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构字规律识字

合集下载

识字的常用教学方法

识字的常用教学方法

识字的常用教学方法生活中,家长或老师在教幼儿识字的过程中,会设计多种多样的游戏来诱导孩子,使孩子感到识字能获得欢乐,把识字当作每天必不可少的游戏活动,在不知不觉中识字、脱盲。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教者有心,学者无意”。

在游戏中学习,是很多孩子都很乐意的一件事。

以下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常用的识字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方法1.看图片根据儿童思维的“直观形象”的特点,教学生字时,可借助图片来帮助学生识记。

这图片有两种:一种是直接表现生字内容的图片。

如:一棵树(木),一个红色带(红);另一种是课本中的情境图。

如,结合《影子》中的一幅插图,可以帮助学生识记“影”、“前”、“后”、“黑”。

2.查字典到了二年级,学生就可以学习查字典的本领了。

通过查字典,来掌握生字的读音、理解生字的意思,包括生字在一个词语中的意思。

譬如,《爬山虎的脚》中有一句话:“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

”这儿的“触”是什么意思呢?不妨让学生自己通过查字典来理解。

在字典中,“触”有两种解释:①接触,碰,撞;②触动,感动。

显然,这儿是“接触,碰”的意思。

3.做动作对于一些表示动作的生字,可以通过做做动作来帮助学生识记。

比如,学习“笑”字,就可以让同桌的两个小朋友相互做做笑一笑的表情。

再如,《西湖名堤》一课,教学“掠”字时,老师可以请学生把桌面当作湖面,把手当作白鸥,来做做白鸥贴着湖面飞的动作,进而理解“掠”就是“轻轻地擦过”的意思。

4.猜谜语字谜,是一种文字游戏,也是汉字特有的一种语言文化现象。

它主要根据汉字笔画繁复、偏旁相对独立、结构组合多变的特点,运用离合、增损、象形、会意等多种方式创造设制的。

猜字谜,是一种高阶思维活动,可以帮助学生识记所学的生字,或是字音,或是字形,或是字义。

如,“船的一半还是船”——“舟”,既说明了字形,又解释了字义。

5.说字理所谓字理,是指汉字的构字依据和组成规律。

字理识字是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运用汉字音、形、义的关系进行识字教学的方法,即通过对象形、指事、会意等造字法的分析,运用直观、联想等手段识字记字,以达到识字的目的。

掌握汉字构字规律,学会快速识字方法

掌握汉字构字规律,学会快速识字方法

掌握汉字构字规律,学会快速识字方法——利用猜迷语、反义词识字猜字谜识字字谜是以文字为谜底,以描述文字特征的方法作谜面的一种谜语,它有利于启迪同学们的思维、开发智能、巩固识字、增长知识,把识字寓于娱乐之中,使你们智趣双益。

