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第一单元单元检测试卷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5题,共10分。
1.选择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2分)A.禁锢.(gù) 诘.责(jí) 文绉.绉(zhōu) 眼翳.(yì)B.胡髭.(zì) 黝.黑(yǒu) 一绺.绺(lǚ ) 颔.首(hàn)C.解剖.(pōu) 畸.形(qí) 诱.惑(yòu) 摹.画(mó)D.滞.留(zhì) 粲.然(càn) 庶.祖母(shù) 脊.背(jǐ)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 张北北的动人事迹,经过老师的大肆渲染....,成了校园里的热门话题。
B. 置身于美丽的大自然中,和煦的春风扑面而来,他感到心旷神怡....。
C. 贝多芬以他的严谨、雍容、博大,使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D. 我们必须正确看待自己,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妄自尊大。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2分)A.能否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B.学校新的领导班子健全并建立了一整套班级管理制度。
C.这次会议规定每一位发言者的发言时间最多不能超过30分钟。
D.湛江的亚热带城市风光迷人,还有那丰富味美的海鲜也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4.将①——④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最动人的是秋林映着落日。
,而情愿把奔放的情感凝结。
①让你想流几行感怀身世之泪②却又被那逐渐淡去的酡红所慑住③晚风带着清澈的凉意,随着暮色浸染,那是一种十分艳丽的凄楚之美④那酡红如醉,衬托着天边加深的暮色A ③④①②B ④③①②C ④①③②D ③①②④5.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藤野先生》是鲁迅会议晚年生活的散文。
全文重点叙述与藤野先生的交往,追述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洋溢着爱国主义感情。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检测卷总分:14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姓名:班级:得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1、古诗文默写。
(7分)(1)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无为在歧路,。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 ,端居耻圣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4)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点明送别之地和游人将去之地,描写景物为离别创设环境氛围的诗句是:,。
(5)登临岳阳楼,俯瞰洞庭湖,你能领略到洞庭湖的壮阔气势,正如《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所说“, ”。
2、根据语境作答。
(7分)春天,一个yùn yù( )新生命的季节,一个生机勃勃的季节,一切都变得那么huóyuè( ): 冰雪早已销声匿迹,小草探出了头,开始A( );蝴蝶扑打着翅膀,翩然起飞;花朵伸着懒腰,准备在温暖的阳光下B( )开放……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1)根据拼音在括号内填写正确的词语。
(2分)(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A、B处。
(2分) 萌发萌生次第轮次(3)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3分)3、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大力普及科学知识,有利于培养群众的科学精神, ;有利于教育人民掌握科学方法, ;有利于增强全民族的创新意识,;也有利于人民群众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①提高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②形成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风格③激发群众中蕴藏的巨大智慧和创造力A.①③②B.②①③C.②③①D.①②③4、下列关于文学和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阿西莫夫是美国著名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代表作品有《基地》《新疆域》。
B. 在中国传统习俗中,农历正月初一称为“元日”,清明前三天称为“寒食”,农历九月初九称为“重阳”。
