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全国高考真题试题解析
2008年高考理综试题(全国卷Ⅰ)

2008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Ⅰ)生物试题解析与建议2008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卷Ⅰ],试题的风格与07年大体相同,继续保持了以能力测试为主导,注重考查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及生物学科主干核心知识的原则。
充分体现了教育改革的理念和要求,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和高校选拔人才。
1 2008年高考理综卷(全国卷Ⅰ)生物试题分析1.1 生物(全国卷Ⅰ)试题考点分布1.2 生物(全国卷Ⅰ)试题的特点试卷稳中有变、整体难度不大,紧扣大纲教材、考查主干知识,试题科学规范、测试目标明确。
五个选择题的题干各自围绕一个中心展开。
选项和题干一致,干扰项有效,能反映考生的典型错误,各选项的结构、长度大体一致。
选择题主要考查的是理解能力,同时涉及到实验设计、信息识别转换与判断能力。
非选择题已知条件明确,答案条理清晰。
重点考查生物学的重点及主干知识与原理的同时,注重识图、读题能力及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非选择题易切入主题,看似不难,实则不易。
在理解相关概念原理的情况下,认真仔细审题、逻辑严密的思维、科学的语言表达、规范的书写是得分的关键。
1.3 生物(全国卷Ⅰ)试题解析1.2.1选择题第1题:考查胰岛素的功能及实验设计能力。
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自身对照的运用。
给正常小鼠注射胰岛素溶液会使鼠体内的血糖浓度迅速降低而出现休克等症状,而此症状可通过补充血糖来恢复。
注射胰岛素出现症状只能说明胰岛素与症状的相关性;用注射葡萄糖溶液使症状消失说明了此症状与葡萄糖浓度的相关性。
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实验组应当先注射胰岛素,待血糖浓度降低后,再注射葡萄糖溶液使血糖浓度升高,恢复到正常水平,即可证明胰岛素的功能。
答案:A第2题:考查生物间的关系及种群数量变化。
解题思路由图可知,甲乙是捕食关系,甲种群的起始密度大于乙,根据能量流动的知识,数量金字塔一般也符合能量金字塔,则甲是被捕食者(藻类),乙是捕食者(浮游动物)。
而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后,丙和乙之间构成捕食关系,建立食物链的话应该是:藻类(甲)→浮游动物(乙)→鱼(丙)。
2008年高考试题——文综(浙江卷)含答案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Ⅰ)文科综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l至7页,第Ⅱ卷8至12页,共300分。
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
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张某承包了O.5公顷耕地.种植结构变化如图1。
当地1月平均气温3℃。
完成1~2题。
1.张某承包的耕地可能位于A.珠江三角洲B.太湖平原C.华北平原D.松嫩平原2.导致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市场需求B.生产经验C.自然条件D.国家政策3.该城市自1982年至2000年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增长迅速B.人口出生率增高,人口老龄化问题得到缓解C.人口出生率大幅度降低,人口死亡率大幅度增高D.人口增长率很高,有大量青壮年人口迁入4.该城市是A.南京B.深圳C.西安D.沈阳产业重心是区域产业产值空间分布的重心。
图2示意中国三次产业重心的经、纬度变化(不含台湾、香港、澳门的统计资料)。
完成5~7题。
5.圈中①、②、③线依次代表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B.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C.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D.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6.从产业重心的纬度变化看A.三次产业重心均向北移动B.第一产业重心移动最快C.第二产业重心移动最快D.第三产业重心移动最快7.自1985年至2003年,产业重心移动的趋势是A.第二产业向东南B.第二产业向东北C.第一产业向东南D.第三产业向东南图3中a是经线,Q点为晨昏线与该经线的交点。
2008高考试题及答案

2008高考试题及答案200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简称高考,是中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升入高等学校的一次重要考试。
