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部解剖——学声乐的人需要了解的部分常识

合集下载

人体声乐解析知识点总结

人体声乐解析知识点总结

人体声乐解析知识点总结人体声乐是指人体通过发声器官进行歌唱和音乐表达的技艺。

它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形式,涉及到音乐、美学、生理学等多个学科。

在声乐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深入了解人体声乐的原理和知识点,才能够更好地掌握歌唱技巧,提高声乐表达能力。

本文将从人体声乐的构造、呼吸、共鸣、发声等方面,对人体声乐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并结合实例进行解析。

一、人体声乐构造人体声乐的构造是指声带、喉部、腹部等器官的结构及其功能。

声带是声音产生的关键部位,是通过声带的振动产生声音的。

喉部是声带所在位置,是呼吸和声音产生的通道。

腹部是支撑呼吸和声音的重要部位。

了解人体声乐的构造对于掌握歌唱技巧是至关重要的。

1. 声带的结构和功能声带是位于喉部的一对弹性膜,它由肌肉组织和黏膜组成。

其主要功能是在气流的作用下振动产生声音。

在发声过程中,气流从肺部经过声带,声带在振动的作用下产生声音。

同时,声带的张紧度决定了声音的高低、清晰度和音色,不同的张紧度会产生不同的音高和音色。

因此,声带的张紧度对于声音的表达有着重要的影响。

2. 喉部的结构和功能喉部是声带所在位置,是呼吸和声音产生的通道。

它由气管、喉咙和声门等部位组成。

在发声过程中,呼吸通过气管进入到肺部,然后再从肺部经过声门,进入到声带,声带振动后产生声音。

同时,喉部也是声音产生和共鸣的重要部位,不同的共鸣位置和方法会产生不同的音色和音质。

3. 腹部的结构和功能腹部是支撑呼吸和声音的重要部位,它由膈肌、腹肌等组织组成。

在歌唱过程中,正确的呼吸方式和腹部的活动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腹部的活动可以控制气流的输出,使声音更加稳定、持久,并且有足够的力量。

同时,腹部的活动还能够影响共鸣和声音的清晰度。

因此,腹部的活动对于歌唱技巧和声音表达的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二、人体声乐的呼吸呼吸是人体声乐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声音的稳定性、持久性和表达力。

正确的呼吸方式和技巧对于歌唱技巧的掌握有着重要的意义。

喉 讲稿 喉部解剖

喉 讲稿 喉部解剖

喉讲稿喉部解剖
喉部解剖是指对喉部结构进行详细描述和解释的过程。

喉部是位于
颈部的一个重要解剖结构,不仅是呼吸道的一部分,也是声音生成
和发声的主要器官。

下面是对喉部解剖的讲稿:
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喉部解剖的相关知识。

喉部位于颈部
前方,由一系列重要结构组成,包括喉软骨、声带、会厌等。

这些
结构不仅对呼吸和发声有重要作用,还起到保护和支撑的功能。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喉软骨。

喉软骨是喉部的骨骼支架,由甲
状软骨、环状软骨和杓状软骨等组成。

甲状软骨是最大的一块软骨,位于喉部前方,也被称为“果酱骨”。

环状软骨是在甲状软骨下方形
成一个圆圈,起到支撑和保护的作用。

而杓状软骨则连接在环状软
骨的上方,起到扩张喉腔的作用。

接下来是声带。

声带位于喉腔内,其实是两块位于喉软骨上方的薄膜。

声带可以分为真声带和假声带。

真声带是发声的主要结构,当
气流经过时,声带会振动产生声音。

而假声带主要起到保护和辅助
发声的作用。

最后是会厌。

会厌是喉部的一个软组织,位于喉腔的顶部。

它是软
骨组织,呈舌状,常常被称为“舌根”。

会厌的作用是在吞咽时关闭
入口,以防止食物或液体进入气道。

通过对喉部解剖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理解呼吸和发声的过程,并且更好地保护和维护喉部的健康。

