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组建与应用课程标准
《局域网组建》课程标准

《局域网组建》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局域网组建代码:总学时数:54课时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程适用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专业等先修课程:信息技术基础、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常用工具软件、电工电子后续课程:网络管理、网站系统维护等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计算机网络组建、应用岗位工作的必修课程。
其功能是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各部件的认知,熟悉网络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组建、安装、调试和常见故障的诊断、排除的基本职业能力。
二、课程设计1.课程目标设计(1)社会、方法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我学习、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获取新知识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成本意识、安全意识、职业道德观念◆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沟通交流的能力(2)专业技能目标◆能识别计算机网络硬件设备◆能安装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能安装和配置计算机网络硬件设备◆能组建局域网◆能测试、诊断和排除计算机网络系统常见的软、硬件故障◆能掌握计算机及网络与互联网联接的各种方式(3)专业知识目标◆了解和熟悉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包括网络概念、网络的分类、协议概念、网络体系结构、服务器及防火墙概念与作用◆掌握进制的概念、转换与使用◆掌握IP地址的概念、分类使用及子网的划分,子网掩码的计算与使用◆掌握局域网组建的方法与相应步骤◆掌握常用的网络命令与网络故障分析等综合能力2。
课程内容设计在课程内容设计时,以岗位能力的培养为目标,选取该岗位所应具有的技能和知识;教学内容尽可能体现实用性的职业教育特点,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本课程内容以局域网组建实际应用项目为导向,采用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体系结构,将整门课程划分为七个项目,每个项目又分成三个模块:相关知识模块、方案实施模块和综合拓展模块组成,即以项目为载体、采用任务驱动重组课程内容,具体课程内容设计见表1。
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课程标准

《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课程标准1.概述1.1课程性质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密切结合而形成的新的技术领域,是当今计算机界公认的主流技术之一,也是迅速发展并在信息社会中得到广泛应用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作为信息类学生应该了解并掌握一定程度的计算机网络与数据通信的知识及应用。
总时间:课内64学时。
学分:41.2课程作用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已有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系统结构和计算机原理等基础上,对网络技术有一个系统的、全面的了解;理解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基本原理,尤其是TCP/IP协议簇和IEEE 802系列,培养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能充分运用并掌握科学的现代化网络管理方法和手段,为本专业服务,为今后能够迅速地适应社会各方面管理工作的需要服务,为Internet开发与管理和局域网的组建、规划和管理打下良好基础,从而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化信息管理人材。
1.3课程设计1.3.1课程设计理念:《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是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中重要的实践环节,是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将计算机网络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的重要过程,是培养高技能应用性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课程包括计算机网络的验证性实验和综合性设计实验两部分。
