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公开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精华版
小学语文教师公开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精华版)

小学语文教师公开招聘考试试题小学语文(满分:100分)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5分)1.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非言语表达艺术是非常丰富的,它一般要通过————、手势、————、眼神、————等来表达。
2.努力建设————的语文课程。
3.课程目标根据————、————、————三个维度设计。
4.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和————,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5分)1.语文课程的性质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重的。
( )2.1--2年级将“大纲”中偏于实践性要求的表述(“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间架结构和常用的偏旁部首”)改为偏于学习过程的表述(“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 )3.阅读教学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
( )4.“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
( )5.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讨论法和实践法。
( )第二部分专业基础知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拜谒./枯竭.冲.锋枪/冲.击波恣.意妄为/千姿.百态B.陨.石/功勋.倒.胃口/倒.栽葱崇山峻.岭/怙恶不悛.C.梗.概/田埂.迫.击炮/迫.切性瓜熟蒂.落/啼.笑皆非D.篆.书/椽.子空.白点/空.城计愚.公移山/向隅.而泣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以逸待劳分庭抗理信口雌黄哄堂大笑B.漫不经心和颜悦色见微知著推心至腹C.突如其来接踵而至精妙绝伦浑然一体D.张灯结彩休戚与共不知所终估名钓誉3.“答应了别人的事就要守信用”与这句话意思不一样的是( )。
A.答应别人的事能不守信用吗?B.答应别人的事非守信用不可!C.答应别人的事非守信用不可吗?D.答应别人的事不能不守信用。
4.下面的诗句中依次填入的花名是( )。
语文小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语文小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瞭望(liào wàng)蹒跚(pán shān)B. 蹊跷(qī qiào)窈窕(yǎo tiǎo)C. 饕餮(tāo tiè)踌躇(chóu chú)D. 翩跹(piān xiān)徜徉(cháng yá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乐于助人。
B. 经过老师的帮助,他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C. 这篇文章的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
D. 我们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事故。
3. 下列诗句中,属于唐代诗人的是:A.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C.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D.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 下列成语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不学无术,却总是喜欢班门弄斧。
B. 她虽然年轻,但已经老成持重,处事不惊。
C.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总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
D. 他做事总是虎头蛇尾,没有恒心。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他的心像被针扎了一下。
B. 他的声音像泉水一样清脆。
C.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D. 他的脸色像纸一样苍白。
6. 下列词语中,属于名词的是:A. 跑跳飞B. 快乐悲伤愤怒C. 桌子椅子书本D. 红蓝绿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春天来了,花儿开了,草儿绿了,鸟儿唱了。
B. 他勤奋好学,成绩优异,深受老师喜爱。
C. 他不仅成绩好,而且品德高尚。
D. 他喜欢读书,喜欢运动,喜欢旅行。
8. 下列成语中,使用错误的是:A. 他不拘一格,善于创新。
