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身上所有部位注射方法和注意事项
给猪打针的方式及注意事项

给猪打针的方式及注意事项给猪打针的方式主要是四种,即肌内注射、皮下注射、静脉注射和腹腔注射。
一、肌内注射由于肌肉内血管丰富,注入的药液吸收较快,另外,肌肉内感觉神经分布较少,引起的疼痛较轻,因此肌内注射是最常用的注射方法。
注射部位一般选择在肌肉丰满的臀部或颈部。
注射时先剪毛消毒,右手持注射器,将针头垂直刺入注射部位内,刺入深度可根据猪只的大小以及注射部位的肌肉状况而定,一般情况下是在3cm左右。
抽动注射器的活塞未发现有回血,即可注入药液。
但因为臀部有坐骨神经,如果注射位置找不好,打在坐骨神经上,容易导致猪瘫痪。
注射一般以颈部稍下方为宜,因为此处肌肉属疏松结缔组织,容易使药物消散在毛细血管中。
二、皮下注射皮下注射是将药液注射到皮肤与肌肉之间的疏松组织中,注射部位一般选择在皮薄而容易移动,但活动较小的部位,如大腿内侧、耳根后方。
注射时先将注射部位消好毒,用左手拇指、食指、中指提起皮肤,形成一个三角皱褶,右手在皱褶中央将注射器针头斜向刺入皮下,与皮肤成45°角,放开左手推动注射器,注入药液。
三、静脉注射静脉注射是将药液直接注射到血管内,使药液迅速产生效果的一种治疗技术。
主要用于抢救危重病猪,一般选耳背部的耳大静脉。
做静脉注射时先用酒精棉球涂擦耳朵背面耳大静脉,使静脉怒张,助手用手指强压耳基部静脉使血管鼓起。
注射者左手抓住.猪耳,右手将抽好药液的玻璃注射器接上针头,以10°~15°的角度刺入血管,抽动活塞,如见回血,则表示针头在血管内,此时,助手放松耳根部压力,注射者用左手固定针头,右手拇指推动活塞徐徐注入药液,药液推完后,左手拿酒精棉球紧压针孔处,右手迅速拔针,以免发生血肿。
4.腹腔注射腹腔注射是将药液注射到腹腔内。
小猪常采用这种方法。
注射部位,大猪在腹肋部,小猪在耻骨前缘之下3~5cm中线侧方。
注射方法,大猪多采用侧卧保定,用左手稍微捏起腹部皮肤,将针头向与腹壁垂直的方向刺入,刺透腹膜后即可注射。
猪肌肉注射的操作方法

猪肌肉注射的操作方法猪肌肉注射是一种常见的兽医操作,在养殖业和兽医学中广泛应用。
正确操作猪肌肉注射可以提高药物的吸收效果、减少损伤和感染的风险。
以下是关于猪肌肉注射的操作方法详细介绍。
1. 前期准备在进行猪肌肉注射前,需要准备好以下工具和药物:- 注射器:选择适当大小的注射器,通常根据猪的体重和所需注射剂量来确定。
- 针头:选择合适长度和规格的针头,通常使用21-23号的针头。
- 酒精棉球:用于消毒注射部位。
- 药物:按照兽医的嘱咐准备好所需的药物。
2. 注射部位选择在给猪注射药物时,通常注射到猪的颈部、腰部、大腿外侧或臀部肌肉中。
选择注射部位时要避免注射到骨头、关节、神经和大血管附近,以防止损伤和出血。
3. 注射部位消毒使用酒精棉球将注射部位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以减少细菌和感染的风险。
同时,还要确保注射部位皮肤完好无损,没有划伤或破损。
4. 肌肉注射将准备好的注射器取出,并按照药物使用说明准备好所需的剂量。
使用无菌技术,将针头插入注射器,并确保针头没有弯曲或损坏。
然后,将药物吸入注射器中并排出空气泡。
在进行注射时,要确保注射器和针头保持水平,以避免药物外溢或漏出。
用非注射手握住注射器并找到注射点,再用另一只手轻轻拉开猪皮肤。
将针头以缓慢且稳定的速度插入皮肤和肌肉约2-3厘米的深度。
一旦针头插入到位,便可以缓慢注射药物。
注射速度要均匀,以免药物过快进入引起不适。
