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作文之自由与规矩作文
自由与规则作文

自由与规则作文1自由与规则人类最需要的是什么?或许这个问题有许多答案,有人会说,金钱;有人会认为,是地位;但是在我看来,有一样东西,比金钱还有地位还要更加的重要,这就是——自由!没有什么比我们自己的自有更加重要了,倘若失去了自由,即使再有钱,即使地位再高,也无法得到心灵深处的快乐。
人类,只有真正的自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才能够成为真真的人类。
没有自由的人类简直如同家畜一般,只是成为了权利和金钱饲养下的行尸走肉一般。
人类不是因为有了自己的思想才成为高等动物的么?然而,除了自由,人类还要有一样别的东西,那就是规则。
如果人人都按照自己的自由来行事的话,世界将会出现混乱,因为没有人的行为准则是一样的。
所以我们需要规则来约束我们的行动,需要按照我们的道德和法律来约束自己,这样,我们人类才能成为我们自己所说的世界的主宰者,才能成为高等生物。
自由,规则,人类生存的两样必不可少的事物。
2规则与自由人们总是不断追求自由平等,厌恶条条框框的规则。
可是我觉得,规则和自由就像孪生兄弟一样,它们既互相对立又相辅相成,再完美的自由也要遵循属于它的规则,没有规则,我们很难得到真正的自由。
如果风筝不遵守规则,挣开了束缚着它的那根细绳,那么无论它多么轻如鸿毛,拥有多么强的冲上云霄的动力,都不能拥抱那无限向往的,只能跌落下来,重重的摔在地上。
如果河水不遵守岸的规则,冲破了堤坝与河床的重重阻碍,那么无论它多么雄壮有力,多么气势磅礴,都不能涌入那日夜向往的大海,只剩下一片泛滥的水灾。
规则是一种理性的表现,是自由不可缺少的前提,没有了规则,我们还有什么条件去谈自由呢?翻开历史的长卷,我寻觅着规则的足迹……遥远的蛮荒年代,部落首领将有限的食物按照年龄长幼在部落中分配,从此,规则走进了人类生存繁衍的历史。
战乱的阴霾遮蔽了文明的光辉,《汉谟拉比法典》树立了起来,让人类得以从战争的失序再次走向和平与安宁,规则贯穿在历史的兴替中。
美国911事件,双子塔中烟雾迷漫,每个人的生命都在死亡的边缘挣扎着,可人们却能快速而有序的撤离着,规则孕育在善良无私中。
守规矩,得自由作文600字初中

守规矩,得自由作文600字初中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守规矩,得自由作文600字初中篇1何为自由,那就是无拘无束,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用顾忌别人的感受,自由自在的享受生活。
但是,这样的自由,我想我们只有在童年的时候才这样吧。
所以,我们那么的称赞童年,其实就是想回到童年,可以不用每天脑袋里想着考试。
但是,我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时间不会倒流,历史的车轮也不会因某物或某人而停留的。
在我的记忆中,童年的生活是很美好的,现在只要看到我的表妹就会很高兴,虽然十岁都没有,很会撒娇,每次都跟在我旁边让我跟她玩游戏。
这不禁让我想起我以前也是这么跟人撒娇的,只是现在长大了,不好意思再撒娇了,也怕撒娇。
童心是很重要的,每到心情恶劣时,我就会努力的让自己沉浸在童心所发现的一切,这让我自己都觉得幼稚了点,但没关系,因为我们曾经拥有过。
在看到古代记载中,有着一些隐士高人为躲避红尘而在大山中生活,看到这里,我觉的很羡慕,羡慕那些隐士高人的环境,能够自由自在的生活,不为某事而打破平静的生活。
但自己知道,自己不可能像那些隐士高人一样,因为我们毕竟处在社会关系中,人与人是相对的,这个社会是分工合作的,不像以前那样自给自足。
在我看来,开心即是自由,每到早晨,我便会向这大山大喊几遍,跑步跑到脱虚为止,要疯狂一点,不要为世俗给困住,要放飞心灵,不要一味的压抑,那样会对身体不好的。
想要开心就要有一个好的心态,好的身体。
在教室上课,我们会偶尔走神,有可能是为明天走出计划,准备好去哪里,有可能是想着游戏里的任务还没完成。
在上到高中以后,我就没有在玩过游戏了,因为会花费我的太多时间和精力。
把时间和精力花在锻炼上也比玩游戏好。
在操场上,我们会因为一个好球而叫好,会因为一个误差而惋惜。
