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多晶型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多晶型药物研发及制剂最新研究进展

多晶型药物研发及制剂最新研究进展
导晶型技术发展有效手段。
≯啦业业坐尝坐簟坐坐坐业业坐坐业业业坐坐业坐业坐业誊坐坐业誊业业业业誊业坐业妇业业业业糇 掌 鼍
结晶析出温度对晶型有什么影响?
实验结晶表明,当结晶析出温度超过30℃时,B一型结晶明显增加。结晶析出温度60℃ 时,全部是B一型结晶。因此,为了避免形成B一结晶,在采用等电点法提取谷氨酸时,必须先把 发酵液的液温降到25℃~30℃,再进行操作。中和时要控制液温缓慢下降,不能回升,这样形
尽可能减少辅料的干扰,并力求避免导致可能的 晶型转变。提取的样品再经适当干燥后依法进行
术相组合,用于观察晶型物质转变的有效检测方法。
5前景
药物晶型对药物的稳定性以及药效等重要方 面有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而且目前国内此 方面的研究处于理论阶段,制备技术、检验标准以 及控制办法都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在后续发展中, 加深对晶型的深刻理解将是开发出优化结晶工艺 的关键,建立利用多种固态分析手段,准确测量和
3制剂过程对多晶型药物的影响
以片剂为例考察制剂过程对多晶型药物的影 响,如果药物涉及到多晶型则在处方设计及制备 工艺方面都要考虑到药物晶型问题,首先从处方 设计方面,应在辅料相容性实验中添加晶型检测 一项,选择可以区分辅料与主药特征峰的检测方 法并确保辅料不会造成药物晶型的变换。片剂制 备研磨过程中,机械作用使局部压力和温度升高 造成晶型错位和边境变形,其影响主要因素包括 研磨时间、有无晶种、研磨机器、研磨温度、添加物 等。湿法制粒过程中粘合剂的使用也可能造成晶 型的转换,如卡马西平制备过程中如果用50%乙 醇做粘合剂则有可能使其变为含有两个结晶水的 化合物,出现这样问题的片剂可采用干粉直接压 片法制备。颗粒在干燥过程中药物分子跨越晶格 间的阈值热能,可能引起晶型转变,在喷雾干燥方 式中,喷雾溶剂中、温度和干燥速度都有可能影响 药物晶型。针对可能出现晶型问题的药物应首先 模拟制剂工艺过程模拟研磨、粉碎、试压、造粒、干 燥等过程,考察制剂过程对于晶型转变的潜在影 响。

药物多晶型研究

药物多晶型研究

药物多晶型研究摘要研究药物多晶型和理化稳定性的关系。

检测药物多晶型的手段。

以及在药物研究过程中影响药物晶型以及晶型转变的方法。

关键词药物多晶型;检测手段;晶型转变方法药物多晶型是指化药中分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导致形成不同的药物晶型。

一种药物可以有多种晶型存在,每一种晶型,它们在其外观形态、理化性质和制剂方面有很大的差异。

研究药物多晶型,能够找到发挥药物药效作用的合适晶型,同时根据不同的晶型来制定不同的制剂工艺,保证所得的每批之间药物等效性。

一、药物多晶型的概述和分类化学组成相同的物质,在不同的化学物理条件下,能够结晶成两种或多种不同結构的晶体的现象,为多晶型。

多晶型药物不同晶型之间,理化性质的差异影响到药物的稳定性,不同的稳定性导致药物晶型存在稳定、亚稳定和不稳定三种形式。

多晶型的转型是一个物理过程,是一个相的变化和平衡问题。

例如:奥氮平存在多晶型Ⅰ和多晶型Ⅱ,多晶型Ⅰ是一种不稳定的形态,不适于作为药物制剂的商业用途,特别是在片剂时容易出现颜色的变化;而多晶型Ⅱ为稳定的形态,具有满意的颜色稳定性。

这两种晶型之间的转换,是通过乙酸乙酯重结晶来实现多晶型Ⅰ到多晶型Ⅱ的转变。

在不同的溶剂下,得到的奥氮平晶型是不同的,从而影响到其稳定性。

二、药物多晶型的检测手段60年代至今,晶型研究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有:比色法,红外分光光度法,热分析法,溶解度测定法,X-射线粉末衍射法以及X-射线单晶衍射法等。

