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设计方案
数据库设计方案

数据库设计方案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数据库设计方案的模板,旨在帮助进行数据库设计的团队快速开始项目。
本方案涵盖了数据库的各个方面,包括数据模型、表结构、索引、关系等。
2. 数据模型在设计数据库之前,需要明确数据模型的需求。
根据项目的特点和目标,选择合适的数据模型。
常见的数据模型包括关系型、文档型、图形型等。
在选择数据模型时,应考虑数据的复杂性、可扩展性和性能需求等因素。
3. 表结构根据数据模型的选择,设计数据库的表结构。
每个表应包含与业务相关的字段,并且合理命名和组织这些字段。
需要考虑表之间的关系和依赖关系,以便能够有效地查询和操作数据。
4. 索引为了提高数据库的查询性能,需要为重要的字段和查询条件创建索引。
索引可以加快查询的速度,但也会占用额外的存储空间。
在创建索引时,需要根据业务需求和查询频率进行权衡和决策。
5. 关系数据库中的表之间可以建立关系,以便能够更好地组织和管理数据。
关系包括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关系。
在设计数据库时,需要根据业务逻辑和需求确定表之间的关系,并使用合适的关系类型进行实现。
6. 数据安全为了保护数据库中的数据,需要采取合适的安全措施。
这包括对用户权限进行管理和控制,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和脱敏处理,定期备份数据以及监控数据库的访问和活动等。
7. 性能优化为了提高数据库的性能,可以采取一些优化策略。
例如,合理使用索引、优化查询语句、合理设计表结构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水平扩展和垂直扩展来增加数据库的处理能力。
8. 总结数据库设计是任何项目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良好的数据库设计可以提高数据的管理和查询效率。
本文档提供了一个数据库设计方案模板,通过按照模板的步骤和原则进行设计,可以快速开始项目,并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
数据库设计方案

数据库设计方案一、引言数据库设计是构建一个有效的数据库系统的关键步骤。
一个好的数据库设计方案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可靠性和可扩展性。
本文将介绍一个针对某个特定系统的数据库设计方案,旨在满足系统的需求和优化系统的性能。
二、系统需求分析在进行数据库设计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对系统的需求进行全面的分析。
根据这个分析,我们可以确定系统需要存储的数据类型、数据量以及数据之间的关系。
同时,我们还需要考虑到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以便在设计中预留足够的扩展空间。
三、数据库结构设计基于需求分析的结果,我们可以开始设计数据库的结构。
数据库结构设计包括确定实体(Entity)和属性(Attribute),并建立实体之间的关系。
此外,还需要确定合适的主键和外键,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四、数据库模式设计数据库模式设计是数据库设计的重要一步。
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数据库模型,并根据系统需求进行模式的设计。
常用的数据库模型包括层次模型、网络模型和关系模型等。
对于本系统,我们选择关系模型,因为它具有简洁、直观和易于理解的特点。
五、数据库物理设计数据库物理设计主要涉及存储结构的设计和索引的创建。
在存储结构的设计中,我们需要确定数据的存储方式、存储位置以及存储格式等。
而在索引的创建中,我们可以根据查询频率和查询效率的要求,选择适当的字段进行索引。
六、数据库安全设计数据库安全设计是一个关键的方面,特别是对于包含敏感信息的系统。
在数据库安全设计中,我们需要考虑到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等方面。
我们可以通过权限管理、加密和备份等手段来保护数据库的安全。
七、数据库性能优化数据库性能优化是提高系统性能的重要手段。
