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生产企业监管建议.pdf

保健食品生产企业监管建议.pdf
保健食品生产企业监管建议.pdf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食品迎来了行业发展的黄金时段。据报道,近几年我国国内居民保健食品类消费支出正在以15%~30%的速度增长,远高于发达国家13%的增长速度。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中国保健食品市场规模2939亿元,产值约4000亿元,生产企业已达3000多家。然而,这些生产企业集中于广东、北京、山东、江西等省份,中西部省份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占比少,产业发展缓慢。为了扶持中西部省份保健食品产业,使其快速健康发展,笔者在调研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基于保健食品行业特点的监管模式,创新思路和方法,形成六点建议。

一、中西部保健食品生

产企业存在的问题经调查了解,中西部省份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发展有如下特点:1.生产企业分布零散,产业不具规模化。由于缺少沟通的信息平台和保健食品资源分布不均等问题,企业间及与上下游缺乏交流和合作,地域发展极不均衡,产业难以形成规模化。2.企业以中小型为主,行业规模全国占比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保健食品行业总体呈现增长趋势,尤其在最近的五年中,中国保健食品行业规模年均增速超过15%。但据调研,中西部省份近一半企业固定资产总额在1000万~3000万之间,企业多数为中小型规模。由于产业起步较晚和市场营销薄弱等原因,导致行业规模占全国比重很低。3.企业产能产量比例失衡,销售能力较弱。调研数据显示,中西部省份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年产能约

600多万件,而年产值只有20多万件,约为30:1,比例严重失衡。根据《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到2016年底,我国营养与保健食品产业达到1万亿元,企业年销售总额均值约为5000万元,形成15家以上年产品销售收入在100亿元以上的企业。在45家参与问卷调查的保健食品生产企业中,2016年平均销售总额为450万元,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在与企业相关负责人的座谈中笔者了解到,由于经营周期长,大量的资金用于品牌宣传和市场维护,融资困难导致企业周转资金不足,最终走入销售局面每况愈下的恶性循环。4.企业研发投入少、能力弱。据调研结果统计,拥有专门的研发团队和专利申请部门的企业均仅为半数,大多数企业仅有1~2个自主研发品种。在广东省走访调研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当地保健食品生产企业每年用于新品种、新技术研发的资金投入约占全年销售总额的20%,远高于中西部省份5%的研发投入。受限于人才储备、科研投入、企业自身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原因,企业研发能力较差、科研成果少,造成产品粗放、单一,以一代产品为主,难以对市场变化做出快速的反应。5.原料资源利用率较低。以山西省为例,全省已获批保健食品所用主要原料共计70多种,其中约有20种产自本省,占比约为29%。而省内几乎80%的药材原料销往全国市场,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化为产业优势。另外,本省特有资源也没有很好地利用,大多是单一资源的产品,缺乏深加工,也没有与其他资源整合利用。

二、对策建议

由上述调研结果可知,中西部省份保健食品企业在交流合作、市场营销、产品研发、检验检测、资源利用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现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如下六方面建议:1.创优发展环境,确保各项优惠政策落实到位。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政策,促进健康产业和中医药发展。各省政府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确定并实施一系列战略举措,在奖励补贴、人才引进、减轻企业利税负担等方面相继出台一系列的配套政策,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政策环境。如在科研创新方面,出台研发加计扣除、科研创新、科研项目资金扶持以及省市区三级研发后补助等优惠政策;在环境保护方面,为绿色高效的企业增设节能减排补助;在品牌建设方面,设立扩大生产奖励和优质品牌认证奖励;在人才储备方面,以“外部引入”和“本地培养”为基本原则,提高了人才的福利待遇。此外,政府相关部门还不断推进金融机构改革创新,健全多层次金融体系,搭建银行和企业之间的纽带,从根本上解决保健食品企业资金不足、融资困难的问题。但在我们调研过程中了解到,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无法在第一时间传达到企业,究其原因,还是政策宣贯力度不够。针对这一情况,各政府部门应积极响应省政府的号召,充分利用媒体、网络等渠道,主动向企业提供“政策上门”的服务。确保各项优惠政策在企业落地生根,全面创优全省企业的发展环境。企业应当主动积极地通过网站、电话和微信等多种渠道,了解科技厅、中小企业局、发改委等有关政府部门的信息,便于及时了解有关优惠政策。2.发挥地域优势,建立三大保健食品特色圈。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各省保健食品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但是,企业拥有优势资源却不能把产业做大做强。针对各省保健食品的地域优势,建议重点打造不同的保健食品特色圈。依托地域资源优势,把大型企业做强一批,把中型企业做大一批,把小型企业做精一批。整合全省特有资源,把特色产品集中发展作为切入点,纵深发展产业链条,将保健食品产品与本地资源紧密结合起来。3.创建宣传平台,线上线下集中展示特色品牌。在此次对各省保健食品生产企业的走访调研中我们发现,市场营销差、销售局面惨淡、产品认知度低是各省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保健食品产业的发展之路,离不开政府的牵线搭桥。建议政府在各省特色品牌的基础上,建立线上线下两种宣传平台:一是在“线上”搭建各省特色保健食品宣传平台,扩大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方便全省保健食品生产企业交流合作、互通有无;二是在“线下”整合资源,举办保健食品展销会,在综改示范区内建设特色保健食品产业园区,形成“政府引导、产业规划、资源整合、人才引进、联盟协同”的园区化产业链条,将各省特有的资源优势集中向外界展示,以“集群化”发展的模式将保健食品企业做大做强。4.加大研发力度,深入开发全省特有资源。据本次调查,产品结构单一,创新能力不足是导致各省特有原料资源不能充分利用的主要原因。据《2015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1]显示,我国科技经费投入,在不同省市和自治区分布很不均衡,中西部省份远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建议各省政府应加大对科技的投入,积极促成保健食品企业与科技部门、高等院校、研究院所、检验机构等单位的交流合作。充分利用科技创