现在经常使用的方法是X-射线粉末衍射法。

不同晶型,它的分子或者原子的排列不同,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得到不同X-衍射谱图。

还是以奥氮平的多晶型为例:无水奥氮平晶型Ⅰ在使用Cu-Ka辐射条件下,以晶面间距d值表示的X-射线粉末衍射光谱的特征数据如下:晶面间距d(A)值为10.2214、8.5291、7.4650、7.1014、6.0445、5.5678、5.2065、4.9776、4.7138、4.5251、4.4719、4.2302、4.1270、4.0824、3.9859、3.8222、3.7164、3.5713、3.5033、3.3742、3.3380、3.2392、3.1078、3.0525、3.0086、2.8068、2.6472、2.5945;无水奥氮平晶型Ⅱ在使用Cu-Ka辐射条件下,以晶面间距d值表示的X-射线粉末衍射光谱的特征数据如下:晶面间距d(A)值为10.2875、8.4951、7.4148、7.0690、6.0754、5.4591、5.1835、4.9567、4.7134、4.4589、4.3436、4.2144、4.1189、3.9756、3.7077、3.5276、3.3674、3.2410、3.1249、3.0544、2.9991、2.8688、2.8031、2.6398、2.5915。

5、药物多晶型的研究进展

5、药物多晶型的研究进展
有机药物晶体大多是分子晶体,而且多存在同质异晶即多晶
型现象。
" 药物多晶型的鉴别研究 "*! 熔点和热分析研究 一般而言,多晶型由于晶格能差 而存在熔点差异,比如头孢呋辛酯,它的"和#晶型,熔点分 别为H9: W、6;: W[H],卡托普利的两种晶型的熔点分别为 J:W和69: W[8]。但也有多晶型熔点一样的情况,如卡马 西平,用不同浓度的酒精重结晶得到 ?、<两种晶型,但它们 的熔点均为679$67H W[I]。
前者比后者稳定,具体情况又与制剂的辅料、放置环境相关。
!-$ 对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的影响 西咪替丁多晶型中, 以 6型疗效最好[)7],原因是不同晶型的溶解性差异给制剂 的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造成了差别。吲哚拉新的5种晶型 $、%、&型在磷酸盐缓冲液中的溶出度依次递增[)+];消炎痛的 &晶型溶解过程均匀,避免了其它晶型溶解过快所引起的毒 副作用。也可利用多晶型的溶解性差异来控制制剂的疗效
特征,比如胰岛素锌,晶体溶解慢,无定型溶解快,通过调节 两者的比例可以制得长、中或速效的混悬液制剂[)(]。
% 药物多晶型的质量控制 药物由于晶型不同而导致制剂质量、疗效差异,有的甚
至带来毒副作用,因此各国药典开始对一些药物的多晶型进
行质量控制。如卡马西平,中、美、英三国药典都通过89 标 准图谱对其晶型做了限定[):’)’]。89 不仅可用作药品的定 性鉴别,还能对多晶型定量。中国药典用89 对甲苯咪唑混 晶体中晶型 6, 定量控制,要求 6, 的含量百分比不得大于 ,(;。另外,多国药典已开始列入 *94 标准图谱以控制某 些药品的晶型。
综合使用才能达到目的。
# 药物多晶型的转型 有机药物晶体大多是分子晶体,晶格能差较小,容易发

药品研发中多晶型问题的考虑

药品研发中多晶型问题的考虑

药品研发中多晶型问题的考虑药品多晶型问题是药物研发中需要认真考虑的重要问题。

多晶型是指同一种化合物在固态状态下由于分子排列不同而形成的不同晶体形态。

药品的多晶型涉及到药物的物理性质、稳定性、生物利用度等方面,对药物的研发和生产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药物研发中,药物的多晶型问题需要全面考虑,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物理性质:不同的多晶型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如晶体形态、熔点、溶解度等。

不同的晶型对药物的物理性质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这对于药物的研发和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2. 稳定性:不同的多晶型之间可能存在稳定性差异,有些多晶型可能更加稳定,而有些可能更加不稳定。

在药物研发中,需要选择稳定性较好的多晶型,以确保药物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意外的变化。

