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干制品加工基本原理讲解
果蔬工艺学重点 第三章 果蔬干制

第一节干制的基本原理一、果品蔬菜中的水分二、干制机理三、干制过程曲线四、影响干燥速度的因素五、原料在干燥过程中的变化第二节干制方法与设备一、自然干制二、人工干制第三节干制工艺一、原料的选择二、原料处理三、升温干燥四、通风排湿五、倒换烘盘六、回软七、分级八、压块九、防虫处理十、包装十一、贮存果蔬干制:就是经过一定预处理的原料在自然或人工控制的条件下促使其脱除一定水分,而将其可溶性物质的浓度提高到微生物难以利用的程度的一种食品加工方法。
习惯上,将以果品为原料的干制品称为果干,以蔬菜为原料的干制品称为干菜或脱水菜。
前者如葡萄干、红枣、柿饼、荔枝干等,后者如黄花、干椒、脱水大蒜等。
干制品具一定的色、香、味、形,可溶性固形物达75%以上,按干物质计算达80%左右,而且加水后要能复原。
果蔬的干制在我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古代人们利用日晒进行自然干制,大大延长果蔬的保藏期限。
在《本草纲目》中,用晒干制桃干的方法。
大批量生产的干制方法是在1795年法国,将片状蔬菜堆放在室内,通入40℃热空气进行干燥,这就是早期的干燥保藏方法,差不多与罐头食品生产技术(1810年)同时出现。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工干制技术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从技术、设备、工艺上都日趋完善。
(插PPT第4、5页)但自然干制在某些产品上仍有用武之地,特别是我国地域广,经济发展不平衡,因而自然干制在近期仍占重要地位。
如在新疆,由于气候干燥,因而葡萄干的生产采用自然干制法,不仅质量好,而且成本低。
还有一些落后山区对野菜干制至今仍用自然干制法。
(插PPT第6、7页)干制是一种既经济而又大众化的加工方法,其优点是:1、干制设备可简可繁,生产方便——简易的生产技术较易掌握,生产成本比较低廉,可就地取材,当地加工。
2、延长贮藏期------ 经干燥的食品,其水分活性较低,有利于在室温条件下长期保藏,以延长食品的市场供给,可以调节果蔬生产淡旺季,有利于解决果蔬周年供应问题。
第四章 果蔬干制加工

第四章果蔬干制加工果蔬干制(Drying)---是指果蔬原料经预处理后,在自然或人工条件下脱除一定水分,使产品达到可以长期保藏程度的工艺过程。
自然干燥:利用自然条件干燥的过程。
如利用太阳、风力晒干或阴干。
人工干燥(脱水Dehydration):在人工控制条件下,促使食品水分蒸发的过程。
第一节果蔬干制原理一、果蔬中水分的状态1.果蔬中水分存在的状态一般果品含水量为70%~90%;蔬菜为75%~95%。
果蔬中除水分以外的物质,统称为干物质,包括可溶性物质与不溶性物质。
(1)化学结合水:按定量比牢固地和化学物质结合的水分,即存在于化合物中的水分。
——干制一般不能除去。
(2)物化结合水:不按定量比于物质结合,主要有两种形式:吸附结合水(胶体结合水):被胶体微粒表面力场所吸附的水分。
——干制很难除去。
渗透结合水:因渗透压的作用而保持在细胞内的水分。
结合力较吸附结合水小,可以因渗透压的差异经细胞壁向外扩散。
——干制时可部分除去。
(3)机械结合水(游离水)充满在物料组织内毛细管中和附着在物料表面的湿润水分,呈游离状态,可溶解可溶性固形物,占果蔬水分总量的绝大部分。
干制时很容易除去。
2. 水分含量的表示方法(1)湿基含水量(相对含水量) (2)干基含水量(绝对含水量)3. 平衡水分和自由水分①平衡水分——在一定的干燥条件下,当果蔬排出的水分与吸收的水分相等时,果蔬的含水量称为该干燥条件下的平衡水分,也称平衡湿度或平衡含水量。
②自由水分——在一定干燥条件下,能够排除的水分,自由水分是果蔬中所含的大于平衡水分的水。
果蔬中除水分以外的物质,统称为干物质,包括可溶性物质与不溶性物质。