注射完成后,要保持针头在皮肤和肌肉中,以免药物溢出。
5. 结束操作在注射完成后,缓慢拔出针头,并用干净的棉球或棉花球轻轻按住注射点,以防止血液外溢。
同时,要过细检查注射点是否有血迹、破损或其他异常。
6. 注射后处理将用过的注射器和针头放入一个专用的废弃容器中,进行妥善处理。
同时,对注射点进行适当清洁和消毒,以避免感染。
纪录猪的注射时间、药物种类和剂量,以便日后参考和管理。
总结:猪肌肉注射是一种常见的兽医操作。
进行猪肌肉注射前,需要准备好注射器、针头、酒精棉球和所需药物。
给猪打针的正确方法

给猪打针的正确方法
给猪打针是一项重要的兽医操作,以下是正确的方法:
1.准备工作:确保自己穿着合适的防护服或手套,并将针头/注射器事先准备好。
确保注射器是清洁的,已加装好新的针头。
2.选择注射部位:常用的注射部位包括猪的颈部、脖子或背部。
根据动物的大小和品种,选择适当的注射部位。
3.皮肤消毒:使用酒精棉球或适当的消毒液清洁注射部位,以确保皮肤表面干净。
4.抓住耳根部:使用一只手轻轻地抓住猪的耳根部,使之保持相对稳定。
5.正确插入针头:将注射器的针头迅速但温和地插入皮肤和肌肉层。
尽量让针头与神经和血管无缝接触,减少伤害。
6.缓慢注射药物:慢慢注射药物,确保药液均匀分布,并避免药液过快导致不适。
7.注意观察:在注射过程中,确保猪没有异常反应,如疼痛或不适。
如果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注射并寻求兽医师的建议。
8.处理废弃物:使用完毕后,正确处理针头和注射器等废弃物。
将其放入专用的
医疗废物容器中,以防止传播疾病。
注意事项:
- 保持注射设备清洁和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 如果不确定正确的注射方法,请咨询兽医师的建议或寻求专业帮助。
- 遵守动物保护法规和道德准则,确保对猪的处理是安全和无痛苦的。
猪场常用针头型号及正确的注射给药方法,养猪圈人士必备常识(图解)

猪场常用针头型号及正确的注射给药方法,养猪圈人士必备常识(图解)经常看到新人请教怎么给猪打针,养猪老手认为这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可是新手往往不会。
自称会给猪打针的养猪人,给猪注射的部位也是五花八门,有人打在后腿内侧,有人打在臀部,有人注射在耳后。
一般情况,不管是疫苗还是药物最好注射在颈部臀部肌肉“坚硬”,容易引发猪的应激,肌肉紧绷,给注射带来困难。
后腿内侧这个位置也不容易掌握,不容易保定。
颈部表皮松软,肌肉丰富,利于药物的吸收,抓住耳部易保定,所以最好注射在耳部。
猪场常用针头及型号有哪些呢?给猪打针者分三种情况:第一种实习兽医,经常为给猪打针这件事头疼,一是不会,二是不敢;第二种:自称给猪打针高手,但是注射部位却错的可笑,有人打在后腿内侧,有人打在臀部,有人注射在耳后;第三种:就是真正的兽医,为了让新手学会正确给猪打针的方法,我们总结了给猪打针图谱,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哦。
1、一般情况,不管是疫苗还是药物最好注射在颈部(位置见图1)臀部肌肉“坚硬”,容易引发猪的应激,肌肉紧绷,给注射带来困难。
后腿内侧这个位置也不容易掌握,不容易保定。
颈部表皮松软,肌肉丰富,利于药物的吸收,抓住耳部易保定,所以最好注射在耳部。
2、图中给展示了表皮注射部位。
3、图中可见药物的注射进肌肉内深度4、错误的注射部位——注射部位过高5、错误的注射部位——肩膀前注射6、头号是指针孔的直径,直径越大,单位时间内注射进的药物越多。