在数据库设计中,我们可以通过合适的索引设计、数据分区和查询优化等方式来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处理效率。
八、数据库备份和恢复策略数据库备份和恢复策略是确保数据安全和可靠性的重要措施。
在数据库设计中,我们需要合理规划数据备份的频率和备份策略,并建立相应的恢复机制,以便在系统故障或数据丢失时能够迅速恢复系统。
数据库设计方案

数据库设计方案二〇二〇年六月1.数据库设计原则数据设计原则包括统一原则、标准化原则、规范性原则、保护性原则、完整性原则,并发性原则,安全性原则、备份性原则、数据关联性原则、适应性原则、可靠性与完整性原则、快速访问原则。
1、统一原则数据库统一标准化处理,统一建设,实现信息资源标准化和开放共享。
2、标准化原则并遵从各项技术规定,做好数据库的标准化设计与建设。
各配套设备的性能和技术要求稳定可靠,所有的数据库设计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
3、规范性原则数据处理及数据建库实行规范化设计与建设,为业务系统提供支撑。
4、保护性原则项目建设要充分考虑易维护性原则,软件建设做好售后服务,为后期建设提供良好基础。
5、完整性原则在系统设计中,我们选用产品和系统时,应充分考虑系统的升级、扩展、维护问题,设计应全面、周到,注意预留到位并留有充分余量,以适应未来发展需要。
6、并发性原则项目建设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抗干扰性,提高稳定性。
7、安全性原则系统的数据库必须分层次和级别、保证数据库在各种级别保密程度上的查询访问,防止信息被任意查询和破坏,对各种各样的计算机病毒,系统都应具有高度的免疫力。
8、备份性原则系统的设计和设备配置必须保证信息的安全,有较好的数据安全措施,有较强的数据备份和系统恢复功能。
9、数据关联性原则考虑数据与数据之间关联性问题,实现数据间的共享开放。
10、适应性原则系统设计应符合统一规划、阶段性实施的原则,充分考虑未来技术发展所带来的系统扩充的需求,预留足够的接口空间,可满足以后的软件升级及设备扩容。
11、可靠性与完整性原则即系统的设计能充分考虑系统的发展需要,能充分适应科技的快速进步,对系统的扩展性预留可持续发展的接口和技术空间。
12、快速访问原则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稳定,能够快速进行访问。
2.数据库逻辑设计数据库逻辑设计包括数据库逻辑划分、矢量数据逻辑设计、栅格数据逻辑设计。
1、数据库逻辑上是由一个或多个表空间组成的,表空间物理上是由一个或多个数据文件组成的;而在逻辑上表空间又是由一个或多个段组成的。
教学数据库系统设计方案

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库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教学数据库系统作为学校信息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针对教学数据库系统进行设计,旨在为我国教育事业提供一套高效、实用的数据库解决方案。
二、系统需求分析1. 功能需求(1)学生信息管理:包括学生基本信息、成绩、奖惩、课程选择等。
(2)教师信息管理:包括教师基本信息、课程安排、教学成果等。
(3)课程信息管理:包括课程基本信息、课程设置、课程安排等。
(4)教学资源管理:包括教学课件、教材、习题等。
(5)教务管理:包括课程报名、成绩录入、成绩查询等。
(6)系统管理:包括用户管理、权限管理、数据备份与恢复等。
2. 性能需求(1)响应速度:系统响应时间应小于1秒。
(2)并发处理能力:支持多用户同时在线操作。
(3)存储容量:能够存储大量数据,满足学校长期发展需求。
(4)安全性:保障数据安全,防止非法访问和篡改。
三、系统架构设计1. 技术选型(1)数据库:采用MySQL数据库,具备高性能、稳定性、可扩展性等特点。
(2)开发语言:采用Java语言,具有良好的跨平台性、可维护性。
(3)开发框架:采用Spring Boot框架,简化开发流程,提高开发效率。
2. 系统架构(1)前端:采用Vue.js框架,实现用户界面交互。
(2)后端:采用Spring Boot框架,负责业务逻辑处理。
(3)数据库:MySQL数据库,存储数据。
(4)缓存:采用Redis缓存,提高系统性能。
(5)消息队列:采用RabbitMQ,实现系统解耦。
四、系统模块设计1. 学生信息管理模块(1)功能:实现学生基本信息、成绩、奖惩、课程选择等信息的录入、修改、查询、删除等功能。
(2)设计:采用MVC模式,将模型(Model)、视图(View)、控制器(Controller)分离,提高代码可维护性。
