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接触网动态受流

合集下载

高速接触网的受流评价浅析

高速接触网的受流评价浅析

( 表 1。 见 )
表 1 德 国 的标 准接 触 网悬 挂 所 达 到 的弹 性 不 均 匀度 L L 接 触 网 型 号
Re 0D l H
准 是 增 强 因数 , 尽 可 能 的 小 。 可 通 过 应
减 少反 射 因数 . 大 多普 勒 因数 得 以实 增
现 。
1 德 国 高 速 受 流 的 主 要 评 价
量为 I m o m
过 程 中产生 的电弧 率 。 离线 时 间小于 对
1 0 s的 中小 离 线 率 .一 般 不 影 响正 常 0m 受 流 ; 只 有 在 离 线 时 间 大 于 10 时 . 0 ms
其标准 悬挂 的 弹性 曲线 ( 图 1 。 见 )
一 厂

—_ 嚣 /
质 量 评 价 的 指 标 , 合 我 国 当前 现 状 . 析 出在 建 设 初 期 拟 可 采 用 欧 洲 铁 路 联 盟 制 定 的 关 于 弓 网 受 流 质 结 分
量 的评价 标准 。
关 键 词 : 速 铁 路 ; 触 网 ; 流 ; 价 高 接 受 评 中 图 分 类 号 :2 43 F 2 .3 接 触 网 是 电 气 化 铁 路 的 重 要 组 成 文献标 识码 : A
小 接 触 压 力 太 小 将 导 致 接 触 不 良 . 起 引
Re 6 l0 Re 0 2 0
所 谓 静 态 弹 性 好 . 括 受 电 弓 激 发 包
的接 触线 周期 振 动振 幅 越小 越 好 . 就 也
是 接 触 网 弹 性 越 均 匀 越 好 . 触 网 的 尺 接
Re 5 20 Re 3 30
良好 的 受 流 随 着 我 国 高 速 铁 路 的 不 断 发 展 . 究 高 速 铁 路 接 触 网 的 受 流 评 价 研 跨 中 的 弹 性 差 异 很 大 . e 0 型 及 R 10 R l0 型 . 其 弹 性 值 只 能 达 到 跨 中 的 e6

高速接触网动态受流

高速接触网动态受流

高速接触网动态受流作者:舒相挺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年第10期摘要高速接触网是个立体机电系统,主要功能是向运动列车提供电能,在动态变化中,保持相对稳定电流是我们要探索的问题。

动态受流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本文从接触网弹性系数、振动波、受电弓计算参数、接触线应力等方面分析对受流影响。

通过各种模型来描述弓网动态关系,解释相关现象,提出一些解决和改进弓网受流建议。

关键词:高速接触网;电气化;动态受流;弓网关系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接触网分为硬性、柔性、三轨式,高速接触网常采用柔性。

