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概况导游词范文

合集下载

最新陕西导游词5篇精彩大全

最新陕西导游词5篇精彩大全

最新陕西导游词5篇精彩大全陕西,我国历史古都,悠久的历史造就不同的文化,而它的导游词更是能让我们了解山峡的一切,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陕西导游词,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最新陕西导游词1黄帝陵相传是中华民族的始祖玄远黄帝的陵园,它位于黄陵县城北的桥山顶上,黄帝陵导游词[智库]。

黄帝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一位伟大的部落首领,是开创中华民族文明的祖先。

他用玉作兵器,造舟车弓矢。

他的妻子能养蚕,其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其臣大挠创造了干支历法,其乐官伶伦制作了乐器。

我国后来能巍然屹立于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列,这与黄帝的赫赫殊勋是分不开的。

黄帝还以他惩罚邪恶,首次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

据说黄帝活了118岁。

有一次,在他出巡河南期间,突然晴天一声霹雳,一条黄龙自天而降。

它对黄帝说:“你的使命已经完成,请你和我一起归天吧。

”黄帝自知天命难违,便上了龙背。

当黄龙飞越陕西桥山时,黄帝请求下驾安抚臣民,导游词《黄帝陵导游词》。

黎民百姓闻讯从四面八方赶来,个个痛哭流涕。

在黄龙的再三催促下,黄帝又跨上了龙背,人们拽住黄帝的衣襟一再挽留。

黄龙带走了黄帝之后,只剩下了黄帝的衣冠了。

人们把黄帝的衣冠葬于桥山,起冢为陵。

这就是传说中的黄帝陵的由来。

但是也有人说,黄帝死后就安葬在桥山。

黄帝陵区约4平方公里,山水环抱,林木葱郁。

参观者到达桥山山顶,首先看见路立的一块石碑,上刻“文武百官到此下马”。

陵前有一座祭亭,亭中央立一高大石碑,碑上刻有“黄帝陵”3个大字。

祭亭后面又有一块石碑,上书“桥山龙驭”4字。

再后面便是黄帝陵。

黄帝陵位于山顶正中,面向南,陵冢高约4米,周长约50米,陵前40米处有一约20米高台,其旁一石碑上书有“汉武仙台”四字。

此台系公元前120_年,汉武帝刘彻巡游朔方归来时,祭奠黄帝,祈仙求神时所筑。

黄陵下的轩辕庙里面尚有一些建筑、古柏和石碑等文物。

跨进庙门,左边有一棵巨大的柏树。

相传此柏为黄帝亲手所植,故称“黄帝手植柏”,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

关于陕西的导游词范文6篇

关于陕西的导游词范文6篇

关于陕西的导游词范文6篇On the model of tour guide words in Shaanxi编订:JinTai College关于陕西的导游词范文6篇前言: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本文档根据导游词内容要求和针对旅游地点是陕西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关于陕西的导游词范文2、篇章2:陕西天台山的导游词范文3、篇章3:陕西天台山的导游词范文4、篇章4:陕西天台山的导游词范文5、篇章5:陕西天台山的导游词范文6、篇章6:陕西天台山的导游词范文篇章1:关于陕西的导游词范文陕西的导游词无从下笔?先看看小泰为你们准备的范文吧,是关于陕西的导游词哦,欢迎阅读观赏。

西安碑林导游词西安碑林创建于公元1087年,是收藏我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数目最大的一座艺术宝库,陈列有从汉到清的各代碑石、墓志共一千多块。

这里碑石如林,故名碑林。

西安碑林内容丰富,它既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宝库,又汇集了古代的文献典籍和石刻图案;记述了我国文化发展的部分成就,反映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实,因而驰名中外。

西安碑林是在保存唐代石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唐代人所称的石经,包括公元745年唐玄宗李隆基书写的>和公元837年刻成的>。

碑林第一陈列室前是专为陈列>修盖的碑亭。

>是碑林最大的石碑,刻于公元745年,是唐玄宗李隆基亲自书写的。

孝经是孔子的学生曾参编篡,专门讲孝道的。

前面一部分是李隆基为孝经作的序。

玄宗为孝经写序的目的是表示自己要以孝”治理天下。

后面是孝经原文。

小字是玄宗为孝经作的注释。

底座由3层石台组成,上刻有生动的线刻画,有蔓草、狮子花等,是唐中期比较有代表性的。

陕西导游词

陕西导游词

陕西导游词陕西导游词12篇作为一名导游,就有可能用到导游词,导游词具有形象、生动、具有感染力的特点。

写导游词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陕西导游词,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陕西导游词篇1今天我们将参观一位活了101岁的历史名人的故里,大家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有“药王”美誉的隋唐名医孙思邈。