下面给出的是参考数据,具体应用,针头的选择要考虑猪的大小、药物性质、注射剂量、注射深度。
小猪皮下脂肪少,皮肤嫩,容易注射,可选择小针头,12号针头足以。
补铁针,液体粘稠,针头号可相对大一些。
青霉素等液体稀薄,无粘性,可用一般针头。
(1英寸=2.54厘米)7、选择正确的针头号,可达到注射效果,液体进入肌肉层。
8、注射部位不当,液体在肌肉层表面。
教你咋样给猪打针

正确选择注射部位
01
02
03
注射部位选择原则
根据注射目的和药物性质 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如 肌肉注射、皮下注射、静 脉注射等。
常用注射部位
常用注射部位包括肌肉、 皮下、静脉等,不同部位 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注射。
注射部位消毒
在注射前应对注射部位进 行消毒,以减少感染的风 险。
掌握注射深度和角度
注射深度掌握02注 Nhomakorabea技巧保定猪只
选择合适的保定方法
保定人员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保定方法, 如四肢保定、侧卧保定等,以确保猪 只的稳定和安全。
保定工作应由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进 行,以确保保定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 性。
保定设备选择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保定设备,如保 定绳、保定栏等,以确保保定效果和 猪只的舒适度。
教你咋样给猪打针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准备工作 • 注射技巧 • 注意事项 •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01
准备工作
了解猪的生理特点
猪的体温
猪的正常体温范围为38.5-39.5°C。
猪的血液循环
猪的血液循环系统较为发达,血管较粗。
猪的免疫系统
猪具有一定的免疫能力,但容易感染疾病。
选择合适的针头和注射器
针头大小
根据猪的体型和注射部位选择合 适的针头大小,一般选用12号或 16号针头。
注射器类型
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常用的有玻 璃注射器、塑料注射器和金属注 射器。
消毒注射部位和针头
注射部位消毒
用酒精棉球或碘伏擦拭注射部位,消毒范围要足够大,一般消毒直径为510cm。
针头消毒
将选好的针头放入消毒液中浸泡或用酒精棉球擦拭消毒,确保针头无菌。
猪注射给药方法都在这里了

猪注射给药的方法都在这里了!注射给药是将灭菌的液体药物,用注射器或输液器注入猪体内的方法。
常用的注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肌内注射将药液注入肌肉比较丰富的部位。
刺激性较强和较难吸收的药物,进行血管内注射而有副作用的药液和油、乳剂等不能进行血管内注射的药液等均可采用。
但因肌肉组织致密,仅能注射较少剂量。
一般注射部位在猪耳根后、臀部或股内侧,应避开大血管及神经。
二、气管内注射气管内注射时将药液注入气管。
注射时,病猪多取侧卧保定,且头高臀低,将针头经气管软骨环间进入气管,接上注射器缓慢注射。