通过实验的学习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理论知识理解和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3.2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设计是为了巩固计算机网络基础理论教学所学知识、检验教学效果、增强实际动手能力培养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
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加深对计算机网络的理解,熟悉局域网中搭建小型局域网基本方法,培养实际动手能力。
并且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2.教学目标2.1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计算机网络从整体上有一个较清晰的了解,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了解网络新技术的新发展,从网络层次结构模型的应用层到物理层来对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进行描述,掌握计算机网络各层协议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所采用的技术,对当前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种类和常用的网络协议有较清晰的概念,学会计算机网络的一些基本设计方法,对典型计算机网络(Internet)的特点和具体实现有基本印象,初步培养在 TCP/IP协议工程和LAN 上的实际工作能力,学会计算机网络操作和日常管理和维护的最基本方法,为后续各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基础。
《网络组建与互联》课程标准

《网络组建与互联》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网络组建与互联适用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建议学时:96学时编制时间:2014年10月一、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一)课程定位本课程是哈尔滨市现代应用技术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本课程是以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学生就业为导向,在行业专家的指导下,对计算机网络管理、企业网络集成和技术支持、办公自动化等专门化方向所涵盖的岗位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将课程知识体系整合为6个项目,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体现学生设计和动手能力培养的循序渐进性。
最终使学生掌握网络组建与互联的技能,并能够实践应用。
(二)设计思路《网络组建与互联》作为计算机应用专业一门优质核心课程,其实践性很强。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有《微机组装与维护》、《网络基础》、《操作系统》等,后续有《网络布线》、《网络安全与防护》等专业技能课,地位十分重要。
本课程参考学时:96学时。
二、课程目标(一)能力目标1.能根据网络应用的需求正确完成常见网络的网络规划;2.能独立根据网络综合布线设计的有关规定正确完成常见网络(家庭网、办公网、企业网、园区网等)设计与组建实施;3.能根据网络应用的需求进行网络软件、硬件设备的正确选型。
(二)知识目标1.能根据企业网络应用的范围和规模正确配置和管理网络。
能建立域控制器管理模式、Web、DNS、DHCP、代理、邮件、FTP、路由及VPN、视频等各种应用服务;2.能使用常用软件及网络管理命令进行网络性能测试以及网络故障的诊断、排除;3.能使用常用的网络安全产品,根据企业需求实现基本网络安全策略的设计、应用与管理。
(三)素质目标1.具有收集信息、制订计划和交流合作、分析概括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2.具有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3.具有实事求是、尊重技术的科学态度,具有创新和技术革新的意识。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根据岗位能力需求进行精选,教师要认真把握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实把应知应会的知识和能力传授给学生。
局域网组建课程标准

局域网组建课程标准《局域网组建》课程标准本课程根据目前网络公司行业制定, 主要针对应、往界初中、高中毕业生,学制一个学期,实用性很强,与目前IT行业完全接轨,学生掌握本课程后,完全胜任网络公司工作(组建网吧、校园网、企业网、销售网络设备、维护管理网络),成为该行业骨干人才,为学生在社会上谋取一职业。