孙思邈,今铜川市耀州区孙家原乡孙家原村人。

因7岁时已能日咏千余言而被誉为“圣童”。

年轻时就已熟读百家学说而声名鹊起。

隋文帝曾昭其为国子监博士。

唐太宗时也被授予爵位。

高宗之时又被拜作谏议大夫。

孙思邈却都以各种理由固辞不受,三朝不仕。

当时社会名士纷纷“执师资之礼以事”。

而视富贵如浮云、不囿于名利的孙思邈,于公元682年“辞病请归”,隐居故里五台山之上。

年少时,因体弱多病,孙思邈立志学医。

20岁之后他就已经悬壶济世,行走于乡间故里。

孙思邈不仅医术精湛,且医德高尚。

在医药史上是他首次提出了严谨可行的医德规范。

无论患者贫富贵贱,都能一视同仁,甚至为穷者倾囊相助。

因而深受百姓爱戴,在民间享有极高声誉。

他悉心研究古典医学,虚心请教乡野名医,最终成为我国医药史上划时代的'一代宗师,在中国医药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被唐太宗李世民在诗中称为“凿开径路,明魁大医----巍巍堂堂,百代之师”。

孙思邈一生笔耕不掇,直至“白首之年,未尝释卷”。

传世著作70有余、100多卷。

代表作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海上仙方》,《大医习业》和《大医精诚》等。

其中《千金要方》首创复方,是我国医药技术的一项重大革新,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百科全书,有“东方医学圣典”之美誉。

而《大医习业》和《大医精诚》二书则被认为是世界医德法典的起源。

682年,孙思邈去世,享年101岁。

因其盛名,百姓尊崇孙思邈为“药王”。

将其药方刻到碑百上,立于闹市街口以供患者参照治病。

陕西导游词篇2勉县的定军山,拜谒一位“中华智多星”,他就是诸葛亮。

陕西省导游词15篇

陕西省导游词15篇

陕西省导游词15篇陕西省导游词1今天,我将带领大家游览我们这个留坝县美的地方。

留坝县地处秦岭南麓,汉江上游,“面巴蜀而背秦川”,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生态环境优越,地质地貌特征独具特色,历史文化积淀丰厚,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这其中以紫相山有代表性。

紫柏山气势磅礴,从远处看,犹如“龙腾虎跃”,因此,又名“如龙山”。

紫相山,位于留坝县城西北15公里处。

海拔1000-2610米,年平均气温6-l2摄氏度,气温2l摄氏度,空气凉爽宜人。

紫柏山集名胜古迹、秀丽风光、珍奇动物、稀有植物、瀑布温泉、矿产资源、原始森林于一体,成为历代隐士出没、真人坐禅、游客云集之地。

既有“世外桃源”、“人间仙境”之誉,又有“留侯避谷”之闻。

特别是宏大的洞廊、石柱、石笋、清泉、暗流……极富有诗情画意。

紫柏山的独特地貌和生物群落,以及奇风异俗等,构成“紫柏山奇观”,极具丰富的文化,是理想的旅游、探险、度假、避暑和休闲胜地。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巨石叫诸葛抚琴石,位于较宽阔平坦的东沟口,谷口山崖挺拔,顶端青松掩映中凡立一石,高十余米,形若巨人弹琴抒怀,民间称做“诸葛石”。

相传,诸葛亮在街亭失守后,沿古陈仓道退兵营盘,为了防御张合的追兵,曾在这里驻寨扎营。

诸葛亮常站在山崖高处巡视野练,日察魏营,夜观星相,天长日久化影为石。

这个地方大家一定是觉得有点奇,怎么到处都是一个又一个天坑。

这个地方叫“八十二坦”,又称紫柏天坑。

这里位于2600 仍米以上的紫柏山巅,是全国绝无仅有的山岳景观。

其主要特点是:位居山顶,形状如盆,深度一般在数十米到百米不等,中央多有垂直向下的“无底洞”或甘甜丰美的泉水。

天坑中多奇花异草,少乔木。

人们把这些天坑按其特点分为长青坦、锅底坦、牧羊坦、卧云坦、迷魂坦、贝母坦等,并赋以美丽动人的传说。

紫柏天坑是世界地质史上一大奇观,正待你去揭开它那神秘的面纱。

这里可欣赏到我们这里美的奇景----紫柏晴岚。

陕西导游词

陕西导游词

陕西导游词陕西导游词15篇作为一名专门引导游客、助人为乐的导游,可能需要进行导游词编写工作,导游词由引言、主体和结语三部分构成。

那么应当如何写导游词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陕西导游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陕西导游词1各位朋友: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华清池参观,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讲解这里的山、这里的水,以及曾经发生在这里并流传了千年的爱情故事。