4.果蔬中的水分活度与干制品的保藏(1)水分活度概念:指溶液中水的逸度与同温度下纯水逸度之比,也就是指溶液中能够自由运动的水分子与纯水中的自由水分子之比。
可近似的表示为食品中水分的蒸汽压与同温度下纯水的蒸汽压之比。
水分活度范围:0~1,纯水的AW=1。
第六章果蔬干制品加工技术 PPT

v造成不良得环境条件,使害虫窒息死亡。一般密封容器内O2含量降 到5%~7%时,l~2周内则室息死亡。
熏蒸杀虫
v利用有毒易于挥发得化学药剂,通过害虫得呼 吸系统或体壁膜质进入体内而引起中毒死亡。 v常用得熏蒸剂有二硫化碳、二氧化硫。
• ㈡ 色泽得变化
• 褐变(酶褐变与非酶褐变)
• ⒈色素物质得变化 果蔬中所含得色素,主要就是 叶绿素(绿)、类胡萝卜素(红、黄)、黄酮素(黄或 无色)、花青素(红、青、紫)、维生素(黄)等。
⒉褐变
果蔬在干制过程中,常现颜色变黄、变褐甚至变黑 得现象,一般称为褐变。按产生得原因不同,又分 为酶褐变与非酶褐变。
• 游离水得特点就是能溶解糖、酸等多种物质,流 动性大,借毛细管与渗透作用可以向外或向内迁 移,所以干燥时排除得主要就是游离水。
• 2、胶体结合水:
• 由于胶体得水与作用与膨胀得结果,围绕着胶粒 形成一层水膜,水分与其结合成为胶体状态。胶 体结合水对那些在游离水中易溶解得物质不表 现溶剂作用,干燥时除非在高温下才能排除部分 胶体结合水。在低温甚至-75℃也不结冰。
色泽变化
v褐变与果蔬中色素变化。褐变包括酶促褐变与非酶促褐变,色素变
化主要就是叶绿素与花青素得变化。
风味变化
v风味物质随水得蒸发而挥发,影响了干制品得风味。
v部分果蔬进行加热干制时,可能形成一些新得具有异味得物质。
营养成分变化
v糖得变化 :葡萄糖与果糖容易被损失,蔗糖在干制过程中水解为 单糖后也可能被损失。 v维生素得变化 :维生素C与胡萝卜素易被氧化而损耗,维生素B2具 有光不稳定性,维生素B1对热敏感。
1 原料选择 2 分级、清洗 3 去皮、去核和切分 4 热烫 5 浸碱处理 6 硫处理
果蔬干制加工的基本原理

果蔬干制加工的基本原理
果蔬干制加工的基本原理是将新鲜的水果和蔬菜经过一系列加工过程,去除水分使之干燥,以延长其保质期。
具体的加工步骤包括:
1. 材料选择:选择新鲜、成熟、无病虫害的水果和蔬菜作为原料。
2. 清洗:将原料进行清洗,去除杂质和表面附着物。
3. 切割:将清洗后的材料切割成适当的形状和大小。
4. 预处理:根据需要,进行一些预处理工序,如脱皮、去核、去籽等。
5. 脱水:利用脱水设备将水分从材料中脱除,常用的脱水方法有热风脱水、微波脱水、真空脱水等。
6. 干燥:将脱水后的材料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下进行干燥,以去除残余的水分,常用的干燥方法有热风干燥、真空干燥、冷冻干燥等。
7. 调理:根据需要,对干燥后的材料进行调味或添加一些辅助剂,提升口感和保持质地。
8. 包装:将干燥后的果蔬干装入包装袋或盒中,进行密封包装,以保持干燥状态,并延长保质期。
通过这一系列的加工步骤,果蔬干能够去除大部分的水分,从而防止微生物的生长,延长水果和蔬菜的保鲜期,并方便储存和运输。
果蔬干制加工技术PPT课件

二、干制原理
(一)食品的水分及干燥机理 1.食品的水分
(1) 游离水 (2)结合水
2.食品干燥机理 (1) 外扩散作用 食品在干燥初期,首先是原料表面的
水分吸热变为蒸汽而大量蒸发,称为 水分的外扩散。
(2)内扩散作用 借助湿度梯度的动力,促使食品内部
的水蒸汽向食品的表面移动,同时促使 食品内部的水分也向食品的表面移动, 这种作用称为水分的内扩散。
盘式干燥机 旋转式干燥机
带式干燥机
带式干燥机适应于单品种、整季节的大规模生产。
带式干燥机 1-原料进口;2-原料出口;3-原料运动方向
多层输送带式干燥机
流化床干燥机
多用于颗粒状物料的干制。流化床式干燥设备 可以连续化生产。
流化床式干燥设备 1-物料入口;2-空气入口;3-出料口;4-强制通风室; 5-多孔板;6-沸腾床;7-干燥室;8-排气窗
--由辐射能量提供热量
冷冻干燥
又称升华干燥或真空冷冻升华干燥。即是将食 品中的水分先冻结成冰,然后在较高真空度下,将 冰直接转化为蒸汽而除去,从而使食品获得干燥的 方法。
