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等级考试(上机操作)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上机考试题库 二级 ms office

MS Office理论试题一、选择题1、关于世界上第一台通用电子计算机ENIAC的叙述中,错误的是()[单选题]*A、ENIAC是1946年在美国诞生的B、它主要采用电子管和继电器C、它是首次采用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自动工作的电子计算机*D、研制它的主要目的是用来计算弹道2、在计算机指令中,规定其所执行操作功能的部分称为()[单选题]*A、地址码B、源操作数C、操作数D、操作码*3、1946年首台电子数字计算机问世后,冯.诺依曼在研制EDVAC计算机时,提出两个重要的改进,它们是()[单选题]*A、采用二进制和存储程序控制的概念*B、引入CPU和内存储器的概念C、采用机器语言和十六进制D、采用ASCII编码系统4、计算机之所以能按人们的意图自动进行工作,最直接的原因是因为采用了()[单选题]*A、二进制B、高速电子元件C、程序设计语言D、存储程序控制*5、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单选题]*A、硬盘在主机箱内,它是主机的组成部分*B、硬盘属于外部存储器C、硬盘驱动器既可做输入设备又可做输出设备用D、硬盘与CPU之间不能直接交换数据6、计算机的技术性能指标主要是指()[单选题]*A、计算机所配备的程序设计语言、操作系统、外部设备B、计算机的可靠性、可维性和可用性C、显示器的分辨率、打印机的性能等配置D、字长、主频、运算速度、内/外存容量*7、“32位微型计算机”中的32,是指下列技术指标中的()[单选题]*A、CPU功耗B、CPU字长*C、CPU主频D、CPU型号8、对CD-ROM可以进行的操作是()[单选题]*A、读或写B、只能读不能写*C、只能写不能读D、能存不能取9、把内存中数据传送到计算机硬盘上的操作称为()[单选题]*A、显示B、写盘*C、输入D、读盘10、解释程序的功能是()[单选题]*A、解释执行汇编语言程序B、解释执行高级语言程序*C、将汇编语言程序解释成目标程序D、将高级语言程序解释成目标程序。
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PC技术上机的步骤

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PC技术上机的步骤一、看到考题后,点击进入考生文件夹,这时就会出现MS-DOS ,在屏幕上输入:edit prog1.asm。
二、答题。
三、按ALT激活菜单,保存、退出。
四、程序汇编:输入: masm prog1.asm 回车输入文件名:prog1 回车(可不输,直接按回车)回车回车五、连接目标文件:link prog1+io.obj 回车(切记:不是io+prog1.obj)回车回车回车六、运行程序:prog1.exe 回车七、查看原文件和结果:edit input1.dat 回车(看原文件)edit output1.dat 回车(看结果)八、存盘(在打开output1.dat 后save即可),交卷。
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PC技术上机的步骤一、看到考题后,点击进入考生文件夹,这时就会出现MS-DOS ,在屏幕上输入:edit prog1.asm。
二、答题。
三、按ALT激活菜单,保存、退出。
四、程序汇编:输入: masm prog1.asm 回车输入文件名:prog1 回车(可不输,直接按回车)回车回车五、连接目标文件:link prog1+io.obj 回车(切记:不是io+prog1.obj)回车回车回车六、运行程序:prog1.exe 回车七、查看原文件和结果:edit input1.dat 回车(看原文件)edit output1.dat 回车(看结果)八、存盘(在打开output1.dat 后save即可),交卷。
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PC技术上机的步骤一、看到考题后,点击进入考生文件夹,这时就会出现MS-DOS ,在屏幕上输入:edit prog1.asm。
二、答题。
三、按ALT激活菜单,保存、退出。
四、程序汇编:输入: masm prog1.asm 回车输入文件名:prog1 回车(可不输,直接按回车)回车回车五、连接目标文件:link prog1+io.obj 回车(切记:不是io+prog1.obj)回车回车回车六、运行程序:prog1.exe 回车七、查看原文件和结果:edit input1.dat 回车(看原文件)edit output1.dat 回车(看结果)八、存盘(在打开output1.dat 后save即可),交卷。
计算机等级考试上机考试备考技巧速看

计算机等级考试上机考试备考技巧速看计算机等级考试上机考试备考技巧速看上机考试重点考察考生的基本操作能力和程序编写能力,要求考生具有综合运用基础知识进行实际操作的能力。