2. 教师信息管理模块(1)功能:实现教师基本信息、课程安排、教学成果等信息的录入、修改、查询、删除等功能。
数据库设计方案(PPT)

对历史性能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 潜在的性能问题和趋势,为未来的优 化提供参考。
数据库版本控制
版本控制工具 版本变更记录 版本回滚机制 版本发布流程
使用专业的版本控制工具(如Git)对数据库结构和数据进行版本 管理。
记录每次数据库变更的详细信息,包括变更内容、执行人、执行 时间等。
当新版本出现问题时,能够快速回滚到上一个稳定版本,保证数 据库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在数据迁移前,对原数据库进行完整备份, 确保数据安全。同时,制定数据恢复方案, 以防迁移过程中出现问题。
数据转换与清洗
迁移测试
在迁移过程中,进行数据转换和清洗工作,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在正式迁移前,进行迁移测试,验证迁移方 案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测试与验收流程
功能测试
对数据库的各项功能进行测试,包括数据 的增删改查、索引、存储过程、触发器等,
安全审计
记录数据库操作日志, 以便追踪和审查潜在的 安全问题。
数据库性能监控
监控数据库性能指标 定期收集和分析数据库性能指标,如查 询响应时间、吞吐量、并发连接数等。
预警机制 设定性能阈值,当数据库性能达到或 超过预警值时,自动触发报警通知管
理员。
优化数据库性能
根据性能监控结果,对数据库进行优 化,包括调整数据库参数、优化查询 语句、增加硬件资源等。
确保数据库功能正常。
安全测试
对数据库的安全性进行测试,包括访问控 制、数据加密、防止SQL注入等,确保数
据库安全无虞。
性能测试
对数据库进行压力测试和性能测试,验证 数据库在高并发、大数据量下的性能表现。
验收流程
制定详细的验收流程和标准,对项目组提 交的数据库设计方案进行审查和评估,确 保数据库设计符合项目需求和标准。
数据库结构设计方案

数据库结构设计方案摘要:数据库结构设计是建立和规划数据库的过程,它关乎到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数据安全性。
本文介绍了数据库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并给出了一个实际的案例,展示了如何设计一个高效、安全的数据库结构。
一、引言数据库是现代信息系统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它承载了系统中的重要数据和业务逻辑。
良好的数据库结构设计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维护性,并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二、数据库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在进行数据库结构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 数据冗余最小化:通过合理的表结构设计,避免数据的重复存储,以节省存储空间,并减少数据更新时的复杂性。
2. 数据一致性保证:通过定义适当的关系和约束,确保数据在数据库中的一致性和完整性,避免数据冲突和错误。
3. 性能优化:通过合理的表关联设计、索引优化等手段,提高数据库的查询效率和响应速度。
4. 扩展性和可维护性:在设计数据库结构时考虑系统未来的扩展需求,并使用标准化的命名规范和注释,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三、数据库结构设计的步骤数据库结构设计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需求分析:通过与系统用户的沟通,理解系统的功能需求和数据需求,确定数据库中的实体、属性和关系。
2. 概念设计: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使用ER图或UML图等工具,绘制出系统的概念模型,明确实体、属性和关系之间的逻辑结构。
3. 逻辑设计:在概念设计的基础上,将概念模型转化为数据库中的表结构设计,确定每个实体对应的表以及表之间的关系。
