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四害工作技术指南
除四害技术方案

除“四害”技术方案一、灭鼠部分灭鼠措施提供以环境治理为主, 辅以化学灭鼠旳综合防制措施。
灭鼠措施有物理措施(鼠笼、鼠夹、电猫等), 生物措施(运用天敌及微生物和不育剂等制品), 生态学灭鼠(通过人为旳断绝鼠粮、环境改造), 化学灭鼠(化学毒品)多种措施综合, 以化学灭鼠为主。
重要简介化学灭鼠。
灭鼠剂旳选择: 适口性好、毒性强、灭鼠率高, 有对应旳解毒药物, 价格低廉, 适合推广。
分急性灭鼠药和慢性灭鼠药, 急性灭鼠药易引起二次中毒, 一般不用。
慢性灭鼠药为慢性抗凝血剂, 分为第一代抗凝血剂(杀鼠灵、敌鼠钠盐、杀鼠迷等), 第二代抗凝血剂(溴敌隆、大隆、杀它仗等)。
毒饵旳选择: 重要以当地粮食(大米、小麦、玉米等)。
投放原则:1.投旳准: 毒饵应投放到鼠类活动场所, 靠墙、跑道、洞口, 为少许(10-20g/堆)多堆(室内1-2堆/10m2, 外环境10m左右1堆)。
2.不遗漏: 毒饵投放不遗漏有鼠活动场所。
3、有保留:鼠食毒饵后及时补上, 补药原则:吃多少,补多少, 吃光加倍, 持续5天。
4、第二代抗凝血剂:采用间歇式投饵, 初次投饵每堆量宜多某些(15-25g), 一周后再投二次。
二、灭蚊部分蚊旳生活史分4个时期, 即卵、幼虫、蛹和成虫, 前三个时期生活于水中, 成虫生活于陆地。
蚊能传播80多种疾病, 重要是疟疾、登革热等。
灭蚊措施:(一)环境防制措施整改内外环境, 控制和消除孳生条件, 彻底清除蚊虫孳生地, 因蚊虫发育前三个阶段都在水中, 离不开水, 所有消除一切积水是防制蚊虫旳基本措施, 应把环境治理放在首位, 是治本旳措施。
(二)物理防制措施1.防蚊措施: 使用防蚊设施, 如纱门、纱窗、蚊帐。
2、灭蚊措施: 使用蚊蝇拍、电子灭蚊拍、电子灭蚊蝇灯等灭蝇。
(三)化学防治1.蚊香驱蚊2.烟熏片灭蚊3.用杀虫剂浸泡蚊帐4.用杀虫剂涂刷纱门、纱窗5.室外滞留喷洒三、灭蝇部分蝇类是重要病媒生物之一, 能传播多种疾病, 影响人们生活休息, 是衡量一种地区环境卫生状况旳指标。
除四害工作技术指南

除四害工作技术指南一、灭“鼠”技术指南(一)适用范围适用于城镇、村庄、街道、单位、重点场所等的灭鼠。
(二)标准要求鼠类密度控制水平达国家标准C级水平(GB/T27770-2011)。
1.防鼠设施合格率大于或等于93%;2.室内有鼠洞、鼠粪、鼠咬痕等鼠迹的房间小于或等于5%;3.不同类型的外环境累计1000米,鼠迹小于或等于5处;4.单位鼠密度控制水平:房间数10间以下的防鼠设施完全合格,10间以上防鼠设施不合格房间数不超过1间;室内房间数20以下的单位鼠迹阳性房间数为0,20间以上鼠迹阳性房间数不超过1间;外环境不得有鼠洞、死鼠、活鼠和鼠粪等鼠迹。
(三)防鼠措施1.清除与破坏鼠类隐藏活动、繁衍的环境。
经常保持室内外清洁卫生,定期铲除搬运房屋四周的杂草和杂物,室内物品堆放离墙离地,床下无杂物堆放,地板和房屋周围1米的地面要水泥硬化。
在黄土的地段,要定期检查有无鼠洞、鼠粪,如发现,要及时堵洞、清扫,防止鼠挖洞安居。
禽畜厩养,粮食入仓,垃圾堆、粪堆、草堆出村,柴堆离地、离墙30公分,彻底消除鼠类生存场所。
2.规范生活垃圾处置,断绝鼠类食物来源。
垃圾的收集、存放、清运处理,要严格参照“清垃圾”专项行动工作指南执行。
大型企业、机关和街道要设置具有防鼠功能的公共垃圾收集容器,垃圾日产日清。
妥善管好粮食、食品。
农贸市场和肉联厂还要处理好禽畜鱼肉下脚料,严禁撒地过夜,以断绝家鼠的食源。
3.科学灭鼠、高效环保。
灭鼠是消灭鼠类传播疾病的重要措施;物理灭鼠常用方法有布鼠笼、鼠夹和粘鼠胶法。