适用于气管、支气管和肺部疾病的治疗。
注射药液量不宜过多,一般3-5ml,量过大时,易发生气道阻塞而产生呼吸困难。
三、静脉注射将药液直接注入静脉内,药液随血液循环很快分布全身。
主要用于大量的输液、输血,以治疗为目的的速效给药(如急救、强心药等),或注射药物有较强的刺激作用,不能作皮下、肌内注射,只能通过静脉内才能发挥药效的药物。
注射药物的温度要尽可能接近于体温。
猪注射部位一般选择耳静脉。
四、胸腔穿刺(注射)胸腔或肺内注射是治疗肺炎和胸膜炎的一种有效给药途径,由于药物直达病灶,因此治疗效果好于其他给药方法。
胸腔穿刺(注射)操作方法:注射部位在右侧第7肋间(或左侧第8肋间)胸外静脉上方约2cm处。
术者左手将术部皮肤稍向前方移动,右手持套管针(或针头),靠肋骨前缘垂直刺入3-5cm。
当套管针刺入胸腔后,左手把持套管,右手拔出内针,即可流出积液或血液,放液时不宜过急,用拇指堵住套管口,间断地放出液体,防止胸腔减压过急,影响心肺功能。
如针孔堵塞不流时,可用内针疏通,直至放完为止。
放完积液后,需要洗涤胸腔时,可将装有消毒液的输液瓶的乳胶管或注射器连接到套管口(或注射针),高举输液瓶,药液即可流入胸腔,反复冲洗2-3次,再将其放出,最后注入治疗性药物。
操作完毕,插入内针,拔出套管针(或针头),使局部皮肤复位,术部涂碘酊。
注意事项:穿刺(注射)或排液过程中,防止空气进入胸腔内;排出积液和注入消毒药以及治疗药物时应缓慢进行,同时注意观察病猪有无异常表现;穿刺(注射)时防止损伤肋间神经和血管;刺入时,应以手指控制套管针的刺入深度,以防过深,刺伤心肺;穿刺过程如果出血,应充分止血,改变穿刺位置。
猪疫苗的正确使用方法 猪常用疫苗使用过程中注意事项 - 养猪技术

猪疫苗的正确使用方法猪常用疫苗使用过程中注意事项-养猪技术近年来,我国集约化猪场不断增多,但由于养殖水平的不同,对猪场的主要疾病的免疫,有的可以达到很好的预防效果,有的却为疾病的发生提供了温床。
如何科学地使用疫苗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下面具体来介绍一下:猪疫苗的正确使用方法猪常用疫苗使用过程中注意事项。
一、疫苗的接种方法1.皮下注射。
皮下注射是目前使用最多的一种方法,大多数疫苗都是经这一途径进行免疫。
皮下注射是将疫苗注入皮下组织后,经毛细血管吸收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到达淋巴组织,从而产生免疫反应。
注射部位多在耳根皮下,皮下组织吸收比较缓慢而均匀,油类疫苗不宜皮下注射。
2.肌肉注射。
肌肉注射是将疫苗注射于肌肉内,注射针头要足够长,以保证疫苗确实注入肌肉里。
3.超前免疫。
是指在仔猪未吃初乳时注射疫苗,目的是避开母源抗体的干扰和使疫苗毒尽早占领病毒复制的靶位,尽可能早刺激产生基础免疫,这种方法常用在猪瘟的免疫。
4.滴鼻接种。
滴鼻接种是属于黏膜免疫的一种,黏膜是病原体侵入的最大门户,有95%的感染发生在黏膜或由黏膜侵入机体,黏膜免疫接种既可刺激产生局部免疫,又可建立针对相应抗原的共同黏膜免疫系统工程;黏膜免疫系统能对黏膜表面不时吸入或食入的大量种类繁杂的抗原进行准确的识别并作出反应,对有害抗原或病原体产生高效体液免疫反应和细胞免疫反应。
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是猪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的滴鼻接种。
5.口服接种。
