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血寄地防工作要点

合集下载

流行性出血热防治工作方案

流行性出血热防治工作方案

流行性出血热防治工作方案一、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现状和流行趋势流行性出血热是《传染病防治法》明确规定的一种乙类传染病,发病率高,传播范围广。

今年截止到7月9日,全省共报告出血热病例616例,较去年上升1/3,死亡10例。

我省自1994年以来,流行性出血热每年都有病例发生,而且发病范围不断扩大,流行趋势由丘陵、半丘陵地区向平原地区扩散,由老疫区向新疫区演变,由农村向城镇蔓延。

二、防治原则流行性出血热的防治工作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为方针,以“政府领导、依法防治、部门协调、社会参与”为原则,采取切实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进一步加强全县流行性出血热的防治工作。

三、工作目标到20__年,控制流行性出血热发病上升势头,发病率低于“十五”平均水平,努力使发病率控制在3/10万以下,发病率平均每年递减1.5/10万。

重点人群免疫接种率达到80%以上,降低出血热病人死亡率。

四、组织领导成立__县流行性出血热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出血热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

组长:__县长副组长:__副县长成员:__县政府办公室主任__县卫生局局长__县农业局局长__县教育局局长__县财政局局长__县粮食局局长__县广电局局长__县水利局局长__县林业局局长__县卫生局副局长__县爱委办副主任__县疾控中心主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卫生局。

办公室主任:__(兼)各乡镇与村委会、村委会与村防疫员、村防疫员与村民层层落实责任。

各乡镇、各职能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组织,履行职责,认真做好本辖区、本部门的出血热防治工作。

五、防治措施(一)加强出血热疫情监测按照方案要求,继续做好人间疫情和宿主动物间感染情况等全方位的监测工作,以发病数较高的乡镇为监测点,做好人群自然感染率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保证各类统计报告数字的真实、可靠、准确,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分析疫情的发展趋势,力争对疫情进行预测,为制定出针对性强的防制对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提高流行性出血热的防治效果。

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文件

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文件

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文件冀卫发〔2017〕2号河北省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2017年全省卫生计生工作要点的通知各市(含定州、辛集市)卫生计生委(局),华北石油管理局、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卫生处,省直各卫生计生单位,委机关各处室,省中医药管理局,省计生协:现将《2017年全省卫生计生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本地、本单位工作要点,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完善工作台账,严肃考核问责,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河北省卫生计生委2017年2月28日(信息公开形式:主动公开)2017年全省卫生计生工作要点2017年全省卫生计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为指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健康优先、改革创新、科学发展、公平公正的原则,以坚定不移深化医改、大力加强健康促进为核心,统筹推进京津冀医疗卫生协同发展、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优化生育全程服务、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提升、中医药强省建设、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大健康新医疗产业发展等项重点工作,切实强化卫生与健康治理工作格局,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一、突出改革重点,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一)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全面推开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建立运行新机制,省直医院参加属地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指导石家庄、承德、秦皇岛、廊坊、保定5市做好调研测算,确保6月底前以市政府名义正式上报国家改革实施方案,确保9月底前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同步推进领导体制、财政补偿、服务价格调整、支付方式改革、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人事薪酬试点和编制控制数管理等改革。

持续拓展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继续抓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示范创建活动,研究启动城市公立医院示范创建工作,培树一批代表河北水平、具有河北特色的医改工作创新品牌,不断将全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向纵深推进。

血站职业暴露的预防与控制

血站职业暴露的预防与控制

血站职业暴露的预防与控制《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以来,无偿献血事业得到了大力发展,临床用血安全得到了充分保障。

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和输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临床用血量呈逐年增长趋势,参加无偿献血的人员也相应增加。

为了在做好采供血工作的同时,做好血站各岗位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的预防和控制工作,笔者进行了探讨。

1 职业暴露的定义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从而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类职业暴露。