新和大型仪器共享平台等政府资源,深入开发各省特色原料资源,以科技创新引领工艺创新,以特色原料提取物研究为突破口,配合现代工艺,制成口服液、片剂、胶囊等适合大众的剂型,提高特色资源的利用率,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5.转变监管理念,主动扶持与重点监管相结合。随着政府职能的不断转变,“服务型”监管已经渐渐成为主流。中西部省份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多数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监管部门要本着“扶持中发展,发展中规范,规范中发展”的原则,对企业进行科学正确地引导。一是要上门走访,积极主动与企业沟通,了解企业所面临的困难,在检验检测、品种研发等方面为企业提供帮扶机会;二是要主动宣贯,利用与企业沟通的信息化平台等各种途径,对最新出台的相关政策向企业进行传达,确保信息渠道的畅通;三是要有的放矢,要把监管的重点转向处于长期停产或者间歇式生产的中小型保健食品企业,做好风险评估工作,把潜在的隐患消除在萌芽阶段。6.建立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在对广东省保健食品企业走访调研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近年来广东省食品监管部门高度重视保健食品行业协会的培育工作。目前广东省辖区内成立了5家与保健食品相关的协会,对省内打“四非”专项行动工作及长效工作机制提出意见和建议,此外行业协会还密切关注监管立法和举措,建立起信息互通联系机制。建议抓紧建立保健食品行业协会,由政府引导,几家“重点企业”牵头,整合现有的行业资源,建立由保健食品相关的原料生产供应商、生产企业、经营单位、研发机构、检验机构等部门组成的保健食品行业协会。待保健食品行业协会发展到成熟阶段,逐步建立相关专业协会,如保健食品政策法规研究协会、保健食品生产工艺研究协会、保健食品质量管理研究协会、保健食品市场联合协会等。发挥各行业协会在法规政策传达、科研创新交流、企业互动合作、市场前景分析、检测能力培训等方面的不同作用,作政府、行业、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例如可以在会员企业中开展相关政策及法规宣传,引导企业健康良性发展;加强与国内外健康产业的交流与合作;组织企业引进先进技术,提高企业科研水平;打造地域品牌优势,加大产品的宣传力度。除此之外,行业协会还可以组织相关专业人才开展培训工作,解决中西部省企业普遍存在的质量管理水平低、检验检测能力差等问题。“十三五”是大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也是各类矛盾和挑战的凸显期,我们要用全球眼光、战略思维和创新意识,立足省情实际,牢牢把握全球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方向,科学认识和主动适应全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化挑战为机遇。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把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摆在推进转型发展的突出位置,充分发挥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把保健食品产业做大做强。

作者:董培智 王子龙 申国华 郭景文 梁卜文 裴晓芬 李勇军 单位:山西省食品药品检验所

保健食品监管问题调研报告

保健食品监管问题调研报告 我到xx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作的一年多时间里,接待过两起因自己的亲人服用了假劣保健食品而失去生命投诉者。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两位老人饱含泪水的双眼,是那么的无奈和悲愤。由于我们没有保健食品的监督执法权,又不具备保健食品的检测资质,均移交了给相关部门处理。但这两件事却深深的刺痛和震撼着我,让我感到作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除了要义不容辞地担负起整顿规范药品市场秩序的职责,还要协调组织各方力量,严厉打击假劣保健食品坑害老百姓的各种违法行为,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用药安全。对此我做了相关的调查分析和思考。 一、当前保健食品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曾经同卫生和质监部门的专业同志探讨过保健食品问题,并在工作之余对xx 市的保健食品市场做了粗略的调查统计,平均每10种保健食品中,就有三分之一在产品说明、成分、功效和广告宣传中存在问题。在20xx年初,中国保健协会历时近10个月,对全国范围内(除港、澳、台外)300多个地区、涉及2025家企业2951种保健食品进行了一次史无前例的大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767种超过总量四分之一的保健食品为假劣产品。那么除了这两千多家企业生产的保健食品,还有多少杂牌、假劣的保健食品充盈着市场呢?当前保健品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品甚至违禁药品。对于服用保健食品的人来说,它所起的保健作用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后才能显现出来。怎样才能使保健食品迅速见效呢?一些不法生产企业在保健食品中擅自添加药品,以求在短时间内取得较好“疗效”。保健食品里添加药品主要出现在减肥、调节血糖以及抗疲劳产品中。所添加的药品也是五花八门,且大多是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的处方药。20xx年5月,海口五洲保健食品有限公司送审的33个保健食品中,其中29个违规加入枸橼酸西地那非。20xx年6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卫生部通报了“苦乐康”胶囊等14种保健食品因被查出含有化学药物被下令停止销售。有的利欲熏心的生产厂家不顾消费者的生命健康,甚至添加国家命令禁止的禁药。来我局投诉的就有一起因服

保健食品监管专题调研报告

保健食品监管专题调研报告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对保健食品的需求和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保健食品市场逐步走向活跃,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关注的焦点,这就对保健食品的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对保健食品监管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目前保健食品市场监管现状 (一)保健食品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 在保健食品安全方面,近年来就发生过树胶冒充蜂胶、螺旋藻重金属超标、牛皮下脚料等劣质材料冒充驴皮制作伪劣阿胶等事件,更存在减肥、睡眠等功能保健食品中添加药品的违法行为。除此之外,当前保健食品市场还存在另一个严重问题,就是虚假夸大宣传,宣传保健食品具有治疗作用,故意混淆与药品的界限,诱导消费者购买其产品。 (二)法规体系与监管工作不相匹配 当前,我国保健食品市场发展还不成熟,消费者对保健食品的相关知识了解有限,而市面上保健食品种类繁多,广告宣传四处可见,误导消费者的宣传更是屡见不鲜,这种情况下,政府有必要对一些不规范的市场行为进行干预。但保健食品监管相应的法律法规却存在很多不完善之处,缺乏系统的监管法律制度,2009年出台的《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一条规定,保健食品的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制定,但