本课程分8个模块共128课时,理论110节,实习18节,每周8节,共16周第一模块:局域网基础知识(12节)知识目标:主要讲授局域网的定义,作用,结构,协议技能目标:学生掌握后,了解组网的结构和所安装的协议重点、难点:拓扑结构OSI结构通信协议具体课程安排如下:1、局域网简介:2节2、拓扑结构与分类:2节3、OSI/TCP/IP结构:4节4、网络协议:4节1、网络操作系统:2节2、IP地址和子网掩码:4节第四模块:对等网组建(12节)知识目标:主要讲授对等网的组建方法技能目标:学生掌握后,能独立完成对等的组建使网络相互通信重点、难点:安装系统、网卡设置、网络共享通信具体课程安排如下:1、物理连接安装操作系统:2节2、网卡设置:2节+4节实习3、共享:2节+2节实习第五模块:客户机/服务器网络组建(36节)知识目标:主要讲授C/S网络组建安装活动目录、配置各种服务器技能目标:学生掌握后,会组建带域的网络及配置各种服务器重点、难点:域、各种服务器的配置具体课程安排如下:1、服务器操作系统的安装:2节2、活动目录及安装:4节+2节实习3、用户、组、组织单位、容器:16节4、配置各种服务器:12节第六模块:局域网共享Internet (10节)知识目标:主要讲授单机、局域网上网方法技能目标:学生掌握后,独立完成家庭上网和局域网接入Internet重点、难点:ADSL、局域网上网方式具体课程安排如下:1拨号上网:2节2、ADSL 2节3、局域网:4节4、家庭有线网络:2节第七模块:无线局域网组建(8节)知识目标:主要讲授无线网络设备及组网方法技能目标:学生掌握后,能独立完成无线网络组建及接入Internet重点、难点:无线网络设备及组网方法具体课程安排如下:1、简介:2节2、无线网络硬件:2节3、无线家庭网络组建:2节4、无线上网:2节第八模块:网络故障诊断与排除(16节)知识目标:主要讲授病毒、黑客、杀毒软件、故障诊断与排除技能目标:学生掌握后,了解病毒、黑客、杀毒软件的使用,提高网络安全认识,能够排除网络常见故障重点、难点:病毒、黑客、杀毒软件使用、故障诊断与排除具体课程安排如下:1、电脑病毒:2节2、黑客、防黑:2节3、杀毒软件与防火墙:2节4、故障诊断:6节5、故障排除:4节目录第一模块:局域网基础知识 (10)考核目标: (10)一、网络的定义: (10)二、网络的分类: (10)三、局域网的基本组成: (11)四、局域网的拓扑结构: (11)五、OSI体系结构 (12)六、网络协议: (12)第二模块:硬件设备 (14)考核目标: (14)一、双绞线: (14)二、网卡(NIC) (20)三、集线器(Hub) (23)四、交换机(Switch) (24)五、级联与堆叠 (26)六、路由器(Router)(网络层设备) (27)第三模块:组网软件(6节) (28)考核目标: (28)一、网络操作系统 (28)二、IP地址: (30)三、子网掩码 (31)第四模块:对等网组建 (32)考核目标: (32)一、物理连接 (32)二、安装操作系统 (33)三、网络设置: (49)四、设置共享文件夹 (55)第六模块:局域网共享Internet (10节) (57)考核目标: (57)一、ADSL MODEM虚拟拨号上网 . 57二、局域网上网 (62)第七模块:无线局域网组建 (83)考核目标: (84)一、什么是无线局域网? (84)二、无线局域网的硬件设备 (84)三、无线局域网的组网模式 (87)四、无线局域网接入Internet (88)第八模块:网络故障诊断与排除(16节). 113考核目标: (113)一、病毒: (113)二、黑客 (114)三、杀毒软件与防火墙 (122)四、局域网故障诊断与排除 (124)最终考核目标 (126)第一模块:局域网基础知识知识目标:主要讲授局域网的定义,作用,结构,协议技能目标:学生掌握后,了解组网的结构和所安装的协议重点、难点:拓扑结构OSI结构通信协议考核目标:一、网络的定义:(5分)将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相互独立的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按一定的通信协议连接起来,从而达到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为目的计算机互联系统。
《局域网组建与维护》课程标准

《局域网组建与维护》课程标准《<局域网组建与维护>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局域网组建与维护》是一门面向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开设的重要专业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局域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具备组建、管理和维护局域网的能力。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网络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局域网的定义、分类、拓扑结构和工作原理。
熟悉常见的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网卡等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参数。
掌握 IP 地址的规划与分配、子网掩码的计算和 VLAN 的划分方法。
理解网络操作系统的安装与配置,如 Windows Server 和 Linux 。
2、技能目标能够根据需求设计并组建简单的局域网。
熟练配置网络设备,实现网络的互联互通。
能够进行网络故障的诊断与排除,保障网络的正常运行。
掌握网络安全的基本设置,如防火墙的配置和用户权限管理。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和职业素养。
三、课程内容1、局域网基础知识局域网的定义、特点和应用范围。