可分感染性职业暴露,放射性职业暴露,化学性(如消毒剂、某些化学药品)职业暴露,及其他职业暴露。

2 血站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的主要途径2.1皮肤、黏膜接触:体检医师和采血护士对无偿献血者体格检查和采血时皮肤黏膜的接触;成分制备人员在血液分离过程中与血液的接触;实验室人员在检测过程中损伤的皮肤、黏膜与感染性物质的接触;供血库人员与血液的接触。

2.2针刺损伤:采血护士在血液采集过程中或处理针头时被针头刺破皮肤;处理医疗废物人员意外针刺损伤。

2.3锐器切割伤:工作人员意外被剪刀、玻片、刀片等锐器切割,接触血液或被血液污染的物品。

3 职业暴露的预防与控制降低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的风险,其有效措施在于提高风险意识、正确使用锐器、强制性使用安全器具及相关法规的支持等[1]。

3.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按照《血站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建立《消毒与清洁控制程序》,规范和确定血站业务流程中所有业务场所、设备和物品的清洁与消毒规范,以保证血液安全;建立《医疗废物处理控制程序》,对全站范围内医疗废物的收集和处理过程进行控制,确保医疗废物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安全处置;建立《职业暴露的预防与控制程序》,加强采供血过程中职业暴露的防护工作,切实保障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

3.2对全体员工进行职业暴露及生物安全相关知识培训。

除了学习以上规章制度外,还应结合血站特点,学习《血站质量管理规范》及《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等行业规范,以及《消毒技术规范》、《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等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反复学习、讨论,大家不仅在思想上认识到职业暴露的危险性,更知道应该从哪些操作步骤、工作环节上做好职业暴露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血地寄防知识健康教育课

血地寄防知识健康教育课


• • •
曼氏血吸虫 埃及血吸虫 间插血吸虫 楣公血吸虫 日本血吸虫
古老的寄生虫病 1904年日本学者-桂 田富士郎发现,命名; 1905年美国罗根湖南 发现首例患者
在我国流行的是日本血吸虫
AHIPD
概述-日本血吸虫
形态:成虫、虫卵、毛蚴、尾蚴
成虫
虫卵
毛蚴
尾蚴
AHIPD
日本血吸虫生活史
日本血吸虫成虫寄生于人或其它哺乳动物的肠 系膜静脉中,虫体移行到肠壁的小血管中产卵。 大部分虫卵随血液流入肝脏,另一部分虫卵损 害肠壁掉入肠腔随粪便排出体外。

4岁,女孩,右眼内眦奇痒20余天,自觉似小 虫钻动感,流泪。既往有肛门搔痒史。于 2004年6月17日检查:视力:双眼均为1.5, 左眼正常,右眼球结膜内眦部充血,角膜、巩 膜无异常发现,在下泪小点上发现乳白色尖细 约1.5毫米、摆动频繁的东西。用眼科镊挟出 一条线头样蛲虫,紧接又一条探出泪小点,一 连取出7条。取出后测量虫体长10.5mm 2条, 11mm 4条,4.3mm 1条。经鉴定为蛲虫。
3
寄生虫病防治
寄什 生么 虫是
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其中一方受
益,另一方受害,在寄生关系中, 受益的一方称为寄生虫,受损害的 一方称为宿主。
寄生虫对人体的危害:
寄生虫在宿主的细胞、组织或腔道内寄生,引起一系列的损伤,这 不仅见于原虫,蠕虫的成虫,而且也见于移行中的幼虫,他们对宿主的作 用是多方面的。 (一)夺取营养 (二)机械性损伤 (三)毒性和抗原物质的作用
AHIPD
2
地方病防治
一、什么是地方病
地方病是指具有严格的地方性区域 特点的一类疾病。全国各省、自治区、 直辖市都有不同的地方病发生,有的地 区可多达五、六种,受威胁人口多达4.2 亿多。地方病主要发生于广大农村、山 区、牧区等偏僻地区。

