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医学院医学细胞生物学简答题
医学细胞生物学试题及答案(二)

.剪刀使用时放在火焰上方“过火”时间不能太长,以防金属退火
.组织块移入培养瓶后要立刻浸入培养液中以防细胞因缺乏营养而死亡
、实验中分离细胞核所用的是
.超速离心法
.密度梯度离心法
.差速离心法
.密度梯度平衡离心法
.浮集法
、两个或两个以上细胞合并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叫
.细胞融合
.在期合成
、以二联管形式存在的微管由多少根原纤维组成
.
.
.
.
.
、染色体末端具有维持染色体结构稳定性的结构是
.着丝粒
一、名词解释
病毒(virus:原核细胞(prokaryotic cell:真核细胞(eukaryotic cell:拟核(nucleoid:质粒(plasmid
二、问答题2.试比较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异同点。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
一、名词解释
细胞体积守恒定律
二、问答题2.比较真核细胞的显微结构和亚显微结构。3.细胞的生命现象表现在哪些方面?第五章细胞膜及其表面
.蛋白质
.寡糖链
.核苷酸
.胆固醇
.磷脂
、肌细胞中钙离子的释放与下列哪种结构有关
.
.
.
.
.
、高尔基复合体的小泡来自于
.高尔基复合体反侧
.内质网
.细胞核
.高尔基复合体顺侧
.细胞膜
、下列细胞器中由两层单位膜围成的是
.高尔基复合体
.溶酶体
.线粒体
.微体
.以上都不是
、溶酶体不具有的功能是
.细胞外物质的消化
.细胞内物质的消化
医学细胞生物学课后习题
第一章细胞生物学与医学
医学细胞生物学简答题 -回复

医学细胞生物学简答题-回复以下是一些医学细胞生物学简答题-回复:1.什么是细胞周期?它包括哪些阶段?细胞周期是指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开始,到下一次分裂结束为止的周期性过程,包括DNA合成前期、DNA合成期、DNA分裂期和细胞分裂期。
2.什么是细胞分化?其意义是什么?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细胞分化的意义是使多细胞生物体能够具有各种不同的细胞类型,并实现组织的形成和器官的功能。
3.什么是细胞凋亡?其意义是什么?细胞凋亡是指细胞在一定的生理或病理条件下,受到死亡信号的触发,通过内在的细胞凋亡途径而导致的细胞死亡过程。
细胞凋亡的意义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清除机体内过多的、功能异常的或受损的细胞,以保持机体的健康状态。
4.什么是细胞自噬?其意义是什么?细胞自噬是指细胞通过形成双层膜结构,将胞质中的待降解物包裹在其中并形成自噬体,最终与溶酶体融合降解其内容物的过程。
细胞自噬的意义是维持细胞内物质的平衡和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清除异常或损伤的细胞器和蛋白质,以及抵抗外部不利因素的挑战。
5.什么是癌细胞?其特点是什么?癌细胞是指由于基因突变或外界因素的作用,导致细胞的正常生长和分化受到抑制,形成异常增殖并具有浸润和转移能力的细胞。
癌细胞的特点包括无限增殖、遗传物质突变、逃避凋亡、对生长因子和生长抑制因子不敏感、浸润和转移等。
6.什么是干细胞?其特点是什么?干细胞是指具有自我复制和分化潜能的细胞,可以分化为多种不同的细胞类型。
干细胞的特点包括自我复制能力、高度增殖能力、多向分化潜能、长期存活等特点。
7.什么是细胞衰老?其意义是什么?细胞衰老是指细胞在经过一定次数的分裂后,出现生长停滞、形态改变和功能衰退的现象。
细胞衰老的意义是防止细胞癌变,保持组织器官的稳定性和功能。
新乡医学院 医学细胞生物学 简答题

供基础医学院临床17、20班参考使用医学细胞生物学简答题集锦第一章绪论1.简述细胞生物学形成与发展经历的阶段(1)细胞的发现与细胞学说的建立:R、Hook最早发现细胞并命名为cell,施莱登与施旺建立细胞学说。
(2)细胞学的经典时期:细胞学说的建立掀起了对多种细胞广泛的观察与描述的热潮,主要的细胞器与细胞分裂活动相继被发现。
(3)实验细胞学时期:人们广泛的应用实验的手段研究细胞的特性、形态结构与功能。
(4)分子生物学的兴起与细胞生物学的诞生:各个学科相互渗透,人们对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达到了新的高度。
第二章细胞的统一性与多样性1、比较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差别1、细胞膜的流动性有什么特点,膜脂有哪些运动方式,影响膜脂流动性的因素有哪些?(1)膜脂既具有分子排列的有序性,又有液体的流动性;温度对膜的流动性有明显的影响,温度过低,膜脂转变为晶态,膜脂分子运动受到影响,温度升高,膜恢复到液晶态,此过程称为相变。
(2)膜脂的运动方式有:侧向扩散、旋转运动、摆动运动、翻转运动,其中翻转运动很少发生,侧向扩散就是主要运动方式。
(3)影响流动性的因素:脂肪酸链的长短与饱与程度,胆固醇的双重调节作用,卵磷脂/鞘磷脂比值越大膜脂流动性越大,膜蛋白与周围脂质分子作用也会降低膜流动性。
此为环境因素(如温度)也会影响膜的流动性,温度在一定范围内升高,流动性增强。
2、简述膜蛋白的种类及其各自特点,并叙述膜的不对称性有哪些体现(1)膜蛋白分为膜外在蛋白、膜内在蛋白、脂锚定蛋白。
膜外在蛋白属于水溶性蛋白,分布在膜的两侧,与膜的结合松散,一般占20%-30%;膜内在蛋白属于双亲性分子,嵌入、穿膜,就是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与膜结合紧密,占70%-80%。
