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铅锌矿四川铅锌相关内容思维导图

合集下载

四川省甘洛县高丰矿区铅锌矿找矿技术与勘查技术

四川省甘洛县高丰矿区铅锌矿找矿技术与勘查技术

四川省甘洛县高丰矿区铅锌矿找矿技术与勘查技术发布时间:2021-11-09T02:30:47.067Z 来源:《福光技术》2021年17期作者:李健方江林[导读] 了解该矿区铅锌矿资源分布的状态,并总结该矿区铅锌矿的成矿规律,以期为深部矿产资源开发提供有力的支持。

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成都地质调查所四川成都610203摘要:本文甘洛高丰一带铅锌矿矿区为对象,重点对该地区的铅锌矿找矿与勘查技术进行分析,通过综合分析及评价,了解该矿区铅锌矿资源分布的状态,并总结该矿区铅锌矿的成矿规律,以期为深部矿产资源开发提供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铅锌矿;找矿技术;勘查技术四川省甘洛县甘洛高丰一带具有良好的铅锌矿成矿找矿前景,为深入分析该地区矿产资源分布的情况,通过收集该区带已有地质资料,利用已有典型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最新找矿成果,认真分析该区铅锌矿成矿地质条件。

主要是利用物探激电测量法对该矿区矿体的深部变化进行预测,并利用探槽工程揭露控制矿体地表的产出,利用坑探、钻探工程控制矿体中深部,从而了解该矿区矿体大致规模、形态、产状及变化等,明确矿区的铅锌资源量。

不仅如此,还进行了系统的样品采集及测试,在此基础上,建立矿区成矿模式,总结成矿规律。

1、矿区概况该矿区位于四川盆地西缘与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受到地质构造的影响,地形切割较为强烈,并呈中高、东西低的地势特点。

矿区具有良好的成矿找矿前景。

区域内矿产种类较多,铅锌矿、无烟煤矿是区内的优势矿种。

其中,铅锌矿主要产于勘查区东部,层状、似层状、透镜状。

勘查区地层由老至新分别为震旦系上统灯影组(Zbdn),寒武系(∈),奥陶系(O),志留系(S),泥盆系(D),二叠系(P),三叠系(T),侏罗系(J),第三系(N),第四系(Q)。

矿体均赋存于震旦系上统灯影组顶部,含矿岩性为细晶白云岩及微晶白云岩。

2、矿区找矿分析矿床成因分析该矿区的矿床成因类型为沉积改造型层控铅锌矿床。

受地层层位及岩性的控制,铅锌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主矿体产于震旦系灯影组顶部与寒武系接触界面之下部位。

铅锌矿资源的地质特征分析

铅锌矿资源的地质特征分析

四川铅锌矿储量也较为丰 富,主要集中在攀枝花、 凉山等地区
甘肃铅锌矿储量相对较少, 主要集中在白银、金昌等 地区
内蒙古铅锌矿储量较少, 主要集中在赤峰、通辽等 地区
铅锌矿主要分 布在中国、澳 大利亚、秘鲁
等国家
中国铅锌矿主 要分布在云南、 广西、湖南等
地区
澳大利亚铅锌 矿主要分布在 昆士兰州、新 南威尔士州等
资源量估算的影响 因素:地质条件、 开采技术、市场需 求等
资源量估算:通过地质勘探和地球物理勘探等方法,估算铅锌矿资源的储量和分布。
品质评价:通过对铅锌矿样品的化学成分分析,评价其品质和价值。
可开采性评价:根据矿区的地质条件、开采技术、经济因素等,评价铅锌矿的可开采性和经济 效益。
环境影响评价:分析铅锌矿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包括水土流失、污染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环 境保护措施。
成矿深度:铅锌矿通常形成于地下深处,深度通常在1000米以下 温度:铅锌矿的形成需要较高的温度,通常在200摄氏度以上 压力:铅锌矿的形成还需要较高的压力,通常在5000大气压以上 地壳运动:铅锌矿的形成与地壳运动密切相关,如板块碰撞、地幔上升等
成矿流体:包括 地下水、岩浆、 天然气等,是铅 锌矿形成的重要 条件
化学成分:铅锌 矿的形成与地壳 中的铅、锌等元 素密切相关
温度和压力:铅 锌矿的形成需要 一定的温度和压 力条件
岩石类型:铅锌 矿通常形成于特 定的岩石类型中, 如石灰岩、砂岩 等
铅锌矿的主要矿物组成: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等 矿物之间的共生关系:方铅矿与闪锌矿、黄铁矿等矿物的共生关系 矿物分布规律:不同矿物在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分布规律 矿物形态和结构:不同矿物的形态、结构和物理性质
国内铅锌矿开采存在环境污染 问题

