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在电网中的应用前景及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储能技术的应用案例研究及经验总结

储能技术的应用案例研究及经验总结

储能技术的应用案例研究及经验总结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储能技术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储能技术的进步不仅可以解决可再生能源波动性的问题,还能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增加电能供应的弹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研究储能技术的应用案例,总结经验教训,旨在为未来的储能技术应用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案例研究1. 储能技术在风电场中的应用风能是一种不稳定的能源源头,其产生的电力存在波动性。

储能技术在风电场中的应用可以解决风能波动性对电力供应的影响,提高风电场的出力可靠性。

丹麦的Horns Rev 2风电场使用了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通过储能系统的调度控制,可以平滑风能输出并提供稳定的电网支持。

2. 储能技术在太阳能光伏场中的应用太阳能光伏场同样受到日照强度和天气变化的影响,其输出电力存在不稳定性。

德国的Alt Daber太阳能光伏场利用燃料电池和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实现了对太阳能电力的储存和平滑输出,提高了光伏场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3. 储能技术在电力市场中的应用储能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解决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问题,还能提供更好的电力市场参与方式。

美国加州的Mira Loma储能项目采用了锂离子储能技术,将储能系统接入电力市场,通过参与能源市场的调节服务,实现了可再生能源的最大化利用,并且为电力市场提供了更灵活的调度手段。

二、储能技术应用案例的经验总结1. 综合考虑储能技术的成本效益选择适合的储能技术应用案例需要综合考虑成本效益因素。

不同的储能技术在价格、储能容量、寿命和效能等方面存在差异。

因此,在选择具体的储能技术应用案例时,需要综合分析其经济性,并确定其对电力系统的增值能力。

2. 提高储能技术的运维管理水平储能技术应用案例的成功不仅依赖于技术的先进性,更需要高水平的运维管理。

对于储能设备的周期性维护、运行数据监测和故障预警,都需要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有效的实施。

加强运维管理可以提高储能系统的可靠性和运行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储能技术创新及应用案例分析

储能技术创新及应用案例分析

储能技术创新及应用案例分析储能技术是现代能源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它能够有效管理能源供应和需求之间的差异性。

随着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等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对储能技术的需求日益增长。

本文将对储能技术创新及其应用案例展开分析,探讨其在电力系统、交通运输和工业领域中的应用。

储能技术的创新有助于提高能源系统的可靠性和可持续性。

随着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的快速发展,储能技术能够帮助解决可再生能源的间断性和不稳定性问题。

例如,利用储能技术可以将白天的太阳能储存起来,晚上供电使用,从而实现24小时不间断的电力供应。

同时,储能技术也可以应对电力系统中的峰谷差异。

通过将电力峰值期间的多余能量储存起来,在低谷期间释放,可以平衡电网负荷,降低能源浪费。

在交通运输领域,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储能技术的创新。

电动汽车的普及使得电动汽车电池成为一个巨大的能量储存设备。

储能技术的创新使得电动汽车电池容量和充电效率大幅提高,延长了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

同时,电动汽车的快速充电技术的发展也在解决充电时间长的问题。

例如,特斯拉的超级充电站能够在短短几十分钟内为电动汽车充电,使得电动汽车的使用更加便捷,加速了电动化交通的推广。

除了在电力系统和交通运输中的应用外,储能技术在工业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储能技术可以用于削峰填谷,平衡能量供需。

通过将工业过程中的多余能量储存起来,然后在高峰期间释放,可以降低工业企业的能源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此外,储能技术还能够帮助工业企业解决电力故障带来的停产问题。

当电力系统出现停电时,储能技术可以立即释放储存的能量,为工业企业提供紧急备用电源,保证生产的连续性。

现实生活中,已经有一些储能技术应用案例值得借鉴和参考。

首先是特斯拉在南澳大利亚建设世界上最大的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案例。

该储能系统由特斯拉与南澳大利亚政府合作建设,主要用于平衡电网负荷。

这个储能系统能够存储大量的能量,并在需要时迅速释放提供给电网,有效平衡电网供需差异,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储能技术应用的市场前景与经济效益分析

