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和放牧对草地植物与昆虫多样性关系的作用
牧业发展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牧业发展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草地是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具有保护土壤、调节气候、供给食物等重要功能。
而牧业作为一种与草地密切相关的经济活动,对草地生态系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植被结构变化、土壤质地及营养循环、生物多样性和气候调节等方面,探讨牧业发展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以期加深对草地生态系统的理解。
首先,牧业发展对草地的植被结构产生直接影响。
牧业经营中,牲畜的放牧活动会导致草地植被被剪食,使得草地的高度和盖度下降,植被覆盖度减小。
这种情况对草地的生态系统影响显著,一方面减少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产力,导致生物量减少与能量流失。
另一方面,减少的植物覆盖度会增加土壤的暴露,使得草地更容易受到风蚀和水蚀等侵蚀作用的影响。
牧业发展也会对草地的土壤质地及营养循环产生重要影响。
草地的土壤具有较高的有机质含量和养分含量,牧畜活动的进行会导致土壤的机械压实和土壤侵蚀,从而影响土壤的结构和质地。
部分营养元素如氮、磷、钾等会由于放牧动物的排泄物进入土壤,增加土壤的肥力;但是过度的放牧活动会导致农药和兽药等有害物质的积累,从而对土壤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牧业发展对草地生物多样性也有一定的影响。
草地是众多动植物的栖息地,草地植被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到动物的分布与数量。
放牧活动减少了草地植被类型的多样性,使得部分植物物种失去了理想的生境,并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下降。
另外,放牧过程中,牲畜对草地地表的破坏也会直接影响到草地中的昆虫、鸟类等底层生物的生存和繁衍。
最后,牧业发展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还涉及到气候调节方面。
草地的植物具有很强的温度调节和水分调节能力,能够降低地表的温度、增加土壤水分含量。
然而,放牧活动的进行会导致草地植被的减少和土壤的暴露,使得草地的气候调节效应减弱。
尤其是在全球气候变化不断加剧的背景下,牧业发展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可能会对区域气候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牧业发展对草地生态系统产生着多方面的影响。
研究放牧对草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研究放牧对草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草原是世界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之一,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
然而,随着人类的扩张和经济发展,草原的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放牧是草原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对草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有着显著的影响。
放牧对草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放牧会导致草地植被的破坏和退化。
由于牲畜的过度放牧和踩踏,草地植被的生长速度减缓,甚至消失。
这将导致草原生态系统中许多植物物种的消失,从而降低了草原的生物多样性。
其次,放牧会影响草原中动物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
许多动物依赖于草地植被来获取食物和栖息地,如果植被受到破坏,这些动物的生存将受到威胁。
最后,放牧还会影响草原中微生物和其他小型生物的生存和繁殖。
这些微生物和小型生物在草原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能够分解有机物质和维持土壤健康。
除了对草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外,放牧还对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产生了重要影响。
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包括土壤保持、水源涵养、气候调节、碳汇等。
放牧会导致草地植被的破坏和土壤侵蚀,从而降低了土壤保持能力。
此外,过度放牧还会导致水源涵养能力下降,因为植被对于水源涵养有着重要作用。
同时,草原生态系统也是一个重要的碳汇,但是放牧会导致碳储量减少,从而降低了草原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
为了减少放牧对草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应该制定合理的放牧方案,避免过度放牧和过度踩踏。
