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事故赔偿项目和计算标准

合集下载

职工工伤赔偿项目及标准

职工工伤赔偿项目及标准

职工工伤赔偿项目及标准范本1:职工工伤赔偿项目及标准一、工伤鉴定程序及申请材料1. 工伤鉴定程序1.1 事故发生后,职工需要及时向用人单位报告,并由单位办理报案手续;1.2 职工应将事故情况书面报告给所在领域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或者工伤鉴定机构;1.3 工伤鉴定机构将安排医生对职工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并打印工伤鉴定报告。

2. 申请工伤鉴定材料2.1 职工身.分.挣明文件及工资银行卡复印件;2.2 事故发生的详细情况描述及证明材料;2.3 医院出具的伤情诊断书及医疗费用清单;2.4 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二、工伤赔偿项目及标准1. 伤残赔偿金1.1 伤残程度评定:根据职工的伤残程度,按照一定的比例确定赔偿金数额;1.2 伤残赔偿金计算公式:伤残赔偿金 = 月工资 × 伤残等级系数 × 残疾津贴期数;1.3 伤残等级系数表:详细列出不同伤残等级对应的系数。

2. 医疗费用2.1 工伤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包括住院医疗、手术费用、药品费用等;2.2 工伤医疗费用报销比例:根据国家规定的比例进行费用报销;2.3 工伤医疗费用报销流程:职工将医疗费用清单提交给单位,由单位办理费用报销手续。

3. 丧葬费3.1 丧葬费标准: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赋予一定数额的丧葬费用赔偿;3.2 丧葬费支付条件:职工的亲属对职工去世具有合法继承权,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4. 直接经济损失补偿4.1 直接经济损失补偿范围:包括因工伤导致的职工工资减少、工作时间减少等;4.2 直接经济损失补偿计算方法:根据职工实际损失的金额进行计算。

5. 护理费5.1 护理费标准:按照国家规定的护理费标准进行赔偿;5.2 护理费支付条件:职工损伤后需要他人护理,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6. 一次性伤残津贴金6.1 一次性伤残津贴金标准:根据伤残等级确定的津贴金数额;6.2 一次性伤残津贴金支付条件:职工达到一定的伤残等级,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三、附件1. 工伤鉴定报告2. 医疗费用清单3. 事故情况报告4. 伤残等级系数表5. 丧葬费相关证明材料6. 一次性伤残津贴金相关证明材料四、法律名词及注释1. 工伤:指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因工作原因受到的人身伤害或者患职业病。

工伤赔偿标准是多少

工伤赔偿标准是多少

工伤赔偿标准是多少工伤赔偿标准是多少一、引言工伤赔偿标准是指根据法律规定,用于衡量工伤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所应支付的赔偿金额。

本文旨在详细介绍工伤赔偿标准的相关内容,包括各项赔偿项目及其计算公式,以及特殊情况下的处理方式。

二、工伤赔偿标准分类1. 一次性工伤赔偿金1.1. 丧失劳动能力赔偿金1.2. 纯粹精神损害抚慰金1.3. 伤残津贴1.4. 护理费1.5. 交通费1.6. 住院伙食补助费2. 医疗费用2.1. 住院治疗费用2.2. 门诊治疗费用2.3. 康复治疗费用3. 因工致残人员生活补贴标准3.1 残疾津贴3.2 伤残人员生活自理能力补贴3.3 家庭抚养补助费4. 工亡抚恤金4.1 员工死亡抚恤金4.2 孤儿基本生活费4.3 丧葬费4.4 安置费三、工伤赔偿标准的计算方法1. 一次性工伤赔偿金计算方法1.1. 丧失劳动能力赔偿金计算 1.2. 纯粹精神损害抚慰金计算 1.3. 伤残津贴计算1.4. 护理费计算1.5. 交通费计算1.6. 住院伙食补助费计算2. 医疗费用的报销方式及计算方法2.1. 住院治疗费用报销2.2. 门诊治疗费用报销2.3. 康复治疗费用报销3. 因工致残人员生活补贴标准及计算方法 3.1 残疾津贴计算3.2 伤残人员生活自理能力补贴计算3.3 家庭抚养补助费计算4. 工亡抚恤金的计算方法4.1 员工死亡抚恤金计算4.2 孤儿基本生活费计算4.3 丧葬费计算4.4 安置费计算四、特殊情况下的工伤赔偿标准处理1. 合并赔偿2. 职业病赔偿3. 职业性创伤赔偿五、附件根据本文所涉及的内容,附件如下:1. 一次性工伤赔偿金计算表格2. 医疗费用报销表格3. 因工致残人员生活补贴标准表格4. 工亡抚恤金计算表格六、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其注释:1. 劳动能力:指劳动者具备并能够发挥的生理和智力品质,包括身体素质、技能、知识水平等。

