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古诗
二十四节气的古诗

二十四节气的古诗二十四节气的古诗1立春柳色早黄浅,水文新绿微。
——唐·白居易《立春日酬钱员外曲江同行见赠》迎春正启流霞席,暂嘱曦轮勿遽斜。
——唐·李显《立春日游苑迎春》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南宋·张栻《立春偶成》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
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
——南宋·辛弃疾《汉宫春·立春日》●立春[当代]吴藕汀蔬菜非时价不赀,农家贪利俗难医。
立春喜得晴窗好,为爱梅花写一枝。
雨水●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初春小雨[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春雨[唐]李商隐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
玉铛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临安春雨初霁[宋]陆游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惊蛰●观田家[唐]韦应物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廪物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作者简介: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
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一说卒于贞元九年(793)。
●义雀行和朱评事[唐]贾岛玄鸟雄雌俱,春雷惊蛰余。
口衔黄河泥,空即翔天隅。
一夕皆莫归,哓哓遗众雏。
双雀抱仁义,哺食劳劬劬。
雏既逦迤飞,云间声相呼。
燕雀虽微类,感愧诚不殊。
禽贤难自彰,幸得主人书。
作者简介:贾岛(779~843),唐代诗人。
汉族。
字浪先(亦作阆仙)。
范阳(今北京附近)人。
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
24节气 古诗词

24节气古诗词
1. 立春:《立春》唐·杜甫
春日春盘节物新,一树一林皆带春。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2. 雨水:《初春小雨》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3. 惊蛰:《观田家》唐·韦应物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4. 春分:《春分》五代·徐铉
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
时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绿腰肥。
5. 清明:《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6. 谷雨:《谷雨》宋·邵雍
天将佳节降清和,柳絮飞花处处多。
燕雏告诉花都尽,鸠妇丁宁雨速晴。
24节气诵读古诗词

游子
唐代:孟郊
• • • •
萱草生堂阶, 游子行天涯。 慈亲倚堂门, 不见萱草花。
萱草
宋 苏轼
萱草虽微花,孤秀能自拔。 亭亭乱叶中,一一芳心插。
早春
唐代:韩愈
•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城东早春
唐代:杨巨源
•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第二章 春天 斜风细雨不须归
立 春
春园即事
唐代:王维
• 宿雨乘轻屐,春寒著弊袍。 开畦分白水,间柳发红桃。 草际成棋局,林端举桔槔。 还持鹿皮几,日暮隐蓬蒿。
生查子•元日
北宋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青玉案· 元夕
红牡丹
唐代:王维
• 绿艳闲且静, • 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 • 春色岂知心。
春暮游小园
宋 王淇
• 一从梅粉褪残妆, • 涂抹新红上海棠。 开到荼縻花事了, • 丝丝夭棘出莓墙。
花之咏
巴黎嫩 纪伯伦
我是一句话,大自然把我吐了出来,又把我收了回去,藏在她 的心室里。 我是一颗星星,人湛蓝的天幕坠落到碧绿的地毯上。 我是大地的女儿,冬天把我孕育,奏把我降生,夏天把我抚养, 秋天催我入眠。 我是朋友间的一份礼品,我是新娘头上的一顶彩冠,我也是生 者致以死者的一件赠物。 清晨,我与微风携手宣报光明的到来;黄昏,我和百鸟一起向 它告别。 草原上,我舞姿轻盈,为她打扮;空气里,我叹吁呼吸,使她 芳香四溢。我醉卧大地,黑夜便眨着无数只眼睛看着我;我招 徕白天,为的是他用眼睛观看世界。 我啜饮露水的琼浆,聆听鸟儿的歌唱,合着青草的拍子起舞。 我永远仰目朝天,不为看到我的幻想,而是为了看到光明。
二十四节气古诗大全三年级

