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教案地形复杂多样

合集下载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教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教案

第1课时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教学目标1. 知道我国地形构成的特点2. 了解地形特点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3. 通过对祖国地形特征的了解,增强爱国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山区开发的有利与不利条件●课前准备1.教师为每一学生准备等高线地形图(教材中)2.实物投影仪3.学生准备水彩笔、尺子、铅笔4.有关地质灾害的录像●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教学设计一、地形类型多样1.地形复杂多样活动1:阅读教材的景观图片,了解五种地形类型的特征。

学生:简单地讨论,比较不同地形类型的特点。

如:珠穆朗玛峰——海拔高,顶部高耸,坡度很陡。

江南丘陵——地势起伏和缓,坡度较小。

内蒙古高原——地面平坦,辽阔,水草丰茂。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面广阔平坦,“水乡泽国”。

四川盆地——盆地周围高中间低,内部是平地或和缓的丘陵。

2.我国主要山脉及其分布活动2:读教材图“山脉走向示意”,熟悉山脉走向的含义。

活动3:读教材图“中国陆上主要山脉”,判断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完成下表。

走向主要的山脉东西走向东北—西南走向西北—东南走向南北走向弧形山脉教师:请同学们用彩笔在教材山脉图上分别将同一走向的山脉连接起来,如,先把天山、阴山、燕山连成一线,将昆仑山、秦岭、大别山连成一线,… …,观察形成的图形。

(教师在黑板上板画,并用不同的彩粉笔连接山脉)学生:山脉将大陆分隔成许多网格。

活动4:山脉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山脉交织成网,高原、盆地、平原就镶嵌在网格中。

阅读教材图“我国地形分布大势”中找出山脉两侧的地形区填在表格中。

两侧的地形区山脉西侧东侧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横断山横断山两侧的地形区山脉南侧北侧天山昆仑山教师:(补充介绍)以上的山脉构成了地形区的自然地理界线,有时山脉还是人文地理的界线,如:长白山是中国和朝鲜的界山;喜马拉雅山是中国和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的界山;武夷山是福建与江西的界山。

教师:为了更好地记住我国地形地势特征,我找了一首《我国地形地势特征及其分布歌诀》,相信对大家会有帮助的。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教学案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教学案人教版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一、地势和地形1、地形复杂多样⑴四大高原的特点①青藏高原:世界屋脊,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世界最高,中国最大的平原。

②黄土高原:世界上面积最广的黄土分布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水土流失严重。

③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不平,俗称“坝子”。

④内蒙古高原:我国第二大高原,地面坦荡、一望无垠。

⑵三大平原特点①东北平原: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地势坦荡,黑土广布,称“黑土地”。

海拔200米以下②华北平原:我国最完整的平原,又称“黄淮海平原”,称“黄土地”。

海拔50米以下③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最低平的平原,河湖密布,著名的“鱼米之乡”、“水乡”。

有的地方海拔10米以下。

⑶四大盆地特点①塔里木盆地:我国面积最大盆地,有我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和我国最大内流河——塔里木河②准噶尔盆地:我国面积第二大盆地,相对湿润,位置最高,纬度最北。

③柴达木盆地:我国地势最高的盆地,有“聚宝盆”之称。

④四川盆地:也称“紫色盆地”,最大的外流盆地,西部有面积较大的成都平原,农业发达,物产丰富,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⑷主要山脉①东西走向的三列北列:天山—阴山—燕山中列:昆仑山—秦岭–大别山南列:南岭[注意]秦岭是划分我国南方与北方的重要地理界线。

秦岭南北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差异。

②东北—西南走向的三列西列: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列:长白山—武夷山东列:台湾山脉口诀记忆:大(大兴安岭)太太(太行上)无(巫山)靴子(雪峰山),还经常(长白山)上五(武夷山)台山(台湾山脉)③西北—东南走向的三列,多在我国西部。

