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专题训练:有关天干地支计算方法
高考语文有关天干地支计算方法

高考语文有关天干地支计算方法从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命题趋势看,有关文史常识的题目几乎年年考,面对这样的形势,我们在高三备考时,要注意提醒学生平时有意识地加强这方面的记忆和训练,但要注意避免盲目性,同时要注意一些学习技巧。
比如有关如何推算天干地支方面的文章网上也有很多,但看了有些学生还是看不懂或是不会运用。
其实我们可以简化如下,通俗记忆:天干[10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位]年份尾数4567890123表二地支(12位)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除以12所得余45678910110123数推算公式:天干 = 年份尾数(如2009年尾数是9,对应天干即己)地支 = 年份除以12所得余数(如2009÷12所得余数是5,对应地支即丑)因此2009年应该是己丑年。
附:有关天干地支的其它知识如下:干支纪年法一.干支纪年是我国传统的纪年方法。
1.干和支的含义: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
干指天干,共有10个符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指地支,共有12个符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2.干和支组合后用于纪年。
即: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顺序搭配组合成干支,用于纪年。
按此排法,当天干10个符号排了六轮与地支12个符号排了五轮以后,可构成60干支。
续排下去又将恢复原状,周而复始,即如民间所说“六十年转甲子”。
二.查看不同时间段的万年历。
如:1516—2060年的万年历,记着五百年的干支,一查便知。
六十年甲子(干支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11 12 13 14 15 16 17 1819 20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己壬午癸未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31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根据“六十年甲子(干支表)”的公元年对应进行向上或朝下地反推。
纪年的天干地支计算方法

天干地支的计算方法天干地支,简称“干支”。
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
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
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来看,天干地支在我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等。
相传黄帝时代,因有蚩尤神扰乱,黄帝忧民之若,遂与蚩尤大战於涿鹿之野,流血百里不能治之,黄帝于是斋戒沐浴、筑坛祀天、方丘礼地。
天乃降十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帝乃将十干圆布像天形,十二支方布像地形,始以干为天,支为地,然后乃能治之。
后有大挠氏将十天干、十二地支分配成六十甲子,并以黄来开国日定为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
此为天干地支之由来。
从已知的公历年份计算干支纪年:年份数减3,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除以12的余数是地支。
(公元前的年份则用58-“年份数除以60的余数”后计算)也可以天干:年份÷10,得到的商不管,看余数,若余数-3得正,则按天干顺序往下数,得数即为天干顺序数,若余数-3为负,则+10,得到的数即为天干数,若余数为3,则为天干的最后一位,即癸。
地支:年份÷12,得到的商不管,看余数,若余数-3得正,则按地支顺序往下数,得数即为地支顺序数。
若余数-3为负,则+12,得到的数即为地支顺序数,若余数为3,则为地支的最后一位,即亥。
把天干数和地支数合并起来,即为所求的干支年份。
如:2001年查万年历为辛巳年,算法为:2001÷10=200……1,1—3=—2,—2+10=8,按天干顺序数到8,甲、乙、丙、丁、戊、己、庚、辛。
第8位为辛。
