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合集下载

腹部体格检查操作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腹部体格检查操作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述并能在腹部指示。
划分法得4分,只

(二)视诊方法



1、被检查者平仰卧,充分暴露全腹,双腿屈曲,嘱被检查
者放松腹肌,检查者在其右侧;
会一种分区法得2 分。
2、检查者视线与被检查者腹平面同水平,自侧面切线方向 观察; 3、再提高视线自上而下视诊全腹。 (三)视诊主要内容 1、腹部外形、膨隆、凹陷、腹壁静脉; 2、呼吸运动、胃肠型和蠕动波。
操作错误扣2分 操作错误扣1分
将其脾从后向前托起,右手掌平放于上腹部,与肋弓大 致成
垂直方向,配合呼吸,以手指弯曲的力量下压腹壁,
直至触及脾缘或肋缘。 2、当平卧位触诊不到脾脏时,嘱被检查者取右侧卧位,右
操作错误扣1分
下肢伸直,左下肢屈曲,此时用双手触诊法。
3、临床上,常将脾肿大分为轻、中、高三度:深吸气时, 脾
手法错误扣3分 手法错误扣4分 手法错误扣4分 手法错误扣3分
41
3、压痛及反跳痛:检查者用手触诊被检查者腹部出现压痛
41
手法不正确扣2分 操作错误扣3分
操作错误扣2分
后,手指可于原处稍停片刻,使压痛感觉趋于稳定,然后 迅速将手抬起,离开腹壁,被检查者感觉腹痛骤然加重。
(三)肝脏触诊
操作错误扣3分
1、单手触诊:检查者将右手四指并拢,掌指关节伸直,与 肋
缘大致平行地放在被检查者右上腹部或脐右侧,估计肝 下
腹部体格检查操作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考生:
(视、触、叩、听)
所在科室: 主考老师:
考核日期:
年 月日

规范项目
操 着装规范、洗手 作 前 准 评估: 备 1.查对病人
2.了解病人的病情、心理状态和合作程度。做好解释 分 3.环境温度适宜,相对独立,注意保护隐私。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腹部检查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腹部检查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腹部检查腹部检查是体格检查中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对腹部的触诊、听诊和叩诊等方法,可以评估患者的腹部器官的形态、大小、位置以及腹部肌肉的紧张度等情况。

下面是腹部检查的评分标准,用于评估患者的腹部健康状况。

一、触诊1. 腹部皮肤:正常(0分)、异常(1分)异常包括:皮肤瘙痒、糜烂、红肿、疱疹等。

2. 腹壁肌肉紧张度:软(0分)、中等(1分)、紧张(2分)软:腹壁肌肉松弛,无明显紧张感。

中等:腹壁肌肉有一定紧张感,但不明显。

紧张:腹壁肌肉紧张,明显有硬度感。

3. 腹部包块:无(0分)、有(1分)有包块包括:肿块、结节等。

4. 腹部压痛:无(0分)、轻度(1分)、中度(2分)、重度(3分)轻度:腹部压痛轻微,患者可以忍受。

中度:腹部压痛明显,患者感到疼痛,但可以忍受。

重度:腹部压痛剧烈,患者难以忍受。

二、听诊1. 肠鸣音:正常(0分)、减弱(1分)、消失(2分)减弱:肠鸣音明显减少,但仍可听到。

消失:无肠鸣音或仅有少量肠鸣音。

2. 血管杂音:无(0分)、有(1分)有血管杂音包括:动脉狭窄、动脉瘤等。

三、叩诊1. 腹部声音:正常(0分)、过响(1分)、浊音(2分)过响:腹部声音明显增强,响亮。

浊音:腹部声音明显减弱,低沉。

四、其他检查1. 腹部肿胀:无(0分)、轻度(1分)、中度(2分)、重度(3分)轻度:腹部轻度鼓胀,但不明显。

中度:腹部明显鼓胀,观察到腹部膨隆。

重度:腹部严重鼓胀,腹部膨隆明显。

根据以上评分标准,对患者进行腹部检查评分,可以对腹部健康状况进行评估。

评分越高,说明腹部异常情况越严重,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在实际操作中,医务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评估患者的腹部健康状况,为患者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以上是腹部检查的评分标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继续咨询。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腹部检查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腹部检查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腹部检查标题: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腹部检查引言概述:腹部检查是体格检查中的重要一环,通过腹部检查可以了解患者的腹部器官状况,帮助医生做出正确诊断。