这里的字谜,有些是根据构字规律编的,如:“有吃有穿”(裕)“不上不下”(卡)“不正”(歪)“八刀”(分),这类字谜有以下几种:1.谜底是象形字,谜面形象。

如:“一块地,四方方,十字路在中央。

”(田)“画时圆,写时方,有它暖,没它凉。

”(日)“一个锅里炒仨豆,蹦出两个剩一个。

”(心)“十二点。

”(斗)“三横一竖加一点。

”(玉)“午字落在山中间。

”(缶)2.谜底是指事字,谜面记述字的特征。

如:“刀上有一点,有点刀就快。

”(刃)“老牛不露头。

”(午)“又字中间加一点。

”(叉)“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大口张着嘴,小口里面藏。

”(高)3.谜底是会意字,谜面是说明字的结构。

如:“门里躲进一个人,门外立着一个人,土上坐着两个,白云上面有个人。

”(闪、们、坐、会)“两个肩并肩,两人抬一个。

”(从、众)“一口咬掉牛尾巴。

”(告)“把手放在目上。

”(看)“一人依树旁,歇息来乘凉。

”(休)“火上加个盖儿。

”(灭)“小牛落地。

”(生)“二木不成林。

”(相)“一字有双口,大口吞小口,大口张着嘴,嘴中含一口。

”(同)“看来有两个,面目很难分,不像是大夫,倒像是工人。

”(天)“说它小,下边大,说它大,上边小。

”(尖)“可上可下,上可下可,上可可小,下可可大。

”(哥)“早晨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

”(旦)“一块四方木,有边又有角。

”(楞)“两个娃娃背靠背坐着。

”(北)“伸手到树上摘果子。

”(采)4.谜底是七种字形结构的汉字,根据字的形体编谜语。

如左右结构的字:“左边一个鱼字,右边一个羊字”(鲜)“左边一个里字,右边一个予字。

”(野)还可以说左边一个食字旁,右边一个包字,合起来是“饱”字。

上下结构的字:“上边一个白字,下边一个水字。

汉字的字形结构特点及其认知规律与小学识字教学

汉字的字形结构特点及其认知规律与小学识字教学

1 汉字的字形结构特点及其认知规 律与识字教学研究的理论依据
汉字的形、声、义三位一体(极个别汉字除外), 对汉字的特点及其认知规律与小学识字教学研究 一般应有字形、字音和字义三个方面,但研究者更 注重探讨汉字的字形结构特点及其认知规律与小 学识字教学,这是具有理论依据的。 1.1汉字的定义殛其表意性 1.1.1汉字的定义及其表意性
收稿日期:2001—08—20 基金项目:宁渡大学人才科研启动基金。
92
万方数据
第l期
陈传锋,等:汉字的字形结构特点及其认知规律与小学识字教学
说,在“字”这个层面,只有汉字的“形”才有表意功 能。正因为汉字字形与字义的关系是直接的、紧密 的,与字音的关系是间接的、疏远的,汉字才具有一 定的超方言性【“。我国幅员广大,人口众多,长期 以来虽然一直存在着方言分岐,却依然可以通过字 形大致了解其义。 1.1.2汉字的“拼形”特点
CHEN Chuan—fen91,DoNG Xiao—yu2,XU Yin3
(1 NorrnaI【二0lIegc,Ningbo Universioy,Ningbo.zhqIanE 31521l,China; 2 Southwcst China N0rmal Univcrsioy.Bcipei,Ch叽gqlng 400715,China; 3 centraI Primary Sc}100l of Jlangbel,Ningbo,z hejlang 315211,Ch}na) Abstract:T}1Is paper summarized the theoretic basi5 of the 1iteracy teac hing ways ba5ed on Lhe∞n— structional characte—stics and cognitive rules of Chinese characters,analyzed the characIe“stics()f dirferen【li Leracy Leaching ways m primary 5chools,and put forward a new literacy teachmg way fo— cused on the structural symmetry and cognitive rule of structurally symmetrical Chinese chasrac忙rs Key words:Chmese chara吼er;cognjtion;lltera。y【teachi“g

【识字技巧1】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小学语二年级上册突破字形和构字规律

【识字技巧1】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小学语二年级上册突破字形和构字规律

教学生在自学中掌握汉字的构字规律过去的教学一般是老师教,学生学,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新教材在识字教学方面充分体现了让学生自学,用多种方法思考、记忆、分析字形的思想,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放手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

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对字形的记忆也会更加扎实牢固,还可以从中摸索体会汉字的构字规律。

1、熟字带生字利用学过的熟字进行形近字对比、同音字对比、去掉偏旁、拆分部件、减笔画、添笔画等方式变换成生字。

如:学**"天"字,有的说"大"字加一横就是天;有的说"人"字加两横就是天;有的说"夫"字不出头就是天。

学**"园"字时,有的说是在"元"字外面加上围墙"口"就是"园",从而明白"校园、公园"是有围墙的,以区别"元、园"的用法。

学**"爱"字,学生把它拆成"、冖、友",我配上儿歌"爪字头,秃宝盖,小朋友,真可爱"。

这样学生很快就记住了生字。

2、同偏旁部首识字法在教学认识同一类偏旁的生字时,如三点水的字与水有关,日子旁的字与太阳有关,金字旁的字与金属有关;同部首的字"清""请""情""蜻""睛" "晴",都有部首"青",分别加上不同的偏旁就变成了六个不同字,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它们的秘密,发现它们的共同点,揭示构字的规律,初步掌握构字特点,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会**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3、象形识字法课本中的"山、石、田、土、井"这一类字是由古代的象形字演变而成,这些字与实物都有许多相似处,所以让学生观察实物或实物图片后再识记,轻而易举。

