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第三十二讲教案-凡是人_皆须爱_天同覆_地同载_行高者_名自高_人所重_非貌高_才大者_望自大_人所服_非
弟子规 第11课

“大”字甲骨文字形,像一 个直立的人,古代把人看做 “万物之灵”,是伟大的, 所以用人来表示“大”的意 思。
请听故事:以貌取人
蝉
(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居高声自远, 非是借秋风 。
讲一讲
动物社区搬来了两位新住户,你觉 得哪位更应该得到大家的欢迎?
第 11
课
第 11 课 凡是人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 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 己有能,勿自私,人有能,勿轻訾。 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
第 11 课 凡是人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释文: 不论是什么人,我们都要互相关心、爱护和
尊敬,因为我们共同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同一 块土地上。
第 11 课 凡是人
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
释文: 一个行为高尚的人,名声自然会高。因为
人们敬重的是一个人的品行,而不是看他是否有 一副好的相貌。
第 11 课 凡是人
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
释文: 一个才学丰富的人,名望自然会大,因为
人们所佩服的,是有真才实学的人,而不是自吹 自擂的人。
第 11 课 凡是人
己有能,勿自私,人有能,勿轻訾。
释文: 自己有才能,不要只想着为自己谋私利,也
应当做些对社会大众有益的事。别人有才能,不要 心生嫉妒,随 便轻视、毁谤。
第 11 课 凡是人
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
释文: 不要诌媚巴结富有的人,也不要对穷人傲慢
作业: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回家帮爸爸妈妈做一件力所能 及的事 。
《弟子规》第四课时

• 《增广贤文》
• 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责人之 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 来早与来迟。一人道好,千人传实。结交须胜己, 似我不如无。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伤人一语, 利如刀割。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得宠思辱,安 居虑危。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一 毫之恶,劝人莫作。一毫之善,与人方便。欺人 是祸,饶人是福。“一饭一粥,当思来之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忠言逆耳利于行, 良药苦口利于病。
• 商鞅的故事
•
商鞅是战国时期的改革家,他辅佐秦孝公进
行了变法。变法之初,为了取信于民,他想出了
一个好办法。那天,商鞅在国都的南门立起一根
三丈高的木杆,并当众宣布,谁能把它扛到北门,
赏赐黄金十两。可是到了下午,还没有人去做,
这时商鞅又下令把赏金增加为五十两,这时有一
个人把木杆扛到了北门。商鞅马上把五十两黄金
• 房室清 墨磨偏 列典籍 虽有急
墙壁净敬 读看毕 有缺坏
笔砚正 心先病 还原处 就补之
• 解读:书房要整理清洁,墙壁要保持干净,读书时,
书桌上笔墨纸砚等文具要放置整齐,不得凌乱,触目所 及皆是井井有条,才能静下心来读书。古人写字使用毛 笔,写字前先要磨墨,如果心不在焉,墨就会磨偏了, 写出来的字如果歪歪斜斜,就表示你浮躁不安,心定不 下来。书籍课本应分类,排列整齐,放在固定的位置, 读诵完毕须归还原处。虽有急事,也要把书本收好再离 开,书本是智慧的结晶,有缺损就要修补,保持完整。 (古人一书难求,故有修补之举。)
• 思考题:对待他人的缺点、错误我们如何去做? 我们常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弟子规》 是如何表述的?
• 人物链接: 贺之章的故事
• 贺之章是唐朝著名的诗人,他性格直爽,豁 达健谈,当时的达官贤士都 很仰慕他,都愿意 和他交谈,他虽然名气很大,但爱才若渴,热情 地提携讲坛后辈。当他在京城身居要职时,李白 还是一个初露头角的诗人。贺之章读了李白的 《蜀道难》一诗后,赞叹不已,称李白是“谪 仙”。两人见面后,虽然年龄相差四十多岁,但 却一见如故,成了忘年之交。后来,在他的推荐 下,李白名震天下,后来成了人人赞叹的“诗 仙”。
弟子规仁义礼智信句子

弟子规仁义礼智信句子
1.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仁爱
2. 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
——仁德
3. 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道义
4.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
——礼义
5. 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自信
6.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诚信
这些句子强调了仁爱、仁德、道义、礼义、自信和诚信等价值观,对于培养良好的品德和为人处世的态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需要注意的是,《弟子规》的内容在不同的版本和解读中可能会有所差异,以上仅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句子。
如果你对具体的句子有更详细的需求,可以参考相关的《弟子规》版本或研究资料。
个弟子规第三课

