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牛学名词大全
牛生产学复习参考题库 (1)

养牛学复习参考试题库一、名词解释1泌乳月2常乳3犊牛4初生犊5初乳6育肥7母乳8混合乳9干乳10体质11外貌12全乳13脱脂乳14育成牛15成母牛16后备母牛17干乳期18补偿生长19奶牛能量单位(NND)22TMR 23泌乳周期24泌乳曲线25围产期26开食料27发情控制28代乳品29早期断奶二、填空1 犊牛母亲所分泌的乳是______,许多母牛常乳的混合是_________。
2与泌乳有关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乳牛尻部的外形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7日龄以内的牛叫_________,6月龄以下的牛叫_____________。
5 初生犊的护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牛年龄鉴定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从世界范围看,荷斯坦牛分为大体型___________荷斯坦牛与小体型___________荷斯坦牛。
8 我国的四大黄牛品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牛的维持能量需要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密切相关。
10 一般将牛的整个躯体分为四大部分,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我国荷斯坦育成母牛在0—6、6—12、12—18月龄的适宜日增重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犊牛的喂奶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牛在满足营养需要的条件下,其6、12、18、24月龄的体重分别占成年体重的_____、_____、_____、_____。
畜牧学复习要点(完整版)

牛一、名词解释1、吉尔-涅尔度:以酚酞为指示剂,中和100ml牛乳所消耗0.1NNaoH溶液的ml数,单位T。
2、发生酸度:由于乳酸增加而增加的酸度。
3、总酸度:自然酸度与发生酸度之和。
4、乳酸度:计算公式为:0.1N NaOH ml数χ0.009乳酸% = χ100供试牛乳重量正常牛乳为:0.15—0.16%5、泌乳单位:由乳腺泡、细小乳导管、中等乳导管、粗大乳导管、乳池所构成的具有泌乳功能的单位,近似于一串葡萄。
6、泌乳(Secretion):乳腺上皮细胞吸收来自血液的营养物质合成乳汁,泌入腺泡腔的过程。
7、排乳反射:当犊牛吸吮或人工挤乳时,引起乳房容纳系统紧张度的改变,排乳中枢兴奋,垂体后叶分泌催产素进入血液,乳导管平滑肌收缩,导致储存在腺泡腔和细小乳导管中的乳汁迅速通过粗大腺导管而流向乳池,这一过程称为排乳反射。
8、标准乳:也称乳脂校正乳(Fat corrected milk,FCM),一般国际上以乳脂率4%作为标准2312166318@..coM:泌乳期产奶量 F:平均乳脂率9、排乳速度(Milking speed):以每分钟排出的奶量(kg)为准。
10、前乳房指数(fore Udder Index):前两乳区产量前乳房指数(%)= ×100总产量11、屠宰重: 成年或18月龄公、母、阉牛宰前空腹活重。
12、胴体重:屠宰、放血、剥皮以后截去腕关节以下的前肢、飞节以下的后肢、头、毛、内脏(不包括板油和肾脏),剩余部分的(即胴体)重量。
13、屠宰率:胴体重占屠宰重的百分率。
14、熟肉率:取腿部肌肉1kg,于沸水中煮沸120分钟,取出后立即称重。
(屠宰后两天进行)。
