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7631区块水井调剖效果分析

合集下载

注水井调剖措施效果预测

注水井调剖措施效果预测

注水井调剖措施效果预测
田锦秀
【期刊名称】《油气田地面工程》
【年(卷),期】2012(031)009
【摘要】在分析影响注水井调剖效果因素的基础上,根据正交设计原则,选择
L16(45)表,将各参数优化组合成不同的方案,建立措施样本库.对调剖措施样板库中16口注水井,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训练出调剖效果与各影响因素间的预测模型.经过19 663次训练后,该模型的误差小于0.001.利用建立的预测模型,对大庆油田采油一厂某开发单元的水井调剖效果进行了预测,在此基础上,优化了措施井位,筛选了2口预测效果较好的油井实施调剖措施.
【总页数】1页(P41)
【作者】田锦秀
【作者单位】大庆油田采油一厂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氮气泡沫调剖在稠油开发中的应用及措施效果预测 [J], 王显;刘梦颖
2.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调剖措施效果预测模型研究 [J], 巫祥阳
3.龙虎泡油田注水井调剖措施评价方法的建立 [J], 杨阳
4.注水井调剖效果预测统计方法研究 [J], 冯其红;陈耀武;郭京来
5.应用试井方法评价注水井调剖措施效果 [J], 郭建国;李新华;刘曰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锦7-16-28块改善开发效果的研究与应用

锦7-16-28块改善开发效果的研究与应用
!1 C i aN w T c n lge n r d cs hn e e h oo isa dP o u t
工 业 技 术
锦 7 1 - 8块 改 善开发 效 果 的研究 与应用 -6 2
王 东梅
( 油辽 河 油 田 分公 司 , 宁 盘锦 14 1 ) 中 辽 2 0 0
3 . 合分 析油层 见水层位 3综 从东 西 向剖 面上 看 , 东部 存在 边底 水 , 该 处油 藏属 于 边底水 油藏 ,因此 按 照一 般规 律 如果 是 油 层水 淹 应该 是 边底 水 内侵 造 成 , 而 边底 水 侵 人 应该 是 由低 向高处 逐 层 水 淹 , 油 井见 水 的特征 应该是 构 造低部 位 的油井 先 见 水。 但是 该处 见水 的油井并 不是 位于 边部 , 而 主要 都集 中在 构 造位置 较高 的西 南部 ,因此 分析 油井 见水 应不 是边 水侵 入造 成 的 。为此 绘制 了含水 率 等 值 图及 回采水 率 等 值 图 , 从 图上 可 以看 出高 含水 井 及 回采水 率高 的 井均 是位 于断层 一 带 ,因此 初步 分析 为 断层 水侵 入 , 了提 高 措施 成 功 率 , 准 出水 层 位 , 为 找 对 该井进 行 了动态 监测 。 对高 含水 生产 的 1— 0 4 3 井进 行 了产 液剖 面测试 ,从 图上 可 以看 出该 井 的主要 出液层 为第 1 4层 1. 1 2米/ 层 相对 产液 为 7 . % , 1 92 8 下部 6 米/ 层 相对 产 液 2 . %。该 井 高含 . 3 7 01 7 水是 由于 上部 油层 出水 ,应 该是 受 断层 的影
关键词 : 油层 ; 井 ; 油 开发 效果
中图 分类 号 : E 3 +3 [ l5 . T 】 1油藏 基本 情况 1 . 质概况 1地 锦 7 1— 8 位 于锦 7 东部 ,开 发 目 —62 块 块 的层 为兴 隆 台油层 , 区块 含 油面 积 02 m , . 地 k 质储 量 8. x 0t 8 7 。该块 油层 西部 较 高 , 5 1 且油 层厚 度大 , 向东部 逐渐 变低 变 薄 , 北 向上南 南 部 油层较 厚 , 向北部 尖灭 变薄 。 层分 布与构 油 造等 值线 相 吻合 ,说 明油 层分 布是 在岩 性 分 布基 础上 受 构造 控制 明显 ,属 于 断层遮 挡 的 岩性 油藏 。 1 . 发简 史 2开