其次,加强对草原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工作,促进植被恢复和土壤改良。
此外,应该鼓励农民采用科学的放牧管理方式,例如轮牧、集约化养殖等。
最后,需要加强对草原生态系统的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总之,放牧是影响草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保护草原生态系统,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少放牧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并加强对草原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工作。
气候变化对昆虫生态系统的影响与适应

气候变化对昆虫生态系统的影响与适应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速,自然界的所有生态系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而昆虫作为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部分,其生态学状态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气候变化对昆虫生态系统的影响和昆虫的适应策略。
一、气候变化对昆虫生态系统的影响1.水分变化引发了昆虫活动的变化随着气候变暖,降雨和蒸发作用的变化使得昆虫生态系统中的水循环发生了变化。
气候变化导致了水分的变化,一些昆虫可能需要适应更炎热干燥的生存环境。
比如,一些荣饰豆科的昆虫,如锈蝉、血蝉等就需要适应干热环境中的生长和繁殖。
其他一些昆虫则会在干旱环境下进入休眠,并在雨季重返生态系统。
2.气候变化对昆虫分布和数量的影响气候变化对环境条件的变化,可能会使得昆虫的分布和数量发生变化。
一些寒冷地区,随着气候的变暖,一些移居性昆虫也会适应新的生态环境并在更广泛的地区内定居。
另一方面,气候的变化也会导致一些昆虫分布区域的变化,从而使得一些生态系统中的昆虫数量发生变化。
3.温度变化影响昆虫生长发育温度对昆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有着很大的影响。
由于气候变化,昆虫的生长和发育周期也在发生变化。
在适宜的温度下,昆虫的迁徙,生长和繁殖能力会很强,而气候变化可能会导致这些情况发生变化,影响昆虫的生态系统行为。
二、昆虫的适应策略1.行为适应行为适应是昆虫对目前气候变化采取的一种常见策略。
昆虫可以通过调整其行为,以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
通过改变繁殖季节,昆虫可以充分利用环境中的水分和养分;在干旱区,昆虫则会在地下深处挖穴,以便避免高温和风。
2.遗传适应遗传适应是指昆虫通过基因突变和选择,逐步适应环境。
由于气候变化,日照强度、温度、水分等环境因素的变化,使得一些昆虫的基因发生了改变,在适应新环境中的生长和发展。
比如被称为“北方恶霸”的黄斑蝉,在青藏高原上因为气候变化而发生短期和长期遗传调整,使得蝉虫的体型增加、繁殖早、繁殖次数增加,利于其在环境变化中的生存。
气候变化与昆虫种群的互动关系

气候变化与昆虫种群的互动关系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
气候变化带来了很多的不利影响,其中,昆虫种群的数量和分布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气候变化与昆虫种群的互动关系。
一、气候变化对昆虫种群的影响气候变化对昆虫种群的影响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看待,下面将重点阐述两个方面。
1. 气候变化导致昆虫数量增加或减少气候变化对昆虫种群数量的影响是复杂的。
在温度升高的情况下,许多昆虫可能会响应并适应这种变化,从而导致数量增加。
比如,蚊蝇、金龟子等就是在温暖的环境下极易繁殖。
但是,对一些昆虫而言,如蝉、飞蛾等,适应温度环境变化需要较长时间,如果环境变化太快或太剧烈,它们就会慢慢减少。
2. 气候变化导致昆虫分布范围改变气候变化还会导致昆虫的分布范围变化。
以蚊蝇为例,它们会随着环境温度升高而向北迁移。
而对于其他的昆虫,如蜜蜂等就会受到影响,蜜蜂的植物食源不足时会停止生长,从而导致它们的数量下降。
二、昆虫种群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昆虫种群发生变化时,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对气候变化产生影响。
下面将对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 昆虫种群对温室气体的排放贡献昆虫种群对温室气体的排放在全球总排放中所占比例很小,但是它们的生存状态和数量对环境的稳定性产生很大影响。
昆虫就是自然界中的小生态系统,在生态系统中昆虫之间形成新的关系,它们会对植物的生长状态、食物链生态平衡等影响产生很大的影响。
2. 昆虫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昆虫与植物、鸟类、哺乳动物等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如果昆虫数量发生变化,将直接影响到其他生物种群。
例如,森林中的蚂蚁和蚂蜂,在对植物授粉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并促进了植物的繁殖。
