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工业大学考试中国近代史纲要√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qd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冯桂芬对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做出比较完整表述的著作是(C)。
A.《仁学》B.《劝学篇》C.《校邠庐抗议》D.《盛世危言》2.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官僚张之洞反复强调封建的纲常伦理不可变的著述是(A )。
A.《劝学篇》B.《醒世恒言》C.《盛世危言》D.《天演论》3.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的标志是(A)。
A、兴中会的成立B、1895年广州起义C、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纷纷成立D、《革命军》发表4.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一文,在当时的积极影响主要是(B)A、宣传了反帝反封建的主张B、批判了改良主义,宣传革命C、论证了反满与反封建的区别D、指明了推翻清朝后的建国方略5.1924年初召开的中国国民党“一大”( B)。
①主要讨论国民党改组问题②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③标志着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④国民大革命运动的开始A.①③B.①②③④C.①②D.②③6.1900年,俄国军队侵入中国东北制造的惨案是( B )。
A.旅顺大屠杀惨案B.江东六十四屯惨案C.火烧圆明园D.庄王府杀害义和团团民惨案7.近代中国向资本--帝国主义列强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D)。
A.《北京条约》B.《马关条约》C.《南京条约》D.《辛丑条约》8.《海国图志》和《资政新篇》有相似之处是都主张(B)。
A.进行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改革B.向西方学习C.进行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D.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9.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和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都给中国带来严重危害,这两次错误路线产生的根源在于(C)A.共产国际错误指导B.错误领导人排挤毛泽东C.中共处于幼年时期,理论思想尚不成熟D.国民党分化破坏活动10.(B)被称为文化新军的最伟大的和最英勇的旗手,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伟人.A.邹韬奋B.鲁迅C.茅盾D.王稼先11.导致中共长征的根本原因(C)A.实行战略转移B.反围剿失利C.中共左倾错误一时泛滥D.独立领导武装斗争12.中国共产党一向认为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B)A党的问题B农民问题C工人问题D民族资产阶级问题13.国民党在形式上统一中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自己统治的标志是(C)A.宁汉合流B.皇姑屯事件C东北易帜D.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通过《训政纲领》14.1929年4月制定的《兴国土地法》对《井冈山土地法》的一个原则性纠正是(B)A.改土地归工农民主政府所有为归农民自己所有B.改没收一切土地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C.改按人口平分土地为按劳动力分配土地D.改“抽多补少”为“抽肥补瘦”15.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gf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在甲午战争后,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所宣传的重要思想是(D)。
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2.戊戌变法运动的突出历史功绩在于(C)。
A.挽救民族危亡B.推行了资本主义的政治改革C.促进思想启蒙D.极大发展资本主义经济3.中国工人阶级政党最早的组织是在(B)建立的A.北京B.上海C.武汉D.东京4.对“民权主义”理解正确的是(B)A.推翻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B.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C.平均地权、核定地价D.打击帝国主义在华势力5.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是( D )A.戊戌变法运动B.保路运动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6.辛亥革命爆发后英美列强积极扶植袁世凯的主要原因是(B)A.清政府已经无可救药B.袁世凯较清政府更加忠实于帝国主义C.革命党人损害了列强的在华利益D.认为袁世凯有能力维持中国“国内秩序”7.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是在( A )。
A.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B.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C.八国联军战争爆发后D.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8.《国际联盟》把虎门硝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
它的确定是为了纪念被誉为“全球禁毒第一人”的(C)。
A.左宗棠B.魏源C.林则徐D.邓世昌9.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C)。
A.是完全对立,坚决反对的B.是完全依赖,坚决追随的C.既有矛盾,斗争的一面,又有依赖,妥协的一面D.只反对本国封建主义,不反对外国资本主义10.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C)。
A.半殖民地社会B.半封建社会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不完全的殖民地社会。
11.外国教会为列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办得较早的外文期刊是(C)。
A.《万国公报》B.《民报》C.《字林西报》D.《新民丛报》12.1905年11月,孙中山将同盟会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的文章是( D )A、《猛回头》B、《革命军》C、《警世钟》D、《民报》发刊词13.“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形成于(B)A.国民革命时期(1924一1927年)B.土地革命时期(1927一1937年)C.抗日战争时期(1937一1945年)D.解放战争时期(1946一1949年)14.武昌起义后,列强由准备武装干涉转为“严守中立”,导致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CA.列强之间利益冲突争执不下B.受到“门户开放”政策的约束C.革命形势的发展超出列强的预料D.袁世凯出任内阁总理大臣足以应付局面15.中国共产党继承孙中山的未竟事业,这主要表现在A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B.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C.实现了平均地权,把土地分给了广大人民D.没收了官僚资本,建立了公有制16.辛亥革命的导火线是(C)。
