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相信孩子》读书分享课件

合集下载

要相信孩子读书分享ppt课件.pptx

要相信孩子读书分享ppt课件.pptx
作者简介
《要相信孩子》简介

经典语句收集

个人感触
总结
作者简介
➢ 1918年出生于乌克兰的一个农村 家庭。
➢ 1936至1939年就读于波尔塔瓦师
范学院函授部,毕业后取得中学 教师证书。1918年起至1970去世,
担任他家乡所在地的一所农村完 全中学——巴甫雷什(也译作帕 夫雷什)中学的校长。
➢ 代表作有《给教师的建议》、 《帕夫雷什中学》、《公民的诞 生》
10、思考一个问题:在校默默无闻的、违反纪律的、 调皮的学生,怎能在毕业后成了优秀的先进工作者、 革新能手,在劳动中表现出忘我的精神呢?
作者简介
《要相信孩子》简介

经典语录收集

个人感触
总结
个人感悟:
“要相信孩子”读后一直萦绕耳畔,作为中国的教师,作为当 代的教师,我们的育人思想何在?和数十年前的教育思想相比, 我们还很迂腐,毫不夸张地讲我们从未没有真真正正做过教师。 所以我要做一名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实践者,结合自己的实 际情况学以致用,给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孩子的生命插上翅膀。
个人感悟:
儿童的心灵是脆弱的,澄清的,教师不能用成人的思维
考虑孩子的问题,多给孩子机会,多些耐心,可喜的变化会 发生的。在看这本书之前,我总习惯把孩子的错误当成典型 在全班进行教育,进行严肃的说教,批评、惩罚随之而来。 但是效果总不尽如人意,错误还是一样的会犯,无所改观, 让人头疼不已。我总是抱怨孩子怎么听不进话呢?屡教不改, 生气时甚至吐出一句“朽木不可雕也”。直到今天我才明白, 自己从来没有深入了解过任何一个学生,成人化的惩罚、批 教只能是火上浇油,给孩子带来更多伤害罢了,导致幼小的 心灵不堪重负。当现在我回忆批评学生时,孩子流露出的表 情,让我不禁心中一阵寒气,更多的时候他们选择沉默,当 他不愿意和你说话时,教师与孩子的心灵早已相去甚远。真 像是老师不了解事实,没能体会到孩子的心声,无法理解他 的感受、想法。

《要相信孩子》读书分享ppt课件

《要相信孩子》读书分享ppt课件

作者简介
《要相信孩子》简介

经典语句收集

个人感触
总结
5
《要相信孩子》主 要内容
《要相信孩子》是苏霍姆林斯基献给刚刚投身教育事业的年轻 工作者的礼物,是作者在帕夫雷什中学任校长期间的经验总结, 是25年来作者在教育事业中写下的动人诗篇,期间有过快乐也有 过忧伤,全书突出了“要相信孩子”这一主题。在面对问题学生 时,他总是给自己提出四个问题并予以解决:
1、如何让好的东西在孩子身上占优势; 2、沿着什么道路才能使培养对象把高尚行为作为一种需 要; 3、如何才能把人类在道德方面积累的无尽的宝贵经验传 授
给儿童; 4、如何才能把孩子们培养成积极为共产主义品质而奋斗的战
士。
6
《要相信孩子》主要内容
经验证明一个个个性突出,调皮捣蛋,无所事事的 孩子并非无可救药。教师和学校的无能为力,更多的 是教育指导方针的错误。过分致力于纠正学生的缺点, 并不能培养出道德信念。对学生的错误行为采取一定 措施,进行据有说服力的批评,这些做法,乍看起来 都是为了学生好,但你要记得善良的动机,未必就能 收到预期效果。
7
作者简介
《要相信孩子》简介

经典话语收集

个人感触
总结
8
经典话语10句
➢ 1、为了关怀儿童,不仅要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
而且还要学会用他们的思想和感情来生活,把他们 的忧伤、焦虑和为之激动的事情统统装在自己的心 里。
➢ 2、在了解儿童内心世界的时候,不应伤害他们心 灵深处最敏感的地方——人的自尊感。不恰当的, 没有分寸的关心,如果伤害了儿童的人格、自尊和 自豪感,那么也会像直接的侮辱一样刺伤儿童的心 灵。
13