当我们感到喉咙不适或有声音问题时,及时寻求医生的建议是非常重要的。

谢谢大家的聆听,希望这次的讲稿能给大家带来一点帮助!。

喉的知识点

喉的知识点

喉的知识点喉是人体呼吸道的一部分,位于颈部的前方。

它是一个复杂的器官,承担着人体发声和呼吸的重要功能。

喉的结构包括声带、会厌、气管和喉头软骨等组成部分。

在本文中,我们将逐步介绍喉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常见问题和治疗方法。

1.喉的结构喉以其特殊的结构而闻名。

它由喉头软骨和声带组成,是人体语言交流的重要器官。

喉头软骨分为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和杓状软骨等,它们通过关节和韧带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稳定的结构。

声带则位于喉头软骨内部,是产生声音的关键部分。

2.喉的功能喉的主要功能是发声和呼吸。

当我们说话时,空气从肺部经过气管进入喉部,通过声带振动产生声音。

声带的拉伸和收缩以及肌肉的控制使得声音的音调和音量得以调整。

此外,喉还起到阻止食物进入气管的作用,保护呼吸道的安全。

3.喉的常见问题喉部常见的问题包括声带炎症、声带息肉、声带结节等。

这些问题一般由过度使用声带、嗓音过度紧张或不当使用声音造成。

声带炎症会导致声音嘶哑或失音,而声带息肉和结节则会影响声音的清晰度和音质。

另外,喉癌也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它会导致声带失去功能,甚至威胁生命。

4.喉的治疗方法针对不同的喉部问题,有不同的治疗方法。

对于声带炎症,休息嗓子、避免使用过度紧张的声音和保持声带的湿润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对于声带息肉和结节,早期的治疗可以采用药物治疗或声带手术。

对于喉癌,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可能需要手术切除、放疗或化疗等治疗方式。

5.维护喉的健康为了保持喉的健康,我们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

首先,要避免嗓子过度使用和声音过度紧张,尤其是对于需要大声说话或演唱的人群。

其次,要保持喉部的湿润,多喝水、避免干燥的环境和吸烟等有助于维持喉部的健康。

此外,定期检查喉部状况,及时发现和治疗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

总结起来,喉是人体重要的发声和呼吸器官,其结构复杂且功能多样。

了解喉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常见问题和治疗方法,有助于我们保持喉部的健康。

通过预防措施和及时治疗,我们可以避免喉部问题的发生,确保正常的声音产生和呼吸功能。

嗓音解剖学

嗓音解剖学

嗓音解剖学在嗓音解剖学中,我们探索了人类声音产生的神奇过程。

首先,我们要了解喉咙的结构和功能。

喉咙是声音的发声器官,是由软骨、肌肉和粘膜组成的。

它位于气管的顶部,连接着口腔和鼻腔。

喉部有两个重要的软骨,分别是甲状软骨和杂骨。

甲状软骨是最大的软骨,形状像个盾牌,而杂骨则位于甲状软骨的下方,形状像个环。

这两个软骨通过肌肉的收缩和放松来调整声音的高低。

当喉咙处于张开状态时,声带会松弛下来,让空气自由通过,产生低音;而当喉咙闭合时,声带则高度拉紧,让空气通过时产生高音。

我们的声音产生于空气通过喉咙时与声带发生交互作用。

当我们呼吸时,空气从肺部进入喉咙,然后通过共鸣腔道,最终形成声音。

共鸣腔道包括口腔和鼻腔,它们的形状和大小对声音的品质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口腔的大小决定了声音的明亮度,而鼻腔的开闭会影响声音的共鸣效果。

对于那些想要改善自己的嗓音的人来说,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练习来实现。

首先,正确的姿势很重要。

挺直身体、放松颈部肌肉和喉咙,有助于声音的畅通和清晰度。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喉咙张合程度来控制音调的高低。

练习不同的音阶和音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嗓音的灵活性。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声音放松和呼吸技巧来改善嗓音。

深呼吸可以使我们的声音更加稳定和响亮。

通过练习呼吸的深度和控制呼气的速度,我们可以增强我们的声音控制能力。

在嗓音解剖学中,我们不仅了解了喉部的结构和声音产生的过程,而且探索了如何改进和保护我们的嗓音。

通过正确的姿势、音调调整和呼吸技巧,我们可以发现自己潜在的声音潜力。

让我们一起研究和实践嗓音解剖学的知识,发掘属于自己独特的声音魅力!。

喉咙、喉头与声带、音源(解剖课哦)