上机试题综合性强、难度较大。
上机考试的评分是以机评为主,人工复查为辅的。
机评当然不存在公正性的问题,但却存在呆板的问题,有时还可能因为出题者考虑不周出现错评的情况。
掌握好上机考试的应试技巧,可以使考生的实际水平在考试时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
历次考试均有考生因为忽略了这一点,加之较为紧张的考场气氛影响了水平的发挥,致使考试成绩大大低于实际水平。
因此每个考生在考试前,都应有充分的准备。
总结以下几点供考生在复习和考试时借鉴:(1)对于上机考试的复习,切不可“死记硬背”。
根据以往考试经验,有部分考生能够通过笔试,而上机考试却不能通过,主要原因是这部分考生已经习惯于传统考试的”死记硬背”,而对于真正的知识应用,却显得束手无策。
为了克服这个弊病,考生-定要在熟记基本知识点的基础上,加强编程训练,加强上机训练,从历年试题中寻找解题技巧,理清解题思路,将各种程序结构反复练习。
(2)在考前一定要重视等级考试模拟软件的使用。
在考试之前,应使用等级考试模拟软件进行实际的上机操作练习,尤其要做一些具有针对性的上机模拟题,以便熟悉考试题型,体验真实的上机环境,减轻考试时的紧张程度。
(3)学会并习惯使用帮助系统。
每个编程软件都有较全面的帮助系统,熟练掌握帮助系统,可以使考生减少记忆量,解决解题中的疑难问题。
(4)熟悉考试场地及环境,尤其是要熟悉考场的硬件情况和所使用的相关软件的情况。
考点在正式考试前,会给考生提供一次模拟上机的机会。
模拟考试时,考生重点不应放在把题做出来,而是放在熟悉考试环境,相应软件的使用方法,考试系统的使用等方面。
(5)做_上机题时要不急不燥,认真审题。
全国计算机二级考试报名条件根据各省市公布的全国计算机二级考试报名条件可知,报名条件还是很宽松的,没有什么过多要求,大致如下:1、参加全国计算机二级考试不受年龄、职业以及所受教育程度的限制,考生可根据自己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水平选择参加其中任何一个级别(类别)的考试。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上机操作过程图解

单击“开始登陆”按钮,如果开考前考场监考老师已经单击这个按钮了,直接出现下面的画面:在“准考证号”输入框中正确输入你自己的准考证号码,输入正确无误后单击“考号验证”按钮,出现如下的画面:出处/blog/static/93512200837101232300/认真核对你的准考证、身份证和姓名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单击“否”,重新输入.单击“抽取试题”,出现如下画面:单击“开始答题并计时”,出现如下画面:出处/blog/static/93512200837101232300/系统开始计时。
在系统中,上面有一个工具栏,单击“隐藏窗口(或者显示窗口)”可以隐藏或者显示下面的题目窗口。
题目窗口中的有三个按钮,分别单击这些按钮,可以查看相关的题目要求。
(也可单击任务栏中相应选项) 单击题目窗口中的“答题”菜单中的“启动Microsoft Visual C++”菜单,可以直接启动VC,如下图所示:出处/blog/static/93512200837101232300/启动后的VC6开发工具如下图:单击“文件”菜单,选择“打开”菜单,如下图:此时会出现一个打开菜单,如下图所示:这时会打开考生文件夹(每个考生的考生文件夹均不相同),在这个打开对话框中会出现3个文件,分别是b lank1.c(程序填空题)、modi1.c(程序修改题)和prog1.c(程序编写题)。
出处/blog/static/93512200837101232300/在做题的时候,选择相应的文件,例如要做程序填空题,就在打开文件对话框中选择blank1.c文件,然后单击“打开”按钮,出现如下图所示的界面:在做程序填空题的时候,将填写的答案填写到类似于___1___的地方,填写完毕后,必须将___1___删除。
题目做完后必须保存。
如果需要运行(编程题必须运行,填空题和改错题可以不运行),单击“组建”菜单的“编译”菜单,如下图所示:这时候会弹出一个对话框,如下图所示:不用管这上面的英文是什么意思,单击“是”按钮就可以了。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上机考试模拟系统使用说明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Visual Basic)上机考试模拟系统使用说明一、系统概述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Visual Basic)上机考试模拟系统是结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2002年新大纲开发的考试自测软件。