我们的情绪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但我想说的是我不后悔,因为我没有虚度时光。
自由就在自己身边,只是你没有用心发现,没有用心观察。
守规矩,得自由作文600字初中篇2【守规矩,得自由】你们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啊?在学校里总是有一大堆规矩要守,不能这样做,不能那样做,真让人觉得好烦躁!可是后来我想通了,原来守规矩正是通向自由的路。
规则与自由满分中考作文七篇

规则与自由满分中考作文七篇规则与自由满分中考作文篇1规则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比如:不准随地吐痰、不准乱扔垃圾、不能闯红灯……可在那一次,我却低下了头。
时间定格在三年级的一次语文考试,我清晰的记得:那时我们都在埋头苦干—考试,而我的“哥们”正抓耳挠腮,苦思冥想,好似一只猛虎拦住了他的“去路”,而我却在“埋头苦干”,我抬起头来,突然看见我的“哥们”,好像想了一个妙招,把这个“猛虎”挪开—作弊。
突然我洁白的卷子上出现了一张显眼的小纸条。
我奇怪地打开一看,原来有人想抄我的答案,我向四周望去,我明白了我的“哥们”想抄袭我答案。
想起老师对我说的话,要做一个助人为乐的人。
然后我就毫不犹豫地把纸条“还”给了他……我回到家中,给我的妈妈说:我今天做了一件助人为乐的事!我的妈妈欣喜地问:“什么事?”“我今天……”我高兴地答道。
我的妈妈对我耐心地讲道:“你做的‘助人为乐’和真正的‘助人为乐’意义完全相反……”。
我恍然大悟“原来我不是在帮他,而是在害他呀!”……作弊和帮人作弊都是不对的。
这也是一条规则,生活中正是有了许许多多的规则,正是因为人们都遵守了这些规则,所以我们的生活才能这么有序,这么和谐,这么美好!在规则面前,我低下了头。
在以后,面对规则时,我一定会选择遵守。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规则与自由满分中考作文篇2有一则漫画的内容我一直记忆犹新,它是关于交通安全的。
漫画的内容是这样的:有一天,小明、小刚、小安和小辉四个男孩在大街上踢足球。
他们来到斑马线上,看见红绿灯上的绿灯亮着,“趁红灯还没亮,咱们踢一会儿吧!”小安对大家说。
小明拿出刚买的足球,飞起一脚,把球踢向小辉。
小辉又把球踢给了小安,小安又把足球踢向小刚。
三分钟后,红灯亮了起来,可这时,正是他们踢得正高兴的时候。
但是,两辆汽车朝他们飞驰过来,把他们吓了一跳,还好,一位叔叔冲过来救了他们。
这位叔叔对他们说:“别在大街上踢球,这样很危险,知道吗?”虽然,这次事件给了他们教训,但是,过了几天,他们又要去马路上踢。
主题班会的作文规矩之下方有自由

主题班会的作文规矩之下方有自由
今天是主题班会,老师说主题是“规矩之下方有自由”。
我听得这个词,脑袋里就一闪而逝出各种奇奇怪怪的想法。
放了学后,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去公园玩。
公园里有很多小朋友,他们在追逐打闹,玩得很开心,我们也参加了他们。
但,玩着玩着,就有人到处乱跑,不小心撞到了别人。
这时,公园管理员就冲进来,再三叮嘱大家要注意安全,千万不能乱走。
我忽然想起了老师的话,“规矩之下方有自由”,不能违背规则是为了让大家更开心,更安全。
回到家,我瞧着爸爸在书房里,他正专心致志地工作。
他说他今天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项目要结束,所以才没法陪我出去玩。
我稍微有点吃惊,但我很清楚爸爸工作会很难,所以我也不能去打扰他。
我拿起一本漫画书,坐在一边看起来。
漫画里的故事很精彩,我看得玩得不亦乐乎。
我忽然想到,当我认真看漫画的时候,我的内心是自由的,我可以不受拘束地享受它带来的快乐。
晚上,爸爸终于完成了工作,他陪我一起玩游戏。
我们玩得很开心,爸爸还给我讲了许多有趣的故事。
我突然觉得,遵守规则,才能让我们玩得更开心,我们也可以自由地体验快乐。
“规矩之下方有自由”,我才明白这两句话的含义。
它不是束缚,而是让我们更好地享受自由,去享受生活。
就像玩游戏一样,必须遵守游戏规则,才能玩得更尽兴,更快乐。
规则与自由作文800字(通用36篇)

