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逻辑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参考借鉴】普通逻辑学复习资料.doc

【参考借鉴】普通逻辑学复习资料.doc

第一章引论第一节“逻辑”和逻辑学一、“逻辑”一词的含义“逻辑”这个语词由英语Logic音译而来,导源于希腊文,原意是思想、理性、言词、规律等。

在现代汉语中,“逻辑”是个多义词,其含义主要有:1、客观规律性。

例如:“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是生活的逻辑”。

这里的“逻辑”是指生活的规律性。

2、思维的规律性。

例如:“应该合乎逻辑地思维,明确地表达思想”。

这里的“逻辑”是指思维要合乎思维的规律。

3、某种理论观点。

例如:“明明是侵略,却说成是友谊,这是强盗的逻辑”。

这里的“逻辑”是指一种荒谬的理论。

4、与“逻辑学”同义,指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例如:“认真学习逻辑知识,熟炼运用逻辑知识,对思考问题、写文章、说话、办事以及进一步发展智力都大有好处”。

这里的“逻辑”便是指逻辑学。

二、逻辑学的研究对象逻辑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至今已有20KK多年的历史。

它有三个发源地,这就是古代的中国、印度和希腊。

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思维的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简单的逻辑方法。

思维是人类认识的理性部分,它以抽象、概括的方式反映世界。

思维有其内容,也有其形式,或曰形式结构。

思维内容是指思维所反映的特定对象及其属性;思维的形式结构就是思维内容的存在方式、联系方式。

思维是人脑的机能,它看不见,听不到,也摸不着。

思维必须借助于语言这个物质外壳才具有直接的现实性,也才能成为一门学科的研究对象,逻辑学是通过研究语言的形式结构来实现对思维形式结构的研究的,它对思维形式结构的认定必须借助于对相关语言形式的分析。

[例1]所有违法行为都是要受到法律追究的。

[例2]所有公民都是民事权利的主体。

[例3]所有律师都是懂得法律的。

上述各句都是命题,它们分别陈述三类不同的对象具有不同的属性,内容各不相同。

但它们却有共同的形式结构:所有S都是P其中“S”和“P”是可变的部分,可以用任何具体的词项去代换它们;“所有……都是……”是不变的部分,是这类命题所共同具有的,是“S”和“P”所表示的各不相同的具体思维内容间共同的联系方式。

普通逻辑自考复习资料

普通逻辑自考复习资料

普通逻辑复习资料第一章:引论1、逻辑包括两大类:形式逻辑和辨证逻辑,普通逻辑即传统的形式逻辑。

2、普通逻辑是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和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

3、思维分为三大类:抽象(逻辑)思维,形象(直感)思维,灵感(顿悟)思维,一般思维指抽象思维。

4、感觉是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时在人脑中产生的关于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5、知觉是事物在人脑中的整体性的直接反映。

6、表象是在感觉和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一定概括性的感性形象。

7、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是思维机构的基本组成要素。

8、判断是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

它是由概念组成的,同时,它又为推理提供了前提和结论。

9、思维有两个基本特征:概括性和间接性。

10、思维的逻辑形式指思维内容各部分的联系方式或形式结构,也叫思维形式的结构。

11、普通逻辑的研究推理,正是要研究从不同的推理内容中抽取出来的各种共同的逻辑形式。

12、思维的基本规律有四条: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

13、同一律要求:一个思想是什么,它就是什么,不能把不同的思想混为一谈。

14、矛盾律要求:在互相否定的两个思想中,必须承认至少一个是假的,而不能承认它们都是真的。

15、排中律要求:在互相矛盾的两个思想中,必须承认至少一个是真的,即二者必居其一,排除第三种可能性。

16、充足理由律要求:断定任何一个思想为真,都必须拿出充分的理由。

17、普通逻辑是撇开思维的具体内容来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的。

18、普通逻辑的工具性表现在:它本身不能给人们直接提供各种具体的科学知识,但是它能够为人们进行正确思维,获取新知识,表述论证思想,提供必要的逻辑手段和方法。

19、学习普通逻辑的意义:1、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获取新知识,2、有助于人们准确地表达思想,严格论证思想,3、有助于人们识别、驳斥谬误与诡辩,4、有助于人们学习和掌握其他各门科学知识,5、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办事效率。