高速接触网是三维架空机械动态受流系统,是弓网之间动态关系。

它们相互作用、制约、依赖。

牵引运行耗电量:受电弓处网压;时间间隔内机车最高负荷平均有功电流;自用电有功电流;部分负荷平均有功电流;相应工况时间;牵引力使用系数。

上式说明,弓网间电流对机车牵引供电能量起决定作用,而弓网间受流就极为重要,受电弓在高速滑动接触中所具有的导电能力受诸多因素影响。

接触悬挂弹性系数、振动波、受电弓参数、接触线应力等各方面条件都会对动态受流产生影响,下面分别从这几方面对动态受流进行论述。

弹性系数弹性系数在x处的升高(mm);抬升力(N);单位为mm/N;为跨距(m);和分别为承力索和接触线张力(kN)弹性不均匀度弹性系数为弹性的倒数。

平均弹性系数弹性差异系数在三个假设下:接触悬挂和受电弓当成一个振动整体;弹性系数以跨距为周期;运行速度在短时为常值。

接触线与滑板系统的振动方程:接触线单位长度和受电弓振动部分的当量质量(kg);机车运行速度(m/s);通过假定跨距各点弹性完全均匀一致,可得通解:、为待定常数。

此为有限数值的简谐振动,表明接触线和滑板在上述条件下共同以有限振幅协调振动,不论速度多高均不会离线。

这说明接触悬挂弹性系数对最佳的受流状态是起着决定性作用。

我们通过改善接触网的弹性均匀性可以提高受流质量,日本采用复链悬挂相比单链形悬挂有着更小的弹性差异,更有利于受流,但结构稍复杂。

高铁接触网受流特点

高铁接触网受流特点

在 接触 网受 流过程 ,机械 与 电气 上相 互影 响 ,从 而 构 成 完整 的振 动系 统 ,在对 国外 接触 网受 流特 点研 究 中 ,可 以 发 现 当受 电弓通 过接 触 网时 ,高铁 接触 网就 会形 成复 杂 的振 动 ,然 而受 电弓作 为振 动的激 励 源 ,接 触 网受流 也就 是受 电 弓的振 动 幅度 以及频 率 ,也 会受 到接触 线高 度 以及 弹性 因素 的影 响 ,接 触 网受 流 中振 动 波的传 播速 度 ,也 会受接 触 网 自 身结构 的反射 ,使得 振 动更复杂的弹性 。
小 、抗托 强度 高 的线 材 ,当高 铁 的速度 目标值 如 果为 3 0 0 k m /
h 以上 ,接触 线材 选择 中 ,应 该具 备 张 力为 2 5 — 3 0 k N,导 电率 为8 0 %一 8 5 %I ACS,机 械强 度 为6 0 — 7 0 N / mm2,线 镪 度 为 1 . 1 —
及最大持续时间等 ,以下就介绍相关的接触网受流计算。
( 一 )接触 压 力计算 。在 高铁 接触 网受 流检测 中 ,对于 受 电 弓的接 触压力 , 不 仅会影 响 弓网间 与接触线 高度 、悬挂
特性 以及线路 状 态等有 关 ,在运 行 巾动态 接触 压 力还和 气流
的附加动 力 、线 路振 动的角频 率 以及运行 速度 有关 。 如 果 弓网接触 压力 符合 高斯 分布 ,那 么引入 统计标 7 伟: 在F m± 0间有 6 8 - 3 %的接 触 压 力 数值 ,在 F m - 2 o之 间有 9 5 . 5 %的接触 压力数 值 ,以及 在F m±3 o之 间有9 9 . 7 %的接 触
铁接触网受电弓的受流质量,决定高铁运行的速度 以及安全

如何使高铁接触网与受电弓保持亲密接触

如何使高铁接触网与受电弓保持亲密接触

《如何使高铁接触网与受电弓保持亲密接触》科普在列车运行过程中,总希望受电弓与接触线能够始终保持亲密接触。

从原理上来说,弓网关系最好的情况莫过于让电流从接触网可靠稳定的“漏”到受电弓上,所以受电弓升起的时候“电弓与电网的接触位置发生漏电”的担心是不必要的。

而应该避免的是受电弓和机车连接的支撑绝缘子漏电,一般是由于绝缘子污浊导致,俗称车顶“放炮”,会影响机车的正常运用。

受电弓是靠一定的抬升力让滑板与接触线保持接触的。

列车高速运行时受电弓的滑板就像一个小小的飞机机翼似的,受气流的作用也会产生一个动态的抬升力,抬升力随列车运行速度升高而增大。

在列车运行时,接触线在受电弓抬升力的作用下发生上下振动,振动波向前传播,这就给受电弓和接触线保持良好的接触带来了困难。

受电弓前进的速度和接触线波动的传播速度越接近,受电弓和接触线就越容易失去接触。

受电弓与接触线脱离失去接触的现象称作“离线”。

离线是绝对不受欢迎的。

由于高速列车的受电弓从接触线获取的电流值很大,离线时产生的电弧(就像我们在家中拔出电线插头时会产生电火花一样)会加快受电弓滑板和接触线的磨耗,引起电磁干扰,同时还伴随着噪声污染。