江苏省卫生厅关于印发《2011年全省疾病预防控制(血地防)工作要点》的通知

江苏省卫生厅关于印发《2011年全省疾病预防控制(血地防)工作要点》的通知

江苏省卫生厅关于印发《2011年全省疾病预防控制(血地防)工作要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卫生厅•【公布日期】2011.01.25•【字号】苏卫办疾控[2011]3号•【施行日期】2011.01.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正文江苏省卫生厅关于印发《2011年全省疾病预防控制(血地防)工作要点》的通知(苏卫办疾控〔2011〕3号)各市卫生局,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省口腔卫生指导中心、省精神卫生指导中心:现将我厅制定的《2011年全省疾病预防控制(血地防)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一月二十五日附件:2011年全省疾病预防控制(血地防)工作要点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深化医改攻坚克难的关键之年。

根据全省卫生工作会议和全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会议的部署,2011年全省疾病预防控制(血地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人民群众需求,全面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疾病预防控制项目,制定并组织实施疾病预防控制“十二五”规划,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内涵建设,提升疾病预防控制能力;推进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寄生虫病的预防控制,促进城乡居民享有均等化的疾病预防控制服务;推进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促进疾病预防控制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1、完成医改重点工作疾病预防控制项目。

适应提高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的形势,相应增加疾病预防控制服务项目,统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疾病预防控制项目的服务内容、服务标准和工作流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协作机制,明确工作责任,规范项目管理,强化培训指导,加强督导检查和考核评价,重点强化慢性非传染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管理,提高项目实施质量,提高服务水平。

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2017年卫生计生工作要点的通知

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2017年卫生计生工作要点的通知

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2017年卫生计生工作要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已撤销)•【公布日期】2017.01.13•【文号】国卫办函〔2016〕11号•【施行日期】2017.01.1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正文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2017年卫生计生工作要点的通知国卫办函〔2016〕1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计生委(卫生局、人口计生委),委机关各司局,委直属和联系单位:《2017年卫生计生工作要点》已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党组第35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可从国家卫生计生委网站下载)。

请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本地区、本司局和本单位的工作要点,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严肃考核问责,确保完成各项任务。

国家卫生计生委2017年1月13日2017年卫生计生工作要点2017年卫生计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新形势下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为指引,以促进人口均衡发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为主线,以抓落实为主旋律,持续深化医改,加快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推进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优化生育全程服务管理,进一步提高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大力发展中医药,促进健康产业发展,全面加强党的建设,采取针对性更强、覆盖面更大、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显的举措,努力全方位、全周期维护人民健康,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一、坚持预防为主,提升人民群众健康素质(一)大力推进健康促进。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继续开展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健康中国行等品牌活动。

卫计局2017年爱国卫生工作要点

卫计局2017年爱国卫生工作要点

卫计局2017年爱国卫生工作要点2017年xx区爱国卫生工作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石嘴山市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和爱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以“健康xx2030”发展规划和“大卫生、大健康”理念为指导,狠抓卫生城市创建、健康城市(村镇)建设、“爱国卫生日”活动、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农村改水改厕等重点任务落实,营造洁净、舒适、健康环境,推进健康xx建设。

积极探索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启动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制定试行健康单位、健康村镇、健康社区等健康“细胞”建设评价指标体系,选择部分社区、村镇、单位、家庭、学校探索开展健康社区、健康村镇、健康单位、健康学校、健康家庭等健康“细胞”工程建设,年内创建县(区)级健康乡镇(街道)2个、健康村(居、社区)3个,20%的学校、医院、机关初步达到“健康学校”、“健康医院”、“健康机关”的基本要求,10%的标准化市场和大中型宾馆、饭店、商场、汽车站、火车站、健康公园(广场)、文体场馆等公共场所初步达到“健康公共场所”的基本要求。

组织开展健康因素调查,认真查找影响本地区群众健康的危害因素,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编制建设规划,为推动健康xx构建微观基础。