储能技术应用的市场前景与经济效益分析

储能技术应用的市场前景与经济效益分析储能技术是以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储存起来的技术,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储能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

它可以平衡能源供应与需求之间的差异,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分析储能技术应用的市场前景以及其带来的经济效益。

一、储能技术的市场前景1.1 储能技术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应用前景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推广和应用,如太阳能和风能等,储能技术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由于可再生能源的不可控和间歇性特点,储能技术可以将其余电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储存起来,解决了可再生能源的不稳定供应问题。

因此,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储能技术的市场前景非常看好。

1.2 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前景在传统电力系统中,尖峰电价高于谷电价,而储能技术可以将低价时段的电能储存起来,再在高价时段释放,以实现经济运营。

此外,储能技术还可以提供备用电力和调峰服务,增加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随着电力系统对储能技术的需求不断增加,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二、储能技术的经济效益分析2.1 储能技术降低电力系统运营成本储能技术可以利用低价电储存起来,在高价时段释放,降低了电力系统的运营成本。

尖峰电价高昂,通过储能技术将低价电储存,并在高峰时段供电,可以避免高昂的电价,降低了用电成本。

2.2 储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传统的电力系统中,能源供应与需求之间存在不匹配的问题,导致了部分能源的浪费。

而储能技术可以将多余能源储存起来,待需求增加时再释放,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避免了能源的浪费。

2.3 储能技术提供备用电力和调峰服务传统的电力系统中,备用电力和调峰服务需要依靠发电厂的快速启动和停机,费用高且不灵活。

而储能技术可以实现快速响应,提供备用电力和调峰服务,迅速平衡供需差异,提高了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了电网的运营成本。

2.4 储能技术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经济效益可再生能源具有不可控和间歇性特点,其电价低于传统能源,而储能技术可以将可再生能源余电储存起来,在高电价时段释放,实现了不同价差的利润最大化。

储能在电网中的应用前景及案例分析

储能在电网中的应用前景及案例分析

6、在智 能交通中 的应用研 究
储能应用与智能交通领域,主要是通过电动汽车来实现 ,采用V2G技术实现与电网的互动。
(1)概述
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
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是推进我国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的一项重大示范工
程。风能,太阳能都是清洁可再生能源,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由于风能和光能的
间歇性和随机性,风、光独立运行供电系统很难提供连续稳定的能量输出。这已经成为 全球范围内制约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为研究、解决我国风力发电、 光伏发电、储能和智能电网等领域的关键技术问题,引领清洁能源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国家电网公司在张家口建设本工程。风电一期工程建设小东梁风电场49MW、风电一 期工程建设孟家梁风电场49MW,大河光伏储能电站一期建设光伏发电40MW、储能装 置20MW。
液流电池
优点 缺点
(1)大规模蓄电, 选址不受地 域限制; (2)安全,可深度放电; (3)有很大的充放电速率; (4)长寿命,高可靠性; (5)无排放,噪音小; (6)启动快, 充、 放电切换快; (7)价廉,1-2 年可建成; (8)运行和维持费低。
(1) 正极、负极电解 液交叉污染; (2) 要用价贵的离子 交换膜; (3) 两份溶液,体积 大,平均之后比能 量低。
100KW光伏组件
210KW风力发电机组
2000Ah储能蓄电池组
项目名称 新疆喀拉昆仑山脉微 网项目 国电光柴储互补离网 电站 新疆吐鲁番新能源城 市微网工程项目 山东长岛可再生能源 海岛示范项目 南麂微网示范工程
系统规模 光伏1MW、柴油机、储 能
光伏、柴油机、储能 屋顶光伏13.4MW — 风电1MW、光伏545kW、 海洋能30kW、柴油机 1.6MW、储能

储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前景分析

储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前景分析

储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前景分析储能技术是指将电能等形式的能量在需要时储存起来,再在需要时进行释放的技术手段。

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储能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储能技术的发展历程、不同类型储能技术的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储能技术的发展历程储能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很早以前,人们最早采用的是电池储能技术。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各种新能源的涌现,储能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充电储能技术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向。