北列:阿尔泰山(西)小兴安岭(东)中列:祁连山南列:巴颜喀拉山④南北走向的三列北列:贺兰山中列:六盘山南列:横断山区[注意]横断山脉是由许多列南北走向的平行山脉组成。

它们由北向南地势逐渐降低,山高谷深、山河相间,极大地阻碍了东西交通。

⑤弧形走向:喜马拉雅山脉,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是世界第一高峰,位于中国和尼泊尔边境。

八人教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和地势》教案

八人教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和地势》教案

八人教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和地势》教案【核心素养】人地和谐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课程标准】运用中国地势图概括我国地势、地势的要紧特点。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依照地势图总结出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及各级阶梯的要紧特点。

2.记住位于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名称。

3.在地势图上熟悉我国不同走向的山脉。

4.通过地势图总结我国地势多种多样的特点。

5.分析不同地势对人们生产、生活的阻碍。

过程与方法使用读图和资料分析的方法猎取地理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进展的差不多地理观念。

【重点与难点】1.我国三级阶梯的地势特点。

2.要紧山脉、高原、平原、盆地的名称、分布。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读图分析。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地势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宽敞第二课时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教学过程】一、情形导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试问:大江为何东去?春水为何东流?这与我国的地势、地势有何联系?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二、新课学习(一)地势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宽敞1.地势类型多样:我国幅员宽敞,地势类型多样。

有纵横交错的山地,气概磅礴的高原,一望无际的平原,群山环抱的盆地,还有起伏绵延的丘陵。

2.要紧山脉的名称、分布和走向(1)东西走向的山脉:北列:天山山脉----阴山山脉;中列:昆仑山脉----秦岭;南列:南岭(2)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西列: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中列:长白山脉---武夷山脉东列:台湾山脉(3)南北走向的山脉: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4)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阿尔泰山脉、祁连山脉、小兴安岭(5)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珠穆朗玛峰,8844.43米)拓展延伸:我国的要紧山脉东西走向有三横,北天阴,中昆秦。

湘桂粤赣夹南岭。

东北一西南有三撇,兴安太行巫雪峰,长白武夷中间横,台湾山脉东分布。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的第六章第一节《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地形类型及其特点,特别是山区面积的广大及其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图表和文字,生动地展示了我国地形的多样性和山区的重要地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了解了中国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等基础知识。

但他们对地形的认识可能还比较片面,对山区面积广大的概念可能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形象、实际的例子,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地形多样性和山区面积广大的直观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的地形类型及其特点,知道山区面积广大的事实及其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图表,分析地形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祖国壮美山河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国的地形类型及其特点,山区面积广大的事实。

难点:对地形特点的理解,山区面积广大的原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图表、实例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分析。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地形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图表、实例等教学素材。

2.设计好问题,准备好案例。

3.制作好课件,准备好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中国地形分布图,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的地形特点。

引导学生关注山区面积广大的事实,提出问题:“为什么中国的山区面积如此广大?”2.呈现(10分钟)分别展示中国的五种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通过图片、图表,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各种地形的特点。

同时,引导学生分析地形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观察地形分布图,找出各种地形在中国的分布情况。

自然地理教案《多样的地形

自然地理教案《多样的地形

《多样的地形》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地球上的主要地形类型,包括平原、山地、高原、丘陵和盆地。

2. 使学生能够识别各种地形类型的特点和分布情况。

3. 培养学生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地球上的主要地形类型及其特点。

2. 教学难点:地形类型的识别和应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生动展示各种地形类型。

2. 利用地图和模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地形类型的分布。

3.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各种地形类型的认识和理解。

4. 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地形的特点。

四、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2. 地形图片、视频资料。

3. 地图、模型等教具。

4. 实地考察地点的安排。

五、教学内容1. 地形类型的定义和分类。

2. 各种地形类型的特点及其分布情况。

3. 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4. 实地考察,观察和分析地形特点。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的卫星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地球表面的多样性,激发学生对地形学习的兴趣。

2. 讲解地形类型:教师简要介绍平原、山地、高原、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地形类型的定义、特点和分布情况。

