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站仪表及控制广核培训课
核电站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培训

培训成果应用
提高员工质量意识:通过培 训,员工对质量保证和质量 控制的认识得到提高,在实 际工作中更加注重质量。
降低质量事故发生率:通 过培训,员工能够及时发 现并解决质量问题,降低 质量事故发生率。
优化工作流程:培训使员工 掌握了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的方法和技巧,有助于优化 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核电站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培
量 保 证 和 质 量 控 制
贰
培核 训电 内站 容质
量 保 证 和 质 量 控 制
叁
培核 训电 方站 式质
量 保 证 和 质 量 控 制
肆
培核 训电 效站 果质 评量 估保
证 和 质 量 控 制
核电站质量保证和质 量控制的重要性
确保核电站安全运行
谢谢
实践操作
参观核电站:了 解核电站的构造 和运行原理
模拟操作:通过 模拟操作,掌握 核电站的操作流 程和注意事项
案例分析:通过 实际案例,分析 质量保证和质量 控制的重要性和 实施方法
实际操作:在核 电站进行实际操 作,提高实际操 作能力和经验
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核电站的质 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培训 0 1
提高运营效率可以降低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
提高运营效率可以减少停机时 间,提高发电量
降低核电站事故风险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是核电 站安全运行的关键
确保核电站在设计、施工、运 行和退役等环节符合安全标准
降低核电站事故风险,保障 公众和环境安全
提高核电站的经济效益和社 会效益
核电站质量保证和质 量控制培训内容
质量控制点:确定关键质量 控制点,确保质量控制工作 的重点和难点
1核电厂仪表与控制

核电厂仪表与控制第一章:1.压水堆核电厂主要由核反应堆、一回路系统、二回路系统和其他辅助系统组成。
2.核电厂仪表与控制系统的功能可以归纳为三种:监视功能、控制功能、保护功能。
3.控制功能包括:1)反应堆控制系统:包括反应性控制、功率水平控制和功率分布控制。
2)蒸汽旁路排放控制系统:为了解决核岛和常规岛发生功率失配而设置的,它是功率控制系统的辅助系统,在常规岛发生短暂事故时,为了不使反应堆停堆,可将其功率由蒸汽旁路排放系统吸收。
3)稳压器压力和液位调节系统:为了调节维持一回路的工作压力不变,同时能保持一回路内水温和化学成分的均匀性。
4)蒸汽发生器水位调节系统:作用是保证使蒸汽发生器二次侧水位维持在整定值上,以便消除各种扰动,保证二回路系统的正常运行。
5)汽轮机调节系统:通过调节汽轮机进气阀对机组实施功率控制和频率控制等。
4.对安全级设备,必须制定清晰、完整、明确的技术规格书,在设计、制造、安装和运行的全过程都根据此规格书检查仪表及其供电设备。
第二章:1.自动控制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工程技术学科,自动控制原理是该学科的基础理论。
所谓自动控制就是在没有人直接参加的情况下,利用控制装置使被控制对象自动地按照预定的规律运行或变化。
2.如果系统的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不存在反馈,则叫做开环控制系统。
凡是系统输出量对控制作用能有直接影响的系统,都叫做闭环控制系统。
3.一般闭环控制系统:P94.阶跃相应的几个动态性能指标:调节时间Ts:也称为过度过程时间。
指响应曲线从输入信号开始,到最后进入偏离给定值的误差为±5%(或±2%)范围为Δ,并且不再越出这个范围的时间,记作Ts.调节时间是衡量控制系统快速性指标。
衰减比n和衰减率φ:衰减比表示振荡过程衰减的程度,是衡量过度过程稳定程度的动态指标。
5.前馈控制的原理是:当系统受到扰动时,立即从扰动作用取得信息,并以此通过控制器产生控制作用,以消除扰动时被控制量的影响。
核电站原理及系统培训课程

核电站原理及系统培训课程1. 引言核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形式,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
核电站是利用核能进行能源转换的重要设施,其原理和系统具有复杂性和高度的安全要求。