常见的局域网拓扑结构,如星型、总线型、环形等。
以太网的工作原理和帧格式。
2、网络设备交换机的工作原理、分类和配置方法。
路由器的功能、工作原理和配置命令。
网卡的类型和安装方法。
3、 IP 地址与子网掩码IP 地址的分类和表示方法。
子网掩码的作用和计算方法。
子网的划分和 VLAN 的配置。
4、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操作系统的安装与配置,如域控制器的设置、用户管理和文件共享。
Linux 操作系统的基本命令和网络配置。
5、网络服务与应用DNS 服务的配置与管理。
DHCP 服务的设置与应用。
Web 服务器和 FTP 服务器的搭建与维护。
6、网络安全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威胁类型。
防火墙的配置和访问控制列表的设置。
病毒防护和用户权限管理。
《网络组建与应用》教学讲义 《网络组建与应用》课程单元教学设计二

《网络组建与应用》课程单元案例教学设计二——利用交换机改造办公网络一、教案头本次课标题:——利用交换机改造办公网络授课班级略上课时间6课时上课地点略教学目标能力(技能)目标知识目标①能识别交换机各种接口、交换机的配置线②能根据说明选用正确的设备,搭建实验环境③会配置交换机的仿真终端和Telnet管理交换机④会在各种用户界面模式中进行基本操作和模式切换⑤会使用帮助命令和历史命令⑥会进行交换机端口速度、工作模式、类型、启用和关闭等设置操作⑦会通过命令显示交换机配置信息,保存配置信息和重新启动交换机操作⑧能熟练设置PC网络参数,能使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连通性⑨安全规范操作,团队协作能力,能根据要求,小组协作进行实地勘察并撰写调查报告⑩会依据评价表客观进行自评和组内互评,知道反思和改进①知道各种交换机接口及用途和交换机的配置线类型②了解交换机的分类、交换机的常见配置管理方式③了解各用户界面配置模式的功能,知道交换机各用户界面配置的常用命令④了解交换机的核心构件和交换机的硬件参数⑤了解共享式局域网的互联设备(集线器),知道广播域和冲突域⑥了解局域网广播广播传输机制,理解CSMA/CD的原理和作用,了解交换式局域网相比共享式局域网的优势⑦知道交换机的基本功能,侧重了解交换机的地址学习功能及MAC地址表能力训练任务及案例任务1:观察认识交换机任务2:配置交换机仿真终端任务3:学习交换机的基本配置任务4:利用交换机改造办公网络参考资料蒋熹.计算机网络基础.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蒋理.计算机网络实验操作教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梁广民,王隆杰.思科网络实验室CCNA实验指南.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华为3COM网络学院教材(1,2学期)上、下册二、教学设计步骤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生活动时间分配复习作业点评讲授(口述)课件演示作业改正5分钟解读项目需求进行需求分析项目需求:某公司办公网络采用集线器作为接入设备,随着网络应用日益广泛,办公网络规模不断地扩展,公司网中有更多的设备接入到办公网中,随之出任务驱动法教师提问课件演示阅读,回答反馈5分钟现的网络速度太慢、网络故障和堵塞现象严重等会严重地影响到日常的工作。
网络基础与应用课程标准

重庆市行知职业技术学校网络基础与应用课程标准2018年7月10日目录一、课程介绍--------------------------------------------------------------------1 (一)前言-----------------------------------------------------------------------1 (二)课程性质-----------------------------------------------------------------1 (三)课程基本理念-----------------------------------------------------------2 (四)课程设计思路-----------------------------------------------------------3 二、课程目标与内容-----------------------------------------------------------3 (一)传统文化课程总目标--------------------------------------------------3 (二)传统文化课程内容与目标--------------------------------------------4 三、实施与建议-----------------------------------------------------------------5 (一)教学建议-----------------------------------------------------------------5 (二)评价建议-----------------------------------------------------------------6 (三)教材编写建议-----------------------------------------------------------7 (四)学科阅读书目推荐建议-----------------------------------------------7重庆市行知职业技术学校网络基础与应用一、课程介绍(一)前言进入21世纪,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加快,社会各行业的建设对计算机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慢慢的逐渐成为了当今社会的基本工具之一。