相信孩子

相信孩子

相信孩子,静待花开岳春梅我是一各教师,在育人的道路上奋斗了13个春秋。

工作中可以说呼风唤雨、雷厉风行。

在教育的广大天地中,形成了有个人特色的教学风格,深受学生的爱戴,也博得了同事与领导的好评!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聪明能干、争强好胜的母亲,在育儿的道路上却屡屡碰壁,甚至可以说撞得头破血流。

2005年6月,在我还没有准备好做妈妈的时候,小家伙就诞生了。

而且,一开始就表现得机灵可爱。

两三岁时就迷上了读书,常常捧着书缠着妈妈讲故事,而且听得专注,忽闪着大眼睛仿佛在想像书中情节。

不知不觉间,孩子上了小学,由学前过渡到小学,面对学业的压力,儿子表现出了焦躁不安。

作为妈妈我却没有体会孩子的感受,没有及时疏导孩子的情绪,反而捧着“棍棒下出英才”的信条,信奉“赢在起跑线上”的理论,对孩子继续施压。

陪儿子写作业也极不耐烦,不到5分钟就火冒三丈,要么河东狮吼,要么喋喋不休,一句“这么简单都不会,笨死了”成了口头语。

每次作业都胆战心惊、伴随着眼泪完成。

我严重压抑了孩子的个性,每天对孩子大呼小叫、颐指气使。

儿子作业累了,想先玩一会儿再写。

“不行,做事必须一气呵成!”周末了,孩子想放松一下,明天再作作业。

“不行,明天还有明天的事!”生活中孩子也战战兢兢、唯唯诺诺,唯母亲大人独尊。

带他逛超市时都不敢大大方方地挑选自己喜爱地小食品,而是拿起一样东西先用眼睛询问妈妈‘这个行吗’?和小伙伴们玩耍也常跑单,显得不合群。

见到同小区的同事或同班同学的妈妈从不主动打招呼,显得很没礼貌。

每次都是在家长的提示下才低声细气地从嗓子眼儿里挤出几个字:叔叔好!阿姨好!就这样,儿子在我的监督管制下,性格发生了变化,成绩也在下滑。

面对此种情开形,真有种恨铁不成钢之感!但从未反思过自己有没有做错!方法上有没有不对头!直到那次家长会,听了几位优秀学生家长的讲话,才让我幡然醒悟,感触颇深。

原来优秀的孩子个个相同,不优秀的孩子各有各的家境。

几位优秀学生的相通点是,他们有一位和风细雨的妈妈,懂得尊重、理解和赏识孩子,给孩子营造了一个宽松、自由和谐的成长环境!相比之下,我的儿子却在妈妈爱的控制下,失去了自由,束缚了天性,没有了主见,缺乏了判断,每天就像木头和机械人一样缺乏活力,按部就班地听候我的发号施令,时刻准备着迎合他的“伟大”的母亲!学习上自不必说,没有了主动性,丢失了自信心,而且越发表现卑怯、叛逆!作为一名老师,在育儿的道路上却背道而驰,我感到深深地懊悔和自责!育儿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我需要学习。

要相信孩子

要相信孩子

读《儿童从来不会故意干坏事》有感近段时间我阅读了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儿童从来不会故意干坏事》一文,从中略悟到了“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精髓——如果你想进入儿童世界这座奇异的宫殿,摸清宫殿里种种独特的规律,那你就首先要掌握儿童从来不会故意干坏事这条真理。