二十四节气古诗大全三年级
01立春万物复苏,耕耘播种,啼莺舞燕,绿芽萌动,蛰虫始振阳气生。
02雨水潇潇细雨天渐暖,雨水纷纷送肥忙。
03惊蛰春雷响,万物长,天气回暖雨水降。
04春分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依依拂心田,白天黑夜两均分,春意融融燕子归。
05清明细雨纷纷,春茶正香,扫墓祭祖,春游踏青,植树造林,杨柳长青。
06谷雨雨生百谷,谷雨断霜,祈福消灾祭仓颉。
07立夏蝼蝈鸣,蚯蚓出,田埂野菜日日长。
08小满鸟衔樱红笑插秧,垄头麦穗始灌浆。
09芒种芒种时节样样忙,梅雨潇潇涨池塘。
10 夏至鹿角脱落,蝉鸣不休,江南梅雨连绵,池荷锦鲤畅游。
11 小暑炎热温风至,雪糕解暑凉,行人外出皆遮伞,开胃靠饺子解馋。
12 大暑高温酷热三伏天,懒摇风扇纳清凉,池塘嬉戏避炎热,西瓜味美正甘甜。
13 立秋暑去凉来,落叶知秋,寒蝉凄切禾谷成熟。
14 处暑秋雨寒凉,禾谷满仓,秋高气爽,人间雷降。
15 白露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鸿雁归,正值柑橘肥美时。
16 秋分秋分祭月,昼夜均长,水涸田龟裂,桂子飘香。
17 寒露袅袅凉风,饮菊煮酒,夜色凉如水,草木梧桐黄。
18 霜降天气渐冷,露水凝霜,红柿甘甜绵软,枫叶如火似锦。
19 立冬江水初凝,冬雷震震,万物收藏,归避寒冷。
20小雪太行初飘雪,千山鸟飞绝,农户忙贮菜,蓄以御冬寒。
二十四节气古诗 古诗大全

二十四节气的古诗《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观田家》唐代韦应物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七绝·苏醒》五代徐铉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
时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绿腰肥。
《癸丑春分后雪》宋苏轼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
应惭落地梅花识,却作漫天柳絮飞。
不分东君专节物,故将新巧发阴机。
从今造物尤难料,更暖须留御腊衣。
《春日田家》清宋琬野田黄雀自为群,山叟相过话旧闻。
夜半饭牛呼妇起,明朝种树是春分。
《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见二十弟倡和花字漫兴五首》宋黄庭坚落絮游丝三月候,风吹雨洗一城花。
未知东郭清明酒,何似西窗谷雨茶。
《闲游》唐陆游过尽僧家到店家,山形四合路三叉。
清明浆美村村卖,谷雨茶香院院夸。
果卧幽窗身化蝶,醉题素壁字栖鸦。
夕阳不尽青鞋兴,小立风前鬓脚斜。
《入云门小憩五云桥》唐陆游谷雨初过换夹衣,园林零落到蔷薇。
鸣鸠日暖遥相应,雏燕风柔渐独飞。
台省多才吾辈拙,江湖久客暮年归。
云门蹋月方清绝,且倚溪桥看夕霏。
《立夏日南风大作二首其一》宋项安世堤边树子最无情;恰则春归第一程。
舞向南风浑不住;叶间羞损旧啼莺。
《初夏即事十二解》宋杨万里傱教节序暗相催;历日尘生懒看来。
却是石榴知立夏;年年此日一花开。
《小满》吴藕汀白桐落尽破檐牙,或恐年年梓树花。
小满田塍寻草药,农闲莫问动三车。
《五绝·小满》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
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五律·小满》惊蛰乌鸦叫,小满雀来全。
送走三春雪,迎来五月天。
江南频落雨,塞北屡经寒。
节令轮流去,黎民望瑞年。
《小满》夏熟凭小满,籽壮水周全。
未满充足水,要张酷热天。
描写二十四节气的古典诗词

描写二十四节气的诗词一、冬至的诗词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小至(唐)杜甫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冬至(唐)杜甫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邯郸冬至夜思家(唐)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冬至祭》香烛鲜花纸钱银,八果八素并八珍。
合家召开追思会,缅怀英烈祭先人。
——张志真二、小雪的诗句(诗词)小雪日戏题绝句唐张登甲子徒推小雪天,刺梧犹绿槿花然。
融和长养无时歇,却是炎洲雨露偏。
和萧郎中小雪日作唐徐铉征西府里日西斜,独试新炉自煮茶。
篱菊尽来低覆水,塞鸿飞去远连霞。
寂寥小雪闲中过,斑驳轻霜鬓上加。
算得流年无奈处,莫将诗句祝苍华。
小雪唐李咸用散漫阴风里,天涯不可收。
压松犹未得,扑石暂能留。
阁静萦吟思,途长拂旅愁。
崆峒山北面,早想玉成丘。
小雪唐无可片片互玲珑,飞扬玉漏终。
乍微全满地,渐密更无风。
集物圆方别,连云远近同。
作膏凝瘠土,呈瑞下深宫。
气射重衣透,花窥小隙通。
飘秦增旧岭,发汉揽长空。
迥冒巢松鹤,孤鸣穴岛虫。
过三知腊尽,盈尺贺年丰。
委积休闻竹,稀疏渐见鸿。
盖沙资澶漫,洒海助冲融。
草木潜加润,山河更益雄。
因知天地力,覆育有全功。
小雪宋释善珍云暗初成霰点微,旋闻蔌蔌洒窗扉。
最愁南北犬惊吠,兼恐北风鸿退飞。
梦锦尚堪裁好句,鬓丝那可织寒衣。
拥炉睡思难撑拄,起唤梅花为解围。
三、立春的诗词立春习俗“今朝立春好天气,况是太平朝野时。
”(《广群芳谱〃天时谱》杨维祯诗)我国古人向有立春咏诗的传统。
公元七六七年,杜甫写过一首立春诗: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全盛时。
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
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
二十四节气古诗词