煮后重熟肉率(%)= ————————χ100煮前重15、输精的标准 :指一次输入母牛生殖道内的精液量及其中所含呈直线运动的精子数。
16、繁殖率:是本年度出生的活犊牛数(不包括死胎和流产的)占上年度末可繁殖的成年母牛头数的百分比。
牛名词解释

1、反刍--进食时粗糙,饲料未经仔细咀嚼即吞咽入胃。
休息时,在瘤胃中经浸泡的食团刺激瘤胃前庭和食管沟的感受器,兴奋传至中枢,引起瘤胃逆蠕动,食团通过逆呕反送到口腔,再咀嚼,混入液,再吞咽,这一过程称反刍。
2、嗳气(Eructation):由于瘤胃中寄居的大量细菌和原虫的发酵作用,使瘤胃内产生挥发性脂肪酸和多种气体(CO2、CH4、NH3等),导致胃壁张力增加,兴奋压力感受器及嗳气中枢,瘤胃由后向前收缩,压迫气体移向瘤胃前庭,部分气体由食管进入口腔吐出,这一过程称为嗳气。
3、食管沟反射(OesophagealgYoovreflex):食管沟始于贲门,延伸至网瓣胃口,它是食道的延续。
收缩时呈一中空闭合的管子,可使食团穿过瘤网胃而直接进入瓣冒。
哺乳期犊牛,吸吮乳汁时,引起食管沟闭合,称食管沟反射。
这样可使乳汁直接进入瓣胃和真胃,可防止乳汁进入瘤网胃而引起细菌发酵和消化道疾病。
在一般情况下,哺乳期结束的育成牛和成年牛食管沟反射逐渐消失。
4、体质:是形态结构+生理机能+生产性能+抗病力+对外界生活条件的适应能力等协调性的综合体现。
外貌:是结构的外部表现,内部器官发育是基础。
个体的体质外貌表现是其遗传基础与其所处的外界环境条件饲养管理等)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
5、牛的产奶指数(Milkproductionindex,MPI)是描述一个品种牛或一群牛在成年时(一般为5岁以上或产第3胎犊牛以后)1年(1个泌乳期)的产奶量(kg),与其平均个体活重(kg)的比值。
6、牛肉用指数(BeefPurposeIndex,BPI)是描述一个品种或一个牛群体在成年时(一般为5岁)的平均活重(kg)与其体高(cm)的比值。
值越大,肉用性能越好。
该指数的生产学意义是单位体高承载的“肉量”,而活体与胴体重、净肉量等有高的正相关7、体尺测量:是测量鉴别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计算体尺指数和估测活牛体重的基础性工作,它能准确反映牛主要部位的发育情况,弥补肉眼鉴别的缺陷。
牛名词解释

1、反刍--进食时粗糙,饲料未经仔细咀嚼即吞咽入胃。
休息时,在瘤胃中经浸泡的食团刺激瘤胃前庭和食管沟的感受器,兴奋传至中枢,引起瘤胃逆蠕动,食团通过逆呕反送到口腔,再咀嚼,混入液,再吞咽,这一过程称反刍。
2、嗳气(Eructation):由于瘤胃中寄居的大量细菌和原虫的发酵作用,使瘤胃内产生挥发性脂肪酸和多种气体(CO2、CH4、NH3等),导致胃壁张力增加,兴奋压力感受器及嗳气中枢,瘤胃由后向前收缩,压迫气体移向瘤胃前庭,部分气体由食管进入口腔吐出,这一过程称为嗳气。
3、食管沟反射(OesophagealgYoovreflex):食管沟始于贲门,延伸至网瓣胃口,它是食道的延续。
收缩时呈一中空闭合的管子,可使食团穿过瘤网胃而直接进入瓣冒。
哺乳期犊牛,吸吮乳汁时,引起食管沟闭合,称食管沟反射。
这样可使乳汁直接进入瓣胃和真胃,可防止乳汁进入瘤网胃而引起细菌发酵和消化道疾病。
在一般情况下,哺乳期结束的育成牛和成年牛食管沟反射逐渐消失。
4、体质:是形态结构+生理机能+生产性能+抗病力+对外界生活条件的适应能力等协调性的综合体现。
外貌:是结构的外部表现,内部器官发育是基础。
个体的体质外貌表现是其遗传基础与其所处的外界环境条件饲养管理等)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
5、牛的产奶指数(Milkproductionindex,MPI)是描述一个品种牛或一群牛在成年时(一般为5岁以上或产第3胎犊牛以后)1年(1个泌乳期)的产奶量(kg),与其平均个体活重(kg)的比值。