脂锚定蛋白通过共价键与脂分子结合,分布在膜两侧,含量较低。
(2)膜的内外两侧结构与功能有很大差异,称为膜的不对称性,这种不对称决定了膜功能的方向性。
膜脂:磷脂与胆固醇数目分布不均匀,糖脂仅分布于脂双层的非胞质面。
细胞生物学简答题及答案

1,.什么是核孔复合体?有什么功能?主要由蛋白质构成,镶嵌在核孔上的一种复杂的结构。
通过核孔复合体的主动运输。
亲核蛋白与核定位信号。
亲核蛋白入核转运的步骤。
转录产物RNA的输出。
2.染色质的定义?染色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指间期细胞核内的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及少量RNA组成的线性复合体结构,是间期细胞遗传物质存在的形式。
基本组成单位:核小体。
3.活性染色质组蛋白特异的修饰?组蛋白的修饰改变染色质的结构,直接或间接影响转录的活性。
组蛋白赖氨酸残疾乙酰基化影响转录。
组蛋白的甲基化。
组蛋白的H1的磷酸化。
不同组蛋白修饰之间的关系。
4.多线染色体和灯刷染色体发现的最初来源?5.何谓多聚染色体?其生物学意义?细胞内各种多台的合成,不论其分子量大小或是mRNA长短如何,单位时间内合成的多肽分子数目都大体相等。
以多聚核糖体的形式进行多肽合成,对mRNA的利用及对其浓度的调控更为经济有效。
6.蛋白质合成的过程?起始:50S亚基和氨酰tRNA与结合在mRNA上的30S亚基结合。
延伸:核糖体沿mRNA移动并通过转肽反应使肽链延伸。
终止:多肽链从tRNA上释放,核糖体大小亚基解聚。
7.细胞骨架的定义?具有什么功能?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蛋白纤维网架结构体系。
维持细胞外形。
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
过程某种细胞器。
与细胞的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8微丝的主要功能有哪些?维持细胞形态,赋予质膜机械强度。
细胞运动。
微绒毛。
应力纤维。
参与胞质分裂。
肌肉收缩。
9.什么是微管?其组成单位是?主要功能有哪些?微管:存在于所有真核细胞中由微管蛋白转配成的长管状细胞器结构。
维持细胞形态。
维持有关细胞器的空间定位分布。
细胞内物质的运输。
鞭毛和仙茅运动。
纺锤体与染色体运动。
10.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基本特征的比较?11.膜脂的运动方式?沿膜平面的侧向运动。
脂分子围绕轴心的自旋运动,脂分子尾部的摆动。
双层脂分子之间的翻转运动。
伸缩运动。
12.细胞质膜的基本功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环境。
新乡医学院 医学细胞生物学 作业 第十三章 细胞分化

第十三章细胞分化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类细胞具有分化能力A.肝细胞B.肾细胞C.心肌细胞D.神经细胞E.胚胎细胞2.神经细胞属于A.未分化细胞B.全能细胞C.单能细胞D.多能动胞E.去分化细胞3.内胚层将要发育成A.神经B.表皮C.骨骼D.肌肉E.肺上皮4.中胚层将要发育成A.神经B.表皮C.骨骼D.肺上皮E.消化道上皮5.外胚层将要发育成A.神经B.肌肉C.消化道上皮D.骨髓E.肺上皮6.细胞分化过程中,基因表达的调节主要是A.复制水平的调节B.转录水平的调节C.翻译水平的调节D.翻译后的调节E.复制前的调节7.下列哪类细胞不具分化能力A.胚胎细胞B.肝、肾细胞C.骨髓干细胞D.免疫细胞E.以上都是8.癌细胞的最主要且最具危害性的特征是A.细胞膜上出现新抗原B.不受控制的恶性增殖C.核膜核仁与正常细胞不同D.表现为末分化细胞特征E.线粒体数目增加9.要产生不同类型细胞需通过A.有丝分裂B.减数分裂C.细胞分裂D.细胞分化E.细胞去分化10.对细胞分化远距离调控的物质是A.激素B.DNA C.RNA D.糖分子E.以上都不是11.肌细胞合成的特异蛋白是A.血红蛋白B.收缩蛋白C.角蛋白D.胶质蛋白E.胶原蛋白12.维持细胞生命活动必需的管家蛋白是A.膜蛋白B.分泌蛋白C.血红蛋白D.角蛋白E.收缩蛋白13.细胞分化中差次表达出的调控物质是A.胆固醇B.DNA C.组蛋白D.非组蛋白E.RNA14.细胞间诱导作用的诱导物质是A.氨基酸B.核酸C.胞嘧啶核苷酸D.苯丙氨酸E.以上都是15.在表达过程中不受时间限制的基因是A.管家基因B.奢侈基因C.免疫球蛋白基因D.血红蛋白基因E.分泌蛋白基因16.在个体发育中,细胞分化的规律是A.单能细胞一多能细胞一全能细胞B.全能细胞一多能细胞一单能细胞C.多能细胞一单能细胞D.全能细胞一单能细胞一多能细胞E.单能细胞一全能细胞一多能细胞17.在胚胎期,主要的血红蛋白珠蛋白类型是A. HbAB. HbA2C.Hb Gower lD. HbF和HbAE. HbA和HbA218.在早期胚胎中,最先活动的血红蛋白基因为A.链基因和链基因B.链基因和链基因C.B链基因和Y链基因D.Ⅱ链基因和B链基因E.B链基因和链基因19.与各种细胞分化的特殊性状有直接关系的基因是A.隔裂基因B.奢侈基因C.重叠基因D,管家基因21.对细胞分化起协助作用,维持细胞最低限度的功能所不可缺少的基因是A.隔裂基因B.奢侈基因C.重叠基因D.管家基因21.既有自我复制的能力、又能产生分化能力的细胞是A.T淋巴细胞B.B淋巴细胞C.骨髓细胞D.干细胞22.以下哪些是奢侈蛋白A.膜蛋白B.核糖体蛋白C.线粒体蛋白D.分泌蛋白23.以下哪些蛋白是细胞生命必需的蛋白A.血红蛋白B.角蛋白C.收缩蛋白D.糖酵解酶24.属于奢侈基因的是A.tRNA基因B.rRNA基因C.