为了满足核电站建设与运营的需求,开展核电站原理及系统培训课程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核电站的基本原理以及常见的系统,以及如何进行一次有效的核电站原理及系统培训课程。
2. 核电站基本原理核电站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核裂变或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进行发电。
核裂变是指原子核分裂为两个或更多的质量较小的核,伴随着能量的释放。
核聚变是指两个轻质核融合成一个较重的核,也伴随着能量的释放。
核裂变和核聚变的能量都可以用于发电。
核电站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核反应堆、蒸汽发生器、汽轮发电机组和冷却系统。
核反应堆中的核燃料经过控制杆的调节,产生核反应,并释放能量。
蒸汽发生器利用核反应释放的热量,将水转化为蒸汽。
蒸汽再驱动汽轮发电机组转动,生成电能。
冷却系统用于控制核反应的温度,并保持安全稳定的运行。
3. 核电站系统简介3.1 核反应堆系统核反应堆是核电站中最重要的组件,它通过控制和调节核燃料的反应过程,控制核反应的速率和输出功率。
核反应堆的主要部分包括燃料装载区、反应堆压力容器和反应堆堆芯。
燃料装载区用于存放和更换核燃料。
反应堆压力容器是一个密封的结构,保护核反应堆的核燃料和冷却剂不与周围环境接触。
反应堆堆芯是核反应发生的地方,由一系列排列有序的燃料组件构成。
3.2 蒸汽发生器系统蒸汽发生器是核电站中的热交换设备,它将核反应堆中产生的高温热量传递给水,将水转化为蒸汽。
蒸汽发生器由水冷壁、蒸汽分离器、蒸汽进出口等组成。
水冷壁是蒸汽发生器的核心组件,它将冷却剂水和热量进行传递。
蒸汽分离器用于分离蒸汽和液体水,确保蒸汽进入汽轮发电机组中。
3.3 汽轮发电机组系统汽轮发电机组是核电站中的电能转换设备,它利用高温高压的蒸汽驱动涡轮转动,进而带动发电机发电。
汽轮发电机组主要由汽轮机和发电机两部分组成。
核电厂仪表和控制系统ppt课件

路的温度、压力、流量、液位); ➢ 5)监测设备的形状、位置、运动速度(例如控制棒驱动机
构、主泵、汽机等的形状、位置、转速等); ➢ 6)监测燃料元件包壳的破损; ➢ 7)监测冷却剂的纯度;
➢ 核电厂仪表和控制系统主要有三种功能:信息功能、 控制功能和维护功能。
1.2.1 信息功能
➢ 核电厂的I&C系统监测核电厂的有关参数,并实时地提供应 支配员,以便支配员全面了解核电厂的运转形状,以利于最 正确控制核电厂的运转,同时对数据进展处置和存贮,支持 核电厂的最正确运转。信息功能主要包括:
长(约几秒)。因此,在反响堆温度效应反响中起决议作用。
➢ 3)慢化剂压力系数
➢ 在寿期开场时,慢化剂压力系数在慢化剂温度部分 范围内是负的,约-6X10-7pcm/Pa,但在功率运转 下常是正的,约+4.5X10-5pcm/Pa。由于压水堆允 许压力动摇范围小,且压力变化3.32X10-5Pa所引起 的反响性变化仅相当于慢化剂温度变化0.5℃所引起的 变化,故可忽略其影响。
➢ 所谓自调性是指负荷变化时,反响堆本身能迅 速到达热平衡。
➢ 汽轮机负荷功率P2↑一汽机转速N↓一汽机调理 阀开度K↑一蒸汽流量Fs↑一蒸汽压力Ps和蒸汽温 度Ts均都↓—Tavg↓一反响性↑一中子通量n↑一燃 料温度Ts ↑一Tavg ↑一反响性↓ 一反响堆功率与负荷要求一致。从而反响堆功 率稳定在一个与负荷功率P2相一致的新的功率 程度。
➢ 2)慢化剂温度系数
➢
慢化剂水的温度升高时,水膨胀,密度减小,慢化才干
核电设备培训讲义(3)

(4)承压设备的形位公差
①容器园筒节和锥形筒节
-椭圆度小于(D+1250)/200或D/100中的较小值 (D公称直径)
-直筒段的圆心偏差:当壁厚小于10mm时,不 应超过钢板厚度5%再加3mm
②容器封头的形位公差:最大与最小的内径之差 应小于(D+1250)/200或(D+300)/100 (取两 式中较小值)
②奥氏体不锈钢成形的注意点 -工具需清洗除油
-热成形应在低燃油炉、电炉或燃气炉内在中性 或氧化气氛中加热
-避免与碳钢接触 -在热弯前或弯后、热处理前应按规定洗涤除油 ③2级和3级热交换器管的弯管尺寸公差 -壁厚减薄不应大于直径最小壁厚10% -算弯值曲的部7分%椭圆度不超过(d最大-d最小)/dN×100计
17
③各有关专业按RCC要求编制的专用通用技术条 件。如安全壳钢衬里用6mm厚20HR钢板技术 条件,IE级电气设备抗震鉴定试验技术条件
④根据RCC-M编制的安装技术要求
18
3.不同标准的处理情况
(1)问题的由来: -多国采购 -部分外商只能执行ASME (2)解决办法:
- RCC-M与ASME作比较,主要区别在:材料,
BOP共有110个子项,其中PX子项包括海水循环 泵,海水蝶阀,鼓形滤网及水闸门等。
8
二.设备分级
1.设备分级目的
