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 练习
醉翁亭记 岳阳楼记 练习

一.[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乙]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乎,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未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醉翁亭记》) (每题2分,共10分)8.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往来而不绝者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B.居庙堂之高则忧居十日,扁鹊夏见C、不以物喜以天下之所顺D.宴酣之乐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9.[甲]文中的“进”是指“”,“退”是指。
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译文:11.《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两文都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岳》文着眼于“”字,并以此作为进退的原则;而《醉》文则寄情山水,将统一起来,抒发自己的情怀。
12.从《岳阳楼记》全文来看,作者认为一个人应当具有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答:一、 8、D 9、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10、一个脸色苍老,满头白发,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醉了。
11、忧醉与乐 12、先天……后天……八.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节选自《岳阳楼记》)[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未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选择题及答案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选择题及答案删除明显有问题的段落,改写后如下:第10课《岳阳楼记》检测题选择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登斯楼也微斯人B.此乐何极南极潇湘C.予观夫巴陵胜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D.而或长烟一空或异二者之为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的“之”意为“的”,下面句中加点的“之”字不是“的”的意思的一项是()A.属予作文以记之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前人之述备矣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3、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与例句中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例句:不以物喜A.属余作文以记之B.徒以有先生也C.以是人多以书假余D.以中有足乐者4、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与例句中加点词语用法不同的一项是()例句:宠辱偕忘A.去国怀乡B.___集C.春和___D.吾谁与归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城阙辅三秦,___望五津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急湍甚箭,猛浪若奔C.属引凄异属予作文以记之D.予观夫巴陵胜状高处不胜寒6、选出对下列加点文言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若夫霪雨霏霏(代词,那)B.去国怀乡(思念故乡)C.把酒临风(举杯享受自然风景)D.微斯人,吾谁与归(无关人士,我该何去何从)7、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临溪而渔身临其境B.山间之朝暮暮色苍茫C.杂然而前陈推陈出新D.觥筹交错一筹莫展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B.或异二者之为,___呼一何怒C.或___急宣而或长烟一空D.满目萧然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9、下面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予观夫巴陵胜状胜:盛大B.朝晖夕阴晖:日光C.则有去国怀乡国:国家D.波澜不惊惊:平静10、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解释正确的一项是()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②微斯人③以其境过清④乃记之而去A.探求古代仁人的思想B.无关紧要的人C.境界非常清幽D.记录之后离开11、“是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和“退”分别指()进:登楼远眺退:离开岳阳楼A。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综合练习题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自我检测卷出题人:答题人:分数: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共20分)谪.守()巴陵.()潇.湘.()潺.潺()觥.筹()沉璧.()偕.忘()嗟.夫.()庙.堂()林壑.()qiáng qīng jǐ cuī huan chu zhe zui yan han yin yiYu lv ti xie hui ming ye su yi ran shi二.文学常识填空(共10分)1.《岳阳楼记》的作者是,字,谥号文正,(朝代)政治家,文学家,有《》传世。
2.《醉翁亭记》的作者是,字,自号醉翁,晚年又号,(朝代)文学家,“”之一。
三.默写填空(共10分)1.越明年,。
2.增其旧制,。
3.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4.嗟夫!。
5.是进亦忧,退亦忧,。
6.山行六七里,。
