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照明工程设计规范》(发布稿)
《环境照明工程设计规范》

《环境照明工程设计规范》尊敬的用户:为了促进环境照明工程的顺利进行,规范施工过程,提高工程质量,特制定《环境照明工程设计规范》,以便为广大用户提供正确的指导和服务。
本规范适用于各类环境照明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包括室内、室外及景观照明等。
一、环境照明需求分析1.室内环境需求分析:充分了解使用者对室内照明的需求,包括亮度、色彩温度、均匀度等方面的要求,并结合建筑空间特点进行分析。
2.室外环境需求分析:考虑周边环境特点,如道路照明需求、公共空间照明需求等,确保室外环境照明与周围环境协调统一二、环境照明设计原则1.安全性原则:确保照明设施的安全性,避免使用过亮或过暗的照明设备,保证使用者的安全。
2.实用性原则:根据不同环境的功能需求,合理选择照明方案,以提供最佳的照明效果。
3.节能性原则:优先选择节能照明设备和灯具,合理布置光源,减少能源浪费。
4.舒适性原则:考虑人眼对光线的短暂适应性,避免使用过亮或过暗的照明设备,保证使用者的舒适感。
三、环境照明设计要求1.光度分布要求:根据照明需求,合理分布光源,确保照明均匀度,减少光线的凝聚和漏光现象。
2.色彩温度要求:根据不同环境的需求,选择合适的色彩温度,以提高环境质感。
3.色彩还原要求:根据照明需要,选择具有良好色彩还原特性的灯具和光源,确保真实还原照明对象的颜色。
4.功能要求:根据不同环境的功能需求,选择合适的照明方案,如考虑到工作空间要求较高的照度和均匀度;景观照明需注重景观效果等。
四、环境照明施工要求1.照明设施安装:确保照明设施牢固可靠,符合安全标准,避免设备晃动、漏电等问题。
2.线路布置:合理布置电缆线路,避免绕线、弯曲过度等现象,减少损耗和安全隐患。
3.灯具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合理安装灯具,确保照明效果符合规范要求。
4.光源检测和调试:灯具安装完成后,必须进行光源检测和调试,确保光源的稳定性和正常工作。
五、环境照明巡检和维护1.巡检要求:定期进行巡检,检查照明设备的工作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维修或更换。
上海市城市环境(装饰)照明规范

上海市城市环境(装饰)照明规范发布日期:2005-2-7 浏览821 次前言目前我国各大、中城市正利用照明美化城市环境实施着灯光工程。
城市照明不仅仅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生态和环境保护等问题。
因此,迫切要求照明设计在解决美化城市、提升照明品质、营造舒适的环境气氛的同时必须考虑安全、安保、生态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
但是我国对城市环境(装饰)照明设计至今没有可资遵循的法则和规定,故政府有关部门无法有效地管理和控制,以致造成严重的光污染。
为使城市环境照明设计有章可循,以期各种场合亮得有度,既美化了城市的夜景,又能达到环保、安全和节能的目的。
本标准中所有条款均为推荐性条款。
本标准的附录A、D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的附录B、C、E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上海市照明学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公侠、章海骢、俞丽华。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居住区照明、公共活动区照明、商业中心区照明、行政办公(工业)区照明、建筑外观照明、河流及桥梁照明和其他设施照明的设计、安装规范以及相关的管理工作。
本标准适用于城区街道、小区、广场、步行街、建筑物、构筑物、纪念性建筑、公园、绿地、雕塑、河流、水体、桥梁、人行天桥、地下通道以及人行小径等的环境和装饰照明。
本标准不适用于上述有关区域以外的车行道、高架道路和汽车隧道等的照明。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本标准的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应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CJJ 45-91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JG/T 3050-1998 《建筑用绝缘电工套管及配件》C1E 115-1995 《机动车及步行者交通照明建议》3 术语和定义见附录A4 总则4.1城区环境照明应考虑生态和环保的要求,消除光污染的影响。
《环境照明工程设计规范》

《环境照明工程设计规范》一、设计原则1.光学原则:根据不同空间和使用需求确定灯具种类、光源色温和亮度,并合理配置,使得照明效果达到最佳效果。
2.能耗原则:注重节能环保,选择高效节能的灯具和光源,减少能源消耗。
3.生态原则:优先选择可再生、可回收和无毒害的照明材料,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4.安全原则: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人员安全,合理布置灯具,避免发生触电、漏电等安全事故。
二、设计内容1.环境照明设计范围:包括室内照明、室外照明、道路照明等不同场景的照明设计。
2.照明性能指标:要求灯具的光效、透光率、漏光率、显色指数等达到相应的国家标准。
3.照明光源的选择:根据照明场景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光源,如白炽灯、荧光灯、LED灯等。