6、牛肉用指数(BeefPurposeIndex,BPI)是描述一个品种或一个牛群体在成年时(一般为5岁)的平均活重(kg)与其体高(cm)的比值。
值越大,肉用性能越好。
该指数的生产学意义是单位体高承载的“肉量”,而活体与胴体重、净肉量等有高的正相关7、体尺测量:是测量鉴别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计算体尺指数和估测活牛体重的基础性工作,它能准确反映牛主要部位的发育情况,弥补肉眼鉴别的缺陷。
养牛学复习名词解释反刍

养牛学复习名词解释反刍
反刍(chú)俗称倒嚼,是指某些动物进食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将半消化的食物从胃里返回嘴里再次咀嚼。
反刍主要出现在哺乳纲偶蹄目的部分草食性动物身上,例如羊以及牛,这些动物被统称为反刍动物,归属于哺乳纲偶蹄目反刍亚目。
除此之外灵长目的长鼻猴也会进行反刍。
偶蹄目反刍亚目动物(牛、羊、鹿等)的胃分为四部分: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其中只有皱胃是分泌胃液的部分。
牛瘤胃的容积为100~300升,约占四部分胃的80%。
瘤胃内有大量微生物,包括原生动物(纤毛虫为主)和细菌。
瘤胃本身并不分泌酶,所有瘤胃内的酶全是由微生物产生。
网胃在瘤胃前方,抵着横隔和肝。
网胃内壁呈蜂窝状,网胃内同样进行着微生物消化。
特例:目前唯一发现的不属于反刍亚目却能够反刍的物种是灵长目的长鼻猴。
采食:反刍动物采食一般比较匆忙,特别是粗饲料,大部分未经充分咀嚼就吞咽进入瘤胃。
经过瘤胃浸泡和软化一段时间后,食物经逆呕重新回到口腔,经过再咀嚼,再次混入唾液并再吞咽进入瘤胃。
精确性 2020年公布的畜牧学名词

精确性 2020年公布的畜牧学名词畜牧学是一门研究动物饲养、繁殖和管理的学科。
作为一名畜牧专业人员,了解最新的畜牧学名词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些名词可以帮助你准确地描述动物的状况和行为,并且有助于你和其他专业人员之间进行沟通。
2020年,许多新的畜牧学名词发布了,下面是一些最常用的畜牧学名词:1. 防疫: 防疫是指采取措施防止动牧业中的疾病传播。
这包括采取预防措施,如疫苗接种和消毒,以及应对疾病暴发时采取的紧急措施,如隔离感染动物和使用药物治疗。
2. 饲料: 饲料是指为动物提供的食物。
这可以是天然的,如草料和粮食,也可以是人工制造的,如饲料混合物和预混合饲料。
3. 繁殖: 繁殖是指动物繁殖的过程。
这包括怀孕、分娩和哺乳。
4. 繁殖效率: 繁殖效率是指动物繁殖的效率。
这包括怀孕率、分娩率和新生动物的存活率。
5. 生产力: 生产力是指动物的生产能力。
这包括动物的产奶量、产蛋量和产肉量。
6. 动物福利: 动物福利是指动物的健康、幸福和安全。
这包括保证动物获得足够的食物和水,保证动物有足够的空间运动和休息,以及避免动物遭受虐待和不良对待。
7. 兽医: 兽医是专门负责治疗动物疾病和伤害的医生。
他们会诊断动物的健康状况,并提供治疗和预防措施。
8. 牧场: 牧场是一个大型的农场,专门用于饲养牛、羊、马等家畜。
9. 养殖场: 养殖场是一个大型的农场,专门用于养殖鸡、猪、鸽子等家禽。
10. 兽药: 兽药是专门用于治疗动物疾病的药物。
11. 饲养员: 饲养员是负责照料动物的人员。
他们会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水,并给动物施药、剪毛、修剪爪子等。
12. 畜牧业: 畜牧业是指从事动物饲养、繁殖和管理的产业。
这包括牛、羊、马、鸡、猪、鸽子等动物的饲养。
总的来说,2020年发布的畜牧学名词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防疫、饲料、繁殖、繁殖效率、生产力、动物福利、兽医、牧场、养殖场、兽药、饲养员和畜牧业。
