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黑斑病发生与防治

合集下载

杨树黑斑病发生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杨树黑斑病发生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杨树黑斑病发生的原因和防治措施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杨树黑斑病发生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杨树黑斑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给杨树的生长和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杨树黑斑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分析

杨树黑斑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分析

杨树黑斑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分析郝爱忠(太原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站山西太原030000)摘要:杨树黑斑病通常发生在叶子的果穗和嫩枝上,在树梢上形成溃疡斑点并形成茬。

幼苗感染上黑斑病后会影响幼苗的生长,树木因疾病而出现衰弱现象,因此要加强杨树黑斑病的防治力度,本文主要从杨树黑斑病的发病概况角度出发,阐述了杨树黑斑病发病规律,论述了杨树黑斑病发生规律影响因素,叙述了杨树黑斑病的防治技术和措施,并从不同角度进行详细分析,从而依照发病规律来应用有效的防治措施,从而为杨树黑斑病的防治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发生规律;防治技术;发病症状中图分类号:S76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20)04-0216-020引言杨树是人们比较常见的一种树种,并且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杨树在生长过程中能够迅速成长,并且能够几年内生长为大树,生长成才以后用途非常广泛,但是杨树在生长过程中非常容易患上黑斑病,并且发病危害非常大,发病范围极广,一旦患上黑斑病就会导致杨树出现大面积叶片脱落现象,如果是幼苗患病会出现死亡情况,导致农户出现大量经济损失,因此要深入分析杨树黑斑病的发病特点和发病规律,并依照其发病的情况来应用有效的治理措施,从而确保杨树有效生长。

1杨树黑斑病的发病概况分析1.1杨树黑斑病的发病症状杨树黑斑病的病原体是盘二孢,属于真菌之一。

在中国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杨盘二孢菌,第二种为杨生盘二孢菌,第三种是白杨盘二孢菌,通常发生在叶子的果穗和嫩枝上,从上到下蔓延,杨树患上该类疾病后主要破坏杨树的叶子,有的杨树在树梢上形成溃疡斑点并形成茬。

幼苗感染上黑斑病后会影响幼苗的生长,树木因疾病而出现衰弱现象,如溃疡病、木腐病等。

在疾病的早期阶段,在叶子表面上出现具有针状凹陷的小斑点,其首先是红色的,并且病变扩大至约1mm并变成深褐色。

叶片前部出现轻微隆起,伴随棕色斑点出现,5-6d后,叶片和背部出现小的乳白色突起。

杨树黑斑病发生与防治

杨树黑斑病发生与防治

() 4 调运 苗 木 , 格 检 查 枝 梢 , 有病 斑 剪掉 深 埋 或 严 如
烧毁。
() 5 在病 害 初侵 染 前 , 迟 于 雨季 来临 之 前 , 最 向苗 木 和
低矮 的幼树 喷波 尔 多液 2 0倍 液 、0 0 7 %代 森锰 锌 6 0倍 液 、 0 5 %多菌灵 70倍 液 . 7 %甲基托布 津 1 0 0 0 或 0 0倍 液等 , 0 连喷 2 3次 , 制病 害 的发 生 蔓延 。 ~ 控 雨季 喷 药 时 , 水 中应 加 入 药
1 . 杨 生 盘 二 孢 菌 1
() 3 病害 的发 生与季节 雨量 、 日多少 关系最 密切 。 雨 雨多
发病 重 。
4 防治 措 施
( ) 生在 黑杨 、 1寄 青杨 上 , 子萌发 时产 生 多个芽 管 , 孢 称 为多 芽管专化 型 ( rsna rn e fp mu iem u i。 Masoi bu na s. hg r tb ) ( ) 生在 白杨上 , 2寄 孢子 萌 发 时产 生 单 个芽 管 , 为单 称
无 性 系。 有研 究 表明 , 杨树 叶 中 F 、 a含量 越 高 , eC 其病 情 指
数越 低 。
杨 树黑 斑病 是 由半 知菌 亚门 的盘 二孢 属 ( rsna 真 Ma o i) s 菌 引起 的 。 报道 我 国有 3种 , 据 其特 点是 : 生孢 子盘 位 于 分 病 叶角 质层 下面 , 生孢 子 无色 , 细胞 , 面细 胞 大且 钝 分 双 上 圆 , 面细胞 小但略 尖[ 下 2 1 。
植 物护理学
《 现代农 业科技 ) O O年第 2期 2L
杨 树 黑斑病 发 生与 防治
杨 凌方 江朝波