四川省会理县得宝厂——月鲁山铅锌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四川省会理县得宝厂——月鲁山铅锌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摘要会理铅锌矿床是四川省重要的中小型铅锌矿床之一,矿区位于四川省会理县鹿厂镇、凤营、白鸡乡境内;矿区位于大铜厂向斜西翼,受区域构造影响,矿区褶皱、断裂构造较发育。

主要褶皱构造有横山梁子—逼妻垭向斜、得宝厂向斜、小铺子向斜等。

本文在前人勘查资料基础上,主要在对本区区域地质背景、岩体特征及矿床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具体从本区地层、构造、岩装岩、矿物组合、矿石类型、、矿体形态、围岩烛变、成矿物质来源、等方面的综合特征入手,对本矿床进一步分析研究。

综合研究显示,本铅锌矿床该矿床属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型铅锌矿床矿床,赋矿层位为凤山营组结晶灰岩、泥质条带灰岩为主,矿体呈似层状、脉状、透镜状产出。

最后,本文根据对铅锌矿床成因的认识,对铅锌矿床的远景找矿指出方向。

同时为矿区外围寻找相似铅锌矿床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1、会理 2、铅锌矿 3、找矿标志 4、找矿方向目录一、绪论 (1)(一)矿区概况 (1)(二)铅锌矿国内外研究现状 (3)(三)选题依据 (5)二、区域地质背景 (6)(一)区域地层 (6)(二)区域构造 (8)(三)区域岩浆活动 (10)(四)区域矿产 (11)(五)区域演化历史 (11)三、矿区地质特征 (14)(一)矿区地层 (14)(二)矿区构造 (14)(三)岩浆岩 (18)(四)变质作用 (19)(五)围岩蚀变 (19)(六)赋矿层位及矿化特征 (20)四、矿体地质特征 (21)(一)矿体特征 (21)(二)矿石质量 (22)(三)矿石类型 (26)(四)围岩及夹石 (26)(五)矿床成因 (27)(六)矿床共伴生矿产 (27)五、找矿方向 (28)(一)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28)(二)找矿方向 (28)(二)矿床成矿规律及远景评价 (28)结论 (29)致谢 (30)参考文献 (31)一、绪论(一)矿区概况1、交通位置矿区地处川西高原与云贵高原的结合部,地形地貌以中高山为主,地形陡峻,总体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山岭多呈南北向展布。

四川省会理县天宝山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模式

四川省会理县天宝山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模式

四川省会理县天宝山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模式四川省会理县天宝山铅锌矿床位于扬子准地台西缘,安宁河断裂带南段,龙帚山断裂和益门断裂(F1)之间的南北向断块中。

矿区出露地层简单,与铅锌成矿有关的为震旦系上统灯影组中段第三层(Zbd2-3)和第四层(Zbd2-4)。

在天宝山矿段,F1断层是导矿构造,F2断层是容矿构造,F3断层是破矿构造。

围岩蚀变主要以硅化、黄铁矿化为主。

成矿物质来源于基底会理群(Pt2)和上震旦统灯影组(Zbd),海西晚期的峨眉山玄武岩(P2β)喷发为成矿提供了热源,成矿温度为149~212℃。

天宝山铅锌矿床为大梁子式层控热液型(沉积再造型)铅锌矿床。

标签:天宝山铅锌矿床成矿温度层控热液型成矿模式找矿标志0引言四川省会理县天宝山铅锌矿床地理坐标:东经102°12′30″-102°15′30″、北纬26°57′00″-26°59′30″,面积17.22km2。