喉咙、喉头与声带、音源(解剖课哦)

喉咙、喉头与声带、音源(解剖课哦)1.喉咙是咽喉和嗓子的统称,它包括咽和喉两个部分。

咽是由肌肉和黏膜构成的管状体,又分喉咽、口咽和鼻咽;喉由软骨作支架突显在脖子前的部位,上有会厌软骨,中有甲状软骨,下有环状软骨,其中甲状软骨最大,通常称为喉结或喉头,男性突出,女性软平,而声带就长在喉结内。

2.喉咙也是呼吸和发声器官,上连舌后,下接气管,与咽相通。

喉腔内上方有两片假声带,一般不参与发音,下方后面有两片真声带,是发声的振源体,两片真声带之间的裂隙叫作声门。

3.喉头是声带的附着器和固定器,它作为振动器官中的一员,是声源的一个有机部分,其位置、状态的正确与否,会直接关系到其它发声器官的正常运动,影响歌声的音质、音色、音量以及歌唱技巧的正常发挥。

4.人声的声源系统在喉头,上接咽部通鼻腔和口腔,下接气管通肺部。

由于喉咙是气息的管状通道,它就具备了向四周伸展和扩张的可能,它同时又具有下拉力,这就为打开喉咙,建立歌唱状态,创造了条件。

5.喉咙是指舌下、喉头上端这段咽喉部位。

喉咙的本能并不是为了发声,只是为防止异物进入气管。

但歌唱时,对这些小肌肉、软骨和韧带的要求却远远超出了它们原本的用途。

所以,只有在歌唱时打开喉咙,才能实现喉咽腔、口咽腔及鼻咽腔等这些腔体部位的空间调节。

6.喉咙是发声时声音和气息上下贯通的必由之路。

在所有的歌唱要求中,“通”都是第一位的。

打开喉咙的自然动作是提起会厌并将其立起来,音越高越要有力竖起。

会厌是弯曲的软骨,它盖在喉咙上,是喉咙的大门,呼吸说话、唱歌时会自动打开,吃或喝时会自动关闭。

7.发高、中、低不同的音时,喉咙的形状和位置基本上是一样的,只是在唱上行音时,若口腔打开的大一些,喉头就会自然下降一些,这时喉咙的空间也会稍微增大一点。

8.歌唱中的喉咙一刻都不能有阻碍,要始终保持有力量的声道支撑状。

喉咙里外都不应有什么感觉,它是自由的、无拘无束的。

要在这样的喉咙状态中,体会声带的闭合,体会松和紧的协调。

声乐基础知识介绍

声乐基础知识介绍

湖南女子学院课时安排湖南女子职业大学课时计划(教案)声乐基础知识介绍(一)歌唱的发声器官歌唱的发声器官:歌唱发声时直接参与运动的器官。

根据其功能作用大致可分为:声源器官、呼吸器官、共鸣器官和咬字、吐字器官四大部分。

一、声源器官声源器官:产生声音的器官。

人的声源器官包括喉头和声带。

1、声带:声带位于人体颈前部由肌肉和软骨组成的喉头中,它由左右两片带状体组成,表面附的一层弹性粘膜,具有十分坚韧的弹性。

2、喉头:又称“喉器”或“喉节”,它是由各种软骨和肌肉组成。

二、呼吸器官呼吸器官:歌唱发声的呼吸器官又称之为“动力器官”,包括肺、支气管、气管、横隔膜、喉、咽、口、鼻。

日常生活中的呼吸与歌唱呼吸的比较:1、日常生活中的呼吸:是一种自然生理运动。

其过程是气息—--鼻(吸入)----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支气管-----气管----喉----咽—--鼻(呼出)。