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和充电设施的完善,充电储能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此外,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也推动了储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目前,市场上已经涌现出多种储能设备,如锂电池、超级电容器和氢能等。

二、不同类型储能技术的应用1. 锂电池技术锂电池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储能技术之一。

锂电池在电动汽车、便携式电子设备以及大型电网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锂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寿命长、环保等优势,因此备受青睐。

2. 超级电容技术超级电容技术是一种新型储能技术,其具有快速充电、高效率和长寿命等优势。

超级电容器广泛应用于储能系统、电动车辆以及工业设备等领域。

虽然超级电容技术的能量密度较低,但其高功率输出和长寿命使其在一些特定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3. 氢能储能技术氢能储能技术是一种未来有着巨大潜力的储能技术。

氢能可以通过电解水得到,再在需要时通过燃料电池进行发电或者供应其他能量需求。

氢能储能技术具有储能密度高、便于长时间储存、灵活性好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能源互联网、电动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

三、储能技术的应用前景储能技术的快速发展给能源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高比例接入电力系统,储能技术可以平衡能源供需,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因此,储能技术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首先,储能技术能够帮助解决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和间歇性问题。

通过储能设备将能量储存起来,再在需求高峰时释放,可以确保可再生能源的稳定供应。

储能行业在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储能行业在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储能行业在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案例分析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新能源电力系统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新能源电力系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以及电网的平衡和调度困难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储能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电力系统中。

本文将以几个典型的案例来介绍储能行业在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带来的益处和挑战。

首先,储能行业在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的一个应用案例是太阳能储能系统。

随着太阳能发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将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在屋顶上,通过光伏发电的方式产生电能。

然而,太阳能发电存在着昼夜间和季节性波动的问题,导致电力供应的不稳定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储能系统被引入其中。

太阳能储能系统将白天产生的多余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或电势能,存储起来,并在夜间或能量需求高峰期供应给用户。

这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太阳能发电的不稳定性,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可靠性。

第二个案例是风能储能系统。

风能发电是另一种常见的可再生能源形式,但风能的波动性给电力系统的运行带来了挑战。

储能系统可以帮助平衡风能发电的波动性,并提高整个电网的稳定性。

风能储能系统通过将风能转化为动能或电能,并将其储存起来,以供用户使用。

当风能发电不足时,储能系统可以释放储存的能量,以补充电网的供应。

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可靠性,还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第三个案例是电动汽车储能系统。

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电动汽车的电池可以被用作储能系统的一部分。

通过与电网连接,电动汽车可以将多余的电能存储起来,并在需要时释放出来。

这种系统不仅可以提供给电动汽车充电的便利性,还可以将电动汽车作为移动的储能单元,可以在供电不足或断电时为用户提供紧急电力支持。

这种应用方式有助于平衡电力需求和供应之间的差异,提高了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韧性。

以上案例都体现了储能行业在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储能系统的应用,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减轻能源供需之间的矛盾,并推动可再生能源的更广泛应用。

电力储能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电力储能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电力储能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和智能化电网的建设,电力储能作为其中关键的一环,正逐渐成为能源领域的热门话题。

本文将就电力储能的发展现状及前景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电力储能的发展现状。

目前,电力储能技术主要有四种类型,分别是电池储能技术、超级电容储能技术、储水式储能技术和热储能技术。

其中,电池储能技术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

电动汽车的普及和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电池技术的突破。

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以及氢化物储氢材料等新型电池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并逐渐应用于电力储能领域。

同时,超级电容储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其在短时间内高能量放出的能力大幅提升,为电力储能领域带来了更多可能。

储水式储能技术通过将水从高处储存,再通过引水发电的方式释放能量。

该技术利用了水能迅速释放的特点,具有储能效率高、环保可持续等优势。

热储能技术则是通过将电能转化为热能进行储存,并在需要能量时再将热能转化为电能。

这种技术克服了传统电池储能技术能量损耗大的问题,具有较高的能量转化效率。

电力储能在电能质量稳定、调频、峰谷电价利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电能质量稳定方面,电力储能可以平衡电网负载和需求之间的差异,减少供电不稳定的情况。