2008年的高考试题和答案是考生们备战高考的重要参考资料,下面将列出2008年高考试题及答案,供大家参考。
一、语文试题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50分)节一请阅读下面一则编辑部通知,然后按要求做题。
关于班级报名“中国好声音”征集活动的通知2014年是我校成立五周年校庆,学校拟举办“中国好声音”征集活动,每个班级选派一位学生参与。
请各班电视台务必在下周一之前向校新闻编辑部报名,并提交参赛选手基本资料及个人简介。
注意:1.报名尚未提交的班级将被取消参赛资格。
2.节目内容需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 文中“中国好声音”征集活动的目的是什么?(2分)答案:庆祝学校成立五周年校庆。
2. 文中要求报名的截止时间是什么时候?(2分)答案:下周一之前。
3. “中国好声音”征集活动的节目内容要求是什么?(2分)答案:需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 请你就本通知写一篇80字左右的短文,介绍你们班参赛选手的优势和特长。
(6分)举例:我们班的参赛选手小明擅长演唱流行歌曲,声音磁性,音准高,是学校音乐节上的一大亮点。
节二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共进行了四次铸币改革,如今我国流通的硬币主要有一分、二分、五分、一角、二角、五角和一元七种。
下面为你介绍一些与硬币相关的趣闻,请仔细阅读。
1. 不同邮票印制时,学生使用硬币测量直径,将硬币的直径和邮票间的距离测量结果如下:一分硬币与1分邮票间距7毫米,一分硬币与2分邮票间距8毫米,一分硬币与5分邮票间距9毫米,一分硬币与1角邮票间距11毫米,一分硬币与2角邮票间距13毫米,一分硬币与5角邮票间距18毫米,一分硬币与1元邮票间距22毫米。
请据此解答问题。
2. 请你根据上文所给消息,完成以下要求:(1)算出每个邮票的直径(4分)(2)算出5分邮票和1元邮票直径的比值(2分)(3)列举给出的信息尺度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4分)二、数学试题选择题(本题有10个小黄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 已知实数k,方程x^2 + kx + 16 = 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求k的取值范围。
2008年全国高考真题试题解析广东卷物 理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物理本试卷共8页,20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
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伽利略在著名的斜面实验中,让小球分别沿倾角不同、阻力很小的斜面从静止开始滚下,他通过实验观察和逻辑推理,得到的正确结论有A.倾角一定时,小球在斜面上的位移与时间成正比B.倾角一定时,小球在斜面上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C.斜面长度一定时,小球从顶端滚到底端时的速度与倾角无关D.斜面长度一定时,小球从顶端滚到底端所需的时间与倾角无关2.铝箔被α粒子轰击后发生了以下核反应:2723Al+42He→+1n.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10n是质子B.1n是中子C.X是2814Si的同位素D.X是3115P的同位素3.运动员跳伞将经历加速下降和减速下降两个过程,将人和伞看成一个系统,在这两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阻力对系统始终做负功B.系统受到的合外力始终向下C.重力做功使系统的重力势能增加D.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重力做的功相等4.1930年劳伦斯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其原理如图所示,这台加速器由两个铜质D形合D1、D2构成,其间留有空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离子由加速器的中心附近进入加速器B.离子由加速器的边缘进入加速器C.离子从磁场中获得能量D.离子从电场中获得能量5.小型交流发电机中,矩形金属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