(1)保证执行安全功能的设备的可靠性。 安全功能包括: -反应堆紧急停堆和维持反应堆在安全停堆状态 -堆芯和安全壳厂房的冷却(中期和长期冷却) -放射性物质的封存和限制向环境的排放 (2)按分级规定不同的设计、制造和检验要求,
(2)法国规范标准 ① RCC系列 RCC-P、 RCC-M、 RCC-E、 RCC-G、 RCC-I、16
核电站建设质量控制培训课件

质量控制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ISO14001等国际标准
质量控制流程:设计、采购、施工、调试、验收 等环节
质量控制方法:质量计划、质量检查、质量改进 等方法 质量控制目标:确保核电站建设质量达到设计要 求,满足安全、环保、经济等要求
质量控制标准
国际标准:ISO 9001、ISO 01 14001等
国家标准:GB/T 19001、 02 GB/T 24001等
行业标准:核电行业标准、核 03 电建设标准等
企业标准:企业内部质量控制 04 标准、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等
2
量核 控电 制站 方建 法设
质
设计质量控制
设计审查:对设计 图纸、技术文件等
进行审查,确保设 1
计质量
设计优化:对设计 4
进行优化,提高设 计质量
绿色质量控制可以提高核电站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降低环境风险。
绿色质量控制是核电站建设质量控制的发展趋势,需要不断 研究和创新,以提高核电站建设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安全质量控制
1
核电站建设质 量控制发展趋 势:安全质量 控制越来越受 到重视
2
安全质量控制 措施:建立完 善的质量管理 体系,加强质 量监督和检查
自动化质量控制 流程,提高效率
实时监控和预警, 降低风险
智能数据分析,优 化质量控制策略
30% 10%
55%
5%
绿色质量控制
绿色质量控制是指在核电站建设过程中,通过采用环保、节能、 高效的技术和方法,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工程质量。
绿色质量控制包括:采用环保材料、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噪 音污染、减少废弃物排放等。
设备质量控制
1
设备选型:选择符合设计要求和技术标准的设备
核电站仪表岗前培训 第五章压力测量仪表1

压力测量仪表
压力是工作介质状态的主要参数。是核电厂一回路的重要 过程参数。压力参数决定设备。如稳压器、蒸汽发生器、管道 的尺寸和壁厚。温度和压力限定冷却剂的状态。
5.1 压力测量的基本知识 一、压力的概念与表示方法
1.压力的概念 工程技术中的压力是物理学中的压强,即垂直作用在物体单位 面积上的力的大小。 2.压力的表示方法 压力的表示方法以其参考零点压力的不同而不同,可以分为绝 对压力和表压力。 (1)绝对压力 以参考零点0所表示的压力称为绝对压力。 (2)表压力 以大气压力为参考零点所表示压力称为表压力 。 由管道或容器中直接取出的两个绝对压力值的差值,通常称为差 压。
四、双波纹管差压计
双波纹管差压计在火力发电厂中主要用于流量和 水位测量指示记录的二次仪表。如果用于流量测量, 差压计往往还带有积算装置。各种功能的双波纹管差 压计测量部分的作用原理都是相同的。测量的差压值 上限可达0.4MPa,耐工作压力上限可达40MPa,精确 度可达1.0~1.5级。 双波纹管差压计主要由测量机构、传动机构、记 录机构以及机械积算装置等部分组成。
5.3
电感式压力变送器
功能:把介质的压力信号转换成标准的的电信号。 种类:电感式、电容式、压阻式、霍耳压力变送器等 电感式传感器是利用线圈自感或互感的变化来实现测 量的一种装置。可以用来测量位移、振动、压力、流 量、重量、力矩、应变等多种物理量。 电感式传感器根据转换原理不同, 可分为自感式、 互感式两种; 根据结构形式不同,可分为气隙型和螺 管型两种。在被测量转换成线圈自感或互感的变化时, 一般要利用磁场作为媒介或利用铁磁体的某些现象。 这类传感器的主要特征是具有线圈绕组。
三、弹簧管压力表
它可以测量压力,也可以测量真空。按照使用的 弹簧管的种类可分为单圈和多圈弹簧管压力表。按照 适用的条件可分为耐振型、耐热型、耐腐蚀型、抗冲 击防爆型以及专用压力表等。它们的工作原理是相同 的。 1.单圈弹分管压力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核电厂质量控制培训课件

核电厂质量控制培训课件1. 引言核电厂是一种特殊的电力发电装置,具有高度的安全要求和严格的质量控制要求。
为了保证核电厂的运行安全和高效,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质量控制培训。
本课件将介绍核电厂质量控制的基本概念、重要性以及质量控制的主要方法和工具。
2. 质量控制的概念质量控制是一种通过采取预防措施和持续改进的方法,确保产品或服务满足特定要求的过程。