7.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8.至于负者歌于途,。
9.觥筹交错,。
10.太守谓谁?。
四.加点字解释(共20分)1.在洞庭一.湖() 6. 野芳发而幽香()2.衔.远山,吞长江() 7. 伛偻提携..()3.前人之述备.矣() 8. 觥.筹交错()4.岸芷.汀兰() 9.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5.或.异二者之为() 10. 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五.翻译句子(共20分)1.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3.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4.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5.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6.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7.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8.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9.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1.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12.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
1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14.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15.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16.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
17.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8.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专项练习

八年级语文基础考试试卷一、知识积累(48分)原文填空(29分,每空1分)1.问君何能尔,。
2. ,悠然见南山。
3.欲渡黄河冰塞川,。
4. ,直挂云帆济沧海。
5.八月秋高风怒号,。
6.唇焦口燥呼不得,。
7.俄顷风定云墨色,。
8. ,,风雨不动安如山。
9.忽如一夜春风来,。
10.瀚海阑干百丈冰,。
11. ,雪上空留马行处。
12.浩荡离愁白日斜,。
13、潭中鱼可白许头,。
14.沉舟侧畔千帆过,。
15.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16.兴,。
亡,。
17.人生自古谁无死,。
18.但愿人长久,。
19.不畏浮云遮望眼,。
20、春蚕到死丝方尽,。
21.剪不断,,是离愁,。
22、天街小雨润如酥,。
23.行万里路,语文在路上:过零丁洋,感受“人生自古谁无死,”的豪情壮志;赏岳阳楼,感悟范仲淹“,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襟;登飞来峰,领略王安石“,自缘身在最高层”的凌云壮志;漫步赤壁,体会“东风不与周郎便,”的抑郁;2、文学常识(13分)1.历史上的“唐宋八大家”有唐代的和,宋代的、、、、、。
2.《饮酒》的作者是,他是诗人,我们曾经学过他的《》3、《满井游记》的作者是(朝代)的。
(人名)3、下列的画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1分)A绯红(fēi)诘责(jí) 气量(liàng) 深恶痛疾(wù)B禁锢(kù) 奥秘(mì)愚钝(yū)诚惶诚恐(huáng)C不逊(xùn)黝黑(yǒu)炽热(chì) 颔首低眉(hàn)D滞留(zhì) 搓捻(chà) 觅食(mì) 期期艾艾(yì)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1分)A、藏污纳垢粗制烂造B、郁郁寡欢鹤立鸡群C、器宇轩昂神密莫测D、黯然失色麻木不人5、下列与课题对应的作者或朝代有误的一项是()(1分)A、《五柳先生传》——陶渊明——东晋B、《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宋代C、《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唐代D、《送东阳马生序》——宋濂——明初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1分)A.港湾里灯火摇曳,人声喧哗,把我对大海的沉思冥想打断了。
部编版(人教)语文九年级上第三单元同步练习(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诗词三首)含单元测试卷

部编版(人教)语文九年级上第三单元同步练习(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诗词三首)含单元测试卷部编版(人教)语文九年级上章节题10岳阳楼记01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谪守(zhé)浩浩汤汤(shāng)淫雨霏霏(fēi)阴风怒号(háo)日星隐曜(yào)樯倾楫摧(qiáng)(jí)山岳潜形(qián)岸芷汀兰(zhǐ)(tīng)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谪守巴陵郡谪:贬官2)予观夫巴陵胜状胜:美好3)朝晖夕阴晖:日光4)南极潇湘极:至、到达5)迁客骚人迁:贬谪、降职6)日星隐曜曜:光芒7)XXX摧倾:倒下摧:折断8)薄暮冥冥冥冥:昏暗9)去国怀乡国:指国都10)春和景明景:日光11)XXX集集:停息12)锦鳞游泳鳞:代指鱼13)XXX:小洲14)长烟一空一:全15)宠辱偕忘宠:荣耀偕:一起16)把酒临风把:持、执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百废俱兴“具”同“倶”,全、皆2)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嘱咐4.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
1)越明年古义:到今义:跨过(障碍),跳过2)增其旧制古义:规模今义:制度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古义:情景今义:观看4)是进亦忧,退亦忧古义:指“处江湖之远”(或:处在僻远的江湖间,指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XXX:后退5)微斯人古义:如果没有今义:细小5.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