规则与自由作文800字规则与自由作文800字(通用36篇)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
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规则与自由作文800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规则与自由作文800字篇1在许多年轻人的眼中,规则与自由,这可是一对老死不相往来的冤家。
但是在许多经历过风风雨雨的过来人心中,规矩与自由却是一对相依相伴同舟共济的恋人。
所以,有人说:甘心做奴隶的人,不知道自由的力量。
也有人说:没有自由的秩序和没有秩序的自由,同样具有破坏性。
因此有人会把规则比作樊笼,但也有人会把自由比作悬崖。
我不想在此评论他们孰是孰非,我只想请大家睁大智慧的双眸去看一看:河流是不是只沿着河床在奔流?树木是不是只长在土地上?鱼儿是不是只在水中游动?鸟儿是不是只在空中展翅?也许你会不屑一顾地回答:河流若不在河床中奔流,那叫泛滥;树木若不长在土地上,那会枯萎,鱼儿离开了水,怎能游动?鸟儿在地底下如何展翅?是啊,河床是河水自由奔流的规则,土地是树木自由生长的规则,水中是鱼儿自由游动的规则,天空是鸟儿自由飞翔的规则。
谁说规则与自由不共戴天,要我说:规则是保障自由的重要条件,自由则是规则倾心追求的崇高目标。
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相辅相成、相依相恋、同舟共济、志同道合。
孟子云:不以规矩,何以成方圆。
我们可以设想:假如没有《森林保护法》,有多少人会失去美好的家园。
没有禁止酒后驾驶等交通规则,有多少人会失去让生命继续生长的自由;假如奥运会上没有任何比赛规则,有多少人会失去公平竞争的快乐;我们还可以再设想,假如没有《未成年人保护法》、没有《公务员法》、没有《环境保护法》,世界将会怎样?我们不堪设想。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学校有学校的校纪校规。
这些规矩规则其实都是国有国安,家有家和,学校有学校的和谐的有利保障。
有了国安,才有国富民强,有了家和,才有万事皆兴,有了学校的和谐,你们才能自由生长、健康成长、快乐学习,才能让自己的生命之船在规则的护航中到达自由的彼岸。
自由与约束为关键词的作文

自由与约束为关键词的作文篇一《自由与约束下的“养猫生活”》我一直想养只猫,觉得那是一种特别自由又惬意的事儿。
终于有一天,我抱回了一只小奶猫,那时候我想,这小猫在我家就可以自由自在地玩耍啦。
刚开始的时候,小猫确实是很自由的。
它可以在屋子里随便跑,跳到沙发上,把小爪子搭在茶几沿儿上,好奇地打量着那些杯子啥的。
我觉得这就是我想要给它的自由生活。
可是没过多久,问题就来了。
它开始对我的花花草草“下毒手”,把叶子抓得七零八落,花盆里的土也弄得满地都是。
它还把我的拖鞋当成了它的新玩具,锋利的小爪子把拖鞋挠得不成样子。
这时候我才意识到,自由是得有点约束的。
于是,我给小猫买了猫抓板,想让它把磨爪子的精力放在这个上面,又把那些珍贵的花草放到了它够不着的地方。
这个过程可不容易呢。
小猫咪一开始不理解啊,它就围着那些新摆放的东西转来转去,小眼睛里满是疑惑。
我就把它抱到猫抓板那儿,抓着它的小爪子在上面挠,还拿了点它最爱吃的零食放在旁边。
慢慢的,它好像知道这个新家伙是干啥用的了,每次想磨爪子就自觉地去猫抓板那里。
从这件事情就看出来,完全的自由就像让小猫在屋里肆意破坏,对谁都没好处。
而约束也不是完全地限制它,而是给它特定的规矩。
就像小猫咪在接受了磨爪子的约束后,它在屋里还是可以自由地在各种角落睡觉、玩耍,我也不用担心我的东西被它搞坏。
自由和约束就像是天平的两端,要平衡好,才能过上和谐又有趣的生活。
篇二《骑行中的自由与约束》我特别喜欢骑自行车,总觉得骑着车在路上奔驰的时候,那感觉超级自由。
有一次我参加了一次骑行活动,从城市出发到郊外的山上。
刚开始出发的时候,大家都很兴奋,那场面就跟撒欢儿似的。
我们沿着城市的道路骑行,没有太多的规矩约束,只要遵守基本的交通规则就行。
风在耳边呼呼作响,仿佛在给我加油助威呢。
我看着路边的店铺和行人,心里想,这就是我追求的自由啊。
可是一到郊区的道路上,情况就有点不一样了。
领队开始严格地约束我们的行动,他要求我们保持一定的间距,不能蹿到队伍前面去。