化学灭鼠是大范围短时间内控制鼠密度的有效方法,使用高效、安全、经济、方便的化学杀鼠剂,科学投放才能事半功倍。
灭鼠药物的使用分两类:一类是成品药物,如,杀它仗、溴敌隆成品毒饵等,另一类是需要现场配制的药物如溴敌隆母液等,可根据具体的情况通过正规渠道选购鼠药,参照使用说明科学配药投药。
4.落实建筑防鼠,防止鼠类窜入室内。
重点行业(饮食、餐厅、食品加工单位、屠宰场、农贸市场、机场港口车站)和一般单位的重点部位的餐厅库房、熟食间、操作间与室外的通道口、下水道口、门窗要安装防鼠板(门)、防鼠网、堵塞孔洞缝隙,防止鼠类窜入室内。
除四害技术和方法

除四害技术和方法(培训资料)内容提要1、“四害”的简介2、“四害”孳生繁殖的特点3、“四害”受温度影响的变化4、“四害”治理的原则5、“四害”的环境治理和化学防制6、早春季节“四害”防制的要点•一、“四害”的简介:•“四害”是有害生物种类的一部份,具有中国特色的“四害”,被全国爱卫会列入《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早在上世纪开展的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中,己明确规定了鼠、蚊、蝇、蟑螂的控制水平。
•多年的努力成果极大地改善了人居环境质量,保障了人民的身体健康,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提升了城市的文明。
•二、“四害”孳生繁殖的特点:•“四害”是生物的一部份,任何生物的生存、繁殖和生长都离不开环境中的空气、水份、养料和温度。
•“四害”繁殖生长中,若上述各种条件都具备即能迅速成长,繁殖速度快、数量多。
尤为重要的条件之一是温度,它能制约“四害”的生长发育。
生物的这种基本常识表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桃花开在春季,桂花香飘金秋。
•三、“四害”受温度影响的变化:•鼠、蚊、蝇、蟑螂受温度影响的表现是一年四季的种群数量变化,我们称为季节消长,即是种群密度的变化。
•例如昆虫类的蚊、蝇、蟑螂受气温影响的作用更为明显,在一年四季中会出現“越冬”和“季节高峰”的差异。
•蚊虫是完全变态性生物,它的一生为成虫、卵、幼虫、蛹四个阶段。
其中成虫是在空间活动;卵、幼虫和蛹在水体中生长,不论是在空间或是在水体都受到环境温度的制约。
•在冬季蚊虫不活动,但雌性成蚊可以越冬。
•在气温和水温达摄氏15度左右,蚊虫开始活动,成蚊叮咬人血后开始产卵。
•老鼠属啮齿类动物,胎生、哺乳类的高等动物,它繁殖力强,生长发育快。
但鼠类在全年的繁殖生长速度比较,仍有明显受温度制约的现象。
•繁殖高峰在每年的惊蛰和入秋二个季节明显。
生长活动高峰在春季(3-4月)至秋季(9-10月)。
我国对“四害”防制总结的经验是:政府组织,全民参与;“专群结合”,人人动手;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突击杀灭,长效保持;科学指导,综合防制;环境治理,安全环保!•四、“四害”治理的原则:•“四害”治理的原则是因地制宜的开展以环境治理、物理防制、化学防制、生物防制及法规、文化防制的综合防制,实践证明行之有效。
防疫四害消杀作业指引

防疫四害消杀作业指引1.目的规范灭四害工作,减少老鼠、蟑螂及蚊蝇对住户的影响。
2.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物业服务中心消杀工作。
3.岗位职责3.1项目环境负责人制定消杀计划,监管工作的执行。