杨叶黑斑病的发生及防治

杨叶黑斑病的发生及防治

壤 含水 量大小 , 是影 响病 害流行
( 下转 第 5 0页)
防性 的波尔多液 (::4 、::6 、::) 每7 0d 1 l2 0l 110 111 , ~1 向 杨树叶背面喷药1 , 次 喷药后1 d ~2 日内, 如遇大雨或暴雨 , 再重复补喷1 , 次 有一定的预防效果。
病 原 菌 隶 属 于 不 完 全 菌 类 , 盘 孢 目 , 盘孢 科 , 黑 黑 盘
二孢 菌属 ( 盘二孢属) 。病原学 名 M r s nn ou i A s o iapp l—
c l i a a 杨 生 盘 二 孢 ) 生 孢 子 盘 暗 色 , 埋 生 , o aM r r ( 分 初 成 熟 时 多 少 突 出 于 叶 表 面 , 径 2 0 2 6 ; 生 孢 子 直 0  ̄ 5 pm 分 生 于 分 生 孢 子 梗 层 上 , 生 , 形 至 长 椭 圆 形 , 色 两 单 卵 无
2 2℃~ 2 5℃ . 熟 的分 生 孢 子 在 落地 病 叶 上 越 冬 , 次 成 为 年 初 次 发 病 的侵 染 来 源 。 流 行 条 件 调 查 和试 验 研究 证 明 , 气 相 对 湿 度 和 土 空
杆, 梢部 干枯 , 部分苗木 当年或次年造林 前死亡 。 如果气
候 、 壤 条 件 适 宜 , 木 在 子 叶 期 即能 受 害 , 成 毁 灭 性 土 苗 造 的损 失 。在 进 行 小 青 杨 或 青 杨 插 条 育 苗 的情 况 下 , 病 发
孢 , 孢 大 , 圆 , 孢 小 , 尖 , 2 5  ̄ 2 . 0X3 8 ~ 上 钝 下 略 1.0 15 .0

雨季来 临时 , 黑斑相互连片 , 叶正 面也 出现类似症状 , 叶
片迅 速 变 黑 干 枯 而 脱 落 , 害 严 重 的 植 株 , 株 形 成 光 受 全

杨树黑斑病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

杨树黑斑病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

杨树黑斑病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近期接到部分客户反应自己种植的杨树叶片出现很多黑点,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经过确认是黑斑病导致。

杨树黑斑病又称杨树褐斑病,能侵染多种杨树,造成杨树提前落叶,严重削弱了树势。

一、危害特点:该病5月初开始发生,夏秋最盛,直至落叶为止。

可危害杨树叶片、叶柄、果穗、嫩梢等,在其上形成角状、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的黑褐色病斑,直径约1毫米,有的达5毫米。

病斑多时可连成不规则的大块斑,引起早期落叶。

该病一般发生在叶片及嫩梢上,以危害叶片为主,发病初期首先在叶背面出现针状凹陷发亮的小点,后病斑扩大到1毫米左右,黑色,略隆起,叶正面也随之出现褐色斑点,5~6天后病斑(叶正、反面)中央出现乳白色突起的小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堆,以后病斑扩大连成大斑,多成圆形,发病严重时,整个叶片变成黑色,病叶可提早2个月脱落。

二、病原物和发生规律:杨树黑斑病属真菌性病害,病原主要是杨生盘二孢菌,属半知菌亚门、腔孢纲、黑盘孢目、盘二孢属。

病菌以菌丝体在落叶或枝梢的病斑中越冬,次年五六月间病菌新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力传播,落在叶片上,由气孔侵入叶片,3~4天出现病状,5~6天形成分生孢子盘,进行再侵染,7月初至8月上旬若高温多雨、地势低洼、种植密度过大,发病最为严重,9月末停止发病,10月以后再度发病,直至落叶。