2001÷12=166……9,9—3=6,按地支顺序数到6,子、丑、寅、卯、辰、巳。
第6位为巳。
按照以上计算结果,把天干、地支合并起来可知,2001年为辛巳年。
语文高考备考:你不可错过的“天干地支”纪年法

语⽂⾼考备考:你不可错过的“天⼲地⽀”纪年法2020年语⽂⾼考备考:你不可错过的“天⼲地⽀”纪年法你如何⾯对,⽆处不在的“天⼲地⽀”?潇潇属马,出⽣于⼀九九零年,那年是农历庚午年,弟弟铭铭⽐她⼩两岁,那么弟弟出⽣的年份是农历年。
此刻:闰四⽉⼗七庚⼦年[⿏年]壬午⽉壬午⽇⼦时课本中,冷不丁的遇到——【原⽂】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天启壬戌秋⽇,虞⼭王毅叔远甫刻”。
[壬戌]天⼲地⽀纪年。
【原⽂】丙⾠中秋,欢饮达旦[丙⾠]天⼲地⽀纪年。
⼲⽀纪年⼲⽀法在中国古代⼀直使⽤,从未间断,根据现有的考古材料,古⼈早在殷商时代就开始⽤天⼲地⽀纪⽇,⼤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这也代表着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化。
那么⼲⽀法到底如何在⽣活中运算呢?现在已经学会了最基本的⼲⽀纪年法和⼲⽀纪时法,⼤家快看这⾥《⼗天⼲》歌《⼗⼆地⽀》歌jiǎyǐbǐng dīng wù,jǐgēng xīn rén guǐ。
甲⼄丙丁戊,⼰庚⾟壬癸。
天⼲共⼗数,阴阳各有位。
单数即为阳,阴⽅在偶位。
五阳利客不利主,做事谋为宜先⾏。
发兵征战安国邦,远⾏求财必有赢。
zǐchǒu yín mǎo chén yǔsì,wǔwèi shēn yǒu xūhéhài ,⼦丑寅卯⾠与巳,午未申⾣戌和亥,地⽀共有⼗⼆位,单阳偶阴两分开。
编号“天⼲”“地⽀”⾸先,将天⼲、地⽀编号对应如下:天⼲:甲——4、⼄——5丙——6、丁——7戊——8、⼰——9庚——10、⾟——1壬——2、癸——3地⽀:⼦——4、丑——5寅——6、卯——7⾠——8、巳——9午——10、未——11申——12、⾣——1戌——2、亥——3公元纪年换算成天⼲地⽀如要将公元纪年换算成⼲⽀纪年,以公元年的尾数在天⼲中找出相对应。
然后,将公元纪年除以12,⽤余数在地⽀中找出所对应的地⽀。
这样,公元纪年就换算成了⼲⽀纪年。
年月日的天干地支算法

年月日的天干地支算法年月日的天干地支算法是根据农历天干地支的周期来计算的。
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和地支是按照十天干、十二地支的顺序排列。
计算年月日的天干地支的方法如下:1. 先将公历年份减去3,得到的结果除以10,取余数,得到的数是0-9之间的数字。
这个数字对应的就是天干的序号。
2. 公历年份减去3,再除以12,取余数,得到的结果是0-11之间的数字。
这个数字对应的就是地支的序号。
3. 根据农历的闰月和日数来选择对应的月份序号。
4. 将以上得到的天干的序号和地支的序号相加,并加上农历月份的序号,得到的结果对10取余数,得到的数就是对应的天干的序号。
5. 将以上得到的地支的序号和农历天数相加,并加上农历年份的年份序号,得到的结果对12取余数,得到的数就是对应的地支的序号。
最后,根据天干和地支的序号找到对应的天干和地支,就可以确定年月日的天干地支了。
举个例子:以公历2022年12月13日为例。
1. 公历年份为2022,减去3,得到2019。
2019除以10,余数是9,所以对应的是天干的癸。
2. 公历年份为2022,减去3,得到2019。
2019除以12,余数是3,所以对应的是地支的寅。
3. 农历12月对应的是地支的亥。
4. 天干的序号是9,地支的序号是3,农历月份的序号是12,所以天干的序号+地支的序号+农历月份的序号=9+3+12=24,24对10取余数为4,所以对应的是天干的戊。
5. 地支的序号是3,农历天数是13,农历年份的年份序号是2,所以地支的序号+农历天数+年份序号=3+13+2=18,18对12取余数为6,所以对应的是地支的午。
所以,公历2022年12月13日的天干地支是戊午。
天干地支计算方法

天干地支计算方法天干地支是古代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用的二十二个汉字,其中天干十个,分别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十二个,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两者搭配使用,形成六十甲子,在年月日时里循环使用,周而复始。
te>对于其计算第一种:先将天干进行编码: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4、5、6、7、8、9、0、1 、2、3凡是公元后某年的最后一位数字(个位数)是“4”,那么该年的天干就是“甲”;“5”就是“乙”;余类推。
如2003年的天干就是“癸”。
记住这一编码很实用,虽然不能用干支纪年来直接推算公元纪年,但可以给我们一点提示,凡是天干为“甲”的公元纪年数最后一位数必为“4”;“辛”为“1”;余类推。