最新普通逻辑学考试复习资料

最新普通逻辑学考试复习资料

普通逻辑学复习12演绎逻辑(本书范围)3传统逻辑4形式逻辑归纳逻辑5逻辑现代逻辑6辩证逻辑78第一部分引论910◆普通逻辑学及其研究对象11一、逻辑与思维12①逻辑:(一词多义)在本书中,除个别地方特殊说明外,逻辑是指:13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规律和简单逻辑方法的普通逻辑学。

14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

15②思维:思维就是人脑对于客观世界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16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命题、推理(三者同时也是理性认识的基本形式)17思维在反映客观世界时具有两个最基本的特征:抽象概括性(本质属性)、18间接性(由已知推出未知)19二、普通逻辑学的研究对象20①普通逻辑学:是研究思维的逻辑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和一些21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

(普通逻辑是研究思维的科学。

)22②普通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思维的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主要)、简单逻辑23方法24A.思维内容:是指思维所反映的特定对象及其属性25B.思维形式:●指思维内容的反映方式,概念、命题(有的地方讲判断,判26断是被断定的命题)和推理(是普通逻辑研究的主要对象)等是思维的基本形27式。

28(在普通逻辑所研究的逻辑形式中,推理形式是它的主题,命29题是推理的组成部分,概念是命题的组成部分)30●思维的逻辑形式就是不同内容的命题和推理自身所具有的共31同结构。

(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包含了两个组成部分:一是逻辑32常项,即不变的部分;一是变项。

)33C.思维逻辑形式的基本规律:也就是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

它反映普通逻辑34学所研究的全部对象的基本特征。

35即→同一律(A是A)、矛盾律(并非A而且非A,36同时肯定)、排中律(A或者非A,东食西宿,做出37一种选择)。

38只有遵守这三条规律,才能使思维具有确定性、首39尾一贯性40和明确性。

41D.简单的逻辑方法:如定义、划分等。

4243444546474849◆推理的有效性与可靠性5051一、推理52普通逻辑在研究推理时,按推理的前提和结论之间是否有蕴含关系把推理分53成两大类:54①必然性推理,即演绎推理(包括简单命题推理和复合命题推理)。

普通逻辑复习资料

普通逻辑复习资料

普通逻辑复习资料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一、单项选择题1.“所有S是P”和“有些S不是P”这两个判断形式,它们( ? )A.变项不同但是逻辑常项相同B.逻辑常项不同但是变项相同C.变项和逻辑常项均相同D. 变项和逻辑常项均不同2. “共青团”和“共青团员”,这两个概念是( C )A. 矛盾关系B.反对关系C. 既非矛盾,也非反对的不相容关系D.属种关系3. 若SAP与SIP都假而SEP与SOP 都真,则概念S与概念P的关系为( B )A. 全同关系B.全异关系C.真包含于关系D. 真包含关系4. 三段论理论把单称判断当做全称判断来处理,所依据的是(? )A.对当关系B.主项的周延性C.判断的形式D. 语言表述5.运用对当关系推理,可以推出并非SIP的是( A )A。

SEP B. SOP C.并非SEP D. 并非SAP6.某个岛上的土著居民分为骑士和无赖两部分,骑士只讲真话,无赖只讲假话。

甲和乙是该岛上的两个土著居民,关于他们俩,甲说:“或者我是无赖,或者乙是骑士。

”根据以上条件,可推出下列哪项结论? ( ? )A.甲和乙都是骑士B. 甲和乙都是无赖C.甲是骑士,乙是无赖D.甲是无赖,乙是骑士7.一个产品要创成品牌,必须保证过硬的质量;一个产品只有提高技术含量,才熊保证过硬的质量;而一个企业如果忽视技术投资,则产品的技术含量就不可能提高。

