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声教育,对孩子很重要

合集下载

《弟子规》出则悌: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弟子规》出则悌: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弟子规》出则悌:尊长前,声要低。

低不闻,却非宜。

这句话是浅显易懂的,也就是说:在长辈尊长或者长官主管的前面,我们讲话声量要放低一点,要小声一点。

有很多人往往不知道自己的声量很大,讲起话来许多人都要为之侧目,都会看看他,但是自己却往往不晓得自己的讲话声音非常的大。

所以子女在家里的时候,做父母的也要告诫,也要注意到他们讲话的声量。

家里有客人来,这个时候就是最好的观摩情形。

在有这样的机会,我们也可以让我们的子女,跟他讲:你可以出来。

测试看看他的这种情形,礼貌的情形,还有应对的情形,给他有这样的机会学习。

学习之后,父母如果发觉孩子有哪些过失,或者表现得不妥的地方,一定要当下就来指导他,应该如何做才是最好。

但是这种做,不是造作,不是刻意,而是很自然的在教育他、在引导他。

‘低不闻,却非宜’。

如果讲话会紧张,在长辈之前讲话很紧张、很小声,这样也不对。

“低不闻”,声量小到对方没有办法听到,这样也是不对的,也是没有礼貌。

“却非宜”,“宜”就是适合,“非宜”就是不适宜。

所以讲话,从小我们就要训练孩子要落落大方,即使有客人来,有尊长在面前,我们也要指导他们,他们的行仪要很自然,很大方。

同理,我们在与人说话、交流时,我们的声音不能够太大,嗓门太大,声音很刺耳,甚至是讲起话来还滔滔不绝,使旁边的人很难受。

所以在与人交流时要有一种柔和的气质,说话的声音,要柔和不能过高,也不能太激烈。

但是也不能太低,“低不闻,却非宜。

”你的声低得太低了,那也不恰当。

所以声音亮度要调整得适当,让人听起来,既能听得清楚,又能使心里面觉得很安定很舒畅,这都是尊重。

低声教学的四大好处_低声教育的好处

低声教学的四大好处_低声教育的好处

《低声教学的四大好处_低声教育的好处》摘要:“低声教学”有益师幼共健康“低声教学”有益幼儿健康,“低声教学”不但有益幼儿健康而且有益教师健康,“低声教学”有益教师“教态”我想“教态”不外乎教师讲课表情与口吻了轻声教育五班上孩子们都比较燥常因事情就开始动手打架要不就是骂人都不肯认输男孩子女孩子都是样我常常反思是什么原因呢?我想原因还是我身上平孩子们有打架事情发生我会有比较反应会把孩子们批评顿有候事情多也比较急躁而且嗓音有孩子们长期噪音环境下是会比较暴躁所以我定采取轻声教育何“低声教学”呢?思考我认应当是指教师以音量较低适合幼儿倾听、平和、亲切声音而进行教学那么如何让三十多可爱、淘气、顽皮伙们安静下吸引他们目光静静地听我说话?如何让他们懂得集体生活规矩,有良常规?如何让孩子静心养性?如何能使孩子健康地成长?……实践程我认“低声教学”重要性体现以下几方面、“低声教学”有益师幼关系融洽面对群闹哄哄孩子教师便会不由主地提高嗓音心里是多么想让他们安静下可往往事与愿违孩子们叽叽喳喳无止无休以往我会以高音量制止住吵闹几位孩子然声命令般说“请休息”目基能达到但我累、孩子们反感或害怕我觉得失败记得有次孩子们室外活动回便、洗手也没能减弱活动带兴奋孩子们有声交谈有嘻嘻哈哈相追逐教室里设备多空我心里孩子们安全担心我快速坐到钢琴前首轻柔摇篮曲随指流淌我轻轻地说“谁椅子没人坐?”瞬教室里安安静静孩子们都快速到己凳子做随首孩子们会唱歌曲孩子们都跟着唱我心里别提有多开心十二月我们进行了旧物交易活动活动多星期了班上廖晴每次看到王佳佳总是会动手打她问她什么?