3. 生物利用度:多晶型对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有重要影响。

不同的晶型在体内的溶解速度和吸收情况可能会不同,从而造成药效的差异。

需要选择对生物利用度影响较小的多晶型作为最终的药物制剂。

4. 制备工艺:不同的多晶型可能对药物的制备工艺有影响。

有些多晶型可能更容易通过现有的工艺方法制备,而有些多晶型可能会导致工艺上的困难。

在药物研发过程中需要考虑多晶型对制备工艺的影响,以便选择适合的工艺方法。

5. 法规要求:在药品开发过程中,药品多晶型的选择还需要考虑法规要求。

一些药品监管机构可能要求对多晶型进行特定的分析和评估,因此需要选择符合法规要求的多晶型进行后续开发。

针对这些考虑因素,药物研发人员需要通过实验研究和数据分析来全面评估不同多晶型的影响,以确定最适合的多晶型。

通常情况下,研发人员会通过晶体学分析、热分析等方法对多晶型进行表征,通过溶解度测定、体外体内评价等方法对多晶型进行评估,从而选择最适合的多晶型进行后续开发。

药品多晶型问题是药物研发中需要认真考虑的重要问题。

通过全面评估多晶型的物理性质、稳定性、生物利用度、制备工艺和法规要求等方面的影响,可以选择最适合的多晶型进行后续开发,确保药物研发的顺利进行和最终产品的质量与疗效符合要求。

药物多晶型转变因素的研究进展

药物多晶型转变因素的研究进展

药物多晶型转变因素的研究进展陈建【摘要】药物活性成分中多晶型研究是现代制药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由于药物的不同晶型具有不同的理化性质,因而对药物的稳定性、安全性、体外溶出度、生物利用度以及药理活性等性质具有很大影响.从而使得多晶型问题在药品的质量与安全控制方面以及新药研发中越发受到重视,成为新药及仿制药物研发中重要的突破口之一.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多晶型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现代科学分析技术的发展、仪器的更新,使得多晶型的研究取得了相当多的进展,对于多晶型的认识更加清晰,运用也越来越多.本文就多晶型研究的意义,影响多晶型转变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并简单提及目前多晶型的制备方法.【期刊名称】《天津药学》【年(卷),期】2018(030)006【总页数】5页(P44-48)【关键词】药物多晶型;晶型转变因素;制剂;疗效;辅料【作者】陈建【作者单位】天津市药品检验研究院,天津 30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13最早发现的多晶现象是1798年克拉普罗特发现的方解石和文石的组成都是碳酸钙,从此多晶型开始走进人们的视线。

物质在结晶的过程中,各种外界以及内部因素的影响使得分子内或分子间键合方式改变,造成了分子或原子在晶格空间上排列不同,从而形成不同分子结构,即同一种物质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晶格空间排列方式或晶胞参数,形成多晶型的现象被称为多晶型现象[1]。

药物多晶型在18世纪20年代进入人们的视线,到上世纪60年代后对其研究才迅猛地开展。

Mc Crone在1965年提出了关于多晶型最知名的定义:“A型多晶型物是由固体状态的该化合物分子的至少两种不同排列可能性所导致的给定化合物的固体结晶相”[2],即指具有两种以上分子排列方式的固体结晶相。