血红蛋白基因D.线粒体基因二、多项选择题25.人体发育胚胎早期的血红蛋白肽链组成有26.成人期m红蛋白肽链组成是27.胎儿、新生儿和成人期可出现的血红蛋白肽链组成有28.根据基因与细胞分化的关系,将基因分为下列哪两大类A.隔裂基因B.奢侈基因C.重叠基因D.管家基因29.既有自我复制的能力、又有免疫能力的细胞是A.T淋巴细胞B.B淋巴细胞C.骨髓细胞D.干细胞30.机体中未分化的细胞是A.T淋巴细胞B.B淋巴细胞C.骨髓细胞D.干细胞31.以下哪些是管家蛋白A.膜蛋白B.核糖体蛋白C.线粒体蛋白D.分泌蛋白32.以下哪些蛋白是特异蛋白A.血红蛋白B.角蛋白C.收缩蛋白D.糖酵解酶33.属于管家基因的是A.tRNA基因B.rRNA基因C.血红蛋白基因D.线粒体基因选择题(参考答案)1. E2. C3. E4. C5. A6. B7. B8. B9. D 10. A 11. B12. A 13. D 14. E 15. A 16. B 17. D 18. A 19. B 20. D21. D 22. D 23. D 24. C 25. ABC 26. D 27. ABC 28. BD 29. AB30. CD 31. ABC 32 ABC 33. ABD二、填空题1.胚胎发育早期,血红蛋白的肽链是由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胎儿期是由_________或_________组成;新生儿和成人期是由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
新乡医学院 医学细胞生物学 习题 第十四章 细胞衰老与细胞死亡

第十四章细胞衰老与细胞死亡一、单项选择题1.衰老细胞的特征之一是常常出现下列哪种结构的固缩A.核仁B.细胞核C.染色体D.脂褐质E.线粒体2.小鼠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平均分裂次数为A.25次B.50次C.100次D.140次E.12次3.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最主要的区别是后者出现A.细胞核肿胀B.内质网扩张C.细胞变形D.炎症反应E.细胞质变形4.细胞凋亡指的是A.细胞因增龄而导致的正常死亡B.细胞因损伤而导致的死亡C.机体细胞程序性的自杀死亡D.机体细胞非程序性的自杀死亡E.细胞因衰老而导致死亡5.下列哪项不属细胞衰老的特征A.原生质减少,细胞形状改变B.细胞膜磷脂含量下降,胆固醇含量上升C.线粒体数目减少,核膜皱襞D.脂褐素减少,细胞代谢能力下降E.核明显变化为核固缩,常染色体减少6.迅速判断细胞是否死亡的方法是A.形态学改变B.功能状态检测C.繁殖能力测定D.活性染色法E.内部结构观察7.机体中寿命最长的细胞是A.红细胞B.表皮细胞C.白细胞D.上皮细胞E.神经细胞二、多项选择题8.衰老细胞的特征包括A.细胞的水分减少B.细胞核固缩,染色加深C.老年色素积累D.细胞膜变厚,流动性下降,物质转运及信息传递障碍9.自由基在体内有解毒作用,但更多的是有害作用,主要表现为A.使生物膜的不饱和脂肪酸发生过氧化,形成氧化脂质,使膜的流动性降低B.使DNA发生氧化破坏或交联,使核酸变性,扰乱DNA的正常复制与转录C.与蛋白质发生交联变性形成无定形沉淀物,降低酶活性和导致机体自身免疫D.加速细胞衰老10.严重影响到机体衰亡的细胞衰亡是哪些A.肝细胞B.肾细胞C神经细胞D.心肌细胞11.遗传程序说是关于细胞衰老机理的假说,其主要内容是A.重复基凶利用枯竭说 B.DNA修复能力下降说C.衰老基因说D.免疫功能减退说12.细胞磨损学说包括的假说是A.差错灾难说B.大分了交联说C.自由基说D.衰老基因说参考答案:1. B2. B3. D4. C5. D6. D7. E8. ABCD9. ABCD 10. CD11.ABC 12. ABC二、填空题1.细胞死亡的形式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医学细胞生物学试题题库全

医学细胞生物学试题题库全医学细胞生物学试题题库1. 什么是细胞?2. 描述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3. 什么是细胞膜?4.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它们在细胞功能中的作用是什么?5. 描述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6. 细胞质是由什么组成的?它在细胞功能中的作用是什么?7. 描述细胞器的种类和功能。
8. 什么是细胞分裂?9. 描述细胞分裂的两种基本类型。
10. 描述有丝分裂的过程。
11. 描述减数分裂的过程。
12. 描述原核细胞分裂的过程。
13. 什么是细胞的生长与增殖?14. 描述细胞生长的两个主要阶段。
15. 描述细胞增殖的两个主要过程。
16. 细胞生长和增殖有何不同?17. 什么是细胞周期?18. 描述细胞周期的不同阶段。
19. 描述细胞周期调控的机制。
20. 什么是细胞凋亡?21. 描述细胞凋亡的过程和与细胞增殖的关系。
22. 什么是细胞分化?23. 描述细胞分化的过程和在多细胞生物中的作用。
24. 什么是组织?25. 描述不同种类的组织及其功能。
26. 什么是器官?27. 描述不同种类的器官及其功能。
28. 描述人体的细胞组织结构。
29. 描述人体器官系统及其相互关系。
30. 细胞生物学在医学中的应用。
以上是一份医学细胞生物学试题题库。
希望这份题库能够帮助你提高对医学细胞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如有需要,可以根据个人需求进行删减或添加相应的试题。
31. 什么是细胞膜的选择性通透性?它在细胞功能中的作用是什么?32. 描述细胞膜通道蛋白和载体蛋白在细胞膜选择性通透性中的作用。