广工近现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

广东工业大学试卷用纸,共12页,第1页广东工业大学试卷用纸,共12页,第4页广东工业大学试卷用纸,共12页,第5页广东工业大学试卷用纸,共12页,第7页广东工业大学试卷用纸,共12页,第8页3.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出现了什么新的局面?为什么?(20分)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提出了过去从来没有提出过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1922年,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当前纲领是推翻军阀反动统治,建立一个独立的新中国,中国革命从此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
(2分)中国共产党采取了过去资产阶级革命从来没有的广泛发动群众的斗争方式,组织了香港海员罢工,京汉铁路工人罢工等多次罢工运动,迅速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的高潮。
(2分)中共在淅江省萧山县组织了第一个农民协会,不久又在广东海丰县建立了县农民协会总会,开展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
(2分)中共认识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单纯依靠工人阶级的孤军奋斗是难以实现革命目标的,从党的二大开始,就积极地推动同国民党的合作,党的三大制定了国共合作的方针,1924年,实现了国共合作。
国共两党掀起了中国大革命的高潮。
(2分)1925年,中共领导的上海五卅运动标志着大革命的起点。
国共合作后,中共协同国民党创办了黄埔军校,发起东征消灭了广东军阀,统一的广东根据地,为北伐打下基础。
(2分)在北伐中,中共领导上海工人进行了三次武装起义,占领上海。
(1分)大革命之所以能够迅速取得胜利,中共在大革命中起到了独特的作用,(1分)因为大革命是在反帝反封建的旗帜下进行的,而这个口号就是中共提出的。
(2分)大革命是国共合作的组织下进行的,中共是国共合作的倡导者和组织者,(2分)大革命是中国最广泛的群体运动,中共是这一运动的组织者,广大工农群体直接支援北伐,为战争的胜利起到巨大作用。
(2分)大革命的形式是革命战争,中共不但帮助国民党组织军队,还在军队中开展广泛的政治工作,提高了斗志,中共在战争中发挥带头作用,叶挺独立团被誉为铁军。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aek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近代中国首先提出“振兴中华”口号的是(D)A、康有为B、洪秀全C、林则徐D、孙中山2.“中国现存的各政党,只有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民主派,比较是真的民主派”这一论断的主要依据是(A)A.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封建斗争B.孙中山代表各阶级、各阶层的利益C.国民党在广东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和军队D.国民党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利益3.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是(C)。
A.兴中会B.光复会C.同盟会D.华兴会4.1919年7月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文章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是(C)A、梁启超B、张东荪C、胡适D、黄凌霜5.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标志是(A)。
A.总理衙门的建立B.中国海关管理权被英国人控制C.外国公使进驻北京D.外国人代表中国去欧美办理外交6.中国最早接受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先进分子是(D)A、陈独秀B、毛泽东C、李达D、李大钊7.19世纪末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B)成为殖民主义剥削的重要形式,并出现瓜分世界的狂潮。
A.商品输出B.资本输出C.贩卖奴隶D.掠夺土地8.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标志是(B)。
A.安庆失陷B.天京变乱C.洪秀全病逝D.天京陷落9.德国元帅瓦德西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这表明(D)。
A.帝国主义已放弃灭亡中国的图谋B.帝国主义之间相互勾结C.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D.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图谋的破产10.19世纪80-90年代签订的中外不平等条约,与19世纪40-50年代相比,最根本的不同是(D)。
A.割取中国领土的面积最大B.索取的赔款数额不断加大C.规定开放更多的通商口岸D.列强获得在华投放资本的特权11.新三民主义和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 C )A、在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B、在基本原则上是不一致的C、在基本原则上是完全一致的D、在基本原则上是完全不一致的1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A)A.五四运动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C.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D.中共二大13.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指出:“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age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对戊戌变法的评价中,不正确的是(D)。
A.是中国近代史上首次思想解放运动B.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C.是一次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D.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变法运动2.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都对本国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作用,其作用的相同之处是(C)。
A.摆脱了民族危机B.走上了资本主要道路C.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D.逐步实现了国家富强3.戊戌维新时期,康有为主持的重要学堂是(D)。
A.京师大学堂B.广方言馆C.时务学堂D.广州万木草堂4.在甲午战争后,通过翻译《天演论》为戊戌维新运动提供理论根据的是( A )。