截至2009年12月,累计探明铅、锌金属量141.48万吨[1],为全国著名的大型铅锌(银)矿床。

本文主要介绍其地质特征,分析其成矿模式,并确定找矿标志。

1区域地质概况天宝山铅锌矿位于扬子准地台西缘,康滇台隆中段东侧,南北向安宁河断裂带南段。

处于攀枝花幔隆与昭觉-巧家幔坳之间的过渡区域。

在地层划分上属上扬子区的会理楚雄分区的米易元谋小区,可分为基底和盖层两部分。

基底为前震旦系会理群(Pt2),为一套中-浅变质浅海相类复理石碎屑岩石夹火山岩?碳酸岩建造和其相变产物?含绿岩的复理石碎屑岩建造,厚度大于7827m。

盖层由震旦系~新生界组成,与会理群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区域构造由基底构造和盖层构造组成。

基底构造为东西走向,由一系列褶皱和断裂组成,为德昌~金阳以南隆起带和会理~会东以南隆起带。

盖层构造为南北向展布,从西向东依次有安宁河深断裂带、德干大断裂、则木河、宁会断裂、黑水河、小江及金阳-巧家等深、大断裂,可划分为西昌~会理隆起带、宁南~会东隆起带和金阳~巧家隆起带。

四川会理天宝山铅锌矿断裂构造研究及找矿实践

四川会理天宝山铅锌矿断裂构造研究及找矿实践

四川会理天宝山铅锌矿断裂构造研究及找矿实践四川会理天宝山铅锌矿是中国重要的重金属矿床之一,其分布在会理县天宝山东北侧,矿石类型多变,反应富有传奇色彩。

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这座矿床的形成机制和找矿实践,多年来一直有许多地质学家在此发掘研究。

研究显示,该矿床的赋存与地质构造有着密切的联系。

从结构分布上看,会理天宝山铅锌矿属于中酸性侵入岩型矿床,主要分布在岩体与隆起的破碎带交界的区域内,矿区内主要地质构造类型为断裂构造和褶皱构造。

尤其是断裂构造,对于铅锌矿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断裂构造也是该矿床的寻找对象。

断裂带富集了岩石的基本元素和大量的矿源物质,一旦发现则往往是矿床的潜在产地。

这对于找矿人员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以在寻找矿床的初步阶段中依据地质断层进行判断和推断。

针对会理天宝山铅锌矿,找矿实践中具体采取了什么措施呢?首先,地质调查是找矿实践中的首要工作,通过对矿床区域进行详细的地质填图,对区域内的勘探工作进行初步指导和规划。

