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网潮流问题
微电网中利用机组调节的潮流控制模型研究

mut l e e ao a tr s fu d t ee mi e t e o e ain l p e g n rt r p t n i o n o d t r n h p rt i e o mo e g n r tr e d a d t e r a o a l i r ui n o o r d e e ao s n e n h e s n be d si t fp we tb o i h h l rd h s meh d p o i e etr s l t n f r n t e w oe g i .T i t o r vd s a b t ou i o e o
潮流 分 布逐 渐不 合 理 , 电 网的 电压控 制增 添 了新 给 的难 度 。微 网技 术 的发展 给 分布 式 供 电带 来 了新 的应 对 思路 。但 是 , 国微 网技术 还 没 有得 到 大规 我 模 的应 用 , 究 也有 待 成熟 。F C S装 置 在 电力 网 研 AT 中的应 用虽 然具 有 灵 活快 速调 节 的特 点 , 是 其无 但
po r o sr i t e iiiy lo ihm , t e ou in f we c n ta n s nstvt ag rt h s lto o mie xd v ra e u de h n —o— e e r tr p ten nd o e—t — a ibls n rt e o e—t — g ne ao at r a n 。o— on
在 电气领域 ,随着能源和环境危机的出现 , 可 再 生资源 的需 求快速增 长 , 分布式 电源大量 出现 。
然 而 , 于分 布 式 发 电 ( ir ue eeai ) 基 Dsi t G nrtn tb d o 本 身具 有 随机 性 、 间歇性 、 动性 的特 点 , 波 以及分 布
潮流计算问题

潮流计算问题潮流计算的定义(课后题)各种潮流计算模型和算法的特点、适用范围以及相互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课后题)影响潮流收敛性的因素,以及如何改善潮流计算的收敛性(课后题)通过功率方程说明为什么潮流计算的数学模型是非线性的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数学方法求解(03A、05A)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有哪些常规算法有哪些扩展算法(05B)潮流计算的目的是什么其数学模型是什么有何特点(06B)简要说明潮流计算的概念、模型及计算方法。
(07B)高斯赛德尔迭代法和牛顿拉夫逊迭代法是常规的潮流计算方法,请介绍一下最优潮流(OPF)算法的原理及其应用。
(04电科院)潮流计算的目的:常规潮流计算的目的是在已知电力网络参数和各节点的注入量的条件下,求解各节点电压。
目的1:1.在电网规划阶段,通过潮流计算,合理规划电源容量和接入点,合理规划网架,选择无功补偿方案,满足规划水平年的大小方式下潮流交换控制、调峰、调相、调压的要求。
2.在编制年运行方式,在预计复合增长及新设备投运基础上,选择典型方式进行潮流计算,发现电网中的薄弱环节,供调度人员异常调度控制参考,并对规划、基建部门提出改进网架结构,加快基建进度的建议。
3.正常检修及特殊运行方式下的潮流计算,用于日常运行方式的编制,指导发电厂开机方式,有功、无功调整方案及负荷调整方案,满足线路、变压器热稳定要求及电压质量要求。
4.预想事故、设备退出运行对静态安全分析的影响及做出预想的运行方式调整方案。
目的2:A.检查电力系统各元件是否过负荷;B.检查电力系统各节点的电压是否满足电压质量的要求;C.根据对各种运行方式的潮流分布计算,可以正确的选择系统接线方式,合理调整负荷,以保证电力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向用户供给高质量的电能;D. 根据功率分布,可以选择电力系统的电气设备和导线截面积,可以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整定计算提供必要的数据等;E. 为电力系统扩建和规划提供依据;F. 为调压计算、经济运行计算、短路计算等提供必要的数据。
电网潮流的变化趋势

电网潮流的变化趋势
电网潮流的变化趋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增长趋势: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增长,电力需求也在持续增长,特别是在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
因此,电网潮流的变化趋势是增长的,需要更多的电力输送和分配能力。