B. 他不学无术,却总是喜欢班门弄斧。
C. 他虽然年轻,但已经老成持重,处事不惊。
D. 他做事总是虎头蛇尾,没有恒心。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含答案)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含答案)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一、小学语文教材教法(10分)(1)语文是最重要的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阅读教学是、、之间对话的过程。
其中应当是对话的中心。
(3)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思考、、评价的能力。
(4)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中进行。
(5)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和实施的能力。
(6)语文课程评价应突出整体性与综合性,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二、基础知识与积累(22分)⒉填空题(5分,每小题1分)(1)任”和种”用于姓氏时,读音分别为和(2)佞”字和衙”字的意符分别是和(3)谜语无角牛登上没峰山(猜一字)”和跳远评分(猜一成语)”最合适的谜底分别是和(4)中国文学流派三曹”指的是汉魏间诗人曹操与和的合称。
(5)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诗歌分编为三大部分。
其中,这个部分是各个地域的乐曲,也是《诗经》的精华;这个部分是贵族统治者祭祀神灵时的乐歌。
⒊辨析题(2分)副词还”作状语可以表示多种意义。
下面句中的还”字,请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替换。
(替换的词写在各句后的括号里)①除了他们,还有谁支持你的意见()②他这个人当个一般干部还可以。
()③你走路还走不稳呢,就想跑()④这么棘手的问题,他还真解决好了。
()⒋默写题(10分,第1小题4分,第2小题6分)(1)把成语补充完整陈词调以效尤虚无缥再接再按就班颠不破床架屋枕待旦(2)把名言名句补充完整①学而不思则罔,(《论语》)②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孟子》)③亦余心之所善兮,(屈原)④感时花溅泪,(杜甫)⑤了却君王天下事,(辛弃疾)⑥千磨万击还坚劲,。
(郑板桥)⒌判断题(5分,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某”)①叹号和问号都可以用于反问句的末尾。
()②现代汉语词汇中,双音节词占优势。
()③国家需要人才,人才需要教育,教育需要教师。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镌刻(juān)蹒跚(pán)蹊跷(qī)B. 踌躇(chóu)缱绻(quǎn)佝偻(lǚ)C. 踉跄(liàng)翩跹(xiān)踯躅(zhí)D. 徜徉(cháng)逡巡(qūn)咫尺(zhǐ)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了团结的重要性。
B. 他不仅在学术上有所建树,而且在生活中也表现得很出色。
C.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D. 他虽然年轻,但是工作能力很强。
答案:B3.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C.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其代表作有《呐喊》《彷徨》等。
D. 《史记》是司马迁所著,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答案:D4.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踌躇满志(犹豫)栩栩如生(生动)B. 囫囵吞枣(整个)戛然而止(突然)C. 咫尺天涯(距离很近)锱铢必较(非常小气)D. 徜徉自得(随意)瞠目结舌(惊讶)答案:A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小鸟,自由地在天空中飞翔。
B. 他的声音如同洪钟一般响亮。
C.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D. 他的性格如同钢铁一般坚强。
答案:A6. 下列关于古代文学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
B. 李白的诗歌以豪放著称,被誉为“诗仙”。
C. 王维是宋代的山水画家。
D. 苏轼是元代的词人。
答案:B7.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筵席(yán)窸窣(sū)蹉跎(cuō)B. 踌躇(chóu)缱绻(quǎn)佝偻(lǚ)C. 踉跄(liàng)翩跹(xiān)踯躅(zhí)D. 徜徉(cháng)逡巡(qūn)咫尺(zhǐ)答案:C8.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了团结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和答案(精编版)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和答案(精编版)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课堂管理包括课堂时间管理、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和恰当处理课堂问题行为的策略。