A..严复B.康有为C.梁启超D.谭嗣同5.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镇压了太平军和捻军起义,签订了《中法新约》、《中日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在许多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但李鸿章仍有值得肯定之处,其中最为典型的是(B)。
A.掀起“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B.洋务运动的主要实践者C.与顽固派进行论战D.率兵收复新疆6.中国共产党强调,必须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其具体表现是(C)A.共产党必须保持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B.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C.必须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D.冲破国民党的限制和束缚,努力发展人民武装和抗日根据地E.必须对国民党采取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7.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D)A、三民主义B、讨伐北洋军阀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D、新三民主义8.在中国近代史上,共和政体确立的标志是(B)A.湖北军政府成立B.南京临时政府成立C.清帝退位D.袁世凯当选为临时大总统9.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A)。
A.中英《南京条约》B.中英《虎门条约》C.中美《望厦条约》D.中法《黄埔条约》10.从1840年至1919年的80年间,中国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 )。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mf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1898年6月16日,康有为上书光绪帝说:“皇上勿去旧衙门,而惟增新衙门;勿黜革旧大臣,而渐擢小臣。
多招见才俊之士,不必加其官而委以差事,赏以卿衔,准其专折奏事足矣。
”这段话最能反映出维新派在变法中的态度是( C )。
A.要光绪皇帝加强对顽固官僚的争夺B.要光绪皇帝在变法中讲究斗争策略C.在封建顽固势力面前主张妥协D.要使更多的维新派人士参与政权2.清政府内部洋务派与顽固派之间的根本分歧在于(C)。
A.要不要维护封建的政治制度B.要不要维护封建的伦理纲常C.要不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D.要不要抵抗列强的侵略3.中国工人阶级政党最早的组织是在(B)建立的A.北京B.上海C.武汉D.东京4.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其“新”主要表现在:(A)。
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②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方法③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纲领④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远大目标A.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④D.①③5.1914年7月,孙中山在东京正式成立了( C )A.兴中会B.中国同盟会C.中华革命党D.中国国民党6.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A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华民国约法》C.《钦定宪法大纲》D.《总统选举法》7.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人运动第一个高潮的终点是(C)A.香港海员罢工B.安源路矿工人罢工C.京汉铁路工人罢工D.省港工人罢工8.俄国强迫中国签订的割去中国西北44万多万平方公里中国领土的不平等条约是( A )。
A.《勘分两北界约记》B.《改订伊犁条约》C.《北京条约》D.《瑗珲条约》9.世界历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的标志性事件是(A)。
A.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1681年俄国彼得一世改革C.1789年法国大革命D.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10.中国最早接受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先进分子是(D)A、陈独秀B、毛泽东C、李达D、李大钊11.导致近代中国经济的落后和人民的贫困主要原因是( B )。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agy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洋务运动是中国迈向近代化的开端”,对它的本质含义的理解应该是:(C)。
A.它是地主阶级的改良运动B.它促进了官僚资本的发展C.它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D.它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2.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的标志是(A)。
A、兴中会的成立B、1895年广州起义C、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纷纷成立D、《革命军》发表3.辛亥革命的最大功绩是(A)。
A.结束了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B.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C.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4.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A)。
A.领导阶级不同B.领导方法不同C.所处时代不同D.革命性质不同5.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D)A、三民主义B、讨伐北洋军阀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D、新三民主义6.中国古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丰富多彩、灿烂辉煌。
尤其是四大发明更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人类的杰出科技成果,它们是:(A)。
A.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B.天文学、数学、农学、医学C.丝绸、瓷器、万里长城、大运河D.诗词、书法、雕塑、园林7.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中国(C)。
