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及其作品
周作人优秀散文(精选5篇)

周作⼈优秀散⽂(精选5篇)周作⼈优秀散⽂(精选5篇) ⽆论是⾝处学校还是步⼊社会,⼤家都经常接触散⽂吧?散⽂的宗旨是⽂笔⼀定要优美,⽂章⼀定要流畅。
“形散⽽神不散”。
那么,你知道⼀篇好的散⽂要怎么写吗?以下是⼩编收集整理的周作⼈优秀散⽂(精选5篇),供⼤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周作⼈优秀散⽂篇1 1 苦⾬斋序跋⽂。
上下两辑⾃序代序。
前后⼏编⼀收再收。
上是叙由来,道新感。
下是读后感,还⽂债。
前是旧序⽂,新集合。
后是⽼跋篇,重聚⾸。
翻译编纂就⾸说明原本。
散篇议论当时道清感情。
废名⼩说作序专业户。
平伯散⽂解说批评家。
集此⼀通旧话性情毕露⽆余。
看此⼀卷序跋嗔怪错过妙⽂。
2 谈龙集。
⽂艺篇什,⾃⼰性情,批评议论兼愿想。
西洋东倭,⼩诗俳句,移译误译有胜⽆。
主观⾃我原批评真谛,解读注脚是翻译⼼态。
悼祭西哲百年,是艺苑援引;序⾔故国新篡,是⽂学探究。
废名⼩说,平伯散⽂,是⾃家最爱。
两性神话,歌谣民歌,是⽂⼠实绩。
作⽂切莫忘个性,批评定要记诚谦 3 周作⼈书信。
⼭中养疴,车内闲时,奉达好友⼀扎;副刊邀稿,⼩报私谈,但去争辩⼀封。
近⾝实见,偶思妙想,愿与良朋知道;劝诫条陈,古国新事,⾃家头脑所得。
称兄⼀句,私事但道不妨;援君⼀声,故旧聊于新知。
伏园兄去京⾛沙漠,废名兄修道隐⼭中。
⼦容君乡有乌篷船,某某君⽂⽆蔷薇社 4 知堂⽂集。
四知天地你我,两知当字悬砣。
⾔⽽当,知也;默⽽当,知也。
⼈⽣天地间,往来你我中。
乱世活命,卖⽂且⽣。
汲汲于新道德,愤愤于旧习性,逝者斯世;⼝⽿间四⼨,⾔⾏⾥春秋。
茶酒菜蔬,摘句偷词。
茫茫然⼤国民,锵锵然⼩兵卒。
存乎当年。
⼈活⼀世,稻粱谋;国⽣万民,垂永祚。
5 ⾃⼰的园地,苦茶随笔。
周作⼈,⽣活在民初,思想在明末。
他拥有的特点,属于⼀些率性⽽为的真⼈。
他也汲汲于世道⼈⼼。
但⼤都反思过去有没有必要。
他的答案⼀直保留到⾃书退出⽂坛。
他只是在苦⾬斋,苦⽵,苦茶。
读读散书,说说闲话。
周作人作品

周作人作品1936年山本书店《北京の果子》1938年改造社《周作人随笔集》1939年文求堂《中国新文学の源流》1940年冨山房《周作人文芸随笔抄》1940年创元社《瓜豆集》1944年実业之日本社《结縁豆》1955年筑摩书房《鲁迅の故家》1973年筑摩书房《日本文化を语る》1998年骏河台出版社《水の中のもの―周作人散文选》2002年平凡社《日本谈义》2002年新风舎《鲁迅小说のなかの人物》其他译本日语《现代小说译丛》《黄蔷薇》《陀螺》《现代日本小说集》《乌克兰民间故事集》《古事记》《狂言选》《枕草子》《浮世澡堂》(日本语《浮世风吕》)《浮世理发馆》(日本语《浮世床》)《现代日本小说集》(与鲁迅合作)《如梦记》《石川啄木诗歌集》《两条血痕》古希腊语《路吉阿诺斯对话集》《希腊拟曲》《财神》(古希腊喜剧)《希腊神话》《伊索寓言》(全译本)《欧里庇得斯悲剧集》(与罗念生合作,古希腊悲剧)英语《域外小说集》(与鲁迅合作)《红星佚史》《现代小说译丛》(与鲁迅合作)作品一览《欧洲文学史》《近代欧洲文学史》《谈龙集》《艺术与生活》《雨天的书》《儿童文学小论》《儿童文学小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谈虎集》《鲁迅的故家》《夜读抄》《知堂回想录》《自己的园地》《鲁迅小说里的人物》《瓜豆集》《周作人书信》《苦竹杂记》《书房一角》《老虎桥杂诗》《鲁迅的青年时代》《永日集》《药堂杂文》《苦茶随笔》《过去的工作》《知堂乙酉文编》《周作人文类编》《木片集》《苦口甘口》《秉烛谈》《风雨谈》《药味集》《周作人散文全集》《看云集》《知堂书话》《立春以前》周作人自编文集《知堂文集》。