2.使课程与教学评价工作更为有效,根据对象发展的进程,根据不同时期有不同进度、目的和重点的实际情况,评价可以分成三类: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3.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小学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划分为三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4.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二、简答题(10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多处提及“语文素养”问题,如何理解“语文素养”的内涵?参考答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这一理念是语文教育教学改革深化的产物。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将成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不懈的追求。
语文素养的内涵十分丰富,它以语文知识(字词句篇)为基础,以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文化底蕴)、情感态度、审美情趣、思维道德、思想品质、研究方法和研究惯的融合。
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也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设计(20分)请为下面这段话设计一份教学方案。
长城气魄雄伟。
它像一条巨龙横卧在我国北方的崇山峻岭上,从东头的鸭绿江边到西头的嘉峪关,高高低低,蜿蜒曲折,全长6500多千米。
城墙高8—10米,用大条石和城砖砌成。
城墙顶部铺着平整的方砖,五六匹马可以并排行走。
成千上万的参观者登上长城,目睹了长城坚强、刚毅、庄重的形象,无不赞叹:“啊,确实了不起!”教学目标]1.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感受万里长城的雄伟英姿,解决文中的难点。
小学语文老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老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题,每题2分,共80分)1. 下列哪项不是语文教学应该培养的核心素养?A. 阅读理解能力B. 文字写作能力C. 逻辑思维能力D. 科学研究能力2. 以下哪个词语的读音与其他三个不同?A. 游泳B. 悠闲C. 优秀D. 有益3. 下面哪个词语的意义与其他三个不同?A. 故意B. 刻意C. 学意D. 意图4. “多汁”一词中,“多”字是什么意思?A. 裸露的B. 数量多的C. 多次的D. 丰富的5. 下面哪个句子的语法错误?A. 小明喜欢画画,他画得很好。
B. 小红爱看书,她每天都看得很多。
C. 春天里,鲜花盛开,蝴蝶翩翩飞舞。
D. 我和弟弟一起去公园玩耍。
...第四部分:作文题(共1题,满分40分)请根据所给提示,以“家乡的变化”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提示:1. 家乡的位置、地理环境;2. 过去与现在的对比,比如交通、建筑、教育等方面的变化;3. 你个人对家乡的感受以及未来的期许。
参考范文:我出生在一个美丽的小镇,这里位于广袤的大平原上,四周环绕着青山绿水。
随着岁月的流逝,我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回顾过去,家乡的交通条件相当落后。
那时,除了公交车,人们几乎没有其他的交通工具可选择。
而现在,随着地铁、高铁的建设,外地游客纷纷涌来,为家乡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此外,过去家乡的建筑风格也较为陈旧,几乎没有摩天大楼,而如今的家乡已经变得现代化,各种高楼大厦拔地而起。
教育方面的变化也是显而易见的。
记得小时候,我们上学只有一所小学,而现在,家乡已经建立了完善的教育体系,拥有多所中小学,高中以及职业培训学校。
这使得我们的教育资源更加丰富,孩子们有更多的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
对于这些变化,我深感自豪。
家乡的发展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物质享受,更重要的是带给了我们更多的机会和选择。
我希望未来,家乡能够继续发展,让更多的人看到家乡的魅力。
以上就是我对于家乡变化的个人感受。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哪个字不属于“三点水”旁的字?A. 清B. 洗C. 淡D. 沐答案:D2. 下列哪个成语的书写有误?A. 亡羊补牢B. 画蛇添足C. 杯水车薪D. 贪小失大答案:C(应为“杯水车薪”,而非“杯水车薪”)3. 下列哪个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A. 那只小鸟飞得像箭一样快。
B. 他很聪明,像诸葛亮一样。