其次,利用地球物理方法进行矿产资源勘测,包括测量不同方位、不同尺度下的电磁异常和磁异常,以及地面、空气和地球物理勘探等方法,对矿床进行探测。

再者,通过对矿床范围内的岩层和矿质进行样品采集和精细化化验,获取矿产元素和矿床成因的有关信息。

总而言之,会理天宝山铅锌矿研究的成果表明,矿床富集与地质构造密切相关,断裂构造是矿床形成的关键因素之一。

地质调查、物探、采样等找矿实践,为该矿床的发掘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依据。

相信在未来一定时间内,会有更多的地质学家、工程师加入这场找矿行列,共同探索四川会理天宝山铅锌矿的形成机制和开采前景。

在对四川会理天宝山铅锌矿研究的过程中,有一些相关的数据需要进行分析。

以下是一些关键统计数据:1. 矿床的铅锌矿化延伸线长度达到约7.5公里,宽度为1-1.7公里,矿床估算资源量为1200多万吨。

2. 矿石中锌、铅含量较高,锌含量平均为5.57%,铅含量平均为3.98%。

四川会东发箐铅锌矿矿床地质特征_肖光武

四川会东发箐铅锌矿矿床地质特征_肖光武

构造控制明显,
白石崖矿段位于F1 1
与F
3 1
之间,
龙潭
-

槽矿
段位于
F
1 2
~F
4 2
断层带之间,
老山、火干沟

黄家
箐矿
段位于
F
2 1

F
4 1
之间,
从矿体的形态及
品位表( 表 1) 及矿体分布图( 图 2) 可知, 矿体越靠近
断层, 其品位越高, 断层之间的含矿岩体越破碎, 容
矿空间越大, 其矿体的规模越大。
Ⅰ1 北东 55° 4. 58 360 120 12. 06
Z bdn2c
Ⅰ2 北东 60° 5. 43 680 230 4. 87
Z bdn2c
龙潭-
Ⅰ3 南西
45° 7. 5
200
70
2. 84
Z bdn2c
老槽
Ⅰ4 北东
76° 6. 9
390
130
6. 7
6. 1
Z bdn2c
Ⅰ5 北东 47° 4. 94 350 120 6. 49
3. 5 围岩蚀变 本区近矿围岩蚀变有: 黄铁矿化: 黄铁矿多数已被氧化呈褐铁矿, 黄
铁矿呈粒状、脉状充填, 晶型多为立方体, 自形程度 较高。
重晶石化: 黄家箐矿段发育两条厚大的重晶 石矿带, 由后期 BaSO 4 溶液交代或充填原灯影组白 云岩, 沿层间或裂隙形成。
硅化: 在褐铁矿铅锌矿石中, 或重晶石化矿石 中, 往往有细小半透期之石英颗粒或石英蚀变环圈 产出, 总的特点是普遍而不强烈。
3. 43 130 43 3. 07 5. 83 Zbdn2b
Ⅱ9 北西 73° 2. 51 240 110 6. 58 6. 76 Zbdn2b