离线发生的次数越多,时间越长,表明受流质量越差。

所以,一般用“离线率”来评价列车受流质量的好坏。

离线率用离线时间占列车区间运行时间的百分比来表示。

例如,京津城际铁路要求离线率低于0.14%,离线时间小于100毫秒。

如何才能降低离线率呢?在接触悬挂方式已定的情况下,要从接触线和受电弓两方面进行努力。

接触线的波动传播速度和列车速度越接近就越容易发生离线。

因此,我们可以提高接触线的波动传播速度,尽量让它远远地“躲开”列车速度,就可以大幅度降低离线率了。

波动传播速度要“躲”得多远才好呢?经验表明,列车速度与波动传播速度的比值在0.6~0.7之间,就可以保证良好的受流质量。

例如,京津城际铁路的列车时速为350公里时,接触线波动传播速度为569公里/小时,两者的比值为0.62,满足受流质量的要求。

2高速接触网弓网关系

2高速接触网弓网关系
2020/11/27
3 接触网和受电弓的相互作用
2020/11/27
3 接触网和受电弓的相互作用
弓网接触压力与运行速度的关系曲线
2020/11/27
3 接触网和受电弓的相互作用
2020/11/27
3 接触网和受电弓的相互作用
2020/11/27
3 接触网和受电弓的相互作用
2020/11/27
动态因素
受电弓的跟随特性
与受电弓工作高度有关
受电弓的空气动力特性与 受电弓数量及间距有关
2020/11/27
2 高速接触网的振动特性
2020/11/27
2 高速接触网的振动特性
2020/11/27
2 高速接触网的振动特性
2020/11/27
2 高速接触网的振动特性
2020/11/27
2 高速接触网的振动特性
所谓受电弓的归算质量,就是把整个活架式的受电弓 归算到接触线高度的一个质量,它与受电弓弓头具有相等 的垂直加速度。归算质量不是一个常数,与受电弓的升高 程度有关。
2020/11/27
3 接触网和受电弓的相互作用
2020/11/27
3 接触网和受电弓的相互作用
2020/11/27
3 接触网和受电弓的相互作用
高速受流技术是高速电气化铁路关键技术之一。
弓网关系强调接触网与受电弓是一个整体,研究弓网关系就 是研究两者间的相互作用。
2020/11/27
1 弓网关系的主要问题
振动系统 移动负荷 动态接触
2020/11/27
1 弓网关系的主要问题
2020/11/27
1 弓网关系的主要问题
2020/11/27
1 弓网关系的主要问题

浅析高速铁路接触网动态接触压力缺陷成因及处理方案

浅析高速铁路接触网动态接触压力缺陷成因及处理方案

收 稿 日期 :2013-4—28 作者简介:陈海波 (1981一),男,汉族 ,本科,助理工程师 ,现从事 高速铁 路 接触 网的运营管理 、牵引供 电研究等工作。
1.5 导线硬弯
导线硬弯及 导线平 面不平整、磨耗面 宽窄不均匀容易形成导线 面硬
【文章编号 】1004—7344(2013)10—0179—01
浅析 高速铁 路接 触 网动态 接触压 力缺 陷 成 因及 处理 方 案
陈 海 波
(郑 州供 电段 河南 郑州 450000)
关键词 :高速铁 路;接 触网;接触 压力
在 高速铁路动车运行过程 中,接 触线与受 电弓的相互作用决定 了供
目前京广高铁 我段管辖 内正线安装 的分 段绝缘器 均为保德 利厂家
电可靠性 和供 电质量。其相互作用依赖于受 电弓和接触 网的设计 以及动 的 TK—XFFP一1.6T消弧式分段 ,导流板与绝 缘板 之间有 300+10mm的断

态 运 动 参 数 ,例 如 离 线 、接 触 压 力 、导 高 、磨 耗 等 ,在 这 其 中 接 触 压 力 是 最 口,特别 是在 导流板 和绝缘板调整不到位 时,冲击相 当明显,造成压力超
器 等 处 ,产 生 的原 因主 要 有 以下 几 方 面 :
(2)对 锚 段 关 节 转 换 的屋 脊 问题 ,可 以 通 过 更 换 调 整 等 高 处 两 工 作
1.1 吊弦 高 差 超 标
支 落 锚 侧 的 第 1根 吊弦 ,延 长 平 滑 过 渡 区 ,消 除屋 脊 。
《高速铁路接触 网运 行检修暂行 规程》(铁运[201 111o号)第 46条规
为重 要 的 一项 , 因 为 接 触 压 力 大 小 不但 可 以评 价 接 触 网 的运 行 质 量 ,而 标 。

高速铁路接触网检测技术分析

高速铁路接触网检测技术分析

⾼速铁路接触⽹检测技术分析2019-07-02摘要:⾼速铁路接触⽹是铁路运输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随着⾼速铁路规模的逐渐扩⼤,接触⽹对检测技术有⼀定的要求,⽬的是保障⾼速铁路的安全运⾏,进⽽提⾼铁路运输的效率。