注水井高效测调技术分析及应用

注水井高效测调技术分析及应用

注水井高效测调技术分析及应用注水井是一种将水或其他液体注入地下岩层来增加压力和改变岩层性质的工程措施。

整个注水井系统的效率和调整能力对于油田或煤矿的开采都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注水井的高效性和及时响应,现代技术专家已经开发出了一系列的注水井测调技术。

这些专业技术可以更加准确地测量层位、压力和水的流动状况,从而提高注水井的效率和可靠性。

1. 岩心分析岩心分析是一种用来确定岩石结构、性质和应力状态的技术。

通过解剖一定深度的岩心样品,可以测量岩石的物理和化学属性。

利用这些数据和其他信息,操作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岩石的影响和注水井的性能。

2. 地层声波测井地层声波测井是一种石油勘探和地质调查工具,可以测量声波在地下岩层中的传播速度。

通过测量声波传播速度、反射、干涉和散射等特征,可以得到有关地下构造、压力和温度的信息。

3. 底部流压测井底部流压测井是一种通过井段底部的孔洞来测量水或其他液体的流动速度和压力的技术。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非常准确的水文数据,可以用于监测注水井进出水的情况以及调整注水井的运行状态和性能。

4. 井下泵送测试井下泵送测试是测量注水井总排量、排量分布和注水效率的一种技术。

这种方法利用泵送技术来注入水或其他液体,并记录流量和压力变化。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了解注水井的工作效果和流体动力学性质。

5. 岩石应力测试岩石应力测试是一种测量地下岩石应力的技术,这对于注水井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这种方法利用压缩装置来施加压力对岩石进行测试,并记录变形和应力的变化。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操作者了解注水井的性质和变形情况。

注水井的高效测调技术可以帮助生产者更好地理解地下情况和岩石性质,从而提高注水井的可靠性和性能。

尽管这些专业技术需要专业人员进行实践和操作,但他们可以在注水井生产过程中提供极大的帮助和支持。

肇261区块注水井调剖效果分析

肇261区块注水井调剖效果分析

肇261区块注水井调剖效果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对区块08至09年注水井实施调剖及其连通油井受效情况分析。

得出水井调剖可有效控制油井含水上升速度,减缓注水井层间矛盾,扩大水驱波及体积,提高油田最终采收率,是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稳油控水的一项关键技术;同时在进行调剖时,优选调剖剂类型,可取得更好的调剖效果。

【关键词】调剖吸水剖面吸水指数效果分析1 地质概况肇261区块开发的葡萄花油层为三角洲外前缘沉积,主要沉积砂体为席状砂,共发育葡I1-5五个小层。

平均单井砂岩厚度7.2m,平均有效厚度4.3m,平均渗透率17.1mD,平均孔隙度为20.1%,平均含油饱和度62.7%,储量丰度24.23×104t/km2。

其中葡I2-4三个主力层为席状砂,砂体稳定性较好。

葡I5发育水下分流河道砂、砂坝,砂体规模小,横向稳定性差。

2 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区块经过长期水驱开发后,在注采关系完善的砂体内易形成低效循环带,大部分井以基质水淹为主。

具体表现为采出端综合含水高,油田采出程度低。

2008年8月底,其中肇261中块综合含水率60.5%,采出程度仅为7.6%;肇261东块综合含水率43.0%,而采出程度6.2%。

从注水井吸水剖面看出,吸水不均衡矛盾较为突出,单层突进现象比较严重。

从而造成注水井低效注入,采出井低效采出的被动局面。

针对这类油层,采取常规的水驱调整效果不很理想;采取停注等调整方案往往需要有较多陪停层,而我们的油层层数少,若减少吸水层段,会造成地层压力迅速亏空影响产量;对注水井实施化学调剖可以有效的控制吸水相对较好层段的注水量,提高注水压力,从而达到一些薄差油层的启动压力,使之得到动用,增加有效注水,从而改善油田开发效果。