四川铅锌矿床概述

四川铅锌矿床概述

四川铅锌矿床概述矿床名称地理位置矿床类型平均品位%伴生组分规模矿床简述开采情况Pb Zn情况胜莫隆多金属矿四川白玉县海相火山热液型1.4002.320 Ag,Cd 中产于上三叠统板岩和凝灰岩中的似层状和透镜状多金属矿床未采呷村银多金属矿四川白玉县海相火山热液型1.8402.720Au,Sb,Cd,Hg大产于上三叠统酸性火山岩与碳酸盐岩接触界面处的似层状银多金属矿床未采东山脊多金属矿四川白玉县海相火山热液型1.290 3.850 Au,Ag 小产于上三叠统酸性火山岩与碳酸盐岩接触处的似层状多金属矿床未采嘎衣穷铅锌矿四川白玉县海相火山热液型1.780 3.170Cu,Ag,Cd,Ga大产于上三叠统火山沉积岩中的似层状多金属矿床未采措阿郎巴多金属矿四川白玉县海相火山热液型1.040 0.390 Au,Ag 矿点产于上三叠统灰岩和凝灰熔岩中的透镜状和脉状多金属矿未采亥隆锡多金属矿四川巴塘县夕卡岩型 1.920 2.750Ag,W,Cd,Bi矿点产于花岗岩体与上三叠统接触带的透镜状和似层状锡多金属矿未采措莫隆多金属矿四川巴塘县夕卡岩型 1.410 1.520Ag,W,Mo,Cd小产于花岗岩体与上三叠统接触带的似层状和透镜状锡多金属矿床未采赤琼四川巴塘县夕卡岩型0.850 1.000 W,Cu 矿点产于花岗岩体与上三叠统接未锡多金属矿触带的似层状透镜状锡多金属矿床采夏塞银多金属矿四川巴塘县海相火山热液型4.200 0.850 中产于上三叠统火山岩断裂中的脉状和似层状银多金属矿床未采杠日隆铅锌矿四川巴塘县热液型 2.120 4.090 Cu,Ag 矿点产于下三叠统灰岩断裂中的透镜状铅锌矿未采纳交系铅锌矿四川巴塘县氧化淋滤型0.780 13.720 Ag 中产于上寒武统额顶组灰岩溶洞中的透镜状、脉状铅锌矿床未采青刀多金属矿四川乡城县热液型 2.570 2.280Ag,Cd,Ga矿点产于花岗岩体外带上三叠统砂岩和板岩层间破碎带中的透镜状铅锌矿未采李伍铜(锌)矿四川九龙县沉积变质型0.750 小产于下奥陶统变质岩系中似层状铜锌矿床未采黑牛洞铜(锌)矿四川九龙县沉积变质型 1.810 矿点产于下奥陶统变质岩系中似层状、透镜状铜锌矿未采挖金沟铜(锌)矿四川九龙县沉积变质型0.630Co,Ga,Ag,Au矿点产于下奥陶统变质岩中似层状、透镜状铜锌矿未采子杠坪铅锌矿四川九龙县热液型 4.150 9.580 Cu 小产于下二叠统甲黄沟群片岩断裂中似层状铅锌矿未采观音山金银多金属矿四川九龙县砂矿型 3.830 8.440 Cu 小产于第四系中似层状金、银、多金属砂矿正采农戈山铅锌矿四川道孚县热液型 2.310 0.720 Ag,Cu 中产于花岗岩体断裂中脉状铅锌矿床未采寨子坪铅锌矿四川康定县热卤水型0.570 3.870Ag,Cd,Ga中产于中志留统白云质灰岩裂隙中似层状铅锌矿未采铅锌矿四川康定县热卤水型 2.150 2.920 Ag,Cd 中产于下泥盆统灰岩裂隙中似层状铅锌矿床未采偏岩子金(铅)矿四川康定县热液型8.320 Cu 矿点产于新元古代统灯影组白云岩断裂中含金(铅)石英脉正采铅厂坪铅锌矿四川天全县热卤水型 4.710 1.180 小产于中泥盆统灰岩断裂中脉状和透镜状铅锌矿未采非石岩铅矿四川布拖县热卤水型8.900 矿点产于上奥陶统灰岩断裂中脉状,囊状铅矿未采洛乌铅矿四川布拖县热卤水型 2.260 矿点产于上奥陶统大箐组白云质灰岩层间断裂中透镜状铅矿未采菲果铅矿四川布拖县热卤水型 3.030 矿点产于上奥陶统大箐组白云质灰岩层间断裂中透镜状铅矿未采菲土窝铅锌矿四川布拖县热卤水型0.340 2.470 Ag 矿点产于上奥陶统和下志留统白云岩层间似层状和透镜状铅锌矿未采乌依铅矿四川布拖县热卤水型 4.150 中产于上奥陶统白云质灰岩断裂中似层状和透镜状铅矿正采岩岱铅锌矿四川甘洛县热卤水型10.000 5.400 Ag,Cd 矿点产于下寒武统白云岩断裂中脉状和似层状铅锌矿未采特尔莫铅矿四川甘洛县热卤水型 2.399 矿点产于寒武纪白云岩和白云质灰岩断裂中的脉状铅矿未采阿尔铅锌矿四川甘洛县热卤水型 3.880 2.940 中产于下寒武统龙王庙组白云岩断裂中的似层状铅锌矿床正采赤普铅锌矿四川甘洛县热卤水型 6.400 3.240Ag,Cu,Cd,Ge大产于新元古代灯影组白云岩间似层状和透镜状铅锌矿正采波波沟铅锌矿四川甘洛县热卤水型 1.220 3.080 Ag 小产于上寒武统二道水组白云岩层间破碎带中脉状和透镜状铅锌矿床未采510铀(锌)矿四川若尔盖县热卤水型 2.694 Ni 小产于中志留统灰岩、砂岩和硅质岩断裂中的似层状铀(锌)矿床未采凼铅锌矿四川荥经县热卤水型 3.200 9.610 Ag, Cd 小产于中奥陶统白云岩断裂中柱状铅锌矿床未采南湾头铅锌矿四川荥经县热卤水型 2.980 11.250 Ag,Au 小产于新元古代灯影组白云岩层间断裂中的透镜状和团块状铅锌矿床未采大万坪铅锌矿四川汉源县热卤水型 1.060 3.380Ag,Ge,Cd小产于新元古代灯影组白云岩断裂中的似层状铅锌矿床正采唐家铅锌矿四川汉源县热卤水型 1.440 4.980 S,Ag 