(第一部分:骊山得名,峰火戏诸侯,关中八景之一)华清池,位于陕西省临潼区(县)骊山北麓华清宫的故址,西距西安 30 公里,东与秦始皇兵马桶相毗邻,南依骊山,北临渭水。

大家请看前方山峦,这就是著名的骊山。

由于从远处看,尤如一匹青苍色的骏马,因此得名“骊山”。

“骊”在下汉语里是黑色骏马的意思。

每当夕阳西下,骊山在斜阳的影子中,好像披上了艳丽的红装。

“入暮晴霞红一片,疑是烽火自西来”,令人误以为当年烽火还在燃烧,故有“骊山晚照”之称,也成为关中八景之一。

大家请看骊山山峰最这一处,这就是坐落在骊山西秀岭上的峰火台。

大家都知道,峰火台是古代发信号调兵遣将的一种报警设置,就在公元前779 年,也就是周朝末期,褒国为取悦周幽王,进献美女褒姒,褒姒进宫后幽王便不理朝政,集众爱于褒姒一身,不但废了皇后,而且立了褒姒之子伯服为太子。

可是褒姒却终日闷闷不乐,为博得美人一笑,幽王说“谁能使王妃一笑,赏金千两。

”于是奸臣出计,点燃骊山的峰火,各路诸侯见到狼烟四起,赶来救驾,此时褒姒见惊恐万分的各路诸侯,却嫣然一笑,幽王惊喜若狂。

公元前771 年,当真正的战事来临时,幽王再次点骊山燃峰火时,各诸侯却以为仍是在为取悦,无人救驾,西周就此灭亡。

这也就是我们曾听说过的“周幽王峰火戏诸侯,褒姒一笑值千金”的典故。

(第二部分:九龙湖,飞霜殿)好了,各位游客,现在我们一边一向前走一欣赏。

我们面前的这片碧波荡漾的水面叫做九龙湖,它属于华清池的西区。

大家一定会问这里为什么以“九龙”为名呢?其实这个湖分成上下两个区域,中间有长堤东西横贯。

陕西导游词范文(精选9篇)

陕西导游词范文(精选9篇)

陕西导游词范文(精选9篇)陕西导游词范文(精选9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导游,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导游词,借助导游词可以更好地宣传景点,引导游客观光游览。

那么优秀的导游词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陕西导游词范文(精选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陕西导游词1大家好我叫高瑞鑫,大家就叫我高导吧!是导游得到可不是捣乱的捣,很荣幸与大家见面!接下来就有我来向大家介绍黄河壶口瀑布!黄河壶口瀑布位于吉县城西45公里,距临汾市165公里处的晋陕峡谷黄河河床中,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因其气势雄浑而享誉中外。