见识到了其理论知识的精湛,文笔的优美。

这篇文章,给了我深刻的启迪,也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道路指明了方向。

一、教师不要轻易惩罚孩子。

大多数教师在遇到犯错误的学生时,往往致力于纠正缺点,最多是预防缺点。

采取的措施多是批评与惩罚,但有时未必有好的效果。

“每个孩子进行一次批评,实际上就是让他又一次加深了他是坏孩子、恶劣孩子、十分讨人嫌的孩子的印象”,通过这种途径是培养不出孩子坚定的道德信念的。

当然,对于犯错误的学生不是不批评,可以尝试着做到以下两点:1.不要轻易惩罚孩子。

惩罚是一种敏感性很强、不无危险的教育手段,把孩子的弱点公诸于众,希望儿童自己以批判的态度评论自己的行为,“醒悟”过来,然后努力改正。

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教育方法是最不成功的。

被公开批评的孩子,往往会沉默寡言,不愿融入集体或缺乏了原有的热情,看似比以前收敛了,其实是争取做一个高尚道德的人的愿望和热情的消退。

所以,对于那些不是故意干坏事的孩子是可以谅解的,在有些情况下,谅解对一个人在精神上的触动要比惩罚强烈得多。

2.惩罚是一种教育方法,但不要立即进行。

一犯错误立即进行惩罚往往容易因为一时冲动,缺乏深入思考和仔细斟酌,而作出不恰当的决定,而且也会引起孩子们的骚乱和强烈的情绪波动。

二、重视集体的威力如果一个集体具有良好的道德风尚,并以此为骄傲,那么这个集体里的孩子也会自觉地努力争取在各方面都表现良好。

集体所具有的力量往往超乎想象,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集体的教育力量“表现在他把一切好的和坏的东西都当成是自己的,并且对一切不好的行为承担责任。

”比如学校每天都对各班进行量化考核评比(晨检、间操、眼操、卫生等),一段时间以来,我班卫生总出现扣分情况,通过两天的观察我发现是卫生小组极个别学生贪玩,要么忘记按时打扫卫生,要么草草应付没有认真对待,这一情况我看在眼里,但没有针对个别学生进行批评教育。

要相信孩子读书心得课件

要相信孩子读书心得课件

集体力量:
? 生活实践证明,一个集体,越能在其各项 活动中充分体现先进的社会思想,越能积 极地作为社会中的一个小单位来开展活动, 那么这个集体就越能起到教育作用。
集体力量:
?一个学生,如果在他的周围到处都能看到召唤他去追求知识、 献身劳动、不断创造的火炬,如果点燃这一指引他勇往直前去 克服困难的知识之明灯的,不只是一位教师,而是所有的教师, 所有的同伴,那么将会出现怎么样的一幅情景呢?那样的话, 每个学生身上的天赋素质都将毫无例外地得到发展,每个学生 特有的智慧都能放射出灿烂的异彩;一切懒散、无能的人都将 不复存在,因为人生下来本来就是为了要成为天才的创新者的。
#x3KD9Qn| N
#x 3KhXu0H dUr)EaRo&B7Ol!y
4LhYv iYv 2IfVs+F
cSp(C 9Pm$z 6MjZ w3JgWt0GdTq)DaQn§N
#x4KhXun§N
#x4KhXu1H eUr)EbRo&B8Ol!y
5Li Yv1IfVs-FcSp*C9Pm$z5Mj
做。”
片段2:工作第三年的思考
“对儿童无微不至的关怀,并不是原谅他 们的一切缺点和错误,也不是对他们的错误 进行毫无休止的说教。不认真考虑儿童今后 前途的一味的善心,实际上等于对他们采取 漠不关心的态度。真正无微不至的关怀,应 该是培养儿童优秀的道德品质,并不断地使
这些品质得到巩固。”
学生犯错:
w2Jg Wt+GdTq(DaQn| N
#x3KhXu0H
eUr)EaRo&B7Ol! y
4LiYv 1IeVs-FbSp*C8Pm$z5Mi
! kO7B&nRaE)r
UdH0uXgK3x

《要相信孩子》读书报告

《要相信孩子》读书报告

让花朵在优美的环境下乐观成长——《要相信孩子》读书报告《要相信孩子》是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参加教育工作25年后,对他所热爱的工作进行的深入总结。

在这25年的教育工作中,他遇到过各种学生,给过他不同的经历感受,有欢乐,有忧伤,但无论遇到任何难题,他都没有放弃过,反而更加用心的去教育,去奉献,去思索,去总结。

《要相信孩子》听书名也许大多数人会认为这是一本枯燥的介绍教师应该如何教育孩子,最重要的就是——要相信孩子的书,其实不然。

书中主要是通过作者在教学生涯中所遇到的学生发生的事情,来分析应该如何更好的使学生向好的方面发展,避免学生误入歧途。

而这一最有效的方法是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与潜力,引导学生在其有兴趣的方面发展,多加鼓励,而在这过程中要相信孩子可以做好!这样一来,在不断的教育孩子中,寻找到最好的教育方法,从而使更多的孩子受益!虽然这本书所介绍的是在苏联那个特殊时期的教育方法,很多学生发生过的事情在现在社会是不可能发生的,但是从中我还是学到了很多。