A.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战败B.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C.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D.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8.太平天国运动最主要的历史功绩是(A)。
A.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落和崩溃B.达到了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C.打击了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D.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9.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出版机构广学会发行的报刊是( D )。
A.《中国丛报》B.《北华捷报》C.《字林西报》D.《万国公报》10.总理衙门设立时清朝在位的皇帝是(C)。
A.道光帝B.咸丰帝C.同治帝D.光绪帝11.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 )。
A.社会制度腐败、经济技术落后。
B.清廷消极备战、积极求和。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广东工业大学

绪论单元测试1.中国近代史时间界限是()。
A:1840-1919B:1800-1919C:1860-1919D:1840-1949答案:D2.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
A:建成小康社会B:共同富裕C:实现共产主义D: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答案:C3.()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
A:科技创新B: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C:深化改革D:改革开放答案:B4.两大历史任务是()。
A:民族独立B:国家富强C:人民解放D:人民幸福答案:ABCD5.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A:错B:对答案:B第一章测试1.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是()。
A:鸦片战争B:中华民国建立C:虎门销烟D:洋务运动答案:A2.近代中国,被称为“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的是()。
A:郑观应B:魏源C:李鸿章D:林则徐答案:D3.在甲午战争后,严复所翻译的《天演论》所宣扬的思想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答案:C4.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
A:政治渗透B:经济掠夺C:军事侵略D:文化控制答案:C5.面对19世纪40年代的外国不断侵略中国的现状,()喊出了“振兴中华”的时代最强音。
A:孙中山B:马建忠C:郑观应D:康有为答案:A6.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历史任务是()A:建设社会主义B:实现共产主义C: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D: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答案:CD7.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盛世的缔造者为()A:嘉庆B:乾隆C:康熙D:雍正答案:BCD8.英国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原因是()。
A:中国广阔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B:英国资本主义扩张发展的要求C:中国人民的禁烟斗争D:英国政府蓄谋已久的武装侵略战争答案:ABD9.中国古代创造了很多灿烂的文明成果,英国学者李约瑟曾经评价说,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尤其在3-13世纪,保持着一个让西方望尘莫及的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工业大学考试试卷 ( A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20分)1.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是【】A.陈云 B.周恩来 C.邓小平 D.毛泽东2.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社会的经济状况是? 【】 A.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较快,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土地高度集中C.对外贸易发达,财政收支状况良好D.中国已经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3.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A. 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B. 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C. 陈独秀创办《新青年》D. 鲁迅发表《狂人日记》4.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清朝军备落后 B.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C.道光帝犹豫不决 D.清朝封建制度的腐朽5、《海国图志》一文的作者是【】A、魏源B、陈独秀C、康有为D、林则徐6.19世纪下半期,沙俄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是通过下列不平等条约实现的【】A.《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B.《瑷珲条约》、《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伊犁条约》C.《天津条约》、《南京条约》、《瑷珲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D.《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伊犁条约》7.邓小平同志多次谈到,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犯过“左”的或右的错误,“左”是主要的。