二、加快推进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全力以赴打赢国家卫生城市最后的技术评估、综合评审攻坚战。

认真总结xx区扶贫移民开发、美丽乡村建设等成果,认真谋划、统筹安排,力争在2017年成功创建一批自治区级卫生街道、卫生乡镇、卫生社区、卫生村和卫生家庭。

三、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认真落实《自治区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实施方案(2015-2020年)》,以城市环境卫生薄弱地段和农村垃圾、污水处理、改厕为重点,完善城乡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污水、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加大城乡结合部、老旧居民区、城中村和农贸市场等地的专项整治力度。

推广实施“以克论净”城市环卫管理经验,开展城市主要出入口和主干道路综合整治,着力改善城市面貌。

xxx年血寄地防工作要点

xxx年血寄地防工作要点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
欢迎您下载我们的文档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致力于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觉得好可以点个赞哦
如果没有找合适的文档资料,可以留言告知我们哦
xxx年血寄地防工作要点
年血寄地防工作要点在“十二五”时期,我市疟疾防治通过省级消除疟疾达标考核,碘缺乏病继续维持消除状态,血吸虫病防治维持传播阻断,其他寄生虫病患病率维持在%以下的较低水平。“十三五”期间,我市的血吸虫病将实现消除,其他疾病将继续维持消除状态或低流行水平。为顺利实现年我市血寄地防工作,特制定本要点。一总体工作目标全市确保不发生本地感染血吸虫病疫情,不出现血吸虫阳性钉螺,当年发现的钉螺当年灭清。xx市xx区xx区通过消除血吸虫病达标评估。完成血吸虫病重点寄生虫病碘缺乏病等各项监测与调查项目任务。有效应对输入性疟疾疫情,维持疟疾消除状态。二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查灭螺工作按照《xx省年钉螺调查方案》要求,对历史有螺环境进行清理,所有历史有螺点环境的信息在xx省血吸虫病防治信息管理平台xx钉螺调查系统中网络填报,做到村级螺情环境有一本账和一张地图。全年完成钉螺调查万平方米,近年有螺环境查螺覆盖率%,查出钉螺解剖率%。巩固性药物灭螺万平方米。查治病工作全市完成人群血清学查病万人次,粪检查病人次;全市水上作业人员查病人以上。查病信息在xx省血吸虫病防治信息管理平台查治病管理系统中网络填报。对查出病人全部给予规范的吡喹酮化疗,对血清学检测阳性者进行扩大化疗;流行季节末对当年查出的病人进行一次终末抗虫治疗。健康教育工作在各地血防监测点流行村或社居委的社区中,开展血吸虫病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示范区活动,同时选择监测点所在镇街道一所中小学作为示范学校,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对小学生居民畜牧养殖人员和水上作业人员等重点人群开展健康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血寄地防工作要点1 2017年血寄地防工作要点在“十二五”时期,我市疟疾防治通过省级消除疟疾达标考核,碘缺乏病继续维持消除状态,血吸虫病防治维持传播阻断,其他寄生虫病患病率维持在1%以下的较低水平。

“十三五”期间,我市的血吸虫病将实现消除,其他疾病将继续维持消除状态或低流行水平。

为顺利实现2017年我市血寄地防工作,特制定本要点。

一、总体工作目标全市确保不发生本地感染血吸虫病疫情,不出现血吸虫阳性钉螺,当年发现的钉螺当年灭清。

xx市、xx区、xx区通过消除血吸虫病达标评估。

完成血吸虫病、重点寄生虫病、碘缺乏病等各项监测与调查项目任务。

有效应对输入性疟疾疫情,维持疟疾消除状态。

二、血吸虫病防治工作1. 查灭螺工作按照《xx省2017年钉螺调查方案》要求,对历史有螺环境进行清理,所有历史有螺点环境的信息在xx省血吸虫病防治信息管理平台(xx )钉螺调查系统中网络填报,做到村级螺情环境有一本账和一张地图。