制剂中药物存在包括多晶型和无定型状态,以及溶剂化物和水合物(假多晶型)4种物理状态。

晶体状态时,分子在晶格中具有不同的排列和构象,可细分为稳定态和亚稳态;无定形态分子无规则排列,晶格不能确定。

多晶型药物研发与制剂新研究进展探讨

多晶型药物研发与制剂新研究进展探讨

内部质 子在三维立体空 间上有序地 呈周期 排列 时 , 所形 成 的 也 可转变为稳定 型 , 但 速度较慢 。晶型的不 同可以造成药 物
研磨 及粉碎 ; 溶剂 的变化或是饱和程度 不同等结 晶条作 用 , 使 得 晶型存 在差 异。 当某 变 , 亦能 产生不 同 的晶型。研究表 明 , 药 物制剂 时 , 常选 化合物 中同时存在 两种或是两种 以上 的晶型 , 进 而形 成不 用 亚稳定 型结 晶。为 了避 免晶型 转化 , 可 以采用 适 当措 施 , 同的 晶体 时 , 此 时称该 化合物 为多 晶型。研究表 明 , 由于有 如 : 在混悬液 中加 入高分子 材料 以增加 分散介质 的黏度 , 从 机 药物在 结晶过程 中 , 所 需 的环 境条件存 在差 异 , 分子 的排 而 阻滞 和延缓 晶型 的转 变 ; 表面活性剂 吸附在 晶核表 面可 以
1 资料 与方 法
氯霉 素作 为研究对 象 , 研究 其 晶型的不同药效 的差异 。给对
照组 A型 , 实验组 B型药物 , 观察疗效 。
1 . 2 . 2 具 有不 同 晶型 的 同种药物 , 临床 药效无 明显 差异
尽管某 些药物存在 着多种 晶型 , 但在疗 效上并未体 现出明显 的差 异。选取法莫 替丁作为研 究对象 , 考察 晶型不 同是否会 对其 药效造成差异 。给对照组 A型 , 实验组 B型药物 , 观察
【 关键词 】 多晶型药物 ; 药效 ; 制剂工艺
药 物多 晶型 是指 同一 种药 物 由于 在结 晶过 程 中所受 的 物 理磁场环 境不 同 , 使得 生成物 的内部结 构也存在 差异 , 即 晶体 中分子的排列方式 不 同 , 这种现象被 称为药物 多晶型现 象 …。对 多晶型药物 的考察 研究 , 可 以充分 了解 晶型药物的 特 点和优 势 , 并 根据掌握 的信息 选择最优 的制备 工艺 , 将多 晶型药物的药效发挥 到最 高水平 。

药物晶型定量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_马乐伟

药物晶型定量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_马乐伟

药物晶型定量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马乐伟, 杜葳, 赵春顺*(中山大学药剂学与制药工程实验室, 广东广州 510006)摘要: 药物的多晶型对制剂的稳定性、溶出度及生物利用度等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有的甚至带来毒副作用, 是影响药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 仅定性分析原料药或制剂中的晶型不能满足药品的质量控制要求。

为了测定原料药或制剂中有效晶型的含量, 从而确保制剂的疗效, 需要建立适当的多晶型定量方法, 其中包括X-射线粉末衍射法、傅里叶变换拉曼光谱法、中红外光谱法、近红外光谱法、太赫兹光谱法、固态核磁共振法和差示扫描量热法等技术。

本文综述了近10年来这些晶型定量方法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药物; 多晶型; 定量分析中图分类号: R9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513-4870 (2011) 08-0896-08Advances in the quantitative analytical methods of drug polymorphismMA Le-wei, DU Wei, ZHAO Chun-shun*(Laboratory of Pharmacy and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006, China)Abstract: Polymorphism of drug is known to influence the stability, dissolution, bioavailability and other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ducts. Therefore, the crystal form of the drug must be identified and determined in order to ensure consistent product performance. Even if the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rystal forms are performed thoroughly and the effective crystal form is selected for preparation, it is importantto ensure that the effective crystal form in the final product remains unchanged. Therefore, it is essential to quantitate the content of the effective crystal form in the product to control the quality and performance of them. X-ray powder diffraction, FT-Raman, mid-IR, near-IR, terahertz pulsed spectroscopy, solid-state NMR spectroscopy, and DSC are the quantitative methods of crystal form used in the recent 10 years. This review briefly highlights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the progress of these methods and discusses the perspective as they apply to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Key words: pharmaceutical; polymorphism; quantitative analysis多晶型是指化合物在晶格中按照不同的分子排列方式或构象的不同而形成不同晶型的现象[1]。