33. 什么是细胞外基质?它在细胞功能中的作用是什么?34. 描述细胞外基质组分及其功能。
35. 什么是细胞间连接?它在细胞功能中的作用是什么?36. 描述紧密连接、间隙连接和连接蛋白在细胞间连接中的作用。
37. 描述细胞骨架的结构和功能。
38. 什么是微管、微丝和中间丝?它们在细胞功能中的作用是什么?39. 描述内质网的结构和功能。
新乡医学院 医学细胞生物学 期中测试

供基础医学院临床17、20班参考使用新乡医学院《医学细胞生物学》期中测试题1.原核细胞核糖体的大、小亚基分别为50S和30S,其完整核糖体为 AA.70S B.80S C.90S D.100S E.120S 2.真核细胞核糖体小亚基中所含rRNA的大小为 CA.28S B.23S C.18S D.16S E.5S3.关于离子通道受体,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 AA. 是由单条肽链一次膜糖蛋白构成,其胞质区含有酪氨酸B. 受体的亚基具有装配成筒状寡聚体结构,形成跨膜通道C. 本身是一种离子通道或与离子通道相偶联• D. 离子通道的“开”或“关”受细胞外配体的调节 E. 常见的离子通道受体有N-乙酰胆碱受体和γ-氨基丁酸受体等4.细胞中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 DA.溶酶体 B.滑面内质网 C.细胞核D.核糖体 E.细胞质5.真核细胞质中核糖体的大小亚基分别为60S和40S,其完整的核糖体颗粒为 BA.100S B.80S C.70S D.120S E.90S 6.合成外输性蛋白质的细胞器是 CA.内质网、溶酶体 B.附着核糖体、滑面内质网C.附着核糖体、粗面内质网D.线粒体、粗面内质网E.高尔基复合体、粗面内质网7.游离于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主要合成 CA.外输性蛋白质 B.溶酶体内蛋白C.细胞本身所需的结构蛋白D.膜骨架蛋白 E.细胞外基质的蛋白质8.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具有的细胞器是 BA.中心体 B.核糖体 C.线粒体D.内质网 E.高尔基复合体9.核糖体的功能可表述为 BA.细胞的动力工厂B.氨基酸缩合成肽链的装配机C.细胞内物质的加工和包装车间D.细胞的骨架系统E.细胞内物质的运输机10.肽基转移酶存在于 AA.核糖体的大亚基中B.核糖体的小亚基中C. mRNA分子内D.tRNA分子内 E.细胞质中11.在蛋白质合成的过程中,肽键的形成是在核糖体的哪一部位 CA.供体部位 B.受体部位 C.肽基转移酶位D. GTP酶活性部位 E.小亚基12.细胞外的液态异物进入细胞后形成的结构称 BA. 吞噬体B. 吞饮体C. 多囊体D. 小囊泡E.大囊泡13.以下关于钠泵生理作用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CA. 钠泵能逆着浓度差将进入细胞的Na+移出膜外B. 钠泵可逆着浓度差使细胞外的K+转入膜内C. 由于从细胞内移出Na+,可防止水分子进入细胞内D. 钠泵的活动造成细胞内高K+,使许多代谢反应得以进行E. 钠泵的活动可造成膜两侧的离子势能储备14.受体介导式入胞过程不包括 CA. 某种配体为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所“辨认”形成配体-受体复合物B. 配体-受体复合物向有被小凹集中C. 其他种类的配体-受体复合物相继在同一有被小凹集中D. 吞食泡的形成E. 吞食泡融入胞内体,实现受体与膜的再循环15.在一般生理情况下,每分解一分子ATP,钠泵转运可使DA. 2个Na+移出膜外B. 2个K+移入膜内C. 2个Na+移出膜外,同时有2个K+移入膜内D. 3个Na+移出膜外,同时有2个K+移入膜内E. 2个Na+移出膜外,同时有3个K+移入膜内16.细胞膜内外正常的Na+和K+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于 DA. 膜在安静时对K+通透性大B. 膜在兴奋时对Na+通透性增加C. Na+、K+易化扩散的结果D. 膜上钠钾泵的作用E. 膜上ATP的作用17.红细胞上葡萄糖载体运输葡萄糖是通过 CA. 载体蛋白在脂双层中扩散B. 载体蛋白在脂双层中翻转C. 载体蛋白发生可逆的构象改变D. 载体蛋白形成通道E. 载体蛋白与磷脂分子的相互作用18.动物细胞的细胞被是 EA. 覆盖在细胞膜表面的多糖B. 细胞壁C. 细胞膜上的糖蛋白D. 细胞膜上的糖脂E.细胞膜上糖蛋白和糖脂外伸的糖链19.主动运输与入胞作用的共同点是 EA. 转运大分子物质B. 逆浓度梯度运送C. 需载体帮助D. 有细胞膜形态和结构的改变E. 消耗代谢能20.肠上皮细胞由肠腔吸收葡萄糖,是属于 BA. 单纯扩散B. 易化扩散C. 主动转运D. 入胞作用E. 吞噬21.正常细胞与癌细胞最显著的差异在于 CA. 细胞的通透性B. 细胞的凝集性C. 接触抑制的有无D. 细胞物质转运的特性E.质膜出现微绒毛和皱缩等22.下面关于蛋白聚糖(PG)的生物合成,哪些是不正确的BA.糖基是由高度特化的糖基转移酶逐个加上,而不是先合成二糖单位B.核心蛋白的多肽合成在rER上,而糖基化在高尔基复合体进行C.核心蛋白的多肽链还未完成时,即以O-连接或N-连接方式连接上糖基D.糖链的延长和加工修饰在高尔基复合体上进行E.由差向异构酶将萄糖醛酸转变为艾杜糖醛酸,由硫酸转移酶催化硫酸化23.下列关于胶原的结构和类型,哪项叙述是错误的 AA.胶原分子由3条分别称为α、β、γ的α-螺旋链组成B.构成胶原的多肽链中的甘氨酸约占1/3,富含脯氨酸和赖氨酸C.肽链中的氨基酸的三肽重度顺序为Gly-X-Y或Gly-pro-Y及Gly-X-HypD. 脯氨酸和赖氨酸常羟基化和糖基化E.肽链中几乎不含色氨酸、酪氨酸和蛋氨酸24.