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与时间呈正弦函数关系,如图所示,此线圈与一个R=10Ω的电阻构成闭合电路,不计电路的其他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交叉电流的周期为0.125B.交叉电流的频率为8HzC.交变电流的有效值为2AD.交变电流的最大值为4A6.有关氢原子光谱的说法正确的是A.氢原子的发射光谱是连续谱B.氢原子光谱说明氢原子只发出特定频率的光C.氢原子光谱说明氢原子能级是分立的D.氢原子光谱的频率与氢原子能级的能量差无关7.电动势为E、内阻为r的电源与定值电阻R1、R2及滑动变阻器R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当滑动变阻器的触头由中点滑向b端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压表和电流表读数都增大B.电压表和电流表读数都减小C.电压表读数增大,电流表读数减小D.电压表读数减小,电流表读数增大8.图中的实线表示电场线,虚线表示只受电场力作用的带正电粒子的运动轨迹,粒子先经过M点,再经过N点,可以判定A.M点的电势大于N点的电势B.M点的电势小于N点的电势C.粒子在M点受到的电场力大于在N点受到的电场力D.粒子在M点受到的电场力小于在N点受到的电场力9.带电粒子进入云室会使云室中的气体电离,从而显示其运动轨迹.图是在有匀强磁场云室中观察到的粒子的轨迹,a和b是轨迹上的两点,匀强磁场B垂直纸面向里.该粒子在运动时,其质量和电量不变,而动能逐渐减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粒子先经地之a点,再经过b点B.粒子先经过b点,再经过a点C.粒子带负电D.粒子带正电10.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道路上行进,图中的实线记录了自行车开始一段时间内的v-t图象,某同学为了简化计算,用虚线作近似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t1时刻,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大B.在0-t1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C.在t1-t-2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D.在t3-t-4时间内,虚线反映的是匀速运动11.某同学对着墙壁练习打网球,假定球在墙面上以25m/s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反弹,落地点到墙面的距离在10m至15m之间,忽略空气阻力,取g=10m/s2,球在墙面上反弹点的高度范围是A.0.8m至1.8m B.0.8m至1.6mC.1.0m至1.6m D.1.0m至1.8m12.图是“嫦娥一导奔月”示意图,卫星发射后通过自带的小型火箭多次变轨,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最终被月球引力捕获,成为绕月卫星,并开展对月球的探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发射“嫦娥一号”的速度必须达到第三宇宙速度B.在绕月圆轨道上,卫星周期与卫星质量有关C.卫星受月球的引力与它到月球中心距离的平方成反比D.在绕圆轨道上,卫星受地球的引力大于受月球的引力二.非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共102分。
2008年全国统一高考英语试卷(全国卷Ⅰ)(含解析版)

2008年全国统一高考英语试卷(全国卷I)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A. £19.15B. £9.15C. £9.18答案是B。
1. What is the weather like?A. It’s raining.B. It’s cloudy.2. Who will go to China next month?A. Lucy.B. Alice.C. Richard.3. 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A. The man’s sister.B. A film.C. An actor.4. Where will the speakers meet?A. In Room 340.B. In Room 314.C. In Room 223.5.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A. In a restaurant.B. In an office.C. At home.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面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8题。
6. Why did the woman go to New York?A. To spend some time with the baby.B. To look after her sister.C. To find a new job.7. How old was the baby when the woman left New York?A. Two months.B. Five months.C. Seven months.8. What did the woman like doing most with the baby?A. Holding him.B. Playing with him.C. Feeding him.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9至11题。
2008年高考真题精品解析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Ⅱ)(理科)2320

