是到此一游而已。

龙门石窟导游词6篇

龙门石窟导游词6篇

龙门石窟导游词6篇导读: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郊的龙门山口处,距市区12.5公里,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际,分享了龙门石窟导游词,一起来了解一下龙门石窟吧!龙门石窟的导游词1大家好!我叫宫颢若,是一个聪明的小男孩。

今天有幸当一个小小导游,那么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之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在洛阳市南郊的龙门山口处,距市区12.5公里,从北魏太和十九年开凿,迄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了。

它和甘肃的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岗石窟,共同组成我国著名的三大石窟艺术宝库。

由于山林的幽静、神秘,石窟冬暖夏凉。

依山雕凿石窟比用砖石筑成的寺院便利耐久,所以在古印度出现了集建筑、绘画、雕凿艺术之大成的石窟寺。

这种石窟寺艺术,随着僧侣的传教活动传入我国的边疆和内地,同我国的民族特点和传统的各种特有的雕刻、彩绘工艺融为一体。

我们要看的龙门石窟就是我国众多寺群中的瑰宝之一。

龙门石窟总的几个主要洞窟有:潜溪寺,宾阳洞,万佛洞,莲花洞,奉先寺,古阳洞。

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太多了,所以我们既要观赏,又要把它们宣传到全世界。

龙门石窟的导游词2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洛阳,我是这次洛阳之行的蔡导游,今天我将带大家一起去游览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郊的龙门山出口处,距市区12.5公里,它和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共同组成著名的三大石窟。

龙门石窟地处伊河两岸,从北魏太和十九年开凿,距今1500多年。

伊河两岸的山都是石灰岩,石质坚硬,结构紧密,不宜风化和大面积脱裂,适合艺术造像,利于保存。

石窟的大大小小佛龛,石像沿伊水两岸排列在龙门东西两山的崖壁上,南北长1公里。

各位朋友,我们今天在这里大约参观2小时,龙门石窟现存窟龛2100多个,大小造像10万余尊,佛塔40余座,造像题记碑文约2870多块,最大的卢舍大佛高17.14米,有六层楼高。

最小的佛像仅2厘米,和指甲一样大。

一个个佛像造型精美,线条流畅,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千姿百态,无一雷同。

龙门石窟导游解说词

龙门石窟导游解说词

龙门石窟导游解说词龙门石窟导游解说词(通用15篇)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能够利用到解说词的场合越来越多,解说词通过形象化的描述,使听众感知故事里的环境,犹如身临其境,从而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你写解说词时总是没有新意?下面是本店铺帮大家整理的龙门石窟导游解说词,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龙门石窟导游解说词 1尊敬的游客朋友:大家好。

我是带你去参观洛阳龙门石窟的导游。

请叫我焦导。

现在我们在去龙门石窟的路上。

龙门石窟于20XX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接下来,我会给你看它的真实外观。

龙门石窟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它坐落在龙门山的熊耳山上,那里有许多巨大的碎石,我们的祖先在这里创造了这么多佛像。

龙门石窟现在有2345个石窟,10多万尊佛像,3600多处铭文,甚至60多座宝塔,是中国三大石窟艺术珍品之一。

龙门石窟自古以来就是帝王吉祥,文人墨客云集的地方,在雕塑史上是非常了不起的。

但是现在,很多佛像的正面都被损坏了,请爱护文物,不要往护栏里钻。

龙门石窟介绍2大家好!欢迎来到这个美丽的古都——洛阳观光。

我叫李惟七。

你可以叫我李导。

这次,我将带你参观龙门石窟,这是一个世界遗产。

看,这是龙门石窟!我们的石窟位于两座山之间的悬崖上。

东面是香山,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葬地。

右边是龙门山,中间的河是沂河!正是因为这个地理位置,两座山相对而望,所以龙门石窟也被称为“一阙”。

龙门石窟始建于498年,也就是北魏时期。

虽然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但经过后人的修复,依然保存完好。

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龙门石窟南北长1公里,佛像97000多尊,石窟1300多个。

3600多处铭文和铭文。

现在,我们来到了西山石窟的脚下。

前面的洞穴叫万佛洞,两侧洞壁密密麻麻排列着无数小佛像。

叫万佛洞,真的名副其实。

这些小佛有三四厘米高,小的只有两厘米高。

虽然小,但都是精雕细琢,排列有序。

虽然有很多,但是排列有序。

这些精美的艺术品是古代工匠智慧的结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
各位游客:
大家好,孔夫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今天,我正是怀着这种心情来接待各位朋友的到来的。

洛阳,是中外闻名的历史名城。

她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众多的文物古迹。

为使各位来宾在洛阳期间能对这座古老城市的历史文化和古迹有进一步的了解,在乘车去景点参观的途中,我将洛阳的历史及龙门石窟的大致情况,向大家做简单的介绍。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中游的南岸。

因地处洛河北岸而得名,意为洛水之阳。

洛阳在历史上曾是众多朝代建都的城市,素称“九朝古都”。

在这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洛阳曾长时间地作为中国的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

今天,我们去参观的举世闻名的龙门石窟便是众多的文物古迹之一。

龙门石窟,在洛阳市南郊的龙门山口处,距市区12.5公里,从北魏太和十九年开凿,迄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它和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岗石窟,共同组成我国著名的三大石窟艺术宝库。

龙门,在春秋战国时期称“伊阙”,香山(东山)与龙门山(西山)东西对峙,伊水从中流过,形成一座壮丽的门阙。

后因处于隋唐帝国之南,又称龙门。

所谓“石窟”,就是在石壁山崖上开凿的洞直,或是天
然形成的石洞,用以藏身或贮藏食物和东西。

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已利用天然石洞描绘动物形象和生活情景,然而以石窟寺的现象出现并作为佛教信徒、僧侣礼佛和修行的场所,却是在古印度兴起佛教后出现的。

由于山林的幽静、神秘、石窟的冬暖夏凉,依山雕凿石窟比用砖石筑的寺院便利耐久,所以在古印度出现了集建筑、绘画、雕凿艺术之大成的石窟寺。

这种石窟寺艺术,随着僧侣的传教活动传入我国的边疆和内地,同我国民族特点和传统的各种艺术技法风格融合交汇,成为我国的一种特有的雕刻、彩绘工艺。

我们今天要看的龙门石窟就是我国众多寺群中的瑰宝之一。

龙门石窟群的雕刻,除了前面所说的有利条件外,还有个不可忽视的自然条件。

伊水两岸的山崖都属于古生代寒武纪和奥陶纪的石灰岩层。

其石质坚硬、结构紧密,不宜风化和大面积脱裂,很适合于艺术造像,与其他砂岩石相比,有着宜于保存的有利条件。

洛阳龙门石窟的开凿是继甘肃的敦煌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岗石窟之后由皇室开凿的又一大型石窟寺群,建于北魏太和年间,先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延至清代。

前后400多年。

其中大规模、有效率的营建约计150年左右,分别出现在北魏(占40余年)和隋唐(约占110年左右)时期。

龙门石窟的大大小小的佛龛、石像沿伊水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