中产于新元古代灯影组白云岩断裂中的透镜状和似层状铅锌矿床正采水桶沟铅锌矿四川汉源县热卤水型 1.140 3.340Ag,Cu,Cd,Au小产于新元古代灯影组白云岩层间断裂中似层状和透镜状铅锌矿床未采团宝山铅锌矿四川汉源县热卤水型 3.040 12.110 Ag,Cu 中产于上新元古代灯影组白云岩断裂中似层状和透镜状铅锌矿床未采天宝山铅锌矿四川会理县热卤水型0.973 8.740Cu,Ag,Cd大产于新元古代灯影组白云岩断裂中似层状铅锌矿床正采小石房铅锌矿四川会理县热卤水型 1.629 2.291S,Ag,Ba大产于合理群天宝山组砂质板岩层间断裂中透镜状脉状铅锌矿床未采银厂沟铅锌矿四川宁南县热卤水型 3.230 1.720Ag,Cd,Ga,Ge中产于新元古代灯影组白云岩断裂中似层状锌矿床正采陆铁铅锌矿四川宁南县热卤水型 4.210 0.810 Ga,Ge 小产于新元古代灯影组白云岩断裂中脉状和似层状铅锌矿床未采四大块铅锌矿四川宁南县热卤水型 2.640 1.310 Ag 小产于新元古代灯影组白云岩层间断裂似层状铅锌矿未采云雀铅锌矿四川宁南县热卤水型 3.070 3.650 Cd,Ag 小产于下寒武统白云岩和灰岩层间断裂中的似层状铅锌矿床未采松林铅锌矿四川宁南县热卤水型 2.750 1.770 Cd 小产于上奥陶统大箐组白云质灰岩层间断裂中似层状铅锌矿床未采大垭口铅锌矿四川宁南县热卤水型 1.650 3.640 小产于新元古代灯影组白云岩断裂中的似层状和脉状铅锌矿未采大坪子铅锌矿四川宁南县热卤水型 3.940 0.320 小产于中志留统石门坎组白云岩中的似层状铅锌矿床未采上葫芦铅锌矿四川宁南县热卤水型 2.740 0.400 Ag 矿点产于新元古代灯影组碎裂状白云岩中的脉状和透镜状铅锌矿未采猫子湾铅锌矿四川宝兴县热卤水型 1.300 4.120 小产于中泥盆统白云岩与板岩层间破碎带中的似层状铅锌矿床未采洛乌沟铅锌矿四川普格县热卤水型 1.920 9.200 Ag 小产于中志留统白云岩层间破碎带中的似层状和扁豆状铅锌矿床未采竹儿沟铅锌矿四川越西县热卤水型7.728 11.628 Ag 矿点产于新元古代灯影组白云岩层间断裂中的透镜状和囊状铅锌矿未采撒海卡铅锌矿四川会东县热卤水型 1.070 4.800 小产于新元古代灯影组白云岩层间断裂中的似层状和透镜状铅锌矿床未采大梁子铅锌矿四川会东县热卤水型0.700 12.250Ag,Cd,Ga,Ge大产于新元古代灯影组白云岩层间断裂中似层状铅锌矿床正采打洛铅矿四川金阳县热卤水型7.790 矿点产于上奥陶统大箐组白云质灰岩层间裂隙中似层状铅矿未采白银厂铅锌矿四川金阳县热卤水型 3.050 5.820 小产于下寒武统龙王庙组灰岩层间断裂中似层状铅锌矿床未采热水河铅矿四川金阳县热卤水型 3.460 小产于下寒武统梅树村组和中奥陶统宝塔组白云岩中似层状铅矿床未采磨槽湾铅锌矿四川金阳县热卤水型 1.500 2.280Cu,Ag,Cd小产于新元古代和下寒武统白云岩层间断裂中的似层状铅锌矿床未采底舒铅锌矿四川金阳县热卤水型0.640 6.460 Cd 小产于下寒武统梅树村组白云岩层间破碎带中似层状铅锌矿床未采罗布四川雷波县热卤水型 3.050 矿点产于下寒武统梅树村组白云未坪铅矿岩中的透镜状铅矿采彭县铜(锌)矿四川彭县县海相火山热液型1.460 小产于前寒武纪白水河群火山碎屑岩层间断裂中的透镜状和似层状铜(锌)矿床闭坑控桐树多金属矿四川汶川县热卤水型 1.250 1.580 Ag,Cd 矿点产于志留纪茂县群灰岩中透镜状多金属矿未采九里岗铅锌矿四川芦山县热卤水型 2.560 0.490Cu,Ag,Cd矿点产于志留纪茂县群灰岩中透镜状铅锌矿未采小坪沟铅锌矿四川崇庆县热卤水型0.710 8.890S,Cd,Ge,Ga小产于中泥盆统观雾山组白云岩层间透镜状铅锌矿床未采铜厂梗铅锌矿四川马边县热卤水型 1.050 2.060 Ag 小产于新元古代和下寒武统白云岩层间断裂中似层状和透镜状铅锌矿床未采龙头沟铅锌矿四川雷波县热卤水型 2.350 2.280 矿点产于下寒武统王庙组白云岩层间断裂中似层状和脉状铅锌矿未采青山铅锌矿四川平武县热卤水型 1.440 2.780 Ag,Cd 矿点产于中泥盆统养马坝组中段灰岩中的似层状、透镜状铅锌矿未采通木梁铜锌矿四川青川县海相火山热液型2.380 矿点产于新元古代通木梁群断裂中的脉状和透镜状含铜(锌)矿未采扁担梁铅矿四川江油县热液型 2.500 矿点产于中泥盆统养马坝组灰岩中的透镜状铅矿停采黑铅槽铅锌矿四川北川县热液型 1.330 3.150 矿点产于中泥盆统养马坝组灰岩中的似层状和脉状铅锌矿停采大滩槽子沟铅锌矿四川广元县海相火山热液型1.580 4.230Ag,Au,S,Cu小产于元古宙刘家坪组火山碎屑岩中似层状,透镜状铅锌矿床未采沙滩-银矿四川南江县热液型 1.440 2.780 Ag,Cd 小产于新元古代灯影组白云岩中似层状铅锌矿床未采梁铅锌矿老厂坪铅锌矿四川石柱县热液型 1.951 6.633 Ag,Cd 小产于下寒武统石龙泗组灰岩断裂中的脉状铅锌矿床未采沿厂盖铅锌矿四川西阳县热液型 1.990 3.150 小。