周作人的代表作品

周作人的代表作品1、散文《祖先崇拜》、《思想革命》、《前门遇马队记》、《碰伤》、《一个乡民的死》、《卖汽水的人》、《山中杂信》、《资本主义的禁娼》、《三个文学家的纪念》、《自己的园地》、《文艺上的宽容》、《沉沦》2、情诗《镜花缘》、《自己的园地》旧序、《故乡的野菜》、《北京的茶食》、《沉默》、《生活之艺术》、《苦雨》、《苍蝇》、《若子的病》、《死之默想》、《喝茶》、《元旦试笔》、《上下身》、《鸟声》、《萨满教的礼教思想》、《乌篷船》、《教训之无用》、《诗的效用》、《谈龙集》《谈虎集》自序、《阿丽思漫游奇境记》、《上海气》、《关于三月十八日的死者》、《雨天的书》自序一、《雨天的书》自序二、《燕知草》跋、《三礼赞》、《妇女问题与东方文明》等、《水里的东西》、《草木虫鱼小引》、《枣》和《桥》的序、《国庆日颂》、《闭户读书论》、《苦茶随笔》小引、《志摩纪念》、《知堂文集》序、《爆竹》、《杀奸》、《鬼怒川事件》、《孔德学校纪念日的旧话》、《重刊袁中郎集序》、《蛙》的教训、《苦茶随笔》后记、《日本的衣食住》、《关于英雄崇拜》、《自己的文章》、《结缘豆》、《赋得猫》、《苦口甘口》、《俞理初的谈谐》、《怀废名》、《两个鬼的文章》、《石板路》(二)、《杂拌儿》跋、《立春以前》后记3、文论《人的文学》、《平民文学》、《儿童的文学》、《个性的文学》4、美文《圣书与中国文学》、《日本近三十年小说之发达》、《贵族的与平民的》、《论八股文》5、诗歌《小河》、《两个扫雪的人》、《山居杂诗》、《饮酒》、《昼梦》二、作者简介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周作人是一位曾经产生过较大影响,但又走了一条曲折、复杂道路的著名散文作家。
周作人生于1885年1月,原名�寿,字星杓,后改名奎绶,自号起孟、启明(或作岂明)、知堂等。
重要笔名有独应、仲密、药堂、周遐寿等。
浙江省会稽县(今绍兴)人。
青少年时期,他和其兄鲁迅走过几乎相同的道路。
幼年曾在“三味书屋”读书,1901年秋考入江南水师学堂,开始接受西方科学、民主思想的影响,初步培养了对文学的兴趣。
周作人作品__周作人散文集

周作人:乌篷船 周作人:苦雨 周作人:故乡的野菜 周作人:谈酒 周作人:鸟声 周作人:两株树 周作人:喝茶 周作人:初恋 周作人:北京的茶食 周作人:谈策论 周作人:梦想之一 周作人:谈养鸟 周作人:金鱼 周作人:苍蝇 周作人:虱子 周作人:苋菜梗 周作人:水里的东西 周作人:村里的戏班子 周作人:日本的衣食住
周作人作品 __周作人散文集
周作人:谈油炸鬼 周作人:北平的春天 周作人:关于雷公 周作人:结缘豆 周作人:卖糖 周作人:雨的感想 周作人:不倒翁 周作人:窝窝头的历史 周作人:羊肝饼 周作人:水乡怀旧 周作人:麟凤龟龙 周作人:猫打架 周作人:关于苦茶 周作人:买墨小记 周作人:吃茶 周作人:南北的点心 周作人:南北的点心 周作人:骨董小记
周作人的作品

周作人作品孤儿记(文言小说) 1906年6月,小说林社。
自己的天地(散文集) 1923年9月,北京晨报社。
泽泻集(散文集) 1925年月12月,北京,北新书局。
谈龙集(文艺杂论集) 1927年12月,上海,开明书店。
谈虎集(上下集)(杂文集) 1928年月1月,上海,北新书局。
永日集(散文集) 1929年5月,上海,北新书局。
过去的生命(诗集) 1929年11月,上海,北新书局。
看云集(散文集) 1932年10月,上海,开明书店。
知堂文集(散文集) 1933年3月,上海,天马书店。
周作人书信(书信集) 1933年7月,上海,青光书店。
苦雨斋序跋文(序跋集) 1934年3月,上海,天马书店。
夜读抄(散文集) 1934年9月,上海,北新书局。
苦茶随笔(散文集) 1935年10月,上海,北新书局。