守规矩得自由作文

守规矩得自由作文你有没有想过,规矩和自由这俩词儿,就像一对欢喜冤家,看似矛盾,实则是铁打的好哥们儿呢?咱先来说说那些生活里的规矩。
就拿交通规则来说吧,马路上的红绿灯,那可就是个铁打的规矩。
红灯停,绿灯行,这规矩简单吧?你要是守着这规矩,在绿灯亮起的时候大踏步往前走,那心里可踏实了,不用担心突然有辆车像个没头的苍蝇似的朝你冲过来。
这时候你就有了过马路的自由,想去马路对面买个烤红薯,或者去见个朋友,都顺顺当当的。
可是,要是有人不把这规矩当回事儿呢?就想趁着红灯的时候闯过去,觉得这样能节省几秒钟。
这可就坏事儿了。
先不说可能会被交警叔叔逮个正着,光是那些飞驰的汽车就能把他吓得够呛。
这时候,哪还有什么自由啊?他得时刻担心自己的小命,被车流困住,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就像个被蜘蛛网黏住的小虫子。
再说说学校里的规矩。
上课不能随便讲话,得认真听讲。
这规矩一出来,有些同学就觉得这是在剥夺他们的自由。
“我想说就说,想笑就笑,这才叫自由呢!”可他们没明白,这规矩背后藏着的可是大自由。
当大家都遵守这个规矩的时候,课堂秩序井然。
老师能把知识顺顺当当、清清楚楚地传授给大家,每个同学都能在安静的环境里学到东西。
这样一来,等下课铃响了,同学们学到了知识,作业做起来得心应手,考试成绩也好。
那时候,想去操场撒欢儿玩也好,参加各种有趣的课外活动也好,那才是真正的自由呢。
要是上课的时候乱成一锅粥,谁也听不见老师说啥,知识没学到,作业不会做,考试不及格,那还自由个啥呀?恐怕只能被老师留下来补课,眼巴巴地看着其他同学在外面自由自在地玩耍喽。
在社会上也是一样的道理。
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规章制度,什么上下班时间啊,工作流程啊之类的。
员工要是遵守这些规矩,认真工作,把任务完成得又快又好,那就能得到领导的赏识,升职加薪还不是迟早的事儿?到时候经济宽裕了,想出去旅游就旅游,想买啥就买啥,这自由可都是守规矩换来的。
要是整天违反公司规定,迟到早退,工作敷衍了事,那估计离被炒鱿鱼就不远喽。
自由与规章制度作文素材

自由与规章制度作文素材
首先,自由与规章制度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自由在规章制度的保障下得
以实现,而规章制度的制定又是为了保障人们的自由。
一个没有规章制度的自由是没有秩
序的自由,容易导致混乱与冲突。
反之,没有自由的规章制度则会束缚人们的个性和创造力,导致社会的僵化和落后。
只有在自由与规章制度相互补充、相互支持的基础上,社会
才能稳定发展。
其次,自由与规章制度之间的关系呈现出动态平衡的特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自由
和规章制度都会发生相应的调整与变化。
人们需根据当下的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适时调整
规章制度,以更好地保障人们的自由和权益。
同时,个人的自由也需在规章制度的框架下
得以实现,不能过度扩展或侵犯他人的权益。
只有在自由与规章制度之间保持动态平衡,
社会才能实现长期稳定与持续发展。
再次,自由与规章制度之间存在的矛盾与冲突也不可避免。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会感
到规章制度的束缚与限制,认为其剥夺了个人的自由。
然而,这种矛盾实际上是一种必然
现象,只有通过不断的博弈和调节,才能找到自由与规章制度之间的最佳平衡点。
在这个
过程中,人们需要理性思考、妥协与包容,以实现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
总的来说,自由与规章制度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动态平衡的。
只有在自由与规章制度之间取得良好的平衡,社会才能实现稳定与繁荣。
因此,我们应认识到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倡个人自由的同时重视规章制度的权威,以促