4.灯具的布置和数量:按照照明设计的要求合理布局和确定灯具的数量,保证照明均匀度和亮度要求。
5.照明控制系统:设计合理的照明控制系统,包括主动光控制、无线控制和定时控制,以满足不同需求和情况下的照明需求。
6.建筑外墙照明:考虑建筑物外墙的装饰和照明需求,设计合理的灯光效果,提升建筑的美观性和照明效果。
7.环境照明设备维护:制定灯具的保养和维修计划,及时处理灯具故障,并定期检查和维护照明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三、设计要求1.照明设计应根据场景的功能要求和使用需求,确保足够的亮度、均匀度和显色指数,减少眩光和阴影,并避免光污染的产生。
2.设计应合理选用照明材料,考虑光照效果、安全性、保护环境等方面,确保材料的质量和可靠性。
3.照明设计要符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确保设计的安全可靠性。
4.照明设计应结合建筑、装饰等方面的要求,保证照明和环境的整体协调。
5.照明设计应注重节能环保,采用高效节能的光源和灯具,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6.照明设计应考虑人体生理和心理需求,创造舒适、健康、安全和宜人的光环境,提升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质量。
综上所述,环境照明工程设计规范是为了保障人们的视觉需求和环境需求而制定的一项技术规范。
环境设计规范要求中的景观照明与夜景照明要求

环境设计规范要求中的景观照明与夜景照明要求在环境设计规范要求中,对于景观照明与夜景照明有一系列的要求与规范。
景观照明是为了在夜晚提供良好的环境效果,突出景观特色,以及保证安全性。
夜景照明则是为了营造夜晚的美丽景观,提升城市形象。
下文将对景观照明与夜景照明的要求与规范进行详细探讨。
1. 亮度与色温要求景观照明的亮度与色温是关键要素之一。
亮度需要根据不同的景观要素与环境条件进行调整。
较为常见的亮度要求为50-100lx,而公共活动区域则需要更高的亮度,一般为100-150lx。
色温方面,一般选择3000K-4000K的暖色或中性色温,以突出景观特色与舒适度。
2. 照明方式与角度设计在景观照明中,可以采用多种照明方式,如点光源、面光源、线光源等。
不同的照明方式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效果,因此需要根据景观要素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照明方式。
同时,照明角度也需要合理设计,以避免眩光与光污染。
3. 能源效率要求在景观照明与夜景照明设计中,能源效率是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要求设计方案中使用节能型灯具,并合理利用光控技术,以保证灯光的合理使用与能源的节约。
4. 照明设施的布置要求景观照明与夜景照明中的灯具布置需根据景观元素与环境条件合理进行。
一般要求灯具均匀分布,避免出现过于密集或过于杂乱的情况。
同时,灯具的高度与安装角度也需要经过精确计算与调整,以达到最佳照明效果。
5. 光色与光效要求景观照明与夜景照明中,光色与光效的选择非常重要。
光色的选择需要根据不同景观元素的特点与环境背景进行调整,以凸显景观的美感。
而光效的要求则需要通过技术手段来控制光线的分布和变化,以打造出完美的照明效果。
6. 智能化控制技术要求随着科技的发展,景观照明与夜景照明中的智能化控制技术也越来越重要。
要求设计方案中可以使用光感、时控等技术手段,实现智能化控制,使照明系统更加智能、便捷。
7. 照明设计的环境保护要求在景观照明与夜景照明设计中,环境保护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
《环境照明工程设计规范》

《环境照明工程设计规范》一、前言环境照明工程的设计是为了在不同场所提供舒适、高效、节能的照明条件。
为了规范环境照明工程设计,提高照明效果和能效,特制定《环境照明工程设计规范》。
二、照明设计基本原则1.功能合理性照明设计应根据不同场所的需求和功能,合理设置照明设备,以满足人们对照明的基本要求。
2.舒适性设计应保证照明光线的均匀性和稳定性,避免强光直射或产生残影,以保证使用者舒适的照明环境。
3.安全性设计应考虑照明设备的固定、维护、防护等方面,以确保照明设备的稳定、可靠和安全使用。
4.节能性设计应合理选择灯具和光源,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能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三、照明设计要求1.光照强度要求根据不同场所的需要,设定适当的光照强度要求,如教室的照度要求为200-300 lux,道路照明的照度要求为10-20 lux。
2.光色要求根据场所的需要和人眼对不同光色的适应能力,选择合适的光色。
如商业区的照明可以选择较暖色的光源,而医院手术室的照明则应选择高色温的光源。
3.表观色温要求根据场所的需要和使用者的需求,确定适当的表观色温要求。
如商业区的照明可以选择较高的表观色温,以提高商品的吸引力。
4.色彩还原性要求根据不同场所的需要,确定适当的色彩还原指数要求。
如博物馆和画廊等需要还原真实色彩的场所,应选择高色彩还原性的照明设备。
5.灯光分布要求根据场所的需求和平面布置,合理分配灯具的位置和数量,以达到均匀的照明效果。
6.照明设计参考参考各类场所的照明效果和实际应用经验,借鉴相关设计规范和标准,以保证设计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四、照明设备选用1.照明设备性能要求选择照明设备时,应注意其光效、寿命、色温、色彩还原性等性能要求,以确保照明效果和能效的达到设计标准。
2.照度均匀性要求根据场所的需要和照明设备的特性,选择具有较好照度均匀性的灯具,以避免光照不均造成的照明效果差。