冷冻干燥法特点:
一、特别适用于热敏性食品以及易氧化食品的干燥 二、干燥后制品保持原有的形状,复水性好。 三、 冻干的热能利用经济,干燥设备往往无须绝热
隧道式干燥机
(1)逆流式干燥机 (2)顺流式干燥机 (3)混合式干燥机
混合式干燥机 1-运输车;2-加热器;3-电扇;4-空气入口;5-空气出口;
6-原料入口;7-干燥品出口; 8-活动隔门
低温高湿
高温低湿
湿端(冷 端)
逆流式干燥设备示意图
干端(热 端)
特点:① 干制品的最终水分较低(<5%); ② 适宜于软质水果的干制。
果蔬干制品的加工

6—8
菜 豆
豆荚洗净,切成20—30㎜的片段, 除去不良部分,沸水烫漂5—10min。
装载量3—4㎏/㎡,55—60℃,完成干 燥需6—8h。
6—8
花 椰 菜
除去外叶及基部,洗净,切分,沸 水烫漂2—3min。
装载量4—5㎏/㎡,温度50—55℃,完 成干燥需6—8h,干制品含水量约5%。
8—10
• • • • • •
5—7
菠 菜
挑选,除去老叶和根部,洗净。
摊放厚度可稍大,以不影响空气流通 为度,温度可达75—80℃,完成干燥 需3—4h。
5—6
胡 萝 卜
削去叶簇,洗净,去皮,切分为条 块 、 薄 片 工 方 块 , 蒸 气 烫 漂 5— 8min。
装载量5—6㎏/㎡,温度65—75℃,完 成干燥需6—7h,干制品含水量为5— 8%
装载量3—6㎏/㎡,层厚10—20㎜,干 燥后期温度不能超过65℃,完成干燥 约需5—8h,干制品含水量不超过7%
15—20
苷 蓝
除去外叶及茎部,切成宽3—5㎜, 的细条,用0.2%亚硫酸盐溶液烫漂 2—3min,沥干水分。
装载量3.0—3.5㎏/㎡,干燥后期温度 55—60℃,完成干燥需6—9h。
干制品 名称
原料处理
单位面积 装载量 (㎏/㎡)
初 温 ( ℃ )
Hale Waihona Puke 终温 (℃)终点相 对温度 (%)
干燥 时间 (h)
苹 果 干
削皮,去心,切成5—7mm的圆片,熏硫 10—20min,蒸烫2—4min,再熏硫1—2h。
4—5
80 — 85
50—55
10
5—6
洋 梨 干
切成两半,去柄、去心,热烫15—25min, 在3%SO2中熏3—5h。
果蔬干工艺

果蔬干工艺
果蔬干是一种利用食物含水量较高的果蔬,经过加工脱水处理,使其寿命被大大延长的加工品,果蔬干大体上可以分为热风流干法和运动式脱水法两种,其中运动式脱水法又分为微波干燥法和超声波法。
一、热风流干法
热风流干是利用热风流使果蔬干实现水分脱落来达到干燥的目的,利用机械运动形成一个加热平滑运动的热风循环,从而使果蔬被加热干燥。
热风流干的优点是干燥速度快,干燥效果好,但是热风流干的缺点也是很明显的,它所需要的热风和气体来源昂贵,代价高,投入较大。
二、微波干燥法
微波干燥法利用微波波束实现真空干燥,将湿粉体和细颗粒的果蔬分散在真空箱中,再将微波的能量通过特殊传导方式透过真空箱内的物体。
利用微波干燥法有很多优点,包括真空状态下可以有效地防止果蔬发腐,含水量更低,而且比较安全,但是它也存在着一些缺点,由于微波是一种更集中的能量形式,它不能充分深入到物体中,从而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均匀的现象。
三、超声波法
超声波干燥是利用超高频的声波能量来实现果蔬的干燥,超声波的特性是具有温和的能量,使用超声波来处理果蔬的优点是可以有效地提高果蔬的细致度,增强果蔬的口感,提高其营养价值,而
且超声波还可以节省能耗和削减处理时间,但是由于超声波对果蔬的影响范围有限,它的处理能力也不能过多。
四、总结
果蔬干工艺是利用果蔬含水量较高的特性,通过热风流干法、微波干燥法和超声波法等方法将水分脱落,使果蔬得以长期保存的一种技术方法,各种果蔬干工艺的选择有很大的差异,需要根据果蔬的特性,以及处理的工艺要求,选择最合适的干燥方式来进行处理,以达到质量最好的效果。
果蔬干制品加工基本原理

果蔬干制品加工基本原理
本演示将介绍果蔬干制品的加工基本原理,包括概述、预处理、干燥、稳定 处理、包装储存、质量保障体系等。以丰富的细节和图像为您呈现。
果蔬干制品概述