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由与规矩作文【篇一:“规矩”作文】广雅中学作文训练指导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军队需要严明的纪律,它才有战斗力;社会需要合理的道德行为规范,它才能正常运转。
另一方面,陈规陋习又会成为社会发展的阻力,而新思想、新科学的产生正是建立在打破这些过时的规矩的基础上的。
“规矩”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它是社会生活中一定的标准、法则或习惯。
你对“规矩”有什么样的认识或体会呢?请以“规矩”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一、审题思路:但前人的思想、理论、定律、做法和自然、社会运行的规律等不属于规矩的范畴。
不少同学在这里发生了误会,例如认为“宇宙守恒定律”是规矩,亚里士多德关于重物落地的错误理论是规矩,经典力学理论是规矩??由此,同学们认为哥白尼的“日心说”、达尔文的“进化论”等较先进的理论就是在打破原来的规矩后产生的。
例如,有同学写道:“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从一个掉下的苹果中思考最终得出万有引力定律。
如果他如平常人一样遵循着苹果本来就会掉下来这一规矩的话,我们永远都得不出万有引力。
”二、写作提示:(1)并列式结构——中心论点:无规矩不成社会。
分论点1:政治生活需要规矩。
分论点2:经济生活需要规矩。
分论点3:文化生活需要规矩。
(2)层进式结构——中心论点:规矩需要不断辨证。
分论点1:规矩,需要谨慎制定。
分论点2:规矩,需要严格执行。
分论点3:规矩,需要不断更新。
三个分论点分别从规矩制定的前、中、后三个时期的态度角度入手,思路非常清晰。
(3)正反对比论证——中心论点:我们既要提倡循规蹈矩,又要破除墨守成规。
分论点1:人人循规蹈矩,遵章守法,社会就能有序和谐。
分论点2:但个个墨守成规,不知变通,却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4)综合式结构——中心论点:在规矩中生活,从规矩中突破。
第一部分分论点1:规矩能使我们的团体更加团结。
分论点2:规矩能使世界更加有序。
第二部分:过时的规矩需要突破,从而创造更好的。
这里综合使用了并列结构与正反对比结构,辨证分析了规矩的正反两方面作用,条理清楚,结构严谨。
三、评分标准:使用2007广东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优秀例文】规矩的变与不变类社会运行的法则。
但这并不代表,规矩就是真理。
规矩是随时代变化而变化的。
不同的人类发展阶段,不同的时代,都自有其不同的规矩。
如果规矩与其时代不匹配,那就会导致悲剧,会阻碍社会发展。
所以,规矩要因时而定。
规矩都是人定的,但定得好不好,就要看符不符合时代要求。
像孔子要求即将进入封建社会的春秋时期的君主,定立如西周礼乐制度一般的奴隶制制度,自然不会成功。
而相反,战国时的商鞅,却顺应时代变化,提出军功爵主张,在秦国实行有利于封建地主阶级权利的新法。
不仅使自己名扬四海,更令秦国一跃而成战国七雄中的领头国家,最后更统一了中国。
由此可见,规矩因时而定,有多么重要。
同时,规矩也要因时而守。
春秋时期,鲁国国君与齐国国君会盟。
齐君向鲁君叩头,而鲁君只是作揖。
齐君怒而责问,鲁君却说:“根据《周礼》国君相见作揖便行。
”三年后两国再次会盟,行礼时,齐国派出武士强行令鲁君叩头。
鲁国蒙受大辱。
齐人却讥讽道:“鲁君多么愚蠢,死守儒书,引无谓纷争。
”由此可以看到,死守着不合时期的规矩,小则受辱,大则可以激化矛盾引起战争。
鲁君已算幸运,没有惹生战火。
但惹出了笑话与耻辱却告诫我们勿墨守不合时之成规。
除了上述之外,更重要的,莫过于规矩要因时而变了。
当自由主义经济学说已不适合资本主义的发展,并引发经济大危机时,罗斯福果敢破除“政府只为经济充当守夜人”的陈规,大胆革新,并最终创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一个资本主义世界的新规矩,恢复了美国经济,也挽救了资本主义。