二十四节气,二十四首诗词:冬至才过去了两天,春去冬来,时间流转,二十四节气就快走完新的一年,立春立春亦称为“打春”、“咬春”,又叫“报春”,“立”是“开始”的意思。
《京中正月七日立春》唐·罗隐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
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
雨水雨水时节,春风遍吹,冰雪融化,雨水增多。
《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惊蛰天气转暖,渐有春雷,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而“惊蛰”即上天以打雷惊醒蛰居动物的日子。
《田家四时》宋·梅尧臣昨夜春雷作,荷锄理南陂。
杏花将及候,农事不可迟。
蚕女亦自念,牧童仍我随。
田中逢老父,荷杖独熙熙。
春分分者,半也,这一天为春季的一半,故叫春分。
《踏莎行》宋·欧阳修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卉争明媚。
画梁新燕一双双,玉笼鹦鹉愁孤睡。
薜荔依墙,莓苔满地,青楼几处歌声丽。
蓦然旧事上心来,无言敛皱眉山翠。
清明清明,乃天清地明之意,草长莺飞,柳暗花明。
《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谷雨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
《谢中上人寄茶》唐·齐己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
绿嫩难盈笼,清和易晚天。
且招邻院客,试煮落花泉。
地远劳相寄,无来又隔年。
立夏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
《客中初夏》宋·司马光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小满小满时,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故称小满。
《归田园四时乐春夏二首》宋·欧阳修南风原头吹百草,草木丛深茅舍小。
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蚕食饱。
老翁但喜岁年熟,饷妇安知时节好。
野棠梨密啼晚莺,海石榴红啭山鸟。
二十四节气歌古诗