3.2项目(群)经理负责复核工作的执行情况。
4.具体内容4.1四害消杀前,应做好温馨提示工作,提前3 天告知物业服务中心相关部门、员工及业主。
4.2蚊蝇、蟑螂消杀4.2.1工具配置:喷药机、测量器具、毛巾、口罩、手套等。
4.2.2药品配置:应使用政府规定允许的有效环境卫生杀虫剂(菊酯类杀虫剂、精油、大灭、烟雾弹拜虫杀、马虫硫磷、甲基嘧啶磷、毒死蜱、马拉硫磷、甲基对硫磷等),药液按说明进行配置使用。
4.2.3 喷药消杀4.2.3.1施药现场应摆放警示牌。
4.2.3.2喷药范围应涵盖楼宇内公共部位、天台、地下车库、园区绿化带、排水沟、雨污水井、化粪池、垃圾房(桶、箱)等蚊虫滋生场所。
4.2.3.3喷药时,枪头应避开住户的门窗及过往行人等。
4.2.4 投药消杀4.2.4.1 用敌百虫、敌敌畏或倍硫磷等与蝇类喜食的糖、鱼杂等诱饵制成毒饵,放在蝇类聚集较多的地方,有效杀死成蝇。
4.2.4.2 在不宜用杀虫剂喷洒的重点部位,可使用高效灭蟑胶饵有效杀死蟑螂。
4.2.5 其它措施4.2.5.1 室外易积水的沙井,安装防蚊闸板。
4.2.5.2 园区设置合适数量的灭蝇灯与灭蚊灯,在蚊虫高发季节,建议在每天10:00 前及16:00 后开启。
4.2.5.3 及时清理垃圾,清除积水,不使成蝇有产卵滋生的场所。
4.3 灭蚊4.3.1拟定防蚊计划综合对不同蚊种,不同时期和不同条件,采取的各项有效措施,全期规划,提出有系统的防治计划,按时按地实行,并在实施中加以改进和提高。
4.3.2全面、彻底、经常的改造环境,如有计划地采取填(填平坑洼)、疏(疏通沟渠)、翻(翻盆倒罐)、堵(堵塞洞穴)等。
4.3.3控制不同类型的蚊虫孳生地:缸、罐、盆、铜、桶等各种可废弃的存器,必须彻底清除;水塘、水池、河流、沟渠等大型水体,可以采取铲除杂草、增加流速、放养柳条鱼等措施。
除四害工作方案

除四害工作方案引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四害(蚊子、苍蝇、老鼠、蟑螂)常常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困扰和危害。
为了保障公共卫生和健康安全,制定一个有效的除四害工作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个全面的除四害工作方案,涵盖了预防、消灭和控制四害的措施。
一、蚊子的预防和控制1.防蚊网:安装防蚊网可以有效阻止蚊子进入室内。
特别是在夏季,打开窗户通风时,应确保窗户有防蚊网。
2.清洁周围环境:蚊子滋生于水源附近,因此要确保周围环境的干净和卫生。
清理积水,避免蚊子繁殖。
定期清理花盆和其他容器中的水。
此外,还要定期清理水道和排水渠。
3.使用蚊香和驱蚊液:在蚊虫活跃的季节,使用蚊香和驱蚊液是非常有必要的。
蚊香和驱蚊液可以有效地阻止蚊子靠近,并减少叮咬。
4.定期清理庭院和花园:庭院和花园是蚊子喜欢藏身的地方。
定期修剪草坪、修剪花木,并清理落叶和垃圾可以减少蚊子的滋生。
二、苍蝇的预防和控制1.室内清洁:保持室内环境的清洁和整洁非常重要,因为苍蝇会在肮脏的地方滋生和繁殖。
定期清理食品垃圾和残渣,清洁厨房和厕所,可以减少苍蝇的滋生。
2.使用苍蝇拍和苍蝇贴:苍蝇拍和苍蝇贴是常见的灭蝇工具。
使用苍蝇拍可以迅速捕捉和击杀苍蝇,而苍蝇贴可以吸引并固定苍蝇。
3.室外清洁:保持室外环境的清洁同样重要。
清理垃圾堆和露天池塘,减少苍蝇的滋生。
4.关闭门窗:确保门窗的紧闭,以阻止苍蝇进入室内。
特别是在炎热的天气里,请确保门窗有蚊网或防虫门窗。
三、老鼠的预防和控制1.封堵洞口:老鼠通常通过墙壁和地面的洞口进入室内。
封堵这些洞口是预防老鼠的有效措施。