壶口瀑布,是由于黄河流至壶口一带,两岸苍山夹峙,把黄河水约束在狭窄的黄河峡谷中,河水聚拢,收束为一股,奔腾呼啸,跃入深潭,溅起浪涛翻滚,形似巨壶内黄水沸腾。

巨大的浪涛,在形成的落差注入谷底后,激起一团团水雾烟云,景色分外奇丽。

站在河边观瀑,游人莫不唱起“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威武雄壮的歌声。

壶口瀑布的宽度随季节变化而变化。

通常情况是,宽度在30米左右,汛期可扩展到50米上下,瀑布落差在20-30米之间。

瀑布下方,在连接山西、陕西的七郎窝大桥,瀑布与大桥相映,形成一道诱人景观。

近年来,壶口瀑布已成为中华壮士“飞黄”的圣地,继柯受良驾汽车飞黄成功后,朱朝晖又成功地驾驶摩托车在这里飞越黄河。

关于壶口瀑布,民间有众多传说。

其中流传最广的,是禹凿孟门。

相传尧舜时期,黄河水流到壶口,因受孟门山堵阻,平阳一带常遭严重水灾。

尧派鲧治水未成,禹去治水。

禹仔细了解了壶口至龙门的地形,决定采取疏通河道的方法来治理洪水。

孟门山在龙门之北,治水便从孟门山开始。

现在可以自由活动,请大家注意安全,现在又我想大家介绍几项安全事项:1、不要跨过警戒线!2、参观游览请注意安全,小心突涨水或凌汛。

3、请您在计划的安全区域内参观游览,听从安全人员的指挥。

一个小时后就在这里集合,希望大家旅途愉快!陕西导游词2亲爱的旅客们:大家好!我叫陈怡萌,是你们的导游,大家叫我小陈就行了。

陕西导游词

陕西导游词

陕西导游词•相关推荐陕西导游词13篇作为一名乐于助人的导游,时常要开展导游词准备工作,导游词是导游员进行实地口语导游的基础和前提。

那么问题来了,导游词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陕西导游词,欢迎阅读与收藏。

陕西导游词篇1在峡东西除石窟外,存在自明成化年以来大小摩崖石刻字幅185块,其中东崖126块,刻字大的有4米见方,小者仅有0.03米见方,字幅长宽有1.8—44.8平方米不等。

石刻有题诗、记功、纪游、喻景、抒怀等,书法真草隶篆俱全,并兼有蒙文,笔法各异,镌刻有别,今存有巨幅题记84幅(其中东崖54幅、西崖30幅)。

有为庆功题刻如明嘉靖十五年(公元1537年)10月延绥镇兵备副使张在东崖上刻纪出击挞谈获胜“褚将振赈凯旋大会于红峡”的战功,有赋诗题刻的如男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三边总督曾铣《山墩望套》诗;有铭记题刻的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巡抚王汝梅题刻的“龙蟠虎踞”、十四年(公元1583年)兵备副使李春光题刻“万里长城”、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巡抚陈性学题刻的“雄石封关”、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巡抚刘敏宽题刻“华夷天堑”等。

此外还有赞颂红石峡境地优美的如“禹迹摩崖”、“中华天柱”、“天外奇峰”、‘潮海蓬莱”、“开元图画”、“天成雄秀”等;也有形容军事地位之险要如“大漠金汤”、“长天铁垛”、“天边锁钥”、‘雄镇三秦”、“榆关雄山”、“威震九边”等等;还有表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如“还我山河”、“中外一统”、“蒙汉一家”等等。

清代榆林书法家陈漳所书“三山拱翠”以及左宗棠所题“榆溪胜地”字迹苍劲。

更有蒙文石刻,为红石峡摩崖石刻魂宝一绝。

诸家书法各放异彩,字大的长6米,小的不及寸方,真、草、隶、篆俱全,更有少见的蒙文石刻。

尤其是大革命时期杜斌丞、刘志丹等榆林中学师生题刻的“力挽狂澜”和抗日民族英雄马占山将军驻榆时亲笔写的“还我河山”,抒发了爱国志士誓保国土、振兴中华的豪情壮志。

晚清将领左宗棠所题“榆溪胜地”及对联“白云初晴如月之曙,黄唐在独与古为新”也颇有文采。

陕西导游词(精选11篇)

陕西导游词(精选11篇)