发病轻重与雨水多少有关,雨水多发病重,雨水少发病轻。

在气温和降雨适宜时,很快产生分生孢子堆,又能促进新的侵染。

三、防治措施:(1)烟雾机防治:对于高大的树木,采用烟雾机集中进行施烟防治,药物可选用8%百菌清烟雾剂或2.5%氟硅唑油烟剂,防治时间应掌握在无风早晨5~7时或傍晚18~20时。

(2)树冠喷雾防治:在病害初侵染前,最迟于雨季来临之前,向苗木和低矮的幼树喷八方蓝盾600倍液、50%晶白多菌灵700倍液、或扫斑1000倍液等,连喷2-3次,控制病害发生蔓延。

雨季喷药时,药水中应加入禾林道助剂,防止药液被雨水冲洗掉。

剖析杨树黑斑病诊治策略

剖析杨树黑斑病诊治策略

传播途径
分生孢子是主要的传播媒介,通过风 雨传播,从气孔侵入叶片。
病菌可在病落叶上越冬,成为下一年 的初次侵染源。
02
杨树黑斑病的危害
对杨树生长的影响
01
02
03
叶片枯黄
杨树黑斑病会导致叶片出 现黑色斑点,随着病情加 重,叶片逐渐枯黄,影响 光合作用。
树势衰弱
长期感染黑斑病的杨树, 其生长速度会减缓,树势 逐渐衰弱,甚至可能导致 死亡。
特征
初期病斑呈针刺状,后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约2-6毫米,边缘清晰,有 时略微隆起。病斑中部呈灰白色,外缘呈深褐色或紫色,后期出现黑色颗粒状 物。
发病机理
01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盘在病 落叶上越冬,第二年春季产生分 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从气孔 侵入叶片。
02
发病时间一般在5-8月份,7月份 为发病高峰期。高温多雨、通风 不良、种植密度过大等因素均可 加重病情。
剖析杨树黑斑病诊治策略
汇报人• 杨树黑斑病概述 • 杨树黑斑病的危害 • 杨树黑斑病的诊断方法 • 杨树黑斑病的防治策略 • 杨树黑斑病的预防措施 • 杨树黑斑病的研究展望
01
杨树黑斑病概述
定义与特征
定义
杨树黑斑病是一种由病菌引起的常见叶部病害,主要危害杨树的幼苗和幼树。
杨树黑斑病的研究展望
深入研究发病机理
深入研究杨树黑斑病的发病机理,包括 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侵染过程、致病 机制等方面,有助于深入了解该病害的 发生发展规律,为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
科学依据。
探究杨树品种对黑斑病的抗性机制,通 过基因组学、转录组学等技术手段挖掘 抗病相关基因,为抗病育种提供理论支
持。
降低木材产量

杨树树身变黑流水是什么病

杨树树身变黑流水是什么病

杨树树身变黑流水是什么病
杨树树身变黑流水是一种黑斑病导致,当杨树在遭到这种病害侵袭后,就会在伤口处黑色褐色液体,并带有一些明显的腐烂气味,容易导致枝叶枯死脱落。