3.照明设备安装要求照明设备的安装应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要求,确保设备的稳定和安全。
环境设计规范要求中的景观照明与夜景设计要求

环境设计规范要求中的景观照明与夜景设计要求景观照明与夜景设计在环境设计规范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它们既可以为建筑和城市增添美感,又能够提供夜间活动空间和安全保障。
本文将探讨环境设计中景观照明与夜景设计的要求,包括照明设计原则、灯光类型、材料选择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
照明设计原则在景观照明与夜景设计中,以下几个原则是必须遵循的:1.功能性:景观照明不仅要提供足够的光照,使人们能够正常使用公共空间,而且还要体现功能定位和导向。
2.节能性:采用高效节能的照明设备和照明控制系统,合理利用光线,减少能源消耗。
3.舒适性:照明设计要考虑人们的视觉需求和感官体验,避免灯光刺眼或反光过强。
4.安全性:提供足够的安全照明,保障行人和车辆在夜间行走和交通顺畅。
灯光类型景观照明与夜景设计根据不同的需求和效果,常常采用以下几种灯光类型:1.点光源:以照亮特定的物体或景观细节为主,如建筑立面或雕塑。
2.面光源:用于大面积的照明,如广场、公园等。
3.线光源:用于勾勒出线条或形状,使景观更加生动,如树林、行道、轮廓等。
4.投光源:用于投射光线到特定区域,如照亮喷泉或水景。
材料选择在景观照明与夜景设计中,材料的选择也十分重要,它不仅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还要具备耐久性和可靠性。
1.灯具:选择高品质的灯具,包括灯泡、灯罩以及支架等,确保其具备抗风雨和防水性能。
2.电缆和线路:采用高质量的电缆和线路,确保其安全可靠,并做好防腐蚀和防水处理。
3.支撑结构: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材料,如不锈钢、铝合金、石材等,确保结构稳固和耐久性。
环境保护景观照明与夜景设计在追求美感的同时也要注重环境保护。
以下几个方面需要特别关注:1.光污染控制:合理设置灯具,避免过度照明导致的光污染,保护天空的黑暗度和星空的可见性。
2.能源节约:采用节能型的灯具和控制系统,减少能源消耗,并在不需要照明时及时关闭灯光。
3.可持续性:选择环保材料,减少资源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鼓励使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
《建筑照明设计规范》GB50129-2024

《建筑照明设计规范》GB50129-2024建筑照明设计规范 GB50129-20241. 总则根据《建筑照明设计规范》GB50129-2024,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建筑照明设计。
本规范旨在为建筑照明设计提供统一的技术要求,保证照明系统安全、节能、环保、舒适、美观,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2. 术语和定义2.1 建筑照明:指为满足室内外作业、生活、工作、休息等视觉需求而设置的光源及其控制系统。
2.2 照明设计:指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空间尺度、环境条件等因素,进行照明方案的制定、照明设备的选型、照明控制系统的设置等。
2.3 光源:指发光的物体,按发光原理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2.4 照明设备:指用于建筑照明的光源、镇流器、触发器、灯具、控制系统等。
2.5 照明控制系统:指对照明设备进行智能化控制的系统,包括开关控制、调光控制、场景控制等。
3. 照明设计基本要求3.1 照明设计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3.2 照明设计应充分考虑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空间尺度、环境条件、节能要求等因素,保证照明系统安全、节能、环保、舒适、美观。
3.3 照明设计应根据不同区域的使用需求,制定合理的照明方案,实现功能性、装饰性、艺术性的有机结合。
3.4 照明设计应选用高效、节能、环保、寿命长的照明设备,提高照明系统整体性能。
3.5 照明设计应合理布局照明设备,避免产生眩光、阴影、亮度不均等现象,提高照明效果。
3.6 照明设计应根据需要设置照明控制系统,实现照明设备的智能化控制,提高照明系统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4. 照明设备选型4.1 光源选型应根据实际需要选用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合理配置各种光源的比例,提高照明效果。
4.2 灯具选型应根据光源类型、安装位置、使用环境等因素进行,确保灯具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美观性。
4.3 照明控制系统选型应根据照明需求、设备性能、节能要求等因素进行,实现照明设备的智能化控制。
环境设计中的照明规范要求

环境设计中的照明规范要求在环境设计中,照明是一项关键工作,它直接影响到空间的视觉效果和人们的舒适感。
为了确保环境照明的质量和安全性,一系列照明规范要求被制定并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所,如住宅、商业、办公和公共场所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照明规范要求。
一、光强度和亮度光强度和亮度是照明设计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