4. 物理设计:在逻辑设计的基础上,考虑实际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特点和限制,进行表空间规划、索引设计、性能优化等工作。
5. 实施和测试:根据设计结果,创建数据库,并进行测试和验证,确保数据库结构满足系统需求,且能够正常运行。
四、案例分析假设我们需要设计一个图书管理系统的数据库结构,包含以下几个实体:图书、作者、图书馆、借阅记录。
根据需求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设计方案:1. 图书表(Book):包含图书的基本信息,如书名、ISBN号、出版日期等。
数据中心建设项目数据库设计开发方案及实施方案

数据中心建设项目数据库设计开发方案及实施方案本项目中, 数据库设计与建设包括用于数据中心进行数据存储、交换、应用的数据中心数据库, 和用于数据统计、分析、挖掘的数据仓库的设计与建设。
本数据中心数据库的建设要满足金信工程的相关设计要求, 满足上级工商、质监、知识产权等市场监管部门的工作要求。
数据中心顾名思义, 是专注于数据处理和服务的中心, 旨在建立数据采集、更新、管理、使用机制, 加快系统内部信息交流与反馈, 为公众服务和相关政府部门数据交换建立基础, 为工商、质监、知识产权部门各级管理人员提供决策支持服务。
1.1.数据中心应用功能与业务处理功能的不同之处在于数据中心是以数据为管理对象, 而业务应用系统以业务为管理对象。
数据中心将从业务应用系统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和统一存放, 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加工, 生成不同的数据产品供各系统使用。
数据中心独立于应用系统之外, 又与应用系统有密切的联系。
1.2.数据中心是存储市场监督管理局经过筛选、去重、整理后的核心业务、人员数据等信息, 整合了全市各类主体信息资源和市场主体、人员相关的信息资源, 并进行统一管理和维护;数据中心通过深入挖掘数据价值, 开发实现灵活、高效的数据查询、业务报表、数据共享和数据交换等功能, 为政务公开、业务协同、绩效考核、决策支持、公共服务等提供数据保障。
1.3.数据中心建设原则金信工程数据中心建设遵循如下原则:1.总体规划, 建立科学、完整的信息资源管理体系整体规划, 将以往分散的数据资源进行整合, 建立科学、完整的信息资源体系结构, 确保业务人员、技术开发人员等使用和维护信息资源的用户从整体上把握数据资源的情况, 方便、准确的利用信息资源和有效的维护、管理信息资源。
科学、完整的信息资源管控体系不但包括信息资源自身的完整性, 科学性, 也应包括信息采集、管理、共享、利用方式的规划, 以及数据模型、数据指标等规范化、标准化的考虑。
2.统一规划、集中管理各类信息资源统一规划数据资源, 不只是要对各类信息资源进行物理集中存储管理, 还要在对业务数据分析的基础上, 一体化规划并设计系统数据模型, 统一制定业务数据指标体系, 以管理服务对象为核心, 组织相关联的业务数据, 实现对内业务使用、对外服务应用的统一视图。
数据库设计方案

1.2.确定各个实体的属性
• 物品:物品编号、名称、物品类型、制购类型、提前期、 批量、图像等。
• 电脑产品(父类):电脑物品编号。(名称、类型等属性 可在物品中定义)
• 配件(子类):配件物品编号。 • 供应商:供应商编号、单位名称、联系人、电话、E-mail
地址、邮编、通讯地址等。 • 客户:客户编号、单位名称、联系人、电话、E-mail地址、
– 电脑(电脑物品编号(查阅向导,主键)) – 配件(电脑物品编号(查阅向导,主键)、配件物品编号(查阅向导,
主键)、配件数量(整型)) – 仓库(仓库编号(文本,10,主键),仓库名称(文本,10))
• 其他表的物理结构可在需要时再继续设计。
小结与提高
• 在建立数据库应用系统之前,花时间 进行数据库设计是很有必要的,合理 的数据库设计是建立一个能够有效、 准确、及时地完成所需功能数据库的 基础。
• 4.能够支持多种管理业务活动
– 能够生成销售订单;能够生成采购订单;能够生成入库单;能够生成出库单;能 够打印销售发票。
1.1 概念模型设计
• 1.确定汇科公司数据库应用系统中包含的实 体对象
– 根据调查分析,汇科公司数据库应用系统主要包含 如下实体:
– 物品、电脑产品、配件、供应商、客户、采购员、 销售员、生产计划员、采购单、销售订单、 仓库、 出库单、入库单等。其中物品包含电脑产品、配件、 外设三种物品或公司的其他物品。因为电脑产品由 配件组成,为了说明二者的关系,所以又专门列出 这两种实体。
邮编、通讯地址。 • 不同管理人员:编号、姓名等。 • 仓库:仓库编号、仓库名称。
1.3.确定实体间的联系与联系类型