2、歌唱呼吸:发声歌唱时的呼吸和人体本能的自然呼吸运动的基本原理是一样的,歌唱发声时的呼吸运动量比日常呼吸要大得多,而且主要靠横膈膜的运动来控制气息。

“胸腹式联合呼吸”是当前普遍认为最完善和科学的歌唱呼吸方法。

它是肺、横膈膜、两肋、小腹联合动作的结果。

其优越性在于:吸气深、速度快、容量大、控制力强、声音弹性好。

这刚好满足歌唱的呼吸需求。

三、共鸣器官共鸣器官:扩大和美化声音的器官称为共鸣器官。

主要有胸腔、头腔和喉、咽、口腔。

由于这些腔体的生理构造成所致,有的改变(调节)其形状大小后,对声音的质量和音量有关键性的影响,有的则不能改变(调节)其形状:不能改变(调节)的共鸣腔:胸腔和头腔(包括鼻腔和额窦、鼻窦和蜂窝窦等)。

可以改变(调节)的共鸣腔:喉腔、口腔和咽腔(包括喉咽腔、口咽腔和鼻咽腔)。

这些机能状态的调节,造成了上述腔体形状大小和空间的改变,这些能调节的共鸣腔是声源器官的近邻,因此,有意识地锻炼、调节这些腔体的机能状态,是我们获取扩大的音量和优秀音质的重要途径。

喉部应用解剖及生理学

喉部应用解剖及生理学
感染:手术过程中可能导致感染,可能导致术后 发热、疼痛等并发症。
神经损伤:手术过程中可能导致神经损伤,可能 导致术后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并发症。
气管狭窄:手术过程中可能导致气管狭窄,可能 导致术后呼吸困难等并发症。
喉部手术后康复注意事项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 惯,避免吸烟、饮
酒等不良习惯。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 态,避免焦虑、紧
喉部应用解剖及 生理学
目录
01. 喉部解剖结构 02. 喉部生理功能 03. 喉部疾病及治疗 04. 喉部手术及康复
1
喉部解剖结构
喉部外部结构
01
喉结:男性喉结 明显,女性喉结
不明显
02
甲状软骨:位于 喉结下方,支撑
喉部结构
03
环状软骨:位于 甲状软骨下方, 连接气管和食道
04
杓状软骨:位于 环状软ຫໍສະໝຸດ 下方, 连接气管和声带05
声带:位于杓状 软骨下方,负责
发声
06
气管:连接喉部 和肺部,负责呼

07
食道:连接喉部 和胃部,负责进

08
颈部肌肉:负责 喉部的运动和发

09
颈部血管:负责 喉部的血液供应
10
颈部神经:负责 喉部的感觉和运
动控制
喉部内部结构
01
喉软骨:包括甲状软骨、环状软骨、 会厌软骨和杓状软骨
02
喉肌:包括环甲肌、环杓后肌、杓 斜肌、杓横肌和杓直肌
吞咽机制:喉部肌肉收缩, 使食物通过食道进入胃
吞咽障碍:喉部肌肉功能异 常,导致吞咽困难
吞咽反射:喉部肌肉在食物 进入食道时产生的反射性收 缩,帮助食物顺利进入胃部
3
喉部疾病及治疗

喉部解剖学

喉部解剖学

喉部解剖学《喉部解剖学指南》嘿,朋友,今天咱来唠唠喉部解剖学这档子事儿。

你可别一听解剖学就觉得头疼,其实没那么复杂,就像拆一个小机器一样,咱把喉部这个小零件一个一个地搞清楚。

我有个学医的朋友叫小李,有一回我们聊天,他就跟我说起喉部。

他眼睛亮晶晶的,那股子热情就像发现了宝藏一样。

他说喉部就像一个小城堡,有好多不同的“居民”住在里面呢。

那咱们先来说说这个喉部的城墙,也就是喉的软骨。

甲状软骨就像个大盾牌,在前面保护着里面的东西。

我就打趣小李说:“这甲状软骨是不是就像古代士兵拿的那个大盾牌,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呀?”小李笑着说:“你这么理解也没错,它确实很重要,而且你看,男人的甲状软骨比较突出,就像突出的盾牌边缘,所以男人的喉结看起来比较明显呢。

