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学作图专题(根据电路图画实物图)教案资料
八年级物理上册画电路图连实物图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教案:八年级物理上册画电路图-连实物图教案人教新课标版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1.1 电路的定义引入电路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电路是由电源、导线、开关、用电器等组成的电流路径。
通过实物展示和图示,让学生理解电路的组成。
1.2 电路的种类介绍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两种基本电路类型。
通过实验和图示,让学生区分并理解两种电路的特点和区别。
第二章:电流和电压的概念2.1 电流的概念引入电流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电流是电荷的流动。
通过实验和图示,让学生观察电流的流动现象。
2.2 电压的概念引入电压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电压是推动电荷流动的力量。
通过实验和图示,让学生观察电压的作用。
第三章:欧姆定律3.1 欧姆定律的内容介绍欧姆定律,让学生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通过公式和图示,让学生理解欧姆定律的表达式。
3.2 欧姆定律的应用让学生通过实验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数值,并运用欧姆定律进行分析。
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如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的计算。
第四章:电路图的画法4.1 电路元件的表示方法介绍电路元件的符号,如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等。
通过图示,让学生熟悉各种电路元件的符号表示。
4.2 电路图的画法规则介绍电路图的画法规则,如元件的连接方式、符号的排列等。
通过示例,让学生掌握电路图的画法步骤。
第五章:连实物图5.1 实物图的概念引入实物图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实物图是电路图的实物表现。
通过实物展示和图示,让学生理解实物图的意义。
5.2 连实物图的方法介绍连实物图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将电路图转化为实物图。
通过实验和图示,让学生掌握连实物图的步骤和方法。
第六章:电路故障分析6.1 短路和断路解释短路和断路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两种常见的电路故障。
通过图示和实验,让学生观察短路和断路现象。
6.2 故障分析方法介绍分析电路故障的方法,如观察法、测量法等。
通过实验和练习题,让学生学会诊断和解决电路故障。
第七章:串并联电路的特点7.1 串联电路的特点复习串联电路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串联电路中各元件相互影响。
八年级物理上册画电路图-连实物图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教案:八年级物理上册画电路图-连实物图教案人教新课标版第一章:电路图的基本概念1.1 电路图的定义让学生了解电路图是用来表示电路连接关系的图形符号表示方法。
解释电路图中的元件符号,如电源、开关、灯泡等。
1.2 电路图的要素介绍电路图中元件的标注方法,如电压、电流的单位。
讲解电路图中元件的连接方式,如串联、并联。
第二章:简单电路图的绘制2.1 绘制电路图的步骤讲解如何绘制一个简单的电路图,包括确定元件的位置、连接线路等。
强调绘制电路图时的规范和清晰度要求。
2.2 绘制电路图的实例提供一些简单的电路实例,让学生动手绘制出对应的电路图。
引导学生通过电路图来理解和分析电路的工作原理。
第三章:实物图与电路图的对应关系3.1 实物图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实物图是用来表示电路实际连接关系的图示方法。
解释实物图中元件的布局和连接方式。
3.2 实物图与电路图的对应讲解如何将电路图转换为实物图,包括元件的选择、布局和连接。
提供一些实物图和对应的电路图,让学生进行对照和理解。
第四章:电路图与实物图的互换4.1 电路图与实物图互换的步骤讲解如何将实物图转换为电路图,包括识别元件、标注电压和电流等。
强调在互换过程中要注意元件的符号和连接关系的准确性。
4.2 电路图与实物图互换的实例提供一些实物图和电路图,让学生进行互换练习。
引导学生通过互换练习来加深对电路图和实物图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五章:电路图与实物图的应用5.1 电路图与实物图在实验中的应用讲解在物理实验中如何使用电路图和实物图来设计和分析电路。
提供一些实验实例,让学生运用电路图和实物图进行实验设计和分析。
5.2 电路图与实物图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电路图和实物图在日常生活中电路设计和维修中的应用。
提供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理解电路图和实物图的实际意义和价值。
第六章:电路图的简化与等效变换6.1 电路图的简化讲解电路图中元件的简化方法,如并联电阻的计算。
引导学生通过简化电路图来分析电路的简化模型。
八年级物理上册画电路图连实物图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电路图的绘制方法,能够根据实际电路连接情况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电路图的绘制方法,实物图与电路图的对应关系。