在核电厂中,质量控制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工作,直接关系到核电厂运行的安全和可靠性。
质量控制的目标是降低错误率、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同时确保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3. 质量控制的重要性质量控制在核电厂中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提高产品质量通过质量控制,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产品或服务中的问题,确保产品或服务达到预期的质量要求。
这不仅可以提高核电厂的生产效益,还能增强核电厂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
3.2 防止事故发生质量控制可以帮助核电厂识别潜在的问题和风险,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从而减少事故的发生。
核电厂是一种高风险的设施,一旦发生事故可能会对环境和人员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质量控制是确保核电厂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
3.3 降低成本质量控制可以帮助核电厂减少产品或服务的缺陷和废品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还可以减少维修和返工的次数,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
4. 质量控制的方法和工具4.1 检查和测试检查和测试是质量控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对产品或服务进行检查和测试,可以验证其是否符合质量要求,并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
检查和测试的方式可以包括目视检查、仪器检测、物理测试等。
4.2 流程控制流程控制是指在核电厂运营过程中对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
核电厂的运营过程非常复杂,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设备维护等多个环节。
通过建立科学的工艺流程和规范的操作规程,可以确保各个环节的质量得到控制。
4.3 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质量控制中重要的工具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电站仪表与控制
反馈 —— 系统的输出量全部或部分会送到输入端,它与输入量共同影响 系统的输出。若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相减,使产生的偏差越来越小,称 为负反馈;反之,则称为正反馈。 反馈控制 —— 在有扰动时,力图减小系统输出量与给定值之间的偏差。 手动控制(人工控制) —— 被控制量在运行中总要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而偏离所要求的值,因此运行人员就要根据观察随时加以控制。 自动控制 —— 采用机械或电气等装置来代替人工控制。没有人直接参与。 远距操作 (远动)—— 利用辅助能源对远离主控室的设备进行操作的过 程。 就地操作 (现场操作)—— 由人直接操作控制设备的操作形式。 开关量控制 —— 指被控设备只有两个状态,即开或关。 模拟量控制 —— 指对相应的执行机构的运动过程加以控制,使被控量接 近所要求的值。采用连续变化的信号。
动力工程学院核能系
核电站仪表与控制
叶丁丁 dingdingye@
核电站仪表与控制
课时安排及课程目标
章节 第1章 控制系统基础知识 第2章 集散控制系统 第3章 核电站仪表和控制系统(I&C)概述 第4章 温度测量仪表 第5章 压力测量仪表 第6章 流量测量仪表 第7章 液位测量仪表 第8章 机械量测量仪表 第9章 核测量仪表
描述系统动态特性的方法有: 微分方程; 传递函数; 输入响应法; 频率响应法; 状态变量表示法。
动力工程学院核能系
核电站仪表与控制
x(t) 控制系统 y(t)
输入
输出
系统的方框图表示
核电站仪表与控制
1. 微分方程:描述系统动态特性最基本的方法。
系统的动态特性若能用一个线性微分方程来表示,称为线性系统, 否则称为非线性系统。 微分方程的系数为常数,即不随时间变化,则系统称为定常系统, 否则为时变系统。