2. 分布式能源:由于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的快速发展和成本的下降,分布式能源在电网上的接入逐渐增多。
这意味着电力潮流不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从而改变了传统的电网结构和潮流分布。
3. 跨区域输电:为了更好地整合可再生能源、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供电可靠性,跨区域输电趋势逐渐增加。
通过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使电力能够远距离输送,减少能源浪费和碳排放。
4. 电动汽车充电需求: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充电需求也在迅速增加。
这对电网来说是一种新的负荷,需要调整和升级电网设备以满足充电需求,同时还需要考虑管理充电的时段和地点。
5. 智能电网技术:智能电网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将改变传统的电网运行方式。
智能电网通过实时监测和控制系统,使电力输送和分配更加高效、可靠和灵活。
这将影响电网潮流的分布和优化,提高电网的可持续性和韧性。
总的来说,电网潮流的变化趋势是面向可持续发展、高效运行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这些趋势将在未来的电力系统规划和运营中扮演重要角色。
《基于统一潮流控制器的微电网潮流控制》范文

《基于统一潮流控制器的微电网潮流控制》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电力系统的日益复杂化,微电网的构建与运行成为电力系统研究的重要方向。
在微电网中,潮流控制是保证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环节。
而统一潮流控制器(Unified Power Flow Controller,UPFC)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力电子设备,在微电网的潮流控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统一潮流控制器的微电网潮流控制,为微电网的稳定运行提供技术支持。
二、微电网与潮流控制概述微电网是一种由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电力负荷和其他相关设备组成的系统。
在微电网中,潮流控制是保证系统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稳定的关键技术。
而传统的潮流控制方法往往存在响应速度慢、控制精度低等问题,无法满足现代微电网的需求。
因此,研究基于新型控制设备的潮流控制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三、统一潮流控制器的工作原理与特点统一潮流控制器是一种集成了串联和并联逆变器的电力电子设备,通过调整逆变器的输出电压和电流,实现对微电网的潮流控制。
其工作原理如下:1. 串联逆变器通过调整输出电压的幅值和相位,实现对系统电压的控制;2. 并联逆变器通过调整输出电流的幅值和相位,实现对系统功率的控制。
统一潮流控制器的特点包括:1. 控制精度高:通过对电压和电流的精确控制,实现微电网的稳定运行;2. 响应速度快:具有快速的动态响应能力,适应微电网的快速变化;3. 灵活性好:可以与其他设备进行配合,实现多种控制策略。
四、基于统一潮流控制器的微电网潮流控制策略基于统一潮流控制器的微电网潮流控制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分布式电源协调控制:通过统一潮流控制器对分布式电源进行协调控制,实现电源之间的互补和优化配置;2. 电压和频率控制:通过调整统一潮流控制器的输出电压和电流,实现对微电网电压和频率的控制;3. 故障穿越与恢复:在微电网发生故障时,统一潮流控制器能够快速响应,实现故障穿越和恢复;4. 优化调度与经济运行:通过统一潮流控制器与其他设备的配合,实现微电网的优化调度和经济运行。
电力系统中的电网潮流计算与优化

电力系统中的电网潮流计算与优化近年来,电力系统的发展迅猛,不仅是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也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目标。
