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论文参考_家族企业管理分析论文范文.doc

合集下载

家族企业论文2篇

家族企业论文2篇

家族企业论文家族企业是指由家族成员创建和经营的企业,这种企业经营模式在全球范围内非常常见。

家族企业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优势,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本文将探讨家族企业的定义和特点,并分析其优势与挑战。

第一篇:家族企业的定义和特点家族企业的定义家族企业是指由一个或多个家族成员创建、拥有和经营的企业。

这些企业通常在家族内部进行领导和管理,并秉承着家族的价值观和传统。

家族企业可能包括从小型企业到大型企业的各种规模。

在许多国家,家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为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

家族企业的特点1.长期稳定性:家族企业通常更加关注长期发展而非短期利润。

家族成员一般会把企业视为一项家庭遗产,并致力于为后代子孙创造可持续的利益。

2.家族掌握权力:家族企业的所有权和控制往往被家族成员独占。

这意味着核心决策和管理权通常掌握在家族成员手中。

家族成员在企业决策中扮演重要角色,并且通常会在企业内部保持一定的权力和影响力。

3.家族文化:家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往往保持着深厚的家族文化。

家族价值观和传统在企业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并且往往在企业经营和管理中得到尊重和继承。

这种文化传统有助于维护家族企业的稳定性和凝聚力。

4.家族继承与传承:家族企业通常通过继承的方式将企业所有权从一代传递到下一代。

这种家族继承模式确保了家族成员的血统联系,并有助于维护企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5.治理模式的权衡:家族企业在治理模式上需要权衡家族成员的利益和企业的效能。

家族企业的决策往往需要兼顾家族的利益和企业的长期发展,确保在保持家族掌握权力的同时,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6.家族成员参与度:家族企业通常鼓励家族成员积极参与企业经营和管理,以保持家族的凝聚力和企业的传统。

家族成员在企业中可能发挥多种角色,如董事、高级经理或普通员工。

第二篇:家族企业的优势与挑战家族企业的优势1.持久的使命和价值观:家族企业由其价值观和使命驱动,这使得企业能够更加专注和忠于长期目标。

家族企业管理研究

家族企业管理研究

家族企业管理研究家族企业是指由一家族(或几个家族)掌控的企业,它是私营企业的一种形式,占全球企业总数的90%以上。

虽然家族企业有着许多优点,如忠诚度高、长期稳定、传承性强等,但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比如管理混乱、决策不公、缺乏专业化、发展不稳定等,这些问题对于其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管理家族企业,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

一、家族企业的优势和弱势1.优势。

(1)长期稳定性高。

由于家族成员对企业的忠诚度高,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能够保持良好的传承性和稳定性,从而更容易保持企业的长期竞争力。

(2)文化与价值观统一。

家族企业在成立初期就形成了独有的文化和价值观,是驱动企业经营的重要力量,也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基础。

(3)运作效率高。

家族企业在管理上更容易制定长期战略计划和目标,因为家族成员对企业经营以及风险承担有着共同的理解和承担,能够协同配合和共同推进。

(4)企业管理的自主权高。

家族企业由家族成员掌控,较为灵活,自主权强,总部与分支机构之间的沟通更熟悉,加强企业对经营决策的快速反应能力。

(5)更加注重企业社会责任。

家族企业在乎企业的长期发展,注重互利共赢,用更加专业的化解决保障企业和员工的未来,所以会更加注重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形象。

2.弱势。

(1)决策和管理不够专业化家族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更为重视人情关系,对内行人不上外行人等,许多所有者或家族成员可能不具备全面或专业度。

(2)缺少公正性家族企业在授权、激励、晋升等方面更为注重亲友关系、互助关系等,会出现其他选择门槛较低的客观或者堆积行业应该耳熟能详的问题。

(3)核心竞争力不够家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更倾向于与家族成员和文化存在密切的业务,如传统行业,特别是工业企业,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家族企业能够顺利地转型、创新。

(4)流程不够规范家族企业的经营会出现许多未经科学制定的流程,没有完整系统的规范制度,空间大小不一,更加不便于岗位的系统培训与复制。

家族企业管理创新研究论文(共2篇)