个弟子规第三课《弟子规》第三课,主要讲述了泛爱众、亲仁和余力学文等主题。
其中,泛爱众部分讲到要爱一切人,没有贵贱之分。
亲仁部分讲到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是增长德行的关键。
余力学文部分讲到学习可以增长我们的德行,但如果只注重学习而不注重实践,那么学习就失去了意义。
具体来说,这一课的内容包括:泛爱众: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
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
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
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
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
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
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
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
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
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
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
亲仁: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
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
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
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
余力学文: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
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
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
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
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 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 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 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 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 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以上是《弟子规》第三课的主要内容。
弟子规---泛爱众译文加故事

弟子规---泛爱众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译文]人与人之间,要和睦相处,互相爱护,因为大家都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同一块土地上。
[小故事]孙叔敖是春秋时期楚国的政治家,他小时候,一天在村外玩耍时,突然发现了一条两头蛇。
孙叔敖大吃一惊,因为他听说两头蛇是不祥之物,谁见到它就会死去。
孙叔敖刚想躲开,转念一想:自己看见它就够倒霉了,要是留着它,别人见了也会倒霉的。
于是他就把两头蛇砸死深埋了。
孙叔敖回到家里后,哭着把自己的遭遇告诉了母亲。
母亲听了孙叔敖的话,笑了:“孩子,你死不了,因为在危险时还想着别人的人是不会轻易死掉的。
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译文]行高尚的人,名声自然就高;人们敬重一个人,主要是看他的品行,而不是看他有没貌。
[小故事]齐王派长相普通的晏婴出师楚国。
楚王想侮辱晏婴个矮,就在城墙下开了一个小门让他进。
晏婴不卑不亢地说:“这是狗洞,如果我访问的是狗国,我就从这里进去。
”楚国人一听,忙打开城门让晏婴竟区了。
见到晏婴,楚王故意问:“齐国没人了吗怎么派你来了”晏婴回答说:“我国派人出访有个规矩:上等国派上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就派我到楚国来了。
”楚王听后,对晏婴肃然起敬。
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译文]才干出众的人,名望自然大;人们佩服一个人,主要是看他的本领,而不是看他会不会说大话。
[小故事]王昭远是五代时期后蜀的统帅,平时他骄傲自大,总以诸葛亮自比,经常吹嘘说:“只要我手握铁如意,坐着太平车就可指挥大军,一统天下。
”公元961年,北宋派大军攻打后蜀。
后蜀派王昭远率军抵抗,平时趾高气昂的王昭远由于指挥失当,使后蜀的军队一溃千里,王昭远自己也做了宋军的俘虏。
结果,王昭远自比诸葛亮要一统天下的大话,成为了历史上的笑柄。
己有能勿自私人有能勿轻訾[译文]自己有本领,不要自私,有肯用出来帮助别人;别人有本领,不要不服气,甚至说人家的坏话。
[小故事]春秋时,晋平公想大夫祁黄羊请教:“你看谁能胜任南阳县令的职位”“解狐。
弟子规泛爱众四字成语

弟子规泛爱众四字成语〈泛爱众〉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既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希望采纳!fàn ài zhòng【泛爱众】fán shì rén jiē xū ài tiān tong fù dì tong zài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xìng gāo zhě míng zì gāo rén suǒ zhòng fēi mào gāo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cái dà zhě wàng zì dà rén suǒ fú fēi yán dà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jǐ yǒu néng wù zì sī rén suǒ néng wù qīng zī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wù chǎn fù wù jiāo pín wù yàn gù wù xǐ xīn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rén bù xián wù shì jiǎo rén bù ān wù huà rǎo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rén yǒu duǎn qiè mò jiē rén yǒu sī qiè mò shuō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dào rén shàn jí shì shàn rén zhī zhī yù sī miǎn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yang rén è jì shì è jí zhī shèn huò qiě zuò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shàn xiāng quàn dé jiē jiàn guò bù guī dào liǎng kuī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fán qǔ yǔ guì fēn xiǎo yǔ yí duō qǔ yí shǎo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jiāng jiā rén xiān wèn jǐ jǐ bú yù jí sù yǐ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ēn yù bào yuàn yù wàng bào yuàn duǎn bào ēn cháng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dài bì pú shēn guì duān suī guì duān cí ér kuān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shì fú rén xīn bù rán lǐ fú rén fāng wú yán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泛爱众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小学国学经典《弟子规》第27课-凡是人,皆须爱(PPT课件)