然而,电力系统中存在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如电力负荷不平衡、输电线路的阻塞、电压波动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电力系统中的电网潮流计算与优化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对电网潮流计算与优化进行探讨,旨在提供一种思路和解决方案,以推动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和优化。
一、电网潮流计算的基本原理及方法电网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的基本问题之一,旨在确定各个节点的电压和功率的分布情况。
在传统的电网潮流计算中,常采用的方法是基于潮流方程的牛顿-拉夫逊方法。
该方法通过迭代计算电网各节点的电压和功率,直到满足潮流方程为止。
然而,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复杂度的增加,传统的计算方法已经不再适用。
因此,研究人员提出了许多新的电网潮流计算方法,如改进的高斯-塞德尔方法、快速谱方法等。
除了传统的潮流计算方法外,还有一些基于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方法被引入到电力系统中。
例如,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电网潮流计算方法可以通过学习电力系统的历史数据来推断未来的负荷和功率分布。
这些新的计算方法不仅具有较高的计算速度和准确度,还可以提供更好的预测和调度能力。
二、电网潮流计算的挑战和问题尽管电网潮流计算在电力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电力系统的规模和复杂度不断增加,导致传统的潮流计算方法计算速度变慢,甚至无法满足实时计算的要求。
其次,电力系统的不确定性和变动性使得电网潮流计算变得更加困难。
例如,由于可再生能源的不稳定性,负荷和功率分布的预测变得更加复杂。
此外,电网潮流计算还涉及到大量的数据和信息,对于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电网优化方法与技术为了解决电力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电网优化方法和技术成为研究的重点。
电网优化旨在通过优化电网的能源分配和调度,实现电力系统的高效、可靠和可持续发展。
《基于统一潮流控制器的微电网潮流控制》范文

《基于统一潮流控制器的微电网潮流控制》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能源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在面对传统电网与新能源发展的矛盾时,微电网技术的出现,成为了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
其中,微电网的潮流控制更是关系到微电网能否安全、稳定、高效运行的关键技术之一。
本文以统一潮流控制器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在微电网潮流控制方面的应用进行研究。
二、微电网及其潮流控制微电网主要由分布式电源、负荷和电力网络构成,具备高效、安全、可靠和灵活的供电能力。
而微电网的潮流控制,则是指对微电网内部电源和负荷的功率进行合理分配和控制,以实现微电网的稳定运行。
三、统一潮流控制器概述统一潮流控制器是一种集成了多种功能的电力电子装置,具有快速响应、高精度控制等优点。
在微电网的潮流控制中,统一潮流控制器能够实现对微电网内部电源和负荷的实时监测和控制,有效提高微电网的供电质量和稳定性。
四、基于统一潮流控制器的微电网潮流控制策略(一)策略设计在微电网中,通过统一潮流控制器对电源和负荷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可以实现对微电网内部功率的合理分配。
具体策略包括:根据微电网的实际运行情况,实时调整电源的输出功率,以满足负荷的需求;同时,通过统一潮流控制器的控制策略,实现对微电网内部电压和频率的稳定控制。
(二)算法实现在算法实现方面,采用先进的优化算法和智能控制算法,如遗传算法、模糊控制等,以实现对微电网内部电源和负荷的精确控制。
同时,结合现代通信技术,实现微电网内部各节点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控制。
五、应用实践与效果分析(一)应用实践在实际应用中,基于统一潮流控制器的微电网潮流控制策略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微电网中,通过统一潮流控制器的应用,实现了对新能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提高了微电网的供电质量和稳定性。