它提供了开放式的考试环境,具有自动计时、自动阅卷评分等功能,完全模拟真实考场的一切功能,能让考生尽快熟悉等级考试的考试环境,掌握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出题规律,顺利地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
二、系统安装◆安装程序方法一:常规安装1.将光盘放入光驱内。
2.单击打开“添加/删除程序”对话框。
3.单击“安装”按钮。
4.按照屏幕上的提示进行相应的安装操作。
方法二:人工安装如果在上述情况下均未出现安装程序的界面,请按照下列方法进行人工安装。
1.将光盘放入光驱内。
2.光盘会自动运行,并显示安装界面,然后可以根据需要和提示进行相应安装等操作。
◆硬件环境(建议)中央处理器: PentiumII 233以上内存: 32MB以上硬盘存储器: 100MB以上剩余硬盘空间显示适配器: SVGA屏幕分辨率:最佳效果(800*600),16色以上。
◆软件环境(建议)最佳环境操作系统:中文版Windows 98试题运行环境:Microsoft Visual Basic 6.0支持环境操作系统:中文版Windows 98/Me/2000/XP试题运行环境:Microsoft Visual Basic 6.0说明:如果机器上未安装中文版Microsoft Visual Basic 6.0,则在考试中不能进行测试。
系统对此相应部分将以零分处理。
三、系统卸载◆卸载程序方法一:常规方法1.打开“添加/删除程序”对话框。
2.在对话框下面的列表中选择“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Visual Basic)全真模拟环境”。
3.单击“添加/删除”按钮可以卸载本软件。
方法二:特殊方法本软件属于绿色软件,可以通过直接删除达到卸载程序的目的。
四、上机设置本系统运行开始时,将出现系统登录窗口,如图1所示。
计算机二级上机 (4)

计算机二级上机1. 简介计算机二级上机是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实践性课程,旨在提供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文档将介绍本科生在计算机二级上机过程中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提供一些操作步骤和示例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2. 实验环境搭建在进行计算机二级上机实践之前,首先需要搭建实验环境。
具体步骤如下:1.安装操作系统:根据实验要求和个人喜好选择合适的操作系统,例如Windows、Linux 或者 macOS。
2.安装开发工具:根据实验要求,安装相应的开发工具。
常用的开发工具包括集成开发环境(IDE)如 Eclipse、Visual Studio 或者 PyCharm,版本管理工具如 Git 和 SVN,编译器如 GCC 和 Clang,编辑器如 Sublime Text 和Visual Studio Code 等。
3.配置开发环境:根据实验要求和个人喜好,配置开发环境的相关参数和插件。
3. 实验内容计算机二级上机的实验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编程实践:通过编写程序解决实际问题,提升算法和编程能力。
2.数据库操作:学习和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包括数据库的创建、表的设计、数据的增删改查等。
3.网络编程:了解网络通信原理,学习 Socket 编程、HTTP 协议和网络安全等知识。
4.操作系统:学习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操作,包括文件管理、进程管理、内存管理等。
5.Web 应用开发:学习 Web 技术和开发框架,实现简单的 Web 应用。
4. 实验步骤在进行每个实验之前,都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1.阅读实验要求和指导书:详细阅读实验要求和指导书,了解实验目标、内容和要求。
2.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根据实验要求,学习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包括编程语言、数据库操作、网络通信等。
3.设计实验方案: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实验的具体方案,包括程序的结构、数据的表示方式、算法的选择等。
4.实现代码:使用所选的开发工具,按照实验方案实现代码逻辑,进行编写和调试。
全国计算机等级上机操作题试题(附答案)

20xx全国计算机等级上机操作题试题(附答案)20xx全国计算机等级上机操作题试题(附答案)「篇一」一级MS office1.字处理题26对考生文件夹下WORD.docx文档中的文字进行编辑、排版和保存,具体要求如下:【文档开始】《数据结构》教学实施意见一、课程的目的与要求《数据结构》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的主要任务是讨论数据的各种逻辑结构、物理结构以及相关的算法。