开始晴很倔强不说话曾老师也很声说你真是不就事你都这么计较……随晴很伤心蹲坐地上哭啼我走把她扶起低声说“我们把眼泪搽干净这边”让其他孩子走开带到安静地方轻声询问她原因什么要打人而且不是次两次了她才慢慢说王佳佳拿了她东西原是因晴没有搞清楚旧物“交换”思我跟她讲清楚晴再也没有动手打佳佳了二、“低声教学”有益师幼共健康“低声教学”有益幼儿健康可能有些人对这句话不理声音对孩子有什么了不起声音轻了有孩子理都不理你再说孩子他己说话喊叫候还不是响得不得了?其实不然都知道噪音是指使人感到吵闹或人所不要声音噪音50分贝以下是比较安静正常环境60分贝就开始影响睡眠和休息如孩子常处80分贝以上噪音环境就会睡眠不足、烦躁不安、消化不良、记忆力减退以及听觉迟钝可见噪音是种环境污染可以影响孩子健康再者幼儿耳构造有许多与成人不处他们外耳道比较狭窄鼓膜较厚5岁外耳道壁还完全骨化和愈合这程直到0岁才能完成因幼儿耳耳蜗是听觉重要部分幼儿基膜纤维感受能力较成人强所以幼儿听觉比成人敏锐所以我们教师与孩子说话声音不但不能声叫嚷应适当还应教育孩子声说话用然声音唱歌以免听觉受损“低声教学”不但有益幼儿健康而且有益教师健康(我是名幼教工作者记得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给孩子们上完节课领导和仁们给我提出建议是“声音太轻了要声”我也不由地己生轻嗓音而愧不如因暗暗下定心要坚持不懈地练就副“亮嗓子”日复日年复年我嗓音宏亮了很多但多数候是处沙哑状态就这咽喉红肿疼痛实践程我越越识到“低声教学”幼儿教育工作重要性了)整天处喧闹噪杂环境教师心态必定会受其影响——心烦易怒,从而会影响到教学活动及教学效除外长期声说话会直接破坏噪子健康所以我们多数教师有共“职业病”——咽喉炎然与轻声、和蔼、亲切相伴教师则会显得更加年轻、漂亮更具有吸引力三、“低声教学”有益班级常规教育俗话说谁带孩子就象谁不无道理多年我常可从班里孩子身上看到己影子可见他们言行、举动与我们老师息息相关我想与声说话老师相处孩子说起话也不可能轻声细语相反与轻声细语老师相处孩子说起话也绝对不会是喊叫我想这就是所谓环境教育吧对能够静下心孩子进行常规教育就显得容易得多因多比较安静班级常规相对说也是比较反则差四、“低声教学”有益教师“教态”我想“教态”不外乎教师讲课表情与口吻了句充满感情色彩话要亲切柔缓语气及细腻表情表达才能将句子含义明确地让孩子领会如句样话以份响亮、做作口吻表达那所得到效将会打折扣且声发音会牵扯嘴形变化从而影响教师面部表情幼儿学习是以看、听等直接感观主所以“教态”对我们幼教工作者说尤重要长放心孩子喜欢因“低声教学”会给你足够亲和力。

教育孩子心得体会的感想(精选10篇)

教育孩子心得体会的感想(精选10篇)

教育孩子心得体会的感想(精选10篇)教育孩子心得体会的感想篇101、放下强势,多反思在亲子关系中,作为强势群体的父母亲,若能在亲子冲突中多反思一下自己的责任,孩子也许就会更加体谅你的难处,更容易依赖你,从而也就更乐于接受你的教诲。

相反,如果只是高高在上不分青红皂白地指责,只会让孩子离你越来越远。

02、学会鼓励孩子家长一定要记住,一个心理长期受到打击的孩子必然会变成一个毫无作为的人。

如果说得不到鼓励的孩子如同久旱的秧苗,那么,一些不但没有得到鼓励反而时常受到打击的孩子,只会变成渴死的枯草。

因此,除了对孩子的错误提出指责,也要给他们相应的鼓励。

03、重视孩子的失意当一个孩子告诉父母“我感到难受”、“我很失望”时,粗心的父母往往会一笑了之。

他们会说:“小孩子嘛,能有什么失意的感受呢?”“别淘气了,你没有什么可失望的。

”然而,既然成年人有失意,那么,孩子也有。

因为无论年龄大小,我们都是人,只要是人,就会有不同的感受。

成年人在失意的时候需要别人的帮助,难道孩子就不需要吗?当然也需要!04、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一个人是否幸福往往取决于这个人有什么样的性格。