苦竹杂记(散文集) 1936年2月,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
风雨谈(散文集) 1936年10月,上海,北新书局。
瓜豆集(散文集) 1937年3月,上海,宇宙风社。
秉烛谈(散文集) 1940年2月,上海,北新书局。
药堂语录(散文集) 1941年5月,天津庸报社。
药味集(散文集) 1942年3月,北京,新民印书馆。
药堂杂文(散文集) 1944年1月,北京,新民印书馆。
书房一角(散文集) 1944年5月,北京,新民印书馆。
秉烛后谈(散文集) 1944年9月,北京,新民印书馆。
苦口甘口(散文集) 1944年11月,上海,太平书局。
立春以前(散文集) 1945年8月,上海,太平书局。
鲁迅的故事 1953年,上海出版公司。
鲁迅小说里的人物 1954年,上海出版公司。
鲁迅的青年时代 1957年,中国青年出版社。
过去的工作(散文集) 1959年,香港,新地出版社。
知堂乙酉文编(散文集) 1961年,香港,三育图书文具公司。
儿童杂事诗(诗集) 1973年,香港,崇文书店知堂回想录(散文集) 1972年,香港,三育图书公司。
[翻译书目]玉虫缘(小说)美国爱伦坡著,1905年,翔鸾出版社。
第二节---周作人的小品文

四﹑周作人散文的艺术风格
平和冲淡 1,文字上非常的朴素,平易,不重藻饰, 不刻意求工。 看似“笨拙”,却使文章显得“清淡”。
2,感情隐蔽,态度恬适淡泊,即使是令人义愤填膺 的事情,也使用不动声色、心平气和甚至超然物外的语调 去叙述。
如《前门遇马队记》 本是揭露北洋政府用马队冲散学生,但
“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茶,用素雅 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早日之闲,可 抵十年的尘梦。”
含有较浓的文人雅趣,透露出超然物外的闲 适之情。
3,周作人的小品文实践着英国理论家蔼理斯“自由” 与“节制”相协调的原则,把政治原则、道德准范、人生 哲学、美学法则统一起来。
在内容上着意表现返归自然,顺乎天性, 自由率性而适度的生活情趣,在艺术表现上追 求感情的倾泻与控制,放与收,通与隔,空灵 与粘滞,奇警与平淡,丰腴与清涩,谐谑与端 正之间的微妙平衡,达到不放不收,亦放亦收; 不通不隔,亦通亦隔;不空不滞,亦空亦滞; 不平不奇,亦平亦奇;不庄不谐,亦庄亦谐的 境地。
总而言之,上述这些方面的散文,加 上周作人在五四运动、女师大事件、“三 一八”惨案、“五卅”惨案和“四一二” 政变的一系列的激进的政治评论,使得周 作人的散文成为新文学散文成就不可缺少 的组成部分。如果没有这些散文,而只有 他的小品文,那么现代文学史上,周作人 就是另一副面貌了。
三﹑周作人的小品文
2、不断地批判保存国粹和各种复古倒退 的思想。
如《祖先崇拜》 指出一味的崇拜只知
重复再现祖先,为做个“肖子顺孙”的思 想所压迫。
3、周作人反对复古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把他所反 对的“国粹”,与中国的国民性联系在一起。他认为现在 人们身上许多卑劣的国民性正是传统文化心理的表现。
周作人作品

周作人。
1885年1月,出生在浙江绍兴都昌坊口的周家。
取名魁寿,字星杓。
后因应考,改名奎绶。
在日本求学期间课余和鲁迅翻译出版了著名的《域外小说集》一、二部分,这两部译作以东欧弱小民族文学为主,也包括王尔德等名家名作,但初版只卖出20多本。
他还广泛参与社会活动,1919年起任中华民国教育部国语统一筹备会会员,与马裕藻、朱希祖、钱玄同、刘复、胡适5位北大教员兼国语会会员在会上联名提出《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经大会通过后颁行全国。