由于消化道温度和酸碱度都对疫苗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因而这种方法目前很少使用。
6.气管内注射和肺内注射。
这两种方法多用在猪喘气病的预防接种。
7.穴位注射。
在注射有关预防腹泻的疫苗时多采用后海穴注射,能诱导较好免疫反应。
二、各类疫苗特点1.冷冻真空干燥疫苗。
大多数的活疫苗都采用冷冻真空干燥的方式冻干保存,可延长疫苗的保存时间,保持疫苗的效价。
病毒性冻干疫苗常在-15℃以下保存,保存期一般为2年。
细菌性冻干疫苗在-15℃保存时,保存期一般为2年;2-8℃保存时,保存期9个月。
猪用疫苗的接种技术及注意事项

猪用疫苗的接种技术及注意事项随着畜牧业的发展,猪疫苗的接种成为预防猪病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猪用疫苗的接种技术及注意事项,以帮助养殖户正确使用疫苗,提高猪的免疫力。
一、疫苗接种技术1. 疫苗选择:根据猪的生长阶段和疫病流行情况,选择适当的疫苗。
常见的猪病疫苗包括猪瘟病毒疫苗、猪蓝耳病疫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苗等。
2. 接种时间:根据疫苗的使用说明,选择合适的接种时间。
一般来说,猪仔在断奶后2-3周龄开始接种疫苗,成年猪每年接种一次。
3. 接种部位:常用的接种部位有颈部皮下、耳根部皮下和肩胛肌肉。
接种前应清洁接种部位,避免细菌感染。
4. 接种方法:常用的接种方法有注射和滴鼻。
注射方法适用于肌肉接种,滴鼻方法适用于鼻腔接种。
接种时应注意使用无菌注射器和针头,避免交叉感染。
5. 接种剂量:根据疫苗的使用说明,按照正确的剂量接种。
剂量过低可能导致免疫效果不佳,剂量过高可能引起副作用。
二、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1. 疫苗保存:疫苗应保存在冷藏条件下,避免高温和阳光直射。
在使用前应检查疫苗的有效期和保存条件,过期或受损的疫苗不得使用。
2. 免疫程序:建立科学的免疫程序,按照疫苗的使用说明进行接种。
不同疫苗之间应有一定的间隔期,避免相互干扰。
3. 观察期:接种后应对猪群进行观察,观察是否出现异常反应。
如发现异常反应,应及时请教兽医进行处理。
4. 养殖环境卫生: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卫生,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定期清理猪舍,消毒饮水设备和饲料槽,避免交叉感染。
5. 其他免疫措施:疫苗接种只是预防猪病的一种手段,还应结合其他免疫措施,如合理饲养管理、营养调理和疫区隔离等,提高猪的免疫力。
总结起来,猪用疫苗的接种技术及注意事项对于预防猪病具有重要意义。
养殖户应选择适当的疫苗,按照正确的接种技术进行接种,并注意疫苗的保存和免疫程序的制定。
同时,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卫生和采取其他免疫措施也是提高猪的免疫力的重要手段。
通过科学的疫苗接种管理,可以有效预防猪病的发生,保障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猪身上所有部位注射方法和注意事项导读给猪注射在养猪过程中其实是一项简单而又繁琐的过程,但实际上在这简单的工作中却蕴含了很多技术问题,只有充分了解了给猪打针的技术,才能打好针。