网络搭建与应用 培训计划

网络搭建与应用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网络搭建与应用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变化,要求人们不断学习和提高自身的网络搭建与应用能力。
本次培训旨在帮助学员掌握网络搭建与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其网络搭建与应用能力,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
二、培训对象本次网络搭建与应用培训适合于对网络技术感兴趣或者需要接触网络技术的人群,包括但不限于IT从业人员、网络管理员、网络技术爱好者等。
三、培训内容1. 网络基础知识- 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掌握网络的基本组成和结构- 理解网络通信协议和网络安全知识2. 网络搭建- 学习网络拓扑结构和网络设备的选择- 掌握网络连接的建立和配置- 熟悉网络管理和维护技术3. 网络应用- 掌握网络服务器的搭建和管理- 学习网络应用开发和部署- 了解云计算和大数据应用四、培训形式本次网络搭建与应用培训将采用多种形式,包括理论讲解、实际操作、案例分析、互动讨论等,以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网络搭建与应用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五、培训计划第一阶段:网络基础知识学习- 时间:2天- 内容:- 网络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网络组成和结构- 网络通信协议和网络安全知识第二阶段:网络搭建技术学习- 时间:3天- 内容:- 网络拓扑结构和网络设备选择- 网络连接的建立和配置- 网络管理和维护技术第三阶段:网络应用技术学习- 时间:3天- 内容:- 网络服务器的搭建和管理- 网络应用开发和部署- 云计算和大数据应用第四阶段: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 时间:2天- 内容:- 实际网络搭建与应用操作演练- 典型案例分析和讨论六、培训师资和参考资料培训将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的网络搭建与应用专家进行授课,同时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和案例分析,帮助学员更好地掌握网络搭建与应用技术。
七、培训考核培训结束后将进行学员的学习效果评估和考核,以检验学员对网络搭建与应用的掌握程度。
考核形式包括理论知识测试和实际操作能力评估,考核成绩将作为培训结业的重要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组建和使用》课程标准一、概述(1)课程的性质《网络组建和使用》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组建的基础知识、综合布线、网络设备、网络使用服务器的构建、网络安全基础、网络规划设计和管理维护知识等。
根据高职高专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其功能在于让学生能根据网络使用的需求正确完成常见网络的网络规划;能独立根据网络综合布线设计的有关规定正确完成常见网络(家庭网、办公网、企业网、园区网等)设计和组建实施;能根据网络使用的需求正确选择网络软件、硬件设备的选型;能根据网络使用的范围和规模正确设置和配备Web、DNS、DHCP、代理、邮件、FTP、交换、路由等的配置和管理;能使用常用软件及网络管理命令进行网络性能测试以及网络故障的诊断、排除。
为后续学习专门化课程作前期准备并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学生学完本课程后能达到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订的计算机高级网络管理员的要求。
同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创新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2)课程基本理念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打破了传统的学科体系的模式,将《微型计算机网络基础》、《Windows 2003Server服务器安装和配置》、《计算机网络设备的配置和维护》、《计算机网络常用工具软件》、《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等学科内容按计算机高级网络管理员岗位的实际项目进行整合,按理论实践一体化要求设计。
它体现了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培养目标,不仅强调计算机网络管理维护岗位的实际要求,还强调学生个人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发展要求。