所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要把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始终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

在一个孩子渐渐长大的过程中,会出现许许多多的问题。

他们不仅是在身体方面慢慢长大,心理上也在一天天地变化。

为人父母,千万不要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孩子的身体上,而忽略了孩子成长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心理的成长。

05、引导孩子相信朋友引导孩子不要轻易地去怀疑自己的朋友,各种猜测和疑虑都会加大朋友间的裂痕。

应该相信,只要是真正的朋友,彼此之间有着真正的友谊,彼此就不会有绝望的时候。

06、教育孩子辩证看待事物如果孩子的眼睛是太阳,那么他看到的也是太阳,如果孩子的眼睛是黑暗,那么他看到的也是黑暗。

教育孩子看待人生和社会,一定要有辩证的思维、科学的态度,不能追求完美无缺,不能求全责备。

07、培养自信心更重要自信心就是相信自己的力量,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的作用。

低声教学的四大好处

低声教学的四大好处

低声教学的四大好处轻声教育大五班上的孩子们都比较的燥,经常因为一点点小事情就开始动手打架,要不就是骂人,都不肯认输,男孩子女孩子都是一样的,我常常在反思,是什么原因呢?我想原因还是在我的身上,平时孩子们一有打架的事情发生,我会有比较大的反应,会把孩子们批评一顿,有的时候事情一多也比较急躁,而且嗓音有大,孩子们长期在噪音的环境下是会比较的暴躁的,所以我决定采取轻声教育。

何为“低声教学”呢?在思考后,我认为应当是指教师以音量较低的适合于幼儿倾听的、平和的、亲切的声音而进行的教学。

那么,如何让三十多个可爱的、淘气的、顽皮的小家伙们安静下来,吸引他们的目光静静地听我说话?如何让他们懂得集体生活的规矩,有一个良好的常规?如何让孩子静心养性?如何能使孩子健康地成长?……在实践过程中,我认为“低声教学”的重要性体现于以下几方面:一、“低声教学”有益于师幼关系的融洽面对一群闹哄哄的孩子教师便会不由自主地提高嗓音,心里是多么想让他们安静下来,可往往事与愿违,孩子们叽叽喳喳,无止无休。

以往我会以最高的音量制止住最吵闹的几位孩子,然后大声的命令般的说“请休息好!”,目的基本能达到。

但,我累、孩子们反感或害怕,我觉得好失败!记得有一次,孩子们室外活动回来,小便、洗手的时间也没能减弱活动带来的兴奋,孩子们有的大声交谈,有的嘻嘻哈哈互相追逐,教室里设备多,空间小,我心里为孩子们的安全好担心!我快速坐到钢琴前,一首轻柔的摇篮曲随指间流淌,我轻轻地说:“谁的椅子没人坐?”瞬间,教室里安安静静,孩子们都在快速的找到自己的凳子做好,随后一首孩子们会唱的歌曲,孩子们都跟着唱。

我心里别提有多开心!十二月我们进行了旧物交易活动,活动之后过去一个多星期了,班上的廖家晴每次看到王佳佳总是会动手打她,问她为什么?一开始家晴很倔强的不说话,曾老师也很大声的说你真的是,不就一点点小事你都这么计较……,随后家晴很伤心的蹲坐在地上哭啼,我走过去,把她扶起来,低声的说,“我们把眼泪搽干净,过这边来”让其他孩子走开,带到一个安静的地方,轻声询问她原因,为什么要打人,而且不是一次两次了,她才慢慢的说,王佳佳拿了她的东西,原来是因为家晴没有搞清楚旧物“交换”的意思,我跟她讲清楚之后,家晴再也没有动手打过佳佳了。

家长教育会心得体会范文汇总五篇

家长教育会心得体会范文汇总五篇

Time not only allows you to see through others, but also allows you to recognize yourself.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家长教育会心得体会范文汇总五篇家长教育会心得体会篇11、低声教育能让自己平复情绪,不说过头话,不做过头事家长在被激怒时无法控制自己的言行,往往会说让自己后悔的话,做让自己后悔的事。