家族企业管理创新研究论文(共2篇)

家族企业管理创新研究论文(共2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家族企业管理创新研究“2014中国民营经济大家谈”活动中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我国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达到万户,个体工商户达到万户。

可见,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已经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家族企业往往起步顺利,但随着企业逐渐发展壮大,在面临转型时往往会发生决策失误甚至倒闭,最终退出市场。

家族企业发展最大的瓶颈在于管理。

“家文化”传统在国人思想中根深蒂固,已经影响到家族企业管理研究和前景。

因此,需要克服家族企业家族式管理的弊端,找出对策,使家族企业更顺利地走下去。

我国最早出现的家族企业都是由于家里有了些闲置资金,小规模起家,经营方式简单。

20世纪90年代初,经济发展使国内的民营企业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规模逐渐扩大。

2000年以后,成长起来的家族企业开始拓展融资渠道,扩大市场份额。

加入WTO 以后,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家族企业有些败下阵来,即使还在市场上拼搏的企业也开始面临困境。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家族企业老一套的管理手段已不能满足经营的需要,必须克服以往的弊端,找到适合家族企业管理的办法与途径。

1家族企业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经营权和所有权不明确一方面,家族企业在创立之初,由于资金缺乏,往往是“家长”投资,“家长”掌舵,全体家庭成员追随“家长”,所有家庭成员齐心协力发展企业。

当企业逐步壮大后,开始面临家族企业内部股权分割的问题。

因为血缘的关系,大家觉得没必要细致划分,所以产权分割并没有很明确的约定,为日后的产权纠纷埋下了隐患。

当企业集聚了一定资产,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往往这个“大家长”的知识水平、管理经验、企业决策等已经不足以支撑企业更好地发展。

而这时,因为家庭成员都在想着自己那份并不明晰的产权,也是无心无力搞好经营生产的,所以,企业往往因内部的管理问题而衰败下去。

浅论家族式企业的管理创新【模板范本】

浅论家族式企业的管理创新【模板范本】

浅论家族企业的管理创新摘要:家族企业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对促进经济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家族企业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就是管理创新问题,由此严重阻碍了家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分析了当前家族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多种家族企业管理创新策略.关键词:家族企业;管理;创新家族企业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对促进经济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国家族企业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就是管理创新问题,产权不清晰、规章制度不规范、组织结构不合理、没有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等,严重阻碍了家族企业的长远发展.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和难得的市场机遇,家族企业必须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全面施行管理创新,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当前家族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1.用人“唯亲不唯贤”现象突出当前我国家族企业家族人员参与管理现象十分严重。

企业的生产管理决策权主要集中在与企业主有亲缘、血缘关系的家族人员当中,重要的管理职位一般由家族内部成员担任。

由于缺乏甚至抵制外部优秀管理人才的加入,企业内部往往会慢慢出现涣散、消极的现象,进取心、积极性逐渐丧失,从而制约企业的长远发展。

2.规章制度形同虚设,组织结构混乱家族企业一般都是通过伦理道德的自发作用来规范、配置资源和协调各种关系,从而导致企业理性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执行力度差。

通俗来讲就是面对犯错的“自己人”和“外人”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严重阻碍了企业内部公平竞争,极大挫伤了员工的积极性,使企业的规章制度对“自己人"形同虚设,造成优秀人才流失。

家族企业里有完善的组织结构,但越级汇报和越级下达任务现象仍非常明显,破坏了指挥统一的组织管理原则,容易造成管理的混乱,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 缺乏优秀的企业文化,企业凝聚力差企业文化是属于本企业特色的一部分,树立优秀的家族企业文化,形成企业的管理特色,能够提高管理效率,使企业领先于行业。

但现在家族企业普遍存在脱离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和创新企业文化、照搬大企业的企业文化为已所用的现象;重视非正式组织内所形成的文化,在家族企业内部或多或少的都会形成部门或小团体文化,不善加利用、有效引导就会阻碍企业的发展.二、家族企业管理创新应遵循的原则1.目标性原则企业管理创新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企业的目标。

家族企业管理模式分析(共五篇)

家族企业管理模式分析(共五篇)