(二)效果分析通过对比应用前后的数据,可以发现基于统一潮流控制器的微电网潮流控制策略具有以下优点:一是能够有效提高微电网的供电质量和稳定性;二是能够实现对新能源的高效利用;三是能够提高微电网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应用于独立运行微电网的潮流计算方法概要

应用于独立运行微电网的潮流计算方法Y.H. Liu, Z.Q. Wu, S.J Lin, N P Brandon摘要:大多数现有的潮流计算方法的使用基准节点作为整个系统的参考节点。
越来越多的新的分布式电源( DGRs)被添加到电网中。
有时,局部电网的需求或失效可能导致独立微电网形成,其被称为“独立源”系统。
然而,目前的分布式电源往往是有限的,没有任何单独的DGR可平衡电力需求和稳定微电网的频率,这意味着没有任何不稳定的节点从该微电网可以被控制。
根据现有的研究,一个DGR再加上个专门的能源存储系统和适当的控制策略(这里称为分布式发电(DG)系统)有能力来调整其输出。
这意味着个分布式发电机系统可以动态地响应电网。
这分布式发电是指个系统可以动态地响应电网。
本文将介绍一个新的潮流计算方法(关于牛顿拉夫逊潮流的解决方案为基础)具有良好的收敛性,在一个独立源系统可以容纳个平衡节点。
这种潮流结果和整个系统的频率。
该方法建议中详细讨论了不同的分布式发电机的例子系统的各种调整系数和负荷模型。
是相对于传统的潮流计算方法,使用平衡节点。
总之,该论文表明,改进方法更适合于网状拓扑系统独立源和微型电网管理稳定节点。
关键词:分布式发电,独立源,微电网,潮流计算,电力系统一、符号说明A系数i,J 节点数目:B常数n 节点系统的数目:m 非动力源系统中的节点数u;复合负荷模型恒定阻抗负荷百分比系数;复合负载模型恒定流负载百分比系数;复合负载模型恒定功率负载百分比系数;分布式发电机有功功率调节系数;分布式发电机无功功率调节系数:负荷有功功率调节系数;负荷无功功率调节系数;C变量P 有功功率;有源功率节点i;θ电压相角;i和j之间的电压相角差节Q 无功功率:有功功率注入到节点i:无功功率注入到节点i:U 电压大小:节点i的电压;节点j的电压;ΔP 有功功率的导数值;ΔQ 无功功率的导数值;ΔU 电压幅值的导数f;f 系统频率;Δ f 系统频率的导数值;D.标G 发电机;L 负载;P 有功功率;q 无功功率0 初始值二、引言作为电力系统的分析和控制的基础,潮流计算得到了广泛研究和广泛应用。
《基于统一潮流控制器的微电网潮流控制》

《基于统一潮流控制器的微电网潮流控制》篇一一、引言随着能源结构的转型和升级,微电网作为新型的能源利用模式,正逐渐成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微电网潮流控制技术则是保障微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
其中,统一潮流控制器作为先进的控制技术之一,为微电网的潮流控制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就基于统一潮流控制器的微电网潮流控制进行深入探讨。
二、微电网与统一潮流控制器概述(一)微电网概念及其特点微电网是指将分散的、多种形式的可再生能源及储能系统、负荷等组成的局域网。
其特点包括能源利用效率高、环境友好、供电可靠性高等。
(二)统一潮流控制器及其功能统一潮流控制器是一种集成了多种控制功能的电力电子装置,具有快速响应、灵活控制等优点。
它可对微电网内的潮流进行实时监控和控制,提高微电网的供电质量和稳定性。
三、基于统一潮流控制器的微电网潮流控制(一)潮流控制的必要性在微电网中,由于存在多种能源类型和不同的运行条件,使得潮流控制变得尤为复杂。
如果缺乏有效的控制策略,可能会导致电力供应不足或过剩,甚至引发系统故障。
因此,实施有效的潮流控制是保障微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
(二)统一潮流控制器在微电网中的应用统一潮流控制器在微电网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实时监测:统一潮流控制器可实时监测微电网内的电压、电流等参数,为后续的控制提供依据。
2. 优化调度:根据实时监测的数据,统一潮流控制器可对微电网内的各种电源进行优化调度,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经济性。
3. 故障诊断与恢复:在发生故障时,统一潮流控制器可快速诊断故障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恢复措施,减少故障对微电网的影响。
4. 协调控制:统一潮流控制器可协调微电网内各种电源的运行,实现能量的互补和互济,提高微电网的运行效率。