3. 案例分析:以我国地形为例,分析各种地形类型的具体案例,如长江中下游平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等。

4.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地形类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如农业、城市发展、交通等。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地形学习的知识点,强调地形类型的识别和应用。

七、课堂练习a. 平原地形海拔较低,地面平坦。

b. 山地地形海拔较高,坡度陡峻。

c. 高原地形海拔较高,地面坦荡。

d. 丘陵地形海拔较低,地面有起伏。

e. 盆地地形四周高中间低。

八、课后作业1. 绘制地形类型分布图:根据所学知识,绘制我国地形类型分布图,标明各种地形类型的名称和分布区域。

九、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知识掌握程度、实践操作能力等。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和地势》精品学案及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和地势》精品学案及教案

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和地势》第1课时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学习目标】1、理解山脉走向的概念,在地形图上判断我国不同山脉的走向。

2、能在图中熟练填出我国主要山脉的名称【学习重点】在图中填出我国主要山脉的名称,以及判断各山脉的走向。

【学习难点】在图中填出我国主要的山脉。

【学习过程】二、地形复杂多样【自学导航】认真阅读教材,你能独立解决下列问题!学法提示:认真阅读课本内容和地图册上的地图完成1、你知道五种基本地形吗?2、读课本25页,明确怎样判断山脉的走向。

3、读课本图2.6,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完成:(1)找出东西走向的山脉:(2)找出南北走向的山脉:(3)找出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4)找出喜马拉雅山脉,判断此山脉是什么走向的:(5)完成课本26页表格【交流展示】同桌或小组交流学习结果【合作探究】师生共同研讨解决:交流记忆这些山脉的方法【我的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学后质疑】你还有哪些不能解决和问题,说出来大家帮你一起解决【同步演练】你对本节课的知识掌握得怎么样,快来检测一下同步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山脉与其走向组合正确的是()A、横断山—南北走向B、阿尔泰山—东北西南走向C、长白山—西北东南走向D、天山—南北走向2、我国东西走向的三列山脉中,中间一列是()A、天山――阴山B、昆仑山――秦岭C、祁连山D、天山――秦岭3、下列山脉中,与其它三座山脉走向不同的是()A、大兴安岭B、南岭C、长白山D、台湾山脉4、下列山脉中,既是东西走向,又位于第二级阶梯上的是()A、南岭B、大兴安岭C、秦岭D、台湾山脉二、综合应用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山脉名称:A B CD E FG H IJ K LM N P第2课时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学习目标】1、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总结出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的特征以及各级阶梯的主要地形区,记住位于阶梯分界线的山脉名称。

2、理解我国的地势特征对其它自然地理要素及我国人民生产、生活的影响。

地势西高东低 地形多种多样-科普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地势西高东低 地形多种多样-科普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多种多样-科普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一、学习目标•了解地形的概念•能够解释地势高低起伏的成因•能够分类和描述常见的地形类型二、学习重点•地形的定义和成因•常见的地形类型三、学习难点•不同地形类型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四、学习内容1. 地形的概念地形是指地球表面的各种地貌类型,包括山地、平原、高原、丘陵、峡谷、峰林、岛屿等。

2. 地势高低起伏的成因地势高低起伏的成因有多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地球的体积和密度不均、板块运动、河流侵蚀、风化作用等。