所以要及时做好防治措施,例如喷施65%森锌500倍液,减少树枝创伤。

一、杨树树身变黑流水是黑斑病
当杨树树身变黑流水时候,就是一种病害黑斑病导致的。

杨树伤口出现遭到这种病害侵袭后,就会流出黑色褐色液体,并带有一些明显的腐烂气味,发病严重时候就会直接导致枝叶枯萎脱落。

二、防治方法
1、对于黑斑病发生就要及时做好预防措施,在平时时候尽量减少杨树枝干机械伤口,例如禁止一些动物进入林区。

平时在修剪枝条时候最好是选择在秋季或冬季进行,在修剪完后要及时对伤口消毒处理。

2、当发生黑斑病后就要及时用药物进行喷杀,彻底清除一些病叶和感病树梢,喷施65%森锌500倍液以及70%甲基托布津1500倍溶液。

一般可每半月喷湿一次,知道完全消灭病害为主。

三、养护管理
杨树对于水分需求不是很高,比较耐干旱,一年下来只浇四次水就行,保持盆土微湿润环境即可。

在生长周期时候可以每月施加一次氮肥或复合肥,定期做好除草和疏松土壤措施,利于根系和枝叶生长。

杨树黑斑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措施

杨树黑斑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措施
Linyeyuanyi 林业园艺
!"#$%&'()*+,-./
刘红娟 孙桂荣
杨树黑斑病又称褐斑病,属真菌性 温多雨、多雨多湿的天气着很大的关 树应当种植在容易排水的地方,在雨水 病害,是杨树的主要病害之一,各地发 联。温度范围在 )'% "雨量丰富、水 多的夏季,雨后要及时排除林地积水,
生极为普遍,主要危害幼苗和幼树的叶 片和叶柄,能侵染多种杨树,东北地区 以黑杨派杨树最易感病,杨树黑斑病因 发病范围最广、危害最大、流行最快,很
!## 左右变黑褐色" $%& 后叶子的正 间隔一定的距离或被其他物种间隔开, 树浇药液 !.4'.56。
面、反面都有病斑,并扩大连成大斑,多 黑斑病发生概率会很小。
$-(-' 病害初侵染初期,雨季来临
圆形,病斑中央出现乳白色突起的小
,-$ 其它因素
之前用 '.. 倍波尔多液或 )$/代森锰
点,严重发病时病斑连成不规则的斑
地势低洼、林地排水功能差的地 锌 '$. 倍液,或 0./甲基托布津、0$/
块,整片叶子变黑枯死,提前掉落,病叶 块,连作苗木生长不良都会造成杨树黑 百菌清 $.. 倍液喷、,./多菌灵 ).. 倍
可提早脱落 ' 个月。小苗出土时发病, 斑病发生严重。
液喷雾防治,每 !.!$ 天 ! 次+ 喷 '(
斑病一旦成灾,将大大制约林业的生态 月初开始发生再浸染;以夏秋季最盛, 害发生:定期、及时清除病叶、落叶、病
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发挥。合理 0) 月为发病盛期,)!.& 就可重复侵 枝及腐烂的叶子,并集中销毁,消灭病
分析杨树黑斑病发病原因、发生规律、 染 ! 次至叶片大量脱落"新梢枯萎;1 月 原菌"减少病菌的滋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树黑斑病发生与防治
我国的林业资源丰富,树种也非常繁多。

各种各样的树木的存在不仅美化了环境,而且起到水土保持以及净化空气以及为我们提供木材等的作用。

其中,杨树是常见的一种树木,它为人们生活做的贡献也非常大。

笔者基于这种背景,重点的分析介绍了如何做好此类树种常见的黑斑病的预防等措施,目的是为了消除这种病症,更好的促进杨树的生长,为国家的经济贡献力量。

标签:杨树黑斑病;病原;症状;发病规律;防治措施
这种病广泛的存在在几乎所有的杨树种植地区,它的危害非常显著,不仅对其幼苗而且还对它的成年树的树叶等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不利于它的正常成长壮大。

而且它还会使得嫩梢干枯,导致树木提前掉叶子,严重的还会出现比较大面积的死亡现象。

1 形成原因
杨树黑斑病是由半知菌亚门的盘二孢属(Marssonia)真菌引起的。

资料显示在我们国家共有三类,他们的具体特征为,分生孢子盘位于病叶角质层下面,分生孢子无色,细胞并不单一,上部的体积较大,呈现出圆形,下面的比较的小,非常的尖细。

1.1 杨生盘二孢菌
1.1.1 常发生在黑杨树或者是青杨树上,当孢子出现的时候会形成非常多的芽管物质,称为多芽管专化型(Marssonia brunnea f.sp. multigermtubi)。

1.1.2 当发生在白杨树的时候,会出现单一的芽管,称为单芽管专化型(Marssonia brunnea f.sp. monogermtubi)
1.2 白杨盘二孢菌
它形成孢子的条件很宽泛,只有气温不低于九度,不高于二十八度时都可以产生,芽管顶端的侵染丝分泌孢外酶,溶解角质层,穿过表皮直接侵入。