不仅仅是作为一名教师在校园中应该如何面对学生,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

我还从中领悟到了家庭等对于一个孩子的教育的重要性!这本书虽然只是记录了校园中发生的事情,但是它与我们的家庭,社会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学校——学生受益最深的地方学生在入学后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所以学生在入学后学校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一名教师对待事情的态度可能会影响一群学生对事物的看法。

而学生每天生活在一起,则也会相互影响。

所以教师的表率作用十分重要。

而教师在以身作则的同时,还要时刻观察每个学生的变化,了解他们的性格,从而寻找最好的方法帮助孩子。

书中也提到“为了关怀儿童,不仅要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而且还要学会用他们的思想和感情来生活,把他们的忧伤、焦虑和为之激动的事情统统装在自己的心里。

也就是像俗语所说的那样要‘设身处地’”。

像如果孩子犯了错不要急于去惩罚他,虽然他只是个孩童,但是他也是有是非之分的,也不愿意在同学面前被批评。

要相信孩子读后感

要相信孩子读后感

要相信孩子读后感相信孩子读后感。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阅读,孩子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情感,提高语言能力,激发思维,培养兴趣。

而对于孩子们来说,读后感是对所读书籍的一种思考和总结,是对自己阅读理解的一种表达。

因此,我们应该相信孩子的读后感,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在我看来,相信孩子的读后感首先是对孩子的尊重。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对所读书籍的理解和感受也会因人而异。

有些孩子可能会对书中的情节产生共鸣,有些孩子可能会对书中的人物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有些孩子可能会对书中的主题产生深刻的思考。

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感受和想法,给予他们充分的表达空间,让他们知道自己的想法是被认可和尊重的。

其次,相信孩子的读后感可以促进孩子的思维发展。

通过读书和写读后感,孩子可以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他们可以通过总结和归纳书中的内容,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这样的过程不仅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书中的内容,还可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而我们相信孩子的读后感,就是在鼓励他们通过阅读和写作来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此外,相信孩子的读后感也可以促进家庭教育的沟通和交流。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应该和孩子一起分享读书的快乐,讨论书中的内容,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当孩子写下自己的读后感时,家长应该认真倾听,给予肯定和鼓励,并与孩子一起探讨书中的内容。

这样的交流不仅可以增进亲子关系,还可以促进孩子对书籍的深入理解,让他们在交流中学会倾听和表达。

最后,相信孩子的读后感也可以激发孩子对阅读的兴趣。

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读后感受得到认可和鼓励时,他们会更加乐意去阅读,去思考,去表达。

他们会发现阅读不仅可以带来知识的积累,还可以带来情感的共鸣和思维的启发。

这样的正向循环会让孩子对阅读产生更大的兴趣,愿意去探索更多的书籍,去感受更多的世界。

总之,相信孩子的读后感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和鼓励,让他们知道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是被认可和尊重的。