这些名词对于专业的畜牧人员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能帮助他们准确地描述动物的状况和行为,并且有助于他们和其他专业人员之间进行沟通。
养牛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养牛学知识点总结大全养牛是一项广泛的农业生产活动,对于提供肉类和乳制品有着重要的作用。
而养牛学作为农业科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牛的生理生态特性、疾病预防与治疗、饲养管理、配种选种、饲料营养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就养牛学知识点进行总结:一、养牛基础知识1. 牛的分类:包括奶牛、肉牛、工牛等。
2. 牛的生理生态特性:例如牛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等生理特性。
3. 牛的行为特征:例如牛的饲料摄取行为、社会行为等。
4. 牛的饲养环境:包括牛舍设计、通风管理、温度湿度控制等。
二、牛的饲料营养1. 牛的营养需求:例如能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的需求。
2. 牛的饲料来源:包括青贮料、干草、浓缩饲料、玉米等。
3. 牛的饲料策略:例如饲料混合比例、饲料添加剂的使用等。
4. 牛的饲料管理:包括饲料的储存、喂养时间、喂养量等。
三、牛的疾病预防与治疗1. 牛的常见疾病:包括传染性疾病、寄生虫病、消化系统疾病等。
2. 牛的疫苗接种:各种疫苗的接种时间、方法等。
3. 牛的疾病诊断与治疗:例如疾病的诊断方法,治疗药物的使用等。
四、牛的繁殖与配种1. 牛的繁殖特性:包括发情行为、怀孕期、产犊过程等。
2. 牛的配种方法:包括人工配种、自然交配等。
3. 牛的遗传育种:例如优良品种的选育、基因改良等。
五、牛舍管理与环境控制1. 牛舍设计与装修:合理的舍舒适度、维护性和操作性。
2. 牛舍通风与卫生:保持牛舍内部的空气质量和环境卫生。
3. 牛舍温度与湿度控制:保持舍内的适宜环境温度和湿度。
养牛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需要掌握牛的生理生态特性、饲养管理技术、疾病防治知识、繁殖与配种技术、养牛环境与舍舍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
希望上述养牛学知识点总结对于广大养牛爱好者有所帮助。
畜牧兽医名词解释

完全康复致病因素作用已经停止,疾病的全部症状已经消失,机体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损伤完全恢复正常。
出血血液(主要指红细胞)流出或渗出到心脏、血管之外,称为出血水肿过多的液体蓄积于组织间隙或体腔内坏死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病理性死亡称坏死,坏死细胞物质代谢停止,功能完全丧失,并且不可恢复。
蜂窝织炎皮下或肌间疏松结缔组织发生的弥漫性化脓性炎脱水由于水的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以致体液总量少于正常的现象,称为脱水机化指由新生肉芽组织取代坏死组织或其他异物的过程。
恶病质恶性肿瘤的晚期,动物出现的进行性消瘦、贫血、无力和全身衰竭称恶病质。
嗜酸性粒细胞性脑炎是由食盐中毒引起的以嗜酸性粒细胞渗出为主的脑炎病理性钙化除骨骼和牙齿外,在机体其他组织发生钙盐沉着的现象,称为病理性钙化。
栓塞在血液循环系统内形成或由血管外侵入的异物,随血流运行引起血管阻塞的过程。
发绀淤血时,组织和器官的颜色变成暗红色或蓝紫色。
这种颜色变化在可视粘膜和无毛皮肤上特别明显称为发绀。
卡他性炎粘膜或浆膜表层轻微的急性渗出性炎,称为卡他性炎。
虎斑心心脏发生脂肪变性时,在正常心肌之间有灰黄色的条纹或斑点分布,在外观上呈黄红相间的虎皮状斑纹,称为虎斑心。
