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法课件

合集下载

知识产权法课件(完整)

知识产权法课件(完整)

03 04
法国1791《表演权法》,1793《作者 权法》,使著作权法离开了“印刷”, “出版”的基点,成为名副其实的保护
作者权的法律
170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世界上首部 著作权法:《为鼓励知识创作而授 予作者及购买者就其已印刷成册的 图书在一定时期内之权利法》,即 《安娜法》
05
第一章 著作权法
1910年清政府颁布的《大清著作权律》 是我国历部著作权法。
作品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

力创造成果。单纯的思想或情感本身不能成为著作权客体。 保护条件为独
创性+有形形式复制;
类别:1、文字作品;2、口述作品;3、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
作品;4、美术、建筑作品;5、摄影作品;6、电影和以类似制作电影的方法创

作的作品;7、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
目录
第一章 著作权 第二章 专利权 第三章 商标权 第四章 其他知识产权 第五章 知识产权国际公约
第一章 著作权
第一章 著作权——课程框架(体系、思维导图)
1、原始主体 2、继受主体 3、特术作品 3、计算机软件
客体
1、人身权: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 保护作品完整性; 2、财产权:复制权、发行权、展览权、 广播权等 3、著作权保护期限
美术作品
指作者隐去姓名,其中包括不具名或不写明其真实姓名的作品(作者身份不明)。 该类作品由作品原件的合法持有人行使除署名权以外的著作权。作者身份确定 后,由作者或其继承人行使著作权。如匿名作品是公民所作,作者死亡后,其 继承人或受遗赠人有权保护其署名权、修改权和维护作品完整权。
匿名作品
第一章 著作权

第七章知识产权法精品PPT课件

第七章知识产权法精品PPT课件
证明商标:对商品或服务有监督能力的组织控 制,由该组织以外的单位或个人使用于其商品 或者服务,用以证明商品或服务的来源、原料、 制造方法、质量、或其他特点的标志。
29.11.2020
东北大学-杨绍杰
9
商标的作用
表明商品的来源:通过商标可区别同类 商品的不同生产者,降低寻找成本。
标示商品的质量:相同商品因生产者不 同其质量不同,通过商标便于区别。
29.11.2020
东北大学-杨绍杰
2
一、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
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即知识 财产权,也就是无形财产权。它是法律上确认 和保护人们(包括公民和法人)在科学、技术、 文学、艺术等精神领域创造的“产品”所具有 的专有权或独占权。
知识产权是基于智力的创造性活动所产生的权 利。知识产权主要包括:商标权、专利权和著 作权(版权),其中商标权和专利权又称为工 业产权。
第七章 知识产权法
本章学习三部法:商标法、专利法和 著作权法。
通过学习明确知识产权的范围,了解 商标注册和申请专利的法律程序,著作 权的基本内容。懂得如何运用法律保护 知识产权, 并且不侵害他人的知识产权。 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29.11.2020
1
第一节 知识产权概述
一、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 二 、知识产权的特征
商标权的取得是指商品生产者、经营者 对其使用的商标依法申请注册,经商标 局核准注册后取得的商标专用权。
商标使用人取得商标权,必须按法定条 件,依照法定程序。
29.11.2020
东北大学-杨绍杰
13
商标注册申请
商标注册是指商标使用人按商标法规定的条 件和程序将其使用的商标,向商标管理机关提 出注册申请,经商标局依法受理、审查、核准、 公告后发给商标注册证,授予注册人商标专用 权的法律行为。