因而,该课程的设计应兼顾企业实际岗位和个人两者的需求,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即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提高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
学习项目选取的基本依据是该门课程涉及的工作领域和工作任务范围,但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还需根据当前计算机常见网络组建时典型的实际工作项目为载体,使工作任务具体化,产生具体的学习项目。
其编排依据是该职业岗位所特有的工作任务逻辑关系,而不是知识关系。
依据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按照“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嵌入式”的设计要求确定课程的知识、技能等内容。
依据各学习项目的内容总量以及在该门课程中的地位分配各学习项目的学时数。
(3)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是以高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学生就业为导向,在行业专家的指导下,对计算机网络管理、企业网络集成和技术支持、办公自动化等专门化方向所涵盖的岗位进行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将课程知识体系整合为18个技能教学模块,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体现学生设计和动手能力培养的循序渐进性。
以信息产业部计算机软件专业技术资格和水平测试中网络管理员资格、国家劳动部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测试局域网管理之Windows NT 平台(中,高级)资格的考核要求为依据,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贯彻“技能培养为主,知识够用为度”的教学思想,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岗位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
采用理论教学+实验实训+行业实践3层递进相结合的模式来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培育学生掌握网络管理员的基本职业能力。
《网络组建和使用》作为计算机网络专业一门核心课程,其实践性很强。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有《微机组装和维护》、《网络基础》、《网络综合布线》、《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3》等,后续有《计算机网络安全》等专业技能课,地位十分重要。
二、课程目标1.总目标通过常用网络的组建、管理及维护的操作,使高职高专的计算机网专业的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建立和联接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技能,并通过几种常用的网管系统、安全系统软件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对常见网络进行安全有效地管理的能力。
为学生发展各专门化方向的职业能力奠定基础。
2.具体目标1)能根据网络使用的需求正确完成常见网络的网络规划。
2)能独立根据网络综合布线设计的有关规定正确完成常见网络(家庭网、办公网、企业网、园区网等)设计和组建实施。
3)能根据网络使用的需求进行网络软件、硬件设备的正确选型。
4)能根据企业网络使用的范围和规模正确配置和管理网络。
能建立域控制器管理模式、Web、DNS、DHCP、代理、邮件、FTP、路由及VPN、视频等各种使用服务。
5)能使用常用软件及网络管理命令进行网络性能测试以及网络故障的诊断、排除。
6)能使用常用的网络安全产品,根据企业需求实现基本网络安全策略的设计、使用和管理。
7)能按照网络架构的不同,编制服务运行记录。
8)具有收集信息、制订计划和交流合作、分析概括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9)具有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
10)具有实事求是、尊重技术的科学态度,具有创新和技术革新的意识。
三、内容标准第一单元:构建小型网络单元学习工作场景:网络分布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网络的组建可能会因现实环境的不同而非常复杂,但一个小型家庭/办公网络却是最常见、最简单的网络,这种常见的网络模型,可能会存在于一个房间,或出现在一个办公区域、一个家庭或者一个网吧,甚至一个楼层内部,小型网络也是具有复杂网络所具有的各种关键技术。
通过本单元的全部工作项目的实施,学习构建一个简单的小型办公网络,以实现办公室内部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创建出全方位的无纸化办公环境。
在项目任务实施的过程中,读者会接触到网络的核心技术,熟悉小型网络构建实施的过程。
项目一:组建SOHO型对等网络项目知识背景:(一)学习的目的和要求了解SOHO型网络的背景,能对组建SOHO型对等网项目实施的一般过程,即:用户需求、需求分析、方案设计和项目归纳,进行系统的分析并给出解决的方案。