其中,时间最长、影响最严重的“左”的错误是【】A.反右斗争扩大化 B.大跃进运动C.文化大革命 D.农村人民公社化8.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 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9.毛泽东在【】讲话中,指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A.《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B.《论十大关系》C. 《论人民民主专政》D. 《在七届中央二中全会上的报告》10.抗战胜利后,中共中央在《对目前时局的宣言》中提出的口号是【】A.和平、民主、统一B.和平、民主、团结C.和平、民主、建国D.民主统一、和平建国1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是【】A.1945年8月14日B. 1945年8月15日??C. 1945年9月3日D. 1945年9月2日12.延安整风运动的中心内容是【】A.反对官僚主义B. 反对宗派主义C. 反对党八股D. 反对主观主义13.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提出红色政权存在与发展必须坚持【】A.武装斗争、 土地革命、 根据地建设B.党的建设、 武装斗争、 土地革命C.党的建设、 武装斗争、 统一战线D.武装斗争、 土地革命、 统一战线14..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是【】A.打击 B.赎买 C.限制 D.保护15.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排列应是【】 ①淞沪会战 ②《论持久战》发表③七•七事变 ④台儿庄战役A.④③②① B.④③①②C.③①④② D.①③②④16.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是【】A.1921年底孙中山会见共产国际代表马林B.1922年陈独秀等共产党人参加改组国民党会议C.1923年中共“三大”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D.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17.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显著特点是【】A.工业化与改造并举 B.改革与发展并举C.建设与改造并举 D.稳定与发展并举18.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其中“一化”是指【】A.社会主义现代化 B.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C.农业合作化 D.科学技术现代化19.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A.新中国的成立 B.全国土地改革的完成C.三大改造的完成 D.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20.造成1959年至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最主要原因是【】A.自然灾害的影响 B.苏联撕毁经济技术合作协议C.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 D.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40分)1.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并解决土地问题以后,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A.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B.先进的工业国与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C.先进的生产关系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D.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2.抗日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政策的主要意义在于【】A.提高农民的抗日积极性 B.促进经济发展C.实行精兵简政 D.联合地主阶级抗日3、东北抗日联军对日本帝国主义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他们的代表人物是【】A. 杨靖宇B. 彭雪枫C. 左权D.赵一曼4、新文化运动提出的两大口号是【】A、民主B、人权C、自由D、科学5.1949年3月,中共中央离开西柏坡,迁往北平。
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这句话的意思主要是【】A.防止产生骄傲麻痹思想 B.克服农民阶级的私有观念C.避免农民战争中的流寇主义 D.防止干部中出现享乐腐化现象6、近代史上,与香港有关的条约有哪些?【】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7、下列人物中,属于维新运动著名领袖的有【】A、康有为B、梁启超C、黄遵宪D、皮锡瑞8.中日甲午战争中,牺牲于黄海战役的清军将领有【】A、邓世昌B、林永升C、丁汝昌D、刘步赡9.遵义会议解决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问题有【】A. 组织问题B. 军事问题C. 政治路线问题D.思想路线问题10.下列人物中,属于洋务派地方代表的有【】A. 张之洞B. 左宗棠C. 林则徐D. 奕訢11.反对国民党政府反动政策的学生运动有【AB 】A、五四运动B、一二九运动C、一二一运动D、五二○运动12.上世纪70年代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主要有【】A.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C.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日友好条约》签订13、下列运动中,孙中山亲自参加或领导的是【】A、武昌起义B、二次革命C、护法运动D、护国运动1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中的“争取中间势力”的中间势力是指【】 A. 小资产阶级B. 开明绅士C. 地方实力派D.民族资产阶级15.革命派和改良派论战的内容是【 ABCD】A、要不要进行民主革命B、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C、要不要实行共和制度D、要不要进行社会革命16.1961年,中央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八字方针,这八个字是【】A.巩固 B.提高 C.调整 D.充实17.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党的领导出现过一些失误,属于错误的方针政策有【】A、立三路线B、五一六通知 ?C、九大路线D、十六条18、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有【】A.国营经济 B.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C.个体经济 D.合作社经济 19、下列哪些改革内容是清末“新政”中的内容?【】A、鼓励留学B、建立新军C、废除科举D、奖励工商20.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地位与作用有【】A.粉碎了日本的速胜计划 B.为中共起了掩护作用;C.鼓舞了士气 D.扩大了中国抗战的影响,唤起了国际社会的同情三、简答题。
(第1、2 小题7分,第三小题6分,共20分)1、20世纪20年代后期、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为什么连续出现“左”倾错误?2、中国新民主主义取得胜利的原因及基本经验?3、怎样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四、论述题(共1题,20分)。