三、结论综上所述,气候变化和昆虫种群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
气候变化会导致昆虫数量和分布范围发生变化,并影响到昆虫种群对生态环境的作用。
而在昆虫数量变化的同时,它们也会对农业和生态系统产生深远的影响。
《放牧对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和功能的影响及其权衡关系研究》范文

《放牧对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和功能的影响及其权衡关系研究》篇一一、引言草地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为广泛且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对人类生活和生存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作为连接自然与人类社会的重要桥梁,放牧行为与草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和功能密切相关。
放牧对草地生态系统的积极与消极影响是当今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且该话题在保护生态环境和推动可持续畜牧业发展中尤为重要。
因此,本研究致力于探索放牧对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和功能的影响,以及在面对这种影响时各利益相关者的权衡关系。
二、放牧对草地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一)放牧对土壤质量的影响适度的放牧行为可以通过动物的踩踏和排泄物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然而,过度的放牧则会导致土壤侵蚀,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质量。
因此,放牧的强度和频率是影响土壤质量的关键因素。
(二)放牧对植被的影响适量的放牧能够有效地控制杂草的蔓延,有利于本地植物的繁衍。
然而,过度的放牧则会破坏植物群落结构,降低植物多样性,对草地植被产生消极影响。
(三)放牧对气候的调节作用草地是地球上的重要碳汇之一,而放牧活动对草地碳储存有显著影响。
适度的放牧行为可以刺激植物生长,增加碳的吸收和储存。
然而,过度放牧则可能导致植被退化,降低碳的吸收能力。
三、权衡关系研究(一)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权衡对于依赖畜牧业为生的地区来说,放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常常发生冲突。
一方面,过度放牧可能破坏生态环境,降低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另一方面,适当的放牧可以维持生态平衡,同时提供经济效益。
因此,如何在保证生态效益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是权衡关系的重要部分。
(二)社会利益与环境保护的权衡对于一些开放性的草地资源,其使用权往往涉及多个社会利益群体。
如何在满足不同社会群体的需求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也是权衡关系的重要内容。
四、对策建议为了平衡和调和上述权衡关系,本研究提出以下对策建议:首先,实施科学合理的放牧管理制度,避免过度放牧;其次,加强对草原的保护和恢复工作;再次,鼓励和发展草原生态旅游等环保型产业,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重收益;最后,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增强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和行动。
《2024年放牧对草原化荒漠植物功能性状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范文

《放牧对草原化荒漠植物功能性状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篇一一、引言在自然环境中,放牧作为一种重要的土地利用方式,对草原化荒漠生态系统具有深远的影响。
草原化荒漠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形成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复杂的生态系统。
放牧活动通过改变植物群落结构、土壤性质以及生物多样性等,进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功能。
本文旨在探讨放牧对草原化荒漠植物功能性状及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为荒漠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放牧对植物功能性状的影响1. 生长与繁殖放牧活动对植物的生长和繁殖具有显著影响。
适度的放牧活动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提高种子的传播和萌发率。
然而,过度放牧会导致植物生长受阻,繁殖能力下降,甚至引起种群衰退。
2. 叶片性状放牧活动会改变植物的叶片性状,如叶片厚度、叶绿素含量等。
适度放牧可促进植物叶片的养分循环和更新,而过度放牧则会导致叶片退化,影响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