对于下列三项结论:(1)一个生产名牌产品的企业,不可能忽视技术投资。

(2)一个缺少技术含量的产品,不可能创成品牌。

(3)一个产品质量不过硬的企业,一定忽视了技术投资。

可以从题干的断定中推出的( D )A.只有(1)B. 只有(2)C.只有(3)D.只有(1)和(2)8.“李林不是钢铁工人,又不是煤炭工人”与“如果李林是钢铁工人,那么李林不是煤炭工人”这两个判断( C )A.不可同真但可同假B. 不可同假但可同真C. 可同真并且可同假D.不同真并且不同假9. 具有属种关系的一组概念是( ? )A. 北京——海淀区B.男人——老头C. 相容关系——不相容关系D.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远程教育中心10.“小张和小李至多有一人获奖”,与这个判断相矛盾的判断是( A )A.小张和小李都获奖B.要么小张没获奖,要么小李没获奖C.只有小张获奖小李才获奖D. 小张没获奖或小李没获奖二、双项选择题1. “文盲”这个概念属予( BD )A. 单独概念B. 普遍概念C.空概念D. 正概念E. 负概念2.有效的演绎推理前提与结论的真假关系是(? )A. 前提都真则结论必真B.前提都假则结论必假C. 结论真则前提必真D. 结论假删前提至少有一个为假E. 结论假则前提有真有假3. 在下列各项中,没有准确表达“只有坚持反腐败,才能端正党风”的原意的有( CE )A.除非坚持反腐败,否则不能端正党风B. 如果不坚持反腐败,那么就不能端正党风C. 只要坚持反腐败,就一定能端正党风D.如果端正了党风,则一定坚持了反腐败E. 或者没能坚持反腐败,或者端正了党风4. 在证明中运用反证法要借助予(? )A.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式B.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前件式C. 二难推理肯定前件式D. 选言推理否定肯定式E. 不相容造言推理肯定否定式5.下剃推理属于或然性推理的有( BD )A. 换质位法推理B. 科学归纳推理C. 三段论D. 简单被举归纳推理E. 矛盾关系推理三、指出下列定义或划分中的逻辑错误是什么?1、邮件可分为快件、挂号件、航空件、国内件、国外件.2、失败是成功之母答案1、逻辑错误是”混淆根据”和”子项相容”2、略四、请指出下列推理的种类,写出其逻辑形式,分析其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说明其违反什么逻辑原则,犯什么逻辑错误?1、只有热爱本职工作的人,才能成为先进工作者;他们是先进工作者;所以,他们是热爱本职工作的人.2、人的知识要么是神赋予的,要么是头脑中固有的,要么是从实践中获得的;事实上,人的知识只能从实践中获得;所以,人的知识既不是神赋予的,也不是头脑固有的.答案:1、必要条件假言直言推理,逻辑形式:只有p才q,q,所以p.不正确.违反了必要条件假言直言推理规则”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2、略《普通逻辑复习资料》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普通逻辑》复习考试资料

《普通逻辑》复习考试资料
(2)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
1集合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一个集合体的概念。(例: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2.非集合概念:所反映的对象不是一个集合体的概念。(例:“维”是(诗经)中经常出现的一个词语。)
(3)个体概念、性质概念、关系概念
1个体概念:所反映对象是一个个体的概念。(例:仙后座是天空北部的一个星座。)
8.概念的概括(选择、填空)★★★
(1)概念的概括是通过减少概念的内涵、扩大概念的外延来明确概念的一种逻辑方法。
9.概念的限制(选择)★★★
(1)概念的限制是通过增加概念的内涵、缩小概念的外延来明确概念的一种逻辑方法。(例:有益于人民的人)
io.定义的结构(选择)★★
(1)定义
定义就是以确切、简明的语句揭示概念的内涵或者外延的逻辑方法。定义一般由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三局部组成。
(2)对称
1对称关系:如果对于特定论域中的任一对象x、y,假设R(×,y)成立,则R(y,x)肯定成立,那么称关系R为该论域上的对称关系;2.非对称关系:如果在特定论域中,存在对象x、y,假设R(×,y)成立,则R(y,x)不成立,那么称关系R为该论域上的非对称关系;3.禁对称关系:如果对于特定论域中的任一对象x、y,假设R(×,y)成立,则R(y,×)肯定不成立,那么称关系R为该论域上的禁对称关系。
26.关系的性质(证明、图表、综合)★★★
(1)自返
1自返关系:如果对于特定论域中的任一对象X,都有R(x,×)成立,那么称关系R为该论域上的自返关系;
2.非自返关系:如果在特定论域中,存在对象×,R1x,×)不成立,那么称关系R为该论域上的非自返关系;
3.禁自返关系:如果对于特定论域中的任一对象×,R(×,×)都不成立,那么称关系R为该论域上的禁自返关系。

普通逻辑学考试复习资料

普通逻辑学考试复习资料

普通逻辑学考试复习资料普通逻辑学复习演绎逻辑(本书范围)传统逻辑形式逻辑归纳逻辑逻辑现代逻辑辩证逻辑第一部分引论◆普通逻辑学及其研究对象一、逻辑与思维①逻辑:(一词多义)在本书中,除个别地方特殊说明外,逻辑是指: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规律和简单逻辑方法的普通逻辑学。