使用钢丝网和密封材料封堵墙壁和地面的洞口。
2.清理食品垃圾和残渣:老鼠是以食物为主要来源的,因此保持食物垃圾和残渣的清洁是防止老鼠侵扰的重要措施。
定期清理垃圾桶和食品储藏区。
3.使用老鼠药和粘鼠板:如果已经发现老鼠出现在室内,可以使用老鼠药和粘鼠板来控制老鼠。
然而,在使用这些药剂和器具时要格外小心,以防止对人体和宠物造成伤害。
除四害技术指导材料

除“四害”技术指导材料一、灭鼠1、生态学方法:加强环境整治、清除杂草、平整硬化地面,消除鼠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
2、生物学方法:利用天敌灭鼠。
鼓励群众养猫和保护食肉目的小兽如保护黄鼬、野猫,鸟类中的猛禽如鹰、猫头鹰等以及蛇类。
3、物理方法:常用的物理灭鼠器有鼠夹、鼠笼、粘鼠板等,鼠夹、鼠笼、粘鼠板应布放在老鼠觅食饮水的鼠道上、鼠洞口,特别要注意放在小孩够不着的地方。
对于黄胸鼠,要尽可能地在高层有鼠迹的地方布放,如屋顶等处。
鼠夹、鼠笼的诱饵要放上老鼠喜欢吃的油条、花生米、葵花籽等,鼠笼放置的位置与鼠道成直角,靠近鼠道。
为防止粘鼠板捕鼠后弄脏地面,可以将粘鼠板放在报纸上,粘住老鼠后,再将老鼠处理掉,粘鼠板继续重复使用。
4、化学方法:鼠类的化学防制大多是将灭鼠剂配制成毒饵使用,又称毒饵灭鼠。
灭鼠剂分为急性灭鼠剂和慢性灭鼠剂。
急性灭鼠剂作用快速,潜伏期短(10分钟至1天内),用量少,但对人畜都具有高毒性,多无特效解毒药物;加之鼠摄食较为零散,多在未吃足致死量之前即出现不适症状而拒食,导致灭鼠率不高:并且不易自然降解,对环境产生污染。
因此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卫生部、公安部、农业部等八个部委联合发文,禁止使用急性灭鼠剂,而街头巷尾小商小贩推销的毒鼠强和所谓的“三步倒”、“五步倒”之类的含氟灭鼠药几乎都是急性灭鼠剂,千万不要购买!慢性灭鼠剂如溴敌隆、杀鼠灵、杀鼠迷、大隆、敌鼠钠盐、杀它仗、立克命等。
慢性毒饵投放方法一定要正确,毒饵一定要投放在老鼠觅食饮水的鼠道上、鼠洞口,以及隐蔽的场所,一定要放在小孩够不着的地方。
若房屋内主要是黄胸鼠,要尽可能地在高层有鼠迹的地方投放毒饵,如天花板、屋顶等处。
房屋外墙周围长期设置毒饵站,并定期更换。
农村宅基周围灭鼠,要将足够的毒饵保存7-10天以上,经过2周以后,就可有效地控制鼠害。
房屋若紧挨下水道,在下水道处要投放蜡块毒饵,为防止蜡块毒饵被水冲走,要用铁丝将蜡块毒饵固定。
除四害工作技术方案

除四害工作技术方案除四害工作技术方案除四害工作方案【一】为加强除四害工作,控制和消除鼠、蚊、蝇、蟑螂(以下简称“四害”)的危害,防止疾病传播,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等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本办法。
除四害工作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科学防制的方针,实行政府组织、全民动手、属地管理、单位负责、科学指导、社会监督,坚持集中治理与经常性治理相结合、以经常性治理为主的防制原则。
(一)宣传贯彻国家和省除四害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政策,制定科室辖区除四害工作规划,筹措除四害经费。
(二)建立、健全除四害专业队伍和网络,每年制定年度除四害工作计划,组织召开除四害工作会议,部署工作任务。
(三)组织开展除四害专业技术培训,提高专业队伍和操作人员的除四害工作能力。