多晶型药物研究

多晶型药物研究
[4]
物利用度较高。利福定用不同溶剂结晶可以得到4种晶型,其中同,所得到的衍射光谱也必然不一样。如奈非西坦两种晶型的X -
利福定Ⅳ型为有效剂型,其血药浓度高峰是利福定Ⅱ型血药浓度高射线粉末衍射光谱就不同。近年来出现的小分子衍射区域检测器
[5]
峰的10倍。阿司匹林存在两种晶型,志愿者试验表明,服用Ⅱ型为分析较小晶体或纯度不够的晶体提供了可能。
吸湿性低理化性质更稳定适合作为药物制剂原料,,。
、、、、
晶体粒子更易分散,从而提高了溶出度。例如,吲哚
拉新4种晶型中的γ晶型,其生物利用度为最
[5]
高。当然有的药物其多晶型的生物利用度并无
显著性变化。如有两种晶型的组胺H2受体阻滞药
法莫替丁,其高熔点A型与低熔点B型的生酸美西律利福平头孢哌酮钠阿司匹林
物疗效产生差异。吲哚美辛有α、β和γ3种晶型
β晶型不稳定,易转变为α和γ晶型,而α和γ晶型
溶解度及溶出速率均不同,γ晶型溶解度小,体内释
[8]
缓慢,有利于吸收,故选择γ晶型作为药用晶型
。疗效。无味氯霉素共有A、B、C 3种晶型及无定形
其中B型为亚稳型,具有较高自由能,水中溶出速度比
有一种是稳定型,溶解度最小,化学稳定性好,而其他晶型则为亚物中67%有多晶型,目前仍有部分多晶型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差异
。盐酸金霉素有α,β两种晶型,β型比α型溶解度大,动物口子排列,然而由于较难得到足够大小和高纯度的单晶,因此多采用
[12 -]13
服后β型的血药浓度较高,人口服后尿排泄量较多,说明β型的生粉末衍射法。不同晶型的晶胞参数如晶面距、晶面夹角等不
稳定的A型快得多,且易为酯酶水解而吸收,血中浓度
几乎为A型的7倍。C型也为亚稳型,易变为A型,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晶型的概念在1965年由Mccrone首先提出,是指相同的化学物质由于内部原子或分子构象或者排列方式的不同使得晶体结构存在差异。

多晶型又可分为构型多晶型、构象多晶型等。

对于溶剂化物和水合物,因不严格遵循多晶型的定义,也被称为假多晶型。

具有不同晶体结构的化学物质在溶解度、溶出速率、熔点、密度、硬度、晶体形状以及生物利用度等性质上存在差异。

目前,多晶型的相关研究工作大都集中在发掘各种药物的多晶型。

一种更优的晶型可以显著提高药物质量、药物疗效或者生物利用度。

然而,对农药的多晶型的研究则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

目前,农药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随着环境保护压力持续升高、各地监管不断增强,研发更加高效、绿色、环保的农药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寻找到更加优良的农药晶型对于提高药效、提高利用率、减少使用量以及减小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有着重要的作用。

此外,对于农药新晶型的研发也能为企业带来丰厚利润。

发掘农药新晶型一方面可以延长原研企业的专利保护时间以期获取更大利益,另一方面也为仿制药开发新晶型以避开专利限制提供了途径。

01、不同晶型对农药的影响1.1 不同晶型对药效的影响由于晶体结构的不同,不同晶型之间的稳定性存在差异。

由此可将晶型分为稳定型、亚稳定型、不稳定型3类。

一般来说,稳定型有着更高的熔点、更低的溶解度和更慢的溶解速度;不稳定型则与之相反,但容易转变为其他晶型,造成药物药效的改变;亚稳定型则介于两者之间,且室温下比较稳定。

选择热力学最稳定的晶型可以保证后期的制备和储运中不发生转晶现象。

但是稳定型往往药效较差,所以在找寻优势晶型时,应当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滴滴涕,即DDT,是一种有机氯农药,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农药。

因其价格便宜、生产简单,滴滴涕被广泛用于农林杀虫及疟疾的控制,后因对环境的巨大危害而被广泛禁用。

Yang等通过蒸发结晶的方法制得了农药滴滴涕的另外一种晶型(晶型Ⅱ),并使用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研究了2种不同晶型(晶型Ⅰ与晶型Ⅱ)的杀伤力,不同晶型制备的制剂被用来杀灭果蝇,果蝇发生过度活跃症状的时间被记录以比较2种晶型的杀伤力。

结果表明,晶型Ⅱ的杀伤力相比于晶型Ⅰ提高了约23%。

此外,研究还发现晶型Ⅱ的热力学稳定性低于晶型Ⅰ。

Yang等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新的研究并提出:对于接触性杀虫剂来说,同种农药不同晶型的杀伤力取决于晶型的热力学稳定性。