1)各种被废置的或该办未办的事业都兴办起来。
(百废俱兴)2)心境舒畅,肉体舒畅。
(心慌意乱)3)政事顺遂,群众和乐。
(政通人和)4)描述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
(一成不变)6.填空。
1)《岳阳楼记》是北宋(朝代)政治家、文学家XXX应好友巴陵郡太守XXX之请,于北宋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为重修岳阳楼而写的。
2)“记”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可以写景、叙事、状物。
多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抒情。
运用的表达方式虽不同,但目的都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思和政治抱负,或阐述对某些问题的看法。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课内简答题及答案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课内简答题及答案第11课《醉翁亭记》检测题班级:姓名:课内简答题:1、文学常识:醉翁亭记》的作者。
(朝代)文学家。
2、请简述文中“醉翁”和“狂欢”的关系。
3、文中的“翁”和“醉”分别代表什么?4、文中提到的“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的意境是什么?5、请简述文中“天下英雄”和“一盏茶”的寓意。
6、文中作者通过“狂欢”和“醉翁”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人生观和人生态度?7、文中作者提出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___”的名句,请简述其意义。
8、请简述文中“醉翁之意不在酒”这一句的含义。
9、文中作者通过描写自然景观,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和思想?10、概括这篇文章的中心:11、与___一样,唐代文学家___也曾写过“饮酒”这一主题。
请你从___的诗中选取一首,并简述其主题和意义。
参考答案课内简答题:1、文学常识:醉翁亭记》的作者:___,北宋(朝代)文学家。
2、请简述文中“醉翁”和“狂欢”的关系。
答:醉翁是指作者自己,狂欢则是指作者和朋友们一起喝酒、嬉笑打闹的场面。
醉翁和狂欢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醉翁在狂欢中得到了释放和满足。
3、文中的“翁”和“醉”分别代表什么?答:“翁”代表老年人,“醉”代表放纵、释放。
4、文中提到的“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的意境是什么?答:这里描绘的是狂欢之后的宁静时刻,用淡酒和晚风的形象来表现人生的短暂和无常,强调珍惜当下的美好时光。
5、请简述文中“天下英雄”和“一盏茶”的寓意。
答:“天下英雄”指的是那些有抱负、有追求的人,而“一盏茶”则代表平淡的生活。
寓意是,即使是英雄也需要平淡的生活,珍惜当下的平凡。
6、文中作者通过“狂欢”和“醉翁”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人生观和人生态度?答:作者提倡“饮酒狂歌”的人生态度,认为人生应该尽情享受,不要被功名利禄所束缚,要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快乐。
7、文中作者提出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___”的名句,请简述其意义。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篇一」《岳阳楼记》同步练习知识掌握1.填空。
(1)《岳阳楼记》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希文,宋朝________家、________家。
(2)《岳阳楼记》是历代名篇,文章以凝练优美的语言劝勉友人学习古仁人的“________”的高尚情操,并抒发了“________”的远大政治抱负。
2.给加粗的字注音。
浩浩汤汤()宠辱偕忘()岸芷汀兰()谪守巴陵郡()一碧万顷()霪雨霏霏()3.对下列加粗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组的是[ ]A.予观夫巴陵胜状(好的景色)朝晖夕阴(日光)B.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任太守)百废具兴(兴办)C.南极潇湘(尽)薄暮冥冥(跟“厚”相对)D.前人之述备矣(详尽)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在)4.下列不是对偶的一项是[ ]A.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B.日星隐耀,山岳潜形。
C.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能力提高1.下列加粗的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若夫霪雨霏霏若夫日出而林霏开B.薄暮冥冥,虎啸猿啼朝而往,暮而归C.霪雨霏霏,连月不开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D.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2.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B.属予作文以记之。
C.河曲智叟亡以应。
D.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3.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C.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4.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理解正确的'一句是[ ]A.不认为外物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可以高兴或悲伤。
B.不认为环境好坏就高兴,不认为个人的得失就悲伤。
C.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而高兴或悲伤。
D.不因为环境的好坏而喜,也不因为个人的得失而悲。
5.根据课文内容,将对偶句补充完整。
《醉翁亭记》《岳阳楼记》练习题

庆历四年春 春和景明 越明年 春和景明 晦明变化者 谪守巴陵郡 太守谓谁 在洞庭一湖 一碧万顷 长烟一空