低声教育实际反映了家长的教养态度,教育孩子是为了转变孩子,但孩子能否转变按照家长的意愿做,不在于其表达的声音高低,而在于有没有道理,能否为孩子所接受。

2、防止孩子反感,产生抵触心理家长大声呵斥、声嘶力竭的威慑可能当时会把孩子震住,产生暂时的效果,但孩子心里不服,只是屈从,长远来讲未必有效。

最好把力气用在讲清道理上,这样孩子能听进去,不反感,在脑子里留下印象,修正自己的行为。

3、表达了对孩子的信任和尊重放低声音,不怒自威,本身就表达了对孩子的信任,隐藏的信息是我跟你说了一遍,你就记住了并按照我说的去做。

“敬人者人恒敬之”,孩子从家长那里获得了信任和尊重,反过来也会尊重家长。

4、低声教育有助于提高家长的威信一个动不动就朝孩子大吼大叫发脾气的家长,在孩子眼里,多半是因为拿他没办法。

以后孩子不但会越来越不听话,还可能变得不尊重家长、顶撞家长。

5、家长应加强修养,遇事不慌养孩子的过程中会发生很多意想不到的事,孩子是一个有独立思想的人,不可能每件事都顺着自己的想法去做,难免出现偏差,家长要有心理准备。

站在孩子角度考虑,遇事不着急,克制自己无益的感情冲动。

6、养成跟孩子商量、提建议的习惯,而不是下命令平时遇到事情或分歧,最好不要强制,多听听孩子的想法,取得孩子的理解,他理解了就会去做。

把孩子当成一个成人来交流,对他要有起码的信任和尊重,多鼓励,这比单纯的命令效果要好。

孩子暂时不理解的、没做到的,家长可以适当让步,适当等待,给些时间和机会,让他自己去消化。

低声调教育教出“听话”孩子

低声调教育教出“听话”孩子

低声调教育教出“听话”孩子
教育小孩子,一味的采用暴力,或者大吼的方法,只能促成孩子日后的反叛个性。

当然有时候孩子实在难管,暴力一下难免,而更多时候,稍微轻声点教育孩子,他们能更容易接受。

如果经常对做错事的孩子高声斥责,不仅收不到效果,反而对孩子的性格成长、心理健康有不利影响。

处理同一件事情,不同的声调会收到不同的效果,大人批评孩子,用低声调孩子更容易接受。

这是因为:
1、低声调可以使人理智一些、情绪平和一些,也可使孩子抵触、逆反的心理防线有所松弛,有利于沟通。

2、低声批评孩子,不仅可以集中对方的听力,而且也可以先发制人,不让孩子使用高声调。

生活中常看到大人高声责骂孩子,孩子反抗的声音也不低,双方情绪越来越激动,最后惹得大人一肚子气,孩子也不服气。

3、低声调可以赶走愤怒。

父母是孩子人生中,任教时间最长的老师,大人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少有,遇事暴躁,不冷静,开口大声责骂的父母,肯定对孩子的性格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建议家长跟孩子说话时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运用正确的语气和措词。

对许多父母来讲,控制自己不去批评孩子是很难的,因此,说话前请三思,运用恰当的语气和措词,效果会很好。

比如“我爱你,但是你的行为我不能接受”,这种话初听会觉得很生硬,但过一会儿,孩子很自然就会明白你的意思了。

2、把你所期望孩子要做到的要求解释给他们听。

比如带孩子逛超市,告诉他不要乱动商品,并警告如果违反的后果将是什么。

你要从头到尾贯彻到底,无需大声威胁。

尽量不要使用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语言,尽量减少对孩子的批评。

低声教育,给孩子最大的尊重

低声教育,给孩子最大的尊重

低声教育,给孩子最大的尊重作者:暂无来源:《家教世界·V家长》 2019年第12期文/ 敏仪妈妈很多人在表达愤怒的时候,常常会不自觉地提高自己的声音,嗓门越大的人愤怒值好像就越高,特别是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父母常常会用怒喝来表达自己对孩子犯错的愤怒,却忽视了这样的教育带给孩子的伤害,敏仪妈妈曾经就成长在这样的原生家庭之中。