枳(zhǐ) :小枝多硬刺。
dì tóng zài
地同载
fēi mào gāo
非貌高
fēi yán dà
非言大
全面解读
iē xū ài tiān tóng fù
皆须爱 天同覆
dì tóng zài
地同载
皆:全都。 覆:遮盖,覆盖。 载:承载,负担。
~~~~~~~~~
~~~~~~~~~~~~~~~~~
名:名声,名誉。
~~~~~~~~~~~~~~~~~~~~
重:重视,看重。
~~~~~~~~~~~~~~~~~~~~
译文:德行高尚的人,他的名望自然就会高。人们敬重他,并不是因为他相貌
比别人好,而是因为他品德高尚。
cái dà zhě
才大者
wàng zì dà
望自大
rén suǒ fú
人所服
fēi yán dà
晏婴见到楚王,楚王故意问他:“齐国没有人了吗?怎么派你来了。”晏婴回答说:“我国派人出访 有一个规矩,上等国家派上等的人物,我最不中用,所以就派我到楚国来了。” 楚王又安排人在他们谈 话时押过来一名犯人。楚王问此人犯了什么罪,下面人回答:“他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晏婴马上说: “淮(huái)南的橘子树到了淮北就成了枳(zhǐ);齐国人到了楚国就成了贼,看来是水土不同啊!”楚 王听后,觉得晏婴很了不起,对他肃然起敬,并马上向他致歉。这个故事说明了人的品德高尚,不是看他 的相貌,而是看他的行为。
弟子规学生课堂讲述第三十三课