了解果蔬干制品的概况,包括其种类、特点和市场需求,以及为什么它们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加工前的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是果蔬干制品加工的重要环节。掌握原材料选择和采购、加工设备 的选择和使用以及加工厂房和生产环境的要点。
预处理过程及其原理
预处理是果蔬干制品加工的关键步骤。了解预处理的目的、方法和技巧,以 及其背后的科学原理。
干燥过程及其原理
干燥是果蔬干制品加工的主要过程。深入了解干燥的不同方法、工艺参数的控制以及如何确保干燥效果的质量。
技术参数的控制
探讨果蔬干制品加工中需要控制的技术参数,包括温度、湿度、时间等,以 确保加工过程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
稳定处理过程及其原理
稳定处理对果蔬干制品的品质保障至关重要。了解稳定处理的方法和原理, 以及如何避免产品变质和降低风险。
包装储存处理及其原理
包装储存是果蔬干制品加工的最后环节。介绍不同的包装材料和方法,以及 储存处理对产品新鲜度和品质的影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品质保障体系的建设
建立一个完善的品质保障体系对果蔬干制品加工企业至关重要。讨论体系的 要素和管理策略,以确保产品符合标准和质量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果蔬中的水分状态形式
• 1、游离水 :又称自由水或机械结合水。以游离状态 存在于果蔬组织中的水分。游离水包括细胞内水分、 细胞组织结构中的毛细管水分和生物细胞器、膜所 阻留的滞化水。 • 特点: • 游离水具有水的全部性质,能溶解糖、酸等多种 物质,流动性大,能借助毛细管和渗透作用向外或
向内迁移,所以干燥时容易蒸发排除。
制作用而变化。
• 特点:
•
存在于果品蔬菜化学物质中的水分,一般不能因干
燥作用而排除。
二、果蔬干燥过程
• 物料在干制过程中,常使用的干燥介质有:加热 空气、过热蒸汽、惰性气体等。干燥介质的作用 是传递能量、代谢物料发出来的水分。
• 果蔬干制过程中的水分蒸发主要是依靠两种作用,
即水分的外扩散作水分由果蔬内部向外部和表层转 移的过程。 水分由果蔬外部和表层向大气中 外扩散 蒸发的过程。
结壳现象:果蔬中的水分来不及由内 部向外部和表层转移,而表层出现结 壳或焦化的现象。
结壳 现象
关键
如何协调蒸发过程中的内扩散和外扩散。
二、果蔬干燥过程
• 1、水分的外扩散 • 外扩散是原料表面的水分吸热变为蒸汽而大量蒸 发。 • 2、水分的内扩散 • 表面水分低于内部水分时,造成原料表面水分与 内部水分之间出现水蒸汽分压差,水分由内部向表面 转移称为水的内扩散。 • 3、结壳现象 • 外扩散的速度远远大于内扩散时,就会使果蔬表 层水分蒸发太快,原料表面就会因过度干燥而形成硬 壳,这种现象称为结壳现象。
项目一果蔬制品加工技 术
任务二 干制品加工技术
子任务一
学习目标
掌握果蔬如何完成干燥
掌握影响果蔬干燥速度的因素
脱水蒜片
脱水辣椒丝
脱水香菜
脱水蒜粉
脱水苹果圈
脱水苹果丁
果蔬的干制在我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古代人们利用日晒进行自然干制,大大延
长果蔬的保藏期限。随着社会的进步,科
技的发展,人工干制技术也有了较大的发 展。从技术、设备、工艺上都日趋完善。
• 优点是:
• 3、由于干制技术的提高,干制品质量显著改
进,食用又方便。
• 4、可以调节果蔬生产淡旺季,有利于解决果
蔬供应问题。
• 因此,果蔬干制品对于勘测、航海、旅游、
军需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 果蔬产品的腐败多数是微生物系列的结果。果蔬
中大量的水分与营养,是微生物繁殖的物质基础,
在适宜的条件下,微生物不断生长,造成果蔬腐烂。
致使果蔬变质的温度 ,尤其对于富含糖分和芳香物质
的原料,应特别注意。