家族企业管理模式分析(共五篇)第一篇:家族企业管理模式分析学年论文题目:论家族企业管理模式学生:周安娟学号: 200907040217 院(系):管理学院专业:人力资源管理指导教师:陶建宏2012年6月23日论家族企业管理模式人力092班:周安娟指导老师:陶建宏(陕西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陕西西安 710021)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绝大部分私营企业都是靠家族化管理发展起来的,它们的管理大多数取得过高效率并且有的还在继续创造着高效率。

但当企业发展初具规模时,传统的家族式管理出现了危机,于是人们对传统的家族管理模式提出了质疑,但具体的还是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的企业或统一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做出相应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家族企业;管理模式;效率Family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 Model 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 policy, most of the private enterprise in our country is developed by family-based management.They have the most efficient management and some still continue to create high efficiency.But when the enterprise reached a certain scale, the traditional family management model has crisis, and people have questions on traditional family management, While, we should look at questions on a case-by-case basis, and have different view in different enterprise or unified enterprise of different development and then makes the different strategicchoice.KEYWORDS: family enterprise;management model;efficiency家族企业是我国民营企业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大多数中小型私营公司是在家族企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论家族企业的管理论文范文

论家族企业的管理论文范文

论家族企业的管理论文范文论家族企业的管理论文范文【摘要】本文通过对家族企业发展的追溯,特征和优劣分析,根据我国家族企业的状况结结合实际,提出了家族企业管理模式变迁的三段论,并对模式的选择进行了分析;从管理创新和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论述了如何实现家族企业的经营管理突破,最后对我国家族企业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家族企业、企业经营、企业制度改造、对策建议【正文】:一、家族企业概述(一)基本范畴1、家族企业的定义关于家族企业的明确定义,目前理论界有多种说法。

美国著名企业史学家钱德勒认为,家族企业是企业创始人及其最紧密的合伙人(和家族)一直掌有大部分的企业股份,他们与经理人员维持密切的私人关系,且保留高层管理的主要决策权特别是在有关财务政策、资源分配和高阶人员的选拔。

哈佛大学唐纳利教授Robert G.Donnely认为:家族企业是指同一家族至少有两代参与这家公司的经营管理,并且这种两代衔接的结果使公司的政策和家族利益与企业目标又相互影响的关系。

我国著名学者潘必胜则认为:当一个或数个具有紧密联盟关系的家族拥有全部或部分所有权,并且直接或间接掌握企业经营时,这个企业就是家族企业。

但综上所述,其实大多学者都认同把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作为定义家族企业的关键条件。

我们认为一个家族企业应该具有两个基本特征:(1)家族成员拥有企业全部或者部分的资产所有权,家族企业由个人或家族合伙创办;(2)家族成员(企业创始者及其最亲密的合伙人)掌握大部分股权,且保留对高层管理的主要决策权,特别是在有关财务政策、资源分配和高级人员的选拔与任用方面。

2、家族企业的特点家族企业的特点为:(1)以追求家族利益为首要目的。

家族经济利益的实现是家族成员的基本凝聚力。

(2)以血缘关系为基本纽带。

家族企业的组织成员结构往往以男性血缘关系为核心,随着规模的扩大,组织沿血缘、姻缘、地缘、业缘、关系缘的方向、由近及远、由亲至疏组成一个同心圆缘X结构,当组织遇到过强的外部压力或引力时,首先是其外缘(边缘)被分化或瓦解。

家族企业的管理问题分析

家族企业的管理问题分析

家族企业的管理问题分析第一篇:家族企业的管理问题分析家族企业的管理问题分析——兼论家族企业发展一、家族企业产生的原因根据克林.盖尔西克1997年的研究表明,由家族所有或经营的企业,在全世界企业中占65%至80%之间,世界五百强企业中,家族企业约占40%。