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宣传四害防制知识,提高群众的除害防病意识和防制水平。
(四)每年统一组织开展春秋灭鼠等除四害活动;指导车队、七队开展除四害工作。
(五)组织开展除四害先进车场创建活动,负责对辖区内除四害先进车场的管理工作。
(六)组织对辖区内除四害工作进行技术指导、调研督导、检查考核和效果评估。
对下级科室年度目标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督导、考核。
(七)负责对营利性除四害服务机构除四害服务质量的监督管理。
鼓励社会资金依法参与营利性除四害服务机构的投资,对单位和居民住宅开展除四害有偿服务。
除四害标准执行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灭鼠、蝇、蚊、蟑螂标准》。
单位爱卫会可以根据国家标准,结合本地实际,细化、分解、制定相关工作标准和技术规范并公布实施。
各级爱卫会应当按照四害孳生、消长规律,结合爱国卫生活动,制订科学的工作方案和技术方案,组织开展统一的环境整治、消灭四害及其孳生地等除四害活动,并组织采购和分发除四害药物、器械。
单位和住户在参加爱卫会组织的统一除四害活动中,应当按照爱卫会的统一部署,在规定时间内,使用统一方法、指定的药物及相关器械,统一行动,采取有效措施,杀灭四害,以降低四害密度,预防控制疾病。
四害防治技术指南

(2014版)1.四害定义“四害”为苍蝇、蚊子、老鼠、蟑螂。
2.四害的危害2.1苍蝇的危害:苍蝇身上携带的细菌、病毒可传播的疾病多达几十种。
其中常见的有:痢疾、甲型肝炎、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砂眼、小儿麻痹、蛔虫、霍乱等。
2.2蚊子的危害:传播疟疾、乙型脑炎、丝虫病、登革热、黄热病等疾病。
2.3老鼠的危害:传播各种人畜共患疾病,能携带200余种病原体,其中能使人致病的有57种,如: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损耗粮食,破坏草原和林木,全世界生产的粮食中有20%是被老鼠取食;啮咬电缆,钻入变压器引起短路等造成停电事故引起经济损失。
2.4蟑螂的危害:取食食物、损坏原料、污染食品,传播痢疾、伤寒、小儿麻痹、腺病毒、病毒性肝炎等疾病。
3.四害防治意义3.1控制病媒传染病,保护人民健康3.2 保护社会生产力,促进经济建设发展3.3改善投资环境,促进改革开放3.4灭四害是进入国家卫生城市的“入场券”4.四害防治技术4.1防治原则:掌握“清.、防.、灭.、查.”四个环节。
4.1.1清.改善生态环境,清除垃圾、杂物等卫生死角,保持环境卫生整洁,减少四害栖息、孳生场所,控制四害种群数量;4.1.2 防.利用科学方法,阻止四害进入室内;4.1.3 灭.利用化学、生物、物理等方法进行杀灭四害;4.1.4查.熟悉各类环境,检查四害栖息、孳生情况,有的地方要进行控制。
4.2防治方法:4.2.1 鼠类防治方法4.2.1.1化学药物灭鼠鼠类栖息环境大多在下水道、垃圾池、化粪池边和食源较为丰富的场所,也是室外投放灭鼠药的重点区域,将慢性杀鼠剂毒饵直接投入鼠洞或毒饵宅内,一般每处15克左右,视鼠情增加或减少投药量;食品加工储存场所不宜投放灭鼠药,采用物理方法灭鼠。
4.2.1.2物理灭鼠使用粘鼠板、鼠夹、鼠笼等方法灭鼠。
室内和食品重点场所,利用物理方法灭鼠较为安全,上述这些灭鼠方法直接放在老鼠经常出没的场所或鼠道上。