本文将介绍腹部检查的评分标准,帮助医护人员更准确地进行腹部检查。

一、观察1.1 腹部形态:观察腹部的形态,是否对称,是否出现膨隆或凹陷。

1.2 皮肤:检查腹部皮肤是否有异常,如瘀斑、皮疹、疱疹等。

1.3 腹壁静脉:观察腹壁静脉是否扩张,是否出现静脉曲张。

二、触诊2.1 腹部肌肉紧张度:通过触诊判断腹部肌肉的紧张度,是否有腹肌紧张。

2.2 腹部压痛:检查患者是否有腹部压痛,是否有明显的压痛点。

2.3 腹部包块:触诊腹部是否有包块,包块的性质、大小、位置等。

三、叩诊3.1 腹部声音:通过叩诊判断腹部是否有异常音响,如鼓音、实音等。

3.2 腹部腹水:叩诊腹部是否有移动性浊音,判断是否有腹水积聚。

3.3 腹部肝脾:叩诊腹部肝脾的位置和大小,是否有肝脾肿大。

四、听诊4.1 肠鸣音:听诊腹部是否有正常的肠鸣音,判断肠道蠕动是否正常。

4.2 血管杂音:听诊腹部是否有血管杂音,是否有动脉瘤或动脉狭窄。

4.3 腹部搏动:听诊腹部是否有腹部搏动,是否有主动脉瘤等疾病。

五、其他检查5.1 肝功能检查:根据腹部检查结果,可能需要进行肝功能检查,了解肝脏功能是否正常。

5.2 彩超检查:如有需要,可以进行腹部彩超检查,更清晰地观察腹部器官结构。

5.3 CT或MRI检查:对于复杂病例,可能需要进行腹部CT或MRI检查,帮助明确诊断。

结论:腹部检查是体格检查中的重要一环,通过观察、触诊、叩诊、听诊等方法,可以全面了解患者腹部器官的情况。

医护人员在进行腹部检查时,应按照标准操作程序,细致入微地检查每个环节,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希望本文介绍的腹部检查评分标准能够对医护人员进行腹部检查提供参考和指导。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腹部检查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腹部检查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腹部检查引言:腹部检查是医学中常用的体格检查之一,用于评估腹部器官的功能和病变情况。