根据王彬2001年的研究,在欧洲,43%的企业是家族企业,在亚洲,特别是东南亚华人社会中,家族企业这种组织形式更是非常普遍。

在市场经济最发达的美国,家族企业不仅数量庞大而且经济总量也占相当份额,其创造了全美78%的就业机会和GDP的50%。

不难看出,家族企业在当今社会依然是活跃的经济主体。

实际上,家族企业强大的生命力已昭示出其生存的理由和社会根源。

首先,社会经济发展是家族企业得以产生的根本原因。

社会的发展,应该说是社会主体所进行的社会活动的结果。

而经济的发展,显然是社会发展成果的标志之一。

经济活动的主体应该是创造社会财富,促进社会发展的组织和个人。

但个人的能量是有限的,故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活动的越来越频繁和单项经济活动量的不断增加,个人之间的人力和物力便趋向集合,应该说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这种集合自然催生了一种完全不同于个人的另一种经济活动主体。

该主体的最直接的表现形式便是企业。

而在这一集合的过程中,家族成员具有特殊的先天性条件。

因为:1、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基于血亲和姻亲而产生的关系。

这种关系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关系,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

特别是血缘关系,还具有无法选择性和不可替代性。

我们常说的利他主义在市场关系中因没有收益,故其存在的可能性不大,但在家庭却较为普遍。

这是因为其可以提高家庭成员抵御突变和其他不测事件的能力,分散风险和损失。

2、家族成员之间长期互动,彼此了解和特有的关注和宽容,使其成员之间的信任关系较之外来人而言要强烈的多。

3、家族文化价值观使家族成员更容易形成共同的目标,并对实现目标构成强烈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其次,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是文明法治。

家族企业财务管理论文

家族企业财务管理论文

家族企业财务管理论文家族企业财务管理论文家族式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的选择主要通过基于其组织结构的。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家族企业财务管理论文,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家族企业财务管理论文篇一家族企业财务管理研究【摘要】现有家族式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的选择主要通过基于其组织结构的。

企业的组织结构是指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组合形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一种模式,它是一个企业最主要的框架,财务管理模式只有和企业的组织结构相适应,才能使企业良好的发展。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一、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选择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的家族式企业一般来说属于小型企业,其企业内部的由若干垂直生产管理部门组成,每个部门都由企业高层领导直接控制,财务管理的最高权限仍是企业的高层领导,有最高的主管协调控制,小型家族式企业选择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主要是因为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具有财务决策权集中、投资决策权集中、生产经营活动控制权集中的特点,财务管理可以获得直接的人、财、物状况,有利于统一指挥和安排财务政策,进行资金的集中管理,合理的进行投资决策,减小风险,降低行政管理成本。

企业的上级可以对下级部门进行有效的控制,有利于企业集团利益最大化,有利于企业的战略决策可以始终如一的贯彻和执行,降低整个企业集团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

但不利于下级部门部门创新能力和积极性的发挥,同时也加大了财务管理信息获取的难度,信息传递速率较慢,企业的应激性较弱,决策风险分散能力差、决策风险较高。

二、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选择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的家族式企业一般属于中型企业,它是有多个职能单一且相对独立的分厂组成的企业,该类家族式企业主要集中于玩具、电子服装等分步生产型企业,它主要靠各个分厂的信息流、现金流以及物流来形成整个企业的生产网络。

中型的家族式企业选择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主要是因为,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对应着控股公司型结构,每个分厂或者子公司具有的独立法人资格使得分厂或子公司在行使其权利时不必考虑企业主,即母公司的诸多束缚,只需要子公司自己对自己的决策进行控制就进行运营活动,仅靠这一种互惠互利的写作契约联系在一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人简历范文】
家族企业就是指资本或股份主要控制在一个家族手中,家族成员出任企业的主要领导职务的企业。

家族企业可以说是一个古老而“短暂”的企业组织形态。

下面是整理的家族企业管理分析论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家族企业是我国民营企业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大多数中小型私营公司是在家族企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据调查,目前全国实行“家族化”管理的民营企业,约占总数的70%,在这种企业里,近40%的管理人员是家族或准家族成员,而且基本上都占据着企业的重要岗位,控制着决策、生产、财务、经销等活动。

家族企业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尤其在经营的早期规模较小的阶段大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一旦步入正轨,企业的规模扩大后,管理水平常常跟不上公司发展的步伐,严重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有的甚至惨遭淘汰。