予观夫巴陵胜状 岳阳楼之大观 若夫霪雨霏霏 若夫日出而林霏 开 吾谁与归 暮而归 云归而岩穴暝 而或长烟一空 或异二者之为
作文以记之 不以物喜 北通巫峡 其西南诸峰 薄暮冥冥 云归而岩穴暝
宠辱偕忘 环滁皆山也
南极潇湘 此乐何极 感极而悲者矣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岁赋其二 更若役,复若赋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禽鸟知山林之乐 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 知人之乐 泉香而酒冽 杂然而前陈者 已而夕阳在山 既而儿醒 在乎山水之间也 颓然乎其间者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把酒临风 临溪而渔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题目见幻灯片下备注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 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 以水沃面;食 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 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 守邓州。仲淹 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 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 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 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街坊)士人家借 而读,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 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 下笔以如成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文测验题
一、填空。
(4.5分)
1 《捕蛇者说》的体裁是(),作者柳宗元是()朝人。
2 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这八大家除了柳宗元,还有()、()、( )、()、()、()、()
二、在括号内填出各分句省略了的主语。
(4分)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
三、选择填空。
(8分)
(一)给黑体字选择正确读音(在括号内打“√”),并在横线上解释该词的意思。
(5分)
1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
A là()
B xī()
2 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
A dàng()
B dāng()
3 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
几:A jī() B jǐ()
数:A shǔ() B shú() C shuî()
4 谨食之,时而献焉。
A shì()
B sì()
(二)为黑体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字母填入句后的括号内。
(3分)
1 ①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
②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
③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
A 已经
B 停止
C 使……停止,引申为治愈。
2 ①居十日,扁鹊复见。
()
②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
A 居住
B 过,停
3 ①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4.加粗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谪守zhé霪雨 yín 朝晖夕阴 huī
B.皓月 hào 霏霏fēi 岸芷汀兰 zhǐtīng
C.骚人 sāo 潜形qiǎn 薄暮冥冥 mǐng
D.怒号 háo 舟楫 jí心旷神怡 yí
四.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8.5分)
叫嚣()隳突()日蹙()
谨食之()腊( )之以饵( )熙熙而乐()
募有能捕之者()貌若甚戚者()孰知赋敛之毒()谪()守浩浩汤汤()
汀()兰偕()忘冥()
嗟()夫楫()
(2)解释(7分)
1.当其租入()2.貌若甚戚者()3.谨食之()4.吾嗣为之十二年()5.募有能捕之者()6.往往而死者相藉也()7.以俟夫观人风者()8.更若役()9.黑质而白章()10.曩与吾祖居者()11.积于今六十岁矣() 12.殚其地之出()13.则弛然而卧() 14.犯寒暑()
(3)翻译(4分)
(1)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译:
(2)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译:
(3)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译:
(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译:
五、简答题
(一)《捕蛇者说》(28分)
1、蒋氏在诉说“专其利”时,为什么“貌若甚戚者”?
2、作者把“役之不幸”和“赋之不幸”作对比,意在突出什么?
3、“悍吏”的“悍”表现在什么地方?
4、语句“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演化而来的一个成语是什么?用来形容什么?
5、请你具体说说蒋氏和乡邻之间的什么情况进行了对比?
蒋氏邻居
①生存状况的对比:
②心理负担的对比:
③冒死的次数对比:
④死亡时间的对比:
6、蒋氏是否真的不怨恨捕蛇这件事?
7、作者写蒋氏沉痛的控诉意义何在?
8、引用孔子“苛政猛于虎”的作用是什么?
9、说说通过记述蒋氏的故事提示了什么道理?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二)《岳阳楼记》(26分)
1、登楼时在阴凉悲伤氛围中产生幻觉的句子
______________
2、运用对偶和比喻手法的句子
______________
3、描写水天一色的句子
______________
4、对湖景总评的句子
_______
5、作者用两段文字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其用意
是什么?