本文将介绍腹部检查的评分标准,以帮助医生准确评估患者的腹部健康状况。

一、外观观察1.1 腹部形状:观察腹部的整体形状,正常情况下应呈对称的圆形或扁平状。

1.2 皮肤状况:检查腹部皮肤的颜色、湿度和光滑度,正常情况下应呈自然色泽、干燥、光滑的状态。

1.3 腹壁肌肉张力:用手指轻轻按压腹部,观察腹壁肌肉的紧张程度,正常情况下应有适度的张力。

二、触诊检查2.1 腹部压痛:用手指轻轻按压腹部不同区域,观察患者是否有压痛感,正常情况下应无明显疼痛。

2.2 腹部包块:用手指进行触诊,检查腹部是否有异常的包块,正常情况下应无明显包块。

2.3 肝脾触诊:通过触诊检查肝脾的大小和质地,正常情况下应无明显增大或异常质地。

三、听诊检查3.1 肠鸣音:用听诊器听取腹部肠鸣音的频率和强度,正常情况下应有规律的肠鸣音。

3.2 血管杂音:用听诊器检查腹部血管是否有异常杂音,正常情况下应无明显杂音。

3.3 腹部血管搏动:用手指轻轻按压腹部大血管,观察患者是否有异常的血管搏动感,正常情况下应无明显异常。

四、叩诊检查4.1 腹部共鸣音:用手指轻轻敲击腹部不同区域,观察声音的音调和音量,正常情况下应呈鼓音。

4.2 肝脾浊音:用手指轻轻敲击肝脾区域,观察声音的音调和音量,正常情况下应呈浊音。

4.3 腹部移动性浊音:用手指轻轻敲击腹部不同区域,观察声音的音调和音量,正常情况下应呈移动性浊音。

五、其他检查5.1 腹部肿块超声检查:通过超声波检查腹部是否有异常肿块,可以更详细地评估腹部器官的状况。

5.2 腹部CT扫描:通过CT扫描检查腹部器官的结构和病变情况,可以提供更精确的诊断信息。

5.3 腹部MRI检查:通过MRI检查腹部器官的结构和病变情况,可以提供更详细的影像学资料。

结论:腹部检查评分标准是医生评估患者腹部健康状况的重要工具。

通过外观观察、触诊检查、听诊检查、叩诊检查以及其他辅助检查,医生可以全面评估患者腹部的病变情况,从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腹部检查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腹部检查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腹部检查腹部检查是体格检查中的重要一环,用于评估个体的腹部健康状况。

本文将为您介绍腹部检查的评分标准,以便医生或医学生在进行体格检查时能够准确评估腹部状况。

1. 外观评分:- 0分:腹部外观正常,无明显异常。

- 1分:腹部外观轻微异常,如脂肪堆积或轻度腹壁松弛。

- 2分:腹部外观明显异常,如肿块、瘢痕、疤痕等。

2. 腹壁评分:- 0分:腹壁紧张,无明显压痛或包块。

- 1分:轻度腹壁松弛,无明显压痛或包块。

- 2分:腹壁松弛,可触及明显压痛或包块。

3. 腹部肌肉评分:- 0分:腹部肌肉紧张,无明显异常。

- 1分:轻度腹肌松弛,无明显异常。

- 2分:腹肌松弛,可触及明显异常,如腹肌分离。

4. 肝脏评分:- 0分:肝脏大小正常,无压痛。

- 1分:肝脏轻度肿大,无明显压痛。

- 2分:肝脏明显肿大,可触及明显压痛。

5. 脾脏评分:- 0分:脾脏大小正常,无压痛。

- 1分:脾脏轻度肿大,无明显压痛。

- 2分:脾脏明显肿大,可触及明显压痛。

6. 肾脏评分:- 0分:肾脏大小正常,无压痛。

- 1分:肾脏轻度肿大,无明显压痛。

- 2分:肾脏明显肿大,可触及明显压痛。

7. 腹部肿块评分:- 0分:腹部无明显肿块。

- 1分:可触及轻度肿块,无明显压痛。

- 2分:可触及明显肿块,有明显压痛。

8. 腹部压痛评分:- 0分:腹部无明显压痛。

- 1分:轻度腹部压痛,无明显异常。

- 2分:明显腹部压痛,可触及明显异常。

9. 腹部听诊评分:- 0分:腹部听诊正常,无异常音。

- 1分:腹部听诊异常,如肠鸣音亢进或减弱。

- 2分:腹部听诊明显异常,如肠鸣音消失或出现异常杂音。

10. 腹部触诊评分:- 0分:腹部触诊正常,无明显异常。

- 1分:腹部触诊异常,如包块、肿块或肌肉紧张。

- 2分:腹部触诊明显异常,如包块、肿块或肌肉松弛。

根据以上评分标准,医生或医学生可以对患者的腹部检查结果进行评估和记录。

评分越高,表示腹部异常越明显。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腹部检查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腹部检查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腹部检查引言概述:腹部检查是体格检查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于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疾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腹部检查的评分标准,以帮助医生和医学生更好地进行腹部检查,并准确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