1922年,与钱玄同、陆基、黎锦熙、杨树达、胡适、沈兼士等会员任国语统一筹备会汉字省体委员会委员(共16人)。
在“非基督教运动”高潮中,他和钱玄同、沈士远、沈兼士及马裕藻发表《信仰自由宣言》,重申信仰自由的精神。
1925年,在女师大风潮中,周作人支持进步学生,与鲁迅、马裕藻、沈尹默、沈兼士、钱玄同等人连署发表《对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风潮宣言》,并担任女师大校务维持会会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给他翻译希腊古典文学和日本古典文学这项任务(胡乔木提议,毛泽东主席批准),产生了一批高质量的日本文学和古希腊文学经典汉语译本。
包括古希腊喜剧《财神》(阿里斯托芬作)、《希腊神话》、《伊索寓言》全译本、古希腊悲剧《欧里庇得斯悲剧集》(与罗念生合作翻译);日本现存最古的史书《古事记》、滑稽短剧《狂言选》、平安时代随笔代表作《枕草子》、滑稽本《浮世澡堂》(日文《浮世风吕》)和《浮世理发馆》(日文《浮世床》)等。
他应邀校订北京翻译社的《今昔物语集》本朝部译稿和丰子恺的《源氏物语》全部译稿(与钱稻孙合作)。
他觉得毕生最重要,也最有成就感的译作是用古希腊语(和罗马帝国希腊化地区当时流行的新约希腊语;通用希腊语不同)写作的古罗马叙利亚作家、哲学家路吉阿诺斯的作品选《路吉阿诺斯对话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另一项重大的贡献是撰写《鲁迅的故家》、《鲁迅的青年时代》、《鲁迅小说里的人物》这些回忆性文章,为鲁迅研究提供了许多珍贵的第一手史料。
周作人的日本文学翻译成就

周作人的日本文学翻译成就dang'anjiemi周作人对文学翻译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迄今也少。
周作人对日本文学的翻译贡在他的30多种翻译著作中,对日本。
本文将对周作这些日本文学作品主要包括《如梦记》、平家物语》(前七卷)、《枕草子》、《古事记》、日本狂言选》、《日本俗歌六十首》、《浮世澡》、《徒然草》、《现代日本小说集》等作品,。
一、周作人日本文学译者的三个阶段周作人对日本文学的译者生涯始于五他译者了第一篇日本短篇小说小小的一个人》(江马修著),并于1918年月15日刊登在《崭新青年》杂志。
周作人的《点滴》在1920年8月出来其唯一的短篇小说也收录于在内,这就上开。
至1966标志着周作人渡过了半个世纪的日。
在这50多年的岁周作人获得了在日本文学译者领域里这毫无疑问将并使其在中国的外[1]380-441。
随着周作人对日本文学作品的挑选也出现了。
所以,在相同的时期和阶段,周作人甩。
我们可以根据周作人思想的相同1918年至1928年,为第二阶段1928年至1938年,周作人应邀出席“Cattenom”,就是周作人“自保投”时期,其译者的日本文学作品代表就是《闭合》;第三阶段从1938年至1966《平家物语》第七卷年才,在这个时期周就用一年的《例如梦记》,该《艺文杂志》第一卷和第二。
因此,周作人的日本文学译者生涯的第。
在这一阶段,他译者了很多日本这又就是周作人在其日本文学[2]80-87。
二、周作人的日本文学翻译成果。
根据对日本文学翻译的工作性质和规年轻时的周作人月份发表的《读武者小路君作〈一个青年的梦〉》,再到1966年5月5月,周作人译者的《平家物语》(第七卷)域新纪元的开拓者。
从1918年5作人的日本文学翻译成就不少的文学作品(主要包含诗歌和小说两种体式)。
周作人渐渐地关心起日本的诗歌和平民文学,这是和他留日期间广泛接触平民的生活有一定的关系。