⽂章探讨了⾼速铁路接触⽹的检测技术。

关键词:⾼速铁路;接触⽹;检测技术;铁路运输;运输效率⽂献标识码:A中图分类号:U238 ⽂章编号:1009-2374(2017)03-0110-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7.03.048⾼速铁路接触⽹在使⽤的过程中,是处于⼒与电⼒共同作⽤下的,接触⽹最容易发⽣的是机械与电⽓烧伤故障,增加了接触⽹的运⾏风险,导致⾼速铁路不能正常的运营,直接产⽣了安全威胁。

为了提升⾼速铁路接触⽹的运⾏效率,采取检测技术,促使检测技术渗透到接触⽹的运营中,把控接触⽹的实践过程,最主要的是通过检测技术,监控⾼速铁路中的接触⽹性能,避免接触⽹发⽣安全或性能问题。

⾼速铁路接触⽹的检测技术,需要遵循⾼安全、⾼响应的要求,落实全⾯的检测技术,保证⾼速铁路接触⽹的有效运⾏。

1 ⾼速铁路接触⽹检测技术分析⾼速铁路接触⽹检测技术采⽤了微型计算机控制,配合先进检测、试验检测的⽅法,监控接触⽹的运⾏状态,确保接触⽹能够向⾼速铁路安全供电。

接触⽹检测使⽤的试验设备,直接安装在检测车内,利⽤车顶受电⼸的感应器,配合监视装置,将接触⽹的检测信号输⼊到列车的微机系统内,实⾏数据处理,输出设备会将最终的检测信息打印出来,⽅便结果分析。

检测技术具有⾃动化、数字化的特征,直接提⾼了⾼速铁路接触⽹的运⾏⽔平,采⽤检测技术,规范好⾼速铁路接触⽹的运⾏环境,避免发⽣检测上的问题,促使检测技术在接触⽹中可以发挥有效的作⽤,完善接触⽹的运⾏过程。

本⽂主要分析⾼速铁路接触⽹检测技术的相关装置。

1.1 检测接触线拉出值接触线的拉出值,检测时模拟车顶受电⼸滑板的⼯作范围,安装好检测器,检测器不能直接与接触线连接,需要借助电磁感应,检测拉出值的数据,微电⼦接近接触线时,就会有感应电流,输出电压信号,此类检查装置,不会受到环境因素的⼲扰,检测器每隔20mm,逐步安装在受电⼸中⼼的两侧位置,将距离中⼼的第10个检测器,信息代码传送到微型计算机,在变换处理的条件下,就能获取最终接触线的拉出值,结果为200。

高速铁路典型线路接触网动态性能分析

高速铁路典型线路接触网动态性能分析

特别策划高速铁路典型线路接触网动态性能分析王斌,王婧,杨志鹏,汪海瑛(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基础设施检测研究所,北京100081)摘要:铁路运营管理单位采取精细化维修措施以提升接触网运营效率,但也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为了控制运营维护成本并改善运营维护状况,研究接触网动态性能的变化规律。

选取6条开通时间久且在运行速度和接触网结构上具有代表性的线路,以高速综合检测列车的接触网检测数据为基础,采用统计分析、聚类分析、关联分析等大数据分析方法,对所选线路近10年的接触网动态性能评价指标(CDI)和维修数据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不同结构接触网的动态性能之间存在显著的优劣性差异,且各年间接触网动态性能上存在的微小差异主要与部分接触网维修有关。

关键词:高速铁路;接触网;动态性能;大数据分析;典型线路;CDI;维修中图分类号:U2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683X(2020)10-0035-06 DOI:10.19549/j.issn.1001-683x.2020.10.035自2008年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至今,我国高速铁路已经历了10余年的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牵引供电系统作为高速铁路的动力来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旦发生故障会导致运输中断,甚至可能严重影响运输计划。

接触网是牵引供电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无备用且容易发生故障,其动态性能备受运营单位的重视[1-2]。

通过研究近10年来我国典型高速铁路接触网动态性能的变化规律,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高速铁路接触网的安全状况与发展趋势,明确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营维护的重点,提升运营维护效率,对保障高速铁路接触网的安全运营和持续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1数据概述采用何种数据对研究高速铁路接触网动态性能的变化规律至关重要。