《保健食品监督管理条例》至今仍未出台,造成政府监管、行政执法法律依据的缺失,监管部门对违法违规行为打击难以到位,惩戒威慑作用不强。 (三)保健食品企业“多、小、散、低”,监管难度大 我区现有各类保健食品经营企业一千多家,大多规模小,分布散,购进销售缺乏科学管理,而且经营者的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和法律意识普遍较弱,大多数保健食品从业人员素质较低,分不清保健食品批准文号、产品批号、卫生许可证号等,不了解经营保健食品如何进行索证索票、如何进行进货验收记录等,也不清楚国产和进口保健食品如何区分,对监管部门的要求也不当回事。 (四)监管力量薄弱 保健食品原来是由卫生部门监管,在实际工作中,卫生部门只注重保健食品准入的许可,把保健食品按照普通食品进行监管,而未注重对保健食品的专项监督,致使保健食品监管基础薄弱。通过机构改革,保健食品监管这块职能划到药监部门,虽然药监部门设立了专门的保健食品监管职能科室,但保健食品经营单位数量众多,且大多数在农村,点多面广,单凭科室里两三个人很难起到有效的监管。另一方面,监管人员对部分经营保健食品的单位提出诸如索证索票、建立台账等工作要求时,经营者往往敷衍了事。 二、各地对保健食品监管的探索 针对上述问题,各地药监部门积极探索,扎实推进,在健全制度、创新思路、强化整治、完善体系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也

保健食品生产企业体系检查指南2020

附件9 保健食品生产企业体系检查指南 1 质量管理体系 1.1 企业应建立并严格执行生产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确保保健食品生产全过程可追溯。 检查内容: 1.1.1 现场检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相关文件,是否满足企业对产品质量保障的总体要求,是否满足保健食品生产全过程可追溯的要求。 1.1.2 检查企业制定的质量目标是否清晰明确,可度量并可实现。 1.1.3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是否经过企业批准,并以受控文件形式分发至相关部门或人员。 1.2 企业应将保健食品生产质量管理体系的所有要求,系统地贯彻至从保健食品原料采购、生产过程到产品放行的全过程,确保企业实施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能够保证所生产的保健食品满足注册或备案要求。 检查内容:检查企业生产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否覆盖从保健食品原料采购、生产过程至产品放行的全过程,企业所建立生产质量管理体系是否有效保障所生产的保健食品符合食品安全、质量可控、达到预期保健功能和注册或备案要求。 1.3 文件、制度、记录、报告等生产质量体系相关材料应分类存放、条理分明、便于查阅。企业应在检查组提出查阅要求后,在要求

的时间内提供相应材料。 检查内容:检查组汇总统一告知企业需要查阅的资料,企业应在要求时间内提供相应资料。对于检查组随时提出的查阅要求,是否能按时提供。 1.4 企业应定期对生产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自查,并按规定向所在地县级市场监管部门提交自查报告。 检查内容:检查企业是否建立生产质量管理体系自查制度。自查是否按照制度要求实施并形成报告,自查内容是否真实,存在问题或缺陷项是否及时整改,或整改措施是否可行,并向所在地县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提交自查报告。 1.1—1.4 检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二条、第八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十七条、第十八条,GB14811 第8、13、14 条,GB 17405 第9.7 条 2 机构与人员 2.1 组织机构健全,各部门与人员职责分工明确。-企业组织机构图(示例) 检查内容:检查企业提供的组织机构图及体现各组织机构职责的内部文件,检查组织机构是否健全以及各部门职责是否清晰明确。

关于保健食品监管的调研报告

关于保健食品监管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对保健食品的需求和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保健食品市场逐步走向活跃,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关注的焦点,这就对保健食品的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对保健食品监管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目前保健食品市场监管现状 保健食品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 在保健食品安全方面,近年来就发生过树胶冒充蜂胶、螺旋藻重金属超标、牛皮下脚料等劣质材料冒充驴皮制作伪劣阿胶等事件,更存在减肥、睡眠等功能保健食品中添加药品的违法行为。除此之外,当前保健食品市场还存在另一个严重问题,就是虚假夸大宣传,宣传保健食品具有治疗作用,故意混淆与药品的界限,诱导消费者购买其产品。 法规体系与监管工作不相匹配 当前,我国保健食品市场发展还不成熟,消费者对保健食品的相关知识了解有限,而市面上保健食品种类繁多,广告宣传四处可见,误导消费者的宣传更是屡见不鲜,这种情况下,政府有必要对一些不规范的市场行为进行干预。但保健食品监管相应的法律法规却存在很多不完善之处,缺乏系统的监管法律制度,XX年出台的《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一条

规定,保健食品的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制定,但《保健食品监督管理条例》至今仍未出台,造成政府监管、行政执法法律依据的缺失,监管部门对违法违规行为打击难以到位,惩戒威慑作用不强。 保健食品企业“多、小、散、低”,监管难度大 我区现有各类保健食品经营企业一千多家,大多规模小,分布散,购进销售缺乏科学管理,而且经营者的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和法律意识普遍较弱,大多数保健食品从业人员素质较低,分不清保健食品批准文号、产品批号、卫生许可证号等,不了解经营保健食品如何进行索证索票、如何进行进货验收记录等,也不清楚国产和进口保健食品如何区分,对监管部门的要求也不当回事。 监管力量薄弱 保健食品原来是由卫生部门监管,在实际工作中,卫生部门只注重保健食品准入的许可,把保健食品按照普通食品进行监管,而未注重对保健食品的专项监督,致使保健食品监管基础薄弱。通过机构改革,保健食品监管这块职能划到药监部门,虽然药监部门设立了专门的保健食品监管职能科室,但保健食品经营单位数量众多,且大多数在农村,点多面广,单凭科室里两三个人很难起到有效的监管。另一方面,监管人员对部分经营保健食品的单位提出诸如索证索票、建立台账等工作要求时,经营者往往敷衍了事。