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和设计算法。
二、课时安排【文档结束】(1)将标题段(“《数据结构》教学实施意见”)文字设置为二号红色黑体、居中。
(2)将正文第2行开始(“《数据结构》”)到第4行结束(“数据结构和设计算法。
”)中的文字设置为小四号楷体、段落首行缩进2字符、行距1.25倍。
(3)将正文中第1行(一、课程的目的与要求)和第6行(二、课时安排)设置成楷体、红色小三号、并加黄色底纹,段后间距0.5行。
(4)将文中后12行文字转换为一个12行4列的表格。
设置表格居中,表格第2列列宽为5厘米,其余列列宽为2厘米,行高为0.5厘米;表格中所有文字水平居中。
(5)分别用公式计算表格中“授课学时”合计和“实验学时”合计;设置表格外框线为3磅蓝色单实线、内框线为1磅蓝色单实线。
参考解析:(1)【解题步骤】步骤1:通过“答题”菜单打开WORD.docx文件,按题目要求设置标题段字体。
选中标题段,在【开始】功能区的【字体】分组中,单击“字体”按钮,弹出“字体”对话框。
在“字体”选项卡中,设置“中文字体”为“黑体”,设置“字号”为“二号”,设置“字体颜色”为“红色”,单击“确定”按钮。
步骤2:按题目要求设置标题段对齐属性。
选中标题段,在【开始】功能区的【段落】分组中,单击“居中”按钮。
(2)【解题步骤】步骤1:按照题目要求设置正文字体。
选中正文第2行到第5行文字,在【开始】功能区的【字体】分组中,单击“字体”按钮,弹出“字体”对话框。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分数分配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分数分配计算机一级考试分值分布情况一、选择题,分20道小题(20分)二、Windows操作(10分)三、Word操作(25分)四、Excel操作(20分)五、PPT演示文稿操作(15分)六、IE浏览器的简单使用/收发电子邮件(10分)计算机一级考试一科目包括:一级MS Office、一级WPS Office、一级Photoshop,一级共三个科目。
一、一级WPS Office1. 采用无纸化考试,上机操作。
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 软件环境:Windows 7操作系统,WPS Office 2012办公软件。
3. 在指定时间内,完成下列各项操作:(1)选择题(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网络的基本知识)(20分)(2)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
(10分)(3)WPS文字的操作。
(25分)(4)WPS表格的操作。
(20分)(5)WPS演示软件的操作。
(15分)(6)浏览器(IE)的简单使用和电子邮件收发。
(10分)二、一级MS Office1. 采用无纸化考试,机操作。
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 软件环境:Windows 7操作系统,Microsoft Office 2010办公软件。
3. 在指定时间内,完成下列各项操作:(1)选择题(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网络的基本知识)。
(20分)(2)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
(10分)(3)Word操作。
(25分)(4)Excel操作。
(20分)(5)PowerPoint操作。
(15分)(6)浏览器(IE)的简单使用和电子邮件收发。
(10分)三、一级Photoshop1.题型及分值单项选择题55分(含计算机基础知识部分20分,Photoshop知识与操作部分35分)。
Photoshop操作题45分(含3道题目,每题15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等级考试计算机技术电脑科学的发展,是20世纪人类最值得骄傲的成就之一,是人类智慧的长期结晶,是许多领域的科学家、工程师共同协作、不懈努力的产物。
电脑技术处理信息能力和应用范围的极大扩展,已经使它遍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渗透到现实生活的各个角落。
请依次解答以下各小题:1.把全文中'计算机'更换成'电脑'。
2.加上标题:'计算机技术',三号宋体,居中。
3.正文每个自然段首行缩进2个汉字位置,并以四号仿宋显示。
4.把第二自然段移到第一自然段前。
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是20世纪人类最值得骄傲的成就之一,是人类智慧的长期结晶,是许多领域的科学家、工程师共同协作、不懈努力的产物。