把握规律 科学识字

把握规律 科学识字

把握规律科学识字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进一步突出了识字教学的基础地位,提出了科学的目标。

识字教学要达到新课标所规定的要求,就必须探讨科学化的方法,识字教学应遵循汉字构字规律,遵循学生认知规律,遵循识字教学规律,走科学化的道路。

一、识字教学必须遵循汉字构字规律汉字是表意文字,汉字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学生对这些都会很有兴趣。

恰当地利用这些因素,能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

1.象形字的教学。

汉字源于象形字,然后发展到会意字,最后升华为形声字。

教材的识字内容也是遵循了汉字自身的规律编排的。

如人教版第一册中的“日、月、火、木、禾、竹”等就是最简单的象形字。

这些字都具有实物的形象且笔画简单,有的与图形非常相近,如“日”、“月”等字。

教学时要利用这类字的特点,先让学生读字看图,展开想象,字形就很容易掌握。

教师要注意采取举一反三的方法,归纳学法,引导学生自主识字。

2.会意字的教学。

在学生掌握了一些象形字的基础上,通过发挥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运用演示法、图示法,会意字便很容易掌握。

比如学习“灭”字,教师可以把一支蜡烛或一张纸放在烧杯里,点燃后问学生看到了什么?接着用一块玻璃盖上,火就会灭了,然后出示“灭”字进行学习,它的音形义就会迎刃而解了。

3.形声字的教学。

形声字在汉字中占有百分之八十以上,形声字教学重点在于“形”,所以引导学生掌握形旁表义这一规律很重要。

我们可以利用形旁表义的特点,教学时,在学生掌握读音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启发性的问题启发学生联系与该汉字相对应的事物。

教学形近字和同音字时,根据其特点,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讲清字义,区别字形异同,然后进行组词。

学生掌握了方法,就容易理解字义,并能较好地组词造句,也加深了学生对汉字构形的理解,使学生能够进行意义识记,减轻了记忆负担。

二、识字教学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儿童识字的认知心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感知字形、分析字形、建立形音义的联系。

字理识字的基本方法

字理识字的基本方法

字理识字的基本方法梁亦芳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建立起“明理识字”的观念,培养学生识一字明一理,从而自觉主动地去学、去记,不仅能切实提高识字效率,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明理识字”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分析明理法。

汉字的最大特点是表意性,教师要掌握汉字这一特点,就必须对每个生字认真研究分析,以字理为中心,体现汉字音、形、义的统一性。

如教“跟从”的“从”字,教师只须用简笔画,勾勒出一个人跟在一个人的后面,学生即可理解“从”字的意思,并从图上观察到“从”字的写法,进而促进对“从”字的音、形、义的理解。

这种明理识字,是有意识地识记,自然记忆深刻,掌握牢固。

演绎明理法。

展示汉字的演变过程,运用直观演绎方法和加强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如教“山”字时,可展示“群山图”,表现出“山”字的大体演变过程,再观察“山”字各部分的构成,这就是析形。

如此形义结合,达到明理效应。

比较明理法。

通过对若干音同而义形不同的字的比较,使学生理解生字的形义。

如教“燕、艳、咽、焰、砚”等同音字时,对“燕”字重点分析,先展示“燕”字的实物图,让学生观察燕子的外形,然后对照“燕”字比较,就不难理解楷体字的“燕”字的上部分是燕子头部,中间部分的“口”是燕子的身体,分开列在口字两旁的部件像燕子的翅膀,四点即是燕子的尾巴。

显而易见,这个“燕”字,与表示多种颜色的“艳”,口吞食物的“咽”,火焰的“焰”等绝不会混淆。

这种比较明理,当然印象深刻、清晰明了。

推理明理法。

现行教材中,识字教学的安排都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课本里虽然象形字的数量不多,但它是汉字形成的基础。