保健食品监管现状存在的几个问题

保健食品监管现状存在的几个建议 一、委托加工漏洞多,难以监管 保健食品委托加工对减少资源浪费,促进优势互补有着积极的作用,但目前委托加工行为没有专门的管理规定,委托加工中存在着不少的监管漏洞,如在保证产品质量方面,委托双方各自所负责任不够明确或难以界定落实,多方或多重委托后产品质量安全就更加难以保证,跨省异地委托加工更是加大了监管的难度。 建议企业如要委托加工,应像当地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进行备案,这样有利于监管部门对这些企业进行监督检查,因为在我们日常检查中经常会发现,有些委托加工的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存在的擅自改动产品配方,生产工艺等行为。一旦企业备案以后,监管部门可以更有针对性的进行监督检查。 二、广告许可与监管连接不力 保健食品不实宣传以及虚假违法广告已成为民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一些经营者利用媒体广告和所谓“科普知识宣传”形式对老年人的欺骗性很大,已经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另一方面,部分媒体缺乏社会责任感,广告宣传管理混乱,为大量保健食品违法广告宣传提供了平台。目前保健食品广告宣传内容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查,但是广告的监管和违法广告的查处是由工商行政部门承担,但是两个 部门的执法依据和判定标准有差异,部门之间也没有一个很好的连接及信息共享平台。这种保健食品广告许可和事后监管相脱节容易造成信息不对称,导致广告监管上的缺位,难以形成有效的保健食品广告长效监管机制。 三、保健食品流通环节问题比较突出,监管工作有困难 假冒伪劣产品层出不穷

主要表现在伪造或盗用保健食品批准文号、冒用保健食品标志、伪造卫生许 可证、伪造合法企业产品等方面。目前在市场上销售的假冒保健食品多为减肥类、调节血脂类、调节血糖类、改善性功能类的保健食品。 夸大宣传功效 主要表现在采用所谓的专家义诊、讲座或患者“现身说法”的形式进行虚假 夸大宣传;在社区等人员流动较大的地方摆摊设点,以“免费体检”等手段夸大宣传、变相销售;一些生产厂家违反保健食品标识规定,在宣传材料和媒体广告上夸大宣传产品的功效、适宜人群,更有甚者以所谓“典型病例”明示或暗示其产品有治疗作用,误导和欺骗消费者。 标识标签和说明书内容失实 《保健食品标识规定》第四条明确规定:保健食品名称、保健作用、适宜人群和保健食品批准文号必须与《保健食品批准证书》所载明的内容相一致。然而,一些企业在外包装 上打“擦边球”,不按批准内容印制保健食品标识标签和说明书,例如:擅自更改产品名称、增加或更改保健功能、扩大适用人群、变更食用方法和食用量等。还有一些委托加工企业不明确标示委托企业和受委托企业的名称和地址。这些行为不仅严重误导了消费者,而且扰乱了保健食品市场的正常秩序。 滥用保健食品原料 《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卫法监发…2002?51号)文件明确规定,蜂胶、苦丁茶和西洋参等114种可用于保健食品的原料,普通食品中不得使用,但至今仍有不少企业将这类原料用于普通食品,并趁机宣传保健功能。 监管部门面临严峻挑战

保健食品管理制度完整版本

湖北省齐安健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 食 品 安 全 管 理 制 度 二0一五年十月

文件名称:采购制度编号:QAJ-SPZD-2015-01 1、根据"按需购进,择优选购"的原则,依据市场动态,库存结构及质管部门反 馈的信息编制购货计划,报总经理批准后执行,要建立供销平衡,保证供应,避 免脱销或品种重复积压以致过期失效造成损失。 2、严格执行企业制定的食品购进程序,确保从合法的企业购进合法和质量可靠 的食品。 3、要认真审查供货单位的法定资格,经营范围和质量信誉,考察其履行合同的 能力,必要时会同质量管理部门对其进行现场考察,签订质量保证协议书,协议 书应注明购销双方的质量责任,并明确有效期。 4、加强合同管理,建立合同档案。签订的购货合同必须注明相应的质量条款。 5、质量管理部门要做好首营企业和首营品种的审核工作。向供货单位索取加盖 企业印章的,有效的《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和 《产品检验合格证》,以及食品的包装,标签,说明书和样品实样,执行《首营 企业和首营品种的审核制度》。 6、购进食品应有合法票据,按规定做好购进记录,做到票,帐,货相符,购进 记录保存至超过保健食品有效期1年,但不得少于3年。 7、严禁采购以下食品: (1)无《卫生许可证》生产单位生产的保健食品;

(2)无检验合格证明的食品; (3)有毒,变质,被污染或其他感观性状异常的保健食品; (4)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 (5)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食品。

文件名称:索证索票制度编号:QAJ-SPZD-2015-02 为了确保本企业经营行为的合法性,把好食品购进质量关,根据《中华人民 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保健食品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 本制度。 1、业务部严格执行企业制定的食品购进程序,确保从合法的企业购进合法和质 量可靠的食品。 2、业务部负责企业和品种的资料索取工作,建立首营企业和首营品种初审工作; 并加强合同管理,建立合同档案,签订的购货合同必须注明相应的质量条款。 3、审批首营企业和首营品种的必备材料: (1)首营企业的审核要求必须提供加盖供货单位原印章的、有效的、《卫生许 可证》或《食品流通许可证》、《营业执照》复印件,以及企业质量认证情况的 有关证明;销售人员需提供加盖企业原印章和企业法定代表人印章或签字的委托 授权书,并标明委托授权范围及有效期限,销售人员身份证复印件,并对销售人 员及其身份证原件进行审核;还应提供供货单位发票、销售清单式样和加盖的印 章式样(复印件)。 (2)首营品种必须有《食品注册批件》《食品批准证书》)、《产品检验报告书》,食品的包装、标签、说明书,以及该产品所对应生产企业的《卫生许可证》 和《食品GMP证书》。