《要相信孩子》读书分享1

《要相信孩子》读书分享1

经典语录10句
4、一犯错误立即进行惩罚往往因为一时冲动,缺
乏深入思考和仔细斟酌而作出不恰当的决定,而且 也会引起孩子们的骚乱和强烈的情绪波动。 5、教师处理任何问题都要等感情平静下来以后。 如果学生犯的错误不大,几天后我们就会觉得当初 决定进行惩罚是错误的,甚至可笑的。 6、只有认为每一个教育对象都可能成为伟大人物 的教师,才能把自己称为一个真正的教育工作者。 7、我们做教师的应该像果园的园丁精心地照顾嫁 接到野生植物上的果树,爱护它的每一枝,每一叶 那样,爱护和保护孩子们身上的一切美好品质。任 何时候也不要急于揭穿儿童的不好的、错误的行为, 不要急于把儿童的所有缺点公诸于众,而应该让儿 童发挥内在的精神力量来克服自己的缺点。
个人感悟:
“老师xxx又和谁打架了!”“老师他今天作业没完 成!”…每天这样一句句的状告都在我身边跑来跑去。我会 愤怒地、毫不犹豫地进行惩罚。竟敢打架、竟敢不完成老师 布置的作业!把孩子叫到身旁劈头盖脸的进行一顿说教,而 或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作检讨…只想说我错了,教师的黔驴技 穷是故步自封的结果,没能揣着一颗童心与孩子进行沟通。 高高在上的审问换来的是无声的反抗,多数时候孩子不会和 你顶撞,只能把委屈憋在心中,无人处悄然泪下。 这个学期我们班两个孩子打架,一个哭着跑过来和我告 状,说得好委屈,我简直没有不相信的理由。我想既然先来 和我说一定有理,我毫不犹豫的把另一个孩子批评了一顿, 不容他说什么,在我这打同学就是不对。
《要相信孩子》主要内容
经验证明一个个个性突出,调皮捣蛋,无所事事的 孩子并非无可救药。教师和学校的无能为力,更多的 是教育指导方针的错误。过分致力于纠正学生的缺点, 并不能培养出道德信念。对学生的错误行为采取一定 措施,进行据有说服力的批评,这些做法,乍看起来 都是为了学生好,但你要记得善良的动机,未必就能 收到预期效果。 教师从成年人的视角出发,认为自己对学生的看法 根据十足,恰如其分,往往会对学生的心灵造成创伤, 甚至让儿童走投无路,无所适从。作者给了教育工作 者两个建议:首先,在学校工作的第一天起,就要善 于发现,并不断巩固和发展儿童身上的一切好的东西。 其次,在对集体进行教育时,必须了解这个集体中每 一个儿童不同的精神世界,细心地教育每一个培养对 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要相信孩子”告诉我,问题的孩子并不怕,可怕的是我们没能找 到正确的教育之道,看着孩子走入歧途渐渐堕落。作为一名班主 任,几十个孩子的未来和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我应该了解每 一个孩子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这样有利于更好的实施教育。 当孩子犯错时,请不要把孩子的错误,摆上台面,无限放大,要 相信孩子自己可以改掉,多引导。
• 教师从成年人的视角出发,认为自己
对学生的看法根据十学习足交流,PPT 恰如其分,往往
7
目 录
学习交流PPT
8
经典话语10句
➢ 1、为了关怀儿童,不仅要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而
且还要学会用他们的思想和感情来生活,把他们的忧伤、 焦虑和为之激动的事情统统装在自己的心里。
➢2、在了解儿童内心世界的时候,不应伤害他们心灵深 处最敏感的地方——人的自尊感。不恰当的,没有分寸 的关心,如果伤害了儿童的人格、自尊和自豪感,那么 也会像直接的侮辱一样刺伤儿童的心灵。
➢ 3、教师对自己所说的每一句话和所提的每一个意见都 应该慎重从事,考虑再三。儿童的心是敏感的,这颗心 可以吸收一切好的东西。教师要注意和理解儿童的苦衷。
学习交流PPT
9
经典语录10句
• 4、一犯错误立即进行惩罚往往因为一时冲动,缺乏深 入思考和仔细斟酌而作出不恰当的决定,而且也会引起 孩子们的骚乱和强烈的情绪波动经典语录10句
• 8、对儿童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并不是原谅他们的一切 缺点和错误,也不是对他们的错误进行毫无休止的说 教…真正无微不至的关怀,应该是培养儿童优秀的道德 品质,并不断地使这些品质得到巩固。
• 9、不要急于对学生惩罚。应该认真考虑一下,是什么 因素促使儿童干这一件或那一件事,把你们自己放在儿 童的位置上,你们就会相信儿童是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 改正错误的。
《要相信孩子》
林斯基
——苏霍姆
读书分享
洋浦第一小学 白秋生
学习交流PPT
1