如辛酉政变(1861)、辛丑条约(1901)、辛亥革命(1911)发生年代的最后一位数字都是“1”,而“1”刚好对应天干中的辛。
再将地支进行编码: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4、5、6 、7、8、9、10、11、0、1、2、3把公元某年的数字除以12,余数为“4”,那么该年的地支就是“子”;余数为“5”就是“丑”;其余类推。
心算地支可将年份数减去12的倍数,如1800、1860、1920、1980等,再算就容易得多了。
最后将天干、地支合在一起,就是公元某年的干支纪年。
如1861年,最后一位数字是“1”,天干为“辛”,将1861除以12(或1861减去1860),余数为“1”,地支为“酉”,那么公元1861年就是辛酉年根据六十甲子可以推算出具体的年月日时。
而在计时使用里,由于一天为二十四小时,古代正好是十二时辰,因此形成两个小时一个时辰的换算关系,具体为深夜23点到子夜1点为子时,1-3点为丑时,3-5点为寅时,5-7点为卯时,7-9点为辰时,9-11点为巳时,11-13点为午时,13-15点为未时,15-17点为申时,17-19点为酉时,19-21点为戌时,21-23点亥时。
2020年高考语文专题训练:有关天干地支计算方法

2020年高考语文专题训练:有关天干地支计算方法从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命题趋势看,有关文史常识的题目几乎年年考,面对这样的形势,我们在高三备考时,要注意提醒学生平时有意识地加强这方面的记忆和训练,但要注意避免盲目性,同时要注意一些学习技巧。
比如有关如何推算天干地支方面的文章网上也有很多,但看了有些学生还是看不懂或是不会运用。
其实我们可以简化如下,通俗记忆:表二推算公式:天干 = 年份尾数(如2009年尾数是9,对应天干即己)地支 = 年份除以12所得余数(如2009÷12所得余数是5,对应地支即丑)因此2009年应该是己丑年。
附:有关天干地支的其它知识如下:干支纪年法一.干支纪年是我国传统的纪年方法。
1.干和支的含义: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
干指天干,共有10个符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指地支,共有12个符号: 1 2 3 4 5 6 78 9 10 11 12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2.干和支组合后用于纪年。
即: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顺序搭配组合成干支,用于纪年。
按此排法,当天干10个符号排了六轮与地支12个符号排了五轮以后,可构成60干支。
续排下去又将恢复原状,周而复始,即如民间所说“六十年转甲子”。
二.查看不同时间段的万年历。
如:1516—2060年的万年历,记着五百年的干支,一查便知。
六十年甲子(干支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己壬午癸未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60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根据“六十年甲子(干支表)”的公元年对应进行向上或朝下地反推。
天干地支计算方法

天干地支计算方法1、年干支计算公元后年份的口诀是:“公元年数先减三,除10余数是天干,基数改用12除,余数便是地支年”。
以2010年为例,年份减3得基数2007,除以10得余数7,对查天干次序(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得”庚“,再将基数2007除以12得余数为3,再循环对查地支次序(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得”寅“,故2010年为庚寅年。
(若得0可理解为1之前)2、月干支,月的地支是固定的(立春建寅,每一年都从立春开始,第一个月为寅月,以此类推)只计算月干。
月干=年干数乘2+月份例:2010年(庚寅)三月(辰月)的天干=7*2+3=17,天干10为周期,就去掉10,得7,天干第7位为庚,则此月干支为庚辰。
3、日干支,日干支是用当年公历1月1日的干支基数加上所算日前的所有天数。
公历一月一日的日干支基数计算方法:1900——1999年日干支基数=(年尾二位数+3)*5+55+(年尾二位数-1)除42000——2099年日干支基数=(年尾二位数+7)*5+15+(年尾二位数+19)除4(只用商数,余数不用,数过60就去掉60)例:2010年4月12日星期一日干支基数=(10+7)*5+15+(10+19)/4=47(已去掉60的倍数)这就是1月1日的干支基数。