一、外观检查1.1 腹部形状:观察腹部的形状,正常情况下应该是平坦的,无明显隆起或凹陷。

1.2 腹壁皮肤:检查腹壁皮肤的颜色、纹理和有无异常。

正常情况下,腹壁皮肤应该是光滑、均匀的,无明显红斑、瘀斑或皮疹等异常。

1.3 腹部肿块:触摸腹部,检查有无肿块。

正常情况下,腹部应该是柔软的,无明显肿块或包块。

二、触诊检查2.1 腹部肌肉紧张度:用手轻轻按压腹部肌肉,评估肌肉的紧张度。

正常情况下,腹部肌肉应该是柔软的,无明显紧张。

2.2 腹部压痛:用手指轻轻按压腹部不同区域,观察患者是否有疼痛反应。

正常情况下,腹部应该是无痛的,无明显压痛。

2.3 腹部包块触诊:用手指触摸腹部不同区域,检查有无包块。

正常情况下,腹部应该是无包块的,无明显异常触感。

三、听诊检查3.1 肠鸣音:用听诊器听取腹部肠鸣音,评估肠道蠕动情况。

正常情况下,应该听到正常的肠鸣音,即持续而有规律的声音。

3.2 血管杂音:用听诊器听取腹部血管杂音,评估血管状况。

正常情况下,腹部应该听不到血管杂音,无明显异常声音。

3.3 肝脾触诊:用手指触摸腹部肝脾区域,评估肝脾大小和质地。

正常情况下,肝脾应该是无肿大的,质地均匀。

四、叩诊检查4.1 腹部共鸣音:用手指轻轻敲击腹部,评估共鸣音的强度和音调。

正常情况下,腹部应该有清脆的共鸣音。

4.2 腹部浊音:用手指轻轻敲击腹部不同区域,评估浊音的强度和音调。

正常情况下,腹部应该有浊音,但不应过于浊响。

4.3 腹部移动性浊音:用手指敲击腹部,观察浊音的移动情况。

正常情况下,腹部移动性浊音应该在腹部不同区域移动。

五、病理征象5.1 腹部肿块:触诊腹部时发现有肿块,应进一步评估其性质、大小和质地等特征。

5.2 腹部压痛:触诊腹部时发现有压痛,应进一步评估疼痛的性质、程度和部位等特征。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腹部检查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腹部检查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腹部检查腹部检查是体格检查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用于评估腹部器官的功能和病变情况。

下面是腹部检查的评分标准,以便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腹部检查并进行准确的评估。

一、体位与准备1. 患者应保持平躺位,双下肢自然伸直。

2. 患者应膀胱充盈,以便进行膀胱触诊。

二、外观观察1. 观察腹部形态:正常为平坦、对称,无明显隆起或凹陷。

2. 观察腹壁皮肤:正常为无红肿、瘀斑、瘢痕等异常。

三、触诊1. 触诊腹部应使用温暖的手掌,轻柔地进行触诊。

2. 触诊腹部应按照特定的顺序进行,包括四个象限和中心部位。

3. 触诊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的表情,及时询问是否有不适感。

4. 触诊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评估:a. 腹壁肌肉紧张度:正常为柔软,异常为紧张或痉挛。

b. 腹部肿块:触诊时应注意肿块的大小、形状、质地、可压性等特征。

c. 腹部压痛:触诊时应注意患者是否有压痛感,压痛区域及程度。

d. 腹部包块:触诊时应注意包块的形状、可移动性、质地等特征。

e. 肝脏触诊:应注意肝脏的大小、形状、质地、可触及程度等特征。

f. 脾脏触诊:应注意脾脏的大小、形状、质地、可触及程度等特征。

g. 肾脏触诊:应注意肾脏的位置、大小、形状、质地等特征。

h. 腹部血管触诊:应注意腹主动脉、股动脉等血管的搏动情况。

四、听诊1. 听诊腹部应使用适当大小的听诊器,轻柔地进行听诊。

2. 听诊腹部应按照特定的顺序进行,包括四个象限和中心部位。

3. 听诊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评估:a. 肠鸣音:应注意肠鸣音的频率、音调、音量等特征。

b. 血管杂音:应注意腹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等血管是否有杂音。

五、敲诊1. 敲诊腹部应使用适当大小的敲诊锤或手指,轻柔地进行敲诊。

2. 敲诊腹部应按照特定的顺序进行,包括四个象限和中心部位。

3. 敲诊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评估:a. 腹部声音:应注意腹部的音响特征,如鼓音、浊音等。

b. 肝浊音界:应注意肝脏的浊音界的位置和大小。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腹部检查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腹部检查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腹部检查标题: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腹部检查引言概述:腹部检查是医生在进行体格检查时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仔细观察和触摸腹部,医生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的健康状况。