为了顺利进行项目的实施,进行必要的知识准备和动手操作,首先要了解最基本网络知识,识别组建家庭网络的基本技术,从而实现SOHO网络的组建,同时达到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的学习要求。
知识目标:网络的概念;网络的基本功能;组成网络的基本设备;网卡的功能和作用;熟悉网络传输介质双绞线,认识网络中的传输介质同轴电缆和光纤;网卡地址知识;网络的基本拓扑结构;网络IP地址知识。
技能目标:安装网卡;安装网卡驱动程序;制作双绞线;安装家庭双机互联网络;配置IP网络地址;测试家庭网络连通性。
(二)活动安排活动1:安装网卡,安装网卡驱动程序活动2:制作双绞线活动3:项目实施——组建SOHO对等网项目二:构建办公网络项目知识背景:知道传统的以集线器为核心的共享式网络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网络中设备不断增长的需求,这就推动了交换式局域网的出现,在网络中使用交换机使网络更加智能并且管理更加方便,同时网络的速度也大大提高。
为了提高办公网络速度,优化网络配置等网络改造的需求,需要了解交换式局域网中的核心设备——交换机的连接、配置和管理技术……(一)学习的目的和要求了解办公网络的背景,能对构建办公网络项目实施的一般过程,即:用户需求、需求分析、方案设计和项目归纳,进行系统的分析并给出解决的方案。
为了顺利进行项目的实施,进行必要的知识准备和动手操作,从而实现办公网络的组建,同时达到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的学习要求。
知识目标:集线器的基础知识;网络广播和冲突概念;交换机的基础知识;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技能目标:调试和管理网络交换机;会调试、排除交换式局域网出现的问题;共享网络资源。
(二)活动安排活动1:认识交换机硬件——认识交换机的端口,识别交换机的硬件活动2:项目实施(一)利用交换机改造办公网络活动3:项目实施(二)配置和管理交换机第二单元:构建中型网络单元学习工作场景:中型网络是在小型网络基础上的延伸,它经常出现在我们生活的小区、办公室楼层之间以及校园网环境。
中型网络实际上是多个小型网络的互相连接,它的规模通常为200~1000个节点的计算机,网络的空间范围更大,结构上更复杂,甚至可能会使用几种不同类型的网络介质。
中型网络规划涉及不同的区域网络的互相连接技术,一般会划分为好几个阶段,需要使用多台交换机和更多的其他网络互联设备。
在第一单元工作项目的解决过程中,介绍了小型网络项目构建的全部步骤,本单元的所有工作任务都需要在上一单元工作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学习规划、构建和实施一个中型网络项目。
在中型网络解决的过程中,可以熟悉更多交换机的互相连接技术,掌握交换机更多配置技术和管理方法。
项目一:办公网络连接项目知识背景:校园网络是我们生活中一种重要的网络使用之一,校园网络具有比目前办公网络更复杂的网络形式、更复杂的网络技术和更多的网络设备。
本单元分析某学校校园网络建设工程项目,它涉及主楼办公网和新建教学楼教学网之间的连接技术;涉及骨干交换机之间连接时的链路聚合技术,以获得交换机以太网接口连接时的高速带宽需求。
(一)学习的目的和要求知识目标:多交换机之间连接知识:级连技术,堆叠技术;链路聚合技术;交换机之间的冗余链路技术;交换机生成树技术原理;楼层布线(水平分布子系统布线);楼层之间布线(垂直子系统布线)。
技能目标:交换机级联技术;交换机堆叠技术;交换链路聚合技术;配置交换机的冗余链路。
(二)活动安排活动1:多交换机之间级联网络活动2:多交换机之间聚合链路项目二:办公网络的安全隔离项目知识背景:在校园网中通过交换机的连接实现网络的互通互联,保证各部门之间的网络互相连通,共享网络信息资源。
为了保证办公网信息的安全,即办公网需要保密的信息不能被校园网中其他部门直接访问,希望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办公网和教学网以及其他网络之间的隔离。
同时还需要保证位于不同交换机上同一部门不同的设备互相连通。
为了满足以上需求,需要了解局域网络构建中核心交换机上更多的管理技术。
(一)学习的目的和要求为了顺利完成校园网中办公网和教学网之间的隔离项目,需要具备熟悉的知识技能有:知识目标:网络中子网规划知识;交换机中的VLAN知识;划分VLAN技术;VLAN交换机中端口区别;干道技术;区分Access链路和Trunk链路。
技能目标:配置交换机;在交换机上划分VLAN;跨交换机实现VLAN通信。
(二)活动安排活动1:单交换机上划分VLAN技术活动2:多交换机上划分VLAN技术项目三:办公网络的全互联项目知识背景:在项目二中通过在交换机上划分VLAN实现了部门之间技术上的隔离,保证了部分网络需要保密的信息不被校园网中的其他部门设备访问,但是把学校各部门网络隔离开不是学校的本意,学校还是希望校园网在划分VLAN后,能够有选择地互相连通。
这种连通是在网络隔离基础上实现的安全可信的网络连通。
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实现能通信数据的检查,在第三层上实现安全的连通,而不像传统那样在网络的第二层基础上的广播式连通……(一)学习的目的和要求三层交换可者路由器技术就是使用IP地址来进行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不同VLAN中设备之间的数据流,通过路由器或者三层交换机来转发,从而能更有效、有选择地控制不同VLAN中数据流传输方向,实现校园网的安全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