2. 纯粹精神损害:指工伤事故导致的员工心理健康受到损害,无伤残或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

工伤赔偿各个项目的标准及计算公式

工伤赔偿各个项目的标准及计算公式

工伤赔偿各个项目的标准及计算公式工伤赔偿是为了保障受到工伤事故伤害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而设立的一种制度。

根据劳动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工伤赔偿包括医疗费、伤残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等多个项目。

本文将详细介绍各个项目的标准及计算公式,以供参考。

一、医疗费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工伤医疗费用的支付标准为实际发生的医疗费用,不准确说,是报销所有治疗、手术、住院等与工伤有关的医疗费用。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工伤医疗费用 = 实际发生的医疗费用其中,实际发生的医疗费用指的是受伤职工在医疗期间所支付的与工伤有关的所有医疗费用,包括治疗费、药费、检查费等。

二、伤残赔偿金伤残赔偿金是对工伤造成的永久残疾进行补偿的一项赔偿标准。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伤残赔偿金的计算公式如下:伤残赔偿金 = 赔偿基数 ×伤残等级 ×赔偿比例其中,赔偿基数是根据职工的工资、福利待遇等决定的,伤残等级是根据职工的伤残情况进行评定的,赔偿比例是根据伤残等级确定的。

对于伤残等级的评定,各地可能会有不同的标准,一般采用残疾程度鉴定标准,将伤残分为一级至十级。

赔偿比例一般根据伤残等级确定,一级残疾对应的赔偿比例最高,随着伤残等级的提高,赔偿比例逐渐降低。

三、死亡赔偿金当工伤事故导致劳动者死亡时,应该支付死亡赔偿金。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死亡赔偿金的计算公式如下:死亡赔偿金 = 赔偿基数 ×赔偿比例赔偿基数和赔偿比例的确定与伤残赔偿金类似,根据劳动者的工资、福利待遇等确定赔偿基数,赔偿比例根据受益人的身份和与劳动者的关系进行确定。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工伤的认定和赔偿标准,具体的规定可能会因地区和法律法规而有所不同。

在实际操作中,应该根据当地的具体政策和标准进行申请和赔偿。

总结:工伤赔偿各个项目的标准及计算公式较为复杂,涉及到工伤医疗费、伤残赔偿金和死亡赔偿金等多个方面。

在实际操作中,应该注意了解当地的具体政策和标准,以确保受到工伤的劳动者能够获得合理的赔偿和补偿。

云南省2024工伤赔偿标准分解

云南省2024工伤赔偿标准分解

云南省2024年工伤赔偿项目及计算标准一、工伤未死亡的情形(一).医疗费:医疗费赔偿金额=诊疗金额+药品金额+住院服务金额。

1.注:除紧急状况外,职工应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且各项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书目、工伤保险药品书目、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条例三十条)。

2.用人单位没有参与工伤保险的,不是必需到签有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治疗。

(二).伙食补助费:伙食补助费赔偿金额=本单位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元/人/天)*人数*天数(条例三十条)。

1.标准依据各工伤保险统筹地区人民政府规定。

(三).交通食宿费:交通食宿费=交通费+食宿费+伙食费=职工因公出差交通费用标准*来回次数+职工因工出差住宿标准*天数+职工因工出差伙食标准*天数。

1.注:此项赔偿前提是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在统筹地区就医则不存在此项赔偿(条例三十条)。

2.标准依据各工伤保险统筹地区人民政府规定(四).协助器具费:协助器具费赔偿金额=一般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器具数量。

(条例三十二条)1.要求:因日常生活或者就业须要,经劳动实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安装假肢、矫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轮椅等协助器具。