四川省凉山州甘洛县老915---Ⅰ铅锌矿简介.

四川省凉山州甘洛县老915---Ⅰ铅锌矿简介.

四川省凉山州甘洛县老915---Ⅰ铅锌矿简介一、自然地理及地质情况1、自然地理甘洛县老915---Ⅰ铅锌矿区位于凉山州甘洛县新市坝镇,至甘洛县县城北东6.5km。

矿区交通方便,乌(斯河)——金(阳)公路横穿矿区,至成昆线甘洛火车站约6km。

矿区位于尼日河东岸山区,地势东高西低,海拔高度为+805—+1300m,最低侵蚀基准面为尼日河河床,其海拔高度为+980m。

矿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干、湿季节明显,平均降水量为830.3mm,最大降水量1042mm,5-9月份为雨季,降雨量占全年的80%以上。

2. 区域地质矿区位于康滇地轴南北向构造体系之北段东缘,小相岭南北向构造带东侧,马拉哈断层以东。

其地层主要发育有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寒武系碎屑岩、灰岩和白云岩等。

3. 以往地质工作该区地质勘查工作始于50年代,先后有凉山地质队、202地质队、原四川地质局第一区测队、207地质队、原西南冶金地勘局609地质队等地质勘查单位在此开展了1:20万区域地质调查、1: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针对铅锌矿的调查、普查等不同程度的地质工作。

2003年9月至12月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四年地质队对该地区进行了资源储量核实调查工作,经过地表地形测量、地表地质调查和深部工程测量、编录等综合地质调查手段,基本查明了矿区海拔标高+1042-+803m范围内矿体的形态、产状、空间分布规律以及矿石品位、质量情况,并对矿区上部975-1300m采区已采矿石量进行了大致估算,其采出矿石量约为106万吨。

二、矿产地质特征1. 矿体特征矿区已发现3个矿体,产于震旦系灯影组上段地层的层间破碎带内,呈似层状、脉状或透镜状。

①号矿体:呈带状、脉状,矿层倾向北东,倾角63°-70°,平均65°,平均厚度1.01m;控制矿体走向长为462.5m。

②号矿体:呈似层状、脉状、透镜状,控制矿体顺走向长为650m,中部被采空分成上下两部分:上部矿体平均厚1.09m,下部矿体厚度1-1.14m,平均厚1.08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