刍议保健食品监管的问题及对策

刍议保健食品监管的问题及对策 保健食品通常是介于普通食品和药品之间的一种特殊食品,老年人经济能力的提高和保健心理的养成是促进这类产品市场快速发展的原因。目前,我国保健食品市场混乱,相关法律法规对于食品的监管不严造成产品标准与要求不符,很多产品含有规定以外的物质,并且通过虚假广告夸大产品的作用,严重影响消费者的购买选择,很多消费者花大价钱购买了与广告宣传不符的产品。为此,我国的保健品市场面临重组和加强监管的课题,需要重新制定相应的法律和法规,以确保保健品市场的健康发展。文章针对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具体的保健品监管应对策略,以确保我国保健食品监管秩序,确保使用者安全。 标签:保健食品;食品安全法;监管问题;监管对策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series.the health food regulation DU Juan Chifeng city in Inner Mongolia aohan market supervision and administration 024300 China [Abstract] The health food tong is a kind of special food between food and drugs,the improvement of the old economic capacity and the formation of health psychology is to promote the cause of this kind of product rapid development. At present,the Chinese health food market chaos,the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about food caused by lax supervision standards in conformity with requirements,many products contain provisions outside material,and through the false advertisements exaggerate the role of the product. Seriously affectin g consumers’ purchase choices,many consumers spend millions to buy the product inconsistent with advertising. To this end,China’s health care products market restructuring and strengthen supervision. We need to develop appropriate laws and regulations to ensur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health care market.In this paper,the main problems were analyzed,and puts forward the concrete countermeasure,in order to ensure the health food regulatory system,ensure the security of the users. [Key words] Health food;Food safety law;Regulatory issues;Regulatory measures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食品逐渐获得人们的认可。尤其是对于多数中老年人来说,保健食品的使用有助于增强其身体机能,改善亚健康状况。目前,我国保健食品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但对其质量监管问题存在明显的力度不足。保健食品的安全隐患巨大,严重威胁中老人健康,影响其生活质量。我国保健食品从生产、加工乃至最后的监管上都存在严重的问题。

2020年保健食品监管专题调研报告

2020年保健食品监管专题调研报告 2020年保健食品监管专题调研报告 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与我们愈发关系密切,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写起报告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的2020 年保健食品监管专题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质量的提高,人们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对保健食品的需求和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保健食品市场逐步走向活跃,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关注的焦点,这就对保健食品的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对保健食品监管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保健食品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 在保健食品方面,近年来就发生过树胶冒充蜂胶、螺旋藻重金属超标、牛皮下脚料等劣质材料冒充驴皮制作伪劣阿胶等事件,更存在减肥、睡眠等功能保健食品中添加药品的违法行为。除此之外,当前保健食品市场还存在另一个严重问题,就是虚假夸大宣传,宣传保健食品具有治疗作用,故意混淆与药品的界限,诱导消费者购买其产

(二)法规体系与监管工作不相匹配 当前,我国保健食品市场发展还不成熟,消费者对保健食品的相关知识了解有限,而市而上保健食品种类繁多,广告宣传四处可见, 误导消费者的宣传更是屡见不鲜,这种情况下,政有必要对一些不规范的市场行为进行干预。但保健食品监管相应的法律法规却存在很多不完善之处,缺乏系统的监管法律制度,XX年出台的《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一条规定,保健食品的具体管理办法由—制定,但《保健食品监督管理条例》至今仍未出台,造成政监管、行政执法法律依据的缺失,监管部门对违法违规行为打击难以到位,惩戒威慑作用不强。 (三)保健食品企业“多、小、散、低”,监管难度大 我区现有各类保健食品经营企业一千多家,大多规模小,分布散,购进销售缺乏科学管理,而且经营者的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和法律意识普遍较弱,大多数保健食品从业人员素质较低,分不清保健食品批准文号、产品批号、卫生许可证号等,不了解经营保健食品如何进行索证索票、如何进行进货验收记录等,也不清楚国产和进口保健食品如何区分,对监管部门的要求也不当回事。 (四)监管力量薄弱

全国保健食品企业50强排名

2010全国保健食品企业50强排名 1、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 2、上海健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3、上海交大昂立股份有限公司 4、劲酒有限公司 5、仙妮蕾德企业有限公司 6、海南养生堂保健品有限公司 7、广东南方李锦记营养保健品有限公司 8、湖南健康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9、哈药集团制药六厂 10、深圳市海王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11、大连珍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12、厦门金日制药有限公司 13、深圳太太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14、海南养生堂有限公司 15、汕头大印象(集团)公司 16、中山市完美日用品有限公司 17、天津天狮生物发展有限公司(天狮工程公司) 18、北京宝健食品工业有限公司 19、广东太阳神集团有限公司 20、重庆海浪科技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21、黑龙江龙丹乳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2、广州珠江美乐多饮品香港有限公司 23、海南加华海产品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24、南通双林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25、新疆特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26、杭州天地保健品有限公司 27、上海高博特生物保健品有限公司 28、威州许氏洋参(南京)有限公司 29、杭州康恩贝保健品有限公司 30、上海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31、上海育生堂科技有限公司 32、山东亚圣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33、四川省江油市恒源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34、广东仙乐制药有限公司 35、上海恒寿堂药业有限公司 36、沈阳辰龙保龄参有限公司 37、广东九极日用保健品有限公司 38、上海绿谷(集团)有限公司 39、四川仙牌灵芝集团有限公司 40、上海统一文化贸易有限公司 41、江苏银杏生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2、太极集团四川天诚制药有限公司 43、三九生物北京九港科贸有限公司 44、福州一珍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当前我国保健食品市场存在的问题与监管对策_耿莉萍