2.标准:各省、直辖市工伤协助器具限额标准。

3.农夫工一次性支付协助器具费:协助器具费=(75-领取一次性待遇时的年龄)÷协助器具运用周期×初次配置协助器具标准(《云南省农夫工工伤保险暂行方法》第十五条)。

(五).护理费:1.(1)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护理费=单位所在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50%;(2)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护理费=单位所在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40%;(3)生活部分不能自理:护理费=单位所在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0%。

2.注:该项赔偿自工伤已经评定伤残等级并经劳动实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须要生活护理时起先至复原自理实力时止(条例三十四条),工伤职工按月享受。

3.停工留薪期内须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工伤计算公式和方法

工伤计算公式和方法

工伤计算公式和方法工伤是指在工作过程中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而导致的身体损害。

对于工伤的计算,需要根据一定的公式和方法进行评估和赔偿。

本文将就工伤的计算公式和方法进行详细的介绍,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工伤的赔偿标准和程序。

一、工伤计算公式。

工伤的计算公式主要是根据受伤程度进行评估,一般可以采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工伤赔偿金=基本工资×伤残等级系数×伤残赔偿金计算基数。

其中,基本工资是指受伤员工在事故发生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伤残等级系数是根据受伤程度进行评定的,伤残赔偿金计算基数是根据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确定的。

二、工伤计算方法。

1. 确定基本工资。

基本工资是工伤计算的重要依据,一般是指受伤员工在事故发生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

如果员工在事故前12个月内有工资变动,应取最后一个月的工资作为基本工资。

如果员工在事故前12个月内有无工资或者工资不稳定的情况,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 确定伤残等级系数。

伤残等级系数是根据受伤程度进行评定的,一般分为1-10级,等级越高表示受伤程度越严重。

伤残等级系数一般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进行评定,根据受伤员工的伤残程度进行确定。

3. 确定伤残赔偿金计算基数。

伤残赔偿金计算基数是根据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确定的,一般是根据受伤员工的基本工资和伤残等级系数进行计算得出的。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不同的伤残等级系数对应不同的赔偿金计算基数。

4. 计算工伤赔偿金。

根据上述公式和方法,可以计算出受伤员工的工伤赔偿金。

具体计算方法为,基本工资×伤残等级系数×伤残赔偿金计算基数,得出的结果即为受伤员工的工伤赔偿金。

三、工伤计算实例。

为了更好地理解工伤的计算方法,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来进行说明。

假设某员工在工作中受伤,事故发生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为5000元,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评定,伤残等级系数为7级,根据国家规定的标准,伤残赔偿金计算基数为2000元。

职工工伤赔偿项目及标准

职工工伤赔偿项目及标准

职工工伤赔偿项目及标准职工工伤赔偿项目及标准⒈项目一:医疗费用赔偿⑴医疗费用赔偿标准:根据《劳动法》和相关政策规定,工伤员工发生工伤事故后的医疗费用由企业承担。

医疗费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项目:●住院费用:按规定标准进行赔偿。

●手术费用:按医院实际收费标准支付。

●药品费用:按国家统一定价进行赔偿。

●检查费用:按实际发生的费用进行赔偿。

●康复费用:按康复治疗项目和费用进行赔偿。

⑵报销要求:●工伤员工应持有相关的医疗费用票据和报销凭证,如诊断证明、医院发票、检查报告等。

●报销申请应在工伤发生后的三个工作日内提交给人力资源部。

●人力资源部会对报销申请进行审核,并按规定时间内进行赔偿。

⒉项目二:一次性工伤补助金⑴一次性工伤补助金标准:根据《劳动法》和相关政策规定,一次性工伤补助金按照工伤程度和职工工资基数进行计算。

●轻伤:赔偿比例为工资基数的30%,最高不超过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的10倍。

●重伤:赔偿比例为工资基数的50%,最高不超过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的20倍。

●特重伤:赔偿比例为工资基数的70%,最高不超过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的30倍。