C. “更”,古代夜间计时单位,一更在戊时,称人丁,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
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
最新【部编人教版】初二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4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孕.育(yùn)褶.皱(zhě)农谚.(yàn)哺.乳动物(fǔ)B.瑕.疵(xiá) 譬.如(pì) 和煦.(xù) 相差.无几(chā)C.缄.默(xián) 劫.难(jié) 雾霭.(ǎi) 草长.莺飞(zhǎng)D.潮.汐(cháo) 羹匙.(shí) 繁衍.(yǎn) 风雪载.途(zài)2.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在世界杯羽毛球女子双打决赛中,中国队的两位姑娘配合得天衣无缝....,获得冠军。
B.南宁六月的天气周而复始....:有时骄阳似火,热浪扑人;有时乌云密布,暴雨浇城。
C.邓稼先作为一个在国内外崭露头角的优秀物理学家,在公开场合便销声匿迹....了。
D.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3.下列句中加点的“暖”与例句中的“暖”含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暖.心交警为车祸受伤者撑伞,感动山城。
A.“天气寒冷,带个热水袋暖.一暖.手吧。
”妈妈对正要出门的我说。
B.百花村社区举行包粽子比赛,为“情系端午”活动暖.场。
C.重庆90后暖.男手绘漫画,教父亲使用银行查询系统。
D.今年五月,汽车市场回暖.明显,呈良好的发展态势。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一个人工作能力的高低,不在于他掌握了多少知识,关键看他做出突出的成绩。
B.当野生动物被杀殆尽,使得人类就像是最后一块多米诺骨牌,接着倒下的就是自己。
C.有些科学家认为,转基因大米富含维生素A,可以有效改善发展中国家人们营养不良。
D.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将惠及沿线国家,促进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
5.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单元测试题及答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11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2分)A.凫水(fú)潺潺(chán)磅礴(páng)脑畔(pàn)B.归省(shěng)瞳仁(tóng)脸颊(jiá)恣意(zì)C.怠慢(dài)羁绊(jī)糜子(mí)挑衅(xùn)D.撺掇(chuān)晦暗(huì)挑剔(ti)斡旋(wò)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弥散静穆惊心动魄穿红戴绿B.皎洁恬净叹为观止荣华富贵C.纠葛褪色戛然而止故名思义D.思幕行辈一马当先大彻大悟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无误的一句是()(2分)A.此次南太平洋台风登陆,福建省首当其冲。
B.进入七月份,温度持续升高,天气真是炙手可热啊。
C.老李参加聚会迟到了整整两个小时,他的老朋友们觉得相见恨晚。
D.王老汉又给自己的养牛场购进了300头牛,种类齐全,真可谓汗牛充栋。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只要经过不懈的努力,才会收获精彩的人生。
B.济南交警董相勇捐肝救妻,谱写了夫妻二人在困境中相濡以沫。
C.考场上沉着、镇静,是能否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
D.一本好书可以给你带来许多教益,甚至可以影响你的一生。
5.仿照画线句再补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3分)啊,雨,我爱恋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力,,。
二、名著阅读(5分)6.(2017.江苏淮安中考)阅读下面文字,回答相关问题。
大家认为这种改革不但对于身体健康有益,同时,对表达思想更加简练也有好处。
因为大家都很清楚,我们说出一个词来多多少少都会侵蚀肺部,结果也就缩短了我们的寿命。
……这种发明还有一大好处:它可以作为一切文明国家都可以通晓的共同语言,因为各国的货物、器具大体相同或者类似,所以它们的用途就很容易了解。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第三单元测试卷分值120分)一、积累与运用。
(2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豁然开朗(huò)。
B.XXX(shū)。
C.卷端(juàn)。
D.寤寐(wù)。
XXX(yí)。
翕忽(xī)。
壬戌(rén)。
溯洄(sù)。
邑人(yì)。
参差(cī)。
缤纷(bīn)。
佁然(yí)。
XXX(xiào)糁之(sǎn)。
为坻(chí)。