当一种晶型的稳定性越差,它会更快地发挥药效因而具有更强的杀伤力。

农药林丹(lindane)的2种新晶型(晶型Ⅱ与晶型Ⅲ)被用来论证了假设。

林丹也是一种曾被广泛使用的杀虫剂,是六氯环己烷的γ异构体。

林丹不同晶型室温下的稳定性顺序为晶型Ⅰ>晶型Ⅱ>晶型Ⅲ。

果蝇被用来比较各种不同晶型制剂之间的杀伤力,试验中使用各种不同晶型的粉末作用于果蝇,并记录果蝇的击倒时间。

试验结果表明,3种晶型的致死率顺序为晶型Ⅲ>晶型Ⅱ>晶型Ⅰ,与热力学稳定性顺序相反,且晶型Ⅲ的杀伤力至少是晶型Ⅰ的3倍(见图1)。

图1 晶型Ⅰ、晶型Ⅱ和晶型Ⅲ的35μg粉末作用下果蝇击倒时间比较显示了各晶型相应的平均击倒时间和击倒中时(KT50)Cheng等采用冷却结晶法制得S-茚虫威的一种新晶型A,并首次获得了其单晶结构;采用熔融法制备得到其无定型形式。

茚虫威(indoxacarb)属噁二嗪类化合物,目前商用的产品是S-茚虫威与R-茚虫威2种异构体的混合物,但只有S-茚虫威具有杀虫活性。

使用制备的S-茚虫威晶型A和无定型,分别配制了与市售产品15%茚虫威悬浮剂[Vatar,有效成分为m(S-茚虫威)∶m(R-茚虫威)=3∶1]相同的剂型SC-1和SC-2。

使用小菜蛾(Plutella xyllostella)检测3种制剂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SC-2活性最高,其次分别是市售产品和SC-1(见图2)。

图2 S-茚虫威不同制剂对小菜蛾的杀虫活性吡虫啉(imidacloprid)是一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它被广泛用于农业生产。

然而,目前吡虫啉的广泛使用被认为与昆虫生物的减少有关,尤其是与传粉媒介(如蜂群)的减少有关。

Zhu等发现了吡虫啉的另外7种不同于现在广泛使用的2种商用晶型(晶型Ⅰ与晶型Ⅱ)的新晶型(晶型Ⅲ-Ⅸ)(见图3)。

其中晶型Ⅸ可以通过熔融结晶方法制备,该晶型作为亚稳晶型能够更快的作用于靶标生物。

相比于商用晶型Ⅰ,其作用速度提高了5.7倍,且在露天状态下能够稳定存在长达6个月。

如使用晶型Ⅸ替代原有的商用晶型,可以显著降低农药用量并减小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图3 吡虫啉9种不同的晶型的制备方法溴氰菊酯(delta-methrin)是一种强效的菊酯类杀虫剂,被广泛用于防治农业害虫及卫生害虫。

Yang等将市售的溴氰菊酯晶体(晶型Ⅰ)加热到约110℃融化后冷却至室温得到了新晶型(晶型Ⅱ)。

晶型Ⅱ在25℃下至少能够保持稳定12个月,在40℃下则至少能够保持稳定6个月。

使用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与蚊子(Aedes aegypti)作为实验载体来评估2种晶型的杀伤力差异。

试验结果表明:晶型Ⅱ对果蝇和蚊子的作用速度要比晶型Ⅰ快得多。

晶型Ⅱ制剂的作用速度大约是目前正在商用的晶型Ⅰ制剂的12倍。

可见,通过使用杀虫剂的另一种晶型,可以增强其接触活性。

在达到相同作用效果条件下,更优晶型的使用实现了农药使用量减少以及对非靶标生物作用减弱,既满足了环境保护要求又满足了农业需求。

1.2 不同晶型对制剂的影响在农药生产过程中,农药的原料药须经一定的加工过程,才能成为可以实际使用的制剂。

制剂的形态对农药的活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对于晶体形态的原料药,不同晶型具有不同的理化性质,包括密度、硬度、化学稳定性、溶解度、溶解速率以及熔点,会影响农药后续的制剂过程。

找到一种具有更好性质以满足加工需要的原料药晶型对于农药的生产过程也有着重要意义。

草铵膦(glufosinate)作为一种广谱且高效的非选择性除草剂目前拥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草铵膦有D型和L型2种异构体,但只有L型具有活性。