炎症炎症是指机体对各种致炎因子损伤的一种防御性反应。
在血管、神经、体液和细胞的参与下,炎症局部有变质、渗出和增生等基本病理变化。
临床表现有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
淤血即静脉性充血,组织或器官因静脉回流受阻,血液在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淤积,使局部组织血量增多,称为淤血。
痛风指嘌呤代谢障碍引起的尿酸和尿酸盐沉着在体内一些组织或器官的疾病。
萎缩是指已经发育成熟的器官、组织或细胞,由于物质代谢障碍发生体积缩小和功能减退的过程。
坏疽组织坏死后,受外界环境影响和不同程度的腐败菌感染后引起的病理变化。
肥大由于细胞体积增大,导致组织、器官体积增大、功能增强的状态,叫做肥大。
心力衰竭细胞肺淤血时,常在肺泡腔内见到吞噬有红细胞或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因为这种细胞多见于心力衰竭的病例,又叫“心力衰竭细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1、体高:又称鬐甲,是自鬐甲最高点到地面的垂直高度。
2、荐高:为荐骨最高点至地面的垂直高度。
3、尻长:为腰角前缘至坐骨结节后缘间的距离。
4、尻宽指数:坐骨结节的宽度对两腰角间的宽度的比例5、排乳反射:当牛犊允吸或挤奶刺激时,乳头皮肤的神经冲动上行至下丘脑,导致催产素分泌并经垂体后叶释放至血液中,使腺泡和较小的乳导管周围的肌上皮细胞收缩,乳房内压升高而迫使乳汁通过乳导管流入乳池。
6、305天产奶量:是自产犊后泌乳第一天起到305天的总产奶量7、305d标准乳量:是根据实际产乳量经系数校正以后的乳量8、乳脂量:是指乳中所含脂肪的重量,它等于乳脂率与产奶量的乘积。
9、前乳房指数:指一次挤奶中前乳区的挤奶量占总挤奶量的百分比。
10、犊牛:指出生至6月龄的的小牛。
11、育成牛:从犊牛断奶后至第一次产犊以前的母牛或作为种公牛以前的公牛12、奶牛能量负平衡:采食高峰一个月导致奶牛能量入不敷出的现象13、干奶期:母奶牛在产前2个月停止挤奶,目的是将主要营养供给胎儿,恢复由于长期产奶所损伤的乳腺组织,这段时间叫干奶期。
14、高产奶牛:产奶量高,乳成分好、乳脂率高、乳蛋白含量高,繁殖功能正常,无代谢疾病的奶牛15、泌乳初期:泌乳初期是指母牛分娩后15天以内的时间,通常也称围产后期16、泌乳盛期:指产后15-60天,高产牛可延续到产后第3个月,泌乳量达到最高点的时期17、奶牛的围产期:指奶牛分娩前后的一个月时间,包括妊娠后期和泌乳初期18、奶牛的能量单位:奶牛能量单位(NND)以生产1千克含脂率4%的标准乳需要3138千焦耳的NEL为1个奶牛能量单位。
19、短期优饲法:从母牛产后15~20天开始,在吃足着、粗、副料的前提下,在按奶给料满足维持和泌乳的实际营养需要的基础上,每天再多给1.0~1.5千克的混合精料,作为提高产乳量的预付饲料;在整个盛期,精饲料的给量随着产乳量的增加而增加,直到增加精饲料乳量不再增加为止20、引导饲养法:是指从母牛干乳期的最后两个星期开始,直到产犊后,泌乳达到最高峰时,喂给高水平的能量,以达到减少酮血症的发病率,有助于维持体重和提高产乳量的目的。
21、畸形乳房:是指在外形上及内部结构发育不正常的乳房22、前强率:指前肢负重去除后肢负重后与体重的百分比。
23、弯曲指数:24、305天产奶总量:奶牛自产犊第一天开始到第305天为止的总乳量,当实际挤奶天数不足305天的,以实际奶量为305天的乳量,而超过305天的,则从305天以后的奶量不计在内。
25、305天校正乳量:305天实际乳量经过校正系数校正后的标准乳量。
26、乳脂量和乳蛋白量:在母牛的第1、3、5胎次并在各胎次的第2、5、8泌乳月各测一次奶的含脂率和含蛋白率,再算出总乳脂和乳蛋白产量,这两个是衡量奶牛产乳的重要指标。