现实的发展对原本效果很好的经营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战,这就要求企业家们尽快做出回应,针对不同的企业或同一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一、家族式管理的优势
家族企业是与公众企业相对应的概念,目前没有一个精确的定义。

一般来讲,凡由有亲缘关系家庭“群”中的成员参与、并由这个成员群实际控制着企业的经营的企业都可以称之为家族企业。

因此,家族企业并不仅限于同一姓氏,而是包括父子、兄弟、姐妹、甥舅、翁婿以及表亲关系等在内共同经营的企业。

家族企业在世界范围内是广泛存在的,在东亚地区的发展更是引人注目。

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绝大多数私营企业都是靠家族化管理这条道路发展来的,目前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家族企业作为一种组织形态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肯定是与其适应特定外部环境的自身优势密不可分的。

其优势主要表现为
首先,交易成本低。

家族化是创业的好模式,其最大优点是内部成本低。

家庭内部是一种尊卑贵贱、长幼亲疏的天然伦理信用关系,这种关系又在企业当中得以延续和放大,以血缘为中心的同族人目标一致,彼此忠诚,以企业整体利益为重,凝聚力极强,为家庭这个命运共同体甚至可以牺牲个人。

这样企业内部的监督和激励机制与公众企业相比而言就可以大大简化,也就意味着成本的节约与效率的提高。

在我国当前市场体制不健全、法制不完备以及信仰和信用等社会资本薄弱的客观条件下,家族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这一优点更为突出。

其次,经营灵活,命令传达快。

家族化的另一个长处在于灵活机变。

“家长”往往历经风险,亲手创业,具备丰富的阅历和敏锐的洞察力,他们决策是基于个人经验和直觉,因此决策迅捷。

再者,家族企业高度集权,组织结构简单,一般没有庞大的金字塔式的结构,规范程序低,正式规章少,没有机构流程,有利于命令的迅速传达和决策的贯彻执行。

这都有利于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从而取得竞争优势。

再次,受“家文化”的影响,家族企业团队意识极强。

“经济无法脱离文化的背景”,家族企业的经营管理无疑深受“家文化”的影响,并且东方文化中“家文化”观念要比西方文化中“家文化”观念浓厚得多。

在我国,“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就体现了这一点,这种文化传统与社会生产力、市场体制以及法制环境等因素结合起来显得更为强烈。

另外,由于“家”本身就是一个团队,家庭成员相依相扶、相互学习又是一个“好家庭”的码条件,所以在家族式企业中易于培植团队精神。

二、企业发展壮大后家族式管理的弊端
企业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经营管理方法,这些方法有利有弊,在不同的时期作用也不同。

随着企业的成长,犹如幼儿向儿童过渡一样,它有了自己的规模、自己的结构、自己的产品等,企业原来管理模式的优势就不再明显,一些特征甚至成为阻碍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羁绊。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业主个人产权。

大多数家族企业是以个人产权或家族产权为主体的业主个人产权,所有者、经营者、管理者、生产者三位一体或四位一体。

在产权归属上,大多数家族企业没有完全界定清楚,认为是大家一块儿创业、一块儿所有,一旦在利益分配、权利归属等方面有了矛盾往往由于产权问题而闹上法庭。

这种“内讧”轻者会影响企业的团结、造成效率低下,重者会引起企业的解体、成为企业崩溃的导火索。

第二,以亲友为主体、亲情为纽带的治理结构。

这种治理结构下业主个人控制一切,没有更多的管理层次,这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将越来越容易导致低效率。

我们知道,管理幅度的选择是具备一定要求的,幅度过大或过小都是不利于有效管理的。

例如,英国著名的顾问林德尔·厄威克发现,“对所有的上级管理人员来说,理想的下属是4人”,而“在组织的最低层次,下属的责任是要完成任务而不是管理他人,这时人数可以是8—12人”。

我国的家族式企业大多层次较少而管理幅度太宽,同时管理者管理大型公司的经验、能力、水平不足,进而影响了企业经营管理效果的提高。

第三,专制体制。

家族企业的管理决策大多是业主个人说了算,并由业主承担责任和风险。

在公司经营初期,这种决策机制有助于统一领导,并迅速采取措施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当公司规模扩大后这种决策机制很可能会形成一种“专制体制”,并导致决策失误,为公司带来损失,这种责任与风险由业主一人承担无疑会给家族带来更大风险;而其他员工或外聘人员仅仅是被动工作,甚至可以对自己的失误不负任何责任,这样下去公司的发展效果可想而知。