计算机技术处理信息能力和应用范围的极大扩展,已经使它遍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渗透到现实生活的各个角落。
请依次解答以下各小题,每题5分。
1.把全文中'计算机'更换成'电脑'。
2.加上标题:'计算机技术',3号宋体,居中。
3.正文每个自然段首行缩进2个汉字位置,并以4号仿宋显示。
4.把第二自然段移到第一自然段前。
生物计算机从外表上看这是一个像袖珍计算机的普通小盒子。
它有一个非常薄的玻璃外壳,里面装着肉眼看不见的多层蛋白质,蛋白质间由复杂的晶格联结,很像电影《超人》中的北极圈避难所。
这种精巧的蛋白质晶格里是一些生物分子,这就是生物计算机的集成电路。
生物计算机中的生物分子,在电流的作用下同样可以产生“开”和“关”的两种状态,并能储存、输出“0”和“1”这样的二进制信息。
因此,可以像电子计算机一样进行运算和信息处理。
组成生物计算机的蛋白分子,直径只有头发丝上的五千分之一。
体积仅手指头粗细的一只生物计算机,其储存信息的容量可以比现在的普通电子计算机大一千万倍。
而且由于生物分子非常微小,彼此之间的距离又非常近,所以传递信息和计算速度非常快。
如果将这种计算机和人脑比较,人脑进行思维是靠神经冲动传递的,与声音在空气中传递的速度(每秒330米)相当;而在生物计算机中,分子的电子运动速度与光速相接近,高达每秒约30万公里。
因此,生物计算机的速度比人脑思维的速度快近100万倍。
生物计算机这样微小的体积和惊人的运算速度,可以用来制造真人大小的机器人,使机器人具有像人脑一样的智能。
生物计算机能够与健康人的大脑连在一起,甚至植入人的大脑,代替大脑有病的人进行思维、推理、记忆。
它可以装备机器人,使机器人更小巧,用来招待高度危险的任务;可以植入人体,使截瘫病人站立走路,给盲人重建光明,国外有一个名叫罗斯纳的“共生人”,他有两个身体,但只有一个大脑。
两个身躯接受同一个大脑的指令。
如果给他植入一台生物计算机的话,那么这个机器脑就能控制其中一个躯体的一切活动,再通过外科手术,就能得到完整的两个人。
请依次解答以下各小题,每题5分。
1、将全文中的"计算机"改为"COMPUTER"(半角字符)。
2、将第一段段落的右缩进间距设置为4厘米。
3、将书名《超人》改为四号黑体字。
4、给标题"生物计算机"加脚注,内容为"新一代计算机"。
E-mail的发展由于电子邮件的数据量通常,单纯的信息给网络通信链路的负载也极小。
然而如果用户需要在他们的信息上附加大的数据文件时,负载会变得很重,这就需要高性能链路。
在那一种情况下,电子邮件都常发生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并不需要网络间具有永久的、实时的连接。
在电子邮件与负载应用混合的情况下,大多数广域组网连接类型都可以承担。
由于电子邮件主要采用存储-转发通信,所以在没有别的电子邮件迅速发展时成为最流行的局部网应用之一。
局部网中的电子邮件系统允许网络用户信息和文件。
若办公室在地理上是分散的,网络管理售货员可能希望使用诸如NetWare MHS之类的存储-转发通信服务器。
请依次解答以下各小题,每题5分。
1、将全文中的"网络"替换成"NetWare"(注意大小写)。
2、将标题(即"E-mail的发展")居中,三号宋体。
3、将一、二两段文字加15%的灰色底纹。
4、将全文内容分三栏排版。
打印管理器是Windows操作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只管理打印工作,而对打印机的控制是通过选择控制面板中的“打印机”图标来实现的。
使用Windows打印管理器可以安装和配置打印机,连接网络打印机,检查打印作业的状态,并且控制文件的打印。
当管理器活动时,要从一个Windows应用程序中打印,该应用程序生成一个文件,并且把它送给打印管理器。
在把文件发送给打印机的同时,用户可以照常工作。
当发送文件到管理器时,要从一个Windows应用程序中,该应用程序生成一个文件,并且把它发送给机的同时,用户可以照常工作。
当发送文件到管理器时,会形成一个打印队列。
打印队列列出已经收到打印文件的打印机并显示文件的状态。
打印队列有两种类型:本地队列显示从某个Windows应用程序传送到连在计算机上的本地打印机的所有文件。
当打印管理器开始用本地打印机时,其图标出现在屏幕的底部。
请依次解答以下各小题,每题5分。
1、将标题"打印管理器"设为倾斜,加粗,居中,三号宋体。
2、设置上边距为3厘米,下边距为3厘米。
3、最后一段中"打印队列有两种类型"文字置波浪下划线。
4、将全文内容分两栏排版。
什么是数组,先让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
某班有100个学生,他们的数学成绩用A1,A2, A3,……A100表示。
Quick BASIC系统可以将这100个数学成绩存储在内存单元中,如下图所示。
这100 个数据有相同的属性,它们集合在一起,有序的储存在一片连续的存储单元中,这种数据结构称为数组。
A1 A2 A3 。