2008年高考真题精品解析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Ⅱ)(理科) 测试题 2019.91,设变量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小值( )A .B .C .D .2,从20名男同学,10名女同学中任选3名参加体能测试,则选到的3名同学中既有男同学又有女同学的概率为( )A .B .C .D .3,的展开式中x 的系数是( )A .B .C .3D .44,若动直线与函数和的图像分别交于两点,则的最大值为( ) A .1BCD .25,设,则双曲线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 6,已知正四棱锥的侧棱长与底面边长都相等,是的中点,则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 )A .B .C .D .7,等腰三角形两腰所在直线的方程分别为与,原点在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上,则底边所在直线的斜率为( )A .3B .2C .D .8,已知球的半径为2,相互垂直的两个平面分别截球面得两个圆.若两圆的公共弦长为2,则两圆的圆心距等于( )x y ,222y x x y x ⎧⎪+⎨⎪-⎩,,.≥≤≥y x z 3-=2-4-6-8-92910291929202964(1(1+4-3-x a =()sin f x x =()cos g x x =M N ,MN 1a >22221(1)x y a a -=+e 2)(25),(2S ABCD -E SB AE SD ,132320x y +-=740x y --=13-12-A .1B .2C .3D .2 9,在中,,. (Ⅰ)求的值;(Ⅱ)设的面积,求的长.10,购买某种保险,每个投保人每年度向保险公司交纳保费元,若投保人在购买保险的一年度内出险,则可以获得10 000元的赔偿金.假定在一年度内有10 000人购买了这种保险,且各投保人是否出险相互独立.已知保险公司在一年度内至少支付赔偿金10 000元的概率为.(Ⅰ)求一投保人在一年度内出险的概率;(Ⅱ)设保险公司开办该项险种业务除赔偿金外的成本为50 000元,为保证盈利的期望不小于0,求每位投保人应交纳的最低保费(单位:元).测试题答案1, D【解析】如图作出可行域,知可行域的顶点是A (-2,2)、B(32,32)及C(-2,-2)于是8)(min -=A z2, D【解析】2920330110220210120=+=C C C C C P 3, BABC △5cos 13B =-4cos 5C =sin A ABC △332ABC S =△BC a 41010.999-p【解析】324156141604262406-=-+=-+C C C C C C4, B【解析】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x x f sin )(1=及x x g cos )(1=在]2,0[π的图象,由图象知,当43π=x ,即43π=a 时,得221=y ,222-=y ,∴221=-=y y MN5, B【解析】222222)11(1)1()(a a a a a c e ++=++==,因为a 1是减函数,所以当时110<<a ,所以522<<e ,即52<<e6, C【解析】连接AC 、BD 交于O ,连接OE ,因OE ∥SD.所以∠AEO 为所求。
2008年高考物理真题(版)——全国1卷(试题+答案解析)

l 1=v0t +
l 1+l 2=2v0t +2at 2 联立①②式得 l 2- l 1=at 2
③ 3l 1- l 2=2v0t 设 O与 A 的距离为 l ,则有
① ②
④
l= ⑤
联立③④⑤式得
l= ⑥
24、 (18 分) ( 1)设小球第一次到达最低点时,滑块和小球速度的大小分别为 得
v1、v2,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
S1
与
( RV+R1 ) ①
S2
均
闭
合
时
,
E=
S1
闭
合
,
S2
断
开
时
,
E=
( RV+R1+R2)
②
①②联立并代入数据可得 E=6.3 V R1=6 000 Ω
改装后电压表的量程 U=
U0=
×1 V=7 V 。
23、 (14 分) 设物体的加速度为 a,到达 A点的速度为 v0,通过 AB和 BC段所用的时间为 t ,则有
17、 (6 分) B
解析:由
可得
①,T 地=365 天
由 F=
②
①②联立且按 r 日月 ≈r日地估算得 F 日月 ∶ F 地 月≈ 2,故 B正确, A、 C、 D 错误。
18、 (6 分) CD 解析:设 X 原子核为 X,则根据题意应有
再据质量数和核电荷数的关系可得 C、D 正确, A、 B 错误。
D.X 核与 Z 核的总电荷是 Y 核电荷的 2 倍
19.(6 分 )
已知地球半径约为 6.4 ×10 6 m,空气的摩尔质量约为 29×10 -3 kg/mol ,一个标准大气压约为
2008年高考真题精品解析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宁夏卷)(理科)2600