三、放牧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1. 土壤性质放牧活动会改变土壤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性质。
适度放牧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然而,过度放牧则会导致土壤侵蚀、压实和贫瘠化,影响土壤的保水能力和生物多样性。
2. 生物多样性放牧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表现在多个方面。
一方面,适度的放牧活动可以为某些物种提供生存空间和食物来源,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另一方面,过度放牧会导致某些物种的灭绝或种群衰退,破坏生态平衡。
四、对策与建议为了保护和管理草原化荒漠生态系统,针对放牧活动的影响,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1. 合理控制放牧强度适度放牧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因此,应合理控制放牧强度,避免过度放牧对植物和土壤造成的不良影响。
2. 实施轮牧制度轮牧制度可以有效地利用资源,减轻对草地的压力。
通过合理划分草地资源,实现草地的轮换利用,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3. 加强生态保护与恢复措施针对已经退化的草地,应采取生态保护与恢复措施,如种植植被、改良土壤、提高生物多样性等,以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发展。
全球气候变化对草地和牧场生态系统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草地和牧场生态系统的影响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最严峻的环境问题之一,对生态系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其中,草地和牧场生态系统是受到气候变化影响最显著的生态系统之一。
本文将探讨全球气候变化对草地和牧场生态系统的影响,并分析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气候变化对草地和牧场生态系统的直接影响1.1 温度升高全球气候变暖导致草地和牧场的平均温度上升,这对于许多植物和动物物种都产生了直接影响。
一些高山地区的植物物种会因温度升高而无法在原生活环境中存活。
另外,一些畜牧业也受到了冷却效应减弱的影响,使得适宜牧放的地区减少。
1.2 降水模式和数量变化全球气候变化引起了降水模式和数量的变化,这对草地和牧场生态系统的水分供给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些地区的干旱现象加剧,导致草地和牧场的水资源减少,从而影响植物和动物的生存和生长。
另一方面,一些地区的降雨增加,引发洪涝和土壤侵蚀,破坏了牧草的生长条件。
1.3 气候极端事件增加全球气候变化还导致了极端气候事件(如干旱、洪涝、台风等)的增加,这对草地和牧场生态系统造成了直接的损害。
极端干旱造成了土壤干燥和牧草减产,而极端洪涝则影响了牧草的生长和动物放牧。
二、气候变化对草地和牧场生态系统的间接影响2.1 物种多样性下降气候变化导致了许多物种数量和多样性的下降,这也包括了草地和牧场生态系统中的许多植物物种和动物种群。
这种物种多样性的下降对草地和牧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平衡产生了负面影响。
2.2 土壤质量下降气候变化对草地和牧场的土壤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在干旱区域,由于水资源的减少和土壤的枯竭,土壤的质量下降,导致植物无法正常生长,动物也无法获得足够的食物。
2.3 生态系统服务减弱草地和牧场生态系统为社会提供了许多生态系统服务,如土壤保持、水资源调节、生物多样性维护等。
然而,气候变化导致的草地和牧场生态系统退化减弱了这些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能力,进一步影响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解决方案3.1 适应性管理通过采用适应性管理策略,可以减轻气候变化对草地和牧场生态系统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及调控

气候变化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及调控草地是地球上最广泛分布的生态系统之一,它们扮演着维持生态平衡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角色。
然而,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草地生态系统正面临着重大挑战和威胁。
本文将探讨气候变化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相关的调控措施。
一、气候变化对草地的直接影响气候变化对草地的直接影响主要表现在温度和降水的变化。
全球变暖导致草地地表温度升高,这对草地的生态系统产生了直接影响。
草地植物的生长周期、生物多样性、养分循环等方面都受到了影响。
同时,降水模式的变化也对草地生态系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长期干旱和极端降雨事件的增加,使得草地面临着水资源短缺和土壤侵蚀等问题。