否则,不但不会解决问题,还会给猪带来新的问题。
下面是给猪注射的最全方法:【注射前的准备】(l)按猪的大小、肥瘦、注射种类、药量,选择适宜的注射器及针头,以及消毒药和所需用品。
(2)检查注射器是否有破损,金属注射器橡皮垫是否密封,松紧度调节是否合适,针头是否堵塞、锐利,与针管的结合是否严密。
(3)所有注射用的器具,用前需清水洗净,并煮沸消毒或高压消毒。
(4)抽取药液前,先检查药品是否过期,有无混浊、沉淀、变质;两种以上药液混合注射,应注意有无配伍禁忌。
(5)抽完药液后,在注射之前应先排出针筒内空气和气泡,并调节好控制注射量的螺旋。
(6)根据猪的大小、是否妊娠,不同的注射方法,采取不同的保定措施,要求保定安全、可靠、方便。
(7)注射前对局部剪毛、消毒;注后拨出针头再次消毒和压迫注射针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肌内注射】肌肉注射部位(可见药物的肌肉内血管丰富,吸收药液较快,水剂、乳剂、油剂都可以肌内注射。
(1)猪的注射部位:①耳根后方的颈侧。
②臀部靠近髋骨(十字骨)的上方。
注射点不要向后下方移,防止刺伤坐骨神经。
一旦刺伤坐骨神经,同侧后肢立即拖地而行,不能负重而残废。
(2)因猪皮下有较厚的脂肪层(肥膘),而脂肪层内血管很少,如将药液注射在其内,很难被吸收,不仅不能发挥治疗作用,而且延误了病情。
故作肌内注射时,一定要根据猪的大小。
肥瘦,选用一定长度的针头。
原则是针头的长度应大于猪的皮厚加脂肪层的厚度,至少还要长25px,才能保证将药液注射在肌肉内。
(3)做好保定,不要打“飞针”。
15kg以内的猪,可由助手双手分别握两前肢提起保定。
15kg以上的猪,可用一门板将猪栏至猪栏的一角,使群猪相互挤在一起,无法移动,这样每注射一头,在其两耳之间的脑顶上作一带颜色的记号,以免重注和漏注。
这种方法简单方便,又便于注射,节省劳力,猪也不吃亏,针头也不易弯折。
皮下注射】皮肤表面注射部位(1)将药液注入皮下结缔组织内,经毛细血管。
淋巴管吸收而进入血液循环,再送至各组织器官。
故吸收较慢,一般需经5~10分钟呈现药效。
故注射药量过多时,应分点注射。
(2)猪多选择大腿内侧皮薄而皮下较疏松处,用较细长的5、7、9号针头注射。
(3)注射时先用左手将皮肤捏起,使成一皱格,再右手持针从韬基部插入针,并将针头轻轻拨动,如感十分轻便,证明针头在皮下,可注药,注完后,拨出针头时,用棉球压住针孔,轻轻揉按。
【耳静脉注射】(l)静脉注射能迅速发挥药效,能容纳大量药液,而且能耐受刺激性较强的药液(九一四、氯化钙等)。
少量药液,可用注射器直接推注,但速度宜慢,严防过快。
多量药液则将药液装入50ml葡萄糖瓶内,并以输液管和针头连接;可用输液瓶放置高度来调节输液的速度,也可在输液管中段装以滴注玻管。
(2)猪多采用耳静脉注射。
猪静脉注射的难点,并不是静脉注射的本身,而是猪的保定是否确切。
安全。
(3)35kg以内的猪,多采用横卧保定。
用人力先将猪侧卧在平坦的地面,一人抓住两后肢下部向后方拉紧,另一人用手或膝盖脆压住猪的颈侧部;较大的猪则先关入“称猪笼内”,如笼过宽,可用长形木板从笼的后方间隙中插入,从笼前方间隙穿出,可将猪挤紧于“称猪笼”的一侧;如笼身过长,为防猪前后移动,可用另一木板从侧面插入,可防病猪前后移动。
注射时,从笼顶部间隙抓出猪耳,按法静脉注射。
此法对种公、母猪,特别是怀孕母猪十分适用。
如果种猪身长比“称猪笼”长,则可在“称猪笼”后方加长一截,上、下、左、右各用两个活动反扣与“称猪笼”连接。
(4)静脉注射前,先洗净猪耳,抹平后消毒处理,由助手用手指捏住耳根部静脉血管处,或用绳子绕耳根部一圈结一活结栓紧,使耳静脉管充盈、怒张。