由于过去10年间接触网的运行维修规则发生过多次变化,导致长期以来积累的缺陷数据因不具备一致性而无法使用。

而高速综合检测列车的接触网检测系统具有起步早、覆盖范围广、检测周期短、数据格式统一、存储规范等优点,因此,以高基金项目: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P2018Z001、J2018G007)第一作者:王斌(1993—),男,研究实习员,硕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速接触网动态受流
摘要
高速接触网是个立体机电系统,主要功能是向运动列车提供电能,在动态变化中,保持相对稳定电流是我们要探索的问题。

动态受流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本文从接触网弹性系数、振动波、受电弓计算参数、接触线应力等方面分析对受流影响。

通过各种模型来描述弓网动态关系,解释相关现象,提出一些解决和改进弓网受流建议。

关键词:高速接触网;电气化;动态受流;弓网关系
中图分类号: F407 文献标识码:A
接触网分为硬性、柔性、三轨式,高速接触网常采用柔性。

高速接触网是三维架空机械动态受流系统,是弓网之间动态关系。

它们相互作用、制约、依赖。

牵引运行耗电量:
受电弓处网压;时间间隔内机车最高负荷平均有功电流;自用电有功电流;部分负荷平均有功电流;相应工况时间;牵引力使用系数。

上式说明,弓网间电流对机车牵引供电能量起决定作用,而弓网间受流就极为重要,受电弓在高速滑动接触中所具有的导电能力受诸多因素影响。

接触悬挂弹性系数、振动波、受电弓参数、接触线应力等各方面条件都会对动态受流产生影响,下面分别从这几方面对动态受流进行论述。

1.弹性系数
弹性系数
在x处的升高(mm);抬升力(N);单位为mm/N;为跨距(m);和分别为承力索和接触线张力(kN)
弹性不均匀度
弹性系数为弹性的倒数。

平均弹性系数
弹性差异系数
在三个假设下:接触悬挂和受电弓当成一个振动整体;弹性系数以跨距为周期;运行速度在短时为常值。

接触线与滑板系统的振动方程:
接触线单位长度和受电弓振动部分的当量质量(kg);机车运行速度(m/s);
通过假定跨距各点弹性完全均匀一致,可得通解:
、为待定常数。

此为有限数值的简谐振动,表明接触线和滑板在上述条件下共同以有限振幅协调振动,不论速度多高均不会离线。

这说明接触悬挂弹性系数对最佳的受流状态是起着决定性作用。

我们通过改善接触网的弹性均匀性可以提高受流质量,日本采用复链悬挂相比单链形悬挂有着更小的弹性差异,更有利于受流,但结构稍复杂。

用近似代替的傅里叶级数余弦函数展开式,代入振动方程。

设,,,化简上述弹性系数代换的振动方程的齐次微分方程得马休方程;
从上所设可得,设为速度特征系数,可得;
由此可由和构成直角坐标,是为受流稳定图。

有如下特点:1.形成稳定区和非稳定区,弹性差异系一定,通过,可以得到不稳定运行速度;2.弹性差异系数越大,不稳定的区域就越大;3.不稳定区间和稳定区间相交错,在一定速度数值会出现共振,但提高时速又可进入稳定区;4.高速时不稳定区间加大,振幅加大,离线现象大大增加;
2.振动波
2.1.接触网高速振动微分方程
2.1.1弹性微分方程
在接触网数值处理方法上有模态分析法、传播波动法、有限微分法、有限元法等。

接触高速振动微分方程在高速接触网动态受流分析中有重要作用。

接触网从整体上看是悬索系统,从局部看又表现其自身钢度,具备梁的计算条件。

弹性索振动微分方程:
波动速度
为振幅
时间
承力索和接触线拉力
承力索和接触线每米质量
受电弓恒定抬升力
狄拉克单位冲量函数
代入各种边界条件,可微分方程式的解为:
从上知,如果行驶速度等于波动传播速度便得该方程的基本谐振特性,其振幅会增加到无穷大,因此波动速度是接触线受电弓系统能量传输的物理极限。

从设计角度来说,要提高接触网速度就必须提高接触线波动速度,采用轻质,抗高张拉力导线等措施。

2.1.2刚性微分方程
具有一定刚度接触悬挂的振动微分方程:
微分段的抗弯强度
单位长度质量
阻尼系数
2.2.波动速度
从以上柔性波动传播速度公式中,可以看出,接触网波动传播速度与接触网两端张力成正比,与悬挂质量成反比。