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

②思维:思维就是人脑对于客观世界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命题、推理(三者同时也是理性认识的基本形式)思维在反映客观世界时具有两个最基本的特征:抽象概括性(本质属性)、间接性(由已知推出未知)二、普通逻辑学的研究对象①普通逻辑学:是研究思维的逻辑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和一些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

(普通逻辑是研究思维的科学。

)②普通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思维的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主要)、简单逻辑方法A.思维内容:是指思维所反映的特定对象及其属性B.思维形式:●指思维内容的反映方式,概念、命题(有的地方讲判断,判断是被断定的命题)和推理(是普通逻辑研究的主要对象)等是思维的基本形式。

(在普通逻辑所研究的逻辑形式中,推理形式是它的主题,命题是推理的组成部分,概念是命题的组成部分)●思维的逻辑形式就是不同内容的命题和推理自身所具有的共同结构。

(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包含了两个组成部分:一是逻辑常项,即不变的部分;一是变项。

)C.思维逻辑形式的基本规律:也就是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

它反映普通逻辑学所研究的全部对象的基本特征。

即→同一律(A是A)、矛盾律(并非A而且非A,同时肯定)、排中律(A或者非A,东食西宿,做出一种选择)。

只有遵守这三条规律,才能使思维具有确定性、首尾一贯性和明确性。

D.简单的逻辑方法:如定义、划分等。

◆推理的有效性与可靠性一、推理普通逻辑在研究推理时,按推理的前提和结论之间是否有蕴含关系把推理分成两大类:①必然性推理,即演绎推理(包括简单命题推理和复合命题推理)。

前提与结论联系必然。

普通逻辑复习资料

普通逻辑复习资料

普通逻辑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全部s是p”和“部分s不是p”的两种判断形式是(?)a.变项不同但是逻辑常项相同b.逻辑常项不同但是变项相同c、变量和逻辑常数是相同的。

变量和逻辑常数是不同的2.“共青团”和“共青团员”,这两个概念是(c)a、矛盾关系B.对立关系c.既非矛盾,也非反对的不相容关系d.属种关系3.如果sap和sip为假,SEP和SOP为真,则概念s和概念P之间的关系为(b)a.全同关系b.全异关系c.真包含于关系d.真包含关系4.三段论将单名判断视为全名判断,其依据是(?)a.对当关系b.主项的周延性c.判断的形式d.语言表述5.通过使用交互推理,我们可以推断出不是SIP的是(a)a。

sepb.sopc.并非sepd.并非sap6.岛上的原住民分为骑士和恶棍。

骑士只会说真话,恶棍只会说谎。

A和B是该岛上的两个土著居民,关于他们俩,甲说:“或者我是无赖,或者乙是骑士。

”根据上述条件,可以得出以下哪些结论?(?)a.甲和乙都是骑士b.甲和乙都是无赖c、 A是骑士,B是恶棍d.A是恶棍,B是骑士7.一个产品要创成品牌,必须保证过硬的质量;一个产品只有提高技术含量,才熊保证过硬质量;如果企业忽视技术投资,其产品的技术含量就无法提高。

以下是三项结论:(1)生产名牌产品的企业不能忽视技术投资。

(2)一个缺少技术含量的产品,不可能创成品牌。

(3)一个产品质量不好的企业必须忽视技术投资。

可以从题干的断定中推出的(d)a、只有(1)B.只有(2)C.只有(3)d.只有(1)和(2)8.“李林不是钢铁工人,又不是煤炭工人”与“如果李林是钢铁工人,那么李林不是煤炭工人”这两个判断(c)a、不能与真相同但可以与假相同B.不能与假相同但可以与真相同c.可同真并且可同假d.不同真并且不同假9.一组具有属种关系的概念是(?)a.北京——海淀区b、男人-老人c.相容关系——不相容关系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远程教育中心10.“小张和小李至多有一人获奖”,与这个判断相矛盾的判断是(a)a、小张和小李都获得了B奖。

普通逻辑资料汇总

普通逻辑资料汇总

第二章概念1.内涵与外延的定义【填空】(1)内涵:反映概念中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或者本质属性;(2)外延: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对象所组成的集合。