2. 教学难点:如何将实际电路连接情况准确地转化为电路图。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电路图,引导学生思考电路图的绘制方法及其与实物图的关系。
2. 讲解与演示:讲解电路图的基本元素,如电源、开关、导线等,并演示如何将实物图转化为电路图。
3. 动手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根据给定的实物图,尝试绘制出对应的电路图。
4. 讨论与交流:学生之间相互检查电路图的绘制情况,讨论在绘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交流解决方法。
5. 总结与评价:教师对学生的电路图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并进行总结。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电路图的基本元素和绘制方法。
2. 演示法:展示实物图和对应的电路图,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
3. 实验法:学生动手实践,绘制电路图。
4. 讨论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解决问题。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2. 实验器材:电源、开关、导线、灯泡等。
3. 教学课件:电路图和实物图的示例。
4. 评价工具:电路图评价表。
六、教学步骤1. 复习导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复习电路图的基本概念和绘制方法。
2. 实例分析:展示一些实际电路图,让学生分析并解释实物图与电路图之间的对应关系。
3. 绘制练习: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要求他们根据题目描述的实物电路,独立绘制出对应的电路图。
4.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合作,互相检查和讨论彼此的电路图绘制结果,共同解决问题。
5. 总结提升:教师对学生的电路图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总结电路图绘制的重要注意事项。
电路作图的专题训练教案

电路作图的专题训练教案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 关于电路作图的专题训练学习目标:1、掌握根据电路图连实物图、根据电路图画实物图的方法;2、能根据要求画出符合要求的电路图或实物图。
学习过程:一、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1、串联电路串联电路较简单,可采用“电流路径法”来连接。
即在电路图上从电源正极开始,按照电流方向分析,电流通过哪个组件,相应地在实物图中连接那个组件,最终到达电源负极。
例1、根据图1中的电路图将图2中的实物连接起来。
2、并联电路并联电路较复杂,可先采用“电流路径 法”连通一条路径;再找出“分支点”(a 、b )的具体位置,即按照电流的方向分析, 这两个“分支点”(a 、b )分别位于哪个组 件前,哪个组件后;最后从一个“分支点”(a )用导线连接这条支路上的各组件,接到另一“分支点”(b )即可。
例2、根据图1中的电路图将图2中的实物连接起来。
二、根据实物图画出电路图此种类型若能够直接由实 物图看出电路中各组件的连接图图L L Ls sSSLL L s 方式,可很容易地画出相应地 电路图,在此需要多分析。
若 实物图比较复杂,各组件之间 的相互关系不是很清楚,可采 用“先替换、后整理”的方法进行。
例3、根据图a 中的实物图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分析:第一步替换:即各组件位置及导线的走向完全不动,仅将其中的实物用相应的组件替换掉,作出图b 。
第二步整理:即组件符号不变,仅将导线取直,做到横平竖直,组件尽量对称协调放置,从而得到比较规范的电路图,作出图c 。
三、按要求设计电路首先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及题目要求,确定电路连接情况,即各组件在电路中所处的位置,画出符合要求的电路图;然后根据电路图连实物图。
将图中给出的元件连成电路,并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要求:①元件位置不动,导线不能交叉 ②三盏灯并联 ③开关S1控制电灯L1和L2 ④开关S2控制电灯L1、L2和L3分析:要求将三盏灯并联,开关S1控制电灯L1和L2,因此,在电路中首先应将L1和L2并联,然后把开关S1串联接图图图入,这样开关S1就控制了L1和L2,题目中还要求S2控制三盏灯,那么L3连在前面的并联电路上,再将S2串联在电路的总干路上,这样就能达到目的。
初中物理电学图示教案

初中物理电学图示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并掌握基本电路元件(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的连接方法。
2. 学会阅读并理解电路图,能够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
3. 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判定方法。
4. 能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电路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
教学重点:1. 电路图的阅读和理解。
2. 串并联电路的判定和特点。
3. 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教学难点:1. 电路图的阅读和理解。
2. 串并联电路的判定和特点。
教学准备:1. 电路图示教具。
2. 实物电路元件(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