第31卷第3期2013年5月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31No.3May 2013 文章编号:2095-6002(2013)03-0007-06引用格式:耿莉萍.当前我国保健食品市场存在的问题与监管对策.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2013,31(3):7-12.GENG Li-ping.Problems of functional food market and supervision countermeasures in China.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3,31(3):7-12. 当前我国保健食品市场存在的问题与监管对策 耿莉萍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048) 摘 要:当前国内保健品市场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虚假宣传保健品功效和用欺诈方式高价出售产品现象较为严重,加之市场监管薄弱,使保健品的食用安全存在极大隐患,降低了消费者信心,也影响到了保健食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从宏观上加快保健品安全、监管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与颁布,完善包括保健品在内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大保健品市场的监管与对违法企业与责任人的惩处力度;从微观上加强对保健品广告的审查,加强对市售保健食品质量的日常检测,进行消费者教育,是改善保健品市场混乱状况,促进保健品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关键词:保健食品;市场监管;虚假宣传;假冒伪劣产品中图分类号:TS201.6;R155.5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12-07-0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项目(71141017);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中国食品安全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专题:食品安全与食品工业发展战略研究);北京哲学社会科学流通业研究基地项目(JD-Y-2013-01).作者简介:耿莉萍,女,教授,主要从事流通与消费问题研究. 保健食品(简称保健品),是介于普通食品与药品之间的一类产品.我国对保健食品的定义是适合 特定人群的、 具有调节机体功能的食品.保健食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具有特定保健功能,主要是具 有调节机体的功能(如增强免疫力、 抗疲劳、调节血脂、 辅助降血糖、改善睡眠、养颜、减肥、抗衰老、健脑益智等),而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 生任何急性、 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另一类是营养补剂,用来补充人们从食物中难以获得或者获得的量不足、同时又是人体健康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如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和各种微量元素等的食品.总之,保健品的主要功效是调节机体功能和促进人体健康. 伴随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与健康意识的增强,保健品逐渐纳入城市居民(特别是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和中老年人)的日常消费,人们希望通过服 用保健品以达到摆脱亚健康状态、 强身健体、预防疾病甚至延缓衰老的目的.近年来,伴随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和居民亚健康状况的日益严重,国 内保健品市场迅速扩大.据统计,2000—2010年,国 内保健食品行业年均增速均超过两位数, 2010年更高达20.75%, 同年国内保健品行业的产值已经达到1100亿元人民币,比2005年翻了一番[1] .但是,目前我国保健品市场环境、消费安全却令人担忧. 1 目前我国保健品市场状况与主要 特点 1.1 夸大保健品功效的广告宣传十分普遍为了扩大销售从而获取更多的利益,保健品的生产者与销售商往往利用夸张的广告宣传诱导人们消费.考虑到我国保健品的消费对象主要是中老年人群,保健品广告宣传就专门针对这一人群的健康问题.由于许多老年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无法完全治愈,就给了保健品夸大其功效宣传的空间.在国内正规出版的报纸上,经 常可以看到 “纳豆激酶两小时化开浑身血栓”、“服用某保健品, 高血压不吃药降压又稳压”等极富诱7

保健食品监管法律法规汇总(时间版).

保健食品监管法律法规汇总(时间排序) 1993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卫生部1993年3月15日发布) 对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经营和使用作出了规定。 1995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1995年10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9号公布,2009年6月1日废止) 第22条、23条和45条对保健食品审批和监管作出了明确规定,首次确立了保健食品的法律地位。 1996年 《保健食品管理办法》(1996年3月15日卫生部令第46号发布) 对保健食品的定义、审批、生产经营、标签、说明书及广告宣传、监督管理等作出了具体规定 保健食品通用卫生要求(卫监发[1996]第38号) 对保健食品的原料要求、感官要求、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等作出了具体规定 保健食品标识规定(卫法监发[1996]第38 号) 对保健食品的标签说明书标识内容、标识方式、标识要求等 作出了具体规定 1997年 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标准(GB16740-1997)

对保健食品的定义、产品分类、基本原则、技术要求、试验 方法和标签要求作出了具体规定 1998年 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GB17405-1998) 对保健食品生产企业的人员、设计与设施、原料、生产过程、 成品储存与运输以及品质和卫生管理方面的基本技术要求作出了具体规定。2000 年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推荐摄入量(中国营养学会,2000 年10月发布) 对不同人群营养素的平均需要量、推荐摄入量、适宜摄入量、 可耐受最高摄入量作出了具体规定 标准化工作导则(GB/T1.1-2000) 对企业标准的编写和结构作出了具体规定 2002 年 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卫法监发 [2002]51 号) 制定了《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可用于保健食品 的物品名单》和《保健食品禁用物品名单》,并对原料的使用作出了具体规定

各地保健食品相关法规规定通知等汇总【2018更新】

北京 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强保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管理的通知(京食药监保化[201 6]19号) 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进一步明确办理国产保健食品终止注册申请工作问题的通知(京药监保化〔2010〕8号) 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督抽验管理的暂行规定》 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北京市保健食品企业标准备案办法(试行)》的通知 北京市保健食品安全监管信用档案管理办法(京药监保化〔2011〕77号) 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化妆品安全监测工作办法》的通知【2018-01-01实施】 上海 关于开展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沪食药安办〔2017〕64号) 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保健食品备案工作的通告(2017年第4号) 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做好本市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衔接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沪食药监食生〔2016〕353号) 关于开展保健食品等三类食品非法添加非法声称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沪食药监处办〔2 016〕112号) 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上海市保健食品生产单位食品安全信用等级评定和分类监管暂行办法》的通知(沪食药监法〔2014〕694号) 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下放部分食品生产许可事项的通知(沪食药监食生〔2014〕4 27号) 关于做好保健食品专营单位告知承诺有关工作的通知(沪食药监食安〔2011〕554号) 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沪食药监协〔2017〕252号) 天津 天津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方案的通知