如果阴雨天、猪舍内光线不太好,可用手电筒抵在猪耳腹侧面,开灯后,从耳背侧看静脉血管十分清晰。
术者左手把住猪耳,将其托平并使耳尖稍抬高,右手持针,使针尖与皮肤呈30°-45°角刺入皮肤及血管内,轻轻回抽注射器见有回流血液,此时用左手手指连同猪耳一起上下捏住在血管内针尖后方的针头,这样可防止猪骚动时,致针尖左右摆动,刺破血管壁。
注药前,先松开压耳根手指或解开拴绳的活结,注射完毕后,拔出针头,用消毒棉球压迫针孔处,待不出血为止。
【腹腔注射】多用于仔猪。
因腹腔能容纳大量药液并有较的吸收能力,故可一次注入多量药液。
但必须是无刺激性的药液,天气寒冷又注入药液量较多时,需将药液加温到38 ℃~39℃。
如果较大的猪,因病致耳部发绀,无法看清血管时,也可作腹腔注射。
仔猪可提起两后肢保定,较大的猪可使其仰卧,呈后高前低姿势。
注前先抖动猪后肢,使肠管向前部移。
然后剪毛消毒。
注射部位在倒数第二乳头外侧约37.5px处。
针头最好选用细长针头,注射前先将皮向一侧移开点点,再与皮肤呈垂直刺入针头,这样皮肤上的针孔与腹肌。
腹膜上的针孔就不在一直线上,可防腹腔感染。
针头刺入腹腔后,回抽针心,看是否有肠内容物,若没有即可注入药液,速度不宜过快,注后拨出针头,消毒。
【胸腔注射】图片展示,苏气穴(上图)肺俞穴(下图)猪多用于治疗气喘病、胸膜肺炎,而将某些药物直接注入胸腔内,兼起局部治疗作用;此外,还作猪气喘病疫苗注射用;亦可用来采取胸腔积液,供实验室诊断用。
注射部位在右侧胸壁,倒数第6~7肋间与坐骨结节向前作一水平线的交点(即“苏气穴”)。
沿倒数第6肋前缘与胸壁成垂直插入细长针头。
注射前需先剪毛消毒,左手将注射点处皮肤向前移动0.5~25px,再插入针,回抽为真空,缓慢注入药液,消毒局部。
【穴位注射】这是一种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既含有中医的针刺穴位,调节动物机体的生理功能,又有西医的药物治疗作用。
(1)交巢穴注射:用于治疗各种原因的腹泻、麻醉直肠及阴道、减少猪的努责、注射猪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二联灭活苗用。
交巢穴位于尾巴提起后尾根腹侧面与肛门之间的凹陷的中心点。
注射针头宜长针头,注射前先用酒精消毒,针头与皮肤呈垂直平稳刺入,严防针尖朝上或朝下,朝上则刺到尾椎骨上;朝下则刺入直肠内,不仅使注射无效,还损伤了直肠。
注射后消毒。
(2)增食穴注射:用于治疗猪消化不良,食欲不好,厌食。
增食穴位于猪耳后方无毛区向下的凹陷内,左右各一穴。
往前消毒,针头垂直皮肤刺入约75px即可。
药液用得最多的有:10%葡萄糖液、10%樟脑磺酸钠、新斯的明、复合维生素B等药物。
(3)百会穴注射:用于治疗后肢麻痹、腰胯痛、泌尿生殖道感染等。
百会穴位于腰荐十字部凹陷处,一穴。
注射前局部剪毛、消毒,针头垂直刺入3~100px,注入药液。
常用的药有硝酸士的宁、新斯的明、安乃近、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
(4)猪卡耳穴卡耳疗法即将药物埋入猪耳部的卡耳穴治疗猪病的方法,也叫黄疗法,是利用针刺和药物诱导,把猪体内的内黄症诱导出来,激发肌体的抗病能力。
卡耳疗法中常用的药物是蟾酥和砒石。
其中,卡耳霜(通关散),科学的成分是猪牙皂、细辛、蟾酥、牛黄。
祛邪扶正, 以毒攻毒。
主治瘟毒内滞,发烧实热。
适用于治疗猪瘟、链球菌、伪狂犬、丹毒、肺疫、附红细胞体、感冒、气喘病、圆环病毒、弓形体、蓝耳病等各种实热慢性猪病。