在调频方面,电力储能可以提供快速的调节能力,以应对电网负荷突变的情况。

在峰谷电价利用方面,电力储能可以在电价较低的谷时段进行充电,而在电价较高的峰时段进行放电,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电力储能的前景十分广阔。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电力储能将成为实现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应用的关键技术。

同时,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电池技术将得到更多的投入和研发,进一步推动电力储能技术的发展。

此外,随着智能电网的逐渐建设,对于电力储能的需求也将逐渐增加。

智能电网通过智能化管理和控制技术,能够实现对电力储能的高效利用和调度,进一步推动电力储能技术的发展。

总的来说,电力储能作为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波动性、提高电能利用率以及实现电能质量稳定的关键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电力储能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电力储能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电力储能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电力储能是指将电力能量存储起来,在需要时再释放出来供电使用的技术。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和智能电网的建设,电力储能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分析电力储能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首先,目前电力储能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主要的电力储能技术包括电池储能、压缩空气储能、超级电容储能和热储能等。

其中,电池储能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技术,其主要包括铅酸蓄电池、锂离子电池和钠硫电池等。

这些电池储能的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应用于电动汽车、家庭储能系统和电力调峰等领域。

其次,电力储能技术的发展前景广阔。

首先,随着可再生能源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太阳能和风能的快速普及,电力储能将成为解决可再生能源间歇性和波动性的重要手段。

其次,电力储能技术有望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将电力储存起来,可以在低谷时段释放出来用于供电,减少对传统燃煤发电的依赖,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此外,电力储能还有助于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电力故障对用户的影响。

然而,电力储能技术还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成本仍然是制约其应用范围的关键因素。

目前,电池储能技术的成本较高,需要进一步降低成本才能更广泛地应用。

其次,电力储能技术的存储能力和充放电速度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尤其是在大规模应用中,需要具备较高的储能能力和较快的充放电速度。

此外,电力储能的技术标准和监管政策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这些问题需要通过科技创新和政策支持来解决。

总之,电力储能技术在可再生能源和智能电网的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目前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推广。