二、气候变化对草地生态系统的间接影响除了直接影响,气候变化还通过改变其他生态环境因素,间接影响了草地生态系统。
例如,气候变化引发的海平面上升导致了盐水入侵,这对沿海草地造成了威胁;同时,气候变化也加剧了气象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如洪水和干旱,这对草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产生了严重影响。
三、草地生态系统调控的必要性考虑到气候变化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调控草地生态系统变得至关重要。
调控草地生态系统能够增强其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减轻气候变化对其造成的压力。
通过调节植物群落结构,提高植物抗逆能力和生长周期调节能力,对草地生态系统进行调控可以增加其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四、草地生态系统的调控措施1.增加物种多样性:通过增加植物物种多样性,提高草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恢复能力。
多样的植物群落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水分循环,从而减缓气候变化的冲击。
2.改善管理措施:合理管理草地资源,包括合理的放牧、灌溉和施肥措施,能够提高草地抗干旱和抗逆能力,减轻气候变化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3.保护水资源: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高草地生态系统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干旱对草地的影响。
4.监测和预警:建立草地生态系统监测网络,及时掌握草地生态系统的变化情况,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促进草地生态系统的有效调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候变化和放牧对草地植物与昆虫多样性关系的作用
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级关系(trophic relationships)是极其复杂的,它对生态系统功能和稳定性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为地球上分布广泛的生态系统之一,草地(grasslandecosystem)包含多个营养级,并且该系统中各个营养级的生物组分之间,以及生物组分与非生物因子之间形成有效的平衡与稳定关系。
然而,草地生态系统正面临着频繁的为人干扰和日益加剧的气候变化的影响,每个营养级的生物组分将做出不同的响应策略,导致草地生态系统中营养级互作(trophic interaction)关系更为复杂。
最近,有关生物多样性与营养级互作的相互关系,特别是相邻或多营养级多样性关系(relationships of multitrophic diversity)已经成为生态学家十分关注的焦点。
因此,本研究基于对大型草食动物放牧和气候变化影响的深入认识,以及当前对营养级互作方面研究的倍受关注,从生物多样性角度出发,开展多营养级多样性关系对气候变化和放牧干扰的响应研究。
这些研究不仅对揭示营养级效应、丰富食物网和全球变化生态学理论,同时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科学管理草地生态系统和维持草地生态系统生态和服务功能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
指导意义。
本研究是在位于欧亚大陆东缘的草甸草原上的三个实验平台(模拟增温、降水量变化以及草食动物放牧)上连续开展的,通过调查植物和昆虫多样性、群落组成等指标,以及对实验结果的深入分析,获得以下重要研究结论:(1)采用连续3年(2007-2009年)的野外控制实验,通过增加大气温度(大约1.7℃)与自然温度比较,分析植物多样性与昆虫多样性对增温的响应。
研究发现,增加温度使植物物种丰富度略微增加,但使植物总生物量和杂类草生物量显著增加,而
禾本科植物生物量无明显变化,这表明增温导致杂类草的优势度增加,而禾本科植物的优势度不变,进而改变植物群落组成。
温度升高使昆虫物种丰富度减少13.3%(P=0.003),但昆虫数量却增加12.5%(P=0.002)。
在增温条件下,捕食性昆虫数量增加的程度(41.76%)大于草食性昆虫(12.11%),这使昆虫群落的营养级结构在温度升高后发生显著变化。
更重要的是,实验结果显示,自然温度条件下的植物多样性与昆虫多样性的正向关系被增温处理加强(P=0.021),这就表明增温增强了昆虫多样性对植物多样性的依赖性(dependence),这可能是由于昆虫对温度升高的敏感性以及温度导致的植物群落组成改变引起的。
这一结果说明植物多样性对昆虫多样性有着强烈的上行控制效应(bottom-up control effects)。
因此,在气候变化对生态系影响的研究中,考虑植物多样性或昆虫多样性变化是重要的,但理解植物多样性与昆虫多样性关系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更为关键。
气候变化条件下新的植物和昆虫的营养级关系的建立在较长时间尺度上将强烈影响生态系统功能和稳定性。