2.概念的种类【单选、双选、填空】★(1)空概念:外延为空集的概念;(2)单独概念:外延只有一个对象的概念;(3)普遍概念:外延包括一个以上对象的概念。

3.根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集合体分为: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单选、双选、填空】4.根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具有某种属性分为【单选、双选、填空】★(1)正概念:反映对象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2)负概念:反映对象不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

5.根据概念所反映的是个体、性质还是关系可以将概念分为:个体概念、性质概念和关系概念。

7.全异关系还可以进一步分为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单选、填空】(1)矛盾关系:具有全异关系的两个概念A、B的外延之和等于它们的属概念C的外延;(2)反对关系:具有全异关系的两个概念A、B的外延之和小于它们的属概念C的外延。

8.概念间的关系【双选、填空】(1)相容关系:同一、真包含、真包含于、交叉关系;(2)不相容关系:矛盾、反对关系。

9.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填空】只存在于具有属种关系(真包含关系)或者种属关系(真包含于关系)的概念之间。

10.概念的限制【填空】通过增加概念的内涵、缩小概念的外延来明确概念的一种逻辑方法。

对属概念进行限制所增加的内涵不能与该属概念已有的属性相冲突,否则就会犯“限制不当”的逻辑错误。

11.概念的概括【填空】通过减少概念的内涵、扩大概念的外延来明确概念的一种逻辑方法。

对种概念进行概括,种概念的外延必须包含于概括后得到的属概念的外延之中,否则就会犯“概括不当”的逻辑错误。

12.定义的规则【双选、填空】★(1)定义项和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是同一关系。

否则会犯“定义过窄”、“定义过宽”、“定义交叉”、“定义全异”的逻辑错误;(2)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包含被定义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逻辑第一章引论1、逻辑学是研究推理有效性的学问,是研究如何区分正确推理和不正确推理的方法和原理的学问。

2、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

一个完整的判断是由若干概念构成的,其中包括判断的主项、谓项和联项。

3、思维通常是通过语言来表达,推理通常是通过若干语句来表达的,判断一般是通过语句来表达的,而概念是通过语词来表达,论证则通过句群来表达。

4、逻辑学主要研究推理的有效性问题。

所谓推理的有效性,指的是推理的形式有效性。

5、逻辑思想的发源地主要有三个,即古代中国,古印度,古希腊。

第二章概念6、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及其特有属性或者本质属性珠思维形式。

概念是思维的起点,是组成判断和推理的基本要素7、概念的内涵就是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或者本质属性。

8、概念的外延就是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或者本质属性的对象所组成的集合(或者类)。

9、根据概念外延的大小,可以将概念分为空概念、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

10、空概念:外延为空集的概念称为空概念。

11、单独概念:外延只有一个对象的概念称为单独概念。

表达单独概念的语词有二种:一种是专有名词,如拿破仑、长江;一种是摹状词。

如世界上最高的山峰。

12、普遍概念:外延包括一个以上对象的概念称为普遍概念。

13、依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集合体,可以将概念分为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14、集合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一个集合体的概念称为集合概念。

集合概念所反映的集合体,指的是由若干个体组成的统一整体。

如西沙群岛、森林,集合体与组成该集合体的个体之间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集合体所具有的性质未必为其中的每一个个体所具有。

15、非集合概念:所反映的对象不是一个集合体的概念称为非集合概念。

“类”概念是非集合概念中的普遍概念,因此这些“类”概念所反映的属性必定为属于这个“类”的一个个体所具有。

16、判断一个概念是集合概念还是非集合概念,要看这个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集合体。

基本方法就是看这个概念所反映的属性是否为这个概念所涉及的每一个个体所具有。

如果这个概念所反映的属性为这个概念所涉及的每一个个体所具有,则是非集合概念。

如未必为每一个个体所具有,则是集合概念。

如果不能准确区分,则犯“集合体误用”的逻辑错误。

17、依据概念所反映的是个体、性质还是关系可以将概念分为个体概念(对象是一个个体。

如仙后座)、性质概念(反映的是个体的性质,包括颜色、状态等,如红、绿、落)、关系概念(反映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

如重于、在。

之间、喜爱、尊敬)。

18、依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具有某种属性,可以将概念分为正概念(具有某种属性)和负概念(不具有某种属性,一般都带有否定词,如不、非、无等)。