从1月1日到4月12日为47+31(1月天数,下类推)+28+31+12=149,去掉60的倍数得29。
天干去10的倍数余9为壬,地支去12的倍数余5为辰,今天的干支就是壬辰。
4、时干和时支的计算是依托日上起时来的,是因为时辰决定了时干支中的地支,而时干则是由日干决定的,具有一定的联系,因此是有计算公式可以计算时干和时支的。
每日十二时辰与十二地支相配是固定不变的,因一天起于夜半的子时,故计算时亦从子时起,然后即顺排下去即知一天的时辰干支。
牢记“日上起时歌”:甲己还加甲,乙庚丙作初,丙辛生戊子,丁壬庚子头,戊癸起壬子,周而复始求。
天干地支的算法

天干地支的算法: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
古人用天干地支来表示年、月、日、时。
年月日时就象四个柱子一样撑起“时间”的大厦,所以称为四柱。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进行循环组合:甲子、乙丑、丙寅......一直到癸亥,共得到60个组合,称为六十甲子,如此周而复始,无穷无尽。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已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已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已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已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已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已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天干地支的算法:首先要能记住十大天干和十二地支,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地支纪年法首先是天干在前,地支在后,比如今年2005就为-乙酉年,先来算算天干,有个公式:天干的算法: 4、 5、 6、 7、 8、 9、 0、 1、 2、 3 对应的十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数字为年代的最后的一位数字,比如今年是2005,最后一位是5,对应的天干就是乙;地支的算法:用年代数除以12,后面的余数就代表某个地支,余数分别为:4、 5、 6、 7、 8、 9、 10、 11、 0(能整除)、1、 2、3,代表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比如2005年为例:年代末尾数为5,对应的天干为乙,2005除以12,余数为1,对应的地支为酉,所以2005年为乙酉年。
纪年用六十甲子依次纪年,六十年一个轮回。
比如1911年是辛亥年,爆发了辛亥革命。
干支纪年,新的一年是立春交节之后开始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高考语文专题训练:有关天干地支计算方法
推算公式:天干=年份尾数(如2009年尾数是9,对应天干即己)地支=年份除以12所得余数(如2009÷12所得余数是5,对应地支即丑)因此2009年应该是己丑年。
附:有关天干地支的其它知识如下:
干支纪年法
一.干支纪年是我国传统的纪年方法。
1.干和支的含义: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
干指天干,共有10个符号:12345678910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指地支,共有12个符号:1234567 89101112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2.干和支组合后用于纪年。
即: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顺序搭配组合成干支,用于纪年。
按此排法,当天干10个符号排了六轮与地支12个符号排了五轮以后,可构成60干支。
续排下去又将恢复原状,周而复始,即如民间所说“六十年转甲子”。
二.查看不同时间段的万年历。
如:1516—2060年的万年历,记着五百年的干支,一查便知。
六十年甲子(干支表)12345678910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11121314151617 181920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己壬午癸未21222324 252627282930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31 323334353637383940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