3. 实验器材(电压表、电流表、灯泡、电阻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电路图示教具,向学生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图。
2. 引导学生观察电路图,提问学生电路中包含哪些基本元件。
二、阅读和理解电路图(10分钟)1. 向学生讲解电路图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学会从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的角度来分析电路。
2. 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阅读并理解给定的电路图。
3. 邀请学生上台演示如何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并解释连接过程。
三、串并联电路的判定和特点(15分钟)1. 向学生讲解串并联电路的定义和特点。
2. 通过示例电路图,引导学生判断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并解释判断依据。
3. 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串并联电路的优缺点。
四、控制变量法应用(15分钟)1. 向学生讲解控制变量法的原理和应用。
2. 引导学生设计一个实验,通过控制变量法来研究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变化规律。
3. 分组进行实验,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合理结论。
五、总结和反馈(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电路图的阅读、串并联电路的判定和特点以及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在实验过程中的发现和体会。
3. 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反馈和指导。
教学延伸:1. 邀请学生课后设计一个复杂的电路图,并尝试用实物电路元件进行搭建。
2. 让学生思考如何改进电路,使其更加安全、高效。
初中物理《电学作图》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电学作图》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 知道基本的电路组成原件及电路符号。
2. 知道什么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理解串、并联电路连接特点,学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3. 尝试根据已有的知识,设计简单的串、并联电路、选择实验器材,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
4. 通过实验,了解四种电路结构的特点,并尝试分类。
5.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与同学交流合作,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体会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设计简单的串、并联电路、选择实验器材,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
2. 难点:通过实验,了解四种电路结构的特点,并尝试分类。
教学准备课件:《电学作图》PPT 课件演示实验器材:教学用电路板(开关、小灯泡、导线若干、干电池)学生实验器材:学生用电路板(开关两个、小灯泡两个、电源、导线若干)教学过程1.认真审题,画出关键词学生回答2.确定串并联,明确各元件的作用3.规范作图4.检查验证7.形成性练习 1.(3 分)电冰箱是现代家庭中最常用的家用电器.它内部的电路中主要包括压缩机(其主要部件是电动机)和冷藏室内的照明灯。
压缩机和照明灯能各自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温控开关S1 控制压缩机.与冰箱门联动的开关S2 控制照明灯。
请在指定位置完成电冰箱内部的电路图。
2.(3 分)自动售票公交车后门两侧的扶手上各装有一个红色按钮,如图甲所示。
想要下车的乘客只要按下其中任何一个按钮,装在车内的电铃就会响起,以提醒司机停车并打开车门。
请你在右上侧的虚线框内画出这个电路的电路图。
3.(3分)一个既能吹出冷风又能吹出热风的电吹风,内部由一根电阻丝、一个电风扇和两个开关组成。
为了保护电吹风在正常使用中不被损坏,设计上不允许电阻丝单独工作。
图9 的方框内已画出了电吹风连接线的插头部分,请你在图中完成该电吹风的内部电路图(电风扇可用电动机的符号表示)。
4.(3 分)如图所示为小强家某个房间内的实物电路。
专题1 电路图与实物图 (解析版)

专题1 电路图与实物图画电路图、连接实物图是电学中必备技能,是不少省市中考的必考点。
通过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实物图画电路图能很好的反映考生对电路的结构、特点的认识,是学好后面电学知识的关键。
一、由实物图画电路图:1、观察实物连接图,从电源的正极开始顺着电流的方向分析电流有几条路径回到电源负极,每个路径上都有哪些元件;2、用规定的符号从电源的正极开始,依次用符号代替各元件,注意电流路径有几条,电流从哪里分开,又从哪里汇合,直到回到电源负极(也可以从电源的正极开始,先完成一条电流路径上的元件符号,再并入其他条路径上的元件符号,注意从分流点和汇合点并入)3、在对应的符号旁边标明对应的字母符号。
例题1 (2021湖北鄂州)请根据实物图,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答案】见解析。
【解析】方法1:根据电流流向法画电路图。
先画出电池,电流从电池的正极出发,依次经过开关、电流表A2分流出两条路径:一条支路电流经过灯泡L2、电流表A1,另外一条支路电流经过灯泡L1,两支电流汇合后,回到负极,故电路图如下:方法2:从电源的正极开始,先完成A2、L2、A1这条电流路径上的元件符号,回到电源负极,再从A2的流出端A(或L2的流入端B)并入L1这条路径上的元件符号,回到A1的流出端,考点透视迷津点拨与点对点讲作图如下:或。