刚性振动流的速度:
将接触网视为两端固定且有一定张力又有一定刚度梁的性质,则振动波的速度为
从国外大量试验表明,列车运行速度以波动速度65%~70%时,具有最佳的运行效果。

用公式表示它们之间关系。

为无量纲系数。

当列车速度远远小于接触网波动速度时,振动波在实际接触压力作用点前后没有明显变化仅阻尼作用受电弓的前方波幅会有衰减,相当于接触线的变形和接触振动波形近似一致,对接触线和受流不产生影响,运行良好。

当接近波动速度时,振动波在受电弓前方明显衰减,接触线被强行弯曲,形成较大应力,加快接触线疲劳破坏,对接触线和受流产生影响。

当等于波动速度时,在接触力的作用下,接触线严重变形,振幅趋向无穷大,受流极端恶化。

2.3振动波反射因数
接触网高速性能与接触线、承力索及吊弦三者之间的耦合及参数因素有关,振动波遇到非均质点(吊弦线夹,定位线夹,分段分相绝缘器,线岔等)时被反射,反射因数越小,则接触悬挂的耦合性越好,波动速度越快。

2.3.1纵向反射
连续振动波在硬点处的反射。

接触线在受电弓抬升力下,产生振动波,这个沿着接触线传播的振动波在一个硬点处处被阻止,传动波是一个移动力,引起硬点相应升高。

一部分波通过该点,另外一部分波则被反射返回。

硬点处的运动微分方程:
附加运动方程:
反应力方程:
反射因数:
从上式可以看出,频率小时反应力振幅等于,频率大时,此振幅为,与成正比,于是反射因数成-1,也就是说对于极短波,质点作用如同接触线固定拉紧一样。

2.3.2横向反射
接触线和承力索通过吊弦相连,吊弦会产生反射横向波。

假设接触线传播的波碰到位于点处吊弦,接触线传播波使吊弦产生向上垂直位移,使静止承力索产生反应力。

软索运动方程式:
对入射正弦波得解:
接触线上反射波为:
吊弦质量很小,若频率不高,为简化计算,假定吊弦无质量,得到接触线振动波的反射因数
作用于吊弦上的接触线振动波发生反射,通过吊弦传播到承力索,吊弦是根细而可弯曲铜绞线,吊弦被两个相邻吊弦接触线一半长度的自重张紧。

如果吊弦被接触线传播的波抬高,则此吊弦所承担负载减小,其减小值为。

如果吊弦合力变为负数,则吊弦会被波抬起而卸载。

如果为吊弦间距,吊弦的承受重力为,吊弦会弯曲。

如果变成
则吊弦压弯条件为
反射因数。

德国的Re160和Re330反射因数分别为0.41和0.47
2.4多普勒因数
高速接触网在各种扰动因素作用下,产生复杂的振动波,这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制约的关系称为多普勒效应。

用多普勒因数表示,是一个与波动速度及运行速度有关的系数。

对于链形悬挂,静止时,其固定质量或其他非均质硬点有横向波反射,不会发生振幅变大。

振幅放大是发生在移动受电弓上的,受电弓以速度移动,在吊弦或定位器上的横向波在反射后迎着受电弓方向又回去。

假定受电弓和接触线之间接触压力由于干扰(例如冲击振动)而升高,接触压力升高的力线性叠加到接触线和受电弓的其他运动上。

根据式得出
波前沿朝行驶方向发射,由于多普勒效应,其斜率
在下一个吊弦点,波前以反射因数被反射,以斜率朝着受电弓前进,并迫使受电弓具有以下运动速度
由于波传到移动受电弓,受电弓像一个移动接收器,其因数被这个移动接收器吸收。

由受电弓惯性,则接触压力出现跳跃式升高
呈现张力变化,和变化具有相同规律,因而
2.5增强因数
受电弓高速运行通过定位点或跨越距内等级距离吊弦点时,不定期激发接触
线振动(以波动形式表现),这种接触线被激发的振动波在传播和反射中后面被增强,振幅增强程度用增强因数表示。

反射因数,增强因数,多普勒因数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为
是接触网和受电弓共同作用的多普勒因数。

设具有质量受电弓因受反射因数及多普勒效的影响而产生冲量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