27、产奶指数(MPI):指成年母牛(5岁以上)一年(一个泌乳期)平均产奶量(kg)与其平均活重之比。
28、屠宰率:胴体重占宰前活重的百分率。
其中,胴体重是指放血后除去头、尾、皮、蹄(肢下部分)和内脏所余体躯部分的重量,并注明肾脏及其周围脂肪重。
在国内,胴体重包括肾脏及肾周脂肪重。
29、肉用指数(BPI):即平均成年活重(kg)与体高(cm)的比值。
30、眼肌面积:31、髋中位:髋座距等于髋腰距,称为髋中位。
32、性成熟:指幼畜达到开始有繁殖能力的这一发育阶段,或指性器官和第二性征发育达到完善的程度,能交配、受精,且可完成妊娠和胚胎发育过程。
33、肠壁闭锁:母体免疫球蛋白不能透过胎盘传给犊牛,所以初生犊牛无免疫力,吃初乳后,Ig G透过肠壁被吸入血后才具有免疫作用,但随着出生后时间的推迟、吸收球蛋白的作用将消失。
这种现象称为肠壁闭锁。
34、育成牛:从犊牛断奶后至第一次产犊以前的母牛或作为种公牛以前的公牛统称为育成牛。
35、引导饲养法(Lead feeding):是指从母牛干乳期的最后两个星期开始,直到产犊后,泌乳达到最高峰时,喂给高水平的能量,以达到减少酮血症的发病率,有助于维持体重和提高产乳量的目的。
36、定期交替饲养法:是通过精料和粗料的不同用量来实现。
就是每隔一定的天数,改变饲养水平和饲养特性的方法。
37、补偿生长:肉牛在生长发育某阶段中,因营养不足,而使生长速度下降,一旦恢复高营养饲养水平,其生长速度比正常加快,经过一段时间后使体重达到或接近正常某阶段未受限制的水平,即为补偿生长。
38、牛育肥:通常将准备作肉用的牛,在出售或屠宰前的一定时期内,应用易消化的各类饲料催肥,以提高肉产量或改善肉品质的方法。
39、PTA:预计遗传力40、BLUP:最优线性无偏估计法,对于不平衡资料,应用混合模型方程组的原理,估计固定效应和预测随即效应。
41、顺产性:42、牛奶中的体细胞:牛奶中含有少量的乳腺上皮的脱离细胞,如果乳腺感染时,血细胞将进入牛奶中,引起牛奶中含有的细胞数量增加,这部分细胞即为体细胞43、FLC:肢蹄综合项44、MOET:超数排卵和胚胎移植45、QTl:数量性状位点或经济性状位点46、前乳房指数:一头牛的前乳房的挤奶量占总奶量的百分比。
47.泌乳期:指奶牛分娩到干奶期开始的这一时间段,理论说法是305天。
48标准乳:乳脂含量4%的乳。
49.FCM:4%的标准乳,校正乳,fat corrected milk,FCM。
FCM=M(0.4+0.15F)M为乳脂率为F为牛奶量,F为牛奶的实际乳脂率。
50.前乳房指数:是度量各乳区泌乳的均衡性的主要指标,它是指一次挤奶中前乳区的挤奶量占总挤奶量的百分比。
51.泌乳均衡性:指一个泌乳期内产奶量的稳定情况。
52.补偿生长:当幼畜营养贫乏,饲喂量不够或由于饲料质量不好,牛的生长度变慢或停止,当营养液恢复正常时,生长加快,经过一段时间的饲养才能长到正常体重的特性。
53.初乳:母牛产犊后5-7d内所分泌的乳。
54.常乳:常乳是指雌性哺乳动物产后14天后所分泌的乳汁,也称作成熟乳。
55.早期断奶:即人为缩短犊牛的哺乳期,减少犊牛的哺乳量,降低犊牛培育成本,使消化系统得到锻炼,提高培育质量。
56.干奶,为了保证乳腺得以恢复与更新,在母牛妊娠期的两个月采用人为的方法使母牛停止泌乳,称为干奶。
57.干奶的方法有:1逐渐干奶法2快速干奶法3一次干奶法58干奶母牛:指在妊娠最后两个月停止泌乳的母牛,停奶后的妊娠母牛称为干奶牛,干奶这段时间称为干奶期。
59.干奶期:能量正平衡,不产奶,体重增加。
60.后备母牛:包括犊牛,育成牛和妊娠青年母牛。
(培育犊牛从出生到一次产犊前称后备牛).61.牛的品种和产地:脊椎动物门,哺乳纲,偶蹄目,反刍亚目,洞角科,牛亚科。
62.肉牛:海福特牛-英国威尔士地区的海福特县及领近诸县-中小型早熟牛肉品种。
皮埃蒙特牛-意大利北部皮埃特地区.德国黄牛-德国和奥地利。
其安妮特牛-意大利多斯加尼地区。
63.南德温牛-英格兰,南德文郡64.乳用牛:荷斯坦牛-荷兰-乳牛品种之冠-乳脂率较低,不耐热,高温产奶下降。