L型在土壤中不稳定易分解,毒性小。

单异构体精草铵膦除草活性为外消旋混合物草铵膦的2倍,且对非靶标生物的毒性相近,对环境更友好。

目前制备的单异构体精草铵膦是水合物,由于结晶水的存在使得在储存过程中容易结块。

专利CN113234767通过固液分离、脱水浓缩、加醇结晶、调节pH和降温析晶步骤制备了不含有结晶水的L-草铵膦铵盐的晶体。

该方法解决了L-草铵膦铵盐固体粉末不方便储运的问题。

新晶体性质稳定,可直接应用于制剂配制。

嗪虫唑酰胺(dimpropyridaz)为吡唑酰胺类化合物,是巴斯夫公司研发的拥有独特化学结构和新颖作用机理的杀虫剂。

巴斯夫公司最初发现的嗪虫唑酰胺晶型A 有着较强的不稳定性。

由于这种不稳定性,由晶型A制备的制剂稳定性较差且不能够形成均匀的水稀释液。

这对成品农药的药效有着很不利的影响,而新发现的晶型B则克服了晶型A的缺点。

在室温下晶型B热力学稳定性比晶型A更强,且可以实现高纯度晶体制备。

晶型B制备得到的制剂的稳定性也要强于晶型A的。

因此,嗪虫唑酰胺的晶型B是更适合制剂的晶型。

可见,农药更优良的晶型可以确保其在生产、贮藏、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对提高企业收益有着重要意义。

02、农药晶型的制备2.1 蒸发结晶蒸发结晶法是使用最多、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将溶质溶解在不同的溶剂中,让溶质随溶剂的缓慢挥发结晶析出。

这一过程通过控制溶剂类型、蒸发速度等因素可以得到不同的晶型。

Zhu等通过蒸发结晶法获得了杀虫剂噻嗪酮(buprofezin)的2种不同晶型和1种溶剂化物。

2.2 冷却结晶若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产生强烈变化,则可以通过冷却溶液令溶质结晶析出。

不同的冷却速率可能会导致不同晶型的产生。

Wu等使用冷却结晶方法制得除草剂丙炔氟草胺(flumioxazine)的晶体。

2.3 反溶剂结晶反溶剂结晶使用2种可互溶的溶剂,且溶质在2种溶剂中的溶解度存在较大差异。

溶质溶于溶剂中后加入不利于溶解的反溶剂从而使得溶质结晶析出。

通过控制溶剂和反溶剂的类型以及反溶剂的添加速率可以控制不同晶型的形成。

Xue等使用反溶剂结晶法得到了吡虫啉的晶型Ⅱ,还发现吡虫啉在溶析结晶过程中对于溶析剂的含量敏感。

由此开发了一种以水作为反溶剂、甲酸作为溶剂的可有效调节吡虫啉晶型的溶析结晶方法。

结晶过程中,若甲酸与水的比例低于1∶1则吡虫啉将从晶型Ⅱ转变为晶型Ⅰ。

2.4 反应结晶反应结晶是在溶剂中加入多种可溶性反应物,反应生成一种难溶于溶剂的化学物质。

因为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局部过饱和度过高,反应产物结晶析出。

反应结晶过程中混合、杂质、添加剂等因素会对结果产生影响。

Mekala等通过反应结晶制备了氯虫苯甲酰胺(chlorantraniliprole)晶体。

该方法获得的晶体纯度至少为98%。

反应结晶的使用避免了中间化合物的复杂分离过程,既节省了时间又节约了成本。

2.5 其他方法除上述方法外,还有许多方法也能够用来获得农药的晶型,如熔融结晶法、气相扩散法、研磨转晶法、溶液置换转晶法等。

Liu等通过将除草剂烟嘧磺隆(nicosulfuron)浸泡在多种不同的溶剂中获得了烟嘧磺隆的5种溶剂化物。

Zhu 等通过熔融结晶的方法制得了强效杀虫剂二氟二苯三氯乙烷(DFDT)的晶型Ⅱ。

03、结语农药保证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是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消耗品。

研究农药多晶型既可提高药效也有利于提高制剂性能和制剂稳定性。

提高药效一方面能够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和环境暴露量,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更小,也能防止耐药性的产生;另一方面能够减少农药的生产量,减少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化学废物。

改善制剂加工性能一方面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也延长了农药的使用期限,方便了储运过程。

考虑到愈来愈被重视的环境保护需要以及企业利益需要,农药多晶型的研究应当也将会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