• 一个电脑可以由多个配件组成,一个配件只能装配在一个 电脑上。所以,电脑产品与配件之间存在1:N的装配联系。 其装配联系具有使用配件数量的属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库设计方案一.概述数据库内容:1、数据源分析:1.1空间数据空间数据主要包括各类基础地图数据、专题地图数据、遥感影像数据这此数据必须经过数字化,形成矢量图形,并附有属性数据。
以便日后进行空间分析处理1.1.1基础地图数据包括各基础地理要素地图,比例尺。
,主要有省、县、乡(镇)三级行政界限、道路、居民地、水系以及等高线(DEM)地图。
1. 1. 2专题地图数据主要包括县域内各类资源不同年份的分布图以及各种专题地理要素图,比例尺在。
,具体有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壤图、森林图、草(绿)地图、气象图及地貌图等。
1. 1. 3遥感影像数据1. 2属性数据1. 2. 1社会经济属性数据主要指县、乡、村反映地区社会经济概况的多种数据,如人口数量、国民收入、产业结构等,具体包括:人口与劳动力的数量:、结构与增长率;国民经济统计数据,如经济结构、发展水平、人均收入、国民生产总值以及其他与生产有关的数据。
1.2.2自然属性数据包括多年平均气温数据、各年积温数据、太阳辐射、湿度、年平均降水量;种植业构成,各类农作物的历年产量、播种面积等统计数据:林业、畜牧业、渔业等方面的数据,包括面积、总量等;水资源状况:地表水、地下水、可利用水资源的总量,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水质、用水结构此外还有主要自然灾害数据,如水灾、旱灾、雹灾等数据。
1. 3照片与视频数据由于人类对各类彩色图片以及动态视频具有最敏感的接受效应,因此有必要对调查样区相应资源进行拍照和摄像,图片存成tif格式,视频制成avi动画对于同一样区应该采集不同年份的照片和视频数据,这样能够鲜明地对比出各类资源动态变化的情况。
2、数学规则:投影坐标比例尺3、数据编码:1)字符编码适用于反映各个专题因子的空间地理位置和专题属性,各个专题分类体系形成相对独立的编码系统。
2)数字编码适用于建立数字模型后经过标准化处理的具体专题内容,实际上是专题分类体系的定量化反映。
所有专题因子的标准化处理结果采用统一的编码方法。
二.数据大类1.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各分层图形数据,水系、道路、政区界线、居民点,各不同来源的数据经转换后统一采用矢量数据结构分图层存储与管理。
2.资源环境信息数据库矢量数据结构分图层存储与管理,土地利用现状统计数据库、水资源3.自然属性和灾害信息数据库气象数据库、灾害4.人口、社会经济信息数据库采用关系数据库结构存储和管理,、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库等。
三.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1表定义2表结构2.1水系物理表名:Water system 111122.2居民点物理表名:Residential area 111132.3 交通物理表名:Traffic 111142.4行政区划物理表名:Regionalism 111162.5 地形物理表名:Landform 11117四.资源信息数据库气候资源21111 地面气象21112 高空气象21113 气象辐射21114地表水21211 地下水21212水资源量21311 供水21312 用水21313 供水工程21314 需水21315 灌溉面积21316土地利用21411 土壤类型21412矿物21514 金属矿产21515 非金属矿产21516 能源矿产21517植被21611 植被物种21612 动物物种21613 微生物物种21614农物种品种资源21711 畜牧资源21722 水产资源21733森林类型与区划21811 资源树21812 森林资源21813 森林培育21814 森林生产21815 木材与林产化工21816 森林土壤21817 野生动植物资源218181 表定义2.表结构2.1气候资源Climate resource 211112.2 地表水surface water 212112.3地下水ground water212122.4水资源量Water resource 213112.5供水water supply213122.6用水water using213132.7 需水213152.8灌溉面积213162.9土地利用214112.10 土壤类型214122.11矿物215142.12金属矿产215152.13非金属矿产215162.14能源矿产215172.15植被216112.16植被物种216122.17 动物物种216132.18微生物物种216142.19农物种品种资源217112.20畜牧资源217222.21水产资源217332.22森林类型与区划218112.23资源树218122.24森林资源218132.25森林培育218142.26森林生产218152.27 森林土壤218172.28野生动植物资源21818五.