粘鼠板贴墙面做成三角形,紧贴墙放,鼠夹诱饵一面靠墙成“T”型摆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除四害工作技术指南一、灭“鼠”技术指南(一)适用范围适用于城镇、村庄、街道、单位、重点场所等的灭鼠。
(二)标准要求鼠类密度控制水平达国家标准C级水平(GB/T27770-2011)。
1.防鼠设施合格率大于或等于93%;2.室内有鼠洞、鼠粪、鼠咬痕等鼠迹的房间小于或等于5%;3.不同类型的外环境累计1000米,鼠迹小于或等于5处;4.单位鼠密度控制水平:房间数10间以下的防鼠设施完全合格,10间以上防鼠设施不合格房间数不超过1间;室内房间数20以下的单位鼠迹阳性房间数为0,20间以上鼠迹阳性房间数不超过1间;外环境不得有鼠洞、死鼠、活鼠和鼠粪等鼠迹。
(三)防鼠措施1.清除与破坏鼠类隐藏活动、繁衍的环境。
经常保持室内外清洁卫生,定期铲除搬运房屋四周的杂草和杂物,室内物品堆放离墙离地,床下无杂物堆放,地板和房屋周围1米的地面要水泥硬化。
在黄土的地段,要定期检查有无鼠洞、鼠粪,如发现,要及时堵洞、清扫,防止鼠挖洞安居。
禽畜厩养,粮食入仓,垃圾堆、粪堆、草堆出村,柴堆离地、离墙30公分,彻底消除鼠类生存场所。
2.规范生活垃圾处置,断绝鼠类食物来源。
垃圾的收集、存放、清运处理,要严格参照“清垃圾”专项行动工作指南执行。
大型企业、机关和街道要设置具有防鼠功能的公共垃圾收集容器,垃圾日产日清。
妥善管好粮食、食品。
农贸市场和肉联厂还要处理好禽畜鱼肉下脚料,严禁撒地过夜,以断绝家鼠的食源。
3.科学灭鼠、高效环保。
灭鼠是消灭鼠类传播疾病的重要措施;物理灭鼠常用方法有布鼠笼、鼠夹和粘鼠胶法。
化学灭鼠是大范围短时间内控制鼠密度的有效方法,使用高效、安全、经济、方便的化学杀鼠剂,科学投放才能事半功倍。
灭鼠药物的使用分两类:一类是成品药物,如,杀它仗、溴敌隆成品毒饵等,另一类是需要现场配制的药物如溴敌隆母液等,可根据具体的情况通过正规渠道选购鼠药,参照使用说明科学配药投药。
4.落实建筑防鼠,防止鼠类窜入室内。
重点行业(饮食、餐厅、食品加工单位、屠宰场、农贸市场、机场港口车站)和一般单位的重点部位的餐厅库房、熟食间、操作间与室外的通道口、下水道口、门窗要安装防鼠板(门)、防鼠网、堵塞孔洞缝隙,防止鼠类窜入室内。
灭鼠的上述措施,是相互关联的。
单一方法难于控制大范围内的鼠患,灭后也难于巩固,只有联合应用,综合治理,灭效才显著,持效才长久。
二、灭“蝇”技术指南(一)适用范围适用于居民区、集市、单位、食品加工厂、重点场所等的灭蝇。
(二)标准要求蝇类密度控制水平达国家标准C级水平(GB/T27772-2011)。
1.生产销售直接入口食品的场所不得有蝇。
室内不得存在蝇类孳生地;2.室内有蝇房间小于或等于9%,且阳性房间蝇密度小于或等于3只/间;3.室外蝇类孳生地阳性率小于或等于5%;4.防蝇设施合格率大于或等于90%;5.单位苍蝇密度控制水平:生产销售直接入口食品的场所不得有蝇。
室内房间数10间以下的有蝇房间数为0,11间-30间的有蝇房间数不超过1间,31间-60间的有蝇房间数不超过3间,61间-100间的有蝇房间数不超过6间,且阳性房间蝇密度小于或等于3只/间。
室内外不得有蝇类滋生地。
防蝇设施合格全部合格。
(三)灭蝇措施1.清除和控制孳生地:居住区蝇类孳生地和食源复杂,但大体上归类为四种,人畜粪类、瓜果蔬菜腐败植物类、鱼肉动物腐败类和垃圾类。
2.消除控制办法:政府将其纳入城市建设管理规划,逐步完善城市卫生基础设施,使之适应现代化城市功能的需要;推行法规防制,强化城区垃圾、粪便管理;定期清除城乡结合部和周边村舍的垃圾粪缸;强化重点行业防蝇灭蝇工作的管理,清除蝇类孳生地。
3.杀灭蝇蛆:用0.05%敌敌畏乳油水溶剂,每平方米500毫升喷洒孳生地。