(三)基于统一潮流控制器的潮流控制策略针对微电网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基于统一潮流控制器的潮流控制策略应具备以下特点:1. 智能化: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实现潮流控制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徐航宇
内容
1.微电网产生的背景及定义
2.微电网的结构和特点 3.研究现状 4.潮流问题 5.总结
微电网背景
1)大电网的弊端日益明显: 大电网过去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成为主要的电力供应渠道。 但随着社会对电力依赖的增强,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超大 规模电力系统的弊端也日益显现:成本高,运行难度大,难 以适应用户越来越高的安全、可靠性以及多样化的供电需求。
2)能源短缺: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石油价格的日益上涨,世界范围内的 能源供应持续紧张,合理开发利用绿色能源已经成为一个重 要课题。开发利用清洁高效的可再生能源是解决未来世纪能 源问题的主要出路。
3)考虑分布式电源对电网的影响: 分布式发电具有污染少、可靠性高、能源利用效率高、安 装地点灵活等多方面优点,有效解决了大型集中电网的许 多潜在问题。所以,分布式发电被提上了日程。分布式电 源尽管优点突出,但本身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分布式电 源单机接入成本高、控制困难等。另外,分布式电源相对 大电网来说是一个不可控源,因此大系统往往采取限制、 隔离的方式来处置分布式电源,以期减小其对大电网的冲 击。 此外,IEEE 1547对分布式能源的入网标准做了规定:当 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分布式电源必须马上退出运行。这 就大大限制了分布式能源效能的充分发挥。为协调大电网 与分布式电源间的矛盾,充分挖掘分布式能源为电网和用 户所带来的价值和效益,所以,学者们提出了微电网的概 念。
国外研究现状的比较
美国近年来发生了几次较大的停电事故,使美国电力工业十 分关注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因此美国对微电网的研究着 重于利用微电网提高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 日本本土资源匮乏,其对可再生能源的重视程度高于其他国 家,但很多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源具有随机性,穿透功率极限限制了新能源 的应用,所以日本在微电网方面的研究更强调控制与电储能。 欧洲希望通过优化从电源到用户的价值链来推动和发展 DERs,以使用户、电力系统及环境受益。欧洲互联电网中 的电源大体上靠近负荷,比较容易形成多个微电网,所以欧 洲微电网的研究更多关注于多个微电网的互联问题。
该模型也反映了微电网与分布式发电得不同: (1)微电网能有效地管理分布式发电。分布式电源DG通 过电力电子接口接入微电网,分布式电源DG的控制速度 更快,短路点故障电流受到限制。从而保证电网运行的灵 活性和稳定性。(2)敏感负荷电源的双重配置,既可以 通过静态开关从公共电网取电,也可以由DG供电,保证 了敏感负荷对电力可靠性和电能质量的要求。(3)敏感 负荷通过静态开关(SS)与公共电网连接,当公共电网 发生故障时,静态开关迅速动作,微电网进入孤网运行, 保证对敏感负荷的持续电力供应。(4)微电网是一个整 体,它的控制保护复杂,传统继电保护原理不适用于微电 网,必需新的保护技术。(5)微电网并网运行模式和传 统分布式发电都与公共电网相连,但微电网PCC处静态开 关(SS)的设置使得微电网对公共电网的影响降至最低。
主要问题的总结
但是,中国微电网的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在今后 微电网的研究和发展中,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需要 给予更多的关注: (1)微电网中含有多个微电源,各微电源之间的 协调控制是一个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2)微电 网中引入了很多先进的电力电子设备,它们大都是 灵活可控的,如何实现对这些设备的智能控制和最 优控制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3)微电网中的 微电源,如风电、光伏发电等,大都采用全控型换 流器,这些电力电子设备的引入很可能会带来一些 谐波方面的问题。
微电网的概念