荇菜(xìng)。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掌握自然规律以前,人们往往认为沙漠里有魔鬼在作怪;但是掌握了科学知识以后,人们便可以把这种光怪陆离的现象解释清楚。
B.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涌现了许多为救国而不顾个人生死的英雄,他们的行为可歌可泣,令人钦佩!C.连云港地理区位非常重要是毋庸置疑的。
她是我国沟通东西、连接南北的一个重要战略枢纽,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将发挥巨大作用。
D.由于山体滑坡,奔赴汶川抗震救灾的队员往往突然会走投无路,但他们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及时赶到目的地,开展救援工作。
3.下列句子的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3分)A.武陵人/捕鱼为业。
B.问/今是何世。
C.似与/游者/相乐。
D.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4.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桃花源是一个与当时生活现实相对立的真实存在的社会,这里的生活使作者很是向往。
B.XXX参与改革失败后被贬,心中愤懑不平,寄情山水是为了摆脱这种心情,但欢乐仍然是感情的主调。
C.《核舟记》是按照空间顺序介绍的,先整体后局部。
D.《关雎》是《诗经》的第二首,选自《诗经·周南》。
5.古诗文默写。
(8分)1)《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语句是:“民人足食”、“物无妨者”。
2)《小石潭记》中写出小石潭源头悠远、两岸弯曲的语句是:“溪涧纡曲,XXX相间”。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归省.(xǐnɡ) 行辈幽悄.寂静(qiāo) 积极涌跃B.家眷.(juàn) 亢奋一马当.先(dānɡ) 惊心动魄C.助兴.(xīnɡ) 撺掇戛.然而止(jiá) 兴高彩烈D.纠葛.(ɡě) 吁气情不自禁.(jīn) 大切大悟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对待学习,我们应该有一丝不苟的态度,对任何细小的问题都要吹毛求疵....。
B.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实施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叹为观止....。
C.教学中,老师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洗耳恭听....。
D.当优美的旋律戛然而止....时,整个端午节晚会现场出奇地寂静,人们沉浸在无尽的回味中。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近几年,“打虎上无禁区,拍蝇下无死角”的反腐举措,极大地提高了老百姓对未来的期许,增强了老百姓对国家的自信。
B.通过学校教育弘扬传统文化,对于奠定和谐社会基础,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C.阳光小学“打造阳光课堂,实施阳光教育”的系列活动深得全社会的肯定与好评。
D.思维对于作文审题来说无比重要,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审清材料是能否打开作文视野之窗很关键的一步。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①聪明的犹太人有一句名言:借别人的鞋子比打赤脚跑得快。
②因为他们懂得: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仅靠自己的单打独斗,也许自食其力不成问题,但若想获得突破性的发展,恐怕就力不从心了。
③怎样才能利用有涯的人生岁月,在无疆的事业中纵横驰骋成为英雄呢?④他们在世界多个领域一直都是领跑者,占尽了先机和风流。
⑤人生有涯,事业无疆。
⑥所以,唯有善借者,才能从平凡走向卓越,从贫穷走向富贵,从卑微走向伟大。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芳草鲜美(xiān)此中人语云(yǔ)为嵁为岩(kān)B.无人问津(jūn)陶后鲜有闻(xiān)卷石底(quán)C.为宫室(wéi)八分有奇(qí)可爱者甚蕃(fán)D.俶尔远逝(chù)窈窕淑女(tiǎo)参差荇菜(xìng)【答案】D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神情与苏、黄不属B.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D.寻病终寻向所志【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的一词多义。
要注意平时区别记忆。
做此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
“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
A.类/相同;B.都是句末语气助词;C.特殊的/零数;D.随即,不久/寻找。
故选B。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诎右臂支船B.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C.左手倚一衡木D.舟尾横卧一楫【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文中的通假字的积累与识记。