指事字是符号或是在象形字基础上加符号形成。

会意字和形声字往往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象形字组合,因此教好象形字再教会意字、形声字就容易了。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容易探索出规律。

如先教“女”和“马”,再教“妈”;先教“木”,再教“林、森”;先教“人”,再教“从、众”??就可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从而提高归纳、推理的能力。

字理识字法

字理识字法

字理识字法。

“字理识字法”认为:成千上万的汉字是由,,,来个基本字构成的。

构成的方法也只有两种:一是以形示意;二是用已有的字表意兼表音。

学会了这些基本字,再掌握了汉字的构成法,所有汉字就会迎刃而解。

这种识字法符合人的认记规律,老师好教,学生易学。

对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对外汉字教学,繁体与简化字沟通等,都有极大意义。

汉字是表意文字,识字教学一定要符合字理。

所谓字理就是汉字的组构和演变规律。

据理识字就是根据汉字构字的表意性特点,从汉字构字原理上认识汉字各部分组合的内在联系及合理性,从而使学生理解汉字的构形、读音、表义的道理。

汉字科学课题研讨中捕捉到的信息,月28日—29日,福建省第二届“汉字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研讨活动在泉州第三实验小学举行。

研讨活动以七节课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实验研究成果,展示了汉字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例。

在一天半的听课和经验交流活动中,专家们、老师们对汉字科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经验让我受益。

知道了此课题的操作小贴士:深入浅出,学以致用,适时适度,兼容并蓄。

一、讲析偏旁,扩大识字容量:偏旁举一形而统众形。

二、解析字理,渗透识字方法: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

三、追溯字源,指导正确书写:探求本义法。

识字是阅读、写作的基础,越位、不到位的话就谈不上科学,因为汉字学识字不等于展示古文字,有时需要根据汉字象形性的特点展示古文字,不能只要教学生字,就展示其古文字,有些字的古今字形变化不大,再出示古文字就没有任何意义。

因此,汉字科学,并不是把每课的生字都用来溯源,并不是所有的汉字都能追究它的根源,更大的作用是通过汉字科学的解析,让学生更容易的记住这个生字,而不写错字。

已经认识的字不再拿出来讲,一看就懂的字没必要拿出来讲,解说不便的字没有必要拿出来讲。

“汉字学识字教学法”就是运用汉字科学的知识给小学生讲授汉字构形的知识。

该教法不仅引起了小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汉字识记的效率,同时也无形中传授了汉字文化,真正做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小学语文二年级识字方法有哪些

小学语文二年级识字方法有哪些

⼩学语⽂⼆年级识字⽅法有哪些 识字教学是语⽂学习的重要基⽯,是语⽂教学的⼀个重点,更是⼩学低年级语⽂教学的难点,今天⼩编给⼤家分享⼀些⼩学语⽂⼆年级识字⽅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学语⽂⼆年级识字⽅法 1、寻找规律,让学⽣在识字中体验快乐 对于会意字的教学,教师可帮助学⽣揭⽰⼀些会意字的构字特点。

例如:第⼀种,加⼀加:⼈+⼈=从、从+⼈=众;⽊+⽊=林、林+⽊=森。

第⼆种,减⼀减:问-⼝=门、观-⼜=见、桐-⽊=同。

第三种,换⼀换:秀-⽲+⼥=奶。

在教学中,我还充分发挥学⽣的主观能动性,让学⽣寻找识记汉字的⽅法,让学⽣变被动学为主动学,成为学习的主⼈,培养学⽣敢想、敢⼲、敢创新的精神,学⽣想的办法要⽐直接告诉他的学得好,并且当⽼师肯定后学⽣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的学习兴趣,⽽且还培养了学⽣⾃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对于形近字、⾳近字的教学,如"⽇"和"⽬";"⽊"和"⽲";"他"、"她"和"它";"巳"、"⼰"、"已"等等。