辛丑壬寅癸卯41424344454647484950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515253545556575859
60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根据“六十年甲子(干支表)”的公元年对应进行向上或朝下地反推。
如:《辛亥革命》的辛亥年是1911年(48号干支),《戊戌变法》的戊戌年为35号干支,比辛亥年早13年,则“1911-13=1898”故《戊戌变法》是1898年。
应用公元年进行计算。
应用公元年的某一年,聊以60(指六十年甲子),余数小于60,再用余数减去3(干支纪年是从公元4年开始使用的),便知。
如2002年:2002÷60,余数为22,再22-3,得数是19,查六十年甲子(干支表)19号干支,得知是壬午年。
三.结合实际了解“十二地支”1.用十二种动物分别与十二地支相配成为“十二生肖年”。
(见下图)
如凡是含有“子”的干支年,就是“鼠年”,这一年里出生的人都是属“鼠”;凡是含有“丑”的干支年就是“牛年”,这一年进而出生的人都是属“牛”。
以此类推。
(如下表)
十二生肖年123456789101112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2.以十二地支来表示十二时辰。
一日有二十四小时,而我国传统则以十二个时辰来表示,即一时辰是二小时。
(如下表)二十四小时和十二时辰对照表
子丑寅卯辰己23-01:01-03:03-05:05-07:07-09:09-11午未申酉戊亥11-13:13-15:15-17:
17-19:19-21:21-23
四、由公元推干支记年
为了便于运算和使检索更加直观,借用六十干支表并按顺序加以编号成表一如下:
六十干支表甲子0乙丑1丙寅2丁卯3戊辰4己巳5庚午6辛未7壬申8癸酉9甲戌10乙亥11丙子12丁丑13戊寅14己卯15庚辰16辛巳17壬午18癸未19甲申20乙酉21丙戌22丁亥23戊子24己丑25庚寅26辛卯27壬辰28癸巳29甲午30乙未31丙申32丁酉33戊戌34己亥35庚子36辛丑37壬寅38癸卯39甲辰40乙巳41丙午42丁未43戊申44己酉45庚戌46辛亥47壬子48癸丑49甲寅50乙卯51丙辰52丁巳53戊午54己未55庚申56辛酉57壬戌58癸亥59该表于公元前后的推算均适用,具体的方法如下:
1、求公元后某年(设为Y)的干支。
方法是:先以Y除以60得出余数,然后再减去4,最后根据所得结果查表一中相应序数所对应的干支即为该年的干支。
例如求公元1911年的干支:1911÷60余数为51,减4后得47,查表一47对应的干支是辛亥,即1911
1964 20241965
2025
1966
2026
1967
2027
1968
2028
1969
2029
1970
2030
1971
2031
1972
2032
1973
2033
甲寅1854 1914 1974 2034乙卯
1855
1915
1975
2035
丙辰
1856
1916
1976
2036
丁巳
1857
1917
1977
2037
戊午
1858
1918
1978
2038
己未
1859
1919
1979
2039
庚申
1860
1920
1980
2040
辛酉
1861
1921
1981
2041
壬戌
1862
1922
1982
2042
癸亥
1863
1923
1983
2043
由上可见,农历的月份,地支是固定的,天干却不固定,要经过推算才能排出。
注意:农历的闰月是不记干支的。
例如:2006年为‘丙戌’年,查天干年份为‘丙’子头,在上表的第三行,其正月为庚寅,二月为辛卯,三月为壬辰,余类推。
六、速查干支纪日法从已知日期计算干支纪日的公式为:G=4C+[C /4]+5y+[y/4]+[3*(M+1)/5]+d-3Z=8C+[C/4]+5y+[y/ 4]+[3*(M+1)/5]+d+7+i其中C是世纪数减一,y是年份后两位,M是月份,d是日数。
1月和2月按上一年的13月和14月来算。
奇数月i=0,偶数月i=6。
G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Z除以12的余数是地支。
计算时带[]的数表示取整。
例如:查2006年4月1日的干支日。
将数值代入计算公式。
G=4*20+[20/4]+5*06+[06/4]+ [3*(4+1)/5]+1-3=197除以10余数为7,天干的第7位是‘庚’。
Z=8*20 +[20/4]+5*06+[06/4]+[3*(4+1)/5]+1+7+6=213除以12余数为9,地支的第9位是‘申’。
答案是:2006年4月1日的干支日是庚申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