C. 那个苹果很甜,像蜜一样。
D. 这本书很有趣,像小说一样。
答案:A4. 下列哪个字是“左右结构”的字?A. 明B. 重C. 晴D. 星答案:B5. 下列哪个句子使用了排比句?A. 春天来了,花开了,草绿了。
B. 他很喜欢吃苹果、香蕉、葡萄。
C. 天空湛蓝,白云飘渺,阳光明媚。
D. 这本书讲述了小明的成长故事。
答案:A(以下题目略)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30分)11. “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
”()答案:柳暗花明又一村12. “______,独在异乡为异客。
”()答案:每逢佳节倍思亲13. “______,疑是银河落九天。
”()答案:飞流直下三千尺14. “______,白日依山尽。
”()答案:黄河入海流15. “______,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答案:离离原上草(以下题目略)三、阅读理解题(每题10分,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卖火柴的小女孩》从前有一个小女孩,她在寒冷的新年夜里,赤脚在街头卖火柴。
她很冷,但不敢回家,因为她担心会受到父亲的责打。
她点燃了一根火柴,暖和了起来,看到了美丽的火花。
她继续点燃火柴,想象着温暖的食物和美好的事物。
最后,她在火光中看到了她的祖母,她的唯一亲人。
小女孩紧紧抱住祖母,希望永远不分开。
第二天,人们发现了小女孩冻僵的身体,她带着微笑离开了这个世界。
16. 请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答案:《卖火柴的小女孩》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在寒冷的新年夜里卖火柴,最后在火光中与祖母重逢,带着微笑离开人世的故事。
小学语文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拼音、字形均正确的一组是:A.风景,旁晖,装订B.帮助,光明,方向C.挥泪,准时,美丽D.机械,瓶塞,欺负答案:B2.下列词语中,与“华美”意思相近的一组是:A.华丽,优美,眩目B.精致,朴素,素雅C.绚丽,美观,壮丽D.美丽,漂亮,高雅答案:A3.下列词语中,错别字在选项中的一组是:A.舞蹈,绘画,体育B.课堂,祖国,小故事C.历史,童话,巨大D.农田,温暖,传统答案:C4.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姐姐在厨房做饭妹妹在客厅看电视B.小明喜欢运动:篮球、足球和乒乓球C.这个小说情节曲折离奇、引人入胜D.今天天气晴朗风和日丽答案:B5.下列成语中,填入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小明学习非常刻苦,每天都能见到他认真地_____。
A.忙碌于B.家乡的C.课本上D.呼唤着答案:C二、简答题1.请用五个句子,简要介绍《红楼梦》的作者和主要内容。
《红楼梦》是一部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作者是清代作家曹雪芹。
小说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之间纷繁复杂的婚姻关系、爱情纠葛和财产争夺的描写,展现了封建社会的沉沦和衰败。
小说的主要情节围绕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之间的爱情纠葛展开,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描绘和事件的展开,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虚伪和道德的崩溃。
2.写出三个常见的修辞手法,并分别举例说明。
(1)比喻:用两个相似的事物进行比较,增强表达效果。
例如:他的笑声如同春风般温暖。
(2)夸张:夸大事物的特点,增加表达的力度和感染力。
例如:她跑得飞快,就像一只闪电穿梭在赛场上。
(3)拟人:给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性格和行为特征。
例如:阳光在窗户上轻轻敲打,好像在悄悄告诉我一个秘密。
三、综合题请你仿照报告的格式,写一篇关于学校打算引进图书角的报告,包含以下内容:(1)需求背景(2)引进图书角的目的和意义(3)图书角的建设计划(4)预算及资金来源(5)预计效果及可行性分析答案:报告题目:学校引进图书角的计划一、需求背景随着学生阅读兴趣的增加和学校教育环境的改善,为了推动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习惯的培养,学校计划引进图书角,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资源和学习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教师公开招聘考试试题小学语文(满分:100分)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5分)1.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非言语表达艺术是非常丰富的,它一般要通过————、手势、————、眼神、————等来表达。
2.努力建设————的语文课程。
3.课程目标根据————、————、————三个维度设计。