国内外保健食品法规和监管制度比较研究.pdf

保健品与化妆品 24 2011年8月总第111期 上海食品药品监管情报研究 保健品与化妆品 国内外保健食品法规 和监管制度比较研究 张晋京郭海峰 [摘要] 本文对我国和其他几个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保健食品的定义及范围、保健功能、监管部门及法律法规体系的相关规定进行了概括性描述,并对其保健食品法规和监管制度进行了比较分析。从我国保健食品监管现状出发,本文提出了借鉴国外监管经验的具体建议,希望对我国保健食品的法规和监管有所启示。 [关键词] 保健食品;法规;监管制度 过去的十几年里,国际上在保健食品及其相关理局,同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开展了保健食产品管理方面的法规有很大进展。依据《食品安全品注册工作。2008年,保健食品的卫生监管职能由法》及其实施条例,我国正在制定保健食品的监督卫生部移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9年《食管理法规。比较和研究国内外保健食品法规和监管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进一步明确了食品药品监制度,借鉴国际经验,将有助于完善和改进我国的督管理部门对保健食品实行严格监管。 保健食品法规和监管。(三)法律法规体系 一、我国保健食品的法规和监管为做好保健食品监管工作,卫生部和国家食品 (一)定义药品监督管理局陆续发布了一系列规章规定。1996 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年卫生部制定了《保健食品管理办法》,开展了保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健食品注册审批工作,随后陆续公布了《保健食品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标识规定》、《保健食品通用卫生要求》、《保健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食品功能学评价程序和检验方法》、《卫生部关于危害的食品。规范保健食品技术转让问题的通知》和《卫生部关(二)监管部门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等一系列1995年,《食品卫生法》确定了保健食品的规定。2005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了《保法律地位,卫生部负责保健食品的监督管理。2003 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随后陆续制定了年,保健食品的注册职能移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保健食品现场核查规定》、《营养素补充剂申报 [作者简介] 张晋京: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管司。

上海市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名单

上海市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名单 序号生产单 位 地址 辖 区 卫生许可证号电话生产剂型 1 上海雷允上药 业有限公司一 分厂 闵行区莘朱路1015弄 24号 闵行 沪食证字[2005]第 010001号 34083289 片剂、胶囊剂 (硬)、散剂、 茶剂 2 绿谷(集团)有 限公司营养保 健品厂 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 区牛顿路393号 浦东 沪食证字[2005]第 010002号 50504988- 50801807 片剂、胶囊剂 (硬)、散剂、 颗粒剂 3 上海恒寿堂药 业有限公司 上海市星火开发区奉贤 沪食证字[2005]第 010003号 57504880 64277777 片剂、胶囊剂 (软、硬)、颗 粒剂 4 上海雷允上药 业有限公司二 分厂 丹巴路201号普陀 沪食证字[2006]第 010001号 52811415 52808888 口服液 5 上海鸿儒科技 发展有限公司 上海市松江区洞泾镇 工业区振业路280号 松江 沪食证字[2006]第 010002号 67670477 57675367 片剂 6 光明乳业股份 有限公司乳品 八厂 上海市成山路777号浦东 沪食证字[2006]第 010003号 58834060 益生菌 7 上海交大昂立 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市环城路666号、 上海市松江区施惠路 309号 松江 沪食证字[2006]第 010004号 57833795 57836958 口服液、片剂、 胶囊剂(硬)、 酒类、颗粒剂、 益生菌 8 上海芝源生物 制品有限公司 上海市宝山区江杨南 路702号 宝山 沪食证字[2006]第 010005号 36120483 散剂 9 上海封浜中药 厂 上海曹安路3051号嘉定 沪食证字[2006]第 010006号 59137165 胶囊剂(硬)、 片剂、茶剂 10 上海玉安药业 有限公司 浦东新区高南路17号 地块行南路417号 浦东 沪食证字[2006]第 010007号 58617497 68660616 68660550 胶囊剂(硬)、 颗粒剂 11 上海上庆保健 食品有限公司 上海市嘉定区马陆镇 樊家村 嘉定 沪食证字[2006]第 010008号 59154305 59154307 胶囊剂(软) 12 上海百嘉营养 保健品有限公 司 上海市嘉定区马陆镇 宝安公路2758号 嘉定 沪食证字[2006]第 010009号 69156168 39159045 胶囊剂(硬)、 散剂 13 上海百岁行药 业有限公司 青浦区外青松公路 5800号 青浦 沪食证字[2006]第 010010号 59203990 片剂、胶囊剂 (硬) 14 上海冠生园华 佗酿酒有限公 司 浦东新区陈邵路228号浦东 沪食证字[2006]第 010011号 68729958-204 酒类 15 上海东锦饮品 有限公司 上海市嘉定区曹安路 12号桥金园五路108 嘉定 沪食证字[2006]第 010012号 59135854 胶囊剂(硬)、 饮料

保健食品监管问题调研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8119-54 保健食品监管问题调研报 告(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保健食品监管问题调研报告(完整 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我到xx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作的一年多时间里,接待过两起因自己的亲人服用了假劣保健食品而失去生命投诉者。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两位老人饱含泪水的双眼,是那么的无奈和悲愤。由于我们没有保健食品的监督执法权,又不具备保健食品的检测资质,均移交了给相关部门处理。但这两件事却深深的刺痛和震撼着我,让我感到作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除了要义不容辞地担负起整顿规范药品市场秩序的职责,还要协调组织各方力量,严厉打击假劣保健食品坑害老百姓的各种违法行为,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用药安全。对此我做了相关的调查分析和思考。 一、当前保健食品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曾经同卫生和质监部门的专业同志探讨过保健食品问题,并在工作之余对xx市的保健食品市场做了粗略的调查统计,平均每10种保健食品中,就有三分之一在产品说明、成分、功效和广告宣传中存在问题。在XX年初,中国保健协会历时近10个月,对全国范围内(除港、澳、台外)300多个地区、涉及2025家企业2951种保健食品进行了一次史无前例的大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767种超过总量四分之一的保健食品为假劣产品。那么除了这两千多家企业生产的保健食品,还有多少杂牌、假劣的保健食品充盈着市场呢?当前保健品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品甚至违禁药品。对于服用保健食品的人来说,它所起的保健作用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后才能显现出来。怎样才能使保健食品迅速见效呢?一些不法生产企业在保健食品中擅自添加药品,以求在短时间内取得较好“疗效”。保健食品里添加药品主要出现在减肥、调节血糖以及抗疲劳产品中。所添加的药品也是五花八门,且大多是需