环境信息数据库大气成分31111 大气污染物31112 大气污染状况31113 重点城市空气质量31114重点城市水源31211 重点江河湖库31212 水体污染种类31213水功能区31215陆地生态系统31311 水域生态系统31312 人工生态系统31313 森林公园与自然保护区31314 野生动植物生态环境31315 生态环境监测31316 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程31317地下水污染31411 石油污染31412 放射性污染31413 无机物污染31414 有机物污染31415 固体废弃物污染31416土壤矿物质机械组成31511 土壤有机质31512 土壤含水量31513 土壤氮含量31514 磷含量31515 钾含量31516 土壤污染物质31517 土壤污染状况315181、表定义2.表结构2.1 大气污染物311122.2大气污染状况311132.3酸雨311152.4重点江河湖库312122.5水体污染状况312142.6水功能区312152.7森林公园与自然保护区313142.8生态环境监测313162.9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程313172.10固体废弃物污染314162.11土壤污染物质315172.12土壤污染状况31518六.灾害信息洪水灾害41111 渍涝灾害41112旱灾41211 暴雨灾害41212 低温连阴雨灾害41213 热带气旋灾害41214 风雹41215 龙卷风灾害41216 沙尘暴灾害41217 干热风灾害18 低温冷冻灾害19 雪灾20 雷暴灾害21 大风灾害41222 雾灾41223天然地震灾害41311 人工地震灾害41312崩塌灾害41411 滑坡灾害41412 泥石流灾害13 火山灾害14 地裂缝灾害15 地面沉降灾害16 矿山地质灾害17 土地冻融灾害18 海岸侵蚀灾害19农作物生物灾害41611 水产养殖品灾害12 牧区草原生物灾害13森林生物灾害41711 森林火灾41712土地沙漠化灾害41811 土地盐渍化灾害41812 海水入侵灾害41813 水土流失灾害418141.表定义渍涝灾害41112低温连阴雨灾害41213 热带气旋灾害41214 风雹41215 龙卷风灾害41216 沙尘暴灾害41217 干热风灾害18 低温冷冻灾害19 雪灾20 雷暴灾害21 大风灾害41222 雾灾41223天然地震灾害41311 人工地震灾害41312崩塌灾害41411 滑坡灾害41412 泥石流灾害13 火山灾害14 地裂缝灾害15 地面沉降灾害16 矿山地质灾害17 土地冻融灾害18 海岸侵蚀灾害19农作物生物灾害41611 水产养殖品灾害12 牧区草原生物灾害13森林生物灾害41711 森林火灾41712土地沙漠化灾害41811 土地盐渍化灾害41812 海水入侵灾害41813 水土流失灾害418142、表结构七.人口、社会经济信息数据人口构成51111 年龄构成12 户数13 负担系数14 人口变动15 受教育程度16 受教育程度17 婚姻状况18 15-49岁妇女生育状况19综合经济51211 固定资产投资12 能源生产和消费13 财政14 物价指数15 农业16 工业17 建筑业18 金融和保险19 旅游20 国内贸易21 对外经济贸易22 交通运输23 邮电通信24从业人员51311 职工工资12 人民生活13 城市情况14 农村情况15 教育16科技17文化18 卫生19 环境保护20 社会保障和其他211表定义2表结构2.1人口构成511112.3人口变动511152.5综合经济51211八、影像数据1 数字正射影像物理表名:SZZSYX表格类型:Complex九、注记数据1表定义2表结构注记的属性表结构如下:键字段名称字段类型字段长度字段说明ZJDX Float13.4注记点X坐标ZJDY Float13.4注记点Y坐标ZJFX Float10.6注记方向十、数据字典图层编号图层说明图层类型图例文件001行政区划图层PolyGon002交通图层PolyLine003水系图层PolyLine……………………表1:图层信息表字段代字段名称字段类字段宽小数宽图层编号字段代号001QDEBGA001QDETYP002PATHcD。