别让你的高声伤害孩子上周末,我例行带着敏宝和仪宝去超市进行大采购时遇到了一对母子,小男孩看起来和仪宝差不多大的样子,因为在超市中乱跑被妈妈给大声责骂,然后小男孩就很委屈地哭了。

我看到其他顾客大多都是一副“熊孩子就应该这样管”的表情,但是敏宝和仪宝反而和小男孩一样不开心,特别是平时淘气起来跟小男孩有得一拼的仪宝,显得格外沉闷。

回家的路上,我问两个孩子为什么不开心。

仪宝问我:“那个阿姨好凶啊,为什么她要骂那个小哥哥?”我解释是因为那个小哥哥不听话,在超市里面乱跑,这样不仅他会很危险,也会给其他客人造成危险,而且他一直不听话,那个阿姨才会这样生气。

敏宝这时候跟个小大人一样叹了口气说:“唉,大人就是喜欢一生气就骂人,根本不考虑我们的面子。

”敏仪妈妈这个时候就有些回答不上来了。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不能忽视这样的“高声教育”带给孩子的伤害。

敏仪妈妈曾经就成长在这样一个原生家庭之中,父亲每次生气骂我的时候,声音都会震得敏仪妈妈的耳边一直会出现嗡嗡的声音。

记得小时候,只要我一听到父亲的怒喝声,就会吓得一颤,甚至走在路上,听到别人大声说话也会觉得有些害怕。

但是经过多年的锻炼,我慢慢就可以从父亲的声音高度判断他的愤怒等级,并且时不时用同样的音量去跟他较劲。

有了孩子之后,我也常常将原生家庭的“高声”带到对孩子的教育中,敏宝小时候不小心打翻了东西,我就会用很大的声音说:“怎么回事?”其实我只是简单的一句询问,但是敏宝却被我吓得战战兢兢,在那之后的挺长一段时间中,只要我提高声音,敏宝就会立刻变乖。

“低声”教育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低声”教育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龙源期刊网 “低声”教育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作者:一叶来源:《当代教育》2017年第01期不知从何时开始,女儿给我起了一个外号——“愤怒爸爸”。

女儿在日记中这样写道:“爸爸总是对我大吼大叫,稍有不如意就发脾气,我好紧张、好害怕,为什么爸爸不能对我轻声说话呢?我好想有一个不发火的爸爸……”看到这段话,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感到既震惊又愧疚。

对于女儿的教育,我的方式的确有些简单粗暴,只要她犯了错,我往往不分青红皂白地横加训斥,并将音调提高数倍。

记得有一次,女儿的红领巾不见了,她找遍了所有的房间也未找到,眼看上学就要迟到了,她焦急地问我:“爸爸,你看见我的红领巾了吗?”女儿向来有丢三落四的习惯,为此我早就憋了一肚子的火,加上那天我的心情不太好,愤怒在一瞬间爆发,于是对女儿大声地吼道:“跟你说过多少次了,常用的东西要放到指定的位置,可你偏不听,现在好了,找不到了,你就等着被老师罚吧!”现在想想,那时女儿该有多伤心啊!粗嗓门教育是我以前惯用的方式。

我以为只要我声音大、火气旺,孩子就会长记性,就会少犯错误或不犯错误,而完全没有料到这会对孩子造成如此大的伤害。

女儿的性格变得越来越急躁,动不动就大呼小叫,有时我和她妈教训她几句,她比我们还厉害。

结果,高声调不仅没有解决问题,还使矛盾进一步升级,一家人闹得不欢而散。

后来,我开始调整自己的声调:当孩子不小心犯了错时,我不再一味地训斥、责骂,而是轻声细语地对孩子说,如果她能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我会更加高兴;如果她能战胜内心的怯弱,我会为她感到骄傲;爸爸爱她,但不能接受她的这些行为……即便有时孩子撒泼,我也会耐心地向给她解释,直到她明白我为什么要这样做为止。