知识产权法全套教学课件

知识产权法全套教学课件

著作权审查标准
审查作品是否具有独创性、是否属于法定 作品类型、是否违反法律法规等。
著作权保护范围及限制
著作权保护范围
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 信息网络传播权等。
著作权限制情形
包括合理使用、法定许可、强制许可等情形,允许他人在特定条件下使用作品而无需获得作者授权。
商标审查流程
商标局对申请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和实质审查,审查通过后予以 初步审定公告,公告期满无异议或异议已解决的,予以核准注 册。
商标权保护范围及限制
商标权保护范围
商标权人对其注册商标享有专用权, 有权禁止他人未经许可在同一种或类 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 似的商标。
商标权限制
商标权的行使受到一定限制,如合理 使用、先用权、权利用尽等原则。
刑事责任
严重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行为,如 商业贿赂行为,还可能构成犯罪,依 法追究刑事责任。
企业合规管理与风险防范
企业合规管理的重要性
企业合规管理是企业稳健经营、持续发展的基石。通过 建立完善的合规管理制度和流程,企业可以规范员工行 为,防范法律风险,提升企业形象和竞争力。
企业风险防范措施
企业应采取多种措施防范不正当竞争风险,包括加强员 工培训教育、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建立风险预警机制等。 同时,企业还应积极应对不正当竞争行为,及时采取法 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要点二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目的和原则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目的是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 展,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经营 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其原则包括自愿、平等、公平、诚 信等。
不正当竞争行为类型及认定标准

知识产权法PPT课件

知识产权法PPT课件
• 5)知识产权是一种信息。是指记录人类智 力活动以及基于该活动所发生的相关权利 并可供传播的信息。
• 6)知识产权是指在知识经济环境下,国家 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内容。
• 7)知识产权是现代社会文明和进步以及国 民素质水平的重要标志。
2021/7/23
4
• 本书作者认为:
• 所谓的知识产权是指民事主体基于其智力 成果和工商业标记、信誉及其他无体财产 而依法享有的支配性无体财产权。
2021/7/23
16
三、知识产权法的历史沿革
• 1.知识产权法的起源 • 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 • 2.知识产权在中国的发展
2021/7/23
17
四、知识产权法律渊源
• (一)国内法律规范 • 1.宪法 • 2.知识产权法律 • (1)有关知识产权的专门法律 • 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 • (2)基本法律中涉及知识产权的内容 • 民法、刑法、经济法、行政法 • (3)其他法律中有关知识产权的内容 • 3.国家知识产权行政法规和部门规定 • 4.地方知识产权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
• 理解:
• 1)知识产权并非单纯产权,有些甚至根本 与产权无关。
• 2)智力成果是知识产权的主要客体但不是 唯一客体,其客体应为无体财产。
• 3)知识产权是一种支配性无体财产权。
• 4)知识产权是无体财产权。
2021/7/23
5
二、知识产权的性质
• 1)知识产权具有财产性。 • 2)知识产权具有无形性。 • 3)知识产权具有权利性。 • 4)知识产权具有法定性。
2021/7/23
18
(二)国际条约
• 1.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及其管理的国际公约 • 巴黎公约、马德里协定、尼泊尔公约…… • 2.其他组织管理的国际公约 •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 • 世界版权公约 • (三)我国签订的知识产权双边协定

第1章 知识产权基础知识 《知识产权法》PPT课件

第1章  知识产权基础知识  《知识产权法》PPT课件

知识产权”包括的权利
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 表演艺术家的表演以及唱片和广播节目 人类一切活动领域内的发明 科学发现 工业品外观设计 商标、服务标记以及商号和标记 制止不正当竞争 在工业、科学、文学艺术领域内基于智力活动而产生
的一切其他权利
1.1.3 知识产权的特征
知识产权空间效力的有限性 知识产权保护期的有限性 知识产权的独占性 知识产权产生的法定性
《伯尔尼公约》所保护的对象是文学艺术作品,包括 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的一切作品,不论其表现形 式和表达方式如何。
1.1.5 知识产权(续)
改进分类
创造性知识产权 标记性知识产权 经验性知识产权
1.2 知识产权法及其调整对象
1.2.1 知识产权法 1.2.2 知识产权法的调整对象 1.2.3 知识产权法的性质
1.2.2 知识产权法的调整对象
因智慧创作物的归属所产生的社会关系。 因知识产权的取得所产生的社会关系。 因知识产权的归属所产生的社会关系。 因知识产权的保护所产生的社会关系。
1.2.3 知识产权法的性质
知识产权法是私法,同时包涵有某些公法 的内容
知识产权法是国内法,同时包涵有涉外法 的内容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法是实体法,同时包涵有程序法 的内容
1.3 知识产权法的演进史程
1.3.1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发展史程 1.3.2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史程
1.3.1 知识产权
萌芽阶段(大约在13—14世纪) 初创时期(大约在15—17世纪) 发展时期(大约在18—19世纪) 国际化时期(大约在19世纪末—20世纪90
1967年7月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签订的 《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以及根 据这个公约成立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 缩写为“WIPO”)是“知识产权”概念得 到国际社会承认的正式标记。在我国,最 早使用“知识产权”概念的法律,是1987 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通则》。该法第五 章第三节即为“知识产权”,与“财产所 有权以及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权利”、 “债权”和“人身权”并列为民事权利。