陕西导游词(精选11篇)陕西篇1大雁塔位于和平门外4公里的慈恩寺内,相传唐代永徽三年。

赴印度取经的玄奘法师。

奏请在寺内建塔,用于存放他自印度带回来的经籍。

这座塔初名为经塔。

后世人称它为大雁塔,此塔巍峨挺拔,引起世人的赞叹。

这座有着一千三百多年历史的大雁塔,成为古城西安独具风格的标志。

大雁塔初建时只有5层,高60米,是仿照西域佛塔形式建的。

后经多次修葺至今塔高64米,共7层,底边各长25米。

大雁塔是中国楼阁式砖塔的优秀典型。

塔身用青砖砌成,每层四面都有券砌拱门,这种楼阁式砖塔造型简洁,气势雄伟,有显著的民族特色和时代风格。

至于雁塔之前冠以“大”字,则是后人为了区别于荐福寺小雁塔之故。

塔内有木梯,可以盘旋登塔,凭栏远眺,可饱览关中大好风光。

大雁塔的底层南门两侧,镶嵌两块石碑,一块“大唐三藏圣教序”,是唐太宗在贞观廿二年(648),为玄奘所译诸经作的总序。

另一块“大唐三藏圣教序论”是唐高宗为“圣教序”所作的纪文,此二碑是研究唐代书法、绘画、雕刻艺术的重要文物。

尤其是塔的西石门楣上的线刻殿堂图,更是研究唐代建筑的珍贵资料。

小雁塔小雁塔在西安市友谊路南侧的荐福寺内,与大雁塔东西相向,成为唐代古都长安保留至今的两处重要标志。

因规模小于大雁塔,修建时间较晚,故称小雁塔。

荐福寺原建于唐长安城开化坊内,是唐太宗之女襄城公主的旧宅。

睿宗文明元年(684年)皇室外戚为高宗荐福而建寺。

天授元年(690年)改为荐福寺,是唐长安城中的著名寺院。

唐代名僧义诤在荐福寺译经,共译56部,撰著《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一书,对研究中印文化交流极有价值。

现寺内存有的小雁塔,为密檐式方形砖构建筑,初为15层,高约46米,塔身每层叠涩出檐,南北面名辟一门。

塔身从下至下逐层递减内收,愈上愈促,秀丽玲珑,别具风格。

门框为青石彻成。

塔身内部为空筒式结构,设木构楼层,有木梯盘旋而上。

明清两代因屡经地震,塔身中裂,塔顶残毁,仅存13层。

今寺内还保存一口重万余公斤的金代明昌三年(1192年)铸的臣大铁钟,钟声宏亮,是誉为关中八景之一的“雁塔晨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概况导游词范文
陕西概况导游词范文
作为一名专门为游客提供帮助的导游,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导游词,导游词事实上是一种对旅游景点进行 ___、文化的、审美的解读的文体。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导游词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精心的陕西概况导游词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首先,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西安古城墙,西安古城墙又称为西安明城墙,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中心区,墙高12米,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轮廓呈封闭的长方形,周长13.74千米。

城墙内人们习惯称为古城区,面积11.32平方千米,著名的西安钟鼓楼就位于古城中心。

请大家紧跟我不要掉队,我们前面的是城墙的主城门,像这样的城门共有四座:我们面前的长乐门(东门);还有永宁门(南门);安定门(西门),安远门(北门)。

它们四座城门作为明城墙的原有城门,因当时的军事,防御需要,都是单门洞,且都修建了三道城墙,两道城墙之间又形成了翁城。

至今为止,四座城门中除永宁门外,其余三座城门都只剩下两道城墙。

好了,下面是大家自由活动的时间,请大家一个小时后在这里
集合。

本次游览结束,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谢谢大家,祝大家
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以后有缘再见。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兵马俑博物馆参观。

我是你们的导游徐瑞曼,很高兴能够陪伴大家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秦兵马俑位于西安市临潼宴寨乡,在秦始皇陵园东侧1500米处。

这是一个浩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

这支队伍阵容齐整,装备完善,威风凛凛,气壮山河,是秦始皇当年浩荡大军的艺术再现,是一支“威武之师”,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秦兵马俑不但闻名于中国,而且在世界也是举世无双的。

大家
知道吗?法国前总统希拉克曾于1979年亲自来中国参观兵马俑,连连称赞说兵马俑是“世界第八大奇迹”,还赞誉道:“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埃及,不看兵马俑,不算真正到中国!”
现在我们已经到达了兵马俑的1号俑坑,这是所有俑坑中最大
的一个,它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兵马俑
有八千多个呢。

大家看,这是骑兵俑,它们上身着短甲,下身着紧口
裤,足登长靴,右手执缰绳,左手持弓箭,好像随时准备上马冲杀。

再看,这是陶马,陶马与真马一般大小,一匹匹形体健壮,肌肉丰满。

那跃跃欲试的样子好像一声令下,就会撒开四蹄,腾空而起,踏上征程。

我就介绍到这。

下面大家可以细细游赏,两个小时后在门口集合。

要注意安全,保持卫生。

大雁塔北广场东西宽480米、南北长350米,占地252亩,定大雁塔为南北中心轴。

前广场设有山门及柱塔作为雁塔北路与广场轴线之转接点。

由水景喷泉、文化广场、园林景观、文化长廊和旅游商贸设施组成。

南北高差9米,分级9级,由南向北逐步拾级形成对大雁塔膜拜的形式。

广场整体设计概念上以突出大雁塔慈恩寺及唐文化为主轴,结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构成。