渐渐地,我惊喜地发现,低声教育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从那以后,我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当女儿不能接受我的意见时,我就多给她一个选择,或者多给她一些时间;当女儿淘气时,我就转过身,作三次深呼吸,努力使自己平静下来,尽量不对孩子发火;当女儿达不到我的要求时,我就放低一点标准,让她时刻保持自信;当我忍无可忍时,我就赶紧离开现场,不与孩子发生正面冲突,等到自己和孩子的情绪稳定后再找机会进行交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低声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
低声教育指的是与教育孩子大声大叫相反的一种教育方式。

家长常常为管教孩子效果不佳而束手无策,不管你是喋喋不休地说服还是大喊大叫地命令,孩子全然不理。

如果经常对做错事的孩子高声斥责,不仅收不到效果,反而对孩子的性格成长、心理健康有不利影响。

这时候就要考虑改用低声教育的方式了
一、低声教育的科学依据
心理学家对表达哪些事情该用怎样的声调进行了研究,发现处理同一件事情,不同的声调会收到不同的效果,大人批评孩子,用低声调孩子更容易接受。

这是因为:
1.低声调可以使人理智一些、情绪平和一些,也可使孩子抵触、逆反的心理防线有所松弛,有利于沟通。

2.低声批评孩子,不仅可以集中对方的听力,而且也可以先发制人,不让孩子使用高声调。

生活中常看到大人高声责骂孩子,孩子反抗的声音也不低,双方情绪越来越激动,最后惹得大人一肚子气,孩子也不服气。

3.低声调可以赶走愤怒。

父母是孩子人生中,任教时间最长的老师,大人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最大,遇事暴躁,不冷静,开口大声责骂的父母,肯定对孩子的性格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低声教育的办法措施
1.批评孩子要降低声调
低声调可以使人理智一些、情绪平和一些,也可使孩子抵触、逆反的心理防线有所松弛,有利于沟通。

低声批评孩子,不仅可以集中对方的听力,而且也可以先发制人,不让孩子使用高声调。

生活中常看到大人高声责骂孩子,孩子反抗的声音也不低,双方情绪越来越激动,最后惹得大人一肚子气,孩子也不服气。

2.运用正确的语气和措词
对许多父母来讲,控制自己不去批评孩子是很难的,因此,说话前请三思,运用恰当的语气和措词,效果会很好。

比如“我爱你,但是你的行为我不能接受”,这种话初听会觉得很生硬,但过一会儿,孩子很自然就会明白你的意思了。

3.把你所期望孩子要做到的要求解释给他们听
比如带孩子逛超市,告诉他不要乱动商品,并警告如果违反的后果将是什么。

你要从头到尾贯彻到底,无需大声威胁。

4.不要使用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语言
就事论事,不要随意发泄对孩子的情绪,不要使用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语言。

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别人包括爸爸妈妈的尊重,而这种尊重、信任,会使孩子产生自信,是他们前进的重要动力。

每一个爸妈都盼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但是打骂教育绝对不是最好的办法,一时起到的作用也不会长久。

三、“低声教学”可以增加教师亲和力
《纲要》中指出:“教育本身就表现为教师和幼儿之间的互动,没有互动的教育是难以想象的,更谈不上是有效的。

”教师和幼儿之间积极、充分的情感交流是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的必要条件。

而“低声教学”恰恰迎合了这一要点,“亲其师而信其道”正是对这一事实的体现。

一线上工作着的教育者们都知道,在面对一群闹哄哄的孩子时,教师便会不由自主地提高嗓音,心里是多么想让他们安静下来,可往往事与愿违,孩子们叽叽喳喳,无止无休。

以往我会以最高的音量制止住最吵闹的几位孩子,然后大声的命令般的说“请休息好!”,目的基本能达到。

但,我累、孩子们反感且害怕,我觉得好失败!记得有一次,孩子们室外活动回来,小便、洗手的时间也没能减弱活动带来的兴奋,孩子们有的大声交谈,有的嘻嘻哈哈互相追逐,教室里设备多,空间小,我心里为孩子们的安全好担心!我快速坐到钢琴前,一首轻柔的摇篮曲随指间流淌,我轻轻地说:“宝宝累了,要休息了,小眼睛也闭起来啦!”瞬间,教室里安安静静,孩子们枕着自己的手臂作休息状,有的还学着妈妈哄宝宝的样子,轻轻地摇啊摇……看着孩子们乖乖的可爱的样子,我心里别提有多开心!
四、“低声教学”有益于师幼的身体健康
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幼稚园第一要注意的是儿童的健康”。