2008年高考真题精品解析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宁夏卷)(理科) 测试题 2019.91,甲、乙、丙3位志愿者安排在周一至周五的5天中参加某项志愿者活动,要求每人参加一天且每天至多安排一人,并要求甲安排在另外两位前面.不同的安排方法共有( ) A .20种B .30种C .40种D .60种2,由直线,x=2,曲线及x 轴所围图形的面积为( ) A .B .C .D .3,已知点P 在抛物线上,那么点P 到点的距离与点P 到抛物线焦点距离之和取得最小值时,点P 的坐标为( )A .B .C .D .4,( ) A .B .C .D .5,下面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三个实数a ,b ,c ,要求输出这三个数中最大的数,那么在空白的判断框中,应该填入下面四个选项中的( )12x =1y x =1541741ln 222ln 224y x =(21)Q -,114⎛⎫- ⎪⎝⎭,114⎛⎫⎪⎝⎭,(12),(12)-,23sin 702cos 10-=-12222A .B .C .D . 6,已知,则使得都成立的x 取值范围是( )A .B .C .D .7,设函数,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y=3.(Ⅰ)求的解析式:(Ⅱ)证明:函数的图像是一个中心对称图形,并求其对称中心;(Ⅲ)证明:曲线上任一点的切线与直线x=1和直线y=x 所围三角形的面积为定值,并求出此定值.8,如图,过圆外一点作它的一条切线,切点为,过点作直线垂直直线,垂足为.(Ⅰ)证明:; (Ⅱ)为线段上一点,直线垂直直线,且交圆于点.过点的切线交直线于.证明:.c x >x c >c b >b c >1230a a a >>>2(1)1(123)i a x i -<=,,110a ⎛⎫ ⎪⎝⎭,120a ⎛⎫⎪⎝⎭,310a ⎛⎫ ⎪⎝⎭,320a ⎛⎫ ⎪⎝⎭,1()()f x ax a b x b =+∈+Z ,()y f x =(2(2))f ,()f x ()y f x =()y f x =O M A A AP OM P 2OM OP OA =N AP NB ON O B B ON K 90OKM =∠9,已知曲线C 1:(θ为参数),曲线C 2:(t 为参数).(Ⅰ)指出C 1,C 2各是什么曲线,并说明C 1与C 2公共点的个数;(Ⅱ)若把C 1,C 2上各点的纵坐标都压缩为原来的一半,分别得到曲线.写出的参数方程.与公共点的个数和C 21C 与公共点的个数是否相同?说明你的理由. 10,已知函数.(Ⅰ)作出函数的图像; (Ⅱ)解不等式.测试题答案1, 解:分类计数:甲在星期一有种安排方法,甲在星期二有种安排方法, 甲在星期三有种安排方法,总共有种cossin x y θθ=⎧⎨=⎩,22x y ⎧=-⎪⎪⎨⎪=⎪⎩12C C '',12C C '',1C '2C '()84f x x x =---()yf x =842x x --->2412A =236A =222A =126220++=2,解:如图,面积3,解:点P 到抛物线焦点距离等于点P 到抛物线准线距离,如图,故最小值在三点共线时取得,此时的纵坐标都是,所以选A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全国高考真题试题解析物理(理综天津卷)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固体颗粒的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B.没有摩擦的理想热机可以把吸收的能量全部转化为机械能C.知道某物质的摩尔质量和密度可求出阿伏加德罗常数D.内能不同的物体,它们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可能相同14、D【解析】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固体小颗粒的运动,他反映的是液体无规则的运动,所以A错误;没有摩擦的理想热机不经过做功是不可能把吸收的能量全部转化为机械能的B错误,摩尔质量必须和分子的质量结合才能求出阿伏加德罗常数C错;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只要温度相同分子的平均动能就相同,物体的内能是势能和动能的总和所以D正确15.一个氡核衰变成钋核并放出一个粒子,其半衰期为3.8天。
1g氡经过7.6天衰变掉氡的质量,以及。
衰变成的过程放出的粒子是A.0.25g,a粒子B.0.75g,a粒子C.0.25g,β粒子D.0.75g,β粒子15、B【解析】经过了两个半衰期,1g的氡剩下了0.25g,衰变了0.75g,根据核反应方程的规律,在反应前后的质量数和荷电荷数不变可得出是a粒子,所以B正确。
16.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紫光改为红光,则条纹间距一定变大B.以相同入射角从水中射向空气,紫光能发生全反射,红光也一定能发生全反射C.紫光照射某金属时有电子向外发射,红光照射该金属时也一定有电子向外发射D.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往往在镜头前加装一个偏振片以增加透射光的强度16、A【解析】根据干涉条纹的间距的公式△x=λ可知,由于紫光的波长比红光的波长短,所以改为红光后条纹间距一定增大,A正确;紫光的临界角比红光的临界角小,所以紫光发生全反射后红光不一定发生全反射,B错误;由于紫光的频率大于红光的频率,所以紫光的能量比红光的能量大,紫光发生光电效应红光不一定发生光电效应,C错误,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往往在镜头前加装一个偏振镜是为了防止玻璃的反光,所以D错误。
17.一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上接有正弦交变电压,其最大值保持不变,副线圈接有可调电阻R。