在小说方面的成绩主要体现在1922年周作人和鲁迅先生合作翻译的《现代日本小说集》一书,接着周作人还翻译了《浮世澡堂》、《平家物语》、《枕草子》和《狂言十番》等日本古代著名著周作人作[3]60-6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体风格:
“龙井茶”:
“看去全无颜色,喝
到口里,一股清香, 令人回味无穷” 。
曹聚仁
我十分喜欢的一段话:
“散文就是文学中的散步,因为它最平
常、最自然,也因为都会。散步散到被 认为炉火纯青的地步就变得非常困难— 除非那人的步态丝毫也不造作和摹仿别 人,而且在简单的散步中便可显示出深 厚的训练。” (周涛)
2、艺术化——现代散文的要义
周作人甚至列举自己在《每周评论》上
发表的文章,毫不留情地指出“它只是
顽强地主张自己的意见,至多说得
理圆,却没有什么余情”,
2、艺术化——现代散文的要义
“唐宋文人也作过性灵流露的散文,只
是大都自认为文章游戏,到了要做正经 文章时便又照着规矩去做古文。明清时 代也是如此,但是明代的文艺美术比较 地稍有活气,文学上颇有革新的气象, 公安派人能够无视古文的传统,以抒情 的态度作一切的文章” 。
1、朴淡源自真诚
“人的脸上固然不可没有表情,但我想
只要淡淡地表示就好,譬如微微一笑, 或者在眼光中露出一种感情,——自然, 恋爱与死等可以算是例外,无妨有较强 烈的表示,但也似乎不必那样掀起鼻子 露出牙齿,仿佛是要咬人的样,这种嘴 脸只好放到影戏里去,反正与我没关系, 因为二十年来,不曾看电影。”
1、个性化——现代散文的理论基石
《近代散文钞》:“小品文是文艺的
少子,年纪顶小的老头儿子。……小 品文是文学发达的极致,他的兴盛必 须在王纲解纽的时代”, 他认为在朝廷强盛、政教统一的时代、 载道主义一定占势力,此时期所产生 的集团主义文学只能是“大的高的正 的”,“差不多总是堆垃圾,读之昏 昏欲睡”,只有到了王纲解纽,人心
“把土气息泥滋味透过了他的脉膊,表
现在文字上,这才是真实的思想与文 艺”。 周作人还更为坚定地指出:“我相信强 烈的地方趣味也正是‘世界的’文学的 一个重大成分。具有多方面的趣味,而 不相冲突,合成和谐的全体,这是‘世 界的’文学的价值,否则是‘拔起了的 树木’,不但不能排列到大林中去,不 久还将枯槁了。”
“看了他的小品,仿佛看见一个博学的老前辈在
那儿对你温煦的微笑”。(赵景深)
那众多篇章中仿佛有一位学者,“在路旁小小池
沼负手而行,对萤火出神”,“用平静的心感受 大千世界的动静”。而其中“所表现的僧侣模样、 颇含世情的人格,无一个人有与周先生相似处”。
(沈从文)
“前人评诗,以‘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来说明
他的理论主张和创作实践在社会上产生了很 大影响,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之 一。“五四”以后,周作人作为《语丝》周 刊的主编和主要撰稿人之一,写了大量散文, 风格平和冲淡,清隽幽雅。在他的影响下, 20年代形成了包括俞平伯、废名等作家在内 的散文创作流派,一个被阿英称作为“很有 权威的流派”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 思想渐离时代主流,主张“闭户读书”。30 年代提倡闲适幽默的小品文,沉溺于“草木 虫鱼”的狭小天地,影响日益缩小。
“我们欢迎欧化是喜得有一种新空气,
可以供我们的享用,造成新的活力,并 不是注射到血管里去,就替代血液之 用。” “活的一部分混在我们的血脉里,这是 趣味的遗传,自己无力定他的去留的, 当然发表在我们一切的言行上,不必等 人去保存他;死的一部分便是过去的道 德习俗,不适宜于现在,没有保存之必 要,也再不能保存得住。”
周作人简介
一起读一
篇文章吧!