6、范仲淹借此文委婉地表达了对友人滕子京的劝勉,结尾作者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感慨,就全文来看,这句话有何言外之意?
7、本文是写岳阳楼的,为什么第二段要写洞庭湖呢?
8、文中“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交代了什么?有什么作用?政绩
9、古仁人是怎样一种人?作者为什么要求“古仁人之心“
10、对照古人的做法,可以看出迁客骚人为什么因物喜,因己悲?
答案
一、(1)说唐
(2)韩愈,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轼,苏澈,苏洵
二、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异蛇)触草木,(草木)尽死;(异蛇)以啮人,无御之者。
三、腊(xī)当(dàng)其租入几(jī)死者数(shu î)矣谨食(sì)之
①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C )
②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B )
③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A )①居十日,扁鹊复见。
(B )
②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A) C
四、1、xiāo 2、huì 3、cù 4、sì 5、xīěr 6、mù 7、qì 8、xī9、shú谪(zhé)守浩浩汤汤(shānɡ)汀(tīnɡ)兰偕(xié)忘冥(mǐnɡ)嗟(jiē)夫楫(jí)
(2)1、抵2、忧伤3、小心4、继承5、招募6、枕垫7、等待,这里有希望的意思8、给官府出劳力9、质地10、从前11、一年一年累计起来12、尽13、松弛,这里指放心14、冒
(3)(1)至于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波浪平静,天光、水色相映,一片碧绿,广阔无际。
(2)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湖面上金光闪耀,月亮的影子像一块玉璧,静静地沉浸在水底,渔夫的歌声
一唱一和,这种乐趣哪有穷尽!(3)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与上面说的那两种表现不同,这是什么原因呢?(4)在朝廷做官就为他们的百姓忧虑,退处江湖就为他们的君主忧虑。
五、简答题
(一)、1、这个“利”是九死一生换来的,在得到这个利的过程中,充满了危险和痛苦,是迫不得已的选择,这个“利”隐含着蒋氏无限的辛酸和悲苦。
2、赋敛之毒甚于蛇毒,暗写了苛政猛于虎
3、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4、鸡犬不宁悍吏骚扰欺压百姓严重
5、①生存状况的对比:以捕蛇独存非死即徙
②心理负担的对比: 弛然而卧鸡犬不宁
③冒死的次数对比:一岁之死者二旦旦有是
④死亡时间的对比:后死先亡
6、不是的。
不是的。
对蒋氏来说,是避重就轻的无奈之举,反衬赋敛之毒甚于蛇。
带有讽刺意义。
7、揭露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劳动人民的罪行,表现当世广大农民的悲惨命运,表达作者对劳动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
8、在内容上,概括了统治阶级横征暴敛的社会现实,并在此基础上有力地提出了“赋敛之毒有甚是蛇毒者”的主旨;
形式上,引出了作者由疑到信的思想认识过程,使结论的提出有水到渠成的效果;
情感上,表达了作者对苛酷的政治无比愤慨之情和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9、课文通过记述蒋氏的故事提示了“苛政猛于虎”的道理,表现了作者敢于直陈时弊、关心民生疾苦的思想。
二、登楼时在阴凉悲伤氛围中产生幻觉的句子
1、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2、运用对偶和比喻手法的句子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3、描写水天一色的句子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4、对湖景总评的句子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5、写登楼者以物喜、以已悲的感情,是为了引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感情,也表明作者希望像“古仁人”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6、作者一方面是希望滕子京是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
7、写洞庭湖实际是暗写岳阳楼,岳阳楼位居洞庭湖畔,登楼望湖,看到阴或晴的两种景象,产生或喜或悲的情感,并将其和古仁人之心对比,突出主旨。
8、表现了滕子京谪而不废的宽广胸襟,为表达作者的劝勉归箴之意,做铺垫
9、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的壮士仁人。
求古仁人之心是为表达作者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膛和抱负。
10、因为他们以自己的利益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