目 录
学习交流PPT
2
作者简介
➢1918年出生于乌克兰的一个农村 家庭。
➢1936至1939年就读于波尔塔瓦师 范学院函授部,毕业后取得中学 教师证书。1918年起至1970去世, 担任他家乡所在地的一所农村完 全中学——巴甫雷什(也译作帕 夫雷什)中学的校长。
➢代表作有《给教师的建议》、 《帕夫雷什中学》、《公民的诞 生》
苏霍姆林斯基
学习交流PPT
3
作者的一生
•1918年,苏霍姆林斯
基诞生在乌克兰基洛 沃格勒一个贫民家庭。
•1926年,入一所七年
制的农村学校学习。
学习交流PPT
4
目 录
学习交流PPT
5
《要相信孩子》 主要内容
• 《要相信孩子》是苏霍姆林斯基献给刚 刚投身教育事业的年轻工作者的礼物,是 作者在帕夫雷什中学任校长期间的经验总 结,是25年来作者在教育事业中写下的动 人诗篇,期间有过快乐也有过忧伤,全书 突出了“要相信孩子”这一主题。在面对问 题学生时,他总是给自己提出四个问题并 予以解决:
• 5、教师处理任何问题都要等感情平静下来以后。如果 学生犯的错误不大,几天后我们就会觉得当初决定进行 惩罚是错误的,甚至可笑的。
• 6、只有认为每一个教育对象都可能成为伟大人物的教 师,才能把自己称为一个真正的教育工作者。
• 7、我们做教师的应该像果园的园丁精心地照顾嫁接到 野生植物上的果树,爱护它的每一枝,每一叶那样,爱 护和保护孩子们身上的一切美好品质。任何时候也不要 急于揭穿儿童的不好的、错误的行为,不要急于把儿童 的所有缺点公诸于众,而应该让儿童发挥内在的精神力 量来克服自己的缺点。
• 1、如何让好的东西在孩子身上占优
势;
学习交流PPT
6
《要相信孩子》主要内容
• 经验证明一个个个性突出,调皮捣蛋, 无所事事的孩子并非无可救药。教师和学 校的无能为力,更多的是教育指导方针的 错误。过分致力于纠正学生的缺点,并不 能培养出道德信念。对学生的错误行为采 取一定措施,进行据有说服力的批评,这 些做法,乍看起来都是为了学生好,但你 要记得善良的动机,未必就能收到预期效 果。
学习交流PPT
14
个人感悟:
• “老师xxx又和谁打架了!”“老师他今天作业没完成!”…每天这 样一句句的状告都在我身边跑来跑去。我会愤怒地、毫不犹豫地 进行惩罚。竟敢打架、竟敢不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把孩子叫到 身旁劈头盖脸的进行一顿说教,而或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作检讨… 只想说我错了,教师的黔驴技穷是故步自封的结果,没能揣着一 颗童心与孩子进行沟通。高高在上的审问换来的是无声的反抗, 多数时候孩子不会和你顶撞,只能把委屈憋在心中,无人处悄然 泪下。
• 10、思考一个问题:在校默默无闻的、违反纪律的、调 皮的学生,怎能在毕业后成了优秀的先进工作者、革新 能手,在劳动中表现出忘我的精神呢?
学习交流PPT
11
目 录
学习交流PPT
12
个人感悟:
• “要相信孩子”读后一直萦绕耳畔,作为中国的教师,作为当代
的教师,我们的育人思想何在?和数十年前的教育思想相比,我 们还很迂腐,毫不夸张地讲我们从未没有真真正正做过教师。所 以我要做一名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实践者,结合自己的实际 情况学以致用,给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孩子的生命插上翅膀。
• 这个学期我们班两个孩子打架,一个哭着跑过来和我告状, 说得好委屈,我简直没有不相信的理由。我想既然先来和我说一 定有理,我毫不犹豫的把另一个孩子批评了一顿,不容他说什么, 在我这打同学就是不对。
学习交流PPT
13
个人感悟:
• 儿童的心灵是脆弱的,澄清的,教师不能用成人的思维考虑 孩子的问题,多给孩子机会,多些耐心,可喜的变化会发生的。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总习惯把孩子的错误当成典型在全班进行教 育,进行严肃的说教,批评、惩罚随之而来。但是效果总不尽如 人意,错误还是一样的会犯,无所改观,让人头疼不已。我总是 抱怨孩子怎么听不进话呢?屡教不改,生气时甚至吐出一句“朽木 不可雕也”。直到今天我才明白,自己从来没有深入了解过任何一 个学生,成人化的惩罚、批教只能是火上浇油,给孩子带来更多 伤害罢了,导致幼小的心灵不堪重负。当现在我回忆批评学生时, 孩子流露出的表情,让我不禁心中一阵寒气,更多的时候他们选 择沉默,当他不愿意和你说话时,教师与孩子的心灵早已相去甚 远。真像是老师不了解事实,没能体会到孩子的心声,无法理解 他的感受、想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