CERTS给出的微电网定义是:微电网是一种由负荷和微 型电源共同组成的系统,它可同时提供电能和热量;微电 网内部的电源主要由电力电子器件负责能量的转换,并提 供必要的控制;微电网相对于外部大电网表现为单一的受 控单元,并可同时满足用户对电能质量和供电安全等方面 的要求。 微电网从系统观点看问题,将发电机、负荷、储能装置及 控制装置等结合,形成一个单一可控的单元,同时向用户 供给电能和热能。微电网中的电源多为微电源,包括微型 燃气轮机、燃料电池、光伏电池以及超级电容、飞轮、蓄 电池等储能装置。它们接在用户侧,具有低成本、低电压、 低污染等特点。
微电网通过合适的控制策略对微电源及储能装置等 的优化控制,可以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电能,而上述 装置大多通过电力电子变换器与微电网连接,因此 电力电子变换器是微电网控制的基础,潮流计算方 法必须考虑微电源变换器的稳态潮流模型。目前大 电网系统潮流计算中高压直流输电变换器模型已经 比较成熟,但对微电网中电力电子变换器的稳态潮 流模型研究较少,因微电网系统结构及运行方式的 复杂性,使得微电网中电力电子变换器的稳态潮流 模型建立比较复杂
微电网既可与大电网联网运行,也可在电网故障 或需要时与主网断开单独运行。它还具有双重角 色:对于公用电力企业,微电网可视为电力系统 可控的“细胞”,例如,这个“细胞”可以被控 制为一个简单的可调度负荷,可以在数秒内做出 响应以满足传输系统的需要;对于用户,微电网 可以作为一个可定制的电源,以满足用户多样化 的需求,例如,增强局部供电可靠性,降低馈电 损耗,支持当地电压,通过利用废热提高效率, 提供电压下陷的校正,或作为不可中断电源。 在接入问题上,微电网的入网标准只针对微电网 与大电网的公共连接点(PCC),而不针对各个具 体的微电源。微电网不仅解决了分布式电源的大 规模接入问题,充分发挥了分布式电源的各项优 势,还为用户带来了其他多方面的效益。
微电网中含有诸如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多种间歇 性微电源,受自然天气条件影响较大,其微电源间 歇性输出会造成系统潮流的突然变化。目前主要有 两种方法解决间歇性微电源对潮流计算的影响:一种 是利用储能系统与间歇性电源相结合,补偿间歇性 微电源的有功与无功缺额,使其输出保持稳定,此 时系统的潮流计算方法与确定性潮流计算方法一致 另一种则是考虑微电源的随机特性,采用新的潮流 算法对微电网进行考虑微电源间歇特性的潮流计算, 对微电网进行更精确的评估。
微电网的潮流计算问题
潮流计算是微电网分析与控制的基础,是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地重要组 成部分。微电网由于运动方式及微电源的多样性等特点使其潮流计算不 同于配电网。配电网内的潮流都是单向流动的,而微电网含有多个微电 源,微电网内的潮流流向不再单一;当微电网并网运行时,潮流从母线 流向负荷,微电源影响着线路潮流的方向和大小,当微电网孤岛运行时, 线路潮流的方向和大小由微电源决定。微电网的这些特点使得微电网潮 流计算更加复杂,为满足为电源分析及控制的需要,必须结合如上特点 对传统配电网络潮流算法进行改进。传统配电网潮流计算的应用前提是 系统中没有PV节点,但对微电网而言,网中各处都可能有发电单元,即 存在多个PV节点,因此,用于配电网的潮流计算方法并不能简单的推广 应用于微电网。再者,微电网中含有输出功率可能快速变动的发电单元 (如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潮汐发电等),故对潮流计算的实时性性有 要求,需要在线计算出功率需求量。
微电网结构
图中包括3条馈线A,B和C及1条负荷母线,网络整体呈辐 射状结构。馈线通过主分隔装置(通常是一个静态开关)与配 电系统相连,可实现孤网与并网运行模式间的平滑切换。 该开关点即PCC所在的位置,一般选择为配电变压器的原 边侧或主网与微电网的分离点。
图1展示了光伏发电、微型燃气轮机和燃料电池等微电源 形式,其中一些接在热力用户附近,为当地提供热源。微 电网中配置能量管理器和潮流控制器,前者可实现对整个 微电网的综合分析控制,而后者可实现对微电源的就地控 制。当负荷变化时,潮流控制器根据本地频率和电压信息 进行潮流调节,当地微电源相应增加或减少其功率输出以 保持功率平衡。 图1还示范了针对3类负荷的微电源供电方案。①对于连接 在馈线A上的敏感负荷,采用光伏电池供电;②对于连接在 馈线C上的可调节负荷,采用燃料电池和微型燃气轮机混 合供电;③对于连接在馈线B上的可中断负荷,没有设置专 门的微电源,而直接由配电网供电。 这样,对于敏感负荷和可调节负荷都是采用双源供电模式, 外部配电网故障时,馈线A,C上的静态开关会快速动作 使重要负荷与故障隔离且不间断向其正常供电,而对于馈 线B上的可中断负荷,系统则会根据网络功率平衡的需求, 在必要时将其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