下列哪些是胶原表达或装配异常导致的胶原病 CA.天疱疮 B.睾丸女性化 C.成骨发育不全25.蛋白聚糖(PG)与一般糖蛋白比较,叙述错误的是 DA.PG含糖基种类少于后者B.PG糖链由重复二糖单位组成C.PG糖含量一般超过后者D.PG糖链由多种糖基组成且分支E.PG多含有硫酸基团26.关于紧密连接(封闭连接)的结构和功能,下列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CA. 广泛分布于各种上皮细胞管腔面细胞间隙的顶端B. 相邻细胞膜点状融合,形成一条封闭带,连接处无细胞间隙C. 通过一种依赖Ca2+的粘着机制使相邻细胞的跨膜蛋白互相粘着D. 将膜两端不同的功能蛋白隔开,保证物质转运的方向性E. 封闭上皮细胞的间隙形成一道与外界隔离的封闭带,保证组织内环境的稳定性27.关于桥粒连接,下列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AA. 是细胞间一种紧密连接结构,有强的抗张和抗压作用B. 在上皮细胞位于粘着带下方,相邻细胞间有30nm的间隙C. 桥粒区胞质面有盘状致密的粘着斑(adhesionplaque)D. 跨膜连接糖蛋白附于胞质斑(cytoplasmic plaque)上E. 角蛋白纤维从细胞骨架伸向粘着斑,然后又回折形成袢状结构28.粘多糖累积病是由于 DA.血液中透明质酸(HA)含量升高B.先天性缺乏合成GAG的酶C.硫酸皮肤素蛋白聚糖和硫酸化程度降低D.氨基聚糖(GAG)和蛋白聚糖(PG)及其降解中间产物在体内一定部位堆积E.GAG和PG合成酶缺陷29.关于胶原的功能,下列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AA.哺乳动物皮下结缔组织的胶原具有多方向的抗压性B. Ⅲ型胶原组成细纤维网络,包围于细胞表面C.Ⅳ型胶原构成各种上皮细胞基膜的网架结构D.胶原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介导与细胞内骨架相互作用,影响细胞的形态和运动E.刺激上皮细胞分化,维持上皮细胞生长,引导细胞迁移30.关于纤粘连蛋白(fibronectin,FN)的功能,下列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BA. 既能使细胞锚定在底物上静止不动,又能诱导细胞运动迁移B. 使细胞锚定在底物上静止不动,抑制细胞运动迁移C. 在组织分化、细胞粘连和迁移时起重要作用D. 血浆纤连蛋白(pFN)能促进血液凝固和创伤面修复E. 参与形成粘着斑(adhesion plaque)31.关于膜相结构(膜性结构),下列哪项叙述有误 CA.为细胞中以生物膜为基础形成的所有细胞器B.只有真核细胞才具有发达完善的膜相结构C.除质膜外,细胞内所有膜性细胞器都属膜相结构D.膜相结构的膜都具有类似的“单位膜”构造E.线粒体、溶酶体、内质网、高尔基体都属典型的膜相结构32.动物细胞被的糖基不包括 DA. 唾液酸B. N-乙酰氨基葡萄糖C. N-乙酰氨基半乳糖D. 乳糖E. 岩藻糖33.液态镶嵌模型最主要的特点是 DA. 膜中的脂质及蛋白质都能横向运动B. 膜中只有脂质能横向运动C. 膜中只有蛋白质能横向运动D. 膜的流动性和其化学组成的高度不对称性E. 连续的脂双层构成生物膜的骨架34.动物细胞的细胞被是覆盖在细胞膜表面的 AA.细胞膜上糖蛋白和糖脂外伸的糖链B.细胞膜上的糖蛋白 C.多糖 D.细胞壁 E.细胞膜上的糖脂35.细胞膜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BA. 蛋白质和核酸B. 蛋白质和脂类C. 蛋白质和脂肪D. 蛋白质和糖类E. 脂类和核酸36.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主要是 AA. 磷脂B. 脑磷脂C. 脂肪D. 糖脂E.胆固醇37.膜受体的化学本质主要是 EA. 蛋白质B. 氨基酸C. 脂类D. 核酸E. 糖蛋白38.与膜的流动性无关的是 BA.膜蛋白与膜脂的结合方式B.脂类与蛋白质的比例 C.卵磷脂与鞘磷脂的比值D.膜脂的脂肪酸链的不饱和程度和链长39.下列哪些疾病是由于细胞表面受体异常所引起 AA.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B.天疱疮C.胱氨酸尿症D.睾丸女性化综合征E. 霍乱40.动物细胞表面结构不包括 AA.细胞壁 B.细胞膜 C.膜下溶胶层D.细胞表面特化结构,如鞭毛、纤毛、微绒毛和细胞内褶41.利用现代技术和手段从分子、亚细胞和整体水平等不同层次上研究细胞生命活动及其基本规律的科学称 BA 细胞遗传学B 细胞生物学C 细胞病理学D 细胞生理学E 细胞形态学42.细胞学说的创始人是 BA R.HookB Schleiden and SchwannC R.BrownD W .FlemmingE C .Darwin 43.最早发现细胞并将其命名为“cell ”的学者是 A A R .Hook B A .Leeuwenhook C R .Brown D W .Flemming E C .Darwin44.最早观察到活细胞的学者是 BA R .HookB A .LeeuwenhookC R .BrownD W .FlemmingE C .Darwin45.在1858年首先提出“细胞来自细胞”这一著名论断的学者是 C A R .Hook B A .LeeuwenhookC VirchowD W .FlemmingE C .Darwin46.最早自制显微镜并用于观察细胞的学者是 BA Schleiden and SchwannB R .Hook and A .LeeuwenhookC VirchowD R .BrownE C .Darwin 47.