知识产权法课件

知识产权法课件

12、汇编权 将作品或作品的片段通过选择或者编
排,汇集成新作品的权利。
13、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
第四节 著作权限制
法定许 可使用
合理 使用
强制许 可使用
❖【案例分析】
原告程某、李某为演员,两人合作创作、表演了一 批喜剧小品,其中有5个小品在某电视台节日晚会 上演出。被告凯歌音像出版社未经程、李二人许可 ,擅自把前述5个小品制成录像带、VCD公开销售。 程、李经交涉无果,将凯歌音像出版社告上法庭, 要求法院责令被告立即停止制作、发行、销售涉案 录像制品,并登报赔礼道歉。在诉讼中,被告辩称 :他们出版发行的小品录像带、VCD盘取材于某电 视台晚会节目的录像。而晚会是电视台投资、组织 、拍摄的电视节目,五个小品均属于电视节目,其 著作权属于某电视台。程、李二人作为表演者,不 享有著作权,只享有署名权。因此两原告不具备诉 讼主体资格。
二、著作权的保护期限
(一)著作人身权的保护期限 我国《著作权法》将著作人身权的保护期分为两
种:(1)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 权的保护期不受时间限制;(2)发表权的保护期 与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相同。 (二)著作财产权(与发表权)的保护期限 一般原则:作者终生+死亡后50年,截止于作者死亡
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特殊规定:权利的保护期为50年,截止于作品发表后
第50年的12月31日。
1、一般作品的著作财产权(与发表权)保护期 (1)公民作品
适用“一般原则” a 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50年。 b 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
50年的12月31日。 (2)法人作品、职务作品
改编者不得改变原作的基本内容,不 得对原作进行歪曲和篡改。
10、摄制权 (1)定义 以摄制电影或者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 将作品固定在载体上的权利。 (2)内容 著作权人可以自己摄制,也可以授权 他人摄制并获得报酬。

知识产权法PPT课件

知识产权法PPT课件

3、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4、动植物品种
5、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
6、 违反国家法律、社会公德或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
二、专利权的归属
❖ 同一发明主题的发明创造专利权的归属(先申请原则) ❖ 职务发明创造专利权的归属(若无约定,属于发明人、设计
人所在单位) ❖ 非职务发明创造专利权的归属(属于发明人、设计人) ❖ 合作开发完成的发明创造专利权的归属(若无约定,属于共
❖ 著作权主体:作者;依法享有著作权的作者以
外的其他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国家
❖ 著作权的对象应具备条件
1. 作品具有独创性
2. 作品必须以法律允许的客观形式表现出来或固定 下来。
3. 作品的思想内容不得违反法律及公共利益
二、著作权的内容和保护期限
著作人身权
发表权(除外) 署名权 修改权 保护作品完整的权利
专利权的保护
一、专利权的行政保护 二、专利权的行政诉讼保护 三、专利权的民事诉讼保护 四、专利权的刑事诉讼保护
第三节 商标法
一、商标的概念、种类和功能
❖ 商标的概念:商标是一种能够将一生产经营着的
商标或服务与其他生产经营者的同种商品或服务区 别开来的标记或标记组合。
❖ 商标种类:商品商标、服务商标、集体商标、证
同完成的单位和个人) ❖ 委托开发完成的发明创造专利权的归属(若无约定,属于研
究开发人) ❖ 外国人也可以成为专利人 ❖ 专利申请权可以有偿转让和赠与
三、专利权的申请和审批
❖ 专利权的申请应遵循原则
1. 单一性原则 2. 先申请原则 3. 优先权原则
❖ 专利申请应提交的文件
❖ 专利申请的审批
1. 初步审查
未提
申请 6月宽展期