65.娟删牛-英吉利海峡南段的娟删岛艾尔夏牛-艾尔夏郡英国更赛牛-英国梗塞岛66.兼用品种:西门塔尔牛-瑞士阿尔卑斯山西部西门河谷-耐粗饲,适应性强,四肢坚实,繁殖力强。
67.中国黄牛-秦川牛-陕西关中地区的八百里秦川。
乳用品种-中国荷斯坦牛68.兼用型品种-三河牛-内蒙古地区-呼伦贝尔草原。
69.中国兼用肉牛品种-夏南牛-河南泌阳县。
70.奶牛乳房结构包括乳腺,中间韧带,奶头和乳腺池。
71、畸形乳房:是指在外形上及内部结构发育不正常的乳房72、前强率:指前肢负重去除后肢负重后与体重的百分比。
73、305天产奶总量:奶牛自产犊第一天开始到第305天为止的总乳量,当实际挤奶天数不足305天的,以实际奶量为305天的乳量,而超过305天的,则从305天以后的奶量不计在内。
74、305天校正乳量:305天实际乳量经过校正系数校正后的标准乳量。
75、乳脂量和乳蛋白量:在母牛的第1、3、5胎次并在各胎次的第2、5、8泌乳月各测一次奶的含脂率和含蛋白率,再算出总乳脂和乳蛋白产量,这两个是衡量奶牛产乳的重要指标。
76、产奶指数(MPI):指成年母牛(5岁以上)一年(一个泌乳期)平均产奶量(kg)与其平均活重之比。
77、屠宰率:胴体重占宰前活重的百分率。
其中,胴体重是指放血后除去头、尾、皮、蹄(肢下部分)和内脏所余体躯部分的重量,并注明肾脏及其周围脂肪重。
在国内,胴体重包括肾脏及肾周脂肪重。
78、肉用指数(BPI):即平均成年活重(kg)与体高(cm)的比值超数排卵:应用外源性促性腺激素对牛卵巢进行刺激,诱发卵巢上的多个卵泡发育并达到成熟,排出具有受精能力的卵子。
胚胎移植:是将良种母畜配种后的早期胚胎从输卵管内取出,移植到另一头生理状态相同的母畜的子宫或输卵管内,使之继续发育成为新个体的技术。
性别控制:指人为改良繁殖材料在自然界的生殖地位,使之向所需性别转化的技术,包括性别鉴定和性别诱导。
82、体外受精:指哺乳动物的精子和卵子在体外人工控制的环境中完成受精的过程。
83、核移植:包括胚胎细胞核移植和体细胞核移植是无性繁殖的一种形式,简称克隆。
84、MOET育种体系:是将胚胎生物工程技术的优势与核心群育种的特点结合为一体的育种体系。
85.反刍:牛在摄食时,饲料一般不经过充分咀嚼就匆匆吞咽进入瘤胃,通常在休息时,返回到口腔,再仔细的咀嚼,这种独特的消化方式称为反刍。
86.食管沟反射:犊牛受到与吃奶有关的刺激时食道沟闭合,将奶绕过瘤胃和网胃,直接进入皱胃进行消化的过程。
87、近亲繁育:是指具有不同程度血缘关系的公母牛进行交配88、发情周期:一次发情开始(结束)到下一次结束)称为一个发情周期89、同期发情:是把在自然情况下分散发情排卵的一群母牛经过人为的药物处理控制和改变它们的发情过程使之在预定的时间内集中发情排卵称为同期发情90、杂交育种:就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种相杂交,创造出新的变异类型,然后通过手段将它们固定下来以培育新品种或改进某品种的个别弱点91、品系繁育:是指将某一方面表现突出的个体或类型采用同质选配的方法将该品种这方面的优良性状继续保持下去92、青贮饲料:为了保证冬、春等青绿饲料的淡季对动物的青绿饲料的供给,将新鲜的青绿饲料粉碎加工,并在厌氧环境下密闭贮藏,经过以乳酸菌为主的微生物发酵,最大程度的青绿饲料的营养特点和营养成分而制作的饲料。
93、前乳房指数:度量泌乳均衡性的指标指一头奶牛前面两个乳区挤奶量占总挤奶量的百分率,一般在40-46.8%。
94、异常乳:牛奶在生产过程中其成分和性质发生变化,偏离规定的标准范围的牛奶称为异常奶。
分为生理异常乳(初乳、末乳、营养不良乳)、病理异常乳(乳房炎乳)、生物化学异常乳(酒精阳性乳、低成分奶)、掺杂使假奶(掺水、豆浆、米汤、石灰水等)95、4%标准奶的校正:由于乳脂是牛奶的重要组成成分,但不同奶牛所产的奶之间乳脂率差异很大,而只用产奶量来比较奶牛的产奶性能不能反映奶牛的实际情况,因而有必要将不同奶牛所产的奶都校正为含脂肪4%的标准奶,然后进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