”这时候旁边的小张也凑过来了,他摸着自己的喉结说:“原来这喉结还有这么个讲究啊,我一直以为就是个没啥用的小凸起呢。

”除了甲状软骨这个大盾牌,还有环状软骨,这环状软骨就像个小指环一样,把整个喉部箍起来,让喉部更加稳固。

小李拿起桌上的一个小圆环比划着说:“你看,就像这个环,紧紧地固定住喉部的结构,要是没它,喉部可就松散了,就像没扎紧的口袋一样。

”小张在旁边听了直点头。

再往里面走,就到了喉部的“居民区”了,这里面住着声带呢。

声带啊,就像两根小琴弦。

我跟小李说:“这声带是不是就像小提琴的琴弦啊,一拨动就发出声音了。

”小李一拍大腿说:“太对了!不过这声带的发声可比拉小提琴复杂多了。

当空气从肺部冲出来的时候,就像一阵风,吹过这两根‘琴弦’,这两根‘琴弦’就振动起来,然后就发出声音了。

而且不同的振动频率,就会产生不同的声音,就像你拉小提琴的时候,手指按在不同的位置,琴弦发出的音高就不一样。

”小张在一旁试着发声,一会儿高一会儿低的,把我们都逗笑了。

在喉部还有很多小肌肉呢,这些肌肉就像小木偶的牵线一样,控制着声带的运动。

我问小李:“那这些肌肉是不是就像木偶师的手,想让声带怎么动就怎么动啊?”小李笑着说:“可以这么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喉部解剖——学声乐的人需要了解的部分常识喉部解剖喉部解剖(Anatomy of the Larynx)喉头(larynx): a. 为呼吸兼发音器官,男性长约44mm,女性长约36mm。

b. 软骨共九块:甲状软骨:最大的软骨。

环状软骨:为位置最低的软骨。

会厌软骨:与吞咽有关的软骨。

黄色弹性软骨。

杓状软骨:一对小角状软骨:一对楔状软骨:一对c . 声带:(1) 由甲状软骨内壁至杓状软骨声带突起。

(2) 男约23mm;女约17mm。

(3) 发音时成细裂状;休息时呈三角形。

(4) 神经支配喉返神经(为迷走神经之分支)。

d. 功能:保护:吞咽时,会厌软骨关闭呼吸道,防止颗粒或液体进入肺脏。

发音:呼气时空气震动声带发出声音。

声带的长度与张力决定声音的音调,短而张力强时,产生高调,反之长而松时产生低调,男生声带较长故男人声音较低沉。

一. 甲状软骨(thyroid cartilage)不成对,最大的软骨,前方由左右两块翼板(ala orthyroid laminae)构成本体部,状似打开的书背,也像古盾牌,其折角形成甲状角(thyroid angle),男性约为90度,女性约为120度。

甲状角的最上方点有一甲状凹痕(thyroid notch),把手放在喉咙上,在颈部喉结(laryngeal prominence orAdam's apple)上方可感觉到,此凹痕内即是我们的声带。

后方四个侧边分别形成二个上角(superior horns)与二个下角(inferior horns),上角较长,突出约二公分,下角与环状软骨相连,上角与舌骨(hyoid bone)相连。

有些人的甲状软骨与舌骨间有一小的麦粒软骨(triticial cartilage)。

翼板表面近侧缘处有上下两对结节(tubercle)及一条斜线,位于上角基部的是上结节,在翼板下缘处是下结节,斜线即是上结节与下结节间之联机,此斜线乃甲状舌骨肌、胸骨甲状肌与咽下缩基的附着处。

甲状软骨约在25岁时开始骨化约65岁完全骨化。

二. 环状软骨(cricoid cartilage)紧接于甲状软骨之下方,不成对,位喉部最下方,气管最上方,与气管的最上一节相连成环形,像是一个印章指环(signet ring)。

软骨的直径几乎已也是气管(trachea)的直径,环状软骨的后方较前方高,粗。

环状软骨是所有喉部软骨中构造最密实的,前方部分成弓状,称为环状软骨弓(arch),约20至30mm高,环状软骨与甲状软骨的前方以环甲韧带(cricothyroid ligment)相连,上呼吸道阻塞时,可由此切开,行紧急的环甲状软骨切开术(cricothyrotomy),环状软骨是呼吸道当中唯一360度密合的软骨,一旦受到伤害,极易造成狭窄,与其有关的一些重要标界,在后面升高时,前低弓处(arch)提供给声带横过此处时的空间,后方方形层(posterior quadrate lamina)的高处面,则是提供杓状软骨的发音点,环状软骨的侧面,是与杓状软骨下方的小角状软骨的连接面。