《纲要》中也认为:“健全的身体是一个人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基础”、“生命的健康存在是从事其他一切学习活动的必要前提”。

为此,保护幼儿的身体健康和确保自己有个健全的体魄也应当是我们教师的首要任务。

“低声教学”有益于幼儿的身体健康。

可能有些人对这句话不大理解,声音大一点对孩子有什么了不起的,声音轻了有的孩子理都不理你!再说孩子他自己说话喊叫的时候还不是响得不得了?其实不然,大家都知道,噪音是指使人感到吵闹或为人所不需要的声音。

噪音在50分贝以下,是比较安静的正常环境。

60分贝时就开始影响睡眠和休息。

如果孩子经常处于80分贝以上的噪音环境中,就会睡眠不足、烦躁不安、消化不良、记忆力减退以及听觉迟钝。

可见,噪音是一种环境污染,可以影响孩子的健康。

再者,幼儿耳的构造有许多与成人不同之处。

他们的外耳道比较狭窄,鼓膜较厚。

5岁时外耳道壁还未完全骨化和愈合,这个过程一直到10岁才能完成。

因此幼儿内耳的耳蜗是听觉的重要部分。

幼儿的基膜纤维的感受能力较成人强,所以幼儿的听觉比成人敏锐。

所以,我们教师与孩子说话的声音不但不能大声叫嚷,应适当,同时还应教育孩子小声说话,用自然声音唱歌,以免听觉受损。

17世纪英国伟大的哲学家和启蒙思想家约翰.洛克认为:“健全的心智寓于健全的身体。

”健康是幼儿的
幸福之源,离开健康,幼儿就不可能尽情游戏,也不可能专心学习,甚至无法正常生活。

可见“低声教学”是幼儿身体健康的又一保障。

“低声教学”还有益于教师的身体健康。

记得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给孩子们上完第一节课后,领导和同仁们给我提出的建议是“声音太轻了,要大声点”,我也不由地为自己生来的轻嗓音而自愧不如,因此暗暗下定决心要坚持不懈地练就一副“亮嗓子”。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的嗓音宏亮了很多,但多数时候处于沙哑状态,且常伴有耳鸣,人,心烦易怒, 影响了教学活动及教学效果。

看了医生后明白,长期大声说话易患咽喉炎及听力减弱。

就在这咽喉红肿头晕脑胀的实践过程中,我越来越意识到“低声教学”在幼儿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了。

五、低声教学”有益于教师的“教态”
教态是指在课堂教学这一特定的审美系统中,教师利用有声语言进行讲授时,借助于面部表情、手势、姿态等教学辅助方式,生动形象地外化教材内容,启发幼儿积极思维的教学手段。

而“低声教学”正有助于优美“教态”的表现。

研究表明,教师的教态对教学语言表达起着一定的配合、修饰、补充、加深、评价等的辅助作用。

如:儿歌《一
只小小老鼠》中,前两句“一只小小老鼠,出来偷吃大米”,需放低声音将面部表情、手势、姿态恰当配合、灵活运用,便构成了维妙维肖的情景教学和精妙入微的教态艺术。

一句充满感情色彩的话,需要亲切柔缓的语气及细腻的表情来表达,才能将句子中的含义明确地让孩子领会,有时甚至能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达到师生“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境界。

如果一句同样的话以过份响亮、做作的口吻来表达,所能达到的效果将可想而知。

且大声发音会牵扯嘴形的过度变化,从而影响教师的面部表情。

在课堂中以表情姿势助说话,可以使教师的表情达意更准确、更丰富,更易于为幼儿理解和接受,所以教师应注意提高教态艺术水平。

幼儿的学习是以看、听等直接感观为主,所以“教态”对我们幼教工作者来说尤为重要。

教师开展“低声教学”会给你足够的亲和力!家长满意,教师轻松,因为“低声教学”会让你事半功倍!“低声教学”益处很多,我们为何不乐于实施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