下面将介绍腹部检查的评分标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腹部检查的重要性和方法。

一、外观检查1.1 观察腹部的形状:正常腹部应呈圆形或扁平形,无明显畸形。

1.2 观察腹部的皮肤:皮肤应光滑,无明显瘀斑、疤痕或皮疹。

1.3 观察腹部的蠕动:正常情况下,腹部应有规律的蠕动。

二、触诊检查2.1 腹壁触诊:用手轻轻按压腹部,观察患者是否有明显的疼痛反应。

2.2 肝脾触诊:通过触摸腹部左右上腹部,判断肝脾是否肿大。

2.3 肾脏触诊:用手指敲击腰部,观察患者是否有肾脏区域的疼痛。

三、听诊检查3.1 肠鸣音:用听诊器听取患者腹部的肠鸣音,判断是否正常。

3.2 血管杂音:听取腹部血管区域是否有异常的血管杂音。

3.3 肠鸣音持续时间:观察肠鸣音的持续时间,判断是否正常。

四、叩诊检查4.1 肝脾叩诊:用手指轻轻叩击腹部左右上腹部,判断肝脾是否有异常。

4.2 肠鸣音叩诊:通过叩击腹部听取肠鸣音,判断是否有异常。

4.3 肾脏叩诊:用手指敲击腰部,观察患者是否有肾脏区域的疼痛。

五、特殊检查5.1 腹部超声检查:通过超声波检查腹部内部器官的情况。

5.2 CT扫描:在必要时进行腹部CT扫描,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病情。

5.3 血液检查:通过血液检查,了解患者的血液指标是否正常。

结论:腹部检查是体格检查中的重要一环,通过仔细的观察和触诊可以帮助医生初步判断患者的腹部健康状况。

希望以上介绍的腹部检查评分标准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腹部检查的方法和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肾脏触诊(以右肾为例)
病人取仰卧位,医生将左手掌托住病人的右侧后腰部,右手掌放在病人右季肋部,将微弯的手指末端恰放在肋弓的下方,利用病人的腹式呼吸运动将右手逐渐探入深部,在其呼气末,右手即向下深压,直抵后腹壁,并试与同时将后腰推向前方的左手相接近。
4.液波震颤(4分):
病人平卧位,用一手的尺侧缘压与脐腹中线,医师用一手的掌面轻贴于患者腹部一侧,另一手指端叩击对侧腹壁,如有大量腹水,则可有液波感或液波震颤。
3.肝、脾、肾触诊手法(15分)
(1)肝脏触诊
病人卧位、两侧膝关节弯曲,腹式呼吸。医生用右手四指并拢,掌指关节伸直,与肋缘大致平行地自下向上进行触诊,一般要触诊右锁骨中线和正中线两个部位。
(2)脾脏触诊
病人仰卧位或右侧卧位(右下肢伸直,左下肢屈髋、屈膝进行检查);医生左手掌置于病人左腰部第七至第十肋处,试将其脾脏从后向前托起,右手掌平放腹部与左侧肋弓垂直进行触诊。
(2)双侧下腹听诊髂动脉
(3)双侧腹股沟听诊股动脉
(4)腹中部听诊腹主动脉
(5)脐周或上腹部听诊有无静脉嗡鸣音
10
2
2
2
2
2
叩诊
20分
1.腹部叩诊音:正常情况下,腹部叩诊大部分区域均为鼓音,只有肝、脾所在部位,增大的膀胱和子宫占据的部位,以及两侧腹部近腰肌处叩诊为浊音。
2.肝脏及胆囊叩诊:
用叩诊法确定肝上界时,一般都是沿右锁骨中线、右腋中线和右肩胛线,由肺区向下叩向腹部。当由清音转为浊音时,即为肝上界。此处相当于被肺遮盖的肝顶部,故又称肝相对浊音区。再向下叩1—2肋间,则浊音变为实音,此处的肝脏不再被肺所遮盖而直接贴近胸壁,称肝脏绝对浊音界(亦为肺下界)。确定肝下界时,最好由腹部鼓音区沿右锁骨中线或正中线向上叩,由鼓音转为浊音处即是。沿右锁骨中线测量肝上界至下界的距离,正常成人在9-11厘米。