三. 会厌软骨(epiglottis)一黄色、有弹性、不成对且永远不会骨化的薄叶状软骨,其茎部(petiole)以甲状会厌韧带附着于甲状软骨之背侧,与上侧表面(即甲状凹痕下方)则是以舌会厌韧带(thyroepiglottic ligament)与后方环状上升和舌根相连,位于舌根的下方。

在吞咽时,它在喉之入口上方折迭,向后盖住喉头的入口,以防食物进入喉管,食物因而顺势进入食道。

会厌与舌根部以三个皱襞相连,即中央的舌会厌正中皱襞(median glossoepiglottic fold),与两侧舌会厌侧皱襞(lateral glossoepiglottic fold ),此三皱襞中间形成两个隐窝,即会厌溪(vallecula epiglottico),一般简称为溪,是吞咽时重要的标界。

会厌软骨不是一个密实的软骨,其间有许多细缝,内含黏液腺,因此喉癌发生于此区域时,癌细胞可经由此路线,扩散到会厌前隙(pre-epiglottic space)。

对嗓音(phonation)来说,并非一重要角色,近年来有研究发现,会厌软骨的形状可能对声部的确定产生影响,更进一步的研究正在进行中。

四. 杓状软骨(arytenoid cartilages)杓状软骨与小角状软骨(corniculate cartilage)位于环状软骨的上方后侧边,提供的机制组织使发出声音,为最重要的软骨。

成对的杓状软骨成三角锥形有三个面,一个基底(base)及一个尖端(apex)。

基底与环状软骨形成环杓关节,向前突出形成声带突(vocal processes)是声带韧带附着处。

向外突出形成肌突(muscular processes),是部分喉内肌附着处,杓状软骨之尖端与小角软骨相连结,有时两者黏合在一起,底部(base)中线与环状软骨后上方二边相连,连接彼此的滑液(synovial joint)使杓状软骨能产生旋转动作。

杓状软骨有三个突起前面的突起叫声带突(vocal processes)与声带相连,旁边的突起称为肌突(muscular processes),与控制声带开关的肌肉群相连,上方的突起叫做小角状软骨(corniculate cartilage),是杓状软骨的顶端。

杓状软骨的突(processes)的名称也正说明了它们的功用,一是声带突(vocal processes),往前向甲状凹痕(notch)突出,一是与声带后方相连,肌突(muscular processes)是杓状三角锥的外侧边突出部分与肌肉相连,使声带作分开和结合动作两片杓状软骨借着内部肌肉关节的帮忙可以自由活动与声带的开关运作有密切的关系。

小角软骨,别名Santorini,是软骨坐于杓状软骨的尖端上。

五. 楔形软骨(cuneiform cartilages)别名Wrisberg,包含于杓状会厌带(aryepiglottic folds)内的小软骨,位于小角状软骨的侧面上,包含在杓会厌皱襞内。

此两小节状软骨有支撑会厌皱襞的作用。

前方在膜的表面上形成小突起,照明下成白色,这些软骨提供膜的喉部覆盖(membranous laryngeal covering)。

六. 舌骨(hyoid bone)虽然不是喉部的骨,但介于舌头与喉部组织之间,是不成对的小骨,与甲状软骨的上角呈松弛状相连,在身体内的所有骨头中,舌骨是唯一不与其它骨头相连的骨,成U字型。

七. 弹性膜与韧带(membranes and ligaments)喉头的架构是由弹性膜与韧带将所有的软骨及其关节连续在一起,弹性膜是一层片状的甜性纤维组织,韧带则为束状的弹性纤维组织,韧带可由韧带的膜的增厚处形成或单独的附着在软骨及其关节附近,与肌肉一样可将其分为猴外韧带及喉内韧带,喉外韧带负责联结喉头软骨与舌骨或气管环,喉内韧带则负责联结喉内各软骨。

八. 肌肉(muscles)喉头的肌肉可二分为两个部分,一为喉内肌,主司声带的运动,二为喉外肌,主司整个喉部的运动。

喉内肌(intrinsic laryngeal muscles)依其对声带运动的功能分为外展肌(abductor)、内缩肌(adductor)、松弛肌(relaxer)、紧绷肌(tensor)、以及喉腔入口的肌肉简称喉门肌。