负概念总是相对于特定范围而言的。

19、对于A、B二个概念,其外延之间可能存在五种关系:同一关系、真包含关系、真包含于关系、交叉关系和全异关系。

欧拉图:同一关系真包含关系真包含于关系交叉关系全异关系C相对于它们的属概念C,A、B二个概念之间的全异关系可分为:矛盾关系反对关系同一关系真包含关系A、B二个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 真包含于关系相容关系交叉关系矛盾关系全异关系反对关系不相容关系20、概念内涵与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内涵越多,则它的外延越小;内涵越少,则外延越大。

反之亦然。

反变关系只存在于具有属种关系(真包含关系)或种属关系(真包含于关系)的概念之间。

21、概念的限制是通过概念的内涵、缩小概念的外延来明确概念的一种逻辑方式。

基本方法是由属概念增加内涵过渡到相就的种概念。

有二种方法:一是给属概念增加限定词的方法(如精神限定为“国际主义的精神”),一种是外延罗大的属概念直接过渡到外延较小的种概念的方法(如由水果到坚果再到白果)。

对属概念进行限制,其极端是单独概念,当对单独概念再加内涵时,一般并不能减少该概念的外延。

“限制不当”22、概念的概括是通过减少概念的内涵、扩大概念的外延来明确概念的一种方法。

基本方法是由种概念减少内涵过渡到相应的属概念。

一是给种概念减少限定词(如将东方古代哲学概括到“哲学”);一种是由外延较小的种概念直接过渡到外延较大的属概念(如心理学到社会科学)。

对种概念进行概括,其极端是最一般的普遍概念。

当对最一般的普遍概念再减少内涵时,一般并不能增加该概念的外延。

“概括不当”23、定义就是以确切、简明的语句提示概念的内涵或者外延的逻辑方法。

24、定义由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三部分组成。

D S就是D P 其中D S是被定义项,D P表示定义项25、定义的方法:一、属种加差先找出相邻近的属概念,再找出与其它种概念之间的差别,再用定义项联结。

被定义概念=种差+邻近的属概念二、同义定义同一概念的不同语语来明确三、示例定义列举出外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些对象来明确。

四、枚举定义列举出全部外延来明确,哪适用于概念的外延只是少数的、有限个对象的情况五、递归定义26、依据明确概念角度的不同,可分为内涵定义、外延定义以及内涵与外延相结合的复合定义。

27、依据是直接明确概念还是通过明确表达概念的语词的意义来间接明确概念,定义可分为实质定义、语词定义(加以解释说明的为说明的语词定义;规定其意义的为规定的语词定义)。

28、依据所反映的属性的不同中,实质定义可分为性质定义、功用定义、发生定义、关系定义等。

29、定义的规则:一、定义项和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是同一关系。

“定义过窄、过宽、交叉、全异”二、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包含被定义项。

“同语反复、循环定义”三、定义项中不能包含含混的概念或语词,一般不能使用比喻。

“定义含混、以比喻代定义”四、定义项一般不应包含负概念。

30、划分是通过把一个概念所反映的对象分为若干个小类来揭示这个概念的外延的逻辑方法。

通常是把一个属概念分为若干个种概念。

划分包括三要素:划分的母项(被划分的概念)、子项(划分后得到的种概念)和标准。

31、划分的种类:按划分次数:一次划分和连续划分。

按子项数目:二分法和多分法。

32、划分的规则:一、划分后的各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与母项的外延相等“划分不全、多出子项”二、每次划分必须按照同一标准进行。

“划分标准不统一”三、划分所得的各子项应当互不相容。

“子项相容”第三章简单判断33、判断是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

判断的二个基本特征:判断都有所断定,判断都有真假。

34、判定一个语句是否是表达判断,标准有二条:1、是否有所断定;2、是否有真假。

35、表达判断的语句称为命题,命题的逻辑形式称为命题形式。

命题的逻辑形式指的是与命题具体内容相对的形式结构。

36、判断的种类:1、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2、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3、模态判断和非模态判断。

模态词指的是描摹事物状态的词,如“可能、必然、曾经、永远”。

37、性质判断由主项、谓项、联项和量项四部分构成。

S是主项,P是谓项。

38、性质判断按质分:肯定判断(S是P)和否定判断(S不是P);39、性质判断按量分:单称判断(这个S是(不是)P)、全称判断(所有S都是(不是)P)和特称判断(有的S是(不是)P)。

40、性质判断按质量结合分:单称肯定判断(这个S是P)单称否定判断(这个S不是P)全称肯定判断(所有S是P)SAP A判断全称否定判断(所有S不是P)SEP E判断特称肯定判断(有些S是P)SIP I判断特称否定判断(有些S不是P)SOP O判断41、同素材的性质判断指的是主项、谓项均相同的判断。