知识产权法完整教学课件

知识产权法完整教学课件
权利。 (7)与防止不正当竞争有关的权利。 (8)一切其他来自工业、科学及文学艺术领域的智力创作
活动所产生的权利。
•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1993) • (1)著作权及其相关权利; • (2)商标权; • (3)地理标记权; • (4)工业品外观设计权; • (5)专利权; • (6)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 • (7)对未公开信息的保护权; • (8)对许可合同中限制竞争行为的控制。
• (三)知识产权的政策工具属性 • 从公共政策角度进行的研究 • 利益平衡的基本原则 • 知识产权战略
•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08年6月5日)
• 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管理
• (四)知识产权的无形资产属性 • 从管理学的视角研究知识产权
无形资产
知识类财 产权利
资信类财 产权利
特许类财 产权利
三、知识产权的特征
• (一)客体的非物质性:本质特征
知识产品
不发生有 形控制的
占有
不发生有 形损耗的
使用
不发生消灭知识 产权的事实处分 与有形交付的法
律处分
• (二)专有性
• 非经知识产权人许可或法律特别规定,他 人不得实施受知识产权专有权利控制的行 为。
• (三)地域性 • 除非有国际条约、双边或多边协定的特别
一、知识产权的概念
• (一)知识产权的称谓 • intellectual property(IP)或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IPR) • 日本称为“知的所有权” • 我国台湾地区称为“智慧财产权”
• (二)知识产权的定义 • 两种定义方法: • “列举主义”(清晰、明确、直观) • “概括主义”(高度抽象、表述简要) • 如何定义知识产权尚未达成共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出售、赠与等方式向公众提供作 品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2)“发行”的条件 a 发行者必须是著作权人或者经著作
权人授权委托的人; b 必须将作品向公众散发。
3、出租权 (1)定义
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电影作品和以 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 软件的权利。 (2)客体(适用对象)
a 电影作品 b 电视、录像、多媒体等作品 c 计算机软件
(四)特殊作品的著作权主体 1、雇佣作品(职务作品)
著作权归作者享有,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优先使用。 2、委托作品
合同约定;无约定的,归受托人享有。 3、合作作品
合作作者共同享有。 4、美术作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展览权由原件所有人享有。
一、
第二节 著作权客体
二、
三、
一、作品的定义 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
二、作品的要件 ·属于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 ·表现一定的思想或情感; ·有一定的表达形式; ·具有独创性; ·具有可复制性。
三、作品的种类
(一)文字作品 (二)口述作品 (三)音乐、戏剧、曲艺、舞蹈作品 (四)美术、摄影作品 (五)电影、电视、录像作品 (六)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图纸及其说明 (七)地图 、示意图等图形作品 (八)计算机软件 (九)民间文学艺术作品
五、知识产权的保护
知识产权 的民事保护
知识产权 的行政保护
知识产权 的刑事保护
第一章
著作权法
导论 著作权概述
一、著作权的概念 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作者及其相关主体
依法对作品所享有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的总称。 在我国,著作权即版权。
二、著作权的特征(与专利权、商标权相比较) (一)权利主体广泛 (二)权利客体广泛 (三)权利内容丰富 (四)权利产生独特 (五)权利可以分割 (六)权利限制较多 (七)权利时间较长
权利 (3)限制
4、保护作品完整权 (1)定义
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 (2)内容
作品的完整性,包括: a 表现形式 b 内容、情节和主题思想 c 具有独特含义的标题 d 外包装