⑵申请流程:●工伤员工应持有相关证明材料,如工伤鉴定书、发放补助金的通知书等。

●申请人应在工伤发生后的15个工作日内向人力资源部提交申请材料。

●人力资源部会核对材料并进行补助金的发放。

⒊项目三:伤残津贴⑴伤残津贴标准:根据《劳动法》和相关政策规定,伤残津贴按照伤残程度和职工工资基数进行计算。

●一级伤残:赔偿比例为工资基数的30%。

●二级伤残:赔偿比例为工资基数的40%。

●三级伤残:赔偿比例为工资基数的50%。

●四级伤残:赔偿比例为工资基数的60%。

●五级伤残:赔偿比例为工资基数的70%。

⑵申请要求:●工伤员工应持有相关证明材料,如工伤鉴定书、医疗证明等。

●申请人应在工伤事故发生后的30个工作日内向人力资源部提交申请材料。

●人力资源部会核对材料并进行伤残津贴的发放。

⒋项目四:丧葬费根据《劳动法》和相关政策规定,工伤员工发生工伤事故导致死亡的,企业应负责支付丧葬费用。

工伤事故赔偿项目和计算标准和具体办法

工伤事故赔偿项目和计算标准和具体办法

工伤事故赔偿项目和计算标准第一部分:工伤事故具体赔偿项目(伤残)一、医疗费医疗费赔偿金额=诊疗金额+药品金额+住院服务金额上述金额的计算依据是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

二、伤者住院期间伙食补助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赔偿金额=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元/人/天)*70%*天数三、生活护理费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生活护理的,生活护理费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个不同等级支付,其标准分别为省内规定的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40%、30%。

可根据省内规定适时调整。

四、辅助器具费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工伤职工配置辅助器具所需费用。

五、工伤期间工资(从受伤之日至伤残鉴定日止)工伤期间工资=受伤之日至伤残鉴定之日止的工资福利收入该期间最长不超过12个月。

六、交通食宿费指到省外医院就医,所支出的交通、食宿费用。

七、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指按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评定的伤残等级,应当按照规定一次性支付给工伤职工的伤残补助费用。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赔偿金额=本人月工资*按伤残等级确定的月数(最多24个月,最少6个月)八、伤残津贴指工伤职工因工致残,并被评定为一至四级伤残,与单位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的;被评定为五、六级伤残,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本来应当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伤,但出于某种原因难以安排,而按月支付给工伤职工的津贴。

九、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指工伤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六级伤残,经职工本人提出,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工伤职工被鉴定为七至十级伤残,经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者合同期满,终止劳动合同,而一次性支付给职工的工伤医疗费用。

即只有在终结劳动关系时才能享受,其具体标准由省内规定。

十、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指对于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伤残程度五级至六级的工伤职工自愿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的,以及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的工伤职工在劳动合同期满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为帮助工伤职工再次就业一次性发给的补助金,以弥补工伤职工在今后的求职就业中与非工伤人员相比存在一定困难而给本人造成的一定损失。

工伤赔偿项目及其标准一览表

工伤赔偿项目及其标准一览表

工伤赔偿项目及其标准一览表工伤赔偿项目及其标准一览表1·\t医疗费用赔偿项目及标准1·1\t住院医疗费用赔偿标准:根据医院提供的住院费用明细表,按照社会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规定进行报销,包括床位费、手术费、药品费等。

1·2\t门诊医疗费用赔偿标准:根据医院提供的门诊费用明细表,按照社会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规定进行报销,包括挂号费、诊察费、药品费等。

1·3\t康复费用赔偿标准:根据康复医院提供的费用明细表,按照康复治疗方案进行报销,包括理疗费、康复设备费等。

2·\t伤残评定费用赔偿项目及标准2·1\t伤残津贴标准:根据工伤职工的伤残程度、工资以及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等因素计算,按照有关法规规定进行赔偿。

2·2\t辅助器具费用赔偿标准:根据医院提供的辅助器具费用明细表,按照医保政策规定进行报销,包括轮椅、助听器等。

2·3\t交通误工费用赔偿标准:根据工伤职工的工资以及工伤期间实际损失计算,按照有关法规规定进行赔偿。

3·\t生活费用赔偿项目及标准3·1\t丧葬费用赔偿标准:根据工伤职工的丧葬费用实际支出计算,按照有关法规规定进行赔偿。

3·2\t伤残人生活护理费用赔偿标准:根据工伤职工的伤残程度、实际生活护理费用计算,按照有关法规规定进行赔偿。

3·3\t工亡职工配偶生活费用赔偿标准:根据工亡职工的工资以及生活费用实际支出计算,按照有关法规规定进行赔偿。

附件:1·\t住院费用明细表样本2·\t门诊费用明细表样本3·\t康复费用明细表样本4·\t辅助器具费用明细表样本法律名词及注释:1·\t工伤赔偿:根据劳动法和工伤保险法规定,用以赔偿工伤职工在工作中因意外事故或职业病导致的损失的一种制度。