根据不同的环境和功能需求,照明规范要求光强度和亮度需要适应相应的场所和活动。
例如,在办公室和学习区域,光强度应保持在适当的水平,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学习效果。
而在公共场所,如商场和博物馆,适当的亮度可以增强顾客的体验和品牌形象。
二、颜色温度和色彩还原指数颜色温度和色彩还原指数也是照明设计中的重要考量因素。
颜色温度决定了光源的色调,通常以开尔文(K)为单位进行度量。
根据不同的场所和需求,照明规范要求选择合适的颜色温度以达到期望的效果。
例如,在住宅区域,较暖色调的照明可以带来舒适和温馨的氛围。
而在商业区域,较冷色调的照明可以增加活力和吸引人的效果。
色彩还原指数(CRI)衡量了光源对物体真实颜色的还原度。
照明规范要求在特定场所和活动中使用高CRI的光源,以确保人们对物体颜色的正常感知。
例如,在展示艺术品的博物馆中,使用高CRI的照明可以最大程度地还原艺术品的色彩细节,提供更好的观赏体验。
三、光线分布和均匀度光线的分布和均匀度直接影响到环境的整体照明效果。
为了遵守照明规范要求,设计师需要根据场所的尺寸、形状和用途合理地布置光源。
例如,在一个大型商场中,规范要求照明设计应保持光线的均匀分布,避免出现明显的亮度不均问题,以确保顾客在购物时视觉上的舒适感。
四、能源效率和环保性能能源效率和环保性能是现代照明设计的重要关注点。
照明规范要求使用高效的光源和控制系统,以最小化能源消耗并减少环境污染。
例如,在办公大楼中,规范可以要求使用LED灯具和自动控制系统,以实现动态调光和感应开关,以便根据实际需求调整照明亮度和时间,节约能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照明工程设ronment
2018-11 -12 发布
2019-03 -01 实施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布
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
环境照明工程设计规范
1
州市上城区望江东路 332 号,中豪-望江国际 2 号楼 4 层 设备所 邮编:310016),以便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及主要审查人: 主 编 单 位:浙江省照明学会
杭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参 编 单 位:浙江省建工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浙江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 要 起 草 人:朱时光 韩明清 刘 莹 施云琼 张 越 范 鸣 叶 炜 王瑞霞 陆丹雨 主要审查人:邱 陵 程 澍 郭 丽 朱剑修 岑孟荣 王建民 陈英飞
3.1 一般规定 ........................................................................................5 3.2 环境照明规划 ................................................................................5 3.3 环境照明分级 ................................................................................5 3.4 环境照明质量控制 ........................................................................6 3.5 环境照明光污染限制 ....................................................................7 4 环境照明设计.....................................................................................8 4.1 一般规定 ........................................................................................8 4.2 居住区环境照明设计 ....................................................................8 4.3 公共活动区环境照明设计...........................................................11 4.4 商业中心区环境照明设计...........................................................12 4.5 植物、水体和小品的环境照明设计...........................................14 4.6 建筑物立面照明设计 .................................................................17 4.7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 ......................................................................20 5 环境照明节能...................................................................................22 5.1 一般规定 ....................................................................................22 5.2 节能控制措施 ............................................................................22 5.3 照明功率密度限值 ....................................................................23 6 环境照明配电.....................................................................................26 6.1 供电电压和负荷计算 ................................................................26