而潜育时间的长短并非是固定的,它和外在的温度以及树木的特征等有关系,通常情况下是六天到八天的时间。

2 具体的表现特点
不同的病菌在不一样的树种上,它们的危害是不一样的。

杨生盘二孢菌引起的黑斑病在青杨派树种上病斑,常发生在叶子的反面。

而在黑杨树和白杨树上的表现都是在正面以及背面都有。

斑点呈现出褐色,以不规则的圆形。

病斑刚开始的时候是非常小的有亮点的点状,然后慢慢地变大成为大约在五毫米左右的类似
不规则圆形的黑色的斑。

并非在所有的树种上都是这种形状,有时候也会呈现出角状特点。

白杨盘二孢菌在叶面上形成直径1~6mm的近圆形、暗褐色病斑。

它在新叶子上是以红色形式,而在老叶子上是黑褐的颜色。

潮湿时在病斑上产生1至多个乳白色胶粘状小点,即分生孢子堆。

在嫩梢上刚开始的时候是类似于梭状的,大约在两到五毫米左右,颜色为黑褐,然后慢慢变大,变为红色,形成孢子盘,木质化后中间开裂成溃疡形。

响叶杨的果穗上也产生病斑。

3 特征
由于地域的差异,病菌的发生规律也不同,病菌分别以菌丝体、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在落叶中或一年生枝梢的病斑中越冬。

第2年成为初侵染来源,分生孢子堆聚焦年型,需通过雨水和凝结水稀释后方能随水滴飞溅或借风传播。

3.1 当出现在冬天的时候,由于地域等的差异,表现各不相同。

M. brunnea 单芽管形,在四月初的时候形成,在次月开始严重,到七至九月份的时候不再危害,然后到九月份重新开始。

M. brunnea多芽型,在六月份的时候出现,以后越来越严重一直到掉叶的时候停止。

M. populi M. castagnei 6~7月发病最重。

3.2 由于树种的差异对病菌的抵抗能力也是有区别的。

白杨派是M. brunnea 多芽型的抗性树种;毛白杨、山杨、胡杨为M. brunnea单芽管形的感病树种,其他树种均抗病。

南林在黑杨上发现抗病无性系中多酚氧化酶活性高于感病无性系。

3.3 天气比如,降水多少以及日照等对病害有一定的影响,如果在阴雨气候中病情最为严重。

4 应对方式
4.1 认真地挑选育苗地。

最好是具有很好的排水性能的地区,周围不应有受到危害的树种,不能多年种植。

实生苗长出2~3片真叶时,用80%代森锌250倍液或1∶1∶125~170波爾多液喷洒,每10~15d喷1次,共喷3~5次。

4.2 加强营林管理。

增施有机肥、土杂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增强树势,提高树木的抗病性;当阴雨天过后应该认真地排水。

4.3 造林时选栽抗病、速生、优质良种,采取多品种混栽,避免营造大面积纯林;合理密植,改善苗木的通风透光条件。

4.4 调运苗木,严格检查枝梢,如有病斑剪掉深埋或烧毁。

4.5 当病害刚开始发生的时候,最晚也得在雨季开始以前的时候,向苗木和低矮的幼树喷波尔多液200倍液、70%代森锰锌600倍液、50%多菌灵7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等,要持续进行三次左右,防止其扩大。

如果是在阴雨天气进行,应该在药水中添加大约含量为百分之零点三的豆浆,目的是为了
增强其粘附性能,这样药水就不会被雨水给冲掉了。

对于高大的树木,可组织专业队采用6HY-25型烟雾机集中进行施烟防治,药物可选用8%百菌清烟雾剂或2.5%氟硅唑油烟剂,防治时间应掌握在无风早晨5~7时或傍晚18~20时。

参考文献
[1]魏鹏,刘燕.杨树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1):88,91.
[2]王桂珍.浅谈杨树病虫害防治技术[J].湖北林业科技,2007(5):74.
[3]刘华,王之安.浅谈杨树病虫害防治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7):125.
[4]王万明.互助县杨树常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17):163,16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