2·\t伤残评定:根据医学评估和职工伤残程度评定规定,评估工伤职工的身体和精神残疾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伤事故赔偿项目和计算标准
第一部分:工伤事故具体赔偿项目(伤残)
一、医疗费
医疗费赔偿金额=诊疗金额+药品金额+住院服务金额
上述金额的计算依据是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

二、伤者住院期间伙食补助费
住院伙食补助费赔偿金额=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元/人/天)*70%*天数
三、生活护理费
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生活护理的,生活护理费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个不同等级支付,其标准分别为省内规定的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40%、30%。

可根据省内规定适时调整。

四、辅助器具费
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工伤职工配置辅助器具所需费用。

五、工伤期间工资(从受伤之日至伤残鉴定日止)
工伤期间工资=受伤之日至伤残鉴定之日止的工资福利收入
该期间最长不超过12个月。

六、交通食宿费
指到省外医院就医,所支出的交通、食宿费用。

七、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指按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评定的伤残等级,应当按照规定一次性支付给工伤职工的伤残补助费用。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赔偿金额=本人月工资*按伤残等级确定的月数(最多24个月,最少6个月)
八、伤残津贴
指工伤职工因工致残,并被评定为一至四级伤残,与单位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的;被评定为五、六级伤残,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本来应当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伤,但出于某种原因难以安排,而按月支付给工伤职工的津贴。

九、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指工伤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六级伤残,经职工本人提出,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工伤职工被鉴定为七至十级伤残,经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者合同期满,终止劳动合同,而一次性支付给职工的工伤医疗费
用。

即只有在终结劳动关系时才能享受,其具体标准由省内规定。

十、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指对于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伤残程度五级至六级的工伤职工自愿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的,以及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的工伤职工在劳动合同期满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为帮助工伤职工再次就业一次性发给的补助金,以弥补工伤职工在今后的求职就业中与非工伤人员相比存在一定困难而给本人造成的一定损失。

具体标准由省内规定。

附1:《工伤保险条例》相关条文
第三十三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4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2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0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

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三)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第三十四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五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4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

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60%,并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

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第三十五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2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0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8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6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第二部分:工伤事故具体赔偿项目(死亡)
一、丧葬补助金
指因职工因工死亡、伤残职工停工留薪期内因工致死的、一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支付给其直系亲属的丧葬费用补助。

丧葬补助金赔偿金额=省内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6
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指职工因工死亡的情况下,按照规定的标准,对其直系亲属支付的一次性赔偿。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省内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48-60个月)
三、供养亲属抚恤金
指职工因工死亡、伤残职工停工留薪期间因工致死的、一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放给该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的维持基本生活费用的补偿。

(一)配偶如配偶依靠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并且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者工亡职工配偶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

赔偿金额=工亡职工本人工资*40%
(二)其他亲属指工亡职工亲属中除配偶之外的子女、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兄弟姐妹等人。

条件是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重要生活来源;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工亡职工子女未满18周岁的。

工亡职工父母均已死亡,其祖父、外祖父年满60周岁,祖父母、外祖父母年满55周岁的;工亡职工子女已经死亡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其孙子女、外孙子女未满18周岁的;工亡职工父母均已死亡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其兄弟姐妹未满18周岁的。

赔偿金额=工亡职工本人工资*30%
(三)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即如果工亡职工的配偶为孤寡老人,则其每月可获得的供养亲属抚恤金为职工工资的50%;
如果工亡职工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等
为孤寡老人,或者其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兄弟姐妹等为孤儿,则他们每人每月可获得的供养亲属抚恤金为职工工资的40%。

但是,如果工亡职工有多个亲属皆有资格申请供养亲属抚恤金,则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