全年完成钉螺调查4500万平方米,近5年有螺环境查螺覆盖率100%,查出钉螺解剖率100%。

巩固性药物灭螺150万平方米。

2. 查治病工作全市完成人群血清学查病2万人次,粪检查病4000人次;全市水上作业人员查病2000人以上。

查病信息在xx省血吸虫病防治信息管理平台查治病管理系统中网络填报。

对查出病人全部给予规范的吡喹酮化疗,对血清学检测阳性者进行扩大化疗;流行季节末对当年查出的病人进行一次终末抗虫治疗。

3. 健康教育工作在各地血防监测点(流行村或社居委)的社区中,开展血吸虫病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示范区活动,同时选择监测点所在镇、街道一所中小学作为示范学校,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对小学生、居民、畜牧养殖人员和水上作业人员等重点人群开展健康教育,引导和帮助居民建立避免血吸虫感染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群众防病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受教育人次数不少于80万人次,知识知晓率达到95%以上。

4. 晚血病人规范管理与救助工作按照xx市晚期血吸虫病人体检工作方案,加强对承担晚血病人救治工作的定点医院及基层卫生机构管理,晚血病人规范管理率达到100%。

5. 重点地区农林、水利血防工作宜兴市开展牲畜查病、血防造林和环境改造项目,完成牲畜查病500头,小流域血防治理工程1—2项。

6. 联防联控工作按照湖区五省及“苏州、xx、常州”太湖流域三市血防联防联控工作方案要求,制定联防工作实施方案,创新思路、密切配合,落实与周边省市的血防联防协作任务。

7. 监测工作要按照《xx市血吸虫病监测方案(2017版)》要求,完成年度国家级监测点工作任务和环太湖湿地螺情监测工作,及时、准确、完整地上报监测数据和分析报告。

8. 能力建设开展血防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包括对政府购买服务的查螺队、灭螺队队员的业务培训,切实掌握血防工作的各项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

各市(县)区疾控中心要具备血吸虫病相关项目的检测能力。

9. 督导管理要按照省级督导方案要求,认真开展血防查灭螺期间的督导工作。

各地要制定本地区具体到镇(街道)的查螺方案和工作计划,镇(街道)要有具体到村(社居委)的查螺方案和工作计划。

各级疾控机构要开展质量控制工作,抽取一定比例监测样本进行复核检查,确保数据真实有效。

10. 经费保障各地要安排专项经费,购置足量的灭螺药物、实验室小型仪器设备、查灭螺工具、安全防护用品和血防健康教育材料,确保消除血吸虫病阶段各项任务顺利完成。

11. 血吸虫病消除达标考核工作xx市、xx区、xx区要按照《xx省血吸虫病消除工作评估方案》的要求,年内通过省级消除血吸虫病达标评估工作。

三、寄生虫病防治(一)疟疾防治1.疫情处置与管理严格按照疟疾病例规范管理要求处置输入性病例,一旦发现输入性/本地感染疟疾病例,应在最短时间内电话报告市疾控中心和省寄生虫病防治所,并在24小时(1天)内完成网络直报;3日内完成流行病学调查,个案调查率达100%;7日内完成疫点调查和处置。

疫点调查时,流行季节(5—10月)发现的输入性/本地感染间日疟病例,需对病例所在自然村或居住地周围100米范围内的居民进行疟原虫镜检或快速诊断试纸条(RDT)检测筛查,并采制滤纸血;对境外输入的疟疾病例,需对与其同行回国人员进行疟原虫镜检或RDT检测筛查,并采制滤纸血。