二、周作人散文的地位
阿英:“周作人的名字,是和‘小品文’
不可分离的记忆在读者的心里……”, “周 作人的小品文,在中国新文学运动中,是 成了一个很有权威的流派……”
孙席珍:“周作人先生是当代散文的大师,
对于他的作品,赞美的话我说不出,我想 凡是一切称赞散文的话都可以拿来用上。 因为他的无论那一篇散文都是典型作品”。
八十年代的文学史家司马长风又
进一步评价,在整个二十年代乃 至三十年代初期,“无论就作品 数量和质量来说,周作人‘都是 不争的领袖’”。
三、周作人的散文理论
1、“美文”的提出
1921年6
月21日《晨报》 2、《中国新文学大系· 散文一 集· 导言》 1935年 现代散文理论体系 的完成
不古、处士横议,百家争鸣的朝代, 言志的好思想、好文章才会发生。 ♦散文“是言志的散文,它集合叙 事说明抒情的分子,都浸在自己的 性情里,用了适宜的手法调理起来, 所以是近代文学的一个潮头。”
“个人既然是人类的一分子,个人的生活即
是人生的河流的一滴,个人的感情当然没 有与人类不共同的地方。在现今以多数决 为神圣的时代,习惯上以为个人的意见以 至其苦乐是无足轻重的,必须是合唱的呼 噪始有意义,这种思想现在虽然仍有势力, 却是没有道理的。一个人的苦乐与千人的 苦乐,其差别只是数的问题,不是质的问 题;文学上写千人的苦乐固可,写一人的 苦乐亦无不可,这都是著者的自由”。 《文艺的统一》
“言他人之志即是载道,载自己的道亦
是言志”。周作人:《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 散文一集· 导言》,上海:良友图书公 司,1935。
至此,周作人已然将抒情、叙事、说理
各分子全部统一在“个人的”旗帜之下, 从而使中国现代散文的个性化原则越发 解明突出。
2、艺术化——现代散文的要义
“文学即是不革命,能革命就不必需要文
学及其他种种艺术或宗教,因为他已有了 他的世界了。……接着吻的嘴不再唱歌, 这理由正是一致, 但是,假如征服了政治 的世界而在别的方面还有不满,那么当然 还有要到艺术世界里去的时候,拿破仑在 军营中带着《少年维特的烦恼》可以算作 一例。文学所以虽是不革命,却很有他的 存在的权利与必要。”
看几个例子好吗?