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广东工业大学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 A )课程名称: 中国近代史纲要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以下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B C D A B C D A B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C D A B C D A B C D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以下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40分)题号 1 2 3 4 5答案 AD AD AD AD AD题号 6 7 8 9 10答案 AB AB AB AB AB题号 11 12 13 14 15答案 AB BCD BCD BCD ABCD题号 16 17 18 19 20答案 ABCD ABC D ABCD ABCD ABCD广东工业大学考试试卷 ( B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以下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1.太平天国运动最主要的历史功绩是( ) A.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落和崩溃 B.达到了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C.打击了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 D.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2.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社会的经济状况是? ( ) A.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较快,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土地高度集中 C.对外贸易发达,财政收支状况良好 D.中国已经开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3.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表达,不正确的是( )A.总理衙门是推动洋务运动的中央机构 B.兴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都是近代工业 C.海军重要舰船由中国自己制造 D.甲午战争的惨败宣告洋务运动破产 4.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 A.清朝军备落后 B.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 C.道光帝犹豫不决 D.清朝封建制度的腐朽 5、《文学改良刍议》一文的作者是( )A、胡适B、陈独秀C、鲁迅D、李大钊6.19世纪下半期,沙俄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是通过下列不平等条约实现的( )A.《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B.《瑷珲条约》、《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伊犁条约》C.《天津条约》、《南京条约》、《瑷珲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D.《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伊犁条约》7.邓小平同志多次谈到,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犯过“左”的或右的错误,“左”是主要的。
其中,时间最长、影响最严重的“左”的错误是( )A.反右斗争扩大化 B.大跃进运动 C.文化大革命 D.农村人民公社化 8.辛亥革命爆发后英美列强积极扶植袁世凯的主要原因是(D )A.清政府已经无可救药 B.袁世凯较清政府更加忠实于帝国主义 C.革命党人损害了列强的在华利益 D.认为袁世凯有能力维持中国“国内秩序” 9.20世纪20年代,日本关东军主任作战参谋石原莞尔提出:“满蒙问题的解决是日本唯一的生存途径。
”通过下列哪一事变,这个荒谬的看法变成了关东军的侵略行径?(A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10.在中国近代史上,共和政体确立的标志是( )A.湖北军政府成立 B.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C.清帝退位 D.袁世凯当选为临时大总统 11.1939年国民政府政策重心发生转变的直接原因是( )A.国民党军队在战场上接连失败 B.汪精卫集团叛国导致国民党分裂 C.日本实行以政治诱降为主的政策 D.美英的注意力集中于欧美战场 12.大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A.都有共同的政治纲领 B.均采取党内合作方式 C.全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 D.皆有各阶级阶层广泛参加 13.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提出红色政权存在与发展必须坚持( )A.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B.党的建设、武装斗争、土地革命C.党的建设、武装斗争、统一战线D.武装斗争、土地革命、统一战线14.在民主革命时期.知识分子走向社会、与工农群众结合开始于( )A.戊戌变法时期 B.五四运动时期C.五卅运动期间 D.一二•九运动期间15.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排列应是( )?①淞沪会战 ②《论持久战》发表③七•七事变 ④台儿庄战役A.④③②① B.④③①②C.③①④② D.①③②④16.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是( )A.1921年底孙中山会见共产国际代表马林 B.1922年陈独秀等共产党人参加改组国民党会议 C.1923年中共“三大”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D.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 17.下列关于延安整风运动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A.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B.实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 C.在思想上清算了“左”的和右的错误 D.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18.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其中“一化”是指( )A.社会主义现代化 B.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C.农业合作化 D.科学技术现代化 19.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A.新中国的成立 B.全国土地改革的完成C.三大改造的完成 D.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20.造成1959年至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最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的影响 B.苏联撕毁经济技术合作协议C.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 D.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以下的括号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