疫点处置包括病例治疗、健康宣教和媒介控制。

在疫点调查中新发现的实验室检测阳性者按规定网报,并给予抗疟药规范治疗,并向居民发放疟疾防治宣传材料。

流行季节(5—10月份)出现的疟疾病例,应对病例所在的自然村或居住地周围100米范围所有住家采用菊酯类杀虫剂进行室内喷洒消毒。

2.信息报告和病人标本采集与保存各地应于每月5日前将上月疫情报表(加盖单位公章)及电子文档同时报送至xx市疾控中心。

凡符合疟疾诊断3条标准的病例均应以疟疾病例上报;凡采用抗疟药进行试治,未能确诊或排除疟疾的就诊发热病人均应以疑似疟疾病例上报;所有本地和外地的疟疾病例均应在就诊地登记和上报。

所有网络直报的疟疾病例均应进行实验室检测。

每例病例在抗疟治疗前应至少采制厚薄血片3张、滤纸血2张(每张2大滴血样,每滴约60μl)和抗凝全血5ml,并电话报告省血寄防所。

各市(县)区疾控中心应尽快将2张厚薄血片、2张滤纸血和抗凝血样本(如采用快速诊断试纸条诊断的,包括检测后的试纸条)送省血寄防所疟疾诊断参比实验室进行镜检和核酸检测复核,不能立即送样的可将抗凝血样本置-20℃保存,由市级疾控中心收集后统一在每月月底送省血寄防所。

3.定点医疗机构治疗与应急药品储备市第五人民医院、xx市人民医院、宜兴市人民医院等定点医疗机构要按照原卫生部《抗疟药使用原则和用药方案》,对发现的所有疟疾病例进行规范治疗。

对网络直报的疟疾病例实施免费抗疟治疗,并按要求实行全程督导用药。

对采用青蒿素类药物治疗的恶性疟病例,需在用药结束后(口服双氢青蒿素哌喹片治疗后第3天、青蒿琥酯或蒿甲醚注射治疗后第7天)再次采制厚薄血片和滤纸血各2张,以观察抗疟治疗效果。

各市(县)区疾控中心每年组织对上年度发现的所有间日疟、卵形疟和三日疟病例进行休止期根治,并对在疫点调查中发现实验室检测阳性患者的自然村开展休止期扩大治疗。

为提高疟疾病例治疗及时率,各级疾控中心应按《xx省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7—2020年)》和《xx省抗疟药物使用和管理方案》要求组织抗疟药品储备,并加强对药品的保存和使用管理,定期报告药品使用和储备情况。

4.发热病人血检工作发热病人疟原虫血镜检列入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常规检验工作项目。

各市(县)、区年血检任务数不低于辖区人口的0.1%,其中疟疾传播季节(5—10月)血检人数不低于年血检总人数的80%;重点加强对外出务工归国人员的发热病人血检工作。

所有已检血片至少保存1年备查。

市(县)区级中心镜检站要复核辖区内各医疗单位10%的阴性血片和所有网报疟疾病例血片;市级中心镜检站要抽检各地3%的已复核阴性血片和所有网报疟疾病例血片,并负责将所有网报疟疾病例血片和滤纸血及抗凝血按要求送省疟疾诊断参比实验室复核。

5.监测点工作宜兴市作为省级疟疾监测点,要按照《2017年xx省消除疟疾监测工作方案》的工作要求,开展常规监测和哨点监测工作,巩固消除疟疾的成果。

6.培训工作按照消除疟疾工作要求,各级疾控机构于流行季节前举办一次疟疾镜检技能和疟疾诊治技能培训班。

市疾控中心负责培训各市(县)区疾控中心和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妇产、儿童、传染等专科医院的检验人员,各市(县)区疾控中心负责培训辖区基层医疗机构检验人员,技能考核合格率要达100%。

7.健康教育各地要结合4月26日“全国疟疾日”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宣教,宣传国家消除疟疾政策和疟疾防治知识,依托网站、微博和微信平台定期向公众发布境内外疟疾流行状况、防治知识等,改变居民不良生活方式,提高居民自我防护意识和参与疟疾防治工作的积极性。