动力工程学院核能系
核电站仪表与控制
例:写出如图所示RLC网络电路的
i(t)
微分方程。
解: 输入量为ui(t), 输出量为uo(t),
(t)
(t)
列出原始微分方程式
ui
(t)
Ri(t)
L
di(t) dt
1 C
i(t)dt
uo
(t)
1 C
i(t)dt
消去中间变量i(t),经整理可得:
LC
d
定的精度跟随输入量的变化而变化。
过程控制系统:当控制系统的输出量是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或pH值等一些变 量时,就称为过程控制系统。
2. 按控制作用与时间的关系分:连续控制系统和采样(离散)控制系统。 3. 按自动控制系统的特性分:线性控制系统和非线性控制系统。 4. 按控制方式分:开环控制、闭环控制、复合控制。
x(t) 控制系统 y(t)
x(t) 1 0
t 单位阶跃输入信号
单调过程 等幅振荡过程
衰减振荡过程 渐扩振荡过程
自动控制系统被控量变化的动态特性
动力工程学院核能系
四、系统的动态特性
❖ 在稳态时,系统输出量y和输入量x之间 的关系称为系统的稳态特性,它是一个 代数方程。
❖ 在动态时,系统输出量y和输入量x之间 的关系称为系统的动态特性,它是一个 微分方程。
控制对象(被控制过程)—— 被控制的设备或生产过程。 被控制量(被调量) —— 控制对象的输出量。表征生产过程是否符合期 望规律的物理量。 给定值(目标值) —— 希望被控制量应该具有的量值。 控制量 —— 可由控制作用改变的,且能使被控量跟踪给定值的物理量。 扰动 —— 是一种对系统的输出量产生相反作用的信号,若扰动产生于系 统内部,称为内扰;反之则称为外扰。扰动可看作系统的输入量。 系统 —— 指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的对象的有机组合。 控制器(调节器)—— 能按预期要求产生控制信号以改变控制量的设备 或装置。
控制对象
被控制量
自动控制系统方框图
动力工程学院核能系
二、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核电站仪表与控制
1. 按给定值变化规律分类 (1)恒值控制系统:维持被控量等于一个给定的常值。 (2)随动控制系统:给定值变化规律事先不确定,系统应保证控制量以一
定的精度跟随输入量的变化而变化。 (3)程序控制系统:输入量是一个已知的时间函数,系统应使输出量以一
建立微分方程的一般步骤: (1)将系统划分为若干个单向环节,确定每一个环节的输入量和
输出量; (2)根据运动定理或化学定律列出原始方程式; (3)简化、线性化,消去中间变量,得到一个只包含输入量和输
出量的微分方程; (4)把方程整理成标准形式,即输入量放在方程的右边,输出量
放在方程的左边,各导数项按降幂排列。
动力工程学院核能系
核电站仪表与控制
1.2 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
一、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
由实现控制目的的设备和部件构成的系统称为控制系统; 由自动控制装置,包括测量部件、控制器和执行机构等,与控制 对象连接在一起就构成了自动控制系统。
比较器
给定值 + 偏差信号
-
测量值
控制器
执行机构
T
测量部件
扰动
++
动力工程学院核能系
三、自动控制系统的动态程
核电站仪表与控制
当自动控制系统受到干扰或者人为要求给定值改变,被控量就会发生变化,偏离 给定值。通过系统的自动控制作用,经过一定的过渡过程,被控量又恢复到原来 的稳定值或者稳定到一个新的给定值。被控量在变化过程中的过渡过程称为动态 过程(即随时间而变的过程),被控量处于平衡状态称为静态或稳态。
2uo (t) dt 2
动力工程学院核能系
核电站仪表与控制
第一章 控制系统的基本知识
1.1 关于控制的基本概念 1.2 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 1.3 比较器 1.4 控制器 1.5 控制通道 1.6 控制系统中的执行机构
动力工程学院核能系
核电站仪表与控制
1.1 关于控制的基本概念
❖ 控制: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对生产过程的设备进行操作。 人工控制 ;自动控制。
课时 6学时 6学时 3学时 4学时 4学时 4学时 3学时 4学时 4学时
课程目标:掌握电厂自动化基础知识、自动控制的概念以 及用于电站的工艺参数检测仪表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数 字化控制系统的基础知识。
动力工程学院核能系
教材及参考书
核电站仪表与控制
❖ 核电站仪表与控制,中广核集团岗前培训教材;
❖ 张建民,核反应堆控制,西安交通大学讲义,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