❖ 二、著作财产权 (一)著作财产权的概念和性质
著作财产权,是指著作权人享有的自 己使用或者授权他人使用作品而获取物 质利益的权利。
知识产权法课件
一、知识产权的概念和范围
(一)知识产权的概念 ❖ 知识产权是人们对于自己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标记、信誉依法享有的权利。也
称为无形财产权、智力成果权、智慧财产权。 (二)知识产权的范围 ❖ 知识产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 狭义: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
二、知识产权的性质
第三节 著作权 的内容
一、著作人身权
概念和特点 内容
二、著作财产权
概念和性质 内容
❖ 一、著作人身权 (一)著作人身权的概念和特点 (二)著作人身权的内容
1、发表权 (1)定义
发表权是依法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以及如何公之于众的权利。
(2)特征
发表权是一次性权利;
发表权可以转让。
2、署名权 (1)定义
6、放映权 (1)定义
著作权人有权许可或禁止通过放映机、 幻灯机等技术设备传播其作品的权利。 (2)客体 a 文字作品 b 戏剧、曲艺作品 c 音乐作品 d 电影、电视作品
7、广播权 (1)定义
以无线方式公开广播或者传播作品, 以有线传播或者转播的方式向公众传 播广播的作品,以及通过扩音器或者 其他传送符号、声音、图像的类似工具向 公众传播广播作品的权利。 (2)内容
a 自己广播或授权他人广播 b 获得报酬
8、信息网络传播权 (1)定义
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 (2)与广播权的区别
原始主体
第一节 著作权主体
继受主体
概念及分类 特殊作品
(二)著作权主体的分类 1、原始主体与继受主体 原始主体:在作品创作完成时,直接享有著作权 成为著作权主体的自然人、法人或者 其他组织。称原始(第一)著作权人 继受主体:通过受让、继承、受赠或法律规定 的其他方式取得全部或一部分著作 权的人。称为继受著作权人。
4、展览权 (1)定义
著作权人或者美术作品原件的合法所 有人享有的公开陈列美术作品、摄影作品 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2)客体
a 美术作品 b 摄影作品 c 可以公开陈列的其他作品
5、表演权 (1)定义
著作权人自己表演或者授权他人表演 作品的权利。 (2)客体 a 戏剧作品 b 音乐作品 (3)内容 a 有权许可或禁止表演者表演未发表的作品 b 有权因作品被表演而获得报酬
2、完整主体与不完整主体 完整主体:就是依法享有著作财产权与著作人身
权之全部的人。 不完整主体:就是依法享有著作财产权或者著
作人身权之部分的人。
(三)原始主体——作者的认定 1、自然人作为作者
创作作品的公民为作者。 《作者推定原则》
2、法人或其他组织(单位)被视为作者 在法人或其他组织主持下,代表法人或其他组织意志,并由法人或其他组织来承担责任
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 (2)内容
a 作者有权要求确认其作者身份 b 作者有权决定在作品上署名的方式 c 作者有权禁止他人在自己的作品上署名 d 作者有权禁止自己的名字被署到他人的
作品上
3、修改权 (1)定义
自己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 (2)内容
a 自己修改作品的权利; b 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 c 禁止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 d 承认他人对自己作品所作的修改的
❖ 权利本体——私权
❖ 权利客体——非物质性 第一,不发生有形控制的占有; 第二,不发生有形损耗的使用; 第三,不发生消灭知识产品的事实处分
三、知识产权的特征
1
知识产权的专有性
2
知识产权的地域性
3
知识产权的时间性
四、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现状
❖ 1、保护范围不断扩大 ❖ 2、国际合作和保护得到加强 ❖ 3、法律内容不断发展和完善 ❖ 4、法律体系逐渐构成 ❖ 5、对社会的影响力正在加大
著作财产权的性质明显不同于著作人 身权,它可以转让、继承或放弃。
❖ (二)著作财产权的内容 1、复制权 (1)定义 以一定的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多份 的权利。 (2)内容 a 自己复制或者许可他人复制其作品 b 获得物质利益 (3)复制方式 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
2、发行权 (1)定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