保健食品管理制度

保健食品索证索票制度 文件名称:保健食品索证索票制度编号: 起草人:审阅人:批准人: 起草日期:批准日期:执行日期:版本号: 变更记录:变更原因: 一、保健食品经营企业必须认真审查保健食品供货单位的法定资格、经营范围和质量信誉,考察其履行合同的能力,必要时对其进行现场考察,签订质量保证协议书。协议书应 注明购销双方的质量责任,并明确有效期。 二、保健食品经营企业要做好首营企业和首营品种的审核工作。向首次供货单位索取加盖企业印章的合法证件,每 年核对一次,并及时更新。 三、索取的证件包括:供货企业的保健食品生产或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保健食品注册批准证书》和《产品检验合格证》以及保健食品的包装、标签、说明书样稿。 四、建立合格供货商档案和合格产品的档案。 五、购进保健食品应有合法票据,购进票据应注明生产企业、生产日期、生产批号、有效期、批准文号、数量、单 价等内容。 六、按规定做好购进记录,做到票、帐、货相符,购进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卫生管理制度 文件名称:卫生管理制度编号: 起草人:审阅人:批准人: 起草日期:批准日期:执行日期:版本号: 变更记录:变更原因: 一、企业负责人对营业场所卫生和员工个人卫生负全面责任,并明确各岗位的卫生管理责任。 二、应保持营业场所和仓库的环境整洁、卫生、有序,每天早晚各做一次清洁,无污染物、污染源。 三、货架及陈列的保健食品应保持无灰尘、无污损,柜台洁净明亮,保健食品陈列规范有序。 四、营业场所和仓库环境整洁、地面平整,门窗严密牢固,并有防虫、防鼠设施,无粉尘、污染物。 五、仓库要定期打扫,做到“四无”,即无积水、无垃圾、无烟头、无痰迹,保持环境卫生清洁。 六、保持店堂和库房内外清洁卫生,严禁把生活用品和其他物品带入库房,放入货架。个人生活用品应统一集中存 放于专门位臵,不得放在保健食品货架或柜台中。 七、在岗员工应着装整洁,勤洗澡、勤理发。头发、指甲注意修剪整齐。

保健食品自查报告范文(精选5篇)

保健食品自查报告范文(精选5篇) 保健食品自查报告范文(精选5篇) 时光荏苒,光阴似箭,辛苦的工作已经告一段落,回看这段时间的工作,有惊喜,也存在着问题,是时候认真地做好自查报告了。我们该怎么去写自查报告呢?以下是WTT精心整理的保健食品自查报告范文(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保健食品自查报告1 按照廊坊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经营保健食品的通知要求,本企业对保健食品的经营过程进行了自查,其自查结果如下: 1、从进货来源进行自查,本公司采购部在进行业务洽谈时首先对 供应商及产品的资质进行初审,质管部对供货方资质进行复审,并从各相关网站上进行资质及产品上标注的名称及批准文号的合法性、有效性的确认,确保本企业是从合法渠道购进药品,目前本公司所经营的保健食品均有相应的资质; 2、验收环节:严格按照供货商提供的送货凭证与实货进行相关项 目的核对,确保进货票据完整、有效;本企业的连锁门店统一从总部购进,各店不得自行采购产品;总部及门店购进产品验

收后形成验收记录,且记录要求保存至超过产品有效期一年,但不得少于三年; 3、各店铺销售保健食品的员工,已经按照指定单位每年进行健康 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这项工作由专属部门负责; 4、在产品宣传方面,不存在夸大宣传等不符合要求的宣传材料: 对各连锁门店的宣传材料由专属部门负责审核,对不科学地表示功效的断言和保证等内容禁止宣传; 5、本企业从产品的购进、资质审核、验收、销售及售后及产品流通的各个环节有着完整的质量管理制度,依据质量制度制定各项工作流程来确保质量制度的有效落实;各岗位有明确的岗位职责,各项工作有着明确的标准,我公司对于新制定的及修订的制度不定期进行培训贯彻,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对制度执行不利的给予严肃处理。 总之,通过本次自查,本企业对于保健食品的经营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请相关部门予以监督! 保健食品自查报告2 一、企业概况 本企业位于xx县xx镇x市场首层1、2两卡,营业面积85平方米,本店在硬件方面:包括其布局、柜台、养护等设施设备,都能够达到xx市保健食品零售企业的有关要求。

保健食品监管问题调研报告文档2篇

保健食品监管问题调研报告文档2篇Research Report on health food supervision 编订:JinTai College

保健食品监管问题调研报告文档2篇 小泰温馨提示:调研报告是以研究为目的,根据社会或工作的需要, 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调研计划,即将被动的适应变为有计划的、积极主 动的写作实践,从明确的追求出发,经常深入到社会第一线,不断了 解新情况、新问题,有意识地探索和研究,写出有价值的调研报告。 本文档根据调研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 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 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保健食品监管问题调研报告文档 2、篇章2:县保健食品化妆品风险管理调研报告文档 篇章1:保健食品监管问题调研报告文档 我到xx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作的一年多时间里,接 待过两起因自己的亲人服用了假劣保健食品而失去生命投诉者。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两位老人饱含泪水的双眼,是那么的无奈和悲愤。由于我们没有保健食品的监督执法权,又不具备保健食品的检测资质,均移交了给相关部门处理。但这两件事却深深的刺痛和震撼着我,让我感到作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除了要

义不容辞地担负起整顿规范药品市场秩序的职责,还要协调组织各方力量,严厉打击假劣保健食品坑害老百姓的各种违法行为,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用药安全。对此我做了相关的调查分析和思考。 一、当前保健食品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曾经同卫生和质监部门的专业同志探讨过保健食品问题,并在工作之余对xx市的保健食品市场做了粗略的调查统计,平均每10种保健食品中,就有三分之一在产品说明、成分、功效和广告宣传中存在问题。在XX年初,中国保健协会历时近10个月,对全国范围内(除港、澳、台外)300多个地区、涉及2025家企业2951种保健食品进行了一次史无前例的大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767种超过总量四分之一的保健食品为假劣产品。那么除了这两千多家企业生产的保健食品,还有多少杂牌、假劣的保健食品充盈着市场呢?当前保健品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品甚至违禁药品。对于服用保健食品的人来说,它所起的保健作用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后才能显现出来。怎样才能使保健食品迅速见效呢?一些不法生产企业在保健食品中擅自添加药品,以求在短时间内取得较好“疗效”。保健食品里添加药品主要出现在减肥、调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