4.灭成蝇:选择安全、有效的化学药物速杀;应用毒饵诱杀;物理器械捕打,最常用的有苍蝇拍,粘蝇纸、捕蝇器等,适用于室内蝇数零星的生境。
5.加强防蝇设施建设:要求在饮食站、餐厅、食品加工场所等重点单位的操作间,熟食间、库房等场所须安装风幕机、纱门、纱窗或防蝇门帘等防蝇设施,防止蝇飞入。
三、灭“蜚蠊”(蟑螂)技术指南(一)适用范围适用于家庭、居民区、街道、单位、重点场所等的除蜚蠊。
(二)标准要求蜚蠊密度控制水平达国家标准C级水平(GB/T27773-2011)。
1.室内有蜚蠊成若虫阳性房间小于或等于5%,且平均每阳性房间(处),小蠊小于或等于10只,大蠊小于或等于5只;2.卵鞘查获率小于或等于3%,且平均每阳性房间(处)卵鞘数小于或等于8只;3.有蜚蠊粪便、蜕皮、尸体等蟑迹查获率小于或等于7%;4.单位蜚蠊密度控制水平:房间数60间以下的成若虫侵害和卵鞘查获房间均不超过2间,蟑迹查获房间不超过3间;60间以上成若虫侵害和卵鞘查获房间均不超过3间,蟑迹查获房间不超过5间。
(三)灭蜚蠊措施1.环境治理:蜚蠊生活习性为喜暗怕光,白天躲藏于隐蔽场所,晚上四处觅食活动,针对此习性,环境治理的重点要对房屋、家具、灶台等夹缝处进行处理。
大搞室内清洁卫生,把粘附在墙壁、碗橱、洗碗池等处的卵鞘、蟑粪、卵壳、蟑尸清除干净和用石灰浆将这些夹缝堵抹。
农贸市场鱼肉砧板底下是蜚蠊喜欢产卵鞘的场所,处理时不可忽略。
2.物理法灭蟑:可用粘蟑纸粘捕,也可在夜晚8~10时蜚蠊活动高峰时,突然开灯捕打,消灭部分成虫。
3.药物滞留喷洒杀灭成虫或用胃毒药饵诱杀:喷时先喷夹缝外围、墙壁外围一圈,约宽20公分的防护带,以免因药刺激使用成虫逃逸,喷药时须关门关窗,加盖好食物;毒饵毒杀,如杀蜚蠊药、灭蟑药等。
四、灭“蚊”技术指南(一)适用范围本技术指南适用于城镇、居民区、村寨、单位、社区、公园、建筑工地、重点场所等的灭蚊。
(二)标准要求蚊类密度控制水平达国家标准C级水平为蚊虫密度控制的容许水平(GB/T27771-2011)。
1.布雷图指数(BI):BI>20,提示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区域流行风险高,当地政府需组织以清除蚊媒孳生地为主的爱国卫生运动,开展预防性灭蚊,降低蚊媒密度。
有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疫情时,迅速将布雷图指数控制在5以下,防止暴发流行。
(参照云南省登革热疫情处置工作指导方案)2.小型积水蚊虫密度控制水平为路径指数(累计检查每1000m路径所发现蚊幼虫阳性积水处数)小于或等于0.8;3.大中型水体蚊虫密度控制水平为采样勺指数小于或等于5%,平均每阳性勺少于8只蚊虫幼虫和蛹;4.外环境蚊虫密度控制水平为停落指数小于或等于1.5。
(三)灭蚊措施灭蚊遵循“治本清源、安全环保、科学有效”的原则,以清除蚊媒孳生地为根本措施,辅以物理、生物防制手段,必要时采用化学防制方法。
1.孳生地清理(1)发动群众翻盆倒罐,对房前屋后和室内花盆托盘、水培植物、废弃容器等各类型积水容器中的积水及时清除;(2)清除各类水体,特别是地下室、下水道、防空洞、车棚及居民楼道、各类管道间等环境中的小型积水;(3)清理公园绿地、建筑工地、汽修厂、废品收购站等重点场所临时性积水,特别注意建筑工地的临时坑洼积水,填塞公园、居民区和野外等竹筒/树洞;(4)加强对河湖、水塘、沟渠等场所蚊虫孳生地疏通清理,包括清理污泥并保持河流畅通,避免淤积成为蚊虫孳生地;(5)隔离封闭孳生场所,在储水容器、水井等可能产生蚊虫孳生的场所,予以加盖,防止蚊虫孳生。