这些因素的作用相互交织,共同塑造了地球表面形态的多样性。

3. 常见的地形类型(1) 山地山地是指相互之间高度差异很大的一系列山岳地带,是由地壳运动、风化、侵蚀等地理过程形成的。

(2) 平原平原是指地势平坦,海拔较低,和周围地形相对突出的一种地形类型。

平原是由洪积平原、沉积平原、海滩平原、石灰岩山区等多种地理过程形成的。

(3) 高原高原是位于地球表面的海拔较高并呈平坦或者缓坡状地形。

高原的形成与天山、喜马拉雅等地区发生的山体抬升、板块运动、河流冲积沉淀等多种地理过程密切相关。

(4) 丘陵丘陵是介于山地和平原之间的一种地形类型,常见于河流流域和沙漠地区。

丘陵是由于风化、侵蚀、河流冲积沉淀等多种地质过程形成的。

(5) 峡谷峡谷是深刻的河谷,宽度较窄,高低落差很大,是由于河流长期削蚀而形成的。

它有时伸向几公里之外,前后相接构成了完整的峡谷地貌。

(6) 峰林峰林是多峰的山脉,其山峰或群峰突兀,峭壁陡立,是由于地壳运动和风化作用形成的。

历史上峰林曾被用来建山寨,也被广泛应用于文学艺术作品中,成为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7) 岛屿岛屿是地球表面中周围被海水包围的陆地。

岛屿区位上具有较强的孤立性,与本土具有阶梯状的区位差异。

历史上,岛屿曾经是海上贸易和文化交流的中心。

五、课后作业1.描述你所在的城市或者镇的地形特点以及形成的原因。

2.阅读有关喜马拉雅山脉的相关资料,并对其形成原因和特点进行归纳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第一课时 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教案与反思金品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第一课时 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教案与反思金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原创不容易,【关注】,不迷路!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1节地形和地势第一课时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知识与技能】1.能够说出我国主要山脉以及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三大丘陵的名称、分布及特点。

2.能够区分我国五种地形类型,并归纳我国地形类型的特点。

3.初步说明地形要素在我国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能够从中国地形图中找出我国的主要山脉和主要地形区的名称。

2.通过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图或数据,归纳我国地形类型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我国地形类型及其特点的认识,增强对我国“基本地形国情”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地形的兴趣,提高对我国不同地形的审美情趣,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重点】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三大丘陵的分布及其特点。

【难点】我国陆上主要山脉及其走向。

【新课导入】课件播放音乐《青藏高原》同学们知道青藏高原吗?其实我国不仅有青藏高原,还有许多连绵起伏的丘陵,一望无际的平原,美丽富饶的盆地。

想认识它们吗?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形和地势。

知识点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自主学习】(教师展示问题,要求学生阅读教材P22~P24的内容,自主完成)1.读图2.1和图2.2说出我国的地形类型特点。

__答案:地形类型多样。

__2.读图2.2,说出我国主要的高原、盆地、平原、丘陵、山脉等,找到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并把它们首尾相连,分析其东西两侧的地形差异,总结我国地形的分布特点。

__答案: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东侧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西侧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地理教案地形复杂多样
八年级地理教案地形复杂多样
作为一名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八年级地理教案地形复杂多样,欢迎大家分享。

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地势等方面的基本国情,在这个基础上学习“地形复杂多样”就顺利成章了。

教材把本节作为中国自然环境这一章的第一节第二框来讲,充分体现了地形作为自然环境基础的.重要地位。

中国的地形特征对于中国气候、河流以及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

2、结构特点:
这一节是在学习地势特点之后进行研究学习的。

是第一节“地势和地形”三个小标题中的第二个,三个标题符合由形象到抽象的认知规律,表面上平行的3个标题,在结构上有着递进关系。

学情分析
1、已有知识:七年级已经学习了世界地形,学生对陆地的地形有了一定的了解。

2、困难:由于繁多的地理名词定位和较高的分析能力要求,学生可能对知识却反感性认识而降低学习兴趣,故教师宜设置“趣”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山脉走向的概念,并在地形图上熟悉我国不同走向的山脉,理解山脉在我国地形分布中所起的“骨架”作用。

2、运用地形图总结出我国地形多种多样的特点,分析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3、在地图上指出我国主要地形名称和位置。

4、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分析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6、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山脉是构成地形的骨架
2、我国地形复杂多样的特点。

3、认识不同种类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和改造自然条件。

教学过程
1、以问题情景为主线,丰富的学生活动为主体。

这样做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交流合作中学习。

2、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更多资料,使教学更生动直观,使学生对我国主要山脉和地形区有较深刻印象。

3、注重地图教学。

【八年级地理教案地形复杂多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