各级疾控机构要主动与公安、商务、旅游、出入境检验检疫等部门联系,加强对出境和回国人员的疟疾防治知识宣教,并提供必要的咨询服务和药品,配合教育部门开展中小学疟疾防治知识健康教育。

(二)其他寄生虫病防治1.食源性寄生虫病防治在xx市内各水厂,采集水源水、出厂水、末梢水开展水中“两虫”(隐孢子虫、贾第鞭毛虫)的调查检测工作。

xx区开展肺吸虫病流行现状调查,选择靠近湖、河边有生食习惯的2个行政村居民,每村抽查500人进行人群感染情况和流行因素调查。

并进行猫、狗等保虫宿主感染情况调查和鱼虾蟹等中间宿主调查。

2.肠道寄生虫病防治各市(县)区根据本地肠道线虫病流行和防治工作情况设立本级监测点,每年查病人数1000人,具体工作按照《xx省肠道线虫病监测方案》执行。

宜兴市认真做好控制肠道线虫病效果评估的自查自评和资料整理等各项准备工作,并做好督导和预评工作,确保评估质量。

3.包虫病防治各地发现的包虫病病例应按要求进行网络直报。

各级疾控中心对网络直报的所有包虫病病例及时进行走访调查,确定感染,并填报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表。

发现本地感染的病例按《xx省包虫病疫情处置方案》执行。

作为包虫病防治重点地区,宜兴市要组织开展以下工作:(1)传染源调查:收集重点镇犬粪样本200份,犬粪样本由省寄研所重点实验室采用免疫学方法检测抗原,阳性犬组织专家解剖,确定是否传染源。

(2)传播途径调查:收集重点镇100—200只屠宰的羊肝、肺,由省寄研所检查肝、肺的表面,触摸脏器实质内有无囊状物或硬结,对发现的囊状物或硬结进行剖检和鉴别。

(3)病例搜索调查:采集重点人群血清样本300份,由省寄研所重点实验室采用血清学方法进行筛查,血清学阳性者根据《包虫病诊断标准》(WS 257-2017)进行影像学检查。

(4)人群健康教育:开展包虫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增强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减少手—口接触传播。

4.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数据分析按照《xx省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方案》的要求,完成土源性线虫、肝吸虫、肺吸虫调查点的现场调查数据的录入、审核、上报,并完成数据的分析和调查报告的撰写工作。

四、碘缺乏病防治(中央和省补助地方病项目)(一)居民户、批发、零售层次盐碘监测1.根据《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2017年修订版)》,居民户盐碘监测在每个地区划分东、南、西、北、中5个片区各抽取1个镇(街道)共5个镇(街道),5个镇(街道)中须至少含1个城区街道,每个镇(街道)随机抽取1所学校8—10岁非寄宿学生40人(不足40人可在邻近的学校补齐)和20名孕妇(人数不足可在邻近镇街道补齐)家庭户,采集家中盐样。

总样本量为300份,监测结果上报市疾控中心。

2.全市批发层次逢双月监测一次(xx、xx、宜兴),其中xx市零售层次逢单月监测一次,并及时上报结果。

(二)市(县)区级人群碘营养监测及病情监测1.各地按照《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2017年修订版)》将辖区划分东、南、西、北、中五个片区,每个片区各抽取1个镇(街道),共5个镇(街道)(其中至少一个城区镇街道),每个镇(街道)随机抽取1所学校抽取8—10岁非寄宿学生40人(年龄均衡,男女各半,不足40人可在邻近的学校补齐),共计200名儿童,每个镇(街道)抽取20名孕妇(早、中、晚孕期尽量均衡,人数不足可在邻近镇街道补齐)家庭户,共计100名孕妇,采集学生及孕妇的尿碘样品,同时进行学生甲状腺肿大情况调查(其中xx、xx、滨湖三个区需进行B超检测,记录甲状腺左宽、右宽、左长、左厚、右长、右厚(mm)值,对照国标计算B超甲状腺肿大率,其他各区采用触诊法),填写相应表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