设原线圈的电流为I1,输入功率为P1,副线圈的电流为I2,输出功率为P2。
当R增大时A.I1减小,P1增大B.I1减小,P1减小D.I2增大,P2减小D.I2增大,P2增大17、B【解析】理想变压器的特点是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当负载电阻增大时,由于副线圈的电压不变,所以输出电流I2减小,导致输出功率P2减小,所以输入功率P1减小;输入的电压不变,所以输入的电流I1减小,B正确18.带负电的粒子在某电场中仅受电场力作用,能分别完成以下两种运动:①在电场线上运动,②在等势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
该电场可能由 A.一个带正电的点电荷形成B.一个带负电的点电荷形成C.两个分立的带等量负电的点电荷形成D.一带负电的点电荷与带正电的无限大平板形成’18、A【解析】在仅受电场力的作用在电场线上运动,只要电场线是直线的就可能实现,但是在等势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就需要带负电的粒子在电场中所受的电场力提供向心力,根据题目中给出的4个电场,同时符合两个条件的是A答案19.在粗糙水平地面上与墙平行放着一个截面为半圆的柱状物体A,A 与竖直墙之间放一光滑圆球B,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
现对B加一竖直向下的力F,F的作用线通过球心,设墙对B的作用力为F1,B对A的作用力为F2,地面对A的作用力为F3。
若F缓慢增大而整个装置仍保持静止,截面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A.F1保持不变,F3缓慢增大B.F1缓慢增大,F3保持不变C.F2缓慢增大,F3缓慢增大D.F2缓慢增大,F3保持不变19、C【解析】力F产生了两个作用效果,一个是使B压紧竖直墙面的力F1,一个是压紧A的力F2,用整体法进行分析,可知F1和F3的大小相等,当力F缓慢增大时,合力的方向和两个分力的方向都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当合力增大时两个分力同时增大,C正确20.一个静止的质点,在0~4s时间内受到力F的作用,力的方向始终在同一直线上,力F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则质点在A.第2s末速度改变方向B.第2s末位移改变方向C.第4s末回到原出发点D.第4s末运动速度为零20、D【解析】这是一个物体的受力和时间关系的图像,从图像可以看出在前两秒力的方向和运动的方向相同,物体经历了一个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加速运动和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2少末速度达到最大,从2秒末开始到4秒末运动的方向没有发生改变而力的方向发生了改变与运动的方向相反,物体又经历了一个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减速运动和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减速的和前2秒运动相反的运动情况,4秒末速度为零,物体的位移达到最大,所以D正确。
21.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由a向b传播,相距10.5m的a、b两处的质点振动图象如图中a、b所示,则A.该波的振幅可能是20cmB.该波的波长可能是8.4mC.该波的波速可能是10.5 m/sD.该波由口传播到6可能历时7s21、D【解析】题目中给出了两个质点的振动图像,从图中直接可以看出振动的振幅为10cm,周期为4S,A错误,因为波是沿着a向b传播,所以从振动形式可以看出,b比a至少晚振动3/4个周期,满足t=nT+3,(n=0,1,2……),再利用v= = ,可得BC错,D正确。
22. (16分)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导线的直径,其示数如图所示,该金属导线的直径为 mm。
(2)用下列器材组装成描绘电阻R伏安特性曲线的电路,请将实物图连线成为实验电路。
微安表μA(量程200μA,内阻约200);电压表V(量程3V,内阻约10K);电阻R(阻值约20k);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50,额定电流1 A).电池组E(电动势3V,内阻不计);开关S及导线若干。
(3)某同学利用单摆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发现单摆静止时摆球重心在球心的正下方,他仍将从悬点到球心的距离当作摆长L,通过改变摆线的长度,测得6组L和对应的周期T,画出L一T2图线,然后在图线上选取A、B两个点,坐标如图所示。
他采用恰当的数据处理方法,则计算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应为g= 。
请你判断该同学得到的实验结果与摆球重心就在球心处的情况相比,将。