4.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和————,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5分)1.语文课程的性质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重的。
( )2.1--2年级将“大纲”中偏于实践性要求的表述(“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间架结构和常用的偏旁部首”)改为偏于学习过程的表述(“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 )3.阅读教学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
( )4.“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
( )5.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讨论法和实践法。
( )第二部分专业基础知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拜谒/枯竭冲锋枪/冲击波恣意妄为/千姿百态B.陨石/功勋倒胃口/倒栽葱崇山峻岭/怙恶不悛C.梗概/田埂迫击炮/迫切性瓜熟蒂落/啼笑皆非D.篆书/椽子空白点/空城计愚公移山/向隅而泣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以逸待劳分庭抗理信口雌黄哄堂大笑B.漫不经心和颜悦色见微知著推心至腹C.突如其来接踵而至精妙绝伦浑然一体D.张灯结彩休戚与共不知所终估名钓誉3.“答应了别人的事就要守信用”与这句话意思不一样的是( )。
A.答应别人的事能不守信用吗?B.答应别人的事非守信用不可!C.答应别人的事非守信用不可吗?D.答应别人的事不能不守信用。
4.下面的诗句中依次填入的花名是( )。
①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出墙来。
②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无处寻。
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开。
.④竹外————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A.桃花红杏菜花梨花B.红杏菜花梨花桃花C.桃花梨花红杏菜花D.菜花桃花梨花红杏5.一个秋雨连绵的日子,安尼想观察一下,晶莹透明酶雨水里有些什么,他看了一眼显微镜下的小水滴后禁不住惊叫起来,“————”俺件、为最恰当的一句应是( )。
A.别看小水滴那么清澈,原来里边有小虫子呀!B.小虫子那么多,而且都在动!C.小虫子!那么多小虫子都在动!D.我真没想到,小水滴里是有虫子的。
二、科技文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科技文,完成问题。
①人一上年纪,就会觉得“记性越来越差”,真是这样吗?②人的脑神经细胞在出生时数量最多,约有1000亿个。
随着人的发育,脑细胞逐渐减少,每天要减少数万个,也就是说每秒钟都要减少一个。
人们认为,随着脑神经细胞越来越少,记忆力就会降低。
但是,在1000亿个神经细胞中,与记忆有关的只占百分之几。
而且在人控制记忆的中枢“海马”中,神经细胞在不断增殖。
海马是—起脑的一部分,位于大脑侧头叶的紧内侧,直径1厘米左右,长10厘米左右,呈弯曲的黄瓜状。
③研究人员最初是在老鼠实验中确认海马神经细胞会增殖的。
他们在两个老鼠饲养箱中一个放入了几个可以像水车那样滴溜溜转的玩具,另一个则什么都没放。
结果表明,在有玩具,即存在很多刺激的环境中生,活的老鼠,海马神经细胞增殖了15%。
④这并不是在老鼠身上才会发生的特异现象,人脑亦然。
英国认知神经学家麦奎尔证实了这一点。
⑤他瞄准了伦敦出租车司机的大脑。
出租车司机的职业特长是只要乘客告诉他去哪儿,他就可以在短时间内作出———,并在纵横交错的道路中找到驶抵目的地的ji6jing。
在他们的大脑中———了伦敦市g]2.4万条道路的基本情况,需要时可以从这些丰富的记忆中准确地提取出来并在脑海中———。
麦奎尔对出租车司机的调查发现,他们的海马部分比一般人大,而且驾龄越长,海马越发达,干了30年的老司机的海马要比年轻时大出3%。
也就是说,在脑的机能中,记忆力通过锻炼会提高,而且这与年龄无关。
⑥支配记忆力的是海马,但保管记忆的并不是海马,而是大脑的侧头叶。
外界送来的信息通过大脑的侧头叶被送入海马,在这里停留一段时间,海马发挥根据重要性来筛选信息的“调度”作用,确认必须要记忆的就会被再次送到侧头叶作为记忆保管起来,其余的则会自动shan chu。
⑦大脑中如果没有海马,那会是什么结果呢?在利用猴子进行的实验中,研究人员在猴子记住一些事情后,将其海马摘除,猴子就记不住这些东西了。
但是,侧头叶仍在正常地发挥作用,以前记住的东西还完好无缺地保存着。
有趣的是,猴子并没有记住海马被切除前一个月的事情,因为这些信息在海马中正处于等待筛选的状态。
我们从中得出的结论是,重要的事情在记住后的一个月內必须要复习一遍。
⑧年纪大,记忆力就会减退,这是一种错觉。
记忆力减退并不是由于脑神经细胞减少造成的,而是由于对事物的热情减弱了,失去了对来知事物的求知欲。
有求知欲的人即使上了年纪,记忆力也不会衰退,而会更加wang sheng。
1.根据文中的中拼音写出相应的词。
(2分)ngèng shàw ún chāsh ng ìj éji( ) ( ) ( )2.第①段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3.画线部分在文中说明了什么?(2分)——————————————————————————————————4.第⑤段的三个空内应选用的词语是( )。