要确定通假字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
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通假字的意思。
A.“诎”,通“屈”;B.“有”通“又”;C.“衡”,通“横”;D.没有通假字。
4.名句积累。
(1)《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源奇特优美的自然景物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青青子衿,___________。
(《诗经.子衿》)(3)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化用“临渊羡鱼”这一典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出千山万水也不能阻隔朋友间的真情。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检测题(全册,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检测题(全册,含答案)第一单元检测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7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A.撺.掇(cuàn)凫.水(fú)家眷.(juàn)皎.洁(jiǎo)B.嘱.咐(zhǔ) 糜.子(méi) 脑畔.(pàn) 屹.立(qì)C.羁.绊(jī) 冗.杂(rǒng) 亢.奋(kàng) 晦.暗(huì)D.斡.旋(ɡuǎn) 褪.色(tuì) 争讼.(sònɡ) 怅惘.(wǎnɡ)【点拨】A项“撺”应读cuān;B项“屹”应读yì;D项“斡”应读wò。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D )(3分)A.欺侮照例油馍登时茂腾腾B.怠慢领域瞳仁静穆闹嚷嚷C.震撼恬静思慕宽慰马前卒D.辐射缭原踊跃偏僻羊羔羔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3分)A.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实施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叹为观止....,防不胜防。
B.国庆节期间,广场上张灯结彩....,好不热闹。
C.正当我听得陶醉的时候,那美妙的音乐戛.然而止...。
D.从那个时候起到现在已经过了这么多年,在此期间我对人情世故....知道了不少。
4.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B )(3分)A.姑苏城与金鸡湖,是苏州的双面绣:一面是古老的斑斓,一面是现代的辉煌!B.钱理群的新书名为《鲁迅作品细读》,这本书对鲁迅的33篇作品“小说、散文、散文诗和杂文”进行了文本细读。
C.2017年11月22日上午,解放军轰6、运8、图154、伊尔78、苏30等各型机多架,从巴士海峡飞往西太平洋,从事远海长航训练。
D.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
【点拨】B项将引号改为括号。
5.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B )(3分)A.“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气势恢宏的诗句形象地概括出了桥的功能与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第一单元单元检测试卷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5题,共10分。
1.选择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2分)A.禁锢.(gù) 诘.责(jí) 文绉.绉(zhōu) 眼翳.(yì)B.胡髭.(zì) 黝.黑(yǒu) 一绺.绺(lǚ ) 颔.首(hàn)C.解剖.(pōu) 畸.形(qí) 诱.惑(yòu) 摹.画(mó)D.滞.留(zhì) 粲.然(càn) 庶.祖母(shù) 脊.背(jǐ)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 张北北的动人事迹,经过老师的大肆渲染....,成了校园里的热门话题。
B. 置身于美丽的大自然中,和煦的春风扑面而来,他感到心旷神怡....。
C. 贝多芬以他的严谨、雍容、博大,使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D. 我们必须正确看待自己,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妄自尊大。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2分)A.能否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B.学校新的领导班子健全并建立了一整套班级管理制度。
C.这次会议规定每一位发言者的发言时间最多不能超过30分钟。