对当关系:A 反对关系 E 1、矛盾关系:不能同真,不能同假。

差等矛盾差等2、反对关系:不能同真,可以同假。

关系关系关系3、下反对关系:不能同真,可以同假。

I 下反对关系O 4、差等关系:全称真,特称真;特称假,全称假。

42、性质判断主、谓项的周延性:如主(谓)项的全部外延都得到了断定,则该主(谓)项是周延的,否则不周延。

一、全称判断A、E的主项是周延的。

二、特称判断I、O的主项是不周延的。

三、肯定判断A、I的谓项是不周延的。

四、否定判断E、O的谓项是周延的。

43、关系判断由关系者项(主项)、关系项(谓项)和量项(数量或范围)三部分组成。

二元关系判断:R(a、b) 或aRb;三元关系判断:R(a、b、c)44、关系的性质:自返(自返、非自返、禁自返关系)、对称(对称、非对称、禁对称关系)、传递(传递、非传递、禁传递关系)。

45、自返:对特定论域中的任一对象x,都有R(x,y)成立,那么关系R为该论域上的自返关系。

非自返:在特定论域中,存在对象x,R(x,y)不成立,那么关系R为非自返关系。

禁自返:对特定论域中的任一对象x,R(x,y)都不成立,那么关系R为该论域上的禁自返关系。

46、对称:对特定论域中的任一对象x和任一对象y,若R(x,y)成立,则R(y ,x)一定成立,那么关系R为该论域上的对称关系。

非对称:在特定论域中,存在对象x和y, R(x,y)成立,但是R(y ,x)不成立,那么关系R为该论域上的非对称关系。

禁对称:对特定论域中的任一对象x和任一对象y,若R(x,y)成立,则R(y ,x)一定不成立,那么关系R 为该论域上的禁对称关系。

47、传递:对特定论域中的任一对象x、任一对象y和任一对象z,若R(x,y)和R(y ,x)成立,则R(x ,z)一定成立,那么关系R为该论域上的传递关系。

非传递:在特定论域中,存在对象x、y和z,R(x,y)和R(y ,x)成立,但R(x ,z)不成立,那么关系R为该论域上的非传递关系。

禁传递:对特定论域中的任一对象x、任一对象y和任一对象z,若R(x,y)和R(y ,x)成立,则R(x ,z)一定不成立,那么关系R为该论域上的禁传递关系。

第四章复合判断48、联言判断:p并且q;p∧q;p合取q。

“并且,而,不但。

而且,即。

又,不仅。

还,虽然。

但是”只有p、q都真时,p∧q才真,其余都为假。

49、选言判断:相容选言判断:p或者q;p∨q;p析取q。

“或许,可能。

可能。

”只有p、q都假时,p∨q才假。

其余情况下均为真.不相容选言判断:要么p,要么q;p∨q;p不相容析取q。

“可能。

可能。

二者不可兼得,二者择其一”只有p、q值不同时,p∨q才真,其余均为假。

50、假言判断(条件判断):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如果p,那么q;p→q;p蕴涵q。

“如果。

则,。

就。

,若。

则。

,则“p真q假时,p→q才假。

其余情况下均为真.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只有p,才q;p←q;p逆蕴涵q。

“若非。

哪得,没有。

没有。

,除非。

不。

”P假q真时,p→q才假。

其余情况下均为真.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p当且仅当q;p←→q;p等值q。

“如果。

那么,并且只有。

才”只有p、q值同等时,p∨q才真,其余均为假。

51、负判断,就是否定某个判断的判断。

又叫判断的否定判断,简称判断的否定。

并非p;┑p;非p。

“并非,不是,这不是事实”52、简单判断的负判断┑(这个S是P)=这个S是P;┑(这个S是P)=这个S是P┑SAP=SOP ┑SEP=SIP┑SIP=SEP ┑SOP=SAP53、复合判断的负判断:┑(p∧q)= ┑p∨┑q┑(p∨q)= ┑p∧┑q┑(q∨p)= (p∧q) ∨(┑p∧┑q)┑(p→q)= p∧┑q┑(p←q)= ┑p∧q┑(p←→q)=( p∧┑q) ∨(┑p∧q)┑(┑p)= p54、模态判断:必然肯定判断,必然否定判断,或然肯定判断,或然否定判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