2.蚊幼虫防制(1)湖泊、池塘、景观水体、大型盆缸等可养鱼灭蚊;(2)各类市政管井、桩洞、地下人防工程和废旧轮胎等无法或难以清除的水体,可投放杀灭蚊幼虫制剂。
3.成蚊防制(1)完善居民家庭、单位、办公场所等室内环境防蚊设施,如纱门、纱窗等,适当使用趋避剂,以防蚊虫叮咬;(2)空间喷洒:在蚊虫高峰季节时使用,快速灭蚊,可以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面积空间;(3)滞留喷洒:处理蚊虫栖息环境时常用,滞留喷洒是使用具有残效的触杀杀虫剂,喷洒在室内(住屋或厩舍)蚊虫能够栖息的表面,如墙壁、天花板、衣柜背面等,当侵入的蚊虫栖息在这种表面时候,与药物接触中毒而死,是应用广泛的化学灭蚊方法。
五、除“四害”药物的配制使用方法(一)常用灭鼠药配制和投放方法如下:1.严格参照使用说明书进行药物配置。
如敌鼠钠盐原液(80%),使用浓度0.5‰。
每户需毒饵5kg(平均数),100户则需毒饵500kg,(500×0.5‰)与(80%x)相等,计算得出需80%含量的敌鼠钠盐0.3125kg。
溴敌隆母液的配制(5%),使用浓度为5/10万,即以现有母液稀释100倍即可。
如200kg母液,配制毒饵有20000kg。
杀它仗、溴敌隆等成品毒饵的药物浓度均为5/10万,直接投放即可。
2.投饵方法如下: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后,预先断绝鼠粮然后用同一药物统一时间投放毒饵。
将毒饵投放于鼠洞附近和经常出没的地方,如墙角、杂物堆附近、草垛、下水道等处。
有鼠类活动的房间每15m2投放2-4堆,每堆15-30g(成品2-3粒),院内外墙角及公共场所每隔3-5m投放一堆。
居民住所一般需投药1-2次,公共场所1-3次,两次投药间隔6-7天。
投饵后2-3天出现死鼠,5-8天为死鼠高峰期。
投饵量的多少视鼠密度高低而增减,鼠多处多投,鼠少处少投,无鼠处不投。
为保证灭鼠效果,应做到药量、空间、时间三饱和,投饵后发现已被全部取食时,应补充投饵以求鼠类种群均能服用致死毒饵量,投饵后按多吃多补、少吃少补、不吃不补、吃光加倍投放的原则进行补充饵量。
3.要求:禁止使用国家规定严令禁用的灭鼠药物,在食品加工的场所禁止投放药物。
机关单位、集体、重点场所灭鼠需做到有组织,有宣传、投饵有标识,有记录。
居民区灭鼠期间要避免小孩、家禽、家畜误食毒饵,每次加投饵5-8天后要清理死毒鼠,统一填埋,适时开展灭蚤活动。
(二)常用灭蝇、灭蜚蠊、灭蚤药物和喷洒方法如下:(三)常用灭蚊杀虫剂及使用为避免因化学杀虫剂使用不当而导致抗药性的产生,尽可能减少杀虫剂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不利影响。
当蚊密度较高或有蚊媒传染病发生时可使用化学防治方法杀灭成蚊。
1.灭蚊杀虫剂选择:选择灭蚊杀虫剂应遵循“经济有效、简便安全、对环境无害”的原则,实际使用卫生杀虫剂时应根据产品说明书进行,在杀虫剂的选择上应根据当地蚊虫的抗药性监测情况指导用药,并选择安全性高的杀虫剂灭蚊。
常用灭蚊杀虫剂及使用所需杀虫剂(g)=使用浓度(%)÷原药浓度(%)×配制的喷洒液量。
3.使用灭蚊杀虫剂注意事项:(1)灭蚊杀虫剂使用须按照使用说明书使用,严格按照说明书配制使用浓度;(2)灭蚊杀虫剂必须使用国家认可合格产品,不能使用过期和伪劣产品;(3)使用杀虫剂的人员须严格按照要求做好个人防护(包括面罩和胶手套);(4)投放灭幼剂时不需要太多,达到效果即可,多了不仅浪费,还会增加污染,同时避开小孩和饲养动物等接触。
喷洒要求:除“四害”喷洒必须全面彻底,不留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