1
6 Environmental Lighting Power Distribution ……………26 6.1 Supply Voltage and Load Calculation………………26 6.2 Requirements for power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2
目次
1 总则 ....................................................................................................1 2 术语 ....................................................................................................2 3 基本规定 ............................................................................................5
2
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ons …………………………………………1 2 Terms …………………………………………………………2 3 Basic Requirements …………………………………………5
3.1 General Requirements …………………………………5 3.2 Environment Lighting Planning………………………5 3.3 Environment Lighting Classification…………………5 3.4 Environment Lighting Quality Control ……………6 3.5 Environment Lighting Light Pollution Control……7 4 Environment Lighting Design ……………………………8 4.1 General Requirements ……………………………………8 4.2 Environment Lighting Design in Residential Areas
1
6.2 供配电系统要求 ........................................................................26 6.3 导线选择与线路敷设 ................................................................28 6.4 接地与防雷 ................................................................................28 6.5 照明设施的安全 ........................................................................29 附录 A 环境照明亮度标准 .................................................................30 附录 B 泛光照明的设计计算 .............................................................31 附录 C 照明功率密度值(LPD)的计算..........................................32 附录 D 环境照明检测...........................................................................33 本规范用词说明..................................................................................... 35
……………………………………………………………………8 4.3 Environment Lighting Design in Public Activity Areas ………………………………………………………………11 4.4 Environment Lighting Design in Commercial Center ……………………………………………………………12 4.5 Environment Lighting Design of Plants, Water Bodies and Sketches………………………………………………………14 4.6 Building Facade Lighting Design……………………17 4.7 Urban Road Lighting Design……………………………20 5 Environment Lighting Energy Saving……………………22 5.1 General Requirements …………………………………22 5.2 Energy saving Control Measures ……………………22 5.3 Lighting Power Density Limit Value…………………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