《半农纪念》 《初恋》 《娱园》
小
结
♦ 周作人散文风格的朴淡首 先是缘真而来。作家以真情唤 起读者共鸣,不虚不火,不急 不躁,只让暖暖诚意于言语中 间化为一股清流,温温地浸润 读者的心。
2、化浓为淡的哲理化情思
《唁词》:“死总是很可悲的事,特别是
青年男女的死,虽然死的悲痛不属于死者 而在于生人。照常识看来,死是还了自然 的债,与生产同样地严肃而平凡,我们对 于死者所应表示的是一种敬意,犹如我们 对于走到标竿下的竞走者,无论他是第一 者,或中途跌过几交而最后走到。在中国 现在这样状况之下,‘死之赞美者’ 的话 未必全无意义,那么‘年华虽短而忧患亦 少’也可以说是好事,即使尚未能及未见
“为艺术的艺术,将艺术与人生分离,并
且将人生附属于艺术,至如王尔德的提倡 人生之艺术化,固然不很妥当;‘为人生 的艺术’以艺术附属于人生,将艺术当作 改造生活的工具而非终极,也何尝不把艺 术与人生分离呢?我以为艺术当然是人生 的,因为他本是我们感情生活的表现,叫 他怎能与人生分离?‘为人生’—于人生 有实利,当然也是艺术本有的一种作用, 但并非唯一的职务。总之艺术是独立的, 却又原来是人性的,所以既不必使他隔离
人生,又不必使他服侍人生,只任他成
为浑然的人生的艺术便好了。‘为艺术’ 派以个人为艺术的工匠,‘为人生’派 以艺术为人生的仆役;现在却以个人为 主人,表现情思而成艺术,即为其生活 之一部,初不为福利他人而作,而他人 接触这艺术,得到一种共鸣与感兴,使 其精神生活充实而丰富,又即以为实生 活的基本;这是人生的艺术的要点,有 独立的艺术美与无形的功利。”
周作人: 理论与实践的一代宗师
提一个问题:
关于周作 人,你了 解多少?
一、周作人简介
(1885~1967)现代散文家、诗人。文学
翻译家。自号起孟、启明(又作岂明)、 知堂等,笔名仲密、药堂、周遐寿等。浙 江绍兴人。鲁迅二弟。1901年入南京江南 水师学堂。1906年东渡日本留学。1911年 回国后在绍兴任中学英文教员。1917年任 北京大学文科教授。“五四”时期任新潮 社主任编辑,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 参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发表了《人的 文学》、《平民文学》、《思想革命》等 重要理论文章,并从事散文、新诗创作和 译介外国文学作品。
抗日战争爆发后,居留沦陷后的北平,出任
南京国民政府委员、华北政务委员会常务委 员兼教育总署督办等伪职。1945年以叛国罪 被判刑入狱,1949年出狱,后定居北京,在 人民文学出版社从事日本、希腊文学作品的 翻译和写作有关回忆鲁迅的著述。主要著作 有散文集《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 《泽泻集》、《谈龙集》、《谈虎集》、 《永日集》、《看云集》、《夜读抄》、 《苦茶随笔》、《风雨谈》、《瓜豆集》、 《秉烛谈》、《苦口甘口》、《过去的工 作》、《知堂文集》等。
3、民族化——现代散文发展的方向
“我们可以看了外国的模范做去,但是
须用自己的文句与思想,不可去模仿他 们” “凡是受过教育的中国人,以不模仿什 么人为唯一的条件,听凭他自发地用任 何种的文字,写任何种的思想,他的结 果仍是一篇‘中国的’文艺作品,有他 的特殊的个性与共通的国民性相并存 在”。
“民族化”理论与现代散文创作
“本色美” 在《本色》一文中他说:
“写文章没有别的决窍,只有一字曰简 单。……不过这件事大不容易,所谓三岁 孩童说得,八十老翁行不得也。”他又说: “大抵说话如华绮便可稍容易,这只要用 点脂粉工夫就行了,正如文学一样道理, 若本色反是难。”
本 色 美
俞平伯《燕知草》跋:散文“必须有
‘神韵’,周氏散文,其妙处正在神韵”。(曹
聚仁)
四、周作人的散文创作
《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泻集》、《谈虎集》、《谈龙集》、 《永日集》、《看云集》、《夜读抄》、 《苦茶随笔》、《苦竹杂记》、《风雨 谈》、《瓜豆集》、《秉烛谈》、《药 堂语录》、《药味集》、《药堂杂文》、 《书房一角》、《秉烛后谈》、《苦口 甘口》、《立春之前》、《鲁迅的故 家》、《鲁迅的青年时代》、《药堂谈 往》(又名《知堂回想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