【点拨】(1)画电路图要求:不多不少、符号规范、画线横平竖直、转弯处取直角、均匀分布、美观实用。
(2)电路图中元件符号的位置要尽量与实物图中实物位置一致。
(3)电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分开,测支路电流,从负接线柱分开,测干路电流;电流汇合到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测干路电流,汇合到负接线柱开,测支路电流。
(4)实物图中从一根导线的两端引线是一样的,都可以。
对点练:(2021四川射洪九年级期中)请将下面的实物图所对应的电路图画到实线框内。
【答案】见解析。
【解析】由实物图知,两灯并联,开关S1和电流表A在干路上,开关S2在L2支路上,电压表测L1两端电压,由此画出电路图如图所示:二、由电路图连接实物图:(1)串联电路:连接电路时,从电源的正极上用导线依次接好各个元件,最后接到电源的负极上。
初中物理电学画图讲解教案

初中物理电学画图讲解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元件;2. 学会绘制简单的电路图;3. 掌握电路图中各个符号的含义;4. 能够通过电路图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和特点。
教学重点:1.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元件;2. 电路图的绘制方法和注意事项;3. 电路图中各个符号的含义;4. 电路图的分析方法。
教学准备:1. 电路图的示例和资料;2. 电路图的绘制工具(如纸和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元件,如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等;2. 提问学生:能否用画图的方式表示电路的连接方式?引出电路图的概念。
二、讲解电路图的绘制方法和注意事项(15分钟)1. 讲解电路图的基本要素,包括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等;2. 示范绘制一个简单的电路图,并讲解绘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符号的使用、线路的连接方式等;3. 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绘制一个简单的电路图,加深理解。
三、讲解电路图中各个符号的含义(15分钟)1. 讲解电源的符号和表示方式,如电池、电压等;2. 讲解用电器的符号和表示方式,如灯泡、电风扇等;3. 讲解开关的符号和表示方式,如开关、按钮等;4. 讲解导线的符号和表示方式,如直线、曲线等;5. 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分析一个复杂的电路图,找出各个元件的符号和作用。
四、讲解电路图的分析方法(15分钟)1. 讲解如何通过电路图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和特点;2. 讲解如何通过电路图判断电路中电流的方向和大小;3. 讲解如何通过电路图分析电路中的电压和电阻等参数;4. 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分析一个复杂的电路图,找出电路的特点和规律。
五、巩固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独立绘制一个简单的电路图,并检查是否符合要求;2. 让学生独立分析一个复杂的电路图,找出电路的特点和规律;3. 让学生回答与电路图相关的问题,加深对电路图的理解。
六、总结和反思(5分钟)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加深对电路图的理解;2. 让学生反思自己在绘制和分析电路图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的方法;3. 提醒学生电路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学作图专题(根据
电
路图画实物图)
精品文档
电学专题实物图的连接
3.
用线条代替导线,将图中的电器元件连成电路
.要求:⑴开关
K1只控制电灯L1,开关
4•将图中所给元件组成一个电路,要求K1控制L1, K2控制L2,元件不许移动.
5•根据图所示,要求LI、L2并联,S1控制L1 , S2控制L2 , S3在干路,连线不要交叉, 6•将图11—19中的电路元件按电路图连接成实物图. (要求导线不交叉)
K2只控制L2 .⑵共用一个电池组.
1•如上右图所示,按电路图用笔画线作导线,将元件连接起来
2•根据图11 —15(a)的电路图,在图11 —15 (b)中画出对应的实物连接图.
请将图中元件连成电路.
精品文档
7.根据图5—33,将图5 —34元件连成电路。
___ S
图5—33 图5—34
&用铅笔画线作导线,按照图5—31所示电路图,把图5—32所示的实物图连接起来。
图5—31 图5—
32
9.根据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电学专题(电路图的画法)
1.根据下列实物图,画出对应电路图.
图并要求: ⑴只要断开K i,即使K >闭合,L2不亮⑵K i、K2同时闭合,L i、L2同时亮
⑶Ki、K2同时断开,L i、L2同时灭⑷当K i闭合时,L i 一定亮,L2可能不亮
3.下面是已连接的实物图,请你画出它的电路图.
4•请根据左边实物连接的电路图,画出其电路图。
2.用以下器材:电源;电灯L i、L2;开关Ki、K2;导线组成电路,画出电
电路圏
5.按图中所示电路.画出电路图.
6•在下左图中,根据实物图,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7.根据图中的实物连接图画出电路图,并标出电流方向.
9.指出图中各图的错误,并画出正确的电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