北广场有四座石质牌坊,它们既是广场景观的标引物,又是北广场的招牌和景观。

四座牌坊均用白麻石材贴面,形成中间高两边低的三门样式,呈现出平衡、稳定、简洁、大气的特点。

牌坊题辞用唐人崇尚的字体书写,中间大匾额用颜真卿楷书大字,大气磅礴;两边上下联匾额题词用王羲之、王献之行书字体,典
雅生动。

“大唐盛世”带来了各行各业的空前繁荣和进步,此雕塑特意从诗歌、书法、茶道、医药等领域中选定了“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茶圣”陆羽、“诗佛”王维、“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书法家”怀素、“天文学家”僧一行、“药王”孙思邈八个精英人物,以逼真写实的雕塑手法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大雁塔北广场位于著名的大雁塔脚下,广场北起小寨东路、西影路,南接大慈恩寺(大雁塔)北外墙,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唐文化主题广场。

整个广场由水景喷泉、文化广场、园林景观、文化长廊和旅游商贸设施等组成。

整个广场以大雁塔为中心轴三等分,中央为主景水道,左右两侧分置“唐诗园林区”、“法相花坛区”、“禅修林树区”等景观,广场南端设置“水景落瀑”、“主题水景”、“观景平台”等景观。

西岳华山坐落在陕西省华阴市,北瞰黄河,南牵秦岭,因“远而望之若花状”,故有其名。

又由于其西临少华山,故又有太华山之称。

华山之上,奇峰峻岭、幽谷险道、灵泉古洞、趣石秀木、祠庙宫观,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结合地浑然一体、卓然天成。

东、西、南、北、中,五峰卓绝,各具特色:东峰居高临险,视野开阔,朝阳观日,别有风情;西峰状似莲花,陡峭巍峨,阳刚挺拔,名胜众多;南峰傲然
绝顶,近天咫尺,高峻雄伟,气势博大;北峰四面悬绝,树木葱郁,巍然独秀,有若云台;中峰虽小,然则林木葱茏,环境清幽,传说颇为丰富,值得细细品味。

另外,南峰“落雁”、东峰“朝阳”、西峰“莲花”,在位置上呈三峰鼎峙,“势飞白云外,影倒黄河里”,被人誉为“天外三峰”。

峻岭、怪石、云海、鸣泉、飞瀑、古迹遍布华山,其间更不乏凌空架设的长空栈道与三面临空的鹞子翻身这两处绝世天险,还有千尺幢、百尺峡、苍龙岭、老君犁沟、上天梯等多个绝险狭隘,令人无不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正所谓“无限风光在险峰”,华山果然美不胜收,风光幽静,山谷青翠,鸟语花香,流泉垂挂,景色在五岳之中独树一帜,令人心旷神怡。

登临华山,小视天下,云行足间,融身心于自然之中,方感华山之博大,叹万物之精妙。

就在这华山之上,相传北宋开国之君赵匡胤曾与陈抟老祖对弈,结果将整座华山输予了他,然则百年之后,后世的.各位游人为华山的险要美景所深深折服,不经意间却将醉迷美景的心输予了整座华山。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位于陕西西安的一座国家级综合性历史类大型博物馆。

筹建于1983年,1991年6月20日落成开放,它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博物馆事业迈入了新的发展里程。

陕西历史博物馆以其
丰富的文物藏品成为展示陕西历史文化和中国古代文明的殿堂,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

三秦大地是中华民族生息、繁衍,华夏文明诞生、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曾在这里建都。

丰富的文化遗存,深厚的文化积淀,形成了陕西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则是展示陕西历史文化和中国古代文明的艺术殿堂。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历史类博物馆。

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的小寨东路91号(大雁塔西北侧)。

是中国第一座拥有现代化的设施的大型国家级博物馆。

是“4A”级旅游景点。

陕西历史博物馆建筑的外观着意突出了盛唐风采,馆舍由一组“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仿唐风格建筑群组成。

馆舍布局呈“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结构特点。

把唐代古典建筑风格与现代博物馆功能相结合,融中国古代宫殿与庭院建筑风格于一体。

馆区占地6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5,600平方米。

文物库区面积8000平方米,展厅面积11000平方米。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文物370,000余件,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

中国历史上强盛的周、秦、汉、唐等。

王朝曾在陕西西安附近建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存,深厚的文化积淀,文物数量多、种类全,品位高、价值广,其中有精美的商、周青铜器,千姿百态的历代陶俑,以及汉、唐金银器,唐墓壁画。

堪称陕西悠久历史和文化的象征。

陕西历史博物馆被誉为“华夏珍宝库”和“中华文明的瑰丽殿堂”。

【陕西概况导游词范文】相关文章:
1.
2.
3.
4.
5.
6.
7.
8.
9.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