A100请依次解答以下各小题:1.标题采用三号仿宋体、字体颜色为红色且居中排列。
2.纸张采用自定义,高25厘米、宽20厘米;3.正文行间距为1.5倍行距;4.将表的第二、第三行删除并将其插入表的最后;超文本与超媒体1.超文本的基本概念要想了解WWW,首先要了解超文本(hypertext)与超媒体(hypermedia)的基本概念,因为它们正是WWW的信息组织形式。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研究如何对信息进行组织,其中最常见的方式就是人们所读的各种书籍。
书籍是采用一种有序的方式来组织信息。
读者一般是从书的第一页到最后一页顺序地学习他所需要了解的知识。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们不断推出新的信息组织方式,以方便人们对各种信息的访问。
人们常说的计算机用户界面设计,实际上也是在解决信息的组织方式问题。
菜单是早期人们常见的一种软件用户界面。
在Gopher系统中,信息和用户之间的界面就是菜单。
用户在看到最终信息之前,总是浏览于菜单之间。
当用户选择了代表信息的菜单项后,菜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信息内容,用户看完内容后,重新回到菜单之中。
超文本方式对普遍的菜单方式作了重大的改进,它将菜单集成于文本信息之中,因此它可以看作是一种集成化的菜单系统。
用户直接看到的是文本信息本身,在浏览文本信息的同时,随时可以选中其中的“热链”。
热链往往是上下文关联的单词,通过选择热链可以跳转到其它的文本信息。
超文本正是在文本中包含了与其它文本的链接,这就形成了它的最大特点:无序性。
熟悉 Windows操作系统的用户应该能很容易地接受超文本概念,因为它的帮助系统就是一个超文本的典型范例。
请依次解答以下各小题:1.标题居中,三号黑体,阴影和空心。
2. 小标题为四号楷体。
3.设置纸张为B5(182 × 257mm),上边距和下边距为2.4厘米,左边距和右边距为2.1厘米。
4.正文首行缩进0.75厘米,汉字用五号宋体,1.5倍行距。
加密算法1.对称型加密算法也称私用密钥算法。
对称型加密算法是从传统的简单换位代替密码发展而来的,自1977年美国颁布DES密码算法作为美国数据加密标准以来,对称密钥密码体制迅猛发展,得到了世界各国关注和普遍使用。
对称密钥密码体制从加密模式上可分为序列密码和分组密码两大类。
序列密码一直是军事和外交场合使用的主要密码技术之一,它的主要原理是通过有限状态机产生性能优良的伪随机序列,使用该序列加密信息流,得到密文序列。
分组密码的工作方式是将明文分成固定长度的组,如64比特一组,用同一密钥和算法对每一组加密,输出也是固定长度的密文。
对称性的加密算法包括美国标准56位密钥的DES、Triple-DES、3DES、变长度密钥的RC2和RC4、瑞士人发明的128位密钥的IDEA等。
DES(Data Encryption Standard)是由IBM公司开发的最著名的数据加密算法,它的核心是乘积变换。
美国于1997年将其定为非机密数据的正式加密标准。
在过去20多年中,DES加密算法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比其他任何密钥方案在硬件和软件中都得到了更多的应用。
DES对64位二进制数据加密,产生64位密文数据,实际密钥长度为56位(有8位用于奇偶校验,解密时的过程和加密时相似,但密钥的顺序正好相反),其可能的密钥有256种,很难被破译。
在银行业中的电子资金转账(EFT)领域中DES的应用获得成功。
现在DES也可由硬件实现,AT&T首先用LSI芯片实现了DES的全部工作模式,该产品称为数据加密处理机DEP。
请依次解答以下各小题:1.设置纸张大小为B5(18.2 厘米×25.7 厘米),上边距和下边距为2.1厘米,左边距和右边距为2.4厘米。
2.标题居中,三号黑体,阴影,空心,字间距加宽6 磅。
3. 小标题四号楷体。
4.正文首行缩进0.75厘米,2倍行距,五号仿宋。
运算过程中其值可变的量称为变量。
使用变量之前必须先对它命名,变量名是一个以字母开头,后跟字母、数字及下划线组成的字符串,其长度不能超过10个字符。
系统允许用汉字作为变量中的字母组成元素,一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
FoxPro变量一般分为两类:字段变量和内存变量。
例姓名和年龄是RSGL.DBF中的两个字段名变量,X23和Y41是某一.PRG程序中的两个内存变量。
请依次解答以下各小题:1.加上标题“变量概念”,居中,小二号黑体;2.正文以四号宋体排列显示;3.把X后的23变成X的下标;4.在每个自然段落开始位置前加上项目符号:“◆”。
计算机领域中多媒体(Medium)包括两个概念,一是指存储信息的实体,如磁带、磁盘、光盘等;二是指承载信息的载体,或者是说各种信息的集合,如文本、文字、声音、视频、图形、图像等。
多媒体技术中媒体一词指文本、文字、声音、视频、图形和图像,这些用来表达信息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