未来,电力储能技术有望成为实现可持续能源发展和构建清洁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技术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电力储能将更广泛地应用于电动汽车、终端用电、电力调峰等领域,为能源革命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储能系统的主要特点
超级电容
优点:循环寿命若干万次,比功率高;
缺点:比容量小;单位能量投资高; 关键:开拓毫秒-秒级的应用、降低成本
②储能系统的主要特点
飞轮储能
优势
• 效率:70%-90%; • 输出功率:kW-MW, 由电动/发电机和电力 变换装置决定; • 响应速度:5-25ms,515s达到额定输出; • 寿命:大于20年; • 工作温度:-40℃ ~ 50℃ • 低维护、环境友好
10 ~ 300MW
1~ 20hr
飞轮储能
5kW ~ 1.5 MW 10kW~1M W
1~100kW 10kW~1M W
15s~15 min
2s~5min 1s~1min 1~30s
调峰、频率控制 比功率较大。成本 、UPS和电能质 高、噪音大 量 电能质量控制、 响应快,比功率高 输配电稳定, 成本高、维护困难 UPS 响应快,比功率高 输电系统稳定、 比能量太低 电能质量控制 响应快,比功率高 与FACTS结合 成本高、储能低
的联姻可以很好的解决“弃光限电”这一棘手问题。通过配置一定规模的储能系统,可
以在电网输送通道受限以及光伏组件阳关照射充分的情况下,将光伏发电电力储存在储 能系统中,在适当的时间,再通过储能反送至电网,光储联合发电可以实现在满足电网 调度要求的同时,降低光伏电站出力对电网产生的冲击,从而达到减少弃光的效果。
说明: 联合发电智能监控系统可根据 调度曲线以及风力、光照的情况对 储能装置、风电机组及光伏阵列进 行优化控制,从而将具有波动的风 电、光伏电力转化为优质电力。
联合发电智能监控系统
(3)储能系统 考虑技术风险控制,装置多样性,同时,兼顾到本 工 程的示 范 意义,本期储能电站选用锂电池、钠硫电池和全钒液流电池的 组合。
100KW光伏组件
210KW风力发电机组
2000Ah储能蓄电池组
项目名称 新疆喀拉昆仑山脉微 网项目 国电光柴储互补离网 电站 新疆吐鲁番新能源城 市微网工程项目 山东长岛可再生能源 海岛示范项目 南麂微网示范工程
系统规模 光伏1MW、柴油机、储 能
光伏、柴油机、储能 屋顶光伏13.4MW — 风电1MW、光伏545kW、 海洋能30kW、柴油机 1.6MW、储能
储能在电网中的应用前景及案例分析
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二〇一五年九月
①储能系统的分类
电能可以转换 为化学能、势 能、动能、电 磁能等形态存 储,按照其具 体方式可分为 机械、电磁、 电化学和相变 储能四大类型 电磁储能 超导储能 电容器 超级电容储能
机械储能 抽水蓄能 压缩空气储能 飞轮储能
电化学储能 铅酸、锂离子、 钠硫和液流等 电池储能
大规模可再生电源接入后,其波动性、间歇性和随机性 不仅增加电力系统调峰压力,而且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 稳定运行。引入储能技术可以有效平抑新能源功率波动, 增强新能源发电可控性,提高新能源的并网接入能力。
美国
项目名称 夏威夷Kaheawa风 电一期项目 夏威夷Kaheawa风 电二期项目 SCE Tehachapi风 电储能项目 能源固化风电场项 目 毛伊岛电气公司风 电并网项目 用于可再生能源并 网的液流电池智能 电网项目 加州太阳能计划研 发项目一期 洛杉矶特哈查比山 的松树风电厂项目 业主 First Wind First Wind 南加州爱迪生 公司 Primus Power Corporation 毛伊岛电气公 司 Ktech公司 地区 夏威夷毛伊 岛 夏威夷毛伊 岛 加州,蒂哈 查皮山 加州,莫德 斯托灌溉区 夏威夷群岛, 毛伊岛 加州,莫德 斯托 功率 (kW) 30000 10000 8000 25000 10000 250 储能技术/ 能量 产品提供 (kWh) 商 Xtreme Power Xtreme 20000 Power A123 32000 Systems Primus 75000 Power 4400 1000 A123 Enervault 项目 状态 运行 规划
功率型
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普能 2MW ) 本期规模总计 远景规模 20MW 70~110MW
(4)储能系统
已突破的关键技术
电池储能装置的大规模电站化集成技术 大规模多类型电池储能电站高速实时监控技术 大规模多类型储能电站协调控制及能量管理技 术 大规模多类型电池储能电站的多种应用技术
(4)储能系统
多类型电池储能系统的大规模集成 实现大规模多类型电池储能电站监控 通过进行软/硬件切换,支持本地、 全景监控及华北网调直控的三种模式 分类型、模块化的协调控制模式 支持调频,削峰填谷,跟踪计划,平滑
风光发电出力等储能电站高级应用模式
(1)概述
青海光储项目
随着青海省光伏发电项目的持续增加,目前青海 光伏电站的发展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电网的承受能力, 使得光伏发电出现“弃光”现象,且光伏发电需要通过
比能量较高。成本 高、运行安全问题 有待改进 比能量高,成本较 高 安全问题有待改进
电能质量、备用 电源、调峰填谷 、能量管理、可 再生储能
电能质量、备用 电源、调峰填谷 、能量管理、可 再生储能 电能质量、备用 电源、UPS
100kW100MW
数小时
锂电池
kW-MW
分钟-小时
1、在可 再生能源 中的应用 研究
液流电池
优点 缺点
(1)大规模蓄电, 选址不受地 域限制; (2)安全,可深度放电; (3)有很大的充放电速率; (4)长寿命,高可靠性; (5)无排放,噪音小; (6)启动快, 充、 放电切换快; (7)价廉,1-2 年可建成; (8)运行和维持费低。
(1) 正极、负极电解 液交叉污染; (2) 要用价贵的离子 交换膜; (3) 两份溶液,体积 大,平均之后比能 量低。
电 磁 储 电容器 能
超导储能
超级电容
储能类型
典型额定功 率 kW~50MW
额定能量 1min~3h r
特点 技术成熟,成本较 小 寿命低,环保问题
应用场合 电能质量、频率 控制、电站备用 、黑启动、可再 生储能
Hale Waihona Puke 铅酸电池电 液流电池 化 学 储 能 钠硫电池
5kW~100M 1~20hr W
电池循环次数长, 可深充深放,适于 组合;储能密度低
运行 运行
SunPower
洛杉矶水电部 (LADWP)
加州
加州
250
5000
500
ZBB Energy 运行
BYD
日本
项目名称 项目时 间 2002年2007年 项目 地点 储能系统 详细信息 系统应用 大田市超过553个 每个光伏发 家庭安装了总量 在发生“过电 大田 电系统配备 2129KW的光伏系统, 压”时避免能 市 9.6KWh的铅 且每个系统都配备 量损失 酸蓄电池 铅酸蓄电池系统 1.5MW/11.8M 在稚内市建设一座 稚内 Wh钠硫电池、 5MW的光伏电站, 太阳能发电输 市 1.5MW/25KWh 为其配备钠硫电池 出稳定 电容器 和电容器系统 镍氢电池、 27MW的光伏发电 横滨 锂离子电池、 设备(13MW的住宅 平衡电力消费, 电动汽车蓄 平稳电力供应 市 光伏系统和14MW的 电池、全钒 及降低对发电 中型到大型系统发 氧化还原液 厂的依赖 电系统 流电池
上海崇明风储 项目
2015
崇明岛
2MW
光储一体化电 站
2015
青海
/
采用锌溴液流储能 电池
2、在微 网中的应 用研究
1、有效稳定系统输出,解决微网中动态电能质量问题; 2、提高现有配用电设备的利用率、降低运行成本等; 3、实现与大电网的并网运行,必要时向大电网提供一定 的支援服务。
中国 东福山岛风光柴储能电站是国内第一个规模化投入实际应用的新能 源储能电站,集风、光、储一体并升压运行孤岛微网系统。
锂离子电池 飞轮储能
铅酸电池
钠硫电池
②储能系统的主要特点
锂离子电池 钛酸锂等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大大 改善了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和循环 寿命,从而可将锂离子电池用于更大 规模的储能。
优点:
高比能量; 高比功率; 高能量转换效率;