因应时势改变规矩,不仅可以解决陈规旧习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可以开辟一片新天地。
时势变了,社会变了,规矩就要变。
不变无以立新规,不变无以走新路。
但是不是什么规矩都可因时而变,可以抛弃呢?当然不是。
起码有一条规矩,人永远不可以抛弃,那就是:人要遵守规矩。
苏格拉底说过:有思想力的人才是万物的尺度。
也就是强调人要约束自己遵守规矩。
人如果没有规矩约束,私欲就会横行,恶也就产生。
所以人一定要受规矩约束。
这是唯一一条永不可变的规矩。
做一个有思想力的人,约束自己,遵守规矩。
但不要让它成为绳索束缚你。
这样,社会才会发展,人才会发展。
【评分】23+23+8=54【点评】辩证分析了“规矩”的变与不变的条件,材料丰富,内容评一等。
文章采用了并列与层进相结合的结构,思路清晰严谨,语言表达流畅,表达评一等。
举例分析比较深入,能揭示“规矩”变与不变的原因与条件,发展等级评深刻。
【问题例文】规矩规矩,是社会稳定发展的根本;规矩,是国家得以平稳发展的保障;规矩,是人民能够安定生活的基石。
规矩对社会、国家和个人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规矩的过时阻碍科技的进步。
在十几世纪的欧洲,大家都认为先贤亚里士多德所提出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理论正确无误时,一个勇敢的科学斗士站了出来,用精确的实验推翻了这一过时的“规矩”。
这个人是伽利略,在比萨斜塔实验和理想斜面实验的有力证据下,这个过时、错误的“规矩”最终得到推翻,重新建立起一套正确的理论和规范。
规矩的过时和错误给世界的科技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阻碍。
又如前苏联的例子,规矩和模式的僵化。
过时,给社会、国家和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
因此,过时的规矩一旦不被推翻,社会受到的影响便十分巨大。
没有了规矩,社会将失去平衡。
近日,某省内一家家乐福超市中发生了一严重的踩踏人致死的事故,造成了三死十几伤的严重后果。
这起事故是商家模式国家规定的规范,举行限时优惠活动而引起的。
这正是“无规矩,不成方圆”的显示写照吧!如果每个人都漠视社会的道德规范,国家的法律规范,规矩二字便会从世界上消失,世界也可能因此不复存在了。
正如社会上的一些“不规矩”的行伍,严重影响了人们正常的工作生活。
如果生活没有了规矩,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
规矩的遵守使人成功。
拿破伦曾经这样说过:“一个人不可能取得战争的胜利,但可能因为一个人输掉整场的战争。
”拿破伦曾经在欧洲大陆上称霸一方,成为欧洲上名符其实的霸主。
他认为,自己能够成就一番事业,靠的并不是他的聪明才智。
而是他啊在通令军队上严明的纪律。
也正是这严明的纪律,使他走上了欧洲的巅峰,使他走上了成功之路。
最终的滑铁卢战役,拿破伦的指挥得当,眼看要拿下最后的胜利,就在胜利前的瞬间,因为军纪不严,援兵的延迟而功败垂败可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规矩是水,既能载舟,亦能覆舟;规矩是火,它能照明前进的道路,不遵守时也能把人烧伤。
让大家懂规矩,遵守归军,共同创造和谐社会。
【评分】18+18+6=42【评语】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不属于“规矩”,其他材料使用恰当,内容较充实。
似乎采用了并列结构,但不够清晰严谨。
分论点2和分论点3写的是“规矩”的正面作用,而分论点1则写“规矩”的负面作用。
【升格例文】在规矩中生活,从规矩中突破观望苍穹,北雁南飞,定成一字人字,有规有矩,因此能抵南而御寒;察看后土,行蚁繁杂,定各蚁严格分工,有规有矩,因而化渺为强力。
因此,有规有矩方可成大方圆也。
(修改后,标题醒目,开篇形象鲜明且富于感情。
)规矩能使团体更加团结。
三国时期,曹操有次带兵打仗,驻扎在一个乡村中。
他命令士兵们不准去践踏庄稼,否则按军法处置。
不料他的马突然受惊,跑到了田地里,踩坏了一大片庄稼。