最早发现细胞的遗传物质DNA 分子为双螺旋结构的学者是 CA Schleiden and SchwannB R .Hook and A .LeeuwenhookC Watson and CrickD R .BrownE C .Darwin 48.在1933年底设计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显微镜(投射式)的学者是 A A .德国的鲁斯卡(Ruska) B .英国的马丁(Martin) C .比利时的马顿(Marton) D .德国的赫尔穆特(Helmut)E .德国的德里斯特(Driest)49.世界上第一台扫描电镜是由下列哪位科学家研制出来的 DA .英国的马丁B .比利时的马顿C .德国的鲁斯卡D .德国的克诺尔(Knoll)E .德国的赫尔穆特 50.在1944年首次证实 DNA 分子为细胞的遗传物质的学者是 CA .沃森B .克里克C .埃弗里(Avery)D .福尔根(Feulgen)E .摩尔根51.在1975年有人将小鼠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获得能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这种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的发明者是 E A . 柯勒(Kohler) B .奥林斯(Olins) C .罗伯逊(Roberson) D .桑格(Sanger) E .尼伦伯格(Nirenberg)第十一章 细胞通信与信号转导 巩固自测题 1.能使细胞内cAMP 升高的G 蛋白是 B A . Gi B . Gs C . Gp D . Gt E . Gr 2.PKC 以非活性形式分布于细胞溶质中,当细胞之中的哪一种离子浓度升高时,PKC 转位到质膜内表面: B A.镁离子 B.钙离子 C.钾离子 D.钠离子 3. 1,4,5-三磷酸肌醇的作用是 C A. 在细胞内供能 B. 是肌醇的活化形式C. •是多种肽类激素作用于膜受体后的第二信使D. 直接激活蛋白激酶CE. 细胞膜的结构成分 4.双信使系统产生的第二信使指: B A. cAMP 和cGMP B IP3和DG C. cAMP 和IP3 D. cGMP 和DG 5. 关于G 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D A. G 蛋白能结合GDP 或GTPB. G 蛋白由α、β、γ 3个亚基构成C. 激素-受体复合体能激活G 蛋白D. G 蛋白的3 个亚基结合在一起时才有活性E. G 蛋白有GTP 酶活性 6.下列关于信号分子的描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 .本身不介入催化反应 B .本身不具有酶的活性 C .能够传递信息 D .可作为作用底物 7.G 蛋白的何种功能使其进行自我抑制?A A .α亚基的GTPase 活性 B .效应子的活性 C .与受体的结合 D .亚基的解离 8.信号分子(配体)与受体的结合 C A .是不可逆的 B .没有特异性 C .具有可饱和性 D .具有生物效应 9.在cAMP 信号通路中,cAMP 要作用于哪个酶 D A.鸟苷酸环化酶 B.磷脂酶C-β C.蛋白激酶C D.PKA 10. 膜受体的化学本质主要是: A A. 糖蛋白 B. 氨基酸 C. 脂类 D. 核酸11. 关于第二信使甘油二脂(DG)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 由甘油三酯水解时生成 B. 由于分子小,可进入胞质起第二信使作用 C. 由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PIP2)水解而生成 D. 可以提高蛋白激酶C 对Ca2+的敏感性,从而激活蛋白激酶C E. 只参与腺体分泌、肌肉张力改变等早期反应的信息传导过程 12.能结合并活化磷脂酶C ,导致分解 PIP2生成 PIP3和甘油二酯的G 蛋白是 C A . Gs B . Gi C . Gp D . Gt E . Go 13. 在下列蛋白激酶中,活性与Ca2+有关的是: C A .PKA B .PKC C .PK-CaM D .PK-MAP 14.蛋白激酶C 的激活依赖于 D A .IP3 B .DAG C .IP3 + Ca2+ D .DAG + Ca2+ 15.在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中,G 蛋白的直接效应酶是 B A.腺苷酸环化酶 B.磷脂酶C-β C.蛋白激酶C D.PKA 16.磷脂酰肌醇信使体系不包括 E A. 信息分子与受体结合后活化与磷脂肌醇酯酶C 偶联的G 蛋白(Gp) B. Gp•蛋白与膜胞质面磷脂酰肌醇特异的磷脂酶C 结合并将其活化 C .活化的磷脂酶C 分解PIP2生成IP3和DG D. IP3使Ca2+释放到细质,Ca2+充当第三信使,使cAMP 水平下降,致细胞分裂增殖E. DG 活化与质膜结合的蛋白激酶A(PKA),促使细胞分裂增殖 17.关于偶联G 蛋白受体,下列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DA. 由一条反复跨膜7次的跨膜蛋白构成B.其细胞外区有二个糖基化点 C. 细胞质区有与G 蛋白结合的部位 D. 受体蛋白的大部分在细胞外区,•构成与配体的结合区E. 此类受体在细胞膜中与效应器是分开的18.在细胞信号传递中具有重要作用的脂类是 E A .磷脂酰胆碱 B .鞘磷脂 C .磷脂酰丝氨酸 D .磷脂酰乙醇胺 E .磷脂酰肌醇 19.关于催化受体(酶蛋白受体),下列叙述哪项是错误的D A. 本质是单条肽链一次跨膜糖蛋白 B. N 端在细胞外区 C. C 端细胞质区含酪氨酸,具特异性酪氨酸蛋白质激(TPK)活性 D. 细胞质区有与G 蛋白结合的部位 • •E. 通过自身TPK 的活性来完成信号转换,使靶蛋白磷酸化,触发细胞分裂增殖 20.