这些字都可以在⽐较中达到深层次的认识和巩固,也可以让学⽣⾃编顺⼝溜识记它们。

例如区分、"巳""⼰"、"已"这三个字时编成:门⼉全关"巳",全开"⼰",半关,半开就是"已"。

在形声字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分析形声字形旁的表意功能。

如在"江、河、海","跑、跳、跃"两组形声字的教学中,我先后分析并要求学⽣区分"三点⽔"旁和"⾜"字旁的表意功能。

告诉孩⼦们"三点⽔"旁,表⽰与⽔有关的意义,"⾜"字旁表⽰与"⾜"或"脚"有关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构字规律识字
作者:胡大菊张诗华
来源:《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15年第02期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识记量大,学生容易产生识记疲劳。

教师利用汉字的构字规律,创新识字教学方法,能提高学生识字的兴趣,增强识字效率。

猜字谜是学生最喜爱的识字方法之一。

如,学习“碧”字后,教师可以出示字谜“一个王姑娘,一个白姑娘,坐在石头上”;学习“器”字后,可以出示字谜“两口子,打狗子,狗子咬了两口子”;学习“告”字时,可以出示字谜“一口咬掉牛尾巴”;学习“磨”字时,可以出示字谜“一点一横长,一撇向西方,一对孪生树,长在石头上”;学习“金”字时,可以出示字谜“一个人,他姓王,兜里装了两颗糖”……这些字谜形象生动,能使学生又快又牢地记住这些字的字形。

利用“六书”也能帮助学生识字。

如,教学“日、月、水、火”这类象形字时,教师用简笔画描摹出事物的形象,学生很快就能掌握这些字的字形。

学习“休”字时,教师出示人靠在树上休息的图画,让学生思考“人靠在树上干什么”,从而会意出这个字是“休息”的意思。

“凶”是指事字,教学时,教师告诉学生,“ㄩ”代表深坑,中间的“×”像交叉而置的箭,象征在陷阱里放置的危险物。

两部分合起来表示地上有一个深坑,走路的人没看见而踏空掉进坑里。

这样一讲解,学生不仅能水到渠成地理解“凶”的含义,而且自然而然地记住了这个字的字形。

形声字是“六书”中数量最大的一类,兼具识记字音、字形和理解字义的功能。

教学时,可以采用加一加、合一合等方法。

“加一加”是给一个字加上不同的偏旁。

如,“青”可以加上不同的偏旁,构成“晴、蜻、睛、清、请”等;“包”可以变成“泡、炮、饱、跑、抱、袍”等;“圭”可以变成“蛙、挂、哇、娃、洼”等。

这些字,形旁表意,声旁表音。

教师运用这种规律引导学生编顺口溜,能让学生轻而易举地记住字的音、形、义。

如,“日出天气晴,有虫是蜻蜓,有目是眼睛,有水洗得清,有言去邀请”。

“有水吹泡泡,有火放鞭炮,有衣穿长袍,有饭能吃饱,有足快快跑,有手抱一抱”。

有些字是由多个独体字构成的,不同的数量和组合形式表示不同的意思,这样的字可以用“合一合”的方式识记。

如,“木——林——森”三个字,后两个字都是由第一个字增加数量后组成,但指代的范围和字的读音都不相同。

类似的还有“人——从——众”“日——昌——晶”等。

教学这样的字时,教师变分散识记为分组识记,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变单调的读、重复的写、机械的记为有情有趣的读、有滋有味的写、有感有触的记,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活学生识字的欲望。

“电子白板”的普及,为识字教学打开了一扇新的窗。

教学“闪”字时,教师可以借助动画,出示“人”躲进“门”内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这个字的字形和字义。

教学“燕”字时,教师用电子
白板出示甲骨文“”、小篆“”和隶书“”的写法,让学生形象地感知“燕”字像张开翅膀向上飞翔的燕子之形,本义指燕子。

斯霞老师指出,识字教学“要根据教材和儿童的实际”,“强化汉字音形义的联系”,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以上几种方法,归根结底都是利用了汉字的构字规律,都体现了斯霞老师的这种思想,因此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责任编辑姜楚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