外展肌:环杓后肌是喉头唯一的一对使声带外展的肌肉,此肌收缩时使杓状软骨之肌突向内侧倾斜,而声带突侧向外侧移动促使声带外展。

内收肌:功能是使声带靠拢,包括环杓侧肌.杓间横肌及杓间斜肌三组肌肉。

松弛肌:是造成声带变松.变短与变厚,因而发出较低声调,包括声带肌与甲杓肌。

紧绷肌:最主要的是环甲肌,可造成声带的紧绷,因而发出较高的音调。

喉门肌:喉头腔入口的肌肉,包括杓会厌肌.甲会厌肌及喉室肌(假声带肌)。

喉外肌(extrinsic laryngeal muscles)最主要的功能是负责整个喉部的运动,可分为三组,一组是使喉头上举的肌肉,一组是使喉头下压,另一组是辅助喉头上举的咽肌,此组咽肌收缩时,间接造成喉头之上举。

九. 黏膜喉头黏膜覆着整个喉腔内面,上接口咽黏膜,下续气管黏膜,假声带以上黏膜(不包括假声带)以及真声带的游离缘为鳞状扁平上皮组(stratified squamous epithelium),其它部分则为纤毛柱状上皮组织(ciliated columnar epithelium)。

会厌、杓会厌皱襞、喉室及喉囊的黏膜有许多的黏液腺,其分泌之黏液用以滋润带。

十. 血管分布喉头的血管供应是由甲状腺上动脉与甲状腺下动脉的喉头分支来供应,甲状腺上动脉源自外颈动脉,有两大分支即喉上动脉及环甲动脉,喉上动脉与喉上神经的内支一起穿入甲状舌骨膜,向下走供喉上半部的黏膜与肌肉,环甲动脉则穿过环甲韧带的上半部,供应附近的黏膜与肌肉.甲状腺下动脉源自于锁骨下动脉经甲状颈干分支而来,喉下动脉是甲状腺下动脉之分支与喉返神经一起沿气管与食道间上行,在咽下缩肌的下缘进入喉头,供应喉下半部的黏膜与肌肉。

十一. 淋巴组织喉头的淋巴汇流方向以声音分为上.下两区,声带上方的淋巴管穿过甲状舌骨膜汇入靠近总颈动脉分支处的深颈上部处淋巴结,声带下方的淋巴管穿过环声带膜汇入喉头前方或气管前淋巴结,亦可汇入气管旁淋巴结以及深颈下部处淋巴结。

十二. 神经分布喉头的神经系统又有两个分支,即内支(internal branch)与外支(external branch),内支主司感觉,它与喉上动静脉一起穿入甲状舌骨膜,分布在喉头腔内声带上方的区域,外支主司运动,它与甲状腺上动脉的走向非常接近, 顺着咽下缩肌的外侧面向下走,穿入此肌并分出一小支来支配它。

喉返神经的行经路径不同,左侧神经绕过主动脉的下方返回,右侧神经则绕过锁骨下动脉返回,二者返回喉部沿气管与食道间上行,在进一步喉头前与环甲关节的后方分为运动支与感觉支,前者支配除环甲肌以外所有的喉内肌,后者支配喉头内声音以下的区域。

声带(vocal folds)声带是两片多层的肌肉,与附近肌肉群和软骨互相运作,它不但可以自行伸长、缩短或向左右伸缩,甚至于在振动的同时,都可以改变它的长度与厚度,亦可以在一部份肌肉放松时,让另一部份缩紧,两片声带的前端与甲状软骨紧密相连,它的大概位置就在颈部喉结的后方,所以在两片声带在前端这里是固定的,它的后端分别和杓状软骨的两个声带突相接,由于杓状软骨的牵引,可以开关,所以在解剖学上,声带被称为甲杓肌(thyroid-arytenoid m.)。

声带的大小因人而异,刚出生时婴儿的声带只有6-8公厘,成年女子的声带大约有12-17公厘,而成年男子的声带大约有17-23公厘,在青春期以前,男女孩咽喉区大小是类似的,高低音域也没有很大的改变,但在6岁到16岁之间对于音准、声音的控制,会比较得心应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