可与各种中西药物联合使用,疗效显著,特别对其他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或多次用药而久治不愈时,可试用卡耳疗法,大多可以逐渐康复。
慢性猪病卡耳越早越好,健康猪卡耳对各种热性病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1、卡耳方法把猪向右侧放倒保定,左手抓紧猪耳,找穴位进行常规消毒,卡耳穴位在耳背侧偏下部(耳中点至耳尖连线二分之一),避开血管。
左手食指垫在猪耳内侧,拇指压在耳背侧穴位旁处。
右手持宽针,在穴位处的皮下与耳廓软骨之间刺一皮下囊,埋入卡耳霜,手压一下刀口使药不能脱出即可。
2.埋药量猪每25 千克体重用卡耳霜(通关散)0.1 克( 1 粒绿豆大小或专用药匙一匙)即可,重病,久病,复发者,增加埋药量50% 。
卡药处红肿溃烂者,疗效佳。
卡耳时, 1 次只卡一只耳,如需要第二次卡耳,则需7 日后再卡另一只耳,每猪最多卡二次。
【前腔静脉采血】跟着养猪业的集约化、工场化的发展,猪病变患上愈来愈复杂,许多疾病仅凭眼不雅病变或固有的经验很难做出外诊病断。
传统的防治标准样式也不克不及顺应新时期猪病的防治需要,要对于猪病进行正确的诊断分析,实施日常疫病监视检测以及抵抗力抗体监视检测,从而为疫病的预防、控制、净化提供技能支持,必须进行血清学检验测定。
而在血清学检验测定以及测试研究中,生猪的血液采取是一项前提性事情。
现就猪场成年母猪、仔猪以及小猪、中大猪的抽血技能与注意事变谈一些体会。
1、成年母猪的抽血成年母猪接纳站立式保定方法,豢养员用保定绳在母猪跟前将其上颌骨吊起,向前方使劲,以猪前肢方才着地不克不及踏地为准,并充实袒露两侧胸前窝为度。
要求尽有可能吊患上高一点儿,使猪的头颈与平行面呈30度以上。
如许,既利便抽血人员观察抽血部位,又使前腔静脉向外突出,静脉血充胀。
保定完成后用70%酒精棉球消毒进针部位(左或右胸前窝都可,但一般是右胸前窝进针较好),技能员手持一次性注射器(选用16×50毫米针头),朝右侧胸前窝最低且铅直凹底部方向进针,直到前腔静脉血液呈直线状射入注射器,一般5毫升便可。
掏出抽血针,用酒精棉球消毒进针部位按捺止血后,排除母猪保定。
2、仔猪以及小猪的抽血一般30千克以下的猪,相对来讲,其身体的重量、体形都比力小一点儿,采取仰卧保定方式。
一助手抓握两后肢,尽量向后牵扯引,另一助手用手将下颌骨下压,使头部贴地,并使两前肢与体中线基本铅直。
此时,两侧第一对于肋骨与胸骨结合处的前侧方呈两个明显的缺刻窝。
消毒肉皮儿后,抽血人员持装有9号针头的一次性注射器(10~30千克小猪,选择9×25毫米针头;10千克以下乳猪,选择9#×20毫米针头),向右侧缺刻窝处,由上而下,稍倾向中央及胸腔方向刺入,见有回血,便可抽血,一般3~4毫升,抽血完毕,左手拿酒精棉球紧压针孔处,右首迅速拔出抽血针管,为防止出血,应压迫片刻,并涂擦碘酒消毒。
3、中大猪的抽血中大猪接纳站立式保定,抽血时让猪站立,助用钱的宽紧临猪的头部,用鼻捻或金属保定器套住猪的上颌骨,捻紧鼻捻骗局或收紧金属保定器圈环,向前方使劲牵引,并将猪的上颌骨稍稍吊起,使猪两前肢方才着地为度,这时候猪的注意力集中在鼻部,猪多呈撤退退却姿式,从而保持安定的站立状态。
此时猪的前腔静脉最佳抽血点,即胸前两侧的胸前缺刻窝也充实袒露,然后先后用酒精消毒胸前缺刻窝进针部位肉皮儿,抽血人员手持一次性注射器(选择12×38毫米针头),朝右侧胸前缺刻窝最低处,由下而上,且铅直凹部方向进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