三、影响干燥速度的因素
•
干燥速度的快慢,对果蔬干制品的好坏起着决定性
作用。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干燥越快,越不容易
发生不良变化,成品的品质也越好。
•(一)干燥介质的温度
•
果蔬的干燥是用空气作为干燥介质时,提高空气
温度,可加快干燥。由于温度提高,传热介质和果蔬间 的温差增大,热量向果蔬传递的速率加快,水分外逸速 率因而加速。
自然干制在某些产品上仍有用武之地,
特别是我国地域广,经济发展不平衡,因而 自然干制在近期仍占重要地位。如在甘肃新 疆,由于气候干燥,因而葡萄干的生产采用 自然干制法,不仅质量好,而且成本低。还 有一些落后山区对野菜干制至今仍用自然干 制法。
葡萄干的生产
• 概念:
• 果蔬干制:是指利用自然条件或人工控制的 方法除去果蔬中的一定数量的水分,以抑制果
• 果蔬干制目的在于将果蔬中的水分减少,而将可 溶性物质的浓度提高到微生物不能利用的程度, 同时,果蔬中所含酶的活性也受到抑制,产品能 够长期保存。
一、果蔬中的水分状态形式
•
果蔬的含水量很高,一般果品含量
为 70 % ~ 90 % , 蔬 菜 含 水 量 为
75%~95%。它们是以游离水、胶体
结合水、化合水三种不同的状态存在。
•
果蔬干制时,尤其在干制初期,一般不宜采用过高 的温度,否则会产生以下不良现象:
•
• • •
第一果蔬含水量很高,骤然和干燥的热空气相遇,则
组织中汁液迅速膨胀,易使细胞壁破裂,内容物流失。 第二原料中的糖分和其它有机物因高温而分解或 焦化,有损成品外观和风味。 第三高温低湿易造成原料表面结壳 ,而影响水分的 散发。 因此,在干燥过程中,要控制干燥介质的温度稍低于
蔬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酶的活性和理化成
分的变化,增强果蔬贮藏性能的保藏方法。
• 制品是果干或菜干。
• 干制是一种经济又大众化的加工方法
• 优点是: • 1 、干制设备可简可繁,简易的生产技术 较易掌握,生产成本比较低廉,可就地取 材,当地加工。 • 2 、干制品水分含量少,有良好的包装, 保存容易。而且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 便,较易运输贮藏。
一、果蔬中的水分状态形式
• 2、胶体结合水:也称束缚水或物理化学结合水。是水 和果蔬组织中的原生质、淀粉等结合成为胶体状态的
水分。它被吸附于果蔬组织内亲水胶体的表面。
• 特点:
•
胶体结合水不具备溶剂的性质,在低温下不易结冰,
不易被微生物、酶活动利用,难以通过干燥排除。
一、果蔬中的水分状态形式
• 3、化合水:也称化学结合水。是与果蔬组织中某些化 学物质呈化学状态结合水,性质极其稳定,不会因干
二、果蔬干燥过程
• 4、影响水分内扩散因素 • 1) 表面积愈大、空气流动愈快、空气温度愈高 以及相对湿度愈小,则水分从果蔬表面蒸发的速度愈
快。
• 2) 借助于内外层的湿度梯度,使水分由水分由含
水分高的部位向含水分低的部位转移。湿度梯度愈大,
水分内扩散的速度愈快。
二、果蔬干燥过程
• 4、影响水分内扩散因素 • 3) 果实内的温度高于果表面温度,内外形成温度 即温度梯度。干制中采用升温、降温、再升温、再降 温的方法,形成温度上下波动,温度梯度越大,水分 移动越快。 • 4)结壳形成隔断水分内扩散的通道,阻碍了水分 的继续蒸发,即影响干燥速度,又影响干制品的质量。 • 5)干燥时注意外扩散与内扩散的配合与平衡。当 原料的水分减少到一定程度时,由于其内部可以被蒸 发的水分逐渐减少,蒸发速度减慢,当原料表面和内 部水分达到平衡时,蒸发作用即完成了干燥。
三、影响干燥速度的因素
• (二)干燥介质的湿度 • 在一定温度下相对湿度越小,空气的饱和差越大,果 蔬干燥速度越快。 • 红枣在干制后期,分别放在60℃相对湿度不同的烘 房中,一个烘房湿度为 65 %,红枣干制后含水量是 47.2 % ; 另一个烘房湿度为 56 %,干制后的红枣含水 量则为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