下列哪些物质不属于细胞第二信使 DA.cAMP B .DG C .cGMP D .ATP 21.关于膜受体,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 C A. 能选择性地识别外来信号B.能与外来信号结合并产生相应的细胞效应C. 所有的膜受体都是跨膜糖蛋白D.一种细胞膜上可以有几种不同的受体E. 同一受体在不同细胞膜上的数目不同 22、蛋白激酶A 通过使蛋白激酶A 依赖性蛋白质的( A )残基磷酸化而参与信号转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基础医学院临床17、20班参考使用医学细胞生物学简答题集锦第一章绪论1.简述细胞生物学形成与发展经历的阶段(1)细胞的发现与细胞学说的建立:R.Hook最早发现细胞并命名为cell,施莱登和施旺建立细胞学说。
(2)细胞学的经典时期:细胞学说的建立掀起了对多种细胞广泛的观察和描述的热潮,主要的细胞器和细胞分裂活动相继被发现。
(3)实验细胞学时期:人们广泛的应用实验的手段研究细胞的特性、形态结构和功能。
(4)分子生物学的兴起和细胞生物学的诞生:各个学科相互渗透,人们对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达到了新的高度。
第二章细胞的统一性与多样性1.比较原核细胞和细胞表面1.细胞膜的流动性有什么特点,膜脂有哪些运动方式,影响膜脂流动性的因素有哪些?(1)膜脂既具有分子排列的有序性,又有液体的流动性;温度对膜的流动性有明显的影响,温度过低,膜脂转变为晶态,膜脂分子运动受到影响,温度升高,膜恢复到液晶态,此过程称为相变。
(2)膜脂的运动方式有:侧向扩散、旋转运动、摆动运动、翻转运动,其中翻转运动很少发生,侧向扩散是主要运动方式。
(3)影响流动性的因素:脂肪酸链的长短和饱和程度,胆固醇的双重调节作用,卵磷脂/鞘磷脂比值越大膜脂流动性越大,膜蛋白与周围脂质分子作用也会降低膜流动性。
此为环境因素(如温度)也会影响膜的流动性,温度在一定范围内升高,流动性增强。
2.简述膜蛋白的种类及其各自特点,并叙述膜的不对称性有哪些体现(1)膜蛋白分为膜外在蛋白、膜内在蛋白、脂锚定蛋白。
膜外在蛋白属于水溶性蛋白,分布在膜的两侧,与膜的结合松散,一般占20%-30%;膜内在蛋白属于双亲性分子,嵌入、穿膜,是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与膜结合紧密,占70%-80%。
脂锚定蛋白通过共价键与脂分子结合,分布在膜两侧,含量较低。
(2)膜的内外两侧结构和功能有很大差异,称为膜的不对称性,这种不对称决定了膜功能的方向性。
膜脂:磷脂和胆固醇数目分布不均匀,糖脂仅分布于脂双层的非胞质面。
膜蛋白:各种膜蛋白在质膜中都有一定的位置。
膜糖类:糖链只分布于质膜外表面。
3.比较说明单位膜模型与液态镶嵌模型有哪些不同点单位膜是细胞膜和胞内膜等生物膜在电镜下呈现的三夹板式结构,内外两层为电子密度较高的暗层,中间是电子密度低的明层,“两暗夹一明”的结构叫做单位膜,单位膜仅能部分反映生物膜的结构特点。
流动镶嵌模型强调膜的流动性和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以及蛋白质与脂双层的镶嵌关系。
认为膜蛋白和膜脂均能产生侧向运动,膜蛋白有的在膜表面、有的嵌入或横跨脂双分子层。
该模型能解释膜的多种性质,但不能说明具有流动性的细胞膜在变化过程中如何维持膜的相对完整。
第四章细胞连接、细胞黏附和细胞外基质1.什么是细胞连接,细胞连接有哪些类型细胞表面可与其它细胞或细胞外基质结合的特化区称为细胞连接。
分为紧密连接、黏着链接和通讯连接。
紧密连接的特点是细胞膜之间连接紧密无空隙,一般位于上皮细胞间。
黏着链接中,与肌动蛋白纤维相关的有黏着带:分布于上皮细胞,黏着斑:分布于上皮细胞基部;与中间丝有关的有桥粒:分布于心肌和上皮,半桥粒:分布于上皮细胞基底部。
通讯连接分为缝隙连接和突触,缝隙连接几乎存在于所有类型的细胞之间,突触仅存在于可兴奋细胞之间用来传到兴奋。
2.什么是细胞外基质,叙述细胞外基质的组成细胞外基质是指由细胞分泌到细胞外间充质中的蛋白质和多糖类大分子所构成的网络结构。
(1)纤维成分:如胶原、弹性蛋白。
胶原是细胞外基质最基本成分之一,是动物体内含量最丰富的蛋白,刚性及抗张力强度最大。
(2)糖胺聚糖和蛋白聚糖:透明质酸是唯一不发生硫酸化的糖胺聚糖,是增殖细胞和迁移细胞的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透明质酸向外膨胀产生压力,使结缔组织具有抗压的能力;蛋白聚糖见于所有结缔组织和细胞外基质及许多细胞的表面,可与多种生长因子结合,可视为细胞外的激素富集与储存库,有利于激素分子进一步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完成信号转导。
(3)层粘连蛋白和纤连蛋白:层粘连蛋白是个体细胞外基质中出现最早的蛋白,对基膜的组装起到关键作用。
纤连蛋白主要介导细胞黏着,也能促进巨噬细胞和其它免疫细胞迁移到受损部位。
3.叙述黏着带和黏着斑的区别粘着带是细胞与细胞间的粘着连接,而粘着斑是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相连。
①参与粘着带连接的膜整合蛋白是钙粘着蛋白,而参与粘着斑连接的是整联蛋白,即细胞外基质受体蛋白;②粘着带连接实际上是两个相邻细胞膜上的钙粘着蛋白与钙粘着蛋白的连接,而粘着斑连接是整联蛋白与细胞外基质中的粘连蛋白的连接,因整联蛋白是纤粘连蛋白的受体,所以粘着斑连接是通过受体与配体的结合;第五章小分子物质的跨膜运输1.以Na+-K+泵为例说明细胞膜的主动转运过程Na+-K+泵又称Na+-K+ATP酶,由α和β两个亚基组成,均为穿膜蛋白。
在α亚基的外侧(朝向胞外)有两个K+的结合位点,内测有3个Na+的结合位点和一个催化ATP水解的位点。