D.湛江的亚热带城市风光迷人,还有那丰富味美的海鲜也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4.将①——④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最动人的是秋林映着落日。
,而情愿把奔放的情感凝结。
①让你想流几行感怀身世之泪②却又被那逐渐淡去的酡红所慑住③晚风带着清澈的凉意,随着暮色浸染,那是一种十分艳丽的凄楚之美④那酡红如醉,衬托着天边加深的暮色A ③④①②B ④③①②C ④①③②D ③①②④5.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藤野先生》是鲁迅会议晚年生活的散文。
全文重点叙述与藤野先生的交往,追述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洋溢着爱国主义感情。
B.“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义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这句话采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
C.“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这是一个主谓句。
D.“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句中的破折号表示话题的转换。
二、默写题(10分)6.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①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②,欲上青天览明月。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③,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④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⑤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⑥,松柏有本性。
(刘桢《赠从弟(其二)》)⑦行到水穷处,。
(王维《终南别业》)⑧范仲淹在《苏幕遮》中表现出浓烈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三、课外文言短文阅读。
完成7—9题。
(9分)去私晋平公问于祁黄羊①曰:“南阳无令②,其③谁可而为之?”祁黄羊曰:“解狐④可。
”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
”平公曰:“善。
”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⑤,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
”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
”平公日:“善。
”又遂用之。
国人称善焉。
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选自《吕氏春秋》)【注释】①祁黄羊,晋大夫,名奚,字黄羊。
②.令:县官。
③其:语气词,无义。
④解狐,人名。
⑤尉:军事长官。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2分)⑴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⑵解狐非子之仇.邪?()⑶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⑷外举.不避仇。
()8.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⑴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
⑵善哉,祁黄羊之论也!9.请简要概括祁黄羊具有怎样的品质。
(3分)四、现代文阅读(24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0—14题。
(10分)林徽因传(节选)张清平①1920年初夏,林徽因伴随父亲来到了欧洲。
②各处景物走马灯似的从眼前流过,各种印象叠加在了一起:巴黎街头自由的人们和自由的空气,罗马游览胜地绿色松林如波涛般望不到尽头,阿尔卑斯山上终年不化的皑皑白雪,法兰克福一碧如洗的蓝天上盘旋的鸽群,钟声、鸟鸣、树林、草地组成了和谐的交响,风情万种;遗址、遗迹如珍奇宝石穿成的项链,浪漫多姿;古老而迷人的欧洲像是一幅色泽古黯的织锦,散发着久远的高贵的气息。
③徽因的感受是复杂的。
她敞开心灵摄取吸收来自这个新世界的印象和知识,纷至沓来的杂驳信息常常使她感到既新奇又疲倦。
同时,远离祖国,远离同龄伙伴的她又时常感到深深的孤独和无所适从。
在父亲频繁外出的时间里,孤零零的她时常想,父亲出去给别人演讲些什么呢?他讲的那些问题有那么重要吗?他怎么根本就不在意近在身旁的女儿呢?④一个人的时候,她更多的是偎在壁炉旁,一本接一本地阅读英文版的书刊。
此时,她才对北京培华女子中学严谨的学风心怀感激。
来到英国后,她没有怎么费力就能够自如地与人交流和用英语阅读。
她读维多利亚时代的小说,读丁尼生、霍普金斯、勃郎宁的诗,读萧伯纳的剧本。
刚开始,她的阅读还带有学习英语的目的,可读着读着,这些书就引领着她进入了一个令她心醉神迷的世界。