二十四节气歌古诗立春阳娇,寒意渐少。
迎新年,品春晓。
雨水临,江河溢。
惊蛰至,春雷响。
百花盛,春意长。
春分日,夜白芳。
谷雨降,春雨多。
滋润土,小麦苗。
清明时,踏青游。
谷雨过,夏将至。
立夏日,暑气升。
小满至,麦子黄。
芒种期,稻田生。
夏至至,酷暑临。
小暑日,街头炎。
大暑至,热浪袭。
立秋时,凉风起。
处暑期,炎热消。
白露降,秋凉早。
秋分临,日夜平。
寒露至,露凝嗨。
霜降期,雁南飞。
立冬至,寒气归。
小雪降,寒冬来。
大雪期,雪花飞。
冬至至,日夜长。
小寒降,寒梅芳。
大寒降,严寒绵。
立春日,阳光鲜。
春节至,乐意添。
这篇文章是按照古诗的形式表达了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
每首古诗都以节气的名称为标题,然后用几句简洁但充满意蕴的诗句来描述每个节气所带来的不同景象和气候特征。
这些诗句通过优美的韵律和押韵,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记忆每个节气的特点,也增添了文章的艺术美感。
每首古诗的描述都较为简练,却能准确地描绘出对应节气时节的景象和感受。
这是一种传统的文学形式,也是中国古代人们在生活中记录时间和感受季节变化的方式之一。
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是描述气候和景色的工具,更是反映了古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和热爱。
通过这首二十四节气歌古诗,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和热爱,也感受到了古人用诗歌来表达对自然的赞美和感慨。
在现代社会中,二十四节气仍然被广泛使用和传承,人们会通过庆祝节气、举办相关活动等方式来度过和感受节气的变化和意义。
这篇文章旨在唤起人们对传统节气文化的关注和热爱,并希望能够将这一美丽的传统延续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二十四节气的文化价值和思想内涵。
总结起来,二十四节气歌古诗以其简洁明了、富有艺术美感的形式,生动地描绘了中国传统节气的特点和意义。
这些古诗不仅仅是一种文学表达方式,更是承载着古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季节变化的感悟和记录。
通过阅读和传承这些古诗,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节气文化的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秋古诗
《秋夜曲》【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秋词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凉晚步
【宋】【杨万里】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
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
处暑古诗
处暑后风雨 (宋)仇远
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
因识炎凉态,都来顷刻中。
纸窗嫌有隙,纨扇笑无功。
儿读秋声赋,令人忆醉翁。
七月二十四日山中已寒二十九日处暑 (宋)张嵲尘世未徂暑,山中今授衣。
露蝉声渐咽,秋日景初微。
四海犹多壘,余生久息机。
漂流空老大,万事与心违
处暑前三日胡茂文
粤近处暑烈日炎,寝食不安难休歇。
期盼天秤速来到,携风带雨除酷热。
白露诗
〖白露〗
唐:杜甫
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
圃开连石树,船渡入江溪。
凭几看鱼乐,回鞭急鸟栖。
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
〖白露为霜〗
唐:颜粲
悲秋将岁晚,繁露已成霜。
遍渚芦先白,沾篱菊自黄。
应钟鸣远寺,拥雁度三湘。
气逼襦衣薄,寒侵宵梦长。
满庭添月色,拂水敛荷香。
独念蓬门下,穷年在一方。
秋分诗
汉武帝(刘彻)——《秋风辞》
秋风起兮白云飞,
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
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
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转载自第一范文网,
请保留此标记。
)
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秋分日忆用济
诗人:紫静仪
朝代:清
遇节思吾子,吟诗对夕曛。
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
逆旅空弹铗,生涯只卖文。
归帆宜早挂,莫待雪纷纷。
寒露的诗
《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
【唐】戴察
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
滴沥清光满,荧煌素彩寒。
风摇愁玉坠,枝动惜珠干。
气冷疑秋晚,声微觉夜阑。
凝空流欲遍,润物净宜看。
莫厌窥临倦,将晞聚更难。
《池上》
【唐】白居易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
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
若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败荷鹡鸰图》
【明】唐寅
飞唤行摇类急难,野田寒露欲成团。
莫言四海皆兄长,骨肉而今冷眼看。
霜降诗
读《汉书》(白居易)
禾黍与稂莠,雨来同日滋。
桃李与荆棘,霜降同夜萎。
草木既区别,荣枯那等夷。
茫茫天地意,无乃太无私。
小人与君子,用置各有宜。
奈何西汉末,忠邪并信之。
不然尽信忠,早绝邪臣窥。
不然尽信邪,早使忠臣知。
优游两不断,盛业日已衰。
痛矣萧京辈,终令陷祸机。
每读元成纪,愤愤令人悲。
寄言为国者,不得学天时。
寄言为臣者,可以鉴于斯。
谕友(白居易)
昨夜霜一降,杀君庭中槐。
干叶不待黄,索索飞下来。
怜君感节物,晨起步前阶。
临风踏叶立,半日颜色低。
西望长安城,歌钟十二街。
何人不欢乐,君独心悠哉。
白日头上走,朱颜镜中颓。
平生青云心,销化成死灰。
我今赠一言,胜饮酒千杯。
其言虽甚鄙,可破悒悒怀。
朱门有勋贤,陋巷有颜回。
穷通各问命,不系才不才。
推此自豁豁,不必待安排。
立冬诗
立冬
明王稚登
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
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
立冬
唐李白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大雪诗
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冬至诗词(一):小至
(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冬至诗词(二):冬至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
冬至诗词(三):邯郸冬至夜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小寒诗
重九後风雨不止遂作小寒(陆游)
菊枝欹倒不成丛,井上梧桐叶半空。
射虎南山无复梦,雨蓑烟艇伴渔翁。
重九後风雨不止遂作小寒(陆游)
夜长稚子添书课,霜近衰翁忆醉乡。
尽道吴中时节晚,菊花也有一枝黄。
微雨(陆游)
晡後气殊浊,黄昏月尚明。
忽吹微雨过,便觉小寒生。
树杪雀初定,草根虫已鸣。
呼童取半臂,吾欲傍阶行。
大寒【宋】作者:【陆游】
大寒雪未消,闭户不能出,
可怜切云冠,局此容膝室。
吾车适已悬,吾驭久罢叱,
拂麈取一编,相对辄终日。
亡羊戒多岐,学道当致一,
信能宗阙里,百氏端可黜。
为山傥勿休,会见高崒嵂。
颓龄虽已迫,孺子有美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