工作中,细胞内的Na+与大亚基上的Na+位点相结合,同时ATP分子被催化水解,大亚基改变空间构象,使3个Na+排除胞外,同时K+与α亚基外侧面相应位点结合,α亚基空间结构恢复原状,将2个K+输入细胞,完成循环,每次循环消耗一个ATP分子,3个Na+出胞,2个K+入胞。
第六章胞质溶胶、蛋白酶体和核糖体1.核糖体有几种,合成的蛋白质在功能上有什么不同核糖体分为游离核糖体和附着核糖体。
分布于细胞质基质中的核糖体是游离核糖体,主要合成细胞本身所需的结构蛋白。
附着在内质网膜和核膜表面的是附着核糖体,主要合成外输性蛋白质。
第七章内膜系统与囊泡运输1.内质网有哪些类型,在细胞中的作用是什么内质网主要由脂类和蛋白质组成,是单层膜结构,分为粗面内质网和光面内质网。
粗面内质网主要呈囊状,表面有核糖体附着,主要功能是合成、加工修饰、分选转运一些蛋白质,提供核糖体附着的支架。
光面内质网不合成蛋白质,是脂类合成和转运的场所,并参与糖原的代谢,是细胞解毒的场所(肝细胞),SER特化成肌质网可作为肌细胞储存钙离子的场所。
2.叙述高尔基体的组成,及主要功能高尔基体是一种膜性囊泡复合体,由扁平囊泡、小囊泡、大囊泡组成。
高尔基体是细胞内蛋白质运输分泌的中转站,是胞内物质加工合成的主要场所,参与糖蛋白的加工合成、蛋白质的水解加工、胞内蛋白质分选和膜泡定向运输的枢纽。
3.简述分泌蛋白的运输过程①核糖体阶段:合成并转运分泌蛋白;②内质网阶段:运输并粗加工分泌蛋白;③细胞质基质运输阶段:分泌蛋白以小泡的形式脱离粗面内质网并移向高尔基复合体与其结合;④高尔基体加工修饰:分泌蛋白进一步在高尔基复合体内进行加工,并以囊泡的形式释放到细胞质基质;⑤储存与释放:释放时,囊泡浓缩发育为分泌泡,与质膜融合,释放到体外。
4.以肝细胞吸收LDL为例,说明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的过程肝细胞需要利用胆固醇合成生物膜时,细胞合成LDL受体并分散嵌入细胞膜,当LDL与受体结合后,细胞膜向内凹陷形成有被小窝。
LDL受体集中在有被小窝内不断内陷,进入细胞,脱离细胞膜形成有被小泡。
有被小泡脱去网格蛋白被摸与其它囊泡融合形成内体,内体内LDL与受体分离,受体返回细胞膜,LDL被溶酶体酶降解。
如果游离胆固醇过多,LDL受体和胆固醇就会暂停合成,这是一个反馈调节的过程。
5.叙述信号肽假说的内容新合成的蛋白质分子N端含有一段信号肽,该信号肽一经合成可被胞质中的信号识别颗粒(SRP)识别并结合,通过信号肽的疏水性引导新生肽跨脂双分子层进入内质网腔或直接整合在内质网膜中。
信号肽具有决定蛋白质在胞内去向或定位的作用。
第八章线粒体1.为什么说线粒体是一个半自主性的细胞器?线粒体有自己的DNA(即mtDNA),存在线粒体核糖体,通过自己的蛋白质合成系统可以进行mtDNA的复制转录翻译。
然而mtDNA的信息量少,只能合成近10%的线粒体蛋白,绝大多数线粒体蛋白质仍依靠核基因组进行编码,再转运进线粒体中;构成线粒体的蛋白质合成系统的许多酶仍依靠核基因编码合成。
故线粒体是一种半自主性细胞器。
2.线粒体的半自主性有哪些体现线粒体有自己的mtDNA,是动物细胞质中唯一含有DNA的细胞器。
有自己的核糖体和蛋白质合成系统,供mtDNA复制转录翻译。
遗传密码相较其它细胞有差异。
有自己的物质转运系统,指导线粒体蛋白运输进线粒体,不与细胞质交换DNA和RNA,也不输出蛋白质。
3.画图显示线粒体的结构,并表明各部分名称(答案略)4.说明线粒体基粒的结构组成和功能基粒又称ATP酶复合体,由头部、柄部、基部组成;头部又称偶联因子F1,具有酶的活性,能催化ADP磷酸化生成ATP;柄部是一种对寡霉素敏感的蛋白质,能抑制ATP的合成;基部又称偶联因子F0,起到连接F1与内膜的作用。
5.叙述化学渗透假说的内容线粒体内膜是完整的、封闭的,内膜中的电子传递链是一个主动转移氢离子的体系,电子传递过程像一个质子泵,将氢离子从内膜基质泵至膜间隙,由于膜对氢离子不通透,形成膜两侧的浓度差,质子顺浓度梯度回流并释放出能量,驱动结合在内膜上的ATP合酶,催化ADP磷酸化合成ATP。
第九章细胞骨架1.何谓细胞骨架?细胞骨架有哪些类型和功能?细胞骨架是指真核细胞质中的蛋白质纤维网架体系,细胞骨架的多功能性依赖于三种蛋白质纤维,分别为微管、微丝、中间丝。
细胞骨架的功能有①构成细胞内支架,维持细胞的形状;②细胞的运动;③细胞内的物质运输;④细胞的信息传递;⑤细胞分裂时染色体的分离和胞质分裂,等。
第十章细胞核1.简述染色质的种类、功能及差别间期染色质按其形态特点和染色性能不同分为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
常染色质是间期细胞核处于伸展状态的染色质细纤丝,折叠压缩程度较低,碱性染料染色时着色较浅,常位于核中央,具有转录活性,参与DNA复制转录过程,一定程度上调节控制细胞代谢。
异染色质是中高度凝集、折叠程度高的染色质纤维丝,碱性染料染色时着色较深,常位于核边缘,一般转录不活跃或无转录活性,与组蛋白结合紧密2.简述染色质包装成中期染色体的四级结构模型DNA和组蛋白包装成的核小体在组蛋白H1的介导下连接(H2A、H2B、H3、H4各2分子)成核小体串珠状结构(八聚体),核小体为一级结构。
核小体串珠结构进一步盘绕,每圈6个核小体,形成中空螺线管,组蛋白H1常在中空螺线管内部,螺线管是二级结构。
多级螺旋化学说:螺线管进一步螺旋化,形成超螺线管,此为三级结构。
超螺线管进一步螺旋折叠为染色单体,此为四级结构。
染色体骨架-放射环模型:螺线管沿染色体纵轴中央向周围伸出,形成放射状袢环,每18个袢环呈放射状排列形成微带,此为三级结构;每106个微带沿纵轴排列形成染色单体,此为四级结构。
3.叙述核小体的结构核小体是染色体的基本结构单位,每个核小体由一个组蛋白核心、200bp左右的DNA和一分子组蛋白H1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