尽管其中的一些作品她早在国内就看过林琴南的中译本,可如今读过原著,她才知道那些文言的译本是多么蹩脚,简直不能传达原文的情致于万一。
徽因天性敏感细腻,文学唤醒了她对生活的种种体验,激起了她强烈的共鸣。
⑤伦敦的天气仿佛永远只有好坏两极。
春夏之际,太阳明媚而艳丽。
垂柳柔柔的枝条在风中软软地飘荡,星星点点的野花点缀着青葱绵密的草坪,一切都有着鲜明的色彩,一切都充满了勃勃的生机。
这时节,徽因总爱跟着女房东一同外出。
女房东是一位建筑师,徽因常和她一道出去写生、作画。
她最爱去的地方是剑桥一带,那里有画不完的各种建筑和景致。
徽因拿着一本书,坐在草坪上,四下望去,皇家教堂富丽庄严,皇家学院散发着宁静、幽雅的气息,“三一学院”图书楼上,拜伦雕像风神潇洒地凝视着遥远的天际。
⑥在国内,徽因随着家庭的搬迁,南来北往走过许多地方,出国后跟着父亲也到过一些城市。
可只有在这里,在尽情领略了英国剑桥脱尽尘埃的景色后,她才恍然觉察,那的碧草、的流水、的睡莲、的朝晖晚霞,好像可以随着空气、星光一起渗透进人的灵魂。
⑦她想起小时候住在祖父家,看过好多宋元名家的山水画。
那时她不明白,为什么那些画卷上,总是画着那么雄奇的山川,那豆大的房舍和米粒大小的人物。
如今她懂了,人在自然的怀抱里真是很小,小到只想变成一株草、一朵花、一滴露珠。
在与女房东的交谈中,徽因知道了建筑师与盖房子的人的区别,懂得了建筑与艺术密不可分。
以这样的眼光.....再去回想她在国内国外看过的庙宇和殿堂,果然就对这些建筑有了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⑧从这时起,徽因萌生出了对未来事业的朦胧愿望。
【相关链接】林徽因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作家,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
她曾参与国徽设计和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改造传统景泰蓝,为民族及国家作出莫大的贡献。
10.第⑥段横线上填写的词语依次是()(2分)A.潺潺奔涌无边青青明艳灿烂窈窕玲珑B. 无边青青窈窕玲珑明艳灿烂潺潺奔涌C. 无边青青潺潺奔涌窈窕玲珑明艳灿烂D. 潺潺奔涌窈窕玲珑无边青青明艳灿烂11.第②段画线句“古老而迷人的欧洲像是一幅色泽古黯的织锦,散发着久远的高贵的气息”,运用了的修辞方法,其表达效果是。
(3分)12.第③段中提到“徽因的感受是复杂的”,她的感受主要来自两个方面:(1);(2)(2分)13.第⑦段“以这样的眼光再去回想她在国内国外看过的庙宇和殿堂”句中“这样的眼光”具体指的是。
(1分)14.结合本文内容和相关链接,我们知道,林徽因的成就与很多因素密切相关,请归纳一下都有哪些因素?(2分)(二)阅读下面选文,回答15--18题。
(14分)母亲在公共汽车上的表现铁凝我母亲退休前是一名声乐教授。
她对自己的职业是热爱的。
因此她一开始有点不知道怎样面对退休。
她喜欢和她的学生在一起;喜欢听他们那半生不熟的声音是怎样在她日复一日的训练之中成熟、漂亮起来,当然,我母亲有时候也喜欢对学生发脾气。
一般是由于他们练声时和处理一首歌时的“不认真”、“笨”。
不过在我看来,我母亲对学生发脾气稍显那么点可笑。
现在的年轻人谁会真在意你的脾气?但我观察我母亲的学生,他们还是惧怕他们这位徐老师(我母亲姓徐)。
他们知道这正是徐老师在传授技艺时没有保留没有私心的一种忘我表现,他们服她。
可是我母亲退休了。
我记得退休之后的母亲曾经很郑重地对我说过,让我最好别告诉别人她的退休。
我说退休了有什么不好,至少你不用每天挤公共汽车了,你不是常说就怕挤车嘛,又累又乏又耗时间。
我母亲冲我讪讪一笑,不否认她说过这话,可那神情又分明叫人觉出她对于挤车的某种留恋。
我母亲的工作和公共汽车关系密切,她一辈子乘公共汽车上下班,公共汽车也使她几十年间饱受奔波之苦。
我母亲就在常年的盼车、赶车、等车的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上车经验。
有时候我和我母亲一道乘公共汽车,不管人多么拥挤,她总是能比较靠前地登上车去。
她上了车,一边抢占座位(如果车上有座位的话)一边告诉我,挤车时一定要溜边儿,尽可能贴近车身,这样你就能被堆在车门口的人们顺利“拥”上车去。
试想,对于一位年过60岁的妇女,这是一种多么危险的行为啊。
远远看见车来了,她定会迎着车头冲上去。
这时车速虽慢但并无停下的意思,我母亲便会让过车头,贴车身极近地随车奔跑,当车终于停稳,她即能就近扒住车门一跃而上。
她上去了,一边催促着仍在车下笨手笨脚的我,一边又有点居高临下的优越和得意。
她这种情态让我在一瞬间觉得,抱怨挤车和对自己能巧妙挤上车去的得意相比,我母亲是更看重后者的。
她这种心态也使我们母女乘公共汽车的时候总仿佛不是母女同道,而是我被我母亲率领着上车。
近几年来,我们城市的公共交通状况逐渐得到了缓解,可我母亲在乘公共汽车时仍是固执地使用她多年练就的上车法,她制造的这种惊险每每令我头晕,每次望着母亲找到一个座位之后心满意足的神情,我忽然觉得母亲练就的所有“惊险动作”其实和我的童年、少年时代都有关联。
在我童年、少年的印象里,我母亲就总是拥挤在各种各样的队伍里,盼望、等待、追赶:年节时买猪肉、鸡蛋、粉条的队伍;凭票证买月饼、火柴、洗衣粉的队伍;定量食油和定量富强粉的队伍……每一样物品在那个年月都是极其珍贵的,每一支队伍都可能因那珍贵物品的突然售完而宣告解散。
我母亲这一代人就在这样的队伍里和这样的等待里练就了常人不解的“本领”而且欲罢不能。
我渐渐开始理解我母亲不再领受挤车之苦形成的那种失落心境,我知道等待公共汽车挤上公共汽车其实早已是她声乐教学事业的一部分。
她看重这个把家和事业连接在一起的环节,并且由此还乐意让她的孩子领受她在车上给予的“庇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