因此为使油田开发良性循环采取主要工作是进行调剖。

3 调剖效果分析3.1 注水井化学调剖后效果分析08年分别对肇261中块、东块共10口水井实施调剖措施;09年又先后对19口水井进行调剖。

萨中油田注水井化学浅调剖效果评价

萨中油田注水井化学浅调剖效果评价
第 3 卷第 2 ( 0 1 2 技 术纵 横) 0 期 2 1 . )( 0
萨 中油 田注水井化学浅调剖效果评价
左 海峰 大庆油田 采油一厂
摘 要 :注水 并化 学 浅调剖 剂是在 高渗透 层 形成 凝胶 体 以堵 塞 岩石 孔 隙 ,降低 其 渗透 率 ,有
效地控 制 水的锥 进 。 大庆 油 田采 油一厂 应 剖 剂 ,该 调剖
积性 质 、渗 透性 和连通性 。
3 调剖参数 的确定
( )调 剖 剂用 量 的确定 1 。调 剖 剂 用量 用 下列
低 、终 凝 强 度 高 、交 联 时 间 可 调 的新 型 调 剖 剂 配
方 。在 大孑 道 注水 井上使 用新 型调  ̄ T ,可进一 步 L J iJ ? 提高采收 率 0 。
关键 词 :注水井 ;化学 浅调 剖 ;吸 水剖 面 ;调剖 参数 ;效果 评价
d i O3 6 /i n1 0 — 8 62 1 .. 8 o: . 9js . 6 6 9 .0 20 l 9 .s 0 1 4
萨中油 田进入 高含水 期开 发后 ,地下 油水 分布 状 况 日趋 复 杂 ,使得 油 层 的层 问 、层 内矛 盾 D , I ]0 受 地层 固有 的非均 质性 的影 响 ,高渗 透部 位注水 突
注水 井化学 调 剖技术 是大庆 油 田采油 一厂研 制
陪停 、控层较 多井 ;④ 套损井 吸水 不均 匀又 无法分
的科研 项 目 ,在 采 油一 厂应 用 了 10 0 次 ,取 得 层 井 。 4 井 ( )选 井 及选 层 方法 。选 井 及选 层方 法 包 括 : 2 了 良好 的效果 。近 几年在应 用 的过程 中不断 完善 浅
水 15m。 目前 累计 增 油 O2 . , . 0×14 ,降 水 05 o t . X 3

浅7631区块水井调剖效果分析

浅7631区块水井调剖效果分析

浅7631区块水井调剖效果分析摘要:浅7631 区块IV油层组水淹水窜现象严重,高含水现象普遍存在,堵水封窜形势严峻,加上单井层数少,导致提液难度大。

为了实现控水稳油的目标,更好的开发浅7631区块,在多次封堵效果欠佳的基础上,开展了水井整体调剖控水实验,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含水上升、产量递减的趋势,有效提高了该区块的整体开发水平。

关键词:水井调剖封堵控水增油一、区块目前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1.非均质性导致平面矛盾突出,高含水现象突出浅7631区块在投产三年后,非均质性导致主产层水窜现象严重,整体含水激增,含水上升率高达21%,目前的74口油井中含水超过50%的有40口,占总油井数的54.1%,含水大于80%的油井有24口,占总油井数的32.4%,整个区块的综合含水率已由开发初期的5.42%激增到目前的66%,而水淹水窜井仍然以每年12%的速度增加,开发形式不容乐观。

2.潜力层少,调整开发方式难度大且效果差浅7631区块主产层为SIV2、SIV3,一旦主力油层发生水淹,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到接替层,因此层间调整难度大,空间小[1]。

对有测试数据的15口井的吸水剖面进行统计发现,SIV2、SIV3、SIV4相对吸水比例为38%、31%、31%,小层相对吸水比例接近于1:1:1,结合有产液数据的10口油井分析,显示该三个层都已见谁,平均含水71. 5%、77. 2%、68%,含水比例也接近于1:1:1。

因此注水方式调整有很大难度,余地很小,如何控制含水上升速度是摆在油田开发者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2]。

虽然进行过结构和开发方式调整,但是效果不理想,产量递减的形势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该方案效果不理想[3]。

二、水井调剖效果分析2012年在浅7631区块对15口井进行调剖作业,区块日产油量由调剖前的82.4t 下降到6个月后的79.6t,折算年递减为8%,相比调剖前减少了6%,综合含水降低了2.1%,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区块的开发效果。