(填“偏大”、“偏小”或“相同”)22、【答案】(1)1.880(1.878-1.882均正确)(每空2分)【解析】题目考查螺旋测微器的读数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是1、先读固定尺上的读数为1.5mm,2、读可动刻度为38.0与精确度0.01相乘得到0.380mm,3、固定读数与可动读数相加即为最终结果,1.5mm+0.380mm=1.880mm(2)【答案】实物连接如图从题目中给的电压表的内阻和电流表的内阻以及待测电阻R0的阻值可以判断测量电路要用伏安法的内接法,变阻器的电阻比较小,所以电源电路采用分压法。
(3)【答案】相同【解析】题目考查了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设A、B的摆线长为L A和L B,摆线到重心的距离为L1,所以A、B的两处的摆长分别为L A+L1和L B+L1,根据周期公式得则(1)(2)(2)-(1)得从式子中可以看出,最终的结果与重心的位置无关,所以不影响g值的测量。
23.(16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第1象限存在沿y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第Ⅳ象限存在垂直于坐标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
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的粒子从y轴正半轴上的M点以速度v0垂直于Y轴射入电场,经x轴上的N点与x轴正方向成θ=60°角射入磁场,最后从y轴负半轴上的P点垂直于Y轴射出磁场,如图所示。
不计粒子重力,求(1)M、N两点间的电势差U MN。
(2)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道半径r;(3)粒子从M点运动到P点的总时间t。
23.【解析】(1)设粒子过N点时的速度为v,有(1)(2)粒子从M点运动到N点的过程,有(3)(4)(2)粒子在磁场中以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半径为,有(5)(6)(3)由几何关系得(7)设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为t1,有(8)(9)粒子在磁场在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10)设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t2,有(11)(12)(13)24.(18分)光滑水平面上放着质量m A=1kg的物块A与质量m B=2kg的物块B,A与B均可视为质点,A靠在竖直墙壁上,A、B间夹一个被压缩的轻弹簧(弹簧与A、B均不拴接),用手挡住B不动,此时弹簧弹性势能E P=49J。
在A、B间系一轻质细绳,细绳长度大于弹簧的自然长度,如图所示。
放手后B向右运动,绳在短暂时间内被拉断,之后B冲上与水平面相切的竖直半圆光滑轨道,其半径R=0.5m,B恰能到达最高点C。
取g=10m/s2,求(1)绳拉断后瞬间B的速度v B的大小;(2)绳拉断过程绳对B的冲量I的大小;(3)绳拉断过程绳对A所做的功W。
24.解析:(1)设B在绳被拉断后瞬间的速度为,到达C点时的速度为,有(1)(2)代入数据得(3)(2)设弹簧恢复到自然长度时B的速度为,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有(4)(5)代入数据得其大小为4NS (6)(3)设绳断后A的速度为,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有(7)代入数据得(9)25.(22分)磁悬浮列车是一种高速低耗的新型交通工具。
它的驱动系统简化为如下模型,固定在列车下端的动力绕组可视为一个矩形纯电阻金属框,电阻为R,金属框置于xOy平面内,长边MN长为l,平行于y轴,宽为d的NP边平行于x轴,如图1所示。
列车轨道沿Ox方向,轨道区域内存在垂直于金属框平面的磁场,磁感应强度B沿Ox方向按正弦规律分布,其空间周期为λ,最大值为B0,如图2所示,金属框同一长边上各处的磁感应强度相同,整个磁场以速度v0沿Ox方向匀速平移。
设在短暂时间内,MN、PQ边所在位置的磁感应强度随时间的变化可以忽略,并忽略一切阻力。
列车在驱动系统作用下沿Ox方向加速行驶,某时刻速度为v(v<v0)。
(1)简要叙述列车运行中获得驱动力的原理;(2)为使列车获得最大驱动力,写出MN、PQ边应处于磁场中的什么位置及λ与d之间应满足的关系式:(3)计算在满足第(2)问的条件下列车速度为v时驱动力的大小。
25.解析:(1)由于列车速度与磁场平移速度不同,导致穿过金属框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由于电磁感应,金属框中会产生感应电流,该电流受到的安培力即为驱动力。
(2)为使列车获得最大驱动力,MN、PQ应位于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同为最大值且反向的地方,这会使得金属框所围面积的磁通量变化率最大,导致框中电流最强,也会使得金属框长边中电流受到的安培力最大。
因此,d应为的奇数倍,即或()①(3)由于满足第(2)问条件:则MN、PQ边所在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0且方向总相反,经短暂的时间,磁场沿Ox方向平移的距离为,同时,金属框沿Ox方向移动的距离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