四好学校《弟子规》学生课堂讲述课题:泛爱众课节:第三十三课【泛爱众。
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
】这堂课我们学习“泛爱众”。
我们的眼睛要不要爱护啊?(要。
)要爱护啊!来,看黑板,老师先念一遍,“泛爱众。
凡是人,皆须爱。
天同覆,地同载。
行高者,名自高。
人所重,非貌高。
才大者,望自大。
人所服,非言大”。
预备,齐。
(泛爱众。
凡是人,皆须爱。
天同覆,地同载。
行高者,名自高。
人所重,非貌高。
才大者,望自大。
人所服,非言大。
)谁来说一下,“泛爱众”是什么意思?好,来,请。
(我觉得“泛爱众”的意思是广泛地去爱护众人。
)众人还有众物,给他掌声鼓励。
那“凡是人,皆须爱。
天同覆,地同载”?(“凡是人,皆须爱”的意思是只要都是人,必须互相关爱,“天同覆,地同载”的意思是都是一个天覆盖,一个地承载。
)好,给他掌声鼓励。
好,都是一个天覆盖,我们同生在一个天地之间,是不是?。
“行高者,名自高。
人所重,非貌高”什么意思?提示:行是德行。
(德行非常高的人,他的名声自然会很高,被人尊重的人,不是看他的外表而是看他的德行。
)好,给她掌声鼓励。
请坐。
当一个人他的行为非常高尚的时候,那他的名声自然就会很高,因为人们所敬重的,“人所重,非貌高”,人所敬重的是一个人的品行、德行,而不是他有多么好的外貌。
那“才大者,望自大。
人所服,非言大”是什么意思?(我觉得这个才是自己的才华,比如一个人自己的才华特别大,他对自己的要求也会很高。
)“望自大”。
(“人所服,非言大”的意思是,我认为是被别人佩服的人,他肯定不是因为他自己说大话,而是因为他自己的确有这个能力。
)要有真才实学,好,掌声鼓励,请坐。
当一个人才学非常丰富的时候,他自然就会很有声望,那人们所佩服的是他是否有真才实学,而不是他是不是能够,言很大,说大话,而不是佩服那种自吹自擂的人、自我吹嘘的人。
“泛爱众”就是广泛地爱护众人众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才大者 人所服
望自大 非言大
真正贤德的人绝不会矜夸
陈几亭曰:“君子有二耻:矜所能,耻也 。饰所不能,耻也。能则谦以居之,不能 则学以充之。君子有二恶:嫉人所能,恶 也。形人所不能,恶也。”
故事一
• 三顾茅庐
– 汉末刘备三次诚访诸葛亮出山辅佐的故事。此 后传为佳话,渐成典故,载《三国志· 蜀志· 诸 葛亮传· 出师表》。现在常用来比喻真心诚意, 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故事二
• 藏羚羊跪拜
爱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
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
故事三
• 特蕾莎修女
爱 = 用心感受他人的需要
勿以己之长而盖人; 勿以己之善而形人; 勿以己之多能而困人 学习水的柔软,向低处流淌 谦即是德
生活中的实例
行高者 人所重
名自高 非貌高
德者,本也
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等都 是因为德行而名扬千秋
• 才大者 望自大 • 人所服 非言大
《三字经》云:三才者,天地 人 天的德行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 息 地的德行 –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 物 志在圣贤,将天地的德行演出来
一瓶矿泉水
• 一瓶矿泉水有多少道工序?
66 道工序
故事一以其存心也。”君子所存之心,不仅是 爱人敬人之心,还要爱惜物命。
圣贤之道,贵在力行
做到以后再说,是圣人, 说了以后能做到,是贤人, 说了以后做不到,是骗人
我们要做哪种人? 说到要做到!
共诵《礼运· 大同篇》
•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jú)能 。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 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 有所长。矜(通,鰥)寡孤独废疾者。皆 有所养(yàng)。男有分。女有归。货恶 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wù) 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 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 不闭。是谓大同。
闻古乐 静思
合班课
• 雨啊,请你到非洲
作业
父亲节的献礼
《在节日的光环下,做欲行还休的事》 让我们怀着感恩之心为默默付出的父亲洗脚
为
万 世
为
往 圣
开 太
平
继 绝
学
故事一
• 虎门销烟
林则徐先生《十无益》
• • • • • 父母不孝,奉神无益 兄弟不和,交友无益 存心不善,风水无益 行止不端,读书无益 心高气傲,博学无益 • • • • • 做事乖张,聪明无益 时运不济,妄求无益 妄取人财,布施无益 不惜元气,服药无益 淫恶肆欲,阴骘无益
故事二 - 晏婴使楚
zǐ dào kuī
wù sī cáng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gǒu sī cáng qīn xīn shāng
苟私藏, 亲心伤。
凡是人 天同覆 行高者 人所重
皆须爱 地同载 名自高 非貌高
才大者 人所服
望自大 非言大
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凡是物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 之
• 晏婴是春秋时期齐国的相国,但身材矮小、相貌丑陋。一次, 齐王派他出使楚国,楚王听说晏婴来了,想羞辱他,于是就在城 墙下开了一个又低又小的门。晏婴知道这是楚国人故意羞辱他, 就说:“我是前来访问的,这是狗洞,不是国门,如果我访问的 是狗国,我就从这个门进去。”楚国人一听,马上打开城门让晏 婴进去了。 • 晏婴见到楚王,楚王故意问他:“齐国没有人了吗?怎么派你 来了。”晏婴回答说:“我国派人出访有一个规矩,上等国家派 上等的人物,我最不中用,所以就派我到楚国来了。” 楚王又 安排人在他们谈话时押过来一名犯人。楚王问此人犯了什么罪, 下面人回答:“他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晏子马上说:“淮 ①南的橘子树到了淮北就成了枳②;齐国人到了楚国就成了贼, 看来是水土不同啊!”楚王听后,觉得晏婴很了不起,对他肃然 起敬,并马上向他致歉。
故事二
• 王昭远是五代时期后蜀的统帅,平时他骄 傲自大,总以诸葛亮自比,经常吹嘘说: “只要我手握铁如意,坐着太平车就可指 挥大军,一统天下。”公元961年,北宋派 大军攻打后蜀。后蜀派王昭远率军抵抗, 平时趾高气昂的王昭远由于指挥失当,使 后蜀的军队一溃千里,王昭远自己也做了 宋军的俘虏。结果,王昭远自比诸葛亮要 一统天下的大话,成为了历史上的笑柄。
为
万 世
为
往 圣
开 太
平
继 绝
学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原文】 子曰:“君子欲讷(1)于言而敏(2)于行。”(《论 语· 里仁第四》) 【
凡是人 天同覆 行高者 人所重
皆须爱 地同载 名自高 非貌高
shìsuīxiăo
wù shàn wéi
事虽小, 勿擅为,
gǒushànwéi
wù suī xiă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