曹操二话不说,当场削掉了自己的头发,士兵们大为震惊,从此军队里更加团结。
试想若没有这条规矩,大家都能践踏田地,不但百姓会有所不服,曹操的威严也无从体现。
最后这个团结就像没有凝聚力的一盘散沙,很容易被颠覆。
我们的班级也是一样,若没有班规,校规束缚我们的言行举止,我们就会像脱疆【篇二:自由与约束】2014年上海卷高考作文材料: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自由与约束云南陈华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说过,“所谓自由就是做法律所许可做的事情,一个人如果做了法律所禁止做的事情,那么他就不自由了。
”该名言道出了这样一种关系:自由是相对的,规则是绝对的,超越规则的自由是不存在的。
我们可以假想这样一幅交通十字路口的情景:在一个混乱不堪的十字路口,横七竖八地翻倒着各种车辆,被撞车辆不仅变形,而且驾驶者已经撞成重伤甚至死亡,他们的鲜血一滩一滩地流在地上,没有任何人来施救。
肇事者早已驱车逃逸,他们认为,只要逃离现场就算完事儿,没有谁来追究责任。
在这个十字路口的周围,我们既看不到指挥车辆的交警,也看不到安排车辆行驶的红绿灯,更看不到警示牌、人行横道线和车行路线。
一句话,机动车驾驶员只知道比速度快,谁开得快谁就抢先穿过路口。
所谓减速和避让,在他们头脑里显得毫无意识。
总之,行人和其他司机的性命,这些人则全然不放在心上??对于这样一幅血淋淋的交通场面,恐怕我们想三秒钟都会心惊胆颤。
为什么?理由很简单:如此野蛮的交通十字路口,我们谁也不愿意让它出现。
大家所共同追求的,是井然有序的交通环境。
只有有了交通规则的约束,驾驶员和行人才有真正的安全。
如果安全都没有保障了,那谁还敢在路上驾车或行走?在今天繁华的都市里,行人车辆各行其道;红灯停绿灯行已成为了大家的常识;行人车辆靠右行走,是人人都必须遵守的交通规则。
同理,不仅交通道路需要规则,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都需要规则。
简单说,规则在我们的生活中显得越来越重要。
换言之,就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法律的规范和维护。
依法治国,已成为了国家的一项基本方略。
每个公民都深切地意识到: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公民的生活更离不开法律。
就像题目材料叙述的那样,“你可以自由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但是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
”当然,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可能有若干种,这“若干种”就是我们如何穿越沙漠的自由,也是我们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的自由。
在这里,“沙漠”指代的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各种规则,这些规则包括了法律、道德、纪律、规章等等。
它们,就是我们要穿越的沙漠。
如果我们能顺利穿越生活中的“沙漠”,那就等于我们正视生活中的规则。
因为有了“沙漠”的存在,我们才能享受生活的自由,也因为有了“沙漠”的约束,我们才能倍加珍惜属于自己的自由。
【篇三:在“自由”与“规则”中行走】龙源期刊网 .cn在“自由”与“规则”中行走作者:张亚萍在习作指导中,我们希望学生能自由地表达,即用自由的语言、自由的文体形式、自由地抒发内心真实的想法。
但是由于教材特点、学生年龄的特点、表达水平等一系列的规则限制了这种自由的发展。
那么,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该如何通过习作指导,让孩子能在“自由”与“规则”中行走呢?根据我近年来对习作指导课的思考,我总结为以下几点不太成熟的想法和诸位一同商榷,希望大家批评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