普通稠油注水开发区块整体调剖决策及效果评价

普通稠油注水开发区块整体调剖决策及效果评价

一 & &
摘 要: 根据古城油田 B 2 15区普通稠油注水开发区块油藏特点 , 综合考虑注水井压降指数和吸水剖 面等参数 , 利用区块整体调剖决策软件进行科学决策, 优选 了调剖井组 , 并根据决策结果开展进行 了 两个井组的调剖措施。实施后 水井吸水剖 面得到改善 , 降低产水量 4 1 ×1 。 降低含水上升率 . 1 0m ,
09 7gc 。 2℃) 5℃ 地 面 原 油 粘 度 为 38 . 53/m ( 0 , 0 4~ 79 a・ 。B 2 块 自 18 0 2mP S 15断 9 7年 开 始 常 规 试 采 以 来 , 历 了常规 降压 、 汽 吞 吐 、 水 开 发 等 三个 阶段 。 经 蒸 注


表 l 试验 区水注入井基础 数据表
6 O
。 ;
O 6

B 24井 15 层位 —
H K Sr o H
40 井 47 —
K o S r H
4 0 井 56
O 1




o Sr





注 : 为有效厚度 , 为孔 隙度, K 为渗透率 , ;o 为剩余油饱 和度 , 。 H m; %; m2 S r
4. ×1 , 16 0t占该小层储量 的 1. , 8 7 占整个 B 2 块 15 总储 量 的 1. 。试 验 区注水 井基 础数据 见表 1 0 0/ 9 6 。 2 调 剖 井组决 策及 调剖 方 案制定
1 1 1 1









由于油层渗透率差异大, 原油粘度高 、 油水 流度 比高等 原因, 致使原油采出程度很低 , 综合含水上升很快 。 为抑制区块含水上升速 度, 提高采收率 , 结合即将

堵水调剖技术应用及效果评价

堵水调剖技术应用及效果评价

堵水调剖技术应用及效果评价舒爽;姚立超;孙皓楠;舒坤【摘要】姬塬油田为超低渗透油田,油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微裂缝发育,注入水很容易沿裂缝窜进,该方向上的采油井易水淹,导致油藏含水上升快,短时间内进入高含水阶段.近年来,采油八厂根据油田开发的需要,引进了注水井调剖的工艺技术,在原有的研究基础上,结合自身储层特点与裂缝水窜特性,制定该区块特征的堵水调剖体系,在定边采油作业区实施注水井阳56-58的堵水调剖作业,达到了良好的控水增油效果.【期刊名称】《化工设计通讯》【年(卷),期】2019(045)004【总页数】2页(P66,90)【关键词】姬塬油田;堵水调剖;微裂缝;凝胶颗粒;体系【作者】舒爽;姚立超;孙皓楠;舒坤【作者单位】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八采油厂,陕西西安710000;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八采油厂,陕西西安710000;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八采油厂,陕西西安710000;中石油吐哈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哈密839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58.31 国内外堵水调剖技术现状我国堵水调剖实验超过50a的历史。

总共经过了堵井单向堵水、水井单井调剖、区块整体调剖、油藏整体治理个阶段的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末又提出了深部调驱技术,在实践中更具有针对性。

该技术是介于注水井调剖和聚合物驱油之间的工艺,既能实现窜流通道的封堵又能部分驱油增产,且投入的成本远低于单纯聚合物驱技术,尤其对非均质油藏在高含水期改善水驱状况和提高采收率有很好的效果。

2 定边作业区堵水调剖技术的应用2.1 措施依据2.1.1 油水井概况阳56-58井为罗27长4+5油藏一口注水井,完钻层位长6,2009年2月20日投注,初期油压7.5MPa,套压7.5MPa,日配注20m3/d,实注20m3/d。

2009年3月25日测吸水剖面显示为尖峰状吸水。

措施前油压8.0MPa,套压6.0MPa,日配注15m3/d,实注15m3/d。

对应采油井阳56-57于2008年8月19日完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7631区块水井调剖效果分析
浅7631区块水井调剖效果分析
摘要:浅7631 区块IV油层组水淹水窜现象严重,高含水现象普遍存在,堵水封窜形势严峻,加上单井层数少,导致提液难度大。