3.胃泡鼓音区及脾脏叩诊:
胃泡鼓音区位于左前胸下部肋缘以上,约呈半圆形,其上界为横膈及肺下缘,下界为肋弓,左界为脾脏,右界为肝左缘。正常情况下胃泡音区应该存在。
脾浊音区的叩诊:宜采用轻叩法,在左腋中线进行。正常时在左腋中线第9-11肋之间叩到脾浊音,其长度约为4.7cm,前方不超过腋前线。
4.移动性浊音
5.振水音(3):
患者仰卧,医师以一耳凑近患者上腹部同时以冲击触诊法振动胃部。
4
1
1
1
3
2
2
4
5
5
5
4
3
评价
5分
1.操作熟练,动作规范
2.注意关心、保护病人
3
2
操作
时间
分钟(限时10分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时间每超过30秒扣1分
总分
100
得分
比赛结束时间:时分裁判签名:
让患者仰卧,检查者自腹中部脐平面开始向患者左侧叩诊,发现浊音时,板指固定不动,瞩患者右侧卧,再度叩诊,如呈鼓音,表明浊音移动。同样方法向右侧叩诊,叩得浊音后嘱患者左侧卧,以核实浊音是否移动。这种因体位不同而出现浊音区变动的现象,称移动性浊音。
5.肝区、脾区直接叩痛
6.肾区叩击痛
7.膀胱区叩诊:在耻骨联合上方从上往下叩,由鼓音叩到浊音则为充盈的膀胱,膀胱空虚的时候是叩不到膀胱的轮廓的。
(5)麦氏点有无压痛反跳痛。(髂前上脊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
(6)胆囊有无压痛。(左手大拇指放在腹直肌外缘与肋弓交界处(即胆囊点)嘱病人深吸气,如有压痛,示墨菲氏阳性。
(7)尿路压痛点:A.季肋点,第十肋骨前端:上输尿管压痛点;B.脐水平腹直肌外缘,中输尿管压痛点;C.髂前上脊水平腹直肌外缘,相当于输尿管第2个狭窄处;D.肋脊点,背部第12肋骨与脊柱夹角的顶点;E.肋腰点,第12肋骨与腰肌外缘的夹角顶点。
2.呼吸运动(2分)(如腹式呼吸,16次/分);
3.腹部皮肤及疤痕(2分)(如手术疤痕、黄染、静脉怒张)
4.有无肠型、胃型及蠕动波
4
2
2
2
听诊20分
1.肠鸣音:部位在右下腹,听诊1分钟。(正常时一般4-5次/分,注意有无亢进或消失、高调、金属音、气过水声等)。
2.血管杂音(10分)
(1)左右上腹部听诊肾动脉有无杂音
2
4
3
4
3
2
2
项目
考核内容
标分
扣分及说明
备注
触诊
40分
1.一般采取仰卧位(1分),两腿屈起(1分),病人缓慢作腹式呼吸(2分)。
2.触诊内容(14分)
(1)腹壁紧张度(局限或弥漫性)(浅触)。
(2)有无压痛,压痛部位,深浅和范围(深触)。
(3)有无反跳痛,部位及程度。
(4)是否摸到肿块?肿块大小、位置、质地、移动度及方向,表面是否光滑或结节感。
腹部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选手参赛号:赛室号:比赛开始时间:月日时分
选手报告参赛号码,比赛计时开始
项目
考核内容
标分
扣分及说明
备注
准备
5分
1.工作人员:工作衣、帽、口罩、洗手(6步洗手法)
2.用物准备:根据体查要求配备用物
3.病人准备:核对病人,适当遮挡,做好解释,取得理解配合22源自1视诊10分
1.腹部外形(4分)(如平坦、蛙腹、舟状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