长循环寿命
不足:
有的体系安全性较差;

价格还不够低
②储能系统的主要特点
(2)总体构架
图例:
AC220kV AC35kV 控制信号
220kV智能变电站 AC35kV
统一坚强智能电网
光伏发电 风力发电 “风+光+ 储” 发电
储能发电
风光储七种组态 运行方式 “光+储”发电
“风+ 光” 发电
“风+储” 发电
AC DC
AC
双向 DC 变换
100MW风电场
40MW光伏电站
20MW储能电站
不足
• 系统复杂; • 有高速转动部件; • 轴承待机损耗问题
②储能系统的主要特点
储能类型 抽水储能 机 械 储 压缩空气 能 典型额定功率 100 ~ 2000MW 额定能量 4-10hr 特点 应用场合 日负荷调节,频 规模大,技术成熟 率控制和系统备 响应慢,需要地理 用,现场具备建 资源。 设条件 大规模。响应慢 需要地理资源 调峰,系统备用 , 现场具备建设条 件
电网进行远距离输送,而输电线路建设与光伏电站发展
不匹配,导致大量光伏电站建成之后,由于电网基础设 施无法及时满足新能源的发展速度、大规模光伏发电不 能满足并网要求等原因,出现了发电不能并网、发电利 用小时数持续降低和“弃光”等现象。
(2)项目建设的意义与重要性
我国近几年,尤其是近5年,新能源电力规划和建设出现了井喷式的增长,其中大 部分的大规模光伏电站位于本地电力消纳能力不足的地区。由于西北地区电网基础设施 薄弱,无法满足新能源电力输送要求,同时跨地区电网还面临着管理体制的制约,导致 弃光成为电力调度机构不得不采取的行为。储能具有灵活的“调配”作用,光伏和储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