(1分)A.选择储量放映B.判断储量放映C.选择存储回放D.判断存储回放5.下列说法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1分)A.人的脑神经细胞有1000亿个,而与记忆有关的只占百分之几,但它会随着人的发育不断减少,从而导致记忆力减退B.“海马”是人控制记忆的中枢,位于接收传送信息、并保管经过筛选后的记忆信息的大脑侧头叶的紧内侧C.在一个月内侧头叶对外界送来的信息经过“调度”筛选之后,把重要的部分交回海马保管,而其余部分就被自动删除了。
所以,重要的事情在记住后必须在一个月内复习一遍D.“人老记性差”是…:…种错觉,根据“老鼠实验”和麦奎尔的调查,人越老“海马”越发达,所以记忆力越强6.从全文看,海马具有哪些特征和功能?(4分)特征:——————————————————————————————————功能:——————————————————————————————————7.用“║”划分本文的结构层次。
(2分)①②③④⑤⑥⑦⑧三、文言文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李芾字叔章,其先广平人。
芾生而聪警。
初以荫补南安司户,辟祁阳尉,出振荒,即有声。
摄祁阳县,县大治,辟湖南安抚司幕官。
时盗起永州,招之,岁余不下。
芾与参议邓炯提千三百人破其巢,禽贼魁蒋时选父子以归,余党遂平。
摄湘潭县,县多大家,前令束手不敢犯,芾稽籍出赋,不避贵势,赋役大均。
咸淳元年,入知临安府。
时贾似道当国,前尹事无巨细先关白始行。
芾独无所问。
福王府有迫人死者,似道力为营救,芾以书往复辩论,竟置诸法。
尝出阅火具(火攻战具),民有不为具者,问之,曰:“似道家人也。
”立杖之。
似道大怒,使台臣黄万石诬以赃罪,罢之。
大军(元兵)取鄂州,始起为湖南提刑。
时郡县盗扰,民多奔窜,芾令所部发民兵自卫,县予一皂帜,令曰:“作乱者斩帜下。
”民始帖然。
乃号召发兵,-择壮士三千人,使土豪尹奋忠将之勤王,别召民兵集衡阳为守备。
未几,似道兵溃芜湖,乃复芾官,知谭州兼湖南安抚使。
时湖北州郡皆已归附,其友劝芾勿行,芾泣曰:“吾岂昧于谋身哉?第以世受国垦:今幸用我,我以世受国恩,今幸用我,我以家许国矣。
”时其所爱女死,一恸而行。
德佑元年七月,至潭州,潭州兵调且尽,游骑已入湘阴、益阳诸县,仓卒召募不满三千人,命刘孝忠统诸军。
十月兵攻西壁,孝忠辈奋战,芾亲冒矢石以督之。
有中伤者,躬身自抚劳,日以忠义勉其将士。
死伤相藉,人犹饮血乘城殊死战。
有来招降者,芾杀之以徇。
芾为人刚介,不畏强御,临事精敏,奸猾不能欺。
且强力过人,自旦治事至暮无倦色,夜率至三鼓始休,。
五鼓复起视事。
平生居官廉,家无余赀。
(《宋史·卷四百五十》,有改动)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2分)摄:代理、管理.摄祁阳县,县大治A.B.民始帖然帖:安定C.人犹饮血乘城殊死战乘:趁机D.芾杀之以徇徇:示众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2分)A.①芾与参议邓炯提千三百人破其巢②其若是,孰能御之?B.①至潭,潭兵调且尽②臣死早不避,卮酒安足辞?C.①吾岂昧于谋身哉?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D.①芾亲冒矢石以督之②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李芾“临事精敏”的一组是( )。
(2分)①芾与参议邓炯提千三百人破其巢②芾独无所间③芾令所部发民兵自卫,县予一皂帜,令曰:“作乱者斩帜下。
”④使土豪尹奋忠将之勤王,别召民兵集衡阳为守备⑤时其所爱女死,一恸而行⑥平生居官廉,家无余赀A.①②⑤B.①③④C.②④⑥D.③⑤⑥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面对湘潭县的豪门大户,他不像前任县令那样畏首畏尾,而是清查户籍摊派赋税B.在处置福王府逼人致死的事件中,李芾用写信的方式向贾似道再三申明自己的观点,最终依法处理此事C.贾似道兵败芜湖后,朝廷只好恢复李芾官职,李芾在朋友的劝说下才出任潭州知州兼任湖南安抚使D.李芾常常是从早上办理公务直到晚上仍无疲倦之色,并且晚上也大都工作到三更天才去休息,五更天就又起处理公务5.将下列文言文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第以世受国恩,今幸用我,我以家许国矣。
(2分)(2)有中伤者,躬身自抚劳,日以忠义勉其将士。
(2分)四、古诗词鉴赏(10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清平乐(宋)李清照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按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注]按,读ru6,“揉搓”之意。
1.这首词处处跳动着词人生活的脉搏。
词人对“赏梅”的感受因生活阶段不同而不同,请结合词句说明写了哪几个阶段的什么感受?(4分)————————————————————————————————————————————————————————————————————2.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来表现赏梅的不同感受。
请选择其中一种手法来说明。
(6分)————————————————————————————————————————————————————————————————————五、现代文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下列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