为了实现控水稳油的目标,更好的开发浅7631区块,在多次封堵效果欠佳的基础上,开展了水井整体调剖控水实验,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含水上升、产量递减的趋势,有效提高了该区块的整体开发水平。

关键词:水井调剖封堵控水增油
一、区块目前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非均质性导致平面矛盾突出,高含水现象突出
浅7631区块在投产三年后,非均质性导致主产层水窜现象严重,整体含水激增,含水上升率高达21%,目前的74口油井中含水超过50%的有40口,占总油井数的54.1%,含水大于80%的油井有24口,占总油井数的32.4%,整个区块的综合含水率已由开发初期的5.42%激增到目前的66%,而水淹水窜井仍然以每年12%的速度增加,开发形式不容乐观。

2.潜力层少,调整开发方式难度大且效果差
浅7631区块主产层为SIV2、SIV3,一旦主力油层发生水淹,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到接替层,因此层间调整难度大,空间小[1]。

对有测试数据的15口井的吸水剖面进行统计发现,SIV2、SIV3、SIV4相对吸水比例为38%、31%、31%,小层相对吸水比例接近于1:1:1,结合有产液数据的10口油井分析,显示该三个层都已见谁,平均含水71. 5%、77. 2%、68%,含水比例也接近于1:1:1。

因此注水方式调整有很大难度,余地很小,如何控制含水上升速度是摆在油田开发者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2]。

虽然进行过结构和开发方式调整,但是效果不理想,产量递减的形势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该方案效果不理想[3]。

二、水井调剖效果分析
2012年在浅7631区块对15口井进行调剖作业,区块日产油量
由调剖前的82.4t 下降到6个月后的79.6t,折算年递减为8%,相比调剖前减少了6%,综合含水降低了2.1%,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区块的开发效果。

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平均注水压力上升
保持注水量不变的情况下,系统注水压力由调剖前的12.1 MPa 持续增加到15.6 MPa注水压力明显上升,幅度超过15%,上升值超过3 MPa的井有7口,接近调剖井的50%。

压力上升井分布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K<10 mD的区块压力上升值较大,区域K<10 mD的井有8口,其中有6口井压力上升值超过4 MPa,占总井数的75%,平均值为3.4 MPa;水井对应油井收益方向少的区域压力波动范围较大,区域有5口井,注水压力升高超过3 MPa的井有4口,占总井数的80%,平均为2.7 MPa。

2.部分井组吸水产液剖面得到改善
对有吸水剖面资料的8口水井分析,发现调剖后增加吸水层位2个,不吸水或者低吸水层位增加10%;对有产液剖面资料的6口油井分析,发现产液层位增加3个,调前不产液或者低产液的层位产液增加12.6%,说明调剖后部分井组吸水产液剖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3.部分井组含水升高、产量递减快的趋势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
15个调剖区域调剖前后日产水平变化为:调前日产油66.7t,调后下降到62.7 t,下降4t,比调剖前降低3.8%;综合含水由调剖前的59.6%下降到55.8%,降低了3.8%,分析发现含水越高的井组调剖效果越好。

15个调剖区域中含水超过60%的有6个,占40%,调剖前后对比日产液减少12.6t ,日产油上升0.9t ,含水下降3.8%。

效果如图1所示。

图1 浅7631区块调剖前后产量变化曲线
三、阶段性认识
1.调剖堵水技术可以有效封堵大孔道,改善水流方向,有效改善浅7631区块的水驱效果。

2.调剖效果和井组渗透率有关,渗透性越好,调剖效果越好。

3.调剖效果和井组含水有关,含水超过50%时,调剖效果越佳。

参考文献
[1]王玉普. 大型砂岩油田高效开采技术[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
[2]王莉. 低渗透裂缝性油藏调剖技术及应用[ J] . 小型油气藏, 2006, 11( 2): 39~42.
[3]宋欢,张脊,等. 大庆头台油田开发与建设文集, 2008.
作者简介:谢莹寰(1987-)女,汉,青海湟中人,助理工程师,从事勘探开发技术档案审核、管理工作。

------------最新【精品】范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