本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温度升高可能改变多营养级多样性关系强烈影响草地生态系统,对预测气候变化影响生态系统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同时也说明保护植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2)通过3年(2007-2009年)的自然降水控制实验(自然降水、增加30%降水和减少30%降水),检验了降水量变化对植物多样性及昆虫多样性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增加降水量显著提高植物总生物量和禾本科生物量,而减少降水量则显著减少总生物量和禾本科生物量。
无论增加降水还是减少降水都使植物物种丰富度降低。
对于昆虫来说,草食性昆虫和捕食性昆虫数量对降水量变化有着不平等的响应,捕食性昆虫数量减少的程度(61.3%)高于草食性昆虫减少的程度(14.3%),这使草食性昆虫更占有优势,这表明改变降水量使昆虫群落结构简单化。
2007年,昆虫物种丰富度在增加降水和减少降水处理中无显著变化(P=0.113),而在2008(P=0.004)和2009年(P=0.016)却显著减少,这说明昆虫物种丰富度对降水量变化的响应具有时间依赖性(time dependence),这可能是由于不同年份的降水量存在差异而导致的植物群落改变引起的。
同时,这一结果也暗示着昆虫物种丰富度对变化的降水量有潜在的滞后响应(lagged response)。
由此推论,尽管气候变化已经发生,但生物群落的响应未必与其一致,可能是延迟表现出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
降水量变化对昆虫的影响主要归因于植物群落对降水量变化的响应,包括物种丰富度、生物量以及群落结构。
因此,即使在降水量发生变化的条件下,植物群落仍然对昆虫多样性有着显著的上行效应。
该结果对在气候变化下,理解食物网理论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
同时,也强调了降水量变化可以通过作用于不同营养级多样性,甚至是改变营养级多样性关系而影响生态系统功能和稳定性。
此外,昆虫多样性对降水量变化的滞后响应说明气候变化对草原生态系统影响的通过野外长期实验来验证的重要性。
(3)在3个植物多样性水平群落中(低:4-5种植物,中:8-9种植物,高:15-17种植物)应用5种适度强度的放牧处理(无牧、牛放牧、山羊放牧、绵羊放牧和牛+山羊+绵羊混牧),检验大型草食动物对植物多样性与昆虫多样性关系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大型草食动物放牧对植物物种丰富度无显著影响,但减少植
物生物量(P <0.001)、高度(P=0.001)和盖度(P <0.001)。
大型草食动物在不同植物多样性水平上对植物高度变异的影响不同:在低植物多样性梯度增加植物高度变异,在高植物多样性梯度减少高度变异。
对于昆虫物种丰富度来说,也发现相似的变化模式:放牧在低植物多样性对昆虫物种丰富度有正效应,在高植物多样性水平有负效应。
这是由于在有大型草食动物存在条件下,昆虫物种丰富度变化强烈的响应于植物高度变异(variation in plant height)的结果。
这就暗示着在放牧的草地系统中,在影响昆虫多样性的因素中,植物结构异质性(plant structural heterogeneity)是不可忽略的更重要的因子,这表明在植物昆虫互作研究中植被结构的空间异质性应该给予更多关注。
同时还发现,在无牧条件下,昆虫物种丰富度与植物物种丰富度呈正相关关系(P=0.032),但在牛和绵羊放牧条件下,昆虫物种丰富度随着植物多样性增加而降低(牛:
P=0.026;绵羊:P=0.032);在混合放牧处理中,昆虫物种丰富度随着植物物种丰富度先略微增加,然后显著降低(P=0.015)。
因此,大型草食动物放牧能逆转植物多样性与昆虫多样性正向关系,强调了在草地生态系统中大型草食动物(放牧家畜)对营养级多样性关系的重要的调节作用。
此外,本研究进一步说明草地系统在适度放牧管理的过程中,单一大型草食动物与其组合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是不同的,混合放牧使中度植物多样性群落中昆虫多样性最大,表明混合放牧能在适度植物物种群落中维持较大的生物多样性,这为科学管理草地系统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本研究通过对植物多样性与昆虫多样性及他们关系对大型草食动物放牧干扰、降水量以及温度变化的响应分析,对营养级关系以及气候变化和放牧的影响
有了深入的理解和进一步的认识:增温对植物物种丰富度影响较小,减少昆虫物种丰富度,并且使昆虫多样性对植物多样性的依赖性加强;无论增加降水量还是减少降水量都显著使植物和昆虫物种丰富度降低,并且对昆虫多样性有滞后影响。
这说明气候变化(增加温度和降水量改变)可以影响植物多样性与昆虫多样性关系,为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作用提供新的实验证据,对预测气候变化的影响有重要理论参考价值。
放牧强烈影响昆虫多样性,大型草食动物的这种作用效应高度依赖植物多样性;并且放牧逆转了植物多样性和昆虫多样性的正相关关系,这意味着大型草食动物放牧改变了草地营养级多样性关系原有的平衡模式,进一步为大型草食动物是草地生态系统的重要决定者(key determinant)提供理论依据。
本研究表明植物多样性和昆虫多样性关系是极其复杂的,在气候变化和放牧影响下重新建立的他们的相互关系,这种变化的相邻营养级多样性关系在长期时间尺度上能潜在地影响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
同时,强调大型草食动物放牧和气候变化是影响草地生态系统的重要因素,对其深入研究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同时为预测气候变化和人类干扰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