第四,企业行为易受短期行为与投机心理干扰。

家族企业的经营者为了家族中各个成员间利益的均衡,常常会选择一些大家都看得到的,行之有效的项目去经营,有时会因此导致经营者的短期行为与投一些家族企业发展到这种地步,也就面临一种战略选择,选择是多样化的,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把公司经营管理好,取得更大的收益。

面对选择,笔者认为我们应该抛弃那种“非此即彼”的极端思维方式,针对不同的企业、同一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做出切实有效的选择。

1.维持战略。

对于数目庞大的处于成长初期的中小型家族企业来讲,他们不仅规模小而且大多处于由诞生期向学步期的过度阶段,传统的家族管理模式仍然是一种适合企业发展的最具竞争力和生命力的方式。

一方面,中小企业在其发展的初期面对着资金、信用以及人才等方面的自身困难;另一方面,面临着我国当前市场体制不健全、法制不完备、信用等社会资本薄弱等客观困难,只有家族管理模式才能以最小的成本、最高的效率来解决这些问题。

当前市场竞争激烈、企业成长速度很快,一些中小型企业在创业者手中出现了危机,但这并非传统的家族化
管理模式本身所造成的,而是由于创业者本身文化素质低下,经营管理能力有限等因素导致的。

解决的方法应该是加强企业家的管理教育,提高创业者的经营管理能力。

2.折衷战略。

鉴于我国的市场和法制环境、文化传统、以及家族企业的贡献和发展阶段等主客观条件,一部分大中企业完全走出家族制未必是有效可行的选择。

而著名企业史学家艾尔弗雷德·钱德勒(1987)提出的第二形态的现代企业制度,应该是现阶段大中型家族企业变革的蓝本。

所谓第二形态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指家族(或业主)仍然相对(或绝对)地控股,业主及部分家族成员仍参与企业的高层管理,在相当程度上,家族仍掌握了企业的经营控制权。

但是,企业中很大部分中高层经理人员,甚至总经理都是非家族成员,基本实现了社会化,企业成为家族成员和职业经理人共同管理的现代企业。

要达到第二形态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家族企业必须对现有产权结构、人才结构、组织方式、文化理念等各层面进行变革。

主要措施包括:第一,全面打破家族产权“一股独占”的封闭结构,通过吸收社会资本和产权流动形成合理的股权结构。

浙江一些民营企业,在这方面迈出了很大的步伐,比如温州正泰集团所辖的两家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均有几十人,股份多的有数百万元,少的也有数万元。

第二,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聘用干部,最终形成以非家族成员为主的科层体系。

按照公平竞争原则,能力较低的家族成员要将职位转移给优秀的社会经理人。

第三,完善以董事会为核心的公司治理机制。

第四,重构企业文化。

文化重构的实质是抛弃传统家族伦理中非理性的血缘、亲缘观念,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业缘、事缘理念。

3.放弃战略。

对一些拟上市和已上市的家族企业,要区别于一般企业,吸取东亚家族公司的教训,加快制度创新,抛弃家族制度,建立两权完全分离的现代公司制度,使之成为典型意义上的公众公司。

这是一种彻底的改变方式,将家族化管理变为公司制、股份制,不停留在“一言堂”的阶段,进入群体决策的阶段。

聘用更多的家族外成员,让受过良好教育和培训又有真才实学的优秀企业家成为公司的经理层。

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当前过渡阶段的长期性、复杂性。

政府也应当加强对这类企业的经营监管和交易监管,强化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完善保护包括小股东在内的投资者权利的法律和司法制度。

以上分析表明,面临危机的家族企业在管理模式的选择上不应盲目攀比或迷信所谓的“现代管理方式和技术”,在充分分析企